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往生故事 | 蓮友解惑佛家語,勝讀世法萬卷書

  清朝有一位曹諧和居士,法名叫做廣智,字聲五,江南上元人。曹居士在蘇州做衣服和布料染色的染衣工,後來,就在當地成家立業。

  清宣宗道光七年(公元一八二七年)秋天,曹居士請夏文榮居士為他的妻子看病,夏居士就為他們介紹了淨土法門。曹居士深以為然,欣然接受,自此,便開始修行念佛法門。

  然而不久後,他又對淨土法門產生了懷疑,對夏居士說:「我聽別人說,您用念佛法門作為藉口欺騙別人,這是為什麼呢?」

  夏居士說:「如果我說這番言語是為了誘導人們,使他們迷惑顛倒,造業無數,妄念恆生,最後遭受苦果,在三惡道中輪迴流轉,這好比讓人迷失本性,忘卻來處,流落他鄉,這種行為才能稱得上是欺誑。

  如果是勸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往生極樂淨土,成就無上佛道,這本是勸人回歸本性,猶如在外漂泊的遊子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怎麼能說是欺騙呢?」

  聽完夏居士的一席良言,曹居士豁然開朗,心中的疑惑立刻化為烏有,便繼續詢問道:「我們今生已墮落在喧囂的塵世,要如何做才能重返美妙莊嚴的家鄉呢?」

  夏居士說:「嚴持戒律是保證回家的根本的方法,培植福報、廣結善緣能起到輔助的作用,能堅持稱念佛號,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那時便歸家有望了。」

  曹居士聽了之後茅塞頓開,滿心歡喜地回去了。

  不久後,曹居士在杯渡海公座下皈依。第二年春天,又在靈鷲義公那裡受了五戒。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看見有一座黑山擋在自己面前,想要上山卻被奔流的溪水攔住了去路。當時天空出現了一幕神奇的景象,火紅的夕陽逐漸西垂,緩緩地沉落到地平線下。

  然後,曹居士就醒了,夢醒之後,思索良久,感到這個夢境如此不同尋常,也許是在暗示自己塵緣將盡,因而更加精進用功地修行佛法。

  曹居士家中的資產一共有三千金,沒幾年就全都布施捐獻完了。道光十四年(公元一八三四年)四月,因為所有的財產全部都布施殆盡,因此曹居士不再做染衣工,返回了家鄉。

  在此之前,曹居士對母親好言相勸,勉勵她修行淨土法門,但是母親卻總介意他沒有兒子,於是想讓他納妾。曹居士告訴母親說:「只要命終之後能和母親一起往生西方淨土,我就心滿意足了,這五濁惡世的世俗生活大多也不過是造業輪迴,至於傳宗接代就不必再考慮了。」

  接著,他回到故鄉照顧母親,不久,他的母親就念佛往生了。

  當年六月,曹居士也生病了。六天後,他也念誦佛號平靜安詳地坐化住生了。

  他的女兒看見祖母和父親往生的情景,更加堅定了因果真實不虛的心念,於是一心念佛,四十九天之後,也安寧祥瑞端坐往生了。

  

  【原文】

  曹諧和。法名廣智。字聲五。江南上元人。業染絳於蘇。家焉。道光七年秋。延夏文榮視其妻病。文榮教以淨土法門。從之。既而疑焉。謂文榮曰。人說君以念佛誑人。何故。文榮曰。誘人以惑業受苦果。輪轉三塗。是流落他鄉也。謂之誑可。勸人以戒定慧往生極樂。究竟菩提。乃勸人歸家也。何誑焉。諧和言下有省。問如何可以歸家。曰。持戒為基。作福為助。執持名號。到一心不亂。是歸家消息也。遂欣躍而去。既歸依杯渡海公。明春受五戒於靈鷲義公。一夕忽夢黑山在前。欲上而溪水隔之。有紅日西沉之象。遂醒。悟塵緣將盡。功益進。家資三千金。不數年而佈施罄矣。十四年四月。以資罄輟業歸。先是諧和勸母修淨業。母以其無子。命之納妾。謂母曰。願母同生淨土足矣。五濁多造業事。嗣續可不計也。既而奉母還鄉。未幾其母念佛而逝。是年六月。諧和示疾。越六日亦念佛安坐而逝。其女見之。發深信心。念佛四十九日。吉祥坐脫。

  ——《淨土聖賢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