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七頁的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這節課開始我們進入第五章,是整部《千字文》「正宗分」的部分,它的標題是「農為治本」,這段經文是從「治本於農」開始,一直到「解組誰逼」。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面的段落科判,從「序分」開始是第一章的「總論三才」;到了第二章進入「正宗分」,先是「綱常五倫」中的「君臣、父子」;到第三章則是講的「夫婦、兄弟」還有「朋友」;上一個章節第四章則是「治平天下」。今天開始進入了第五章,第五章這裡張教授所整理的標題是「農為治本」。

  「治本」,「本」是根本,治國平天下以什麼為根本與前提呢?是農業,這是非常重要的根本。於是在「正宗分」,從「治本於農」開始,一直到「解組誰逼」,這是第五個章節「農為治本」的內容,下面我們開始進入這一章的學習。

  請看《千字文》第六十七頁的倒數第一行:「治本於農,務茲稼穡」。這句經文談到「治本於農」,治理國家最重要的第一個前提是什麼呢?是要讓老百姓能夠免於饑餓的威脅,所以說一個國家要重視發展農業,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根本的大計。「務茲稼穡」,是務必一定要讓老百姓從事於農業生產,從耕種到收穫這樣的工作,如此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這句經文主要的意思是在這裡。

  「治本於農」,「治本」是指治理國家的根本措施,「治」是治國平天下;治理國家的「本」,「本」是根本,根本在哪裡?「治本於農」,「農」是指耕種方面的工作。「務茲稼穡」,「務」是致力於此,專心地去從事;「茲」是「此」的意思。「此」究竟是代表什麼呢?在後面講到了「稼穡」,是要專心致志地從事於「稼穡」的工作。而「稼」以及「穡」這兩個字,和農業的生產都有關,但是「稼」是指種植農作物,而「穡」則是收穫像穀物這樣的農作物。因此我們把「稼」還有「穡」合在一起來說,是指一切跟耕種農事有關的,這就是「稼穡」。

  下面先來學習「治本於農」,「農」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大家看一下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還有甲骨文的形體。我們會很明顯地看到在上面有「田」,田地的「田」,所以很自然會想到,這個字應該是和田地、種植有關係的一個概念。我們先來看一下《正中字典》當中的甲骨文,「農」是「從林、從辰」,它上面有一個樹林的「林」,下面則是星辰的「辰」。「林」指的是林野,而「辰」是什麼?我們常常說到「星辰」,所以「辰」一定是跟星星有關係的一個概念,它是指當黑夜將要結束,黎明快要到來的時候才出現的星星,叫作「辰」。而在農業生產的工作中,我們知道農夫是很辛苦的,從事於耕田的工作,往往是在天上的星辰剛剛出現,黑夜結束,黎明到來的時候,有很多農夫就要到林野當中去耕種了。所以甲骨文的「農」字,我們瞭解一個「林」,加上一個「辰」所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再來看金文的「農」,在《正中字典》當中金文有兩種不同的形體,但是大家會看到它上面還是有田地的「田」。林義光先生是如何來解釋金文呢?金文的形體像拿著東西,放到嘴唇當中,它跟早晨的「晨」意思相同。早晨每個人早上起來刷牙、漱口、洗臉之後,要準備用早餐,這是早晨。所以「晨」跟進食的時間有關,而「農」是「進食」這件事情,因為農業的生產最重要的是滿足人們在糧食等方面食品的需求,所以「農」是「進食之事」,它跟「晨」在意思上有相近的地方。

  再來看金文的「農」的第二個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是「從田、從辰」,它的意思是體現出,當黑夜結束黎明到來的時候,天上出現了一顆星星,人們看到這顆星星就知道黎明早晨已經到來,這時候作為農夫需要很辛勤地去勞作,於是趕緊到林野、田地當中去務農,這是金文第二個形體的意思。

  我們再來看小篆的「農」,小篆的「農」是「從晨、囟聲」,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是耕田的「耕」,它的意思是,「厚用其力治田」。古時候農夫在進行農業生產是很辛苦的一件工作,不像現代有許多機械設備可以去操作,他完全是要用自己的體力來從事農業生產,所以「厚用其力治田」是這樣的一個意思。從事農業生產,農夫不能起得很晚,他要早早起來趕緊到田地裡面去耕作,所以去掉「囟聲」,去掉它的聲旁,餘下部分就是「晨」,「晨」是清晨,一大早黑夜剛剛結束,黎明已經到來,這時候農夫就要趕緊去耕作了。這是「農」字,我們看過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就瞭解它最初的本義是什麼意思。

  而這個字用作名詞解,第一個意思是「耕種之業」,是跟耕種有關的這件事情。比如《漢書》有一句文說:「農,天下之大本也」,這是大根大本,為什麼?「民以食為天」,我們看這句文是在《漢書·文帝紀》,漢文帝的時代,「文景之治」的時候。作為君王首先要想著,老百姓是否解決了溫飽的問題?這是最為根本的,在這個基礎之上再不斷去發展教育、文化還有經濟。因此古時候士、農、工、商,「農」排在「工」和「商」之前,由此可知農業生產跟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它用作名詞還可以指「耕種的人」,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農夫。比如《論語》當中,「子曰:吾不如老農」,「農」是指耕種的人。而「農」可以用作動詞,是「種植」的意思,也可以用作形容詞是「以農事為業」,這些用法我們就不一一地列舉。

  接下來我們再看「務茲稼穡」的「稼」,「稼」在投影片是小篆的字形,我們會看到《正中字典》的「稼」跟「稷」是放在同一頁,等一下我們還會介紹「稷」這個字,社稷的「稷」。它和「稼」都是「禾」字旁,所以這個字和農業生產和農作物都是有關係的。什麼是「稼」呢?我們來看一下,「稼」字小篆的形體,是「從禾、家聲」。在《說文解字》當中是如何解釋它的本義呢?解作「禾之秀實」,「禾」是「禾苗」,是指成熟的「禾」叫作「稼」。「稼」字從「禾」字旁,也就是它和禾苗,和農作物是有關的。

  而右邊的「家」,「家」是一家人共同生活的處所,而加上了禾字旁的「稼」,是一家人為了生活必須要從事於「稼穡」,就是《千字文》所說:「治本於農,務茲稼穡」,要專心地從事、致力於此,「此」是什麼?是「稼穡」的工作。一家人為了生活要從事於農業、從事於「稼穡」這樣生產的工作,所以「稼」從「家」聲。但是關於「稼」字,學者徐灝的觀點有所不同,他認為當禾苗長大的時候,要「移而種之」,移到一個更適合它生長的地方,所以叫做「稼」,跟嫁女兒的意思一樣,所以「稼從嫁省聲」,從女字旁的「嫁省聲」,這是徐灝的觀點,這個說法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稼」字作名詞解釋,第一個意思是,「禾之秀實」叫作「稼」。同時它也可以指「禾」,可以指「百穀」,比如在《列子》當中有:「殖我稼」,「稼」是指的百穀,「穀」是穀物的意思。這裡有解釋什麼是「稼穡」,《千字文》中所說的「務茲稼穡」,我們剛剛講過,是指種植跟收穫,把它合在一起。在《尚書》當中有:「土爰稼穡」,是指種植跟收穫。「稼穡」也可以指「農事的總稱」,跟農業有關的事情都可以叫作「稼穡」,《孟子》的經文有:「后稷教民稼穡」,「稼穡」是講后稷教導老百姓如何從事於農業的生產。這是「稼穡」,它既可以指種植與收穫,也可以指跟農業有關的事業、事務的總稱。當然「稼」和「稼穡」也可以有動詞的用法,漢字我們就簡單介紹這兩個字。

  在前面的課程當中也講到,中國歷史上這些君王很重視農業的生產,從三皇五帝的時代開始,就非常重視這方面的事業。而在歷史上有「天子籍田」這樣的禮,因為中國自古以來是以農立國,「天子籍田」可以讓我們體會到「春耕」的重要性。朱鏡宙老居士,他老人家在《夢痕記》這部書當中,引用了德齡女士在《瀛台泣血記》中的記載。而「籍田之禮」在《禮記·月令》中也談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也就是從天子一直到諸侯都要親耕來示範,給全天下從事於農業生產的人做出好的榜樣跟模範,體現出天子到諸侯,都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的工作。

  而德齡女士曾經記載「籍田之禮」,這已經是到清朝的時代,可是我們看到《禮記》的經文講到,天子跟諸侯都要親耕示範,所以這樣的傳統其實歷史已經相當的悠久。德齡女士所記載的則是清朝時期的「籍田之禮」,在「先農壇」舉行。當然來參加的有朝廷全體官員,此外皇族當中除了皇上之外,甚至連一些很年輕的親王、貝勒都要一起去。整個禮節也很冗長,最後是皇帝親自下田,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鐵犁慢慢地去推,當然旁邊有人替他出力,但是皇上必須要親自來做。而朱老居士談到,像這樣的儀式它的作用是什麼呢?是告訴天下的人民、百姓,千萬不要把種田看作是很低微的工作,縱使是皇帝、天子之尊,也需要在這一天親自動手來犁田。

  所以春耕的大典,這當中是含有「勸農」的意思在其中,因此春耕大典是允許當地的老百姓遠遠觀看的。一般的時期老百姓是很難得能見到君王,但是只有在這春耕大典當中,因為是「天子勸農」的一種示範,所以在這時候,當地的民眾可以遠遠地看到君王。這是天子「籍田之禮」,體現出中國「以農為本」的歷史傳統。我們看到現在的時代,特別是災難非常嚴重的時候,農業生產更是根本的根本,重中之重。如果老百姓吃不上糧食,面臨著饑餓的困擾,社會又如何能夠安定呢?因此中國的古聖先王「治本於農,務茲稼穡」,這是相當有道理的。

  我們看這張照片,這是在我們家的山上種植了一些水果、蔬菜,有很多農作物,有的時候父母會把照片傳過來。「民以食為天」,要是有一塊小小的土地可以種植有機天然的、沒有農藥化肥的農作物,在這個時代算是很有福報。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

  接下來看六十七頁的倒數第一行,下一句經文:「俶載南畝,我藝黍稷」。這句經文的大意是說什麼呢?「俶載南畝,我藝黍稷」,這同樣是承接著上面「治本於農」而來。它的大意則是說,當春天到來的時候,農夫們開始到田裡去耕種,當然可能有的人生活在赤道的國家,那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他覺得農業的生產這四季都能進行,可是在北方四季分明的環境當中,冬天是冰天雪地,所以這時候植物沒有辦法生長。「秋收冬藏」,一直要到春天才能夠開始從事農業生產,「春耕夏長」,所以這裡是春天到來的時候,農夫才開始去田裡耕種,開始為種植農作物而忙碌。

  在北方的土地,比如東北,為什麼說「黑土地」特別有能量?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為什麼?它不像南方的土地一年四季都在耕種,北方因為有嚴寒的冬天,所以土地耕種之後,可以得到一定的休息。以前的農夫有時候一塊地種一年,要讓它休息一年或兩年,之後才繼續種植農作物,這種農作物的能量就特別地強,地氣很旺。這是在東北的這種「黑土地」,我們聽長輩們講過,他們以前在種地的時候,土地的能量都讓它積蓄得非常肥沃,並不是說一年到頭都在耕種的。而且那時候生態非常好,在種地的時候可能還能夠遇到一些丹頂鶴,鶴在那飛來飛去,這是我們現代人很難想象的一種詩情畫意的場面。

  「俶載南畝」,「俶」是「開始」的意思,「俶載」合起來講是「開始耕種」;「南畝」顧名思義是指「南邊的田畝」,張清泉教授舉出,像陶淵明的詩作當中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方位與方向,跟我們這裡說的「南畝」的意思是一樣的,是南邊的,這是「俶載南畝」。張教授也講到,古時候所謂「山南水北」的概念,這是我們從前學習文言文,老師都會特別提醒我們,什麼是「山南水北」?是你在講陽面和陰面的時候,「山」和「水」的概念是不同的。

  說到陽面,是指「山的南邊」;可如果是水,就是指「水的北邊」,這一點方位的概念,和我們中國整個地理位置是有關係的。我們在《三字經》的課程當中學到過,太陽的直射點是隨著季節會發生變化,比如在春季跟秋季的時候,太陽直射點會直射在「赤道」上面;而就北半球來說,如果太陽的直射點是在「北回歸線」是夏天;直射點到了「南回歸線」,北半球就進入了冬天。這是一個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常識,正是因為這個問題,所以大部分陽光光線是偏南的,這才會有「山南水北」這樣的概念。山的南邊陽光容易照得到,水則是反過來,所以「山南水北」是陽,而「山北水南」是陰,這一點我們如果是在讀古代的文言文,對於這個基本概念需要掌握。

  周興嗣先生在這裡所寫的《千字文》的經文,這兩句經文都是有出處的,「俶載南畝」跟「我藝黍稷」都是出自於《詩經》。「俶載南畝」是出自於《詩經·周頌》,而「我藝黍稷」是出自於《詩經·小雅·楚茨》。什麼是「我藝黍稷」?「我」是對自己的自稱;「藝」在這個地方並不是作藝術的藝,而是用作動詞,是「種植」的意思。而「黍稷」等一下我們會跟大家介紹,「黍」是一種黃米,它黏性比較高;「稷」是高粱,「黍」跟「稷」合起來泛指五穀類的農作物。這一點在《三字經》當中有提到:「稻梁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這裡面「稻梁菽,麥黍稷」是「六穀」,我們在《三字經》的課程當中曾經學過。

  「黍稷」指的是五穀類,「我藝黍稷」是從《詩經·小雅·楚茨》當中出來的。所以「俶載南畝,我藝黍稷」,是指春天到來的時候,農夫開始到田裡來工作。而在《三字經》當中有一段經文說:「稻梁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我們前面曾經學過《三字經》的這段經文,這是「六穀」。「稻」是指水稻;「梁」則是小米,特別大家生活在北方,並不是每天都喝大米粥的,而是常常會喝小米粥,小米粥是很養人的,這是「梁」;「菽」則是大豆,凡是豆類都叫作「菽」;「麥」是麥子;「黍」是黃米,是一種黏穀子;「稷」,古時候有不同的說法,因緣生老師在這裡有舉出來,有的說法認為「稷」是小米,有的則認為「稷」是麥子。而王念孫,這是清朝時期一位非常著名的訓詁學專家,他曾經考證過認為,「稷」指的是高粱。段玉裁所作的《說文解字注》也同意王念孫的說法,認為「稷」是高粱。

  「六穀」都是「天生以養民者也」,所以老百姓在平常都是要吃這些糧食作物來滋養色身。比如《孟子》的經文說:「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這裡的「五穀」是稻、黍、稷、麥、菽,老百姓一定是要等到五穀豐登,這時候才能夠有足夠的糧食來維持他的生活。這也就是為什麼所謂,「治本於農」,這是強調了農業生產對於國計民生的重要性。

  我們先分別來看一下,「我藝黍稷」當中的「黍」跟「稷」這兩個漢字,通過它的形、音、義來跟大家做介紹,大家印象會更加地深刻。先來看「黍」,「黍」字我們會看到甲骨文的字形還有金文的字形,真的很像是一幅畫。而《正中字典》的甲骨文大家可以看一下,跟我們投影片上的甲骨文很接近。羅振玉先生是怎麼解釋的呢?在《說文解字》當中引孔老夫子所說的一句話:「黍可為酒」,「黍」這種農作物是可以用來釀酒的。「故從禾入水也」,把禾苗放到水裡,他是這樣解釋,羅振玉先生引的是《說文》當中引孔子的一段文。

  再看金文的形體,我們結合甲骨文、金文,羅振玉先生講到甲骨文的形體,「黍」是「散穗」。我們在《正中字典》右下角會看到「黍」的圖形,如果我們也是從小生活在城市,可能很少看到這些農作物,更難以區分細微的區別。像我們以前生活在南方的時候,一般只是能看到水稻,水稻長成什麼樣子大家應該是很有概念的。可是像北方的一些農作物,像剛剛說到的「六穀」,可能不是每一位同學都能把它分得很清楚,遠遠看好像長得都差不多。

  「黍」這種東西,這還是在解釋甲骨文,它是「散穗」,它跟我們在南方所看到稻米的長相是不同的,所以甲骨文大家會看到它右上角的形體就是「黍」的形狀。我們用這個形狀來對比一下《正中字典》右下角的這幅圖,會覺得甲骨文的時代把「黍」這種農作物已經畫得非常形象了。而金文的意思跟甲骨文的意思是差不多。我們再來看小篆,小篆的「黍」,「從禾雨省」,是省掉雨上的一個橫,「從禾、雨省聲」。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是「禾屬而黏也」,它長得很像禾,禾苗的禾,但是這種農作物是會有一點黏黏的那種屬性,所以「從禾」。

  當它作名詞解,第一個意思是一種植物的名稱,叫作「黍」,它跟「稷」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後面會介紹「稷」,「稷」比較黏的就是「黍」,而這種糧食是小小圓圓的形狀,俗稱作「黃米」,可以磨作粉糕,也可以用來釀酒;不黏的叫作「稷」,它可以做糕,但是不能夠釀酒,這是「黍」跟「稷」的區別。

  我記得是在大概三十多年前,當我們剛剛搬到中國的東北去生活的時候,因為原本我們是生活在非常溫暖而又濕潤的南方,突然來到了北方,整個生活真的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最基本的是平常所吃的糧食作物等等,那個時候北方的農作物和南方是很不同的,因為當時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並不像現在,現在比如說你住在北方要吃到南方的食物,或者是世界各國的東西都是比較容易。可是我們剛去東北,那時候改革開放剛剛才開始的時候,一般我們吃的食物都還是當地所生產的農產品,所以那是人生第一次吃到了「黃米」做的糕,真的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太香了,因為那時候在東北的黑土地,大家可能還不太有什麼化肥、農藥的概念,種的糧食作物都非常地好吃。

  那時候吃過一種「黃米糕」,黃米糕上面會放一點白糖,下面會用紅色的大豆,在下面又鋪上一層紅色的豆,黃米糕那時候又便宜,可能幾角錢就可以買一塊黃米糕來吃,這也可以說是我們童年時代的一種回憶。到了稍微長大一點,這種很傳統的食物反而慢慢地不是那麼容易買得到,但我們剛去東北的時候,吃到黃米糕,覺得怎麼會有這麼好吃的食物!因為以前生活在南方也吃過很多零食,可能有一些食物都是會加上一些調味料,或者是各種化學的調料,是吃這樣的零食。可是你到了一個沒有受到太多現代文明衝擊的地方,還能夠吃到黑土地上土生土長出來的糧食,那時候覺得吃什麼都特別的香,這其中就有「黃米」,黃米做成的糕非常香,加上一點點白糖,下面有豆加在一起,吃起來是黏黏的,我們是叫作「黃米糕」。

  在《詩經·小雅》當中有:「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這裡所說的「黍」指的是黃米。又比如說《禮記·月令》當中有:「仲夏之月,農乃登黍」,「黍」也是指黃米。黃米還沒有摘下來的時候是長的什麼樣子?大家看「黍圖」會有一點概念,但是我們吃的時候都已經是從這裡摘下來,之後又經過了很多加工,有一些小攤販會做很大的一塊黃米糕,然後到公園、集市上一塊一塊地去賣。那是我們小時候非常幸福的回憶,事實上我們在東北生活,或者有一段時間曾經在北京、山西這些都是北方的城市,有吃到過很多北方土地當中種出來的各種各樣的糧食,都是以前在南方沒辦法吃到的。而且他們有很多的做法,是非常傳統的做法,真的是可以吃到「菜根香」的那種味道,是糧食的那種原味,現在想起來都還是會感覺到非常幸福。

  我們再來看「稷」,什麼是「稷」呢?我們看一下小篆的字形。「稷」在《正中字典》當中有金文跟小篆的形體,金文的「稷」第一個形體是「從禾、從畟省」,丁佛言先生認為這是古時候的「稷」字。金文「稷」的第二個字,丁佛言先生說右下角是「夊」,這個部首念作suī,它是「夊」字的變文,也是古時候的「稷」字,這是金文的兩個不同形體。

  再來看小篆的「稷」,是「從禾、畟聲」,在《說文解字》的徐箋,我們知道《說文解字》有「大徐本」、「小徐本」,徐箋這裡有講到「稷」的本義是「小黃米」。同樣是黃米,記得以前我們吃黃米的時候說有「大黃米」有「小黃米」,大黃米跟小黃米做出來的糕的味道很不一樣,好像是大黃米做出來是有點黏黏的,非常地好吃。「稷」跟剛剛介紹的「黍」,差別是差在哪裡呢?「黍」這種黃米是黏的,而「稷」是小黃米,是不黏的。「稷」是「五穀之先種者,故從禾」,「五穀」是稻、黍、稷、麥、菽,剛剛跟大家介紹「六穀」,是在《三字經》當中的經文。所以「稷從禾」,是一種糧食作物。

  再來看右側的「畟」是它的讀音,右側這個字念jì,是「從田人從夊,以會農者於田中工作之意」,是代表著農夫在田地裡面耕種這樣的一個意思,它本來是作「耕田」的意思,而「稷」這種農作物必須是農夫辛勤出力地去工作,才能夠得到豐收。特別以前只有農具,並沒有像現在的很多機械設備,所以農夫真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要流很多汗、出很多力,才能夠換來糧食的豐收。如果是遇到災年,糧食沒有收成,農夫的生活就非常地可憐,因此耕田一定是農夫出很多力,才能夠給人們帶來糧食的收穫。而且我們華夏民族的先民,有很多最初是生活在黃河流域,所以黃河是孕育著中華文明的搖籃,很多歷史朝代的都城都是建都在黃河流域,先民生活的土地是在這塊黃土地上。

  「稷」為「庶眾主食」,這種農作物小黃米是生活在北方黃河流域的人的主食之一,也是「首要農事」,所以「從畟聲」。「稷」在《說文》當中解釋是「粱」,我們看到因緣生老師的注解引用段玉裁先生的解釋,段玉裁先生認為北方稱作「高粱」。《急就篇·顏注》當中說:「稷粟一種」,它和「粟」是同一種糧食作物,只是不同的名稱。孫炎的《爾雅注》也是說:「稷,粟也」,這是對「稷」的解釋。所以有一種說法是認為,「稷」就是指高粱;另外一種說法它是一種小黃米,它和「黍」相比之下,是比較沒有那麼黏的小黃米,這是古人對於「稷」的解釋會有所不同。

  我們來看一下在《正中字典》,「稷」的第二頁當中有一幅「稷圖」,我們會看到跟剛剛的「黍」長的好像有一點接近。在《正中字典》當中傾向對於「稷」的解釋,認為是「黍」不黏的農作物叫作「稷」,在《本草綱目》當中是這樣解釋的,認為「稷」跟「黍」是同一類的農作物。不同在於一個是大黃米,一個是小黃米;一個是黏的,有黏性的是「黍」,沒有黏性的叫作「稷」;「稷」可以用來做飯,「黍」可以用來釀酒,這是《本草綱目》的解釋。當然我們剛剛談到過,許多學者對於「稷」的說法是有一點不同的。《詩經·王風》當中說:「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稷」指這種糧食的作物。同時「稷」還可以指「穀神」,這點在《禮記·祭法》當中有說,厲山氏當他擁有天下的時候,他的兒子叫作農,能夠種植百穀。夏、商、周,經歷了朝代的更迭之後祭祀他,把他封為「穀神」,所以「稷」可以用作「穀神」來解。

  「稷」也可以用作唐虞時代的「農官」,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給大家介紹過「后稷」。總之無論是「神」還是「官」都是跟農業有關的,所以為什麼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個詞叫作「社稷」,「社稷」一般指的是天下、江山,其中「稷」指的是「穀神」。所以看到「稷」就知道,是跟農業有關係的一個概念,關於這個字我們給大家介紹到此地。

  我們看到下面的圖是在「祭孔大典」當中,同樣要供奉各種五穀雜糧來祭拜先師,祭拜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同樣在「祭祖大典」當中更是如此,這些糧食的作物都是要用來供奉歷代祖先的。這種報本反始,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優良傳統,也是中華民族孝道的美德,對於遠古的祖先都能夠念念不忘。師父上人常常提醒我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對千百年前的老祖宗都念念不忘,那對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呢?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祭祖還是祭孔,剛剛收成的糧食作物都要先用來恭敬地供奉歷代祖先,來供奉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和先聖先賢,這是代表中華民族「孝親尊師」的優良傳統。這句經文我們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看下一句經文,大家翻到《千字文》第六十八頁從第一行開始看起:「稅熟貢新,勸賞黜陟」。這句經文談到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前面經歷了春耕、夏耘,到了秋天是秋收,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於是「稅熟貢新」,農夫要用剛剛成熟收穫的新稻穀來繳納「稅糧」,而朝廷官府也是根據莊稼種得好,或者是種得不好來進行賞罰,如果是好的會受到表彰和賞賜;反過來,若是種得不好會受到處罰。「田」是有公田和私田,就是公家的田地,也有私人、個人的田地。對於公田的收成,假如收成不好當然要受到處罰。

  「稅熟貢新」,「稅熟」的「稅」原本是指「田賦」,古時候田地的賦稅,在這裡指的是「苛稅」,用作動詞是繳納賦稅。繳納賦稅是用什麼來繳納呢?「稅熟」的「熟」指的是成熟的稻穀;同樣「貢新」的「貢」也是用作動詞,是繳稅貢獻,繳稅貢獻的是什麼呢?「新」則是指新的稻穀,所獻上的是新成熟的稻穀。在古時候是「以農為本」的時代,南北所出產的糧食作物是不一樣的,無論如何都是以當地出產的糧食作物,來當做繳稅的替代品上貢,貢獻給君王,貢獻給政府,這是「稅熟貢新」。

  「勸賞黜陟」,「勸」是鼓勵跟獎勵的意思;「賞」則是賞賜,所以「勸賞」是獎勵的意思。什麼是「黜陟」呢?「黜陟」所指的是官職升降,「黜」是降職;「陟」是升官。「黜」一般我們說罷黜,這是降職或者是革職;「陟」則是升官。古時候有郡縣的制度,無論是「州」還是「郡」還是「縣」,只要地方官員能夠治理得好,體恤老百姓的辛勞,能夠有一些惠民的政策,老百姓很認真努力地從事於農業生產,有好的收成,這樣繳納給國家政府的稅能夠很豐富。但如果是歉收,當然歉收會有人為的原因,也會有大自然的災變所造成的,風不調,雨不順,收成就不好。

  可是因為古人有一種「天人合一」的觀念,所以大自然的風不調,雨不順,往往是地方官員自己要去反省檢點,是不是在施政方面有一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不能夠和天心相感應才降下災殃?所以地方的政府官員往往要帶頭來祭祀懺悔。當然收成不好,我們在《百家姓》當中講過很多故事,大家都可以體會到,這個地方能不能風調雨順,和地方政府有沒有在此地施行「德政」是息息相關的,古時候很多例子都可以來證明。當然遇到災年收成不好,如果是跟官員政治上面的問題有關,那他當然要受到處分,一層層地處罰,是這樣的一個意思。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先來看「稅熟貢新」,什麼是「新」呢?大家看一下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也有甲骨文跟金文的字形,和我們投影片上略有不同。我們看《正中字典》的「新」,甲骨文的「新」右邊是「斤」,左邊是「辛木二字合在一起之省」,它的意思跟小篆的「新」很接近。我們來看小篆的「新」,它是「從斤木、辛聲」。

  在《說文解字·段注》當中解釋「新」的本義是什麼呢?本義是「取木」的意思,是「斷木取以為薪」的意思。這點是看看大家有沒有在農村生活過的體驗,我們以前曾經在安徽廬江一個小縣城,在這裡生活,那時候廚房裡面燒的火,還是用從山上撿來的木柴去燒的。體驗過這種農村生活的人就知道,用木柴燒煮出來的飯真的是特別好吃,平常有需要到山上去撿木柴,之後再來劈木頭。我們也是以前沒有拿過斧頭,要拿著斧頭劈木柴,這是需要眼睛看得很精准,而且也要有一定的力氣,才能夠把斧頭這樣子拿起來劈木。所以後來像我的父親在蓋房子的時候,特地盤了一個傳統的灶,閩南話叫「古早灶」,在爺爺、奶奶的時代凡是平常做飯都是燒柴,燒柴再去煮飯,用這種傳統的灶煮出來的飯是非常的好吃。

  而我們有時候在山上如果是看到一些廢棄的木頭,可以把它撿回來再劈一劈,像在南方逢年過節的時候要蒸蘿蔔糕,或者是蒸粽子,我小時候奶奶還會做像閩南話叫「紅龜粿」,很多的糕都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做。這時候如果是用傳統的灶來燒火蒸糕,糕就非常好吃。我記得長輩講過,因為用那種木去燒的火叫作「陽火」,火還是有陰有陽,這也是聽一些年紀比較大的長輩講我們才會知道。比如在點「艾蒿」的時候,特別講究的人會分火是「陽火」還是「陰火」,比如說點香,再去點艾絨,這種火就是陽火;假如隨便弄一個打火機,可能那個火就達不到陽火的標準,這是很講究的人知道古人是怎麼養生的。

  所以「新」是作「取木」,是砍木頭變成「薪」可以來燒柴,「從斤木」。後來這個本義變成了上面有「草」字頭的「薪」字來使用了,其實「薪」字是後來才出現的。原來「薪」字的概念,是我們現在看的沒有草字頭的「新」,這是它的本義。後來變成了有草字頭「薪」,被它所用了,所以現在我們看到沒有草字頭的「新」常見的不是它的本義,而是別的意思。比如我們常說「除舊迎新」等等,這些常用的「新」的概念並不是這個字最初的本義。

  所以「新」字當它用作名詞來解釋,指新的物品、新的事理等等。《尚書》當中有經文:「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新」指的是新的物品;「新」也可以用作「新人」的略稱,比如新客人、新朋友等等,是可以指人的;同時「新」作名詞的時候還可以用作「新登的穀麥」和新上市的蔬菜水果,非常新鮮的都叫作「新」。在《禮記·月令》當中說:「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農作物已經收成了,無論是蔬菜、水果、糧食,最新收成的,農夫是要繳納給政府、繳納給君王。可是君王也不是自己先用,還是要先拿著這些剛剛收成的糧食或者蔬菜、水果等等,先去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神明。

  我們也會在看到天壇、地壇還有太廟,這都是古代君王要祭拜天地、祭拜祖先的地方。在這些「祭禮」當中首先要拿出這些剛剛收成的糧食作物、蔬菜水果等等,這些新鮮的都要先用來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神明,這樣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也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我們看《禮記·月令》的時代,到我們現在也已經過去好幾千年了,這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當中一個非常優秀的美德。「新」字跟大家先介紹到這裡,它的其他動詞、形容詞這些用法大家可以自己來學習、參考。

  接下來介紹的下一個字是「勸賞黜陟」的「賞」,「賞」字我們看到投影片上面的是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同樣也有金文跟小篆的形體,金文的「賞」是「從貝、從尚省」,它跟小篆的「賞」很接近。小篆的「賞」是「從貝,尚聲」,它的本義是什麼?在《說文解字》,許慎的《說文》當中解釋,「賞」字本義是「賜有功」,「賜」是賜予、獎勵的意思,有功勞的人對他進行獎勵。「而有所賜予之意」,要獎勵他一定要賞賜爵位,或者賞賜土地,還是一些財物等等,或者是用一些表彰的方式來獎勵他,所以「從貝」,一定要賜予他一定的賞賜的東西,「貝」是代表「錢財」的意思。

  再來「尚」,「賞」上面的「尚」,「尚」是什麼意思呢?「尚」有尊崇、崇尚的意思。在《禮記·檀弓》當中說:「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這個例子應該跟「五行」是有關的,每一個朝代金、木、水、火、土當中,是「五行」的金還是木等等,和這個時代崇尚的顏色會有關係。比如要出兵作戰的時候馬的顏色,是白的還是赤的都會有差別。徐鍇說:「賞之言,尚也」,是「尚其功」的意思,「賞以償之也」,所以「賞」從「尚」聲是這樣來的,你要賞賜他的功勞,一定要用一些物品、錢財等等來獎賞他。

  所以「賞」字作名詞解,第一個意思是「賜有功之事」叫作「賞」,一般說賞賜。「賞」也有「賜」的意思,比如說這個人對於國家、社會有功勞,作為文官去辦外交,替國家贏得了榮譽;或者是武將出兵抵禦外族的侵略,保衛了國家的疆土,這些都是有功勞的。這時候朝廷、政府要對他進行表彰賞賜,「旌善而頒賜爵祿、土地、財貨」都叫作「賞」,要頒賜爵祿比如「封爵」,公、侯、伯、子、男封哪一個等級的爵位;或者賞賜土地、錢財、物品都叫作「賞」。《史記》當中講漢高祖劉邦,漢高祖說:「吾聞進賢受上賞」,如果你替國家舉薦了優秀的賢才,這是要受到國家最好的賞賜,所以他把鄂千秋封為「安平候」,這是在《史記》當中記載。

  我們要是看漢高祖劉邦的生平,會覺得相當有意思,以前我們在上歷史課,歷史老師給我們講述漢高祖劉邦的故事,會覺得這個人真的是一個非常適合做君王的人。雖然他的謀略、軍事才幹都比不上手下的文官、武將,可是劉邦有本事可以駕馭這些有才幹的人。在楚漢爭霸的過程當中大家會看到,有時候本來一件事情他很生氣,可是為了長遠的利益著想,可以忍下一時之氣,態度、行為會很快地發生轉變。所以我們要是讀漢高祖劉邦的故事,會覺得這個歷史形象真的是非常生動,作為一位開國的君王所應該具有的氣度、格局,以及周圍的文官、武將們是如何輔佐他去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這段歷史是相當的精彩。

  這是「賞」用作名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賞」也可以用作動詞,比如下屬有功勞,上級要進行賞賜,「上有所施以報之」。《周禮·天官》當中有:「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賞」是用作動詞;也可以用作「嘉獎」,比如《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大家應該很熟悉,孔老夫子曾經說過:「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賞」是嘉獎的意思。「賞」作動詞的時候也可以通「尚」,有尊崇的意思,比如《荀子》講:「賞賢使能以次之」,《集解》當中解釋「賞」就是「尚」,「賞賢使能以次之」。所以一個國家政府能夠把國家治理得好,一定是要任用賢德的人才,讓這些人才有很好的環境和空間,可以充分施展他的才幹,來為老百姓謀福利。關於「賞」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我們看《千字文》第六十八頁的第一行:「孟軻敦素,史魚秉直」。這句經文的意思在這來發生了一個轉折,前面都是講跟農業生產有關係的內容,到了這句經文轉到了孟子和史魚的典故當中來了。對孟子的稱呼,因為要尊敬古聖先賢的關係,中國人崇尚孝道跟師道,孔老夫子是「至聖先師」,孟子是「亞聖」。歷朝歷代對於古聖先賢,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地尊敬,所以當我們稱呼他的名字,遇到孔子的名字不會直接稱,而是稱作「孔某」,遇到孟子的名字也是一樣,念成「孟某」。

  如果是在文字上面,比如我們看《四庫全書》非常的明顯,很多字都要避諱。如果跟君王有關的字有時候會減掉一筆,像最常見的是「鄭玄」,因為鄭玄的「玄」和清朝君王的名字剛好一樣,跟「玄燁」名字一樣,所以《四庫全書》裡面凡是講到鄭玄,「玄」字都要減掉一個筆劃,或者是改成「鄭元」,「元」跟「玄」的意思是相近的。總之中國人重視孝道,重視師道,對於「天、地、君、親、師」都是非常尊敬的,因此按照禮來講,作為兒女絕對不敢直呼自己父母的姓名,那是大不敬;同樣對老師、對古聖先賢、對君王更是如此,這是孝道跟師道的一種體現。

  所以這裡「孟子」的名字,我們在稱呼的時候要稱作「孟某」,「孟軻敦素,史魚秉直」,這是說孟子崇尚樸素;「史魚秉直」是古代有一位史官叫作子魚,他的秉性非常剛直。「孟子敦素」,什麼是「敦素」呢?「敦」是注重、崇尚的意思;「素」則是樸素、質樸無華,也就是本色。本來「素」的意思是「白色的絲」,蠶絲原本是白的,後來是經過染色才有不同的色彩。而「絲」沒有染之前是它的本色,叫作「素色」。

  「史魚秉直」指的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叫作史魚,他是以直諫聞名。「諫」是勸諫,比如君王或者長官所作所為有一些不恰當,他在這個位置上就要進行勸諫、進諫;同時他也是史官,「秉直」是說他秉持著正直的節操。張清泉教授也談到,史官一定要正直、正直無私。我們看過很多歷史故事,就知道歷史上很多史官,都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來捍衛史官「秉筆直書」的尊嚴。他不能夠偏袒,哪怕君王是一位暴君,作為史官也要「秉筆直書」,這是中國在記載歷史當中有這樣一個優良的傳統,所以為什麼說「二十四史」是「信史」,真實可靠的?君王平常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史官都要非常客觀地記錄下來,並不是說皇帝想要更改就可以隨意地更改的。這裡說「史魚秉直」,作為史官來講他就有秉筆直書、忠實記載歷史的特質。

  下面也是先來看一下這當中的漢字,「孟軻敦素」我們先來看「素」,在投影片上是小篆的字形。「素」我們看小篆,是「從糸」,像「絲」的一半,這個部首也是二百一十四部首之一,讀作mì。「糸」以上的部分,和「糸」一起構成了「素」字。「糸」上面的形體本來的意思是「草木花實茂盛下垂」,當樹木花草的花還有果實長得茂盛就垂下來,是這個意思。在這裡用在「素」字當中的意思是說非常地「滑澤」,絲織品當中非常「滑澤」的部分叫作「素」。所以《說文解字》裡面解釋「素」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白緻繒」。「白」是潔白;「緻」是很細緻;「繒」是生絹,所以「素」最初的本義是指一種生絹,這種生絹非常潔白而又細緻。後來變作「素」是隸變所產生的字形。

  因此「素」最初當它作名詞解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指「生帛」,很潔白、細緻的生絹叫作「素」。比如《禮記》當中有:「純以素」,「素」是「生帛」的意思。還有它用作名詞也可以解作「絹」跟「縑」這一類,通稱叫作「素」,古時候是在上面寫字或者是作畫,這是「素」。

  「素」還有很多的意思,用作名詞的時候可以指白色的;也可以指器物沒有雕飾之前的本質,也是「素」。它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我們常說禮佛吃素,「素」是指吃素食、蔬食的意思,所以「素」作名詞解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它也可以用作動詞跟形容詞,比如它用作形容詞,「素」可以指「非常樸質而沒有文飾的」,比如「不能樂,於禮素」,這是《禮記》當中的經文,它是指的非常質樸而沒有文飾的意思。「素」作形容詞比如說「素食」,在《漢書》的時候就有「素食」,「素食」是沒有葷腥的意思。它用作形容詞,也是有很多,比如白色或者是無色的,也可以叫作「素」,當然它是用作形容詞。所以我們會看到它從本義的「白緻繒」,也就是又潔白又細緻的生絹,再引申過來很多的引申義,都跟它本義的特質是有關係的。

  再來看下一個字,「史魚秉直」的「直」,「直」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甲骨文跟金文的字形又有一點點不同,但是大同小異。甲骨文的「直」,「從十、從目」,「十目所見」,我們想想看,當一件事情「十目所見」,所有人的眼睛都親眼看見了,「必得其直」,這件事情到底是如何一定能夠看得清楚,這是甲骨文。它上面是「十」,下面是人的眼睛,也就是「十目所視」的是「直」。

  再來看金文,金文的「直」,丁佛言先生認為它左下角的形體「疑從正省」,其他的解釋跟甲骨文的「直」是相同的。小篆的「直」是「從乚」,長得像L形的形狀是「乚」。「從十從目」,還是有十個眼睛在看,「音隱」,長得像L形的左下角形體讀作「隱」,它是什麼意思呢?是「隱匿」的意思。「十目」是十個眼睛,我們想一定是很多人加在一起的眼睛,才是「十目」,意思是說凡是這件事情是很多人所注視的,「十目所視」,大家的眼睛都看著你,即使這件事情再隱秘,最終也是會被發現,最終會原形畢露,能夠真相大白。

  因此,《說文解字》解釋,「直」字的本義是「正見」的意思,是沒有偏私,也沒有隱匿的意思,後來它還有引申許多的意思,也會跟最初的本義有一定的關係。比如「直」用作名詞,第一個意思是「正人曰直」,我們在《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學過這樣的一句經文,讓我們認識什麼是「損友」什麼是「益友」?其中「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直」是「正人曰直」,「正人」這個朋友是很正直的。「直」作名詞的時候,也作「不曲不斜」叫作「直」,像《詩經》當中說:「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直」是不曲不斜的意思;「直」也可以用作動詞,有「矯正」的意思,比如《孟子》經文中說:「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這是用作動詞;用作形容詞則有「不斜」叫作「直」,「不歪曲的」也叫作「直」,比如,不歪曲的,《詩經》當中講:「無反無側,王道正直」,「直」是作形容詞,不歪曲的意思。關於這個字我們簡單地跟大家做一下介紹。

  這裡說到「孟軻敦素」,首先在這裡為我們特別指出孟子崇尚樸素,「素」指的是質樸無華的意思。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早年的時期父親過世得很早,我們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也正是有像孟母這樣的母親,才能夠成就孟子的聖德。因為我們會看到無論是印光大師,還是師父上人都非常重視「胎教」的重要性,所以母親給孟子很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夠培養出這樣的一位聖哲之人。後來孟子追隨子思求學,他在戰國時期曾經在齊、梁之間遊歷,我們知道那時候是「合縱連橫」,六國跟秦之間的外交關係是非常微妙的,而孟子的學說有繼承孔子的思想,他非常強調要行「仁政」,強調「王道」而不是「霸道」,重視「以民為本」,以老百姓為根本。因為儒家的思想道統基本上是順承堯、舜、禹、湯這些古聖先王的德行,所以他在治國思想當中強調用仁義的思想,不重視功利;重視王道而不重視霸道」。此外孟子還強調「人性本善」,這樣的思想主張,我們可以想象在戰國這樣的一個時代,繼春秋五霸之後是戰國七雄,人們都是想著要稱霸、稱雄這樣的一個時代,孟子的「王道」主張並沒有得到這些君王的重視。可是他和孔子一樣,雖然在當時並不得志,可是他的學說流傳到後世,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這種「王道」的思想後來由他的弟子,公孫丑、萬章這些徒弟把它記在《孟子》這部經典當中,這對於儒家學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後來在歷朝歷代,在祭拜孔子的時候同時也會祭拜「亞聖」孟子,特別是在宋朝的時候,朝廷還下召封孟子為「鄒國公」,後來加贈為「鄒國亞聖公」。所以一說到孔子,孔孟、孔孟,一定是「孔孟」並稱,從這裡可以看出,孟子在儒家學說當中的地位,以及對於後世之人的影響都是相當的深遠。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這一句「孟軻敦素,史魚秉直」就留待下一節課,再繼續跟大家做分享。今天我們學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