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3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六頁第一行開始看起:「陞階納陛,弁轉疑星」,這一句經文所指的是在宮殿當中,「陞階」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往上面登的意思,「階」是臺階。在宮廷當中文武百官要朝見君王,君王每天五更的早朝,文武百官排列整齊就一步一步地走上臺階,就是「陞階」。什麼是「納陛」?「陛」所指的是正殿最高的一層,在這裡皇帝會聽取大臣來報告國家的大事,這個位子就是君王所坐的位子,因此君王的宮殿、臺階稱作「陛」。一般尊稱君王就是稱陛下,稱太子則是殿下,這是「陞階納陛」的意思。

  什麼是「弁轉疑星」呢?「弁」是古時候的貴族所戴的帽子,做官之人頭上所戴的帽子叫作「弁」。而在「弁」的上面,有許多珠寶、玉器等等的裝飾,於是在燈光的照耀之下,如同是天上的星辰一樣。特別是在晚上,當有燈光照上去的時候,它就會閃閃發光,這是「弁轉疑星」的意思。

  下面我們再來看這個漢字「弁」,在前面的課程我們學過這一句經文,並且也分享了經文當中的漢字。上一節課因為時間的關係,「弁」字我們繼續還跟大家分享。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弁」,在《正中字典》當中還有金文的「弁」字,它跟小篆的形體看起來就很接近。小篆的「弁」上面的形體,像一頂帽子一樣;下面「從廾」,「廾」大家會看到,它其實是兩隻手托著,這樣的一個形象。「弁」因為它是放在頭上的,「故肅奉以示敬」,「敬」,表示一種恭敬的態度,兩隻手非常恭敬地把這頂帽子捧著。因此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弁」字的本義是作「冠」。在古時候「弁」是一種帽子,它跟「冕」,我們常說冠冕、冠冕,跟「冕」是很像的一種高高的帽子,就是「弁」。這種帽子常常是在穿著禮服的時候,頭上就要戴著「弁」這種帽子,分作武官跟文官。

  我們知道這個字的形、音、義,在古時候這個字的形體,就是兩隻手捧著一頂帽子的樣子。說到「冠」,因為「弁」字的本義是「冠」,而在古時候男子是二十歲要行「冠禮」,這是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會提到,男子二十行「冠禮」,以及跟稱謂有關的問題。實際上說到稱謂,是和儒、釋、道聖賢教育當中,所強調的孝親尊師觀念也是分不開的。在佛門當中地藏菩薩所代表的是「孝」,佛門四大菩薩,每一尊菩薩都有表法的意義。《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地藏經》當中主要說的是什麼呢?就是孝親尊師。佛門非常重視師道,同樣儒家的教育也很重視。老師對於我們的恩德是跟父母一樣的,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而老師則是我們法身慧命的父母。這一點從古禮「稱名」上面就能夠看得出來。

  在中國古代,滿清、民國初年之前都是如此,一般人見面不能夠直接去稱對方的名,這是很不恭敬的,如果直接稱對方的名這是一種侮辱,要是稱呼的時候是連名帶姓,這就更不尊敬、更不禮貌。所以稱名,一般只是對小朋友是可以這樣,在男子十九歲之前還沒有成年,你可以叫他的名;女子十六歲之前都可以叫她的名,那個時候他是童子、童女而沒有成年。到了女子十六歲成年,男子是二十歲,男子二十歲成年禮就要行「冠禮」,「冠」是帽子,我們這裡說,「弁」的本義就是「冠」的意思。當然在古時候,帽子的種類是很多種的。冠禮的「冠」就是帽子,男子行冠禮代表他是成年人了。從這之後他的朋友就會送給他一個「字」,送給他「別號」,從這一天開始大家都要稱他的「字」,而不能稱他「名」,否則的話就是表示對他很不恭敬的意思。而當他行完成年禮之後,從這一天開始,什麼人有資格稱他的「名」?這世上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父母,一個是老師,這是可以一生稱他的名。於是從稱謂當中,就能夠看出來老師和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

  師父上人常常在講席當中,談到「孝親尊師」,我們要知道孝親尊師是「性德」,是本性的德行。佛法教學的目標是什麼呢?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如果不用性德來啟發,是絕對做不到的,所以孝親尊師是性德。要開發一個人的自性,一定從這個地方做起。儒家的教學也是從這裡開悟,也講開智慧。佛法是說覺悟,也是講開智慧,他們的這種觀念和方法都是相同的,真的是不謀而合。因為我們中國古聖先賢這種教化,是在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前,這就是俗話所說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雖然釋迦牟尼佛和孔老夫子,還有孟子並沒有見過面,可是他們的想法、看法、做法是很接近的,可以說是完全相同。

  所以地藏菩薩在佛法是代表「孝」,這是基礎,是培養福德的根基。在一個人少年的時代,目的就是「明德」,所以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特別強調,萬法的根源是從小開始培養,「思無邪」,這是小學教育的宗旨。培養一個兒童,真正培養他的天真,他的心地不受染污,我們學佛也是從這個基礎來下手的。這是師父上人常常在講席當中,特別強調的教育理念、教育重點,我們要能夠真正的落實。因此所謂知恩、報恩、孝親、尊師,這是一個人自性當中的德能,這也是我們德行的大根大本。這句經文,我們這節課就補充到這裡。

  大家請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第六十六頁的第一行:「右通廣內,左達承明」。這一句經文所講的還是接續著前面的內容,講宏偉的宮殿。宏偉的宮殿四通八達,右邊通到「廣內殿」,左邊則是通到「承明殿」。這裡的廣內、承明都是跟宮殿連接在一起,這當中有廊道可以相通。什麼是廣內殿呢?在廣內殿當中收藏了許多歷朝歷代,非常珍貴的典籍還有圖書。這是朝廷當中君王收藏典籍的地方,叫作廣內殿。當然歷朝歷代的情況是不一樣的,這是周興嗣在南北朝的時期所描述的境況。廣內殿實際上就如同現在所說的國家圖書館一樣,歷朝歷代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典籍,在古時候有線裝書,還有許多竹簡等等一些珍貴的版本。朝廷當中培養皇帝,皇太子從小就要讀很多書,學習「六藝」、學習各種的典籍。宮廷當中已經搜集了許許多多的珍貴圖書,這個場景是周興嗣在南北朝的時期所描述的。當然後世歷朝歷代,唐、宋、元、明、清,宮廷當中也都有藏書的地方,只是它的名稱還有地點,以及圖書的種類會有所不同,這是廣內殿。什麼是承明殿呢?「左達承明」,「承明」指的是承明殿,它是皇帝會見文武大臣的地方,叫作「承明」。

  下面我們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來看一下「通」,「右通廣內」的「通」。「通」在投影片上我們看到的有金文的形體,還有小篆的形體,這個金文和《正中字典》當中的金文又有一點不同。「通」,小篆的「通」,是「從辵,甬聲」。「通」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達」,我們常常說通達、通達。大家看「右通廣內,左達承明」,「通」和「達」在這裡也都是用作動詞,它的意思是很相近的。「通」本義作「達」,「達」是什麼意思?「行無所阻」,也就是走路的時候是通暢而沒有障礙。所以「從辵」,「辵」平常我們常常說它就是「走」字邊。

  再來看它作為形聲字,在小篆當中的「甬」,右邊的「甬」是它的聲旁。實際上雖然是跟它的讀音有關,但是它的意義跟這個字也是有連帶關係的。「甬」的解釋是什麼?「艸木華甬甬然」。徐鍇這位學者的解釋說:「甬之言,涌(湧)出也」,所以「湧出」,就有「無所阻隔、無所障礙」。因為「通」,所謂通達、通達,你走的時候前面一點障礙都沒有,這就是「通」,它從「甬聲」。

  「通」作名詞解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達道」,也就是可行的道路,比如說在《易經》當中就有:「不出庭戶,知通塞也」,「通」是作名詞,是「達道」的意思。而「通」作動詞來用的時候,有「通曉」的意思,也就是瞭解,比如說觸類旁通。用作動詞還可以解作「達」,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是這樣的一個意思。我們這句經文,「右通廣內」,「通」就是用作動詞,「達,由此及彼」。從宮殿往右通到了廣內殿,所以「通」在這裡是用作動詞。《國語》當中有一句文說:「道遠難通」,這個「通」同樣是用作動詞,由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是這個意思。而「通」字用作動詞,也有好多不同的意思,比如說可以用作「貫徹」。《易經》當中說:「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通」就是貫徹的意思。而「通」字當它用作形容詞,就有「博通事物」。比如說「通儒」,這個就是形容詞,是博通事物的意思。這個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再看下面「左達承明」的「左」,「左」字大家如果看到甲骨文、金文以及小篆的形體,大家都會注意到,「左」字的左側都有一隻手,這隻手看起來很大。先來看一下金文的「左」,金文的「左」,林義光先生認為是「工事也,從(手),持事,俗字作佐」。金文大家可以看到左側的形體就是一隻的樣子,實際上在金文當中「俗字作佐」,這個「佐」是有人字旁的「佐」,也就是輔佐的佐。

  小篆的「左」,大家看到它同樣在左側有一隻手,在下方則是一個「工」,這個「」就像左手,也表示是在左側,「工」則是工作。如果用左手或者是在左側工作,它就有「從旁佐助」的意思,也就是在旁邊輔助你、輔佐你、幫助你。因此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左」字的本義,就是「手相左助」,也就是「輔弼」的意思。我們常說輔佐、輔弼,就是這個意思。雖然「左」字的本義是如此,可是後來這個本義就被人字旁的「佐」,也就是輔佐的「佐」所使用,它就專用這個本義。我們現在所看到沒有人字旁的「左」,就變成別的意思了,這就是它的本義被人字旁的「佐」給用去了。

  「左」當它作名詞解釋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跟「右」相對,「左位」叫作「左」。比如在《左傳》當中說:「楚人上左,君必左」,「左」是跟「右」相對的,就是在左位。「左」作名詞還可以指東方,它也可以指比較尊貴的位置,叫作「左」。比如在《史記》當中就有:「虛左自迎,夷門候生」,「虛左」的「左」是名詞,它指的是比如我們在排座次的時候,有比較尊貴的位置,也有地位比較低的人所坐的位置,是有區別的。「左」也可以用作動詞,有「違背」的意思,或者是「不相助」這些意思。這個字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裡,總之「左」在《說文》當中的解釋,就是「手相左助」的意思。這個意思我們其實是從古時候的字形當中,就可以看出它就具有這樣的義項。

  接下來我們再看下一句經文,六十六頁的第二行:「既集墳典,亦聚群英」。這句經文所指的是在廣內殿當中,一直延續下來。在廣內殿當中不但是收藏了《三墳》、《五典》,這些都是經典的名著。而在承明殿當中,也聚集了文武百官這些天下的英才。什麼是《三墳》、《五典》?這裡說「既集墳典」,「墳典」是《三墳》、《五典》的意思。《三墳》跟《五典》是在我們中國最為古老的書籍,但是這個書籍已經失傳了。在《三墳》當中記載的是「三皇」,也就是伏羲、神農和軒轅黃帝這個時代相關的文獻資料,這是《三墳》。所以「墳」不是墳墓,而是典籍的意思,《三墳》的「三」就是三皇時期的典籍;《五典》的「五」則是五帝時期,「五帝」是少昊帝、顓頊、帝嚳還有堯、舜這五位君王,《五典》是這五帝時期的資料。

  「三皇五帝」,我們要是參加過「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祖典禮,大家都會看到臺上會供奉這些古聖先王的牌位。古聖先王的歷史,我們在《三字經》以及《聖學根之根》的系列課程當中也都介紹過,這對於我們中華民族思想跟文化,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三皇跟五帝時期的資料叫作《三墳》、《五典》,但很可惜有很多到現在已經失傳,這是說「廣內殿」。「廣內殿」,剛剛介紹的等於像國家圖書館一樣,它所收藏的是《三墳》、《五典》,這是「既集墳典」。

  「亦聚群英」所指的是承明殿,君王每天都在這裡上早朝,這也是人們常說的金鑾殿。每天上早朝,君王跟文武百官都在這裡討論國家的大事,這裡所聚集的是全天下才德出眾的人。因為一個國家治理天下,一定是在全國的範圍當中選拔優秀的人才,「群英」指的就是才德出眾的人才,他們被國家選拔出來成為文武百官,共同輔佐君王來處理這些國家的大事。

  下面我們來跟大家看一下漢字的形、音、義,首先看一下《三墳》、《五典》的「典」。「典」,在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節目在國內熱播,叫「典籍裡的中國」。我們談到「典籍」,很想從「典」字的形、音、義當中來瞭解,這個字最初是代表什麼意思呢?同樣我們在甲骨文、金文、小篆當中,也看到了一個跟「典籍」有關的畫卷,這個畫得很形象。我們先來看甲骨文的「典」,雖然它和我們投影片上的「典」略有不同,但是大同小異,區別並不大。甲骨文的「典」上面的部分代表「簡冊」,因為古時候還沒有發明紙,這時候用竹簡來記載。因此我們會看到上面的部分,很像「簡冊」,它是由竹簡所構成的;下面則是兩隻手來托著這些簡冊。我們會看到當這隻手在不同的地方呈現的時候,它的形體會有點不同,可是如果上古的文字看得多,一眼就可能看出它就是一雙手。

  簡冊要用兩隻手來捧著它,從這裡就可以知道,簡冊當中比較重要的是「典」,能夠稱為「典」,就不是一般的簡冊,這是甲骨文。而金文的「典」和小篆很接近,我們來看一下小篆。小篆的「典」是「從冊在丌上」。「冊」,顧名思義它所指的就是文書冊籍,文書是一冊一冊的,是這樣的典籍。什麼是「丌」呢?「丌」是「庋藏書籍」的器具。因為書籍在古時候當還沒有發明紙張,這時候的竹簡一卷一卷是很重的,於是當你要收藏這些圖書的時候,一定要有架子,要有專用的器具。所以文書冊子是收藏在專用的器具上面,這就是「丌」。「丌」一般來講,它的意思是用來托物品的一種器具,這就是「典」,這樣的文書冊籍叫作「典」。

  而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典」字呢?《說文》解釋「典」字的本義是「五帝之書」。我們剛剛介紹過《三墳》、《五典》,《三墳》是三皇時期伏羲、神農、黃帝時期的文獻資料;而《五典》則是五帝時期的文獻資料。所以「典」字最初的本義就是「五帝之書」,五帝是古時候的明君聖主。你看孔老夫子最為尊敬的是周公,孔老夫子非常嚮往的就是堯、舜、禹、湯這些明君聖主當政,那時候政治清明、天下安定。所以「典」是古時候的明君聖主留下來的重要的簡冊,叫作「典」。

  我們看當它作名詞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五帝時期的典籍。古時候是以少昊帝、顓頊帝、高辛帝還有唐堯、虞舜,這是堯帝跟舜帝,這個時期的書就叫作「五典」。「典」是「常道」的意思,在《左傳》當中就有記載:「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裡講到《三墳》、《五典》。「典」作名詞還可以作「法事」的意思,比如《周禮》當中有:「掌建國之六典」。那它也可以指「可垂為模範」的書籍,叫作「典」,它作名詞就有很多意思。關於「典」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大家要記住它的字形、字音還有字義,這樣我們在閱讀許多古代的經典,當我們對於這些漢字的本義還有引申義,都有一定的瞭解的話,再去讀這些「四書、五經》的經典,大家就不會感到陌生。

  下面再來看「亦聚群英」的「英」,「英」字我們同樣也是先來看一下它的字形。小篆的「英」是「從艸,央聲」,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英」字是什麼意思呢?是「草榮而不實者」。什麼叫「草榮而不實者」?指花開得非常的茂盛,可惜並沒有結實,也就是不結果,光開花不結果,所以「從艸」。它作為形聲字是「從艸,央聲」,「央」的讀音是yāng。「央央」有鮮明的意思,比如在《詩經·小雅》當中有一句經文叫作:「旂旐央央」,「央央」是很鮮明的意思。什麼叫「旂旐央央」?「旂」是一種旗子,旒子上面畫龍,並且在旗杆的頭上系上了鈴鐺,是作為裝飾的。「旐」也是一種旗子,但這種旗子上面不是畫龍,而是畫龜和蛇的圖樣。《說文通訓定聲》解釋「旐」是「旗畫龜蛇者」,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旂旐央央」指的這兩種旗很鮮明的樣子。

  「英」在《說文》當中解釋,「草榮而不實」,它的花開得非常的盛大,顏色是很鮮明的,但是花雖然開得盛可是它是不結果的,不結果實的。「英」在作名詞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華」,也就是草木花的稱謂,就叫作「英」。比如《詩經》當中說: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英」是「華」的意思。「英」作名詞解如果是指人來說,就是「才德茂美」,這個人既有德行又有才華,稱作「英」,這是指人。如果指物,它就是「物之精華」叫作「英」。我們來看它指人,因為這句經文「亦聚群英」,「英」,指才德出眾的人叫作「英」,它是作名詞解,當它在形容一個人的時候,指這個人既有才華又有德行,是才德茂美的人,是這個意思。

  比如在《詩經》當中有一句經文說:「彼其之子,美如英」,這就是說他的德行超過了萬人。當然究竟他的才華跟德行是超過多少人,古時候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他的智慧超過萬人就叫作「英」;有的認為是德行超過千人就叫作「英」;還有「德百人者」叫作「英」。總之,古時候的說法是不同的,但總的來說,凡是「英」字在指人的時候,都表示他的才華跟德行是非常出眾的,就是這個意思。

  比如《禮記·禮運》當中有一句經文說:「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這個「英」同樣也是指才德出眾,才德茂美的意思。我們常說英雄豪傑,這也是「英」。它也可以用作動詞,可以用作形容詞的用法。總之,這個字常常是指具有褒揚的意思。比如說英雄豪傑,或者這個人很英明等等,它的義項都是比較有正能量,都是具有褒揚的這種意思。所以「亦聚群英」的「英」指才德出眾的人。

  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也曾經特別緬懷一位很了不起的漢學家——汪德邁老教授。因為我們也特別感到惋惜,他老人家在最近,這個月十七號的淩晨,在法國巴黎過世。這位老人家在漢學領域,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漢學家,被湯一介先生稱為「法國第一大儒」,因為他老人家是在歐洲第一個掌握甲骨文的學者。師父上人在法國巴黎和這位老人家見面的時候,真的是談得很投機。而更早在二零一八年十月份,汪老教授曾經到訪過教科文組織的「淨空之友社」。在當時汪老教授就談了很多學習漢學的經歷,當時他在巴黎的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學中文,最開始他父親是很反對的,為什麼呢?我們想想看汪老教授研究漢學有七十年的時間,就在半個多世紀之前,那個時候他在巴黎學中文,父親覺得說學中文沒有前途,將來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呢?一般人都是很嚮往經濟、法律這方面的行業,可以多賺一點錢。

  可想不到汪老教授走這條路,一生都在研究中國文化,研究中國漢字,他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而汪老教授也曾經在一九六四年來到北京,那時候他在香港讀書,那個時代要從西方的國家進入中國是很不容易的,更難能可貴的是汪德邁老教授有一位老師,非常著名的一位國學大家叫饒宗頤先生。饒先生是他的老師,是從一九六二年到六三年,汪德邁教授那時候還是學生在香港留學,在大學上饒宗頤先生的課程;另一方面,饒先生還在家裡單獨給他授課。這一點我們會想起,這跟師父上人的經歷很類似,當師父上人年輕的時候請求方東美教授,允許他到大學去聽他的課,方東美教授知道,這位年輕人是一位很有志向、也很有學問、很好學的這樣的年輕人,所以特別單獨在家裡教他。

  我們看到一個好老師遇到好學生不容易,當然好學生要遇到好老師也不容易,所謂「師資道合」,要是好的老師真正遇到好學生,可以傳承他的道德學問,那一定是愛護備至。所以這個經歷就很相似,師父上人追隨方東美教授學習哲學,跟汪德邁教授年輕的時候跟隨饒宗頤先生求學,這個經歷很類似。所以饒先生是在家裡單獨教他,那時候汪德邁教授希望研究甲骨文,我們想想看,當你看到一個法國的學生,他居然想研究甲骨文,這時候作為一位中國學者,一定是把他當成寶貝呀!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學問都傳授給他,怎麼會遇到這麼一位好學的學生!所以饒宗頤先生是在家裡單獨教他《說文解字》,一個星期兩、三次,因為饒宗頤先生覺得,《說文解字》是研究甲骨文的基礎。

  饒先生跟很多法國漢學家都有研究、合作,像戴密微先生等等。後來汪德邁教授有一次跟我們也講過,他說饒老每次去法國都會住在他家,所以好像也留下了一些書法、繪畫的作品在他這裡。汪德邁老教授談到,他自己的研究大部分是研究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老教授研究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中國的漢字,這點非常難得。你看到一位法國的漢學家專攻中國的漢字,而且是通曉甲骨文,通曉《說文》小篆,難怪當年師父上人和汪德邁教授見面的時候,師父就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他說:「這世界上要多幾個大文字學家,這世界就有救了」。我們當時聽到這句話真的是不能夠理解,為什麼師父會這樣講呢?後來我們稍微深入漢學就會體會到,這話說得一點都沒錯。因為文字、聲音、訓詁學是通達經典的基礎,如果基礎沒有掌握,如果漢字、文言文沒有掌握的話,想要開啟文言文的鑰匙,想要借由文言文開啟經典的智慧寶庫,那就有一定的困難。

  因此汪德邁教授非常難得,是專門研究中國的漢字,他認為這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特色和標誌。所以我們跟老教授在一起談話的時候,就會聽到他老人家用流利的中文,來跟我們講中國文化、講《莊子》,當時聽到眼睛都發亮,真的是覺得很震撼!汪德邁教授認為,「漢字」是一種真正的概念文字,這是很多西方學者不願承認的,因為西方很多語言學家都認為,「漢字」只是一種對口語的文字轉化,但是汪德邁教授認為,漢字跟漢語在形成的時候是互相獨立的。這也確實是漢字、文言文是我們中國老祖宗非常了不起的一種發明。同時老教授他老人家是很推崇《易經》這部經典,他認為《易經》是中國科學的源頭。他也認為中國最早出現的漢字,應該是「卜」,這跟比如在殷商時期有甲骨的卜辭,有甲骨文用龜甲來占卜,這樣的一個傳統是有關係的。

  老教授也談到了關於東、西方文化的一個比較,他是很推崇《易經》的,他認為《易經》在中國文化的地位,相當於《聖經》在西方文化當中的地位。《聖經》對西方人的影響是很深遠的,甚至在西方科學發展的初期,科學家都是依靠《聖經》,只有從十七世紀才開始脫離《聖經》。東、西方文化的基礎是不同的,老教授一生做研究,他對這個也是非常感興趣。但是他覺得非常可惜的是,現在西方除了漢學家之外,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很瞭解中國文化。但是現在因為中國發展很快,所以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西方人來研究中國文化。老教授談到,他曾經讀過「耶穌會」神學家的一本書,雖然他是神學家,但是他對佛教很感興趣,就寫了很多關於佛教的書,這位神學家跟佛教之間有很多關聯。

  老教授當他還年輕的時候,當學生也經常在巴黎去拜訪一位耶穌會士,他也寫過很多關於佛教的著作,包括基督教的神學跟佛教思想之間的關係。所以老教授不但是研究漢字、研究文化,同時他對宗教也有一定的瞭解。我們上次也跟大家分享過,有一位金絲燕教授,我們在巴黎見過這位年輕的學者,她曾經幫助汪德邁教授,一起整理過很多學術的資料。所以金絲燕教授後期跟這位老教授來往是很密切的,她說到老教授在生前不止一次談到,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去研究佛教、沒有去深入佛教。老教授談到對世界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展望,認為將來人類的前途應該是什麼呢?應該是所有文化之間進行交流,去借鑒其他的文化來發展自己的文化。在當下由於受到工業的影響,整個地球被破壞得很厲害,包括環境的破壞。老教授認為,將來進步不應該只是經濟的進步,更應該是文化方面的進步。老人家一生確實也是給世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資產,到他晚年的時候在北京出版了《汪德邁全集》這部書。

  我們就想起師父上人,他老人家常常提醒我們,承傳漢學要立定志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走這條路我們會體會到,師父上人和汪德邁教授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我們看師父上人一生弘法,六十年的時間都沒有間斷。世尊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而師父弘揚大乘佛法有六十年之久,而且是利用網路、高科技的方式在宣揚佛陀教育,這就超越了時間跟空間的限制。即使現在師父上人,因為已經是九五高齡,沒有再繼續講經說法,可是留下了大量的視頻、音頻還有文字的資料,我們後人在大乘佛法當中想要學任何一個科目,都可以在師父的弘法資料當中找到相關的視頻。等於超越了時間跟空間的概念,可以把這個影響從弘法六十年,也許將來六百年、六千年之後,這樣的教學依然對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而汪德邁教授則是一生用七十年的時間在研究漢學。

  師父上人從前特別舉過瑞典高本漢,這位漢學家曾經強調過:「漢字不可改,文言不可廢,經書必須讀!」這漢字不可改,漢字、文言文的重要性,我們看汪德邁老教授一生,在漢字這方面是下了很深的功夫,從甲骨文、小篆這古老的漢字形體當中,去探求這些字內在的意義,他的研究就能夠很有深度。一位法國的漢學家,都能夠這麼深入地瞭解到漢字、文言文對於中華文化的重要性,我們身為中國人是不是更是責無旁貸,應當把祖宗寶貴的智慧文化遺產繼承下來呢?師父上人說:「以身任天下後世者,天不能絕」,為什麼啊?因為我們能夠把中國文化,以儒、釋、道為代表的文化傳承下來,它可以給全世界、全人類帶來永恆的幸福!帶來真正的安定和平!所以這是跟上天的仁愛之心、仁愛之德相呼應的。

  當我們有發心要承擔這個使命,「以身任天下後世者」,我們希望自己盡其一生的努力,讓儒、釋、道聖賢教育可以代代相傳,至少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能夠很好的繼承跟發揚,「天不能絕」!這是我們走弘揚儒、釋、道聖教這條路,就要具備這樣堅定的信心。這個時代師父上人跟汪德邁老教授,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看到這些照片,都是在最近的幾年當中,師父上人和這位漢學家見面的照片,往事歷歷在目。雖然老人家已經走了,但是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們要效法前人的精神,繼續走前人所走過的路,希望我們所深入的儒、釋、道聖賢教育,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能夠繼續地繼承下來,能夠發揚光大,利益一切眾生。

  這樣我們就會相信,像這樣的老人家,他們的生命是永恆的。為什麼?因為他們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也會把他的這種「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孜孜不倦的去深入中華文化,會把這種精神,繼續在我們身上延續下來。這是講到這一句「亦聚群英」,讓我們想起這個時代漢學界的,這位了不起的英才。

  我們再來看下一句經文,第六十六頁的第二行:「杜槁鐘隸,漆書壁經」。先來看「杜槁鐘隸」,「杜」指的是一個人,就是杜度,他是漢朝時期的一位著名的書法家,他的草書是很有名的。「槁」,木字旁的「槁」,和禾字旁的「稿」是相通的,「槁」是草稿。「鍾隸」,「鍾」指的鐘繇(這個字也念搖)的隸書作品,叫作「鍾隸」,他是生活在三國的曹魏時代,是一位著名的隸書的書法家,所以這裡的「隸」指隸書。「杜槁鐘隸」,這其實還是延續前面「廣內承明」,廣內殿裡面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典籍,「杜槁鐘隸」就是說在珍藏的典籍當中,就有漢朝時期杜度的草書手稿,也有三國曹魏時期的一位著名的書法家,他是隸書的名家,叫作鐘繇,也有他的作品。

  再來看「漆書壁經」,「漆書」,「漆」是油漆,用漆寫成的書冊,裝訂成冊,這是漆書。「壁經」,「壁」是墻壁的意思,但這可不是普通的墻壁,它指的是誰的墻壁呢?就是孔府,孔子家中的牆壁,在這裡所發現的經典,就是「壁經」。我們在學習經學史,如果有上過中文系的課程,都會知道有今文跟古文。「漆書壁經」,是在上古的時代,用漆所寫成的書冊,以及在孔子家中的墻壁發現的一些經典,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這一句經文,「杜槁鐘隸,漆書壁經」,先簡單地做一下介紹。

  我們來看一下漢字,看一下「杜槁鐘隸」,這個「隸」字。「隸」在投影片上看一下小篆的寫法,小篆的「隸」是「從隶,(這在右則)柰聲」,柰在左則。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是「附箸,乃以此密及於彼」,所以它從「隶」。這個字當它作名詞來解,它就有我們常說「隸屬」,「屬」是「隸」,就是下屬的意思,一般說到「隸」,他的身份都是屬於比較卑賤的這樣的身份。這裡說「杜槁鐘隸」,「隸」指的是隸書。如果我們去看文字,字體、字形演變的過程,就會看到,從上古時期有很多這些古文,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有大篆、小篆,然後有隸書、有楷書等等,就會看到一個文字的演變過程,所以隸書也是其中的一種書體。

  比如在《後漢書》就有記載,「熹平四年」,這是在東漢時期,漢靈帝讓這些讀書人來校訂「五經」,這是儒家的經典。於是把「五經」的經文刊在石碑上,石碑一共有三種字體,一個是古文、還有篆書、還有隸書,這是著名的「熹平石經」,它有三種字體,「樹之學門」。這樣因為古時候印刷術不發達,學習經典要得到一部書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把這些經典刊刻在石碑上,就可以長久的保存,而且也便於讀書人來學習,我們在《後漢書》的這段記載就看到,「熹平石經」,我們知道它是三種字體。

  說到隸書,隸書這個名詞,它作為書體也是有不同的說法。我們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第一種說法認為,隸書就是「秦書八體」之一,這在《說文解字·序》當中講到,也就是現在傳世的漢碑的字體。隸書是秦朝的時期程邈所造的,程邈字元芩,他最開始是做衛吏,這是一個小官,他得罪了秦始皇。我們知道秦始皇算是一個暴君,於是程邈就被關到了雲陽的監獄當中,他在監獄當中,畢竟是一位有學問的讀書人,在這十年裡面,他就「益大、小篆方圓,而為書三千字,奏之」。這時候他在牢獄當中,還在研究漢字的字體。畢竟像篆書,我們要是看它的筆畫,要書寫也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這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常常需要一種更加簡便的字體,來在實際使用的時候更加方便。

  所以程邈被關到牢獄裡面,他的光陰也沒有空過,這在歷史上我們看到很多例子從古到今都有。周文王被商紂王給關起來了,於是文王居然演《周易》,這才有了《周易》八八六十四卦,這裡說到的程邈也是一個例子。我們之前在學《漢學工具書》的課程,也講到清朝時期那時候有文字獄,在康、雍、乾的時代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方苞,他是桐城派的創始人。方苞最開始也因為《南山集》的案子,這也是屬於文字獄,被關到了牢獄裡面。因為這位學者一生是研究《三禮》的,《周禮》、《儀禮》、《禮記》,研究專攻「禮」的,結果他在牢獄裡面還繼續在寫「禮」的註解。由此可知從古到今,凡是這些勤奮好學的人,他生命的時光是很寶貴的,即使是被關在牢獄當中,他的生命也要發光發熱,要造福人群,像這樣的精神都是讓我們深深的感動。

  為什麼經典當中說:「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一個人在造次顛沛的時候,這種聖賢的仁愛之心,始終都不能夠離開你的心中。這種仁愛之心就是佛法說的「慈悲心」。即使個人遭遇了許多的磨難挫折,可是他心心念念所想的,都是百姓的利益,都是眾生的利益,這些挫折並沒有改變影響到他的意志。所以他在牢獄當中十年,「益大小篆方圓而為書,三千字」,他還在研究字體,怎麼樣可以讓字體更深入,去研究它。後來秦始皇也覺得這個人很了不起,所以把他從原來的官,在下到牢獄出來之後,任命程邈當御史官。但是實際上在奏報朝廷、奏報君王事情這麼多,秦朝統一天下就結束了以前戰國七雄,諸侯各自為政的狀態。全國要有一個嚴密的政治體系,讓全國上下可以連接成一體。這時候的政事、公務方面,肯定是會有很多文書需要奏報上去,需要批下來等等的。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還繼續使用篆書,大家看一下小篆的字體,寫一個字都很費勁,這麼多筆畫。這時候公文要上下傳遞就會有一定的困難,於是怎麼樣呢?於是就開始改用隸書。

  隸書大家看它的形體,《正中字典》所列的這些字體,每一個字都有隸書的寫法。大家看隸書跟小篆比起來,它確實更加簡潔,因此使用上如果寫隸書,當然就寫得更快。「乃用隸字」,用了隸書之後,「以為隸人佐書」,這樣寫公文之類就會輕鬆很多,「務趨便捷」,所以它就叫作隸書。

  這是一段記載,還有一段記載是說隸書的興起,這是《歐陽輔集古求真》談到隸書的興起是程邈,程邈所作的。「八分之作,稱王次仲」,雖然它名目有差別,大體上是相同的,唐宋以來也有「指隸為真,或以八分非隸」,認為「八分」不是隸書。而有許多跟隸書有關的記載,「皆為漢碑不別見其有八分之名」,這是有爭議。「後人有作相沿通稱,割篆割隸,強作解事,秦分漢分,杜撰名稱」,雖然這是學者之間,他們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最終還是很難取信於人。所以學隸者就要以漢碑為模範,這是《歐陽輔集古求真》當中所談到的。

  在《漢書·藝文志》當中說:「秦時始造隸書」。隸書就是在秦朝這個朝代所作的,這是《漢書·藝文志》的記載。「起官獄多事」,平常要辦案子,秦朝有很多法令規章制度,是一個崇尚法制的國家。當然老百姓觸犯了法律,被關到牢獄裡面,就有很多案子要審。這裡每天拿著小篆在寫來寫去,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簡便。「茍趨省易,施之徒隸也」,如果用隸書來寫就簡單很多。這是關於隸書的其中的一個觀點。關於隸書還有另一個觀點認為,它就是今天所說的楷書、行書,這是《康熙字典》當中說:「蓋古之隸,即真書、行書也」,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楷書跟行書。《康熙字典》這裡就直接引了周興嗣先生的《千字文》,我們現在所學的這句經文「杜槁鐘隸」。

  不過在《康熙字典》當中的「藁」,跟我們現在看到「槁」是互為異體字,這個「木」寫到下面來了。其實如果是常常讀古書的人,有兩個重要的字典,是常常需要用到的,這是網路的時代,我們在給英國漢學院上了一門《漢學工具書》的課就介紹過,一個是在網路上有一個非常好用的字典,叫作《異體字字典》。我們在古書裡面遇到異體字的情況太多了,而這些異體字有很多是在一般的字典當中查不到的,甚至於我們之前都特別從林尹先生所作的《中文大詞典》裡面去查一些佛經的註解,像《地藏經科註》作註解,有些字還是查不到,這就是異體字的情況太多了。所以如果去查《異體字字典》,這是陳新雄先生他老人家生前帶著很多學生,用了應該有十多年的時間,才完成了一部了不起的辭書,而且它是電腦線上就可以查的。所以我們遇到沒有辦法解釋的、查不到的這些異體字,通常用《異體字字典》就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的問題。

  「杜槁鐘隸」我們看在這裡它用的「槁」,和我們課文上的「稿」是異體字。這是《康熙字典》要說明它的觀點,它認為古時候說的隸書,就是今天所講的楷書和行書的意思,直接引了周興嗣的《千字文》,我們現在學的這句經文「杜槁鐘隸」。《蕭子雲論草隸法》:「逸少不及元常,子敬不及逸少」。下面還引了一段文是:「隸則羲、獻、鐘、庾、歐、虞、顏、柳」,這裡很明顯,「隸」指的就是楷書,因為像歐體字、顏體字或者是柳公權的字都是以楷書著名的。

  還有一段文說:「元常精于隸,伯草工于草,逸少兼之」。這些文都是把楷書和行書稱為隸書。是從《歐陽修集古錄》開始才發生了錯誤,以「八分為隸」才出現了這個問題。《唐六典》當中記載:「校書郎正字」所掌握的字體有五種,第一種是古文;第二是大篆,都沒有用;第三是小篆,小篆是印璽、印章或者是旗幡、旗幟這時候會用到;還有「四八分」,在石經碑刻的時候會使用;第五就是隸書,「典籍、表奏、公私、文疏用之」,一般上奏書、奏折,或者在典籍當中要記載一些文字,常常就會用隸書。所以《唐六典》的說法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隸」在古時候很多時候是被當作是楷書,就是我們今天的楷書。有很多文字都可以證明,比如說《正字通》有一段文也是可以證明:「東魏大覺寺碑題曰隸書,今楷字也」,實際上指的就是楷書。

  總之我們瞭解漢字字形,在歷史上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對於這些字體要有一個大致上的瞭解,就如同《唐六典》當中講的,古文、大篆、小篆還有八分、隸書,在古時候都是什麼樣的形體,它有什麼作用,我們大致上需要掌握。這也是中國文化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什麼呢?因為漢字是文化的載體,所以我們對於漢字一定要有一個基本的瞭解。「隸」,我們就用多一點的時間來解釋,是因為古時候對於隸書,學者之間還是有不同的看法。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經」,「經」在平常用的就很多,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在深入儒、釋、道三家的聖賢經典,當然就需要瞭解一下「經」字的形、音、義。我們來看一下「經」,有金文的形體,還有小篆的形體,我們看投影片上這兩個形體看起來很接近。小篆的「經」是「從糸,坙聲」,「糸」也是二百一十四部首當中的一個。「經」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是「織從(縱)絲」,「縱」是重的意思。我們常說經線、緯線,其實古時候紡紗織布都是人工,不像現在有機器,那在紡織的時候,那個線一定是有一條橫過來,還有一條豎過來的兩條線。這是古代女子在織布的時候,經線跟緯線是縱橫交錯的。所以「織縱絲」,「縱絲」也就是直線,指的是「經」,織物的縱絲也就是直線。所以「經」字是「糸」字旁,左側部首是糸字旁,大家看「糸」的形體,就很像在織布的時候那些線。

  「又以坙」,右側的「坙」是「經」字的聲旁。「坙」本來有什麼意思呢?「坙」字本來指的是地下的水脈。地下水,大家如果看過打井,井的水源自於地下。地下有水脈,這就是「坙」的意思。我們看到經典的「經」,它是「直而不斷的長絲」,你看在織布的時候它是直線,是直直的,這個線在織的時候是直而不斷的長絲。也像地下有水脈,水脈也是源源不斷的,它「從坙聲」,是這樣。「經」字當它作名詞的時候,指的是在織布時候的縱線,就叫作「經」。相對來講,緯線指的就是橫的那條線。「經」也指「常道」,是在經典當中常常會看到的,比如說《孝經》,《孝經》當中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經」就是常道。「經」也指「常法」,比如《禮記·中庸》當中說:「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九經」的「經」就是常法。

  而在儒家,我們看到現在所學的這句經文,「漆書壁經」,「經」指的是儒家的經典。在儒家就是以孔子所刪訂的書以及他的言論,他跟他的學生弟子,像子思、孟子所著的書,這些被奉為經典。所以《博物志》當中說:「聖人制作曰經」,這個「經」就是聖人所作的;「賢者著述曰傳」,如果是「傳」則是賢人的著述,就叫作「傳」。我們看一下在《漢書·藝文志》當中對於儒家的「經」就有這樣的一個記載,儒家是「出於司徒之官」,古時候大家如果是看《周禮》的記載,就會記載很多古時候的官和官制,它們的職責是什麼。「司徒」主要是掌管教育的,是幫助君王「順陰陽,明教化」,就是司徒在負責的。「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六經」的「經」指的是儒家聖學的經典。「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孔老夫子一生述而不作,他所繼承的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個時代的明君聖主他們所留下來的思想,是孔老夫子所繼承的。

  「宗師仲尼」,後世之人在繼承夫子的思想,「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把孔子的思想,以及孔子留下來的典籍奉為經典。當然「經」在佛家、道家,像佛陀釋迦牟尼佛所留下來的這些經典,這也是稱「經」。我們對於「經」字最初的本義是什麼意思,後來它又在聖賢典籍當中,「經」又是代表什麼,我們就需要有一定的瞭解。另外「經」跟「緯」之間的關係,織布的時候縱線就是「經」,橫線就是「緯」。所以「經」跟「緯」這是在古代經典當中常常會用到的一個概念,那我們就應該要充分的瞭解跟掌握,這在《正中字典》當中有記載,大家可以自己來學習,自己來做參考。

  總之,因為我們常常會接觸到「經典」這樣的概念,所以剛好今天的課,我們也講了「典」字,也講了「經」字。將來有人在向你請教什麼是「經典」的時候,至少我們可以從這個字最初造字的時候,形、音、義及後來衍生出來的意思,可以跟大家作很好的講解。這是這句經文:「杜槁鐘隸,漆書壁經」,這個漢字就先介紹到此地。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