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36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五頁的倒數第二行看起:「圖寫禽獸,畫彩仙靈」,前面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這句經文。「圖寫禽獸」,「圖寫」是描繪;「禽獸」則是指在宮殿的墻壁上面,描繪了許多飛禽走獸的圖像。「禽」和「獸」,「禽」是鳥類的總稱;「獸」是獸類。 除此之外還有「畫彩仙靈」,「畫彩」是彩繪,彩繪什麼樣的畫像呢?有很多絢麗多彩的神仙的畫像。這是在宮殿當中的彩繪,會有許多歷史人物以及神仙的畫像。而我們如果去參觀一些宮殿,例如有很多老師或同學也都曾經到北京的紫禁城,參觀皇帝的金鑾殿,這裡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宮殿建築當中就會有許多吉祥的動物的形象,比如說龍或者是麒麟。不過這些不一定是畫上去的,我們有時候會看到,是塑造而成的塑像,比如說麒麟的像,或者是在北京也見過「九龍壁」,這是龍的形象,是塑造出來的。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圖寫禽獸」,先來看「圖」。大家會看到在這裡有金文的「圖」,以及小篆的「圖」的形象。關於金文的「圖」,《正中字典》的寫法跟投影片上有一點差異,林義光先生是這樣解釋的,它是「從囗,從啚」。「囗」是圍繞的「圍」,這一個大大的「囗」和圍繞的「圍」是異體字,古時候的「囗」字就是這樣寫的,是「圍繞」的意思。「從囗,從啚」,「啚」就和鄙陋的「鄙」又互為異體字。這個字還有一個讀音是sè,這個字「從囗,從啚」。「都鄙之鄙,古但作圖」,是地圖的意思,所以金文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字就是由「囗」和「啚」所構成的。「囗」是一個圍繞的形象,「啚」則是「都鄙」,這是金文的構成。

  我們再來看一下小篆,小篆的「圖」是「從囗,從啚」,「囗」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看小篆的字形,「囗」是說一件事情一定要事先規劃好,這樣事情才能做得很完全、很完備,而裡面的「啚」,小篆裡面這個部分讀作sè。「啚」,表示規劃一件事情也是不容易的,很艱澀,是這個意思。而在《說文句讀》當中,則是講到「圖」字的本義是「畫計難」的意思,也就是「慮其難而謀其全」,這是《說文》當中對於「圖」字的本義是這樣解釋的。學者徐灝認為,「圖」就是畫圖的意思。

  在《周禮》當中,我們知道《周禮》裡面會介紹許多官,比如說春官、秋官,以及這些官職主要是負責什麼工作,這在《周禮》當中會有所記載。「周禮大司徒」所掌管的是「建邦之土地之圖」,而「內宰」所掌管的是「書版圖之法」,所以圖畫的「圖」,我們看到在甲骨文、金文的時代就已經有這個字,而且在像《周禮》這樣古老的經典當中,它對這些官員所負責的執掌,講述得很清楚。「圖」在小篆當中裡面的這個部分就是「啚」,「啚」是「都鄙之鄙」,就是版圖。所以「畫」就是「畫都鄙」。「從囗,啚者」,也就是環繞「都鄙」來把整個城市繪製出來,這是徐灝對於「圖」字的一個解釋。

  總之「圖」字在作名詞解釋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指地圖。比如說我們要瞭解整個國家的疆域,都有哪些省份,有哪些山川、河流,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幅中國的地圖,乃至世界地圖也都是如此。所以「圖」作名詞在早期的時候,就有地圖的意思,比如說《周禮·地官》就有談到:「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在《周禮》的時代就有地圖的概念,因為在那個時期,已經有九州乃至十二州的概念了。所以對於普天之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些土地的狀況,九州所涵蓋的範圍都是多廣,需要用地圖來把它呈現出來,這就是《周禮·地官》當中所講到的。

  我們看到,這裡還引用一段《史記》的記載,這段也是非常有意思。在秦朝末年的楚漢戰爭當中,主要是劉邦跟項羽在爭奪天下,而當劉邦率領的軍隊攻到咸陽的時候,這時候蕭何進入咸陽,他對於整個秦朝宮殿裡面的金銀珠寶並沒有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什麼呢?蕭何非常有眼光,他首先就把秦代「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趕緊保存起來、收集起來,為什麼呢?因為蕭何畢竟是宰相的人才,他知道把一個朝代推翻之後,要建立一個新的朝代,可是這個時候必須要瞭解,普天之下都有多少的人口,整個版圖、地域的詳細情況是怎樣的,這是需要通過了解前朝所留下來的律令圖書的情況才能夠掌握。所以這段是《史記》當中的記載,這裡的「圖」也是指的地圖的意思。當然《千字文》今天所學的,「圖寫禽獸,畫彩仙靈」的「圖」並不是用作名詞,它是用作動詞,也就是描繪的意思,有繪製、描畫。

  這個漢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接著看下一個漢字「畫彩仙靈」的「畫」。「畫」這個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我們也是先來看一下它的形體。我們投影片上有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又加了甲骨文的形體。大家先來看一下甲骨文的「畫」字,上面就像一隻手,手裡拿著什麼?手裡拿著是一支筆。比如我們平常在畫畫或者寫字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一個姿態,這是「畫」的甲骨文,很清楚的看到它上面是一隻手的形象,手上拿著一支筆。當然古人所拿的筆,像毛筆,或者是在寫甲骨文、金文的時候也有特別的這種筆。而下面所呈現的,就是這隻手拿著筆所繪製的圖形,這是「畫」。所以王國維先生對於甲骨文「畫」字的解釋,他認為「此疑劃字」,右側再加上一個「刂」字邊。而朱芳圃先生認為,「實古規字」,他認為這個字是古時候的「規」字,規劃的「規」。

  再來看一下金文,投影片上的金文和《正中字典》的金文,形體上也是有一點不太一樣。我們看《正中字典》金文的形體,吳大澂先生對它的解釋,是「從聿、從爻、從周」,「爻」是「交」,像一隻手拿著一支筆,「畫於四周,文相交錯」,這是吳大澂先生對於金文的「畫」是這樣的解釋。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看到跟甲文一樣的概念,同樣是有一隻手在拿著筆,那這支筆到底畫的是什麼呢?金文這裡所呈現出來是「畫於四周」,我們看到會是四四方方這樣的一個形體,「文相交錯」。總之,「畫」從上古的文字上來看,就會看到它大致上的意思,都是一隻手拿著筆在畫一個圖形,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小篆的「畫」。小篆的「畫」是「從聿、從田,有四界」。「聿」也就是「後世之筆」,所以是筆的意思。「有書明不移改之意」,我們白紙黑字把這個寫清楚,就不會改變了。而「田」,「畫」當中有一個「田」,「田」的四周有「一」,這是表示「彼我之界限」,所以非常明白清楚地畫出我們土地的界限,就叫「畫」。在《說文·徐箋》當中對於「畫」字的解釋,最初的本義是什麼呢?是「區分」的意思,也就是「劃開」。都是右側有個「刂」字旁的「劃」,但這個筆畫通常是被省略的。

  「畫」字當它作名詞解釋就有圖畫的意思,我們常常會看到古人所畫的許多畫,有人物畫、有山水畫,這種圖畫無論是繪製人物還是山水,都叫作「畫」。我們這句經文,「畫彩仙靈」的「畫」同樣也是作動詞,描繪、繪製的意思。例如有一句成語叫「畫蛇添足」,本來蛇是沒有腳的,可是你畫一隻(條)蛇又多此一舉,把牠的腳給畫上去。例如《儀禮·鄉射禮》有一句經文說:「畫以虎豹」,它這裡所繪製的,虎是老虎,豹就是豹子的意思,都是很兇猛的一種動物,而這裡的「畫」就是用作動詞,所以是繪製以及描繪,是這樣的一個意思。那這一句經文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再來學習《千字文》下面的這句經文,我們請看《千字文》第六十五頁的倒數第一行:「丙舍傍啟,甲帳對楹」。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是什麼意思呢?「丙舍」是宮廷當中第三等的房舍,叫作「丙舍」,也就是正室兩旁的別室,後來也稱作偏殿、配殿,這是「丙舍」。「丙」是甲乙丙,這是「天干」,通常會用甲、乙、丙、丁這樣來排列它的次第。「丙舍」所指的就是偏殿、配殿,像我們曾經去參觀過孔廟的建築,以前曾經到山東曲阜的孔廟參觀,後來又在台南、高雄的孔廟去參觀。我們會看到在孔廟當中的建築,也是相當的壯麗和莊嚴,中間有「大成殿」,這是供奉孔老夫子以及歷代的聖者,而它的左右都有「廊廡」,也就是孔老夫子是供奉在中間,配享的歷代賢哲供奉在左右的廊廡。這在古時候是一種很高的榮譽,因為古時候的讀書人,在中國的歷朝歷代可以說上至君王,下至各級的政府,都是非常重視「孝親尊師」的觀念,所以歷朝歷代都會祭孔。

  例如我們到台南孔廟參觀「大成殿」的時候,就會看到在大殿的上方,有從清朝以來康、雍、乾時代的君王所頒賜的匾額,比如說是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等,清朝歷代的皇帝所頒賜的匾額都會懸掛在大成殿的上方,非常地莊嚴。君王是很重視祭孔的,這是提醒天下的讀書人要有「尊師重道」的觀念。漢朝之後在儒家就有許多影響深遠的學者被奉祀在孔廟當中,他就是儒家學者當中有道德、有學問,他過世之後被奉祀在孔廟,就稱作「配享」。因此這是一個很大的榮耀,古代讀書人做了官,所謂「學而優則仕」,做官之後他也承傳儒家的道統。如果他自己這一生的學術上面的成就,以及對於國家的貢獻可以達到入祀孔廟的標準,這對於一位讀書人來講,可以說是最大的榮耀和願望了。

  這是「丙舍」,指的就是配殿、偏殿的意思。「傍啟」,就是從兩旁開始依次地排列,人字旁的「傍」是通旁邊的「旁」;「啟」是開始的意思。所以「丙舍傍啟」就是說在宮廷當中,它的別室從正殿的兩旁依次排列。如果大家旅遊的時候有去參觀過一些宮殿的建築,像紫禁城,或者是有參觀過太廟和孔廟,大家對於這樣的一種傳統建築的風格會有很深刻的印象。

  「甲帳對楹」呢?「甲帳」是用來供奉神靈,有一種很華麗的帳幕、圍帳,就是「甲帳」。「對楹」,是對著「楹柱」,「楹」是楹柱,這是木字邊,大家如果參觀歷史的宮殿建築以及廟宇,就會看到它的柱子都是木頭所支撐起來的楹柱。在楹柱的上面,歷代的官員、學者、名家,會在上面題寫一些對聯,這就稱之為「楹聯」。這在書法、楹聯可以說是一個專門的學問,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風格。「甲帳」在漢武帝的一段記載,我們到後面會引用這段文來跟大家分享,所以「甲帳對楹」所指的是在宮殿當中所懸掛的華麗的帳幕,是正對著堂前的楹柱,所以這都是在形容這個建築的特點。

  我們來看一下「丙舍傍啟」,來看一下「丙」字。「丙」,大家看一下投影片上有甲骨文、金文以及小篆的形體,我們看到這個形體會想到什麼呢?關於甲文的「丙」,于省吾先生對它的解釋是,「象物之安,安亦謂之堤」,也就是現在世俗所稱的,一個物品下面會有一個底座,有了底座之後這個物品就可以四平八穩,安放在那裡。這就是甲骨文,大家看甲骨文這個形體上面平平的,就可以置放物品,所以它是一個平面;下面就像左右的腳,也就是物品的底座下面是有腳支撐的。所以「丙」的上面是可以置放物品的,而物品的底座四平八穩,可以把物品撐起來,這是甲骨文的形體,就是這樣的意思。

  我們再來看金文的「丙」,金文的「丙」如果是投影片上的形體,跟甲骨文看起來是比較接近的。而《正中字典》有列舉了金文的兩個形體,其中的第二個字,你看它裡面還有個「火」,火的上面是「冂」,它讀一聲。「冂」的裡面就有火在燃燒,火光四射,仿佛就可以感受到火的火焰和它的光明。饒炯氏認為「丙」就是火字旁的「炳」的古文。就像雪公老人稱作李炳南老居士,「炳」,就是火字旁再加一個「丙」。我們在金文的形體上就會看到,「冂」的下面有「火」,這是金文的「丙」。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丙」,「從一入冂」,「一」是代表陽氣,「冂」是什麼意思呢?「冂」這個形體所代表的意思是,「都邑外最遠之郊」,是「遠野」的意思,這就是說「陽功已就,入而閉藏」,就是「丙」。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丙」字是怎麼解釋它的本義呢?我們看《說文解字》解釋,「丙」是處於南方,「萬物成,炳然;陰氣初起,陽氣將虧」,這就是「丙」。所以古時候在「天干」當中,「丙」是排在第三位的。而高鴻縉先生對於「丙」字的解釋,他認為「丙」這個形體原本「象兵器柄下之鐏」,「鐏」,戈柄下端有銅製的圓錐形的部分就叫作「鐏」,「所以卓地者也」。

  自古以來,也就是說「丙」字,原本並不是用作「天干」裡面第三位的,原本它有自己的意思,但是後來它被借為「天干」的第三位,所以《說文解字》當中,對於「丙」字的解釋是吸取了各家學者的說法,才會這樣子來解的。但是這些說法是後世的時候才產生的,並不是「丙」字在造字最初的本義。這些學者他們的解釋也都是有他的道理,因為我們知道畢竟《說文》,雖然許慎的道德文章,在經典上面的造詣都是相當地深厚的,但是畢竟他所處的時代,已經經歷過了秦朝之後又到了漢代。如果拿這個時代小篆的字形跟甲骨文、金文的時代來比,它又有相當長的一個距離了。所以許慎的解釋是融合了各家學者的說法,可是如果像後世又出土了這些甲骨文、金文這些文物之後,再來研究文字最初造字的本義,就會發現也許有些學者,可以再找到比許慎更早的一個解釋,這個字最初到底是什麼意思,可能它後世常常被引用的意思,其實是後來被借出來的,並不是它造字的時候本來就是這個意思。

  「丙」字在作名詞解的時候,通常是在天干裡面排在第三位,甲、乙、丙,丙就是排在第三位。我們看這句經文當中,「丙舍傍啟」的「丙」,它也是跟「天干」有關係,就是按照甲、乙、丙來排定次序。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甲」,「甲帳對楹」。「甲」字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甲」,我們看一下甲骨文、金文跟小篆,就感覺到非常有趣。我們先看《正中字典》當中甲骨文的形體,它列舉了兩個,金文的形體也列舉了兩個。大家會看到甲骨文當中有個形體,就像一個十字架的樣子,這在金文當中也是有所呈現的。再來看甲骨文的「甲」,在《正中字典》當中第二個形體,商承祚先生認為,「初以十(古甲字)」,古時候的「十」,畫得像一個十字架,像一個「十」一樣。這不是念作shí,它是jiǎ。「初以十(古甲字)嫌於數名之十(古七字)」,於是後面它加上了一個形體,四周加上了一個方方的形體,就變作「田」。「既又嫌於田疇之田」,可是它又跟「田疇」的田一樣,於是又給它做一點變化,就有列舉「秦楊陵虎符」,「甲兵」的「甲」是怎麼變化的,所以反而不如隸書,還有保存古文的面貌。關於金文的「甲」第一個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林義光先生對它的解釋,「甲」是什麼意思呢?「甲」是「皮開裂」的意思。中間像十字架這樣的一個符號,就像「其裂文易」。「百果草木皆甲宅」,《鄭註》,這是註解當中說:「皮曰甲,根曰宅」。在《史記曆書》這裡說到,「甲」就是「萬物剖符甲而出」就叫作「甲」。

  我們來看「甲」字作名詞它有什麼意思呢?草木要生出來的時候,有種子的皮,就叫作「甲」。這是在《易經》當中就有經文說:「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甲」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坼」,一個土再一個斥,念作chè。「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坼」是裂開。到了這個季節,雷雨大作的時候,草木要開始生長了,草木要生長,它一定是要從種子包的嚴嚴實實的皮當中冒出來,然後破土而出。所以這裡說:「皆甲坼」,「坼」就是裂開的意思。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甲」,外面包著一層,然後中間又有一個,在甲骨文、金文的時候寫得像「十」這樣的形體,這是古文的「甲」。「象其坼」,也就是像它裂開的時候的樣子。在《說文徐箋》的解釋,它的本義是,「木之孚甲」,也就是草木剛剛出生要破土而出的時候。如果我們小時候有種過一些綠豆,種過一些菜,你在觀察當綠豆的芽開始生長的時候,破土而出,這時候它的皮就剛好裂開,這時候的情況,「破土而出所披戴的孚甲」,這是《說文解字》當中對於「甲」字是這樣解釋的。

  但是俞樾先生並不是這樣認為,他覺得「鱗甲字」,這才是「甲」字的本義,所以他覺得「甲」字就像「龜形」。「龜」,我們知道比如說甲骨文占卜的時候,都是要用龜甲,所以俞樾先生認為「甲」像龜形。這裡看到這個形體,就是一隻烏龜的頭,然後可以看到烏龜的肩膀,還可以看到烏龜的尾巴。這是俞樾認為「甲」字的本義,就是「鱗甲」的「甲」,這才是它的本義。所以他對「甲」字的解釋,並不覺得它是草木在出生的時候,破土而出所披的「孚甲」,而是認為它像龜的形狀,龜的頭、龜的肩膀,還有龜的尾巴都可以看到。學者對於同樣的一個字的解釋還是有很大的差別,但是他們也都是有一定的根據,才會這樣子來詮釋的。

  「甲」字作名詞解,就有「硬殼」的意思。比如《山海經》當中說:「有獸焉,虎爪而有甲」。例如像龜甲、鱗甲,指龜身上的硬殼,就叫作「甲」。它作名詞解,第二個意思,如同《說文解字》所解釋的,就是草木的種子要發芽,草木要出生的時候,種子的皮一下子就裂開了,這個種皮就叫作「甲」。所以《易經》當中就有:「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坼」就是裂開。「甲」還有作「戎衣」,這也是它用作名詞的時候有這個意思,我們會看到作「戎衣」的時候,武將身上所披的鎧甲,就是「戎衣」。我們會在《正中字典》上面看到一幅圖,這就是「甲圖」,「甲」就是長成這樣子的。

  《孟子》當中說:「棄甲,曳兵而走」,這個「甲」指的就是身上穿的「戎衣」,在戰爭當中需要用這種「戎衣」來抵禦刀劍。「甲」在我們今天所看到這句經文,「甲帳對楹」當中,這個「甲」就跟天干的名稱有關。因為古人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樣的方式來排列次序,所以我們看到「甲」就是排在首位的,在「天干」當中它是排在第一。因此在形容一些物品的時候,也是表示它的品質是最好的。「甲」也有用作動詞或者形容詞,用作形容詞就是「第一位」的。比如說古時候在科舉的考試當中,有用「甲」來代表第一。作動詞它跟第一也是有關,比如說勝過、超過或者是居於第一,「甲」在有一些語言環境當中,它也可以用作動詞來解釋。

  我們看,下面就是剛剛所提到的孔廟,我們現在學,「丙舍傍啟,甲帳對楹」,剛剛就有提到我們去參觀孔廟的時候,在孔廟當中就會看到供奉孔老夫子的大成殿,大成殿的旁邊,例如我們可以參考《漢學對人類的貢獻》,這裡面就有介紹孔廟的建築。所以我們要瞭解,「丙舍傍啟,甲帳對楹」,比如說「丙舍傍啟」,在正殿的旁邊,大成殿的旁邊就有「東廡」跟「西廡」,東、西廡是偏殿、側殿,這裡供奉的是歷代聖哲的牌位,就是在這裡。我們如果看這個圖,就能夠更加形象地去體會古時候的建築。

  而孔廟的建築也是非常有趣,你會覺得走到裡面來的時候,會感受到好像孔老夫子和歷代的聖哲,用這種建築的形式在對後人施以教化,連建築的名稱,這裡面都是充滿了教育色彩在其中。大成殿我們一看就知道,因為孔老夫子是被尊奉為「大成至聖先師」,他是萬世師表,所以供奉孔老夫子,還有夫子這個時代許多孔門的聖哲,就是大成殿。而我們還會經過「萬仞宮墻」,「禮門義路」,這個名稱都是用「禮」還有「義」來教導我們。「萬仞宮墻」這在《論語》當中也都是有典故的,比如孔廟當中有「禮門義路」。平常孔廟的正面是沒有開啟的,所以我們要進入孔廟中軸的這些殿堂,要穿越兩側的小門,這兩個小門有一個門是朝東,一個門是朝西。朝東的門叫作「禮門」,朝西的叫作「義路」。這是以「禮」、「義」為名,表示我們要求得孔子聖哲之道,一定要遵循禮、義,要遵循和落實禮、義的教導才能夠登堂入室。

  所以有機會,我們確實應該去多多地參觀這些古老的建築,在裡面就可以學習到很多的學問。無論是像佛門的寺院還是像儒家的孔廟,都是用建築的藝術來對人們施以教化。這是今天說到「丙舍傍啟,甲帳對楹」跟古代的建築是有關的,這裡我們就舉了孔廟的例子。

  下面的圖是我們在香港參加了「祭孔大典」,祭孔大典臺上的陳設就是這樣的。上面也是有大成殿,大成殿正當中所供奉的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神位,這所仿造的是孔廟的建築。只不過在祭典的時候,在場所當中,在舞臺上把整個大成殿的形象展現出來,讓我們仿佛深入其境,如同在孔子廟當中來參加祭孔的典禮一樣。除了孔老夫子的神位之外,我們還會看到有歷代先賢的神位,歷代先儒的神位,這是在左、右兩側。可是實際上如果大家是在孔廟參加祭孔的典禮,我們會看到它的整個建築形式,中間是大成殿,左、右兩邊還有配殿。中間的大成殿和配殿所供奉的儒家的聖賢的神位是不同的。如果是在孔廟的時候,就會感覺到空間感是非常強的,整個建築本身就是一種很傳統的藝術。

  我們舉辦祭孔大典,因為我們參加的這次是在香港舉辦的,它是一個博覽館,所以就把整個舞臺,布置成了一個大成殿和左右兩邊,這樣的形式。等於說是用現代化的手法讓我們深入其境,讓我們來到孔廟的建築當中,觀禮這一場盛大的典禮。讓所有的與會者都能夠體會到,自古以來這種尊師重道的深刻含義。

  關於這句經文當中的「甲帳對楹」,「甲帳」有出自漢武帝的一段記載,有一本書叫作《漢武故事》。大家會看到這裡是它的原文,就有說到:「以流離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這就是「甲帳」。其次是「乙帳」,它是用甲和乙這種天干的形式來排列次序,排列等第的。原文就有說到「甲帳」是一個什麼形式,其次就是「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這就是漢武帝時代,宮廷裡面所使用的圍帳、帷幔是什麼形式。如果大家有參觀過佛家的寺廟建築,應該就會見到過「幢幡寶蓋」的樣子,在大殿當中,就會有這些非常莊嚴的帷幔或者是帷幕。在這些幢幡寶蓋的上面我們會看到有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等,這些都是非常莊嚴的一個形象。

  古時候在宮殿、宮廷當中的帷幔和帷幕是什麼樣的呢?它不止是用絲織品來編織這些布幕,而且上面還有一些非常珍貴的寶物,比如說琉璃、珠寶、碧玉還有夜明珠等等。所以上面交錯夾雜許多珍寶,這些珍寶都是鑲嵌在整個帷幕的上面,總之整個看起來是一種非常莊嚴而又華麗的樣子。所以這些莊嚴而又華麗的帷幔,最上等的就是「甲帳」。漢武帝雖然自己是貴為天子,可是他同樣也是非常恭敬天地神明,所以這些物品他不敢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用,而是把最好的用來供神。供神的是「甲帳」,次一等的稱作「乙帳」,「乙帳」是漢武帝自己日常起居的時候所使用的。我們對於這句經文:「丙舍傍啟,甲帳對楹」,我們就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概念了,知道它所指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的稱作「甲帳」,有的稱作「乙帳」呢?它是如何區分,用途是什麼?通過這一段記載我們就能夠有所瞭解。

  下面我們再來看下一句經文,這是六十五頁倒數第一行的最後一句:「肆筵設席,鼓瑟吹笙」。這句經文「肆筵設席」,這裡的「肆」跟「設」都是陳列的意思,是擺設。它所陳列的是什麼呢?是筵席,筵席是酒席,竹字頭的「筵」,還有宴會的「宴」,指的都是酒席。所以「肆筵設席」這句經文,指皇帝在宮廷當中擺設筵席。但是光有筵席是不夠的,還要吹奏音樂來助興,所以有樂工吹奏各種樂器來助興,就呈現出了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

  「鼓瑟吹笙」,在這裡就是用兩種樂器來做代表,一個是「瑟」,還有一個是「笙」。「鼓」在這裡是動詞,「鼓」是彈奏的意思。「鼓瑟」是彈奏琴瑟;「吹笙」則是吹出笙樂,所以「鼓瑟吹笙」。彈奏琴瑟,我們要知道,在古時候的樂器當中「琴」跟「瑟」是不同的樂器,有一個詞叫「琴瑟和鳴」,「瑟」是一種弦樂器。「吹笙」是吹奏出「笙」的音樂,笙樂,「笙」是一種簧管樂器的名稱。古時候是用瓢瓜乾了之後變成硬殼,葫蘆的硬殼下面切一半,就變成笙的笙斗,這是「鼓瑟吹笙」。我們可以想象,皇帝在宮廷當中擺設筵席的時候,樂工們又吹著樂器來助興,這種景象是一派祥和、歌舞昇平的景象。

  我們同樣先來看一下這裡面的漢字,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瑟」,什麼是「笙」,因為大家可能對於古時候的這些樂器會感到比較陌生。先來看一下「瑟」字,我們看金文跟小篆的形體。金文的「瑟」,我們會看到它由上、下兩個部分所組成,下面是一個「皿」,器皿的「皿」;上面還有一個形體,上面的形體跟《說文解字》當中所引的「瑟」字的古文是很相近的。下面器皿指的是什麼呢?它表示的就是,「承瑟之具」,盛放「瑟」這個樂器的器具,「皿」是器皿的意思。所以陳介祺先生認為,這是古時候的「瑟」字,我們看到金文的寫法是很特別的。

  小篆的「瑟」同樣是兩個部分所組成,我們看小篆的形體下面是一個「必」,這是它的聲旁,上面是它的形旁。所以「瑟」字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它的本義呢?它的本義是,「庖犧氏所作弦樂」,可見得這個樂器是相當古老的樂器。在歷史上記載它是「庖犧」所作,也就是三皇之一的伏羲氏。這是《說文解字》關於「瑟」這種樂器是這樣解釋的,這是「鼓弦發音」的樂器名稱。它的上半部分就是「珡」,它是鼓弦來發音的,「瑟」跟「琴」長得相近,但是又不同。再來下面的「必」是它的聲旁,「必」有「決止一義」。在《白虎通》當中記載有一段文,從這段文我們可以看出,古聖先王禮樂的教化,都有改善世道人心的作用。

  這裡記載:「瑟者、嗇也,閉也,所以懲忿窒欲,正人之德也」,「瑟」這種樂器有這樣的名稱,是有它表法的意義在其中,這是儒家所強調的「懲忿窒欲,正人之德」,一個人的德行就應該要具備這樣的品質。「懲忿窒欲」,這一點就跟佛家所說的息滅貪、瞋、癡是同樣的意思。「懲忿」,「忿」指的是忿恨,也就是人在七情五欲當中具有的瞋恨心,喜歡發脾氣。作為一位有道德、有修養的讀書人,平常就要把自己的脾氣可以控制住、降服住,這是「懲忿」。「窒欲」,「欲」是貪欲,欲不可縱,人的貪欲是沒有止境的,所以千萬不可以放縱自己的欲望,這就是「窒欲」。平常我們能夠做到息滅貪、瞋、癡,能夠做到「懲忿窒欲」,這就是作為一位讀書人應該具有的品德。這一點在「瑟」這個古老的樂器當中,它的名稱就體現出了這種德行,也就是「決止嗜欲」的意思。

  我們人對於許許多多貪愛的東西,就會有很多的「嗜欲」,但是這些嗜欲,無論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利,這些嗜欲都要把它控制住。「決止嗜欲」,要止住,所以「瑟從必聲」。這種古老的樂器,連它的名稱本身,都具有這樣深刻的一個表法的意義,讓我們看到這種樂器,聽到名稱,甚至於聽到它所彈奏出來的樂聲,都可以讓人平息內心的七情五欲,真正就像儒家說的「懲忿窒欲」,就像佛家講的息滅貪、瞋、癡。而徐灝還有他的觀點,這是另外一位學者,他認為:「庖犧造瑟,在神農造琴之先」,所以「瑟」跟「琴」這不是同樣的樂器。「琴」是古琴,「瑟」是伏羲氏這個時代造出來的。音樂的教化真的是非常的古老,在三皇的時代就已經非常重視了。

  因為徐灝認為說「庖犧」,也就是伏羲,伏羲造瑟比神農造琴更早,所以「古文琴,從古文瑟」。而現在「瑟」字的小篆「從琴者」,它上面是一個「珡」,形旁是「從珡」,這是「後製之字」,這是後來所製的字。實際上如果按照順序來講應該是「瑟」在「琴」之前,而不是「琴」在「瑟」之先,這是徐灝對於歷史的考證,得出來這樣的一個結論,這個說法也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就來看一下在《正中字典》當中,大家會看到這裡有一張小小的圖,這就是「瑟」的形狀,就是這個樣子,瑟圖。這種樂器平常大家是比較不容易見到的,「瑟」作為一種弦樂器,在《禮書通故》引這個舊圖,對「瑟」做了一個介紹。

  「雅瑟」,「瑟」這種樂器是「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這是它的長跟寬的形製。它有二十三弦或者是十九弦,這是「雅瑟」。此外還有「頌瑟」,頌瑟是「長七尺二寸,廣一尺八寸」,它有二十五弦。古時候製作這種樂器,一般它的材質是用木材來製作的,古時候多用槐木,或者是桑木來製作「瑟」。弦有一個柱子可以上下移動,可以定聲音的清濁跟高下。而關於「瑟」究竟是什麼時候才創作出來的,有兩種說法。一個是《帝王世紀》的說法:「太昊帝庖犧氏」,也就是伏羲氏,這是三皇之一,是他所作的瑟,有三十六弦。到了黃帝的時代,把它減到二十五弦,軒轅黃帝的時代。所以我們會看到中華民族禮樂的教化歷史是多麼的悠久,從伏羲、神農一直到軒轅黃帝,這時候就在音樂方面有許多了不起的發明。所以軒轅黃帝的時期,「瑟」就由三十六弦變成二十五弦。

  另外一個說法是《淮南子》的說法,認為:「神農之初作瑟」,我們根據歷代學者這些觀點,根據《說文》的解釋,我們還是採取「瑟」是由「太昊帝庖犧氏」所作,採取這個觀點,就是伏羲氏作了三十六弦的「瑟」,到了軒轅黃帝的時代變成二十五弦。我們看到這段記載,大家對於「瑟」這種古老的樂器,它究竟是出自於什麼時代,究竟是長得什麼樣子,我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字,「鼓瑟吹笙」的「笙」。關於「笙」字,大家先來看一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字形,「笙」是「從竹、生聲」,它是個形聲字,上面是竹字頭,下面是「生」,「生」是它的聲旁。「笙」的本義是什麼呢?這在《說文解字》當中就有解釋,「笙」的本義是作「十三簧,象鳳之身也」,像鳳的身形的樣子。「笙,正月之音」,所以「笙」在《說文解字》當中對它的本義解釋,是一種樂器的名稱,這種樂器是「圜列十三管」,而它的形狀就如同「鳳身」,像鳳的身這樣的一種樂器,所以它是「從竹」。而「笙」下面是一個聲旁,就是「生」,上頭是竹字頭,下面是「生」。那這個「生」有什麼意思呢?我們常說生產、生產,所以「生」有產出的意思。

  在《廣雅釋親》當中說:「人十月而生」,也就是母親十月懷胎才能夠孕育兒女,這就是例子。在《白虎通義》當中說:「笙者,太簇之氣,象萬物之生」,也就這種樂器具有這樣的一種特性,它是「太簇之氣,象萬物之生」,所以「笙」這種樂器從「生」聲,它的聲旁是從這裡來的。接下來我們同樣也來看一下《正中字典》當中,這裡有一幅圖,「笙圖」。大家看到笙圖就可以瞭解到這種樂器,它到底是什麼樣一種形狀,也可能大家對於傳統的樂器並不是非常瞭解,通過圖大家才可以有一個直觀的概念。所以「笙」作為一種樂器,在古時候它就是用「瓢」來製作的。它一共有十三管,就排列在瓢的當中,「施簧管端吹之以發音」,這就是「笙」這種樂器的形狀以及它的組成。

  所以在《詩經·小雅》當中說:「我有嘉賓,鼓琴吹笙」,《詩經》的這句文我們再對比《千字文》:「肆筵設席,鼓瑟吹笙」,可能作者在編《千字文》的時候,「鼓瑟吹笙」有參考《詩經·小雅》的經文。《詩經·小雅》的經文是:「我有嘉賓,鼓琴吹笙」,到這裡變成了「鼓瑟吹笙」,結構是一樣的。這種古老的樂器,在歷史上的經典當中常常會出現,比如《尚書》當中說:「笙鏞以間」,「笙、以匏為之」,古時候它是以這種葫蘆瓢來做的,中間有十三個管列在瓢的當中,而它的形狀就像鳳的身子,所以中間有很多管。又「施簧於管端」,這是「笙」。「鏞」就是大鐘的意思,這是《尚書》裡面的記載。

  再來《列仙傳》當中也有記載:「王子晉好吹笙」,王子晉非常喜歡吹奏「笙」這種樂器,「遊伊洛之間,道士浮邱公接以上嵩山」,這段故事是在《列仙傳》當中記載的,所以他很喜歡修道,最後也成為了神仙,這是「笙」這種樂器。

  說到這些古老的樂器,如果大家有機會到雲南去旅遊,一定不能錯過的一個節目,就是在雲南麗江有「納西古樂」,這是以前我們生活在雲南,常常都會去聆聽納西古樂的演奏。我記得師父上人也曾經去過雲南,而且他老人家那時候很喜歡聽納西古樂,聽了一場覺得沒聽夠,第二天還想去。「納西古樂」所吹奏的有很多樂曲,都是唐朝時代流傳下來的,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古老的樂曲,而且很多樂器也是古老的樂器,平常是很少見到的。當然吹奏的這些人,我們那時候去聽演奏,應該是在二〇〇八年之前,所以距離現在也過去了十多年了。

  那個時候吹奏「納西古樂」,演奏納西古樂的老人年紀都很大了,而且相繼過世,這可以說也是屬於人類的一個共同的文化遺產,因為演奏的很多樂曲,是從唐、宋、元、明歷朝歷代這樣流傳下來,都是很古老的樂曲。聽起來真的就是德音雅樂,聽起來內心好像五臟六腑都非常舒服,而且老人家都是拿著這些古老的樂器在演奏,當然也有一些年輕人不去追求外面的這些名利,他們也願意加入納西古樂的演奏的群體,去繼承寶貴的文化資產,所以這是相當有文化價值的。有許多從外國來的遊客也都一定要來聽納西古樂的專場音樂會,是非常難得的一個音樂盛會。吹的都是古老的樂曲,用的樂器也是有很多我們平常很少見到的這種古老的樂器,如果大家去聽納西古樂,在現場就可以看到。

  《三字經》當中我們就曾經學過一段經文,講到傳統的樂器有說到「八音」。這八音就包括了,「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這些樂器所說的就是它製造的材料,用這種材料來區分的。「匏」是葫蘆類的,葫蘆、瓠子,這些都稱作「匏」,古人用來作匏笙、匏琴,「笙」我們今天就有看到它是長什麼樣子,這是葫蘆類的樂器。如果我們在雲南就可以聽到像葫蘆絲這種樂器,這是很常聽到的,它也是屬於用「匏」這種材質做成的;再來看「土」,土是用黏土燒成的陶製的樂器,比如「塤」,這是用土製作成的;「革」是皮革,大家就比較熟悉,比如說敲的「鼓」,大家如果參加祭孔大典、祭祖大典,甚至於三時繫念法會,都會看到敲的「鼓」,那這一類的樂器就是屬於「革」,「革」指皮革,鼓上面那層皮就是皮革。這是「匏土革」。

  「木石金」,「木」是木頭所作的,比如豫劇、河北梆子,用的這些梆子劇種當中來擊節的樂器,是屬於八音中的「木」。以前我們在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北京大學的課程特別強調,希望學生能夠在藝術方面有一定的發展,通過藝術來培養和薰陶自己的性情,修心養性,所以都會要求學生修一些藝術類的學分。我們那時候就非常喜歡去學習像《中國美術史》,去欣賞古時候的這些國畫,山水畫、人物畫;同時還上過一門課,就是傳統的曲藝。這些曲藝有像北京的單弦、河北的梆子,有很多曲藝也都是許多外國人來北京去茶館,這時候都喜歡聽說書,聽這些傳統的曲藝。老師就會把這些,比如說唱北京單弦,或者唱河北梆子的表演藝術家請到課堂當中,來現場給我們表演。那時候對於他們所用的這些樂器我們印象都很深刻,而且覺得這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如果是可以來弘揚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教學形式,所以那時候特別喜歡上這個課。

  這是「匏土革,木石金」,這是「木」,木是木頭做的,像河北梆子就是屬於這種樂器。我們看一下這個圖,匏、土、革分別就有相應的圖,讓大家看到它的樣子。「木石金」的「石」,比如說「玉磬」,它是用玉或者石作的編磬等等,都是屬於石質的樂器,這裡說的都是樂器的材料。「金」,比如說鑼、鐘,我們會聽到敲鑼打鼓或者聽到撞鐘,這些都是屬於金屬的樂器。比如佛門,寺院裡面每天晚上都會撞鐘,一邊撞鐘,然後還會唱偈子。這種樂器在「鐘」的上面都會刻一些佛經的經文,在佛門叫做法器。但是如果是在祭孔、祭祖大典當中,它算是樂器的一個部分,「鐘」跟「鼓」都是相對的,每次我們快要祭祖的時候或者快要祭孔,在典禮當中就會聽到撞鐘以及擊鼓的聲音,這都是放到比較前面的一個環節。再來「絲與竹」,「絲」是什麼呢?「絲」,我們現在才學過的「瑟」,它就是屬於「絲」的範疇。無論是「琴」還是「瑟」以及琵琶、二胡,這些是屬於弦樂器,就是「絲」。那「竹」呢?「竹」比如說笛子、簫這些樂器就是竹,所以這八音是因為不同的材質而分類的。

  《三字經訓詁》當中的記載說,這八音是「制自黃帝」,從軒轅黃帝開始,你看三皇五帝的時代就很重視樂教。「五帝三王各有樂,用以享上帝」,在祭祀的時候都是一種「禮」跟「樂」相結合的儀式。同樣我們若是參加祭祖跟祭孔大典就會看到,它是整個「禮」跟「樂」,非常有機而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所以參加完了一次祭典,整個身心就仿佛沐浴在古聖先賢的禮樂教化當中,讓我們能夠提起「孝親尊師」這樣的觀念。這種禮樂的教化在五帝三皇的時代就已經開始了,比如說祭拜天地、祭拜鬼神,還有祭拜祖先,甚至於在宴會的場合,宴嘉賓這種場合都會使用到。所以我們這裡說:「肆筵設席,鼓瑟吹笙」,這是君王宴會的場合,當然這是歌舞昇平的一種景象,音樂在這裡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裡說:「古人禮樂不可斯須去身」,禮樂的教化是貫穿在人的一生當中,這也是古聖先王教化人心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通過禮樂的教化,就能夠使得整個社會的風俗導向純善,人心變得善良,社會就能夠變得很安定、祥和。

  大家看到這個圖——「木石金」,它各有一個代表,還有「絲與竹,乃八音」,這是我們在《三字經》的課程當中就有學過。下面看到這是祭孔大典的時候所拍攝的照片,同樣的在祭孔大典當中大家也會看到許多傳統的樂器,這些樂器都有它各自的名稱,在整個祭孔的儀式當中,也都有它不同的作用。「祭孔」所使用的樂器感覺會比「祭祖」所用的樂器更加地豐富,看起來很熱鬧。我想這些儀式、過程,也是孔老夫子的禮樂教化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你看我們光是觀禮這樣一個祭孔的活動,在這裡面整個身心就感覺受到一種洗禮。也是這裡面有作樂、歌唱的這種形式,來頌揚孔老夫子這些聖哲的德行。同時像「禮生」,他的一舉一動都非常符合「禮」的精神,所以這些祭孔跟祭祖的活動,都是非常值得去觀摩跟參加的。那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下一句經文,大家請翻開到下一頁,《千字文》第六十六頁,六十六頁的第一行:「陞階納陛,弁轉疑星」。這句經文,「陞階」所指的是一階一階地往上登,這種場合就是文武的官員要朝見君王,皇帝五更早朝,文武百官就要排列很整齊的隊伍,一步一步地往臺階這樣走上去,這就是「陞階」。那什麼是「納陛」?「納陛」的「陛」是正殿最高的階層,也就是皇帝聽取大臣報告國家大事,他是坐在最高的位子上,這是「陛」,也就是皇帝聽報告所坐的位子。「納陛」的「納」是引入,所以帝王宮殿的臺階就叫作「陛」。這是登上了臺階,進入殿堂的文武百官「陞階納陛」。

  再來看「弁轉疑星」,「弁」是一種帽子,古時候貴族所戴的,做官的人所戴的帽子,這就是「弁」。「弁轉」,「轉」就是移動,帽子的上面鑲嵌了很多珠玉的裝飾,當官員頭上戴著管帽,管帽上面的玉石會隨著人的走動而移動,在燈光的照耀之下,「弁轉疑星」,「疑星」很像天上的星星,尤其在晚上燈光照耀的時候會閃閃發光,這是「弁轉疑星」的意思。我們先簡單地介紹了這句經文,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漢字「陛」。

  「陛」這個字大家會看到,這裡有小篆的形體,小篆的「陛」字是「從阜,坒聲」。在《說文義證》當中,解釋「陛」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升高階」的意思。也就是什麼是「陛」?「陛」所指的是一步一步逐級升高,一直走到最高的那個臺階的位置,就叫作「陛」。那為什麼「陛」是「阜」字旁呢?因為「阜」有土山的意思,在劉熙的《釋名》當中解釋說:「土山曰阜」,所以「阜」有土山的意思。因為「陛」是「層層相疊」,你看我們要走到最高的位子,那個臺階是一層一層這樣疊上去,所以這裡就用「阜」字旁,是這個原因。

  再來看它右側的「坒」,「坒」本來有「相次比接」,也就是相連的意思。所以陛下的「陛」就有層層相比、相連,因此「坒」是它的聲旁。「陛」作名詞解就有登高的階級,叫作「陛」,它也解作正殿的最高階層,叫作「陛」。平常天子要聽取國家大事的時候,他在正殿的最高階層,這一點大家如果去紫禁城參觀,我們在太和殿當中就會看到,你看上面有一個「正大光明」的匾,下面就是皇帝的金鑾寶座。我們要走上太和殿的時候,它的臺階是一級一級的往上走,一直走到殿,就會看到太和殿。太和殿裡面會看到「正大光明」的匾,下面就是皇帝的金鑾寶座,所以皇帝聽政的寶殿古時候也叫金鑾殿,它就是處在整個殿最高的位置。比如說北京的紫禁城的太和殿,天子坐在這個殿的最高的位子當中,然後大臣再向君王匯報國家的大事。

  因此在歷史上就有一個名稱,叫作「陛下」。「陛下」和「殿下」不一樣,「陛下」是稱呼皇上的,「殿下」則是稱呼太子的。可是為什麼會稱作「陛下」呢?其實在古時候「陛下」有兩個不同的意思。最早比如說我們在《戰國策》當中,會看到記載,「陛下」指的是「殿陛之下,天子陳兵以戒不虞之處」,這是《戰國策》的記載當中,所說的「陛下」是這個意思,它並不是指「皇上」的意思。後來就會稱皇上為「陛下」,這是臣子要對至尊的君王這樣地稱,因為臣子稱至尊的君王一定不敢直接稱皇帝的名字、或者字號等等。在匯報國家大事的時候要面見天子,他不敢「直斥」,他一定會呼喚在陛下的人告知,在陛下的人來報告這件事情。「故轉以為對至尊者之敬稱」,所以「陛下」是稱最為尊敬的人,當然在一個國家當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的地位是最高的,所以就用「陛下」來稱君王。這是「陛」指的是帝王宮殿的臺階,後來把「陛」用作對帝王的尊稱。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弁」字。「弁」字我們看到小篆的形體,小篆的形體上面這個形狀就像一個「冠」,就像一頂帽子;下面「從廾」,「廾」我們要是古文字看多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形看多了,就知道「廾」就是像兩隻手捧著東西的樣子,像「兩手奉承」的意思,這是左邊的手跟右邊的手併攏在一起捧著一個物品。「弁」因為它是作一頂帽子戴在頭上的,所以「肅奉以示敬」。它兩隻手這樣捧著,這是代表一種恭敬的意思,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弁」字是「冠」,也就是帽子。在古時候「冠」跟「冕」是相似的一種高高的帽子,古時候的人戴帽子,一般男子年滿二十歲行冠禮,這時候要戴帽子就代表他是成年人。所以冠、帽平常也都是穿著禮服的時候,才會頭上戴「弁」,戴上帽子。

  比如《尚書》當中就有:「王與大夫盡弁」,「弁」指的就是帽子。這是我們通過這個字小篆的字形,就可以像解讀一幅畫一樣,來知道這頂帽子古人是多麼地恭敬,兩隻手這樣捧著,而且是在一位男子成年之後行冠禮,才會戴上這樣的帽子,平常也是穿著禮服的時候,頭上才會戴著「弁」這樣的一頂帽子。關於「弁」這個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我們還沒分享完,留待下一節課再繼續來學習。今天的課程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