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3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五頁的倒數第四行開始看起:「都邑華夏,東西二京」。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都邑華夏,東西二京」,「都邑」的「都」和「邑」是有差別的。「都」是首都,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而「邑」則是諸侯所住之地,叫作「邑」。所以「都邑」合起來就如同現在所說的國家的首都,以及各個省的省會。「華夏」則是代表中國,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了章太炎先生曾經考證過「華夏」這個名稱的由來,所以「華夏」是代表中國。

  古代中國的國都有兩個所處,也就是「東京」和「西京」,地處河南洛陽的東京,而陝西長安則是西京。「東京」在古時候稱作東都,這就是洛陽,洛陽是河南的一個城市,它的歷史相當悠久,有九個朝代都在洛陽定都,而且早在西周的時期就已經建制了;「西京」所指的是長安,也就是陝西西安。西京長安在歷史上是十一朝的古都,有十一個朝代都在此地建都,是從西漢的時期開始建都的。所以「東西二京」這一句經文,所指的就是在歷史上中國的國都有兩處,一處是在河南洛陽的東京,也稱作東都;還有一處,是在陝西長安的西京。東京洛陽以及西京長安,這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最為華麗也是最為華美、莊嚴的都城。前面的課程,我們也從漢字形、音、義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了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華」還有「京」。可是歷史上為什麼東京和西京會產生這樣深遠的影響力?其實除了因為在歷史上的許多朝代把國都建立在此地,除這個原因之外,和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在重要的城市推展,關係是很密切的。

  例如像洛陽,洛陽這座城市我們都曾經去參觀過,沿著黃河來到河南省的境內,我們曾經去洛陽參觀過白馬寺等一些佛教的寺院。作為河南省,黃河南方的古都洛陽,在歷史上跟長安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都城。在周朝時期,洛陽這個地方稱作「洛邑」,所以洛陽這座城市算是相當的古老。從周朝的時候開始,它就成為了全國的一個非常繁華而又核心的城市。像東漢時期、曹魏時期、西晉還有北魏等等,這些朝代都是以洛陽為首都的,而到了隋代跟唐代的時候,洛陽就成為了東都。

  這座城市非常繁華,這和儒、釋、道聖賢教育在這個地方廣泛的傳揚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知道佛法最初傳入中國是在洛陽這個地方,是在漢明帝的時代,也就是東漢的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這時候漢明帝因為「夜夢金人」,於是有人就跟明帝說,他所夢到的金人就是佛。於是漢明帝就派遣使者到了西域,希望能夠把佛法請到中國來。所以就在這個時代,有兩位佛教著名的高僧,也就是摩騰、竺法蘭尊者,他們在中國政府正式的禮請之下,來到了洛陽。

  來到洛陽,當時的佛像還有經典,都是由白馬馱到中國來的。我們中國人非常的厚道,連「白馬馱經」的功勞都念念不忘,於是在洛陽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所佛教寺院,就稱為白馬寺。洛陽白馬寺我們在讀書的時代就曾經去參觀過,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座佛教寺院,建立在洛陽。於是從西域請來的這些佛教的高僧大德,開始在中國進行翻譯經典的工作。最早翻譯的經典就是《四十二章經》,而在歷史上,東漢一直到西晉這個時期,佛教經典的翻譯工作都是在洛陽舉行的。後來到了五世紀,佛教的經典在翻譯的過程當中,也有許多著名的高僧相繼來到中國。比如說康僧鎧、菩提流支等等這些高僧大德。

  他們在中國翻譯經典以及弘揚佛法的工作,都跟洛陽這座城市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如果大家將來有機會到洛陽去參觀,就能夠見到白馬寺。現在這座寺廟,依然還保存著。我們想從漢明帝那個時代,公元六十七年一直到現在,已經有將近兩千年的歲月流逝,可是宣揚佛陀教育的道場依然是存在的。而說到洛陽,可能很多人還會對另外一座佛門的藝術傑作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龍門石窟。龍門石窟的建立,是在北魏,在洛陽建都之後,在龍門石窟當中建立了許多佛教的建築物。北魏時期,佛法在洛陽的傳播,依然是相當興盛。可能很多的同學都聽過,一本歷史上很著名的著作,叫作《洛陽伽藍記》。楊衒之在這部書當中記載了佛陀教育在洛陽傳播的盛況。

  我們看到今天在《千字文》當中所學到的,「都邑華夏,東西二京」,是什麼時候長安和洛陽才並稱為二京呢?這是到了唐朝的時期。唐朝的時期就以洛陽為東都,以長安為西京。所以「二京」是東京跟西京,分別是指的洛陽與長安,這是在唐朝的時代開始的。當然唐朝的時代,佛教也是非常的興盛。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為什麼如同《無量壽經》當中所談到的,佛陀教育的「大同之治」,也就是當儒、釋、道聖賢教育廣為傳揚的時候,一定能夠給城市、地區乃至於整個國家帶來安定、繁榮,這就是很好的一個見證。

  我們再來看一下長安,長安也是中國歷史上很著名的古都。歷史上稱為長安,實際上它的位置是在哪裡呢?是在陝西的黃河流域。我們看到無論是洛陽還是長安,都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有著深厚的淵源關係。長安就是陝西黃河流域的西安,西安就是歷史上的長安城,是從漢朝時期一直到唐代,有一千年的時間。它是許多朝代的首都,從西漢開始到西魏、北周乃至隋唐,都是以長安為首都的。特別是在隋唐時代,因為這個時代的佛教,儒、釋、道聖賢教育都相當的繁榮,所以長安這座城市在中國的佛教史上,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

  我們知道佛教的傳入,有很多都是從西域傳來的。而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長安和西域是相當接近的一個城市,在進行這種文化的交流方面,長安的地理位置、政治經濟文化的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最初,佛法從西域傳到中國來就有許多的出家人,他們都是通過西域這條途徑,把佛像經典送入到中國。長安的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佛陀教育傳進來,有許多出家的法師都會停留在長安,或者是會經過長安。比如說歷史上很有名的道安法師,還有鳩摩羅什大師。乃至於到了唐朝的時代,玄奘法師西行取經求法,以及不空法師,這些都是歷史上很著名的譯經家。這些高僧大德,也都是在長安這座城市進行佛經經典的翻譯工作。

  甚至於佛教的各個宗派,在隋唐時期像華嚴宗、法相宗等等,這些宗派也都是以長安為中心而興盛起來的,包括淨土宗和禪宗都是這樣。淨土宗非常著名的一位祖師善導大師,善導大師也是在長安弘法。我們看到,其實像洛陽還有長安這樣著名的歷史古都,在歷史上不僅僅是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更重要的是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在大城市的弘揚,也是促進了城市的繁榮與興盛。

  師父上人也曾經在講席當中,特別為我們講過佛陀教育,因為很多人對於佛教的印象都會覺得,它是不是就是一種宗教呢?那實際上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為佛教正名,強調佛教是一種「教育」,而不是宗教。佛教在現在卻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形態,比如說有「學術的佛教」,這就是佛教變成哲學、學術,在許多學校裡面開設佛經的課程,這是第二種。第一種是「宗教的佛教」,實際上佛教不是宗教,但是它現在已經變成宗教,第二種就是學術的佛教。第三種就是「邪教的佛教」,有許多打著佛教的旗號,而實際上它的內容是危害社會的。而只有第四種「傳統的佛教」才是釋迦牟尼佛代代相傳。所以師父上人在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去認識佛陀教育,教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它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

  在民國十二年,歐陽竟無先生曾經在中山大學做過一次演講。他的題目是「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須」。當時的影響,引起了社會上很強烈的震撼。歐陽先生提出許多證據來證明,佛教的本質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世尊他老人家當年在世,其實是跟中國的孔老夫子一生,所從事的行業非常的類似。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曾經周遊列國,一生都是從事於教學;而佛教的世尊同樣也是如此,你看他本來是王子出生,可以繼承王位的。可是他捨棄了作為王子的尊榮,一生都是從事於教學的工作。

  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就像經典當中所說:「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從來都沒有休息。他周遊列國,整個足跡遍及了五印度。而師父上人特別從歷史的淵源上來強調,佛教即使是從形式上來看,也是一種教育。比如說我們稱釋迦牟尼佛是「本師」,本師就是根本的老師,我們自稱為「弟子」。所以我們和佛的關係,就是學生跟老師的這種關係,這種師生關係在宗教當中是沒有這樣的稱呼的。到了世尊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法就傳到了中國。這就是我們剛剛所分享的,漢明帝派使者把佛法迎請到中國來,是國家派特使到西域去禮請而來的。

  當他們來到中國之後,最初是由中國的外交機構來接待的。在漢朝時期,主管外交的機關並不是外交部,而是什麼呢?是鴻臚寺。所以我們要知道,寺院名稱究竟是怎麼來的,其實「寺」在最初是政府的辦事機關,而並不是寺廟。鴻臚寺裡有鴻臚寺卿,鴻臚寺卿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外交部長。佛教由中國政府正式的迎請到中國來之後,跟朝野上下一見面,真的是非常投機。因此中國人就非常希望,這麼好的教育能夠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發揚光大,可以跟中國傳統的儒家教育相輔相成,於是就把摩騰、竺法蘭這兩位高僧留在了中國。我們知道像鴻臚寺,這是接待外賓的外交機構,所以當然就不能夠讓法師住在鴻臚寺,短時間的招待可以,長期住就不合適。於是怎麼辦呢?

  在漢朝時期,就比照了皇帝下面有一級單位,皇帝的一級單位就有九個寺。於是又再成立一個寺,這個寺就稱為白馬寺。為什麼叫白馬寺?我們剛剛也有分享過,因為這些經書、佛像都是白馬千里迢迢地運到中國來。中國人知恩報恩,人心很厚道。連白馬馱經的這種功勞,中國人也念念不忘。所以建立的寺院,就稱作白馬寺。這是佛陀教育的機構,就稱為「寺」。「寺」在歷史上的由來,我們也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其實它最初是屬於政府的辦事機構。

  我們學習到《千字文》這句經文,從歷史上就瞭解到無論是東京還是西京,就是洛陽跟長安,它的繁榮與興盛,其實是跟佛陀教育的廣為弘揚是分不開的。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為佛教教育正名,特別強調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一切眾生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這個教育的內容是什麼呢?它的內容就是為我們說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們看到這幅墨寶,師父上人在這裡對於佛教的定義說得非常清楚。佛經當中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十法界的依正莊嚴都是心想而生。心善、意善、行善,如果人人都具備這「三善」,其實這「三善」是每個人自性當中本來就具足的。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三世諸佛共同一法身」。那能夠做到「真誠、清淨、平等、仁慈,博愛一切眾生,協和族群,融合宗教,至於最勝善利」。這一段是師父上人七十三歲高齡的時候所寫的,我們對於佛陀教育究竟是什麼,它的內容以及最終要達成的目標,從這段文當中就能夠非常清楚的看出來。

  就在昨天,我們接到了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在法國有一位漢學的泰斗汪德邁老教授,非常不幸就在這個月的十七號凌晨在法國巴黎過世。有一位在法國很著名的金絲燕教授,她把訊息傳過來。她也談到因為在汪老生前,金絲燕教授常常會幫助汪老教授去整理一些漢學學術方面的著作。所以金絲燕教授就說到,汪德邁老教授在生前,曾經多次和金絲燕教授談到他的遺憾,他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呢?就是沒有研究佛法。這是一位世界級的漢學家,他晚年的肺腑之言。因為汪老教授在漢學界是有很高的地位,像湯一介教授曾經讚歎他是「法國第一大儒」,在歐洲汪老教授是第一位掌握甲骨文的學者。在他老人家一生七十年對漢學的研究過程中,他對中國文化有相當深度的認識。

  一直到前幾年,在法國巴黎汪老教授和師父上人見了幾次面,可以說這樣的見面,真是東西方聖哲的一個歷史性的會見。因為師父上人他老人家是六十年的時間,一生都在弘揚佛陀教育。而汪德邁老教授研究漢學有七十年,所以兩位老人家真是一生都在落實中國傳統儒、釋、道聖賢教育,「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治學精神。汪老在往生前,有很多次都跟金絲燕教授談到他非常遺憾,自己一生沒有研究佛法,所以非常的惋惜。這樣一位了不起的漢學家離開我們,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內心都覺得非常難過。因為就在前兩年,師父上人和汪老教授見面的時候,那個場景還歷歷在目。師父上人那種敬老愛老的德範,都還囑咐我們,比如說老教授回家的時候,一定囑咐我們年輕人一定要陪在旁邊,扶著老人家上樓把他送回到家。點點滴滴的這種細緻關懷與問候,這個畫面都還一直迴蕩在腦海當中。我們今天談到佛陀教育,覺得汪老教授他老人家一生研究七十年的漢學,他還非常遺憾,如果有研究佛法那該多好!

  這句經文,「都邑華夏,東西二京」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一句經文,《千字文》六十五頁的倒數第三行:「背邙面洛,浮渭據涇」。這句經文,也是承接著上面的內容而來的。「背邙面洛」指的是什麼呢?東都洛陽的背部是靠著北邙山,經文裡面簡稱叫「邙」,實際上是北邙山。這也是在河南的洛陽,在洛陽的北部。洛陽的南部,則是靠近洛水,這就講述出了洛陽古都的地理位置,「背邙面洛」,這是東都洛陽。西京長安也就是西安,它的地理位置又是如何呢?長安的左邊是接近渭河,右邊則是倚著涇水,盤踞在涇河的旁邊,所以有個成語叫「涇渭分明」,就是我們這句經文中所說的,「浮渭據涇」,一個涇水,一個渭水,涇河跟渭河。

  「浮渭據涇」,「浮渭」是指從高高的地方往下看,長安就如同是漂浮在渭河之上,所以稱作「浮渭」。「浮」是一個動詞,就是漂浮的意思,漂浮在渭河上。而「據涇」,「據」是盤據,也就是盤據在涇河的旁邊,這是「浮渭據涇」的意思。所以這句經文我們把它連起來,「背邙面洛,浮渭據涇」的意思就是說,東京洛陽的地理位置是背靠著北邙山,而南臨洛水;西京長安的地理位置則是左邊是渭河,右邊是涇水。

  下面我們還是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句經文當中的漢字,我們先來看一下「洛」,也就是洛陽的「洛」字。「洛」字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字的字形,在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時期,它的寫法都是如何?先來看甲骨文的「洛」,《正中字典》當中的形體和投影片上的略有不同。我們來看一下《正中字典》的甲骨文,甲骨文的「洛」,董作賓先生是如何解釋的呢?他說《說文》的「洛」是「從水,各聲」,「洛」字是一個典型的形聲字。在甲骨的卜辭當中,水字邊不像我們現在用三個點來畫,而是像一個反過來的S形,我們看甲骨文的水字邊,它就像一條河一樣。那有時候,甲骨文的水字邊也會寫得像水滴一樣,一滴一滴的這樣的水流。這個「水」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的甲骨文當中,這兩種形體都可以看得到,所以一看就知道這個字是跟河流有關的。

  再來看金文的「洛」和小篆的「洛」,看起來就很接近。小篆的「洛」,因為這個字是一個典型的形聲字,所以它是水字旁,「從水,各聲」,「各」是代表它的讀音。而「洛」字在《說文通訊定聲》這部書當中,是怎麼解釋它的本義呢?它的本義是「洛水」這條河。它是「出左馮翊歸德北夷界中」,這就講述了「洛水」的地理位置,「東南入渭」,所以洛水到東南是流入了渭河。《說文通訊定聲》當中解釋「洛」的本義,這裡講到洛水,它是「出左馮翊」。「左馮翊」是漢朝的時期一個郡名。「歸德」,也是漢朝的一個縣,在今天的甘肅安化跟合水,這兩個縣就是它歷史上的所在地。

  洛水這條河是出自於合水縣的一座山,現在是流入黃河。因為「洛」是一條河的名稱,所以它是水字旁的。我們對於很多字在歷史上的概念跟定義,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因為我們讀這些文言文的時候,常常會讀到一些跟山川地理有關係的概念,所以要多少有一些瞭解。在《正中字典》當中,同時對於洛陽這座城市也有作一個解釋,我們可以來做參考。周朝的時期它稱作「洛翊」,那什麼時候改名叫作洛陽呢?是從戰國時期改名洛陽,「洛陽」之所以會這樣稱,就是跟洛水有關,「洛」字的本義就是洛水的意思,歷史上一條很著名的河。那為什麼叫洛陽呢?因為它是在「洛水之陽」所以叫作洛陽,跟這條河是有關係的。我們說到「陽」跟「陰」,大家如果學習文言文就會瞭解到一個概念,「山南水北」的概念。如果是一座山,你說「山之陽」,指的是山的南部;可是如果「陽」指的是水,那它就是指水的北部。「山南水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常識。

  因為洛陽的地理位置的關係,所以歷史上可以說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周朝以來,我們剛剛也提到過,有許多的朝代都是在洛陽建都,應該是跟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很有關係的。比如說周朝以來一直到漢、曹魏時期、晉、元魏、隋唐、梁、後唐、宋,這些朝代都是在洛陽建都,所以我們就瞭解到它在歷史上曾經扮演過一個特別重要的角色。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渭」字,「渭」字同樣的也是水字旁,所以大家看到這個字見到它的字形,也能夠想象到它跟河流跟水是有關的。大家先來看一下「渭」字小篆的形體,小篆的「渭」是「從水,胃聲」,這也是一個形聲字,也可以說它是一個會意字。「渭」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的段注當中,說它的本義是為「渭水」,渭水是出自於「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東南入河」,這是講渭水的地理位置和流向。畢竟《說文解字》是在漢朝的時期所編寫的,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地名跟漢朝是有關的,比如它說渭水是出自「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隴西」就是漢朝的一個郡,「首陽」則是漢朝的縣,也就是在今天甘肅的渭源縣,這就是它歷史上的所在地。「渭首」這是一個亭的名字,「南谷」則是山名,都是在渭源縣這個地方。所以渭水是出自於今天甘肅省的渭源縣,它往東南流,一直到陝西的華陰縣這個地方注入黃河。因為渭水是一條河的名稱,所以它是水字旁,為什麼它的聲旁是「胃」呢?「胃」我們知道是人體的五臟六腑之一,腸胃平常都是要吸收和消化食物的,所以「胃」在人體當中的作用是什麼呢?是接納飲食的所在地。平常人體所需要的養分是要通過攝取食物才能夠得到,那這些食物、食品或者喝的飲料這一類,進入了人的胃的消化系統當中,這些食物都是混淆在一起。所以「渭水」為什麼它的聲旁是腸胃的「胃」呢?因為渭水非常的渾濁,等一下我們會介紹一個歷史上成語叫作「涇渭分明」,所以它是「從胃聲」,就是這樣來的。

       我們介紹了「渭」字的字形,它的字音就是讀「胃」,還有它的字義這裡就有解釋什麼是「渭水」,大家可以做參考,我們就不詳細地來跟大家分析了,這跟渭水這條河的地理位置有關,我們可以自己來做參考。

  我們來談一談成語「涇渭分明」,《千字文》當中講:「背邙面洛,浮渭據涇」。「背邙面洛」講的是洛陽,而「浮渭據涇」所指的則是長安,所以渭水和涇水在歷史上就有個成語叫「涇渭分明」,我們常這樣說這個詞實際上是指,涇水流到渭水當中的時候是清濁不混,它的界限非常分明。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比喻彼此的區別很清楚。而「涇渭分明」這個成語是出自於《詩經》,《詩經》當中有一首詩叫作《谷風》。《谷風》的內容是「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下面就是重點,跟「涇渭分明」有關:「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出自於這一句。為什麼說「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呢?「涇」是涇河,它是從甘肅的平涼西南,流到陝西再注入渭河。「涇以渭濁」,「渭」指的是渭河,就是我們剛剛介紹的渭水,它是出自於甘肅的渭源縣,往東南流經過了陝西,到高陵縣渭水跟涇水匯合在一起,然後又流到朝邑縣跟洛水匯合之後,才注入黃河,這是這條河的走向。「湜湜其沚」,這指的就是當河水靜止的時候是清澈見底的。

  「宴爾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發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後」。這首詩就是《詩經》當中的「谷風」,所以「涇渭分明」就跟這裡所說的:「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是有關的。意思是說涇水和渭水各有清濁,而當涇水在一個位置跟渭水合在一起的時候,涇水注入渭水,可是它依然界限分明、清濁不混。

  而在《初學記》當中就有提到,《初學記》這本書大家應該不會感到陌生,我們前面的《千字文》很多經文,都是引用《初學記》的記載來跟大家做分享。這是唐朝時期,所作的一部很實用的書。《初學記》當中就有引用一些古書,它講:「涇水出安定朝郡縣西幵頭山,與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濁不相雜」。所以因為《初學記》是唐朝的時候編的書,當然它所引的資料會比唐朝更早,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在古時候就有涇水跟渭水清濁不相混雜的說法。

  但是古時候對於「涇渭分明」這個詞,其實不同的學者還是有不同的說法,一直到清朝末年,譚嗣同先生經過觀察,他認為河水的清濁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所以譚嗣同先生就說:「留心覘之」,「夏秋」,指在夏天跟秋天,「二水皆濁」,這兩個季節涇水跟渭水都是渾濁的。可以在「冬春」,也就是冬天和春天這兩個季節,「二水皆清」,這兩條河都是很清澈的。「河流處」,兩條河交匯的地方「亦隨時清濁」,有的時候是清的,有的時候是濁的,「豈可據為常清濁?」這是譚嗣同先生的觀點,所以涇水跟渭水的清濁並沒有一定,它是根據季節的變化,也跟兩條河的水位等等的情況是有關係的。總之,我們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麼,在什麼語言環境之下使用比較重要。這一句「背邙面洛,浮渭據涇」我們就跟大家先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下一句經文,大家請看《千字文》第六十五頁的倒數第二行:「宮殿盤鬱,樓觀飛驚」。這句經文講述的是硬體的建築,如果我們去河南洛陽參觀,或者到陝西的西安去參觀,大家就會見到,在歷史上留下來的許多硬體的設施,現在也成為了文物古跡,可以看到一些宮殿的遺址,同時也可以參觀到儒、釋、道三教的建築。

  「宮殿盤鬱」,宮殿指的是帝王所居住的寶殿,以及平常君王上朝要和許多大臣共同來討論國家的大事,討論朝政的大廳也是宮殿的範圍。「宮殿盤鬱」,「盤」是盤旋曲折的意思,形容建築的設計有各種各樣的線條,它是盤旋曲折;「鬱」則是茂盛而壯麗,所以「宮殿盤鬱」所指的,帝王的宮殿是盤旋曲折、非常雄偉而壯麗。如果我們不是在洛陽和長安看到這個建築,很多人可能會在北京的紫禁城看到皇帝所居住的宮殿,以及平常處理國家政務的金鑾殿。紫禁城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同樣也可以感受到這種「宮殿盤鬱」的壯觀景象。

  那什麼是「樓觀飛驚」呢?「樓觀」詳細的來說樓是樓,觀是觀,「樓」是兩層以上的房子,就叫作樓;「觀」是在宮廷外面兩邊有比較細、比較高的建築,是用來張貼朝廷的公告,兩個「觀」中間有缺口,叫作「闕」。「闕」我們常說宮闕、宮闕,它是可以通往皇宮的正門。「樓觀飛驚」,「飛驚」,指樓觀這個建築是很高的,整個宮殿高聳入雲,所以人們看到這樣的景象就會覺得特別的驚奇和讚歎。因為在古時候交通不便,如果老百姓要看到君王的金鑾殿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樁事情,特別是宮殿的建築特別雄偉而壯麗,而整個樓閣宮闕也是高聳在那個地方。人們如果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宮殿,一下子看到這麼華美壯麗的景象,往往都會感到非常的驚歎、非常驚奇。這是這句經文簡單的意思。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先來跟大家分享「宮」字,宮殿的「宮」。宮殿的「宮」我們如果看一下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當我們沒有跟大家分享「宮」的文字學的意義是什麼,可能大家通過這幅簡筆畫,也可以充滿想象地去分析這大概是什麼意思。我們先來看一下甲骨文,《正中字典》上的形體和我們投影片上的稍微有一點差異。我們看《正中字典》的甲文,孫海波先生認為,甲骨文就像「宮室相連」的一個形體,這是宮室連在一起。《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是「從躳」,一個身字旁加一個呂,實際上它是跟鞠躬盡瘁的「躬」是異體字。「從躳,省聲」,所以孫海波先生認為這個解釋不是很恰當,他認為甲骨文當中的「宮」就像「宮室相連」的形體。

  我們再來看金文,金文的「宮」,徐灝這位學者的解釋是說:「疑象室有窗牖形」,「窗牖」指的就是窗戶的意思。所以他覺得金文的「宮」就像一個房室、房屋,這個房屋裡面是有窗戶的。像甲骨文、金文的時代都是在殷商時期,夏、商、周的那個時代,如果一個房屋建起來裡面還能夠有窗戶,那這個屋子也是相當的莊嚴。

  接下來再來看小篆的「宮」,小篆的宮是「從宀」,上面我們常講「寶蓋頭」,在中文部首裡面讀作mián,「從宀,躳省聲」。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宮」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就是「室」,我們常講房室、室內,也就是人所居住的處所是「宮」,所以「從宀」。你看到「宀」,就像一個房屋、屋子一樣。但是段玉裁先生認為,「宮從宀呂」,是會意字,「亦無不合,宀繞其外,呂居其中」。「呂」,大家看字形,實際上它指的是人的脊椎,人的脊椎骨是在人的身體當中。其實我們如果用甲骨文跟金文的形體來考證,實際上甲文、金文的時代,它並不是「呂」,而是到了小篆的時代看起來才像「呂」。小篆的「宮」,應該是譌變,而增加了中間的聯繫的符號。實際上在甲骨文、金文的時候,我們看到它並沒有中間的小點。

  所以《正中字典》的作者認為許氏的形聲,許氏就是許慎的形聲,以及段玉裁會意的說法並不恰當。他還是認為孫海波先生的解釋,像「宮室相連」,以及徐灝的解釋說,「宮」就像一個房子,它有窗戶的形體,他覺得這兩個說法是比較可信的。所以我們也會看到,其實要探索一個字最初造字的本義,光是局限在《說文》的時代確實還是不夠的,如果可以參考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再來判斷,可能就會有一個更加確切的說法。因為畢竟小篆的形體,是後來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在「書同文、車同軌」這樣的政策當中,才把小篆作為天下統一的一種文字。所以它的出現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晚的,比起甲骨文、金文來說,還是比較晚的。

  我們看當「宮」作為名詞來解釋的時候,首先就是房室的意思,也就是所居住的房屋。在古時候,不管你身份貴賤,所居住的房屋都叫「宮」,而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才確定帝王所居住的是「宮」。這時候老百姓所居住的房子就不能叫「宮」了,但實際上這個字在最初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居住的房子都叫作「宮」。那「宮」也可以作為「宗廟」來解釋,宗廟是跟中國人祭祀的傳統跟文化有關。另外還有「學校」也可以稱作「宮」,因此我們看到「宮」字從最初的本義,到後來可以引申為許多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語言環境當中,大家就可以看到這個字不同的意思。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漢字,「樓觀飛驚」的「樓」。「樓」字大家看一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樓」是「從木,婁聲」,它是木字旁,右邊「婁」是它的聲旁。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樓」字,它的本義是作「重屋」來解釋。同樣的物品,同物跟同物相疊在一起叫作「重」,所以「重屋」也就是兩層屋的意思。

  我們知道古時候的建築有很多是木結構的,如果我們去參觀過一些古建築,比如說是唐朝時代的建築,就會看到這個建築本身就是木結構的是很多的。比如說唐朝時期留下的寺院,它的風格很多都是木結構的建築,這在歷史上也是一種藝術,建築也可以算是一門很特別的藝術。所以在古時候有很多的建築都是屬於木建築,因此「樓」是木字旁,就是這樣。因為古代的建築不像現代,現代的房子可能會有很多鋼筋水泥等等的,但古代的宮殿式的建築,或者是這些房室的建築,不是像現代的這種建築材料,而是很多都是採用木材來作為它的建築材料,所以它是木字旁。

  「樓」當中右側的「婁」有「相重」一義,既然「婁」有「相重」的意思,加上一個木字旁就稱為「相重的木屋」,所以《說文解字》說是「重屋」。我們看它作為名詞,第一個意思就是說這個屋子有雙層的來講,在上面的這一層就叫作「樓」。比如說大家曾經背過一首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這個「樓外樓」就是這樣的意思。這個字我們也跟大家簡單地介紹到這裡。

  說到:「宮殿盤鬱,樓觀飛驚」,我們延續著前面的經文跟大家介紹,在洛陽跟長安這樣歷史上著名的古都,佛陀教育在這個古老的城市當中,曾經一度是相當的輝煌,它弘揚的面是很廣的。師父上人也常常跟我們談到,歷史上這種佛教教學的藝術化,也就是無論我們看到是建築,或者是塑的佛菩薩的造像,這都是佛陀教育藝術化教學的一種體現。

      這種教學的藝術化,首先體現在,第一是釋迦牟尼佛首創的這種教師進修的制度。佛陀當年在世,有許多學生是很有成就的,這些學生會分派到各個地方去教學。可是每一年會有三個月的時間,這些學生回到老師的身邊進行「結夏安居」,這是第一點。再來就是佛陀教育教學的藝術化,所以佛陀教育用現代的話來講,它是把學校教育跟博物館結合在一起,是這樣的一種教育,這一點可能大家很多人都有體會。比如說我們常常去參訪一些古老的寺院,來到寺院參訪寺廟古老的建築,以及裡面所塑造的佛菩薩的形象,這就是進行一個藝術化的教學。

  所以一個寺院,在歷史上既是學校又是博物館、又是圖書館,如果我們稍加留意就能夠看到,為什麼呢?因為古時候的學校並不是很發達,所以有很多讀書人會到寺院裡面去念書。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范仲淹,范仲淹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寺院當中讀過書。而寺院裡面,有很完備的藏書,就是藏經樓,我們剛剛學到了「樓」字。這都是屬於佛教教學的建築,它當中就有這樣的組成部分。藏經樓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圖書館,而實際上它所典藏的不完全是佛經,有一些儒、釋、道的經典都會收集,所以一般讀書人會到寺院裡面去讀書。而寺院的出家人,對於儒、釋、道這三家,以及中國古典的典籍都很熟悉,這些出家人都是儒、釋、道聖賢教育的好老師。所以這些讀書人在讀書的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常常都可以跟這些法師、高僧大德來請教。這些出家人都可以跟他作講解,因此佛教確確實實是負擔起了國家教育的使命。

  這是從前的社會是這樣,跟我們現代社會不同。而佛陀教育的建築,就非常重視藝術的教學,這就是在佛家稱作「表法」。比如說在佛陀教育的寺院當中,大家會看到許多佛像的塑像。有佛的塑像、菩薩的塑像,還有一些畫像等等,這都是藝術化的教學。它把佛菩薩的形象塑造得非常完美,人們看了之後就會生起歡喜心。因為塑像都是有「表法」的意義,也就是讓人們看到了這個像,就會想到佛陀教育當中教學的科目。每一個科目用一個像來做代表,比如說我們中國人很熟悉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有三部經,這三部經都是教導我們如何效法觀世音菩薩,把大慈大悲的精神落實在生活當中。那我們就要效法觀世音,用大慈大悲的心來處事、待人、接物。

  所以佛菩薩的這種形象就是啟發我們,看到這個形象就會想起在經典當中所講的理論、所講的方法以及所講的境界。這是提醒我們應該要去效法學習它,不要忘記這門功課,能夠學以致用。所以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佛菩薩是神明,或者是崇拜的偶像,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大家覺得說我去拜一下觀音,就可以消災免難,實際上往往把佛陀教育當中表法的意義,教我們要用大慈大悲的心來處事、待人、接物,會把這個意義忘掉。

  佛法裡面所講的建築,我們現在學的這句經文:「宮殿盤鬱,樓觀飛驚」,跟建築有關。在佛門當中講建築也是藝術,建築也有表法的意義,也就是有教育的意義存在。佛的大殿,就像我們現在的禮堂跟講堂一樣,這個大殿從外面來看傳統上都是建成這種宮殿式的建築,從外面看宮殿是兩層,而走到裡面實際上卻是一層。這是什麼意思呢?從外面看宮殿是兩層,它所代表的是佛家的「真諦」和「俗諦」,也就是所謂的「世間法」,超越世間法。從外面看是兩層,可是當我們走進大殿,從裡面看卻是一層,這就是代表「世間法」跟「出世法」是一不是二。如果迷了就有二;如果是悟了,原來世、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你看佛門的建築,是一種藝術化的教學,它的建築都有很深的用意在其中。

  我們看到這裡有一副江逸子老師所繪製的《極樂妙果圖》。在歷史上有許多的寺院都會用繪畫的方式,把一些佛菩薩的形象,或者是佛經當中的故事畫在墻壁上。比如說我們會看到像唐朝時期,善導大師他老人家曾經在長安弘法,我們現在學的「東西二京」,西京就是長安;淨土宗一代祖師善導大師,他老人家就曾經在長安弘法。在他弘法的時期,常常把他所收到的這些供養用來繪製「西方極樂世界變相圖」。畫了好幾百幅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圖,讓人們通過這些繪畫等等的藝術,來瞭解佛陀教育當中,淨土法門的教學思想。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幅,則是江逸子老師所繪製的,非常莊嚴殊勝的《極樂妙果圖》。

  下面還有一張就是《華嚴三聖》,大家看到《華嚴三聖》中間是「毗盧遮那佛」的佛像,左右兩側是「文殊、普賢」的畫像。這幅畫也是很古老的一副畫作。從這裡就可以看到,確實在歷史上佛陀教育的藝術化,不僅僅是體現在建築、塑像,同時也會用很多繪畫的作品,來闡釋佛陀教育的內涵,古人常常會把它畫成壁畫。總之我們就要瞭解,所謂「宮殿盤鬱,樓觀飛驚」,無論是建築、塑像還是這些畫像,這裡面都含有非常深刻的教學的意思。因此我們到各個地方去旅行的時候,不要走馬觀花,好像只是拍個照,走一走看一看。如果我們瞭解到古代的這些藝術的教學,都有很深的表法的意思的話,我們去旅遊一趟,就會有很多的收穫,仿佛是去重溫經典當中對於我們的教誨。其實在很多的藝術形式上都有表現出來,我們要善於觀察跟學習,所以出去旅遊的時候就不要空手而歸,在過程當中還是要去瞭解這些藝術表法的形式、表法的內容究竟是什麼。這樣我們去參觀這些古跡跟建築的時候,就會有滿滿的收穫。關於佛陀教育藝術化的表法,大家也可以參考有一本書叫《漢學對人類的貢獻》,這本書裡面也有許多的篇幅來做介紹。

  我們學習了這句經文之後,再來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我們請看《千字文》第六十五頁的倒數第二行:「圖寫禽獸,畫彩仙靈」。這句經文「圖寫禽獸」,「圖寫」很容易理解,它就是描繪的意思。其實這個經文都是延續上面而來,上面說:「宮殿盤鬱,樓觀飛驚」,所以我們看「圖寫禽獸」,它所描繪的這些飛禽走獸,都是在宮殿的墻壁上去描繪的,所以這句經文也是延續上面而來。「禽」,飛禽是指天上的飛鳥,這就是「禽」,「禽」是鳥類的總稱。

  那什麼是「獸」?「獸」大多數是生活在陸地上,有四隻腳,而且全身都有毛,這樣的脊椎動物叫作「獸」。因此宮殿當中是補滿了飛禽走獸,還有「畫彩仙靈」。「仙靈」指的是神仙,「畫彩」是彩繪的這些神仙的畫像,這就是「畫彩仙靈」。所以宮殿不但是非常的雄偉而壯麗,而且如果仔細看細部的一些細節,還會看到這裡面有繪製種種的飛禽走獸,還有許多神仙的畫像,都是非常絢麗多彩的。

  大家如果去參觀一些建築,一些歷史的建築通常就會在宮殿當中看到許多的形象。當然這些形象不一定是用畫的,有些形象是用畫的,有一些是塑造出來的形象。但這些形象我們中國人應該都是相當熟悉。例如說會繪製一些吉祥的動物,像鳳凰、龍還有麒麟。鳳凰跟龍,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也都有跟同學分享過。這些都是在歷史上有記載的,非常吉祥的動物。宮殿當中所畫的除了這些龍鳳、麒麟等等,同時還有一些絢麗多彩的神仙的畫像。像傳說中的一些人物、歷史的人物或者是神仙的像,也都會在宮殿當中有這些彩繪。

  我記得我們曾經到山西去參觀一些古建築,山西也是一個特別有歷史的一塊土地。當然《千字文》裡面談到的是洛陽跟長安,我們以前去參觀過洛陽,而對山西的印象也特別深刻。因為山西有很多古建築,除了我們去參觀、參訪五臺山會見到很多佛寺之外,在山西的境內,可以觀賞到許多石窟,比如說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同時在山西我們還參觀過一些古老的文物古跡,比如說山西的晉祠,在裡面就看到,傳說當中是姜太公的女兒,好像是乾女兒吧,就有她的塑像,晉祠當中的塑像,那真的是栩栩如生。雖然說從周朝的時期到今天,幾千年的歲月過去了,可是古人所留下來的這些栩栩如生的造像,那個殿我記得是「聖母殿」,就會看到許多古時候留下來的塑像,都是栩栩如生的。這些藝術也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寶貴的資產。如果大家有機會去國內去參觀,就會看到很多很有價值的文物。

  甚至於在歷史的記載當中,比如有一位著名的畫聖叫吳道子,他曾經畫過《地獄變相圖》。當他在京城當中繪製《地獄變相圖》之後,這個地方很多人都不敢再殺生、不敢再吃肉、不敢再造作殺、盜、淫、妄的惡業。由此可知,這些藝術化的教學,對於改善世道人心,警醒人們要轉惡為善,甚至於轉凡成聖,靠這些藝術化的教學是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因此我們會看到,雖然在歷史上,學校的教育有的地方不一定是非常普及,也就是說通過「學而優則仕」,可以一直做到官員,畢竟讀書人還是只是士、農、工、商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廣大的群體,他沒有機會常常去讀這些聖賢書,於是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就會用很多藝術化教學的方式來呈現。

  比如說「說書」,老百姓就很喜歡在茶館裡面聽說書,這說書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一邊聽這些說書先生去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理,乃至於因果的故事,這對於教化社會人心作用是很大的。還有種種的文學作品,很多的小說、繪畫的作品,雕塑建築的作品,在歷史上也是承載著教化人心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要覺得,藝術就是單純的藝術,就像雪公老人在講解《論語》的時候,也是反對所謂的「純文學」,為什麼?古人認為像文學這樣的藝術形式是「文以載道」,並不單純只是讓你消遣、娛樂用的。而是什麼呢?而是要把這些倫理、道德、因果的教化,在這些文學作品當中、藝術作品當中去呈現出來。這才是藝術所應當要承載的功能,也就是輔佐聖賢人來對天下的老百姓進行教化。

  這一點我們今天學到,「圖寫禽獸,畫彩仙靈」,同樣也會強烈地感受到這種社會教育的效用。它所繪製的這些歷史的故事也好,或者是各種人物、神仙的形象也好,往往會教導我們什麼是「二十四孝」,或者是在古時候有很多「忠孝節義」的故事,也都會在這些建築的彩繪當中去體現出來。這也是一個特別的藝術,如果大家有機會去旅行,都可以去非常直觀地感受這個藝術給人們帶來的震撼力。所以這種社會教育,儒、釋、道的經典往往就是要靠這種藝術形式去更加廣泛的傳播,深入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內心,這就能夠幫助國家、幫助社會把老百姓教化好。

  我們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關於這一句「圖寫禽獸,畫彩仙靈」還沒有分享完,留待下一節課再繼續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的課程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