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3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五頁第二行開始看起:「守真志滿,逐物意移」。上一節課我們學到了這句經文,「守真志滿,逐物意移」,什麼是「守真」?保持自己的內心沒有妄念,就是「守真」。要保持沒有妄念,自然一個人的德行就能夠圓滿,這裡的「滿」是圓滿的意思。「逐物意移」,這裡所說的是,當一個人不斷地追逐外在的物質生活、追逐物質的享受,那會怎麼樣呢?「逐物意移」,「移」是改變,改變什麼呢?改變一個人奮發向上的意志。當人們都是在物質生活的享受方面,不斷地去追求而沒有止境的話,那這個人終究會隨波逐流。「逐物意移」,「意移」,指改變一個人奮發向上的意志,就是這個意思。

  前面的課程我們介紹了這句經文當中的一個漢字,「真」。這節課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漢字,志向的「志」。「志」我們看到這裡有金文的寫法跟小篆的字形,金文的字形我們投影片上和《正中字典》當中的金文還略有一些不同。我們來看小篆的「志」,小篆的「志」是「從心之,亦從之聲」。所以「志」是會意字,也可以解作是形聲字,從小篆的形體來看它是兩個部分組成,「心」是它的形旁,「之」則是它的聲旁。「之」是什麼意思呢?在古文當中我們看到,「之」有到達、適、往這些意思,到什麼地方去,往哪個方向,「之」是這樣的意思。

  「志」既然由「心」還有「之」所組成,它所代表的意思,我們內心是朝著哪一個方向、到達哪一個處所,這個就是「志」。在《說文解字》我們看(說文·段注),對於「志」這個字解釋它的本義,就是意識的「意」。為什麼「志」的本義是「意」呢?「志」表示一種意向,這個意向是會付諸行動的,也就是我們心所專注的一種意念。比如我們常常講要「立志」,這個「心」到底是專注在哪個方向呢?我們的志向是效法古聖先賢的德行還有學問,這是我們的「心」所專注的一個方向。也就是當一個人立定了志向之後,他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是朝著怎樣的方向和目標去前進,這就是「志」所代表的意思。

  而我們在承傳聖賢的經典、聖賢的文化,常常就會談到《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就是我們效法古聖先賢所立定的一個志向。戴侗這位學者認為什麼是「志」,「心之所注」是「志」,這也是很能體現出「志」這個字的意思。所以「志」,我們通過它的形體就可以體會到,這就是講我們的內心,內心要到達一個什麼方向呢?這就是「志」。「志」這個字當它作名詞來講,第一個意思代表意向、意念,也就是心所專注的。比如在《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所指就是一個人心所專注,也就是意念和意向,「匹夫不可奪志」。

  當然「志」這個字作名詞來解,也有許多引申的意思,比如我們常常用「志」來代表抱負和希望。就像《禮記》當中所說:「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大家看到這一句就會想到,為什麼「樂不可極」?因為「樂極生悲」。《禮記》這句經文中的「志」所指的就是抱負和希望,這也是我們在用「志」這個漢字的時候,常常會用到的一個重要的意思。而「志」這個字也可以用作動詞,「志」這個字作動詞跟「心」也是有關的,其實我們在《千字文》的課上學習了這麼多漢字,就會體會到一個漢字當我們瞭解了它的形、音、義之後,再去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使用它,就會對這個漢字和語言深入的內涵,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瞭解。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學習經典,就離不開漢字、離不開文字、聲韻、訓詁學,這樣的基礎是很重要的。

  「志」這個字作動詞來解釋就有「一心專向」的意思,這個在《論語》當中就有很多經文,「志」用作動詞。比如「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是孔老夫子所說的話,「志於學」的「志」就是動詞,表示「一心專向」。我們的心是向著什麼方向呢?孔老夫子一生,「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所繼承的是從三皇五帝、堯舜禹湯以來,代代相傳的聖賢道統。夫子是非常年少的時候就開始立定了這個志向,朝著聖賢之路一直去邁進。所以這裡的「志於學」是作動詞,就有「一心專向」的意思。

  此外《論語》還有另外一句經文,大家也是很熟悉的,《述而篇》當中有:「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裡「志於道」的「志」同樣是用作動詞,它也是代表著「一心專向」,向著什麼方向呢?聖賢人的心所向的方向,當然是「道」、是「德」。「志」,關於它的形、音、義我們就簡單地來跟大家介紹到這裡,當然大家有興趣可以繼續深入的探索,會發現我們中國漢字的形、音、義這裡面,有無窮的智慧也有無窮的樂趣。我們可以常常通過漢字文言文,跟古聖先賢去交流。

  今天我們學習到了這一句經文:「守真志滿,逐物意移」。這句經文其實深入的來講解的話,它會涉及到儒、釋、道聖賢教育當中一個非常深刻的命題。我們常常說學習聖賢教育,就想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要達到「轉凡成聖」的目的。可是一個凡夫究竟如何才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關於這一點師父上人在講解《華嚴經》、《無量壽經》等大乘經典,就曾經給我們畫了很清楚的一個圖表,也就是我們如何才能夠從凡夫的境界不斷地提升,達到阿羅漢、菩薩乃至於佛陀,能夠真正成佛呢?師父上人曾經做過一個《凡聖迷悟示意圖》。

  我們現在看到「守真志滿,逐物意移」,究竟如何一個人能夠真正做到「守真志滿」?要說到這個「真」,講到最極究竟處,就可以指的是我們的「自性」。也就是一個人的自性究竟如何能夠顯發出來,就如同在《華嚴經》的經典當中所講到的,這些自性其實都是我們本有的,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可是為什麼自性會被障蔽住了呢?這個原因出在妄想、分別跟執著,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不能證得究竟圓滿的「如來智慧德相」。《圓覺經》當中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那有人會想說,究竟是不是真的能成佛呢?我們成佛、成菩薩、成聖、成賢是不是非常遙遠的呢?實際上來說,聖賢的經典當中所講述的道理,都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什麼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而這都是每個人本來的面目。

  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都教導我們,如何能夠「轉惡為善、轉迷為悟」;如何能夠「轉災凶為吉祥、轉煩惱為菩提」,真正回歸到自己的自性,就能夠究竟成佛。所以師父上人所製作的《凡聖迷悟示意圖》,非常清楚地教導我們,一個人究竟怎樣才能夠轉凡成聖。我們看到這個圖是由不同的顏色所組成,有白色、黃色、藍色、還有紅色。白色代表的是我們的「自性」,黃色是代表一個人的「妄想」,藍色代表的是「分別」,紅色代表的是「執著」。而一個人的自性是「本自具足」的,它是遍法界、虛空界,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雖然它是空無所有,它又能夠生發一切萬法;它是整個宇宙萬物生命的根源,也就是在哲學當中所談到的生命的本體,這就是講到「自性」。

  我們看到這個圖當中,白色是代表自性,而黃色、藍色跟紅色則是代表我們的妄想、分別和執著。這是由一念無明而生起的,這是自性當中本來所沒有的,就如同《心經》當中說:「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所以原本我們的「自性」就像這個白色的色彩一樣,它是每個眾生自性本具,也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在自性當中也是圓滿的具足一切的智慧、福德、相好等等。這也就是在《聖學根之根》的經典《三字經》當中,一開頭就看到這樣的一句經文:「人之初,性本善」,這指的就是我們的「自性」。可是雖然「自性」是我們本具的德能,卻因為一念的不覺而生起「無明」,這就成了菩薩。「無明」是什麼呢?無明就是指「妄想」,妄想也就是起心動念,在這個表格當中「妄想」是用黃色來代表。

  起心動念就迷了,要是迷得更深就會生起「分別」,有分別這就是阿羅漢;若是迷上加迷,從分別又生起了「執著」,這就墮落為凡夫。所以凡夫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具足,也就是我們這裡說的「逐物意移」,《千字文》當中所講的。不斷去追求物質的享受,每天這些貪、瞋、癡、慢在不斷增長,而凡夫就依照他執著的深淺的差別,也是分成「六道」,從天道一直到地獄、餓鬼、畜牲,有六道的差別。可是實際上這都不是我們自性當中所有的,自性的本性是「本覺」、本性是「本善」。就像《千字文》這裡說:「守真志滿」,能夠達到「真」的境界,這是我們本性當中就具足的。「本覺」就是本性本善,「不覺」呢?不覺就是罩上了妄想、分別、執著。

  在表格當中你看本來自性是白色的,有了妄想、分別跟執著,我們看到這些顏色出現之後,就把我們本性的本覺給覆蓋住了。但是不管一個人的妄想、分別與執著有多麼的深重,一切眾生的本性本善,是從來沒有失掉的,是不生不滅。既然這些妄想、分別跟執著是我們自性當中本來沒有的,那它當然是可以去掉的,而自性是一切眾生本來就有的,那它當然是可以恢復。因此在佛陀的教育當中,佛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為我們講述出了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這就讓我們從佛陀的教誨當中,建立起了非常堅定的信心。我們深深相信即使是凡夫,也是決定能夠成佛,這一點是毫無疑惑的。

  究竟凡夫和阿羅漢、菩薩以及諸佛如來差別在哪裡?只要我們看一下這個表格,大家就能夠看到凡夫對於世出世間法,是妄想、分別跟執著統統都具足,這就是凡夫;阿羅漢則是提升了一層,雖然阿羅漢有妄想和分別,但是他已經沒有執著了;菩薩的境界就更高,菩薩還有妄想,但是沒有分別與執著;如果到了諸佛如來的境界,那則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放下,終究能夠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在這樣的境界當中,自性本具的這些圓滿智慧德相就能一時頓現。

  這是我們看到在《凡聖迷悟示意圖》當中,師父上人是用這種表格的方式,非常清楚地呈現出來。所以佛陀教導眾生,如果能夠看破,煩惱跟迷惑是本來就沒有的,因為自性當中原本就沒有這些煩惱。如果能夠看破,放下這些執著、分別跟妄想,就能夠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我們能夠真正覺悟,一切境界是法相,而現前的身體是法身,所有的這些善惡是非等等,都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所產生的,但是它絕對不會妨礙我們的自性,也跟一切的境界毫無關係。就好比一個人要是戴上有色的眼鏡,就會看到所有的境界都產生了變化,可是當他把這個有色的眼鏡摘下來,就能夠看到事實的真相。這個有色的眼鏡就是一個比喻,比喻我們妄想、分別跟執著。

  所以在《楞嚴經》當中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這就要看我們自己是不是真正願意放下虛妄本無的妄想、分別跟執著。古人曾經說過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比喻,它所比喻的就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當能夠做到一念徹底的覺悟,真正放下了,凡夫一念之間就能成佛。比如在歷史上,我們看經典當中所介紹的善財童子,還有六祖惠能大師,他們都是真正的實例。所以佛在哪裡呢?佛就是我們自己。

  除了剛剛大家所看到的圖表之外,我們看到師父上人這幅墨寶,也為我們很清楚地講述了凡夫、羅漢、菩薩和諸佛如來之間的差別。凡夫是對於世出世間法有妄想、分別、執著;可是阿羅漢因為已經沒有執著,雖然還有妄想與分別,但是執著這一點就完全放下,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到了菩薩,菩薩有妄想,而沒有分別、執著;到了諸佛如來的境界,則是一切皆無,一切皆無指的是妄想、分別、執著全部都放下。所以諸佛如來才能夠達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境界。而我們知道自性當中,本來就具足圓滿的智慧、德能和相好,在諸佛如來的境界當中,自性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是一時頓現。所以佛陀教導眾生,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地放下這些妄想、分別、執著 ,能夠看破「凡惑本無」,那麼我們本來成佛、本來是佛。凡和聖在一念之間,就是在迷、悟之間。這個道理在佛教的大乘經典當中講得很多,我們今天學習到了這一句經文:「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大家就可以體會到,如何才能夠真正放下對於這些物質的種種欲望,達到「守真」的狀態?如果按照佛教經典的說法,要把這三種障礙全部都放下之後,就能夠恢復自性圓滿的德能。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這個章節最後一句經文,大家請看《千字文》第六十五頁的第三行:「堅持雅操,好爵自縻」。什麼是「堅持雅操,好爵自縻」呢?「堅持雅操」是堅持好的操守,「雅」是高雅、高尚的意思。所以「雅操」,指一個人具有高尚的節操、高雅的節操,這樣的節操一定要堅持,要努力地去保持。什麼是「好爵自縻」?「好」是美好的意思;「爵」是爵位、官位。「自糜」,什麼是「縻」?「縻」指的是繩子綁起來。在漢字當中這個繩子也非常有意思,古人講到「繩」有分作栓馬的繩和栓牛的繩。栓馬的繩叫作「羈」,栓牛繩叫作「縻」。「縻」在這裡引申為「牽繫」。因為這個繩子可以把動物或者人綁起來,引申作「牽繫」。「自縻」是系於一身的意思。因此「好爵自縻」指的是高官厚祿,一個人即使沒有去特別地追求,這些高官厚祿也自然會降臨到你的身上。「縻」在這裡比喻像繩子一樣,高官厚祿就跟你聯繫在一起。

  這一句經文「堅持雅操,好爵自縻」,指一個人只要能夠堅守良好的節操,那自自然然像這些官爵就會降臨到他的身上。張清泉教授也有舉古時候的例子,比如「舉孝廉」。在古時候政府朝廷會派人去明查暗訪,去選擇什麼樣的人才呢?選擇「孝廉」。「孝」是孝順,「廉」是廉潔,希望能夠把這樣的人才推選出來去做官。這句經文的意思,我們就先簡單地跟大家介紹到這裡。

  下面我們還是同樣先來看一下,在這句經文當中我們選擇了漢字跟大家做分享。首先來看一下「雅操」的「雅」,「雅」字大家先來看一下小篆的形體。小篆的形體因為「雅」是形聲字,它是「從隹,牙聲」,所以「隹」是它的形旁,「牙」則是它的聲旁。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雅」這個字的本義呢?大家可能會覺得很難想象,因為「雅」字實際上是一個多音字,它既讀yā,也讀yǎ。它讀yǎ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想到雅致、文雅這樣的詞,可是它讀yā的時候,其實是跟鳥有關,所以大家會看到它是由「牙」和「隹」所組成。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這個字的本義是「楚烏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謂之雅」。所以「雅」實際上是烏鴉的一種,大家可能很難想象,因為看到「雅」這個字我們會想到很文雅、很優雅,怎麼會想到這個字最初造字的時候,居然是指的全身都很黑的烏鴉,這和我們平常用這個字的差距好像是有一點大。但實際上它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的本義確實指的就是一種鳥,實際上就是指的烏鴉。

  它是烏的一種,跟烏非常的相似,但是它的形體比較小,而它的腹部是白色的。因為「從隹」,我們就很能夠理解它確實是跟鳥有關。而現在的漢字當中,文雅的「雅」跟烏鴉的「鴉」這兩個字同時是並行的,所以它在作「烏鴉」這個意思的部分,這兩個字是相通的,而其他的意思有區別。「雅」這個字讀yā這個讀音的時候,當它作名詞,指的烏鴉這種鳥。那作「鴉烏」,我們看到在《小爾雅》當中,就對這種鳥有一個解釋,叫作「鴉烏」,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烏鴉。《小爾雅》對牠的解釋是純黑,烏鴉都是長得黑的,我們常說天下的烏鴉一般黑,所以牠的顏色是純黑的。但烏鴉在中國,雖然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並不吉祥的鳥,但這個鳥有一個很重要的優點,是什麼呢?也就是牠會「反哺」,這種鳥很有孝心,等小烏鴉長大之後,牠知道父、母親對牠的養育非常辛苦,那牠的父、母親年紀已經大了,所以這隻小烏鴉就會反哺,來照顧牠的父、母親。因此烏鴉被認為是一種「慈烏」,談到慈烏就是指牠有反哺的這種孝心跟孝行。

  這是指一般的烏鴉,是純黑的烏鴉。可如果是「鴉烏」,牠就沒有反哺的孝行,牠是比較小,肚子下面是白色的,並不是全身都是黑的,這是鴉烏。這是《小爾雅》這部書當中對於「鴉烏」這個詞的解釋。我們瞭解了這個字的最初的本義,就會知道後來我們常常比較習慣用的這些意思,其實都是「雅」這個字後來的引申義。

  它引申的意思就有很多,比如說當「雅」字讀三聲,這個時候它作為名詞就可以指「正樂」跟「正聲」,例如我們前面曾經介紹過「雅樂」,「雅樂」指的就是正樂。所以「雅」指的是正樂跟正聲。因為古人對於禮教跟樂教都是非常重視的,德音雅樂對於移風易俗,使得世道人心趨於良善,這在古時候的樂教當中是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雅」也可以用作動詞或者是形容詞,當它作形容詞的時候,就有「高尚」的意思,有許多非常好的義項。我們常講到「文雅」,像這句經文當中:「堅持雅操」,「雅」就具有高尚的意思,「雅」在這裡是用作形容詞,所以就有「高尚」的意思。但是這個意思並不是「雅」字最初造字的時候的本義,而是後來在不斷去衍生的時候所產生的義項。

  我們學完了「雅」這個字,再來學習下一個字,「爵」。「好爵自縻」,「爵」究竟是代表什麼意思呢?它在造字的時候,它的形、音、義又是如何呢?我們先來通過它在古時候的字形,跟大家做一下分析。大家可以看到「爵」這個字,有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字形。投影片上的甲骨文、金文,和《正中字典》當中的甲骨文、金文,形體上也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小篆的形體是相同的。先來看甲骨文,甲骨文在《正中字典》當中的形體,羅振玉先生對它解釋說「爵」這個字「象爵之首有冠毛、有目」,「目」就是眼睛。「有咮」,這個字念zhù,「咮」是鳥的嘴,你看一隻鳥牠有眼睛還有嘴巴。「因冠毛以為柱,因目以為耳,因咮以為足,厥形惟肖」,所以「爵」這個字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象形字,特別我們看甲骨文、金文的形體就像一幅簡筆畫,這個字象形字把這個字最初造字的時候,為什麼要這樣造,就把它用一個很簡練的線條勾畫出來。

  許慎對於「爵」的解釋,是形容它是一種「禮器」。古人的「爵」是用來喝酒的一種器具,這種器具的造型就很像一隻鳥雀的形狀。大家應該有很多同學都有到過博物館,去看過古代的青銅器,看到商、周的這些青銅器有很多是禮器,也就是祭祀的時候所要使用的器具。應該也有同學見過「爵」這種青銅器,或者是在歷史課本當中看過它的照片。那會看到古人飲酒的「爵」,它的形體確實是很特別。雖然是一個用來喝酒的器具,可是它的形體就像一隻鳥雀的樣子。它下面有三個足,這種器具「象鳥雀」這個形體,「取其鳴節節足足也」,這是許慎對於「爵」這個字的解釋。羅振玉先生是根據甲骨的卜辭,這個字確實就像鳥雀的這種形體。我們看甲骨文、金文,它長得就很像一隻鳥的樣子。仿照雀鳥的形體,來製作這個飲酒的禮器,「爵」。如果我們有參加過祭祖、祭孔這些典禮,我們會看到這裡面要「獻爵」,「獻爵」的「爵」的形狀實際上在夏、商、周,殷商這個時期的青銅器,大家去觀察它的形體,就像一隻鳥雀的樣子。

  我們再來看金文的「爵」,金文的「爵」在《正中字典》當中有兩個不同的形體。第一個形體它也很像雀鳥的形狀,下面有三足,拿手就可以把它舉起來。金文裡面是用手去拿著「爵」,所以「爵」是古代的一種飲酒的器具。再來看小篆的「爵」,小篆的「爵」比起甲骨文、金文的形體,它看起來就複雜很多。同樣我們看到小篆的「爵」,上半部這個形狀就很像雀鳥的樣子,中間有一個「鬯」,這個「鬯」是什麼呢?「鬯」在古代祭祀的時候是指一種香酒。因為古代非常重視祭祀,要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神明,所以祭典的時候是需要用到酒的,而「鬯」就是古代祭祀的時候用的香酒。這種香酒是用鬱金香去釀秬黍而造成。所以這些古時候祭祀的酒,也有很多都是用糧食的作物釀造而成。

  為什麼「爵」這裡會有一個「鬯」呢?「鬯」代表在「爵」的酒杯當中有「鬯酒」,有祭祀用的香酒。再來看小篆的右下角,右下角是一隻手的樣子,用一隻手去拿著這個酒杯,這隻「手」取的是「執持」之意。你要把一個杯子拿起來,要靠「手」才能夠把它拿起來。所以「爵」的中間有「鬯」,也就是在酒杯當中盛的是祭祀用的香酒,「奉以相酌之雀形器」就叫作「爵」。這就是講述了什麼叫作「爵」,「爵」的形體就像雀鳥的形體,而在「爵」這個酒器當中有放了祭祀用的香酒,這就是「爵」。

  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爵」這個字呢?解釋「爵」的本義就是禮器,也就是在祭祀或者是宴會的一些場合當中,所用的酒器就叫作「爵」。我們可以看到在《正中字典》這一頁右下角,就有一個「爵」的圖片。「爵」這個字當它作名詞,第一個意思指「飲酒器」,在許多典禮比如說祭祀的典禮,或者是古人一些宴會的場合要用酒,「爵」是一種禮器,「爵」裡面盛的是祭拜用的酒。在許多經典比如《詩經》、《禮記》等等,「爵」這個字都是常常會出現的。可是我們今天所學的這句經文:「堅持雅操,好爵自糜」,這個「爵」當然不是指的酒器,而是指爵位。所以「爵」作名詞的時候也有爵位的意思。比如在《周禮》、《禮記》當中都有「爵」這個字,像《禮記·王制》就有談到:「王者之制祿爵」,這是古時候的爵位分有哪些等級?分有「公、候、伯、子、男」,分作五個等級。這是古人的爵位,在《禮記·王制》當中就有記載。

  《禮記·中庸》還有談到:「序爵所以辨貴賤也」,這個爵位公、候、伯、子、男,這是代表一個人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就可以區分出一個人的高低尊卑不同。因此我們這裡說:「好爵自糜」,「爵」指的就是爵位。當然「爵」也可以用作動詞、形容詞,作動詞是「授以官爵」的意思。比如《禮記》中也有說到:「爵人於朝,與士共之」,這個「爵」是用作動詞,授予官爵的意思。這個漢字的形、音、義我們就介紹到這裡,這也是非常有趣,特別是甲骨文、金文大家一看就是一個禮器的形體,直接就畫出來,這是很容易瞭解到它的本義。反而是到小篆的時期,這個字就變得比較複雜,但是它雖然複雜,我們如果去分析這其中的字形,就能夠看出為什麼「爵」在古時候是一種禮器?在禮器裡面盛的是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用的香酒,就放在「爵」的當中。所以那個時候的字形,看起來真的都像一幅非常清楚的畫。

  說到「爵」,在《孟子》當中就有講到「人爵」和「天爵」。我們知道許多人都嚮往著能夠達到富貴、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是有很多的財富,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夠得到呢?這在聖賢的經典當中也講到很多。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在《孟子》的經典當中就有談到,什麼是人爵什麼是天爵。我們先把這個概念搞清楚,「人爵」指的是官爵,就像剛剛在《禮記》當中所看到的,爵位在古代有分成「公、候、伯、子、男」不同的等級,這是朝廷所授予一個人的爵位,代表他的身份地位。《孟子》在經典當中就有提到「人爵」,什麼是人爵呢?「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指的是一個人的爵位、官位,是這個意思。什麼是「天爵」?天爵指的是天賦的尊貴,這個當然是高過於人爵。

  所以在《孟子·告子》這一章當中就有談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我們要分清什麼是天爵什麼是人爵。「天爵」指的是「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這種「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是屬於一種天賦的尊貴,它超過於做一位公卿大夫,做很高的官,天爵是超過人爵的尊貴的。人爵只是在朝廷當中享有高官厚祿,這是人爵,天爵則是比它更高。

  《孟子》在經典當中說到古人是怎麼對待天爵跟人爵之間的關係,就談到:「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孟子》這句話非常的重要,現在多少人為了追求高的官位,為了追求高官厚祿不擇手段地去競爭、鬥爭。但是《孟子》在經典當中教導我們,古人並不是這樣,「古之人,是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古人不會去想盡辦法要搶到一個高官厚祿,而是他努力地修天爵,也就是在仁、義、忠、信這些德行上面努力地去下功夫,而且「樂善不倦」。最終天爵修好了之後,公卿大夫這樣的位子,自自然然就能夠得到。就像《千字文》這句經文所說的:「堅持雅操,好爵自縻」,它自己就找上門來了,你的福報、地位、財富自自然然就會找上門來,不用你去不擇手段地追求。這就是孟夫子在經典當中,對於我們就有這一段非常重要的教導。

  《了凡四訓》是我們要改變命運一定要讀這本書。在《了凡四訓》這部家訓裡面,了凡先生跟雲谷禪師就有一段很有名的對話。這段對話談到,《孟子》這裡說到人爵跟天爵之間的關係,我們也把它提出來做一下分享。這就是了凡先生跟雲谷禪師他們進行的一段對話,重要討論的是人的命運究竟是不是可以改變,了凡先生詢問雲谷禪師:「然則數可逃乎?」難道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嗎?「逃」就是超越的意思,人的命運是定數,但這定數當中,是不是會有變數呢?我們知道了凡先生一生都被孔先生給他算定了,所以他最初認為人的命運都是定數,他不知道命運也可以改變,而這個變數則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們看雲谷禪師是怎麼跟了凡先生教導的,雲谷禪師教導他改造命運,他說:「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這是雲谷禪師教導了凡先生如何改造命運,跟他講到人的命不是只有定數而是有變數,這點了凡先生原本是不曉得的。雲谷禪師承不承認有定數呢?他是承認的。前面他有談到:「人未能無心,安得無數」。所以雲谷禪師也肯定世俗所說的命運,確實人是有命運,可是命運是可以自己改變和創造的。

  師父上人就特別談到,佛家強調的並不是宿命論,而是什麼?佛家是創命論,可以由自己來創造美好的前途。可是立命是要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沒有人能夠代替我們改造命運,所以要靠自己覺醒和改造命運。了凡先生因為他是一位讀書人,所以就先用詩書經典當中的道理來開導他。儒家在《詩經》、《書經》當中有說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雲谷禪師說,這是「詩書所稱,的為明訓」,這是明明白白、的的確確的教訓,是事實真相。

  再來看佛教是怎麼說的呢?因為雲谷禪師是佛門的大德,他說,「我教典中說」,佛教經典所講的:「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你看你命中沒有兒子都可以求到兒子。「求長壽得長壽」,本來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但是雲谷禪師則跟他說,佛教經典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也就是你要求什麼就能得什麼,這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師父上人曾經引用過他的老師,章嘉大師強調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可是為什麼有的人,在佛門當中確沒有辦法有求必應,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他求得不如理、不如法,如果是如理如法的求,一定是有求必應。除非是自己還有業障,能夠把業障消除、把障礙消除就一定能夠得感應。所以章嘉大師也曾經特別強調過這一點:「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沒有求不到的。

  師父上人特別從更高的一個角度來談這個問題,從根本的原理上來說,世出世間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一切所求的,就是求做佛也能成佛。這原理是出自哪裡呢?都是出自於「萬法唯心」這個原理。在《華嚴經》當中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我們求基本的原理就是「真如本性」。方法最圓滿、最恰當是佛陀的教誡,依照佛法的理論這樣去求,我們求不老、不病、不死能不能求到呢?決定能夠求得到,都在佛門當中。所以雲谷禪師他傳給了凡是很小的一個部分,為什麼?因為了凡先生當時的志向並不是很大,他只是希求世間的功名富貴。所以雲谷禪師滿他的願,你想求功名富貴那就教他求得的方法,還跟他說:「妄語乃釋迦大戒」。你看佛法四根本戒「殺、盜、淫、妄」,妄語是佛家根本大戒,佛怎麼會妄語,怎麼會騙人呢?換句話說教導他,「求男女得男女,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這是事實真相,決定能夠得到。

  後來了凡先生依照雲谷禪師的教導去落實,果然都能夠如願以償。下面了凡先生講這個話,跟《孟子》的經文有關:「餘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你看他進一步跟雲谷禪師請教,《孟子》說「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這是《孟子》當中所講的。但是了凡先生的想法是說,像「道德仁義」可以力求,這是我們自己本身的事,我們希望成聖成賢,這在道理上是講得通的。「功名富貴如何求得?」功名富貴是身外之物,難道也能求到嗎?因為當時了凡先生想要求功名富貴,那是不是我本來命裡沒有功名也能求到功名,沒有富貴也能求到富貴呢?因為他覺得這好像是命中註定的,我命裡沒有,我怎麼能夠求得到功名跟富貴呢?命裡有的能求得到,命裡沒有的到哪裡去求呢?這就是一般宿命論是這樣認為的,也就是一個人的命是一個常數,常數是前世所造的因,這一世應該得到的果報。但是他並不瞭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人命裡的常數是有變數的,加上了變數就不同了,所以功名富貴的確也能求到。

  雲谷禪師就跟了凡先生說:「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了。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這是雲谷禪師對了凡先生的教導,你看孟子說的話並沒有錯,而是「汝自錯解了」,你自己把意思給錯會了,並沒有真正理解孟子所說的,你的解釋講對了一半另一半沒有講對。對的一半是在德性上,除了德性之外還有事相也是可以求得到的。所以雲谷禪師就引了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一段話,這段話非常的重要。六祖能大師這是一位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你看六祖怎麼說,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這話是出自於《六祖壇經》。《六祖壇經》是中國人寫的,你看《六祖壇經》、《金剛金》還有《楞嚴經》這三部經典,在中國自古以來,大家公認都是第一等的作品。特別是對《六祖壇經》中國人會感到很親切,你看它這裡講到整個佛法的綱要,不能單單看作禪宗的經典。師父上人強調《六祖壇經》是整個佛法的綱要,也可以說是六祖大師修學的心得報告。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心地。「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所以要到哪裡去求呢?要從「心地」當中去求。接著雲谷禪師說:「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這段話是非常重要。你看內求、外求都是要從「內心」來求,而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是錯誤的。所以佛法當中說,求什麼得什麼,這都是從內心求,而不是說讓我們從外面求,你從外面求是常數,是決定得不到的,但是心地是一個變數。所以了凡先生這二十年來心地很清凈,沒有妄想,他的心是守定常數而不知道有變數。他二十年當中的命運跟孔先生算的是完全一樣,連考試考第幾名都算得很准,這是因為他不懂得變數的道理。

  雲谷禪師教他「求在我」,在自己,「道德仁義」是內在的德行的修養,而功名富貴則是外在的生活上的享受。「內外都得」,這個求才真正叫作「有益於得」。在師父上人引用《華嚴經》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究竟圓滿的享受,內外都得大圓滿。所以這真是事事如意,沒有一樣不稱心、自在如意。所以學佛,我們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師父上人特別強調學佛並不消極,它是非常現實的。一般人講現實未必能夠得到,但是佛法當中講現實是真正能夠得到。我們知道佛陀教育好,但是世間人因為對佛陀教育有所誤解,不知道它的好處在哪裡。如果能夠真正體悟瞭解,才知道佛陀的教學是世出世間,最圓滿、最殊勝、最良好的教育,這是古今中外找不到的,尤其是大乘佛法。

  後面說:「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我們學習了《了凡四訓》當中這樣一段重要的對話,了凡先生和雲谷禪師之間的對話。我們就能夠更深入地瞭解,究竟孟子所說的「人爵」跟「天爵」是一種什麼關係,也能夠瞭解《千字文》當中所說的,「堅持雅操,好爵自縻」,這究竟能不能落實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要是看《了凡四訓》就能夠瞭解。剛剛我們跟大家分享的,雲谷禪師跟了凡先生這段對話,可以說是《了凡四訓》當中一段非常核心跟精要的內容,了凡的「立命說」就是這一段:「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一直到「內外雙失,故無益」。《了凡四訓》這段文如果大家真正想瞭解命運的真相,想要瞭解如何能夠改造命運,建議大家好好的讀一讀《了凡四訓》,特別是了凡先生和雲谷禪師的這一段對話,這就講到命運的真相,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改造命運的勇者。

  師父上人這一幅墨寶就把這段「了凡立命說」寫出來,我們應該常常地來反省檢點,常常地去思維,最重要還是依教奉行,把雲谷禪師教導了凡先生的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努力地去落實,那每個人都能夠改造自己的命運。第三章我們就學到此地。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四章的經文,第四章是「治平天下」,治平天下也就是「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是整部《千字文》也是「正宗分」的部分,是從「都邑華夏,東西二京」開始,一直到「曠遠綿邈,岩岫杳冥」,這個部分的內容是《千字文》的第四章。押的韻是下平聲第八庚韻,這是張清泉教授按照《詩韻集成》的韻部,這是「平水韻」,不是《廣韻》的韻部。像英國漢學院的王偉勇老教授,他老人家每天都會寫詩,我們也曾經問過老人家用的是什麼韻?他說也是「平水韻」,根據《詩韻集成》,所以這不是《廣韻》的韻部。

  第四章的部分很長,所講的內容有很多都是屬於歷史的典故。我們看《科判略表》也是張教授所整理的,「治平天下」就是在「正宗分」的第二個部分,是在「綱常五倫」的下面,這個部分的經文是蠻長的,有一些歷史典故。我們就開始來學習第四章的經文。

  請看《千字文》第六十五頁的倒數第三行:「都邑華夏,東西二京」。這句經文「都邑華夏」,什麼是「都邑」?「都邑」分作「都」和「邑」。「都」所指的是古時候天子所居住的地方,這是首都。那什麼是「邑」呢?「邑」是諸候所住的地方,稱作「邑」。所以合在一起稱作「都邑」,那它們之間的關係,就很像我們現在一個國家有首都,還有各省的省會。所以「都」和「邑」之間就是這樣的關係。再來看「華夏」,華夏是代表中國,「華」是光彩美麗,「夏」是大,形容中國地大物博。

  「都邑華夏」,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國都的所在就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河南洛陽的「東京」,另外是在陜西長安的「西京」,也就是西安。「東西二京」,東京一般古時候稱作東都,東都指的是洛陽,洛陽號稱是九朝的古都,也就是有九個朝代曾經在洛陽定都,洛陽是從西周就開始建制的。西京指的是長安,長安在過去有十一個朝代在這裡建都,它是從西漢開始就在這裡建都的。東京洛陽,我們中國國都在歷史上有兩處,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也就是河南洛陽的東京和陜西長安的西京。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最為華美、莊嚴的兩座都城。這就是這句經文「都邑華夏,東西二京」,它的簡單的意思就是如此。

  接下來我們也是先來學習一下這裡面的漢字,我們先來看華夏的「華」,華夏的「華」大家看到這裡有金文跟小篆的字形,我們先來看一下金文的字形。這個字形投影片上的和《正中字典》當中的金文還有點不同。我們先看《正中字典》的金文,金文的「華」吳大澂先生對它的解釋,「古華字」,所以它這個字形,古時候的「華」跟我們現在的「華」是異體字。小篆的「華」是「從艸從華」,它既是形聲字又是會意字,所以這裡有它的聲旁,聲旁是「華」,形旁是「艸」。那「華」也就是「花」,所以古時候「華」跟「花」是相通的。比如我們學習佛教的經典有《大方廣佛華嚴經》,實際上「華」,雜花莊嚴,這個「華」古時候跟「花」是相通的。「為草木花」,所以「草而發花」就叫作「華」,這是一個植物開了花就是「華」。

  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華」這個字,它的本義是什麼?是作「榮」,繁榮的榮,也就是開花的意思。但是在歷史上有許多的著名的文字學家,比如說段玉裁、王筠還有徐灝等等這些學者,他們都認為說,「華」是「華」的異體字,這個「華」跟花草的「花」,跟華夏的「華」,這三個字實際上是同一個字,這是段玉裁等這些著名的文字學家的觀點,這三個字在古時候是相通的。不過朱駿聲先生認為還是有一點差別,「開花謂之華」,華夏的「華」,與花朵的「花」略微有點差別,當然這是學者的觀點稍微有一點差異。「華」這個字當它作名詞的時候,有「光」的意思,「光曰華」。《尚書》當中有經文:「重華協於帝」,《疏》的解釋「華」是「文德之光華」,所以「華」就是光的意思。「華」也有「彩」的意思,在《國語》當中說:「夫貌,情之華也」,那這個「華」就是「彩」,註解當中說「容貌是情之華采」,所以「華」作名詞有許多不同的意思。

  我們再看一下《正中字典》當中就有「華夏」這樣的一個詞,它也是在名詞當中的後面,特別把華夏這個詞列出來。我們看章太炎先生是怎麼解釋的,「華夏」是中國的古稱,中國古時候稱作「華夏」。為什麼中國古時候稱作華夏呢?我們看章太炎先生怎麼解釋,因為太炎先生是中國近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國學大家,所以他在文字、聲韻、訓詁這方面的造詣都是很深的,章太炎先生對於「華夏」這個詞,他的解釋是有這樣的一個考證。太炎先生說,「我國民族」,中華民族在歷史上,過去是生活在雍州跟涼州這兩個地方。「東南是華陰,東北是華陽」,這是以華山為界限定出來的,所以就把這片國土稱作「華」。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先民,太炎先生根據對歷史的考證,因為我們的先民生活在雍州跟涼州這兩塊土地,所以後來演變這片國土就稱作「華」,這是華陰跟華陽是以華山為定限的。

  我們知道古時候人生活在雍州跟涼州,但是後來人口會不斷的遷移,不會總是固定在同一個地方。所以後來我們中國的百姓的生活足跡就遍及了九州,於是「華」這個名字就開始推廣,所以「華」本來是國名,而並不是種族的稱號。為什麼稱華夏的「夏」,夏又是怎麼來的呢?太炎先生說「華夏的夏」,「夏」這個名字是因為夏水,有這樣的一條河叫作「夏水」而得名。本來夏水是在雍州跟涼州這個地方,於是族群的名字就以夏水的「夏」來命名,所以「夏」並不是邦國之號,而是族群的名稱。這一段文是太炎先生對於「華夏」這個名詞作了考證,因此「華」的得名跟華山有關,「夏」則是跟夏水有關,因此「華夏」後來就成為了中國的古稱。

  在《尚書》當中就有經文說:「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注解當中是怎麼解釋的呢?「華」,「冕服采章」叫作華,大國叫作「夏」,所以「華夏」所指的就是中國。這是關於「華夏」這個名稱,我們要瞭解它的歷史的淵源就是這樣的。那「華」這個字除了用作名詞之外,也可以用作動詞、形容詞等等。動詞的「華」就有草木開花的意思,比如《禮記·樂令》當中就有就「桐始華」,我們《千字文》前面的課程像春、夏、秋、冬都有用《禮記·樂令》來跟大家作介紹。我們會覺得讀聖賢的經典,真的是好像看到春、夏、秋、冬的優美畫卷,每個季節都有什麼動物,都有什麼植物,古人觀察得是這樣的細致入微。「華」作動詞來說是草木開花,比如《禮記·樂令》說:「桐始華」,這個「華」是動詞,桐樹開始開花是這個意思。「華」也可以用作形容詞、副詞。那這個漢字我們就學到這裡。

  接下來再來看「東西二京」的「京」,「京」這個字大家看一下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形體。大家是不是也會覺得這個「京」字非常有趣呢?大家看這個字形,實際上「京」是一個指事字。我們看甲骨文的「京」跟金文的「京」長得就很像,金文的「京」下面這個形體,三個豎一個橫,這樣組成的形體就像「京」的形狀,它的上面是「從高省」,這就是「京」。而小篆的「京」是「從高省」,省掉「高」下面的「口」,「從丨」。這個大家學文字學的時候就有學過,這一個豎大家不要念成一二三的一,它的寫法不同的時候,讀音也是不同的。如果這個豎是從下往上寫的話,就讀作「囟」,這一豎就是「囟」。大家看小篆當中最下面的「囟」實際上是從下往上寫的,讀作「囟」。它是什麼意思呢?它是代表高出來的這個形狀。

  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京」的本義是什麼呢?解釋「京」字的本義是「人所為絕高丘」,也就是「京」是人工所建造的,很大的高丘就叫作「京」。大家如果看甲骨文跟金文就會覺得,人工所建造的高起來的高丘,在甲骨文、金文的時代,這個字就仿佛把高丘畫出來的樣子。所以「京」字用作名詞,就可指首都、國都的意思,當然這是後來的引申義,這不是它最初的本義。比如說我們常常聽到「京師」這個名稱,像《公羊傳》就有一段經文說:「京師者何」,「京」指首都、國都。「天子之居也」,那我們剛剛介紹過「都」跟「邑」,「都」就是天子所居住的,「邑」則是諸候所居住的。同樣「京」作國都、京師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京者何?大也」,這分別為「京」和「師」這兩個字作解釋,「京」是大。「師者何?眾也」。所以「天子之居,必以眾大言之」。這是《公羊傳》當中,對於「京師」就有這樣的一個解釋。所以「京」這個字作名詞來說,第一個義項代表首都跟國都的意思。當然它作動詞、形容詞還有不同的意思,比如作形容詞就有「大」的意思。這個字我們也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一節課我們還繼續就「都邑華夏,東西二京」這句經文的內涵,再進一步來跟大家分享。我們今天的課程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