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3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五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仁慈隱惻,造次弗離」,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句經文。「仁慈隱惻,造次弗離」,「仁慈」所代表的是仁厚慈善,什麼是「仁」呢?「仁」是指在我們對待他人的時候,有一種良善而寬厚的態度;「慈」則是多指長輩對於晚輩的慈愛之心與善心。所以「仁慈隱惻」,「隱惻」這是我們平時常常會說到「惻隱之心」,當別人遭受了很多的痛苦和不幸,那我們要如何來對待呢?就要有同情、憐憫的一種態度。這裡的「隱」是憐憫的意思;「惻」則是同情之心;「同」是相同;「情」則是心情。也就是當別人遭遇到不幸,我們能夠用同樣的心情去感受對方內心的感受,這是感同身受、將心比心的一種心態。這是「仁慈隱惻」,就是指我們對待他人所具有的仁厚慈善、憐憫同情的心。

  「造次弗離」指的是這種心即使是在急遽匆忙的時候也不能夠離棄,仁慈心要一直保持,這種仁慈、仁義道德的言行準則,並不會因為任何的造次匆忙而改變自己的原則。「造次弗離」,「弗離」是指不會離棄、丟棄的意思。這是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我們學習了這句經文,並且也給大家做了簡單的介紹。

  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句經文當中重要的漢字。上一節課我們提到了仁愛的「仁」,「仁」是孔孟教學非常核心的一個內容。我們先來看一下「仁」字,它在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形體是什麼。我們看《正中字典》裡面有收錄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金文的「仁」,林義光先生在《說文解字》就有提到,「仁」是「親」的意思,就是親愛精誠的「親」。那這個字是如何構成的呢?它的左側是人字旁,右側是「二」,「二」是「厚之象」,就像天竺的「竺」,我們看它下面也是一個「二」,那什麼是「竺」呢?竹子,「竺厚」,就是天竺的「竺」,所以「二」有「厚」的意思。「仁」,我們看它有一個「人」字旁,再加上一個代表厚的「二」所組成,就表示「仁」字是厚以待人的意思,對待別人要仁厚、寬厚。這是從金文的字形當中,有學者為我們闡釋,這個字形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因此當我們看到「仁」字,就要想到對待別人一定要仁厚,我們對自己要求可以比較嚴格,可是對待別人要有仁厚、厚道、寬恕的心,就是這樣的意思。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仁」同樣是由「人」和「二」所組成,「亦從人聲」,「仁」字既是會意字也是形聲字,所以「人」是它的聲旁。它的意思是什麼呢?是「象人耦」的意思,「人相比耦」就有「爾我親愛」,你我之間有這種親愛的、仁愛的關係,而且能夠「待人如己」。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我們愛自己同樣也是愛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我們自己不希望受到這樣的對待,那自己也不能夠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他人。「獨則無耦」,所以「仁」字在小篆的形體當中,也是由「人」字旁跟「二」所組成。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則是記載,「仁」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是「親」,相近、相愛的意思就叫作「仁」。而孔廣居先生認為,「仁」是「親」的意思,在《說文》裡面是這樣解釋仁愛的「仁」。

  我們說人與人之間的這種親愛,它的原點是什麼呢?就是在「五倫關係」當中的「父子有親」,這是愛的原點。為什麼這樣說?如果我們連父母都不愛,那你要說我去愛別人,這種愛是不可靠的。所以愛的原點就是從「父子有親」,我們在家裡能夠孝敬父母、孝敬祖父母,到外面又能夠敬重一切的長輩,這樣的愛才是真實的。所以我們說「仁」,要說人與人之間這種親愛的關係,當然是父子之間這種關係是最親密的,人莫親於父母,所以「仁」字就是由「二」和「人」所組成。

  我們看孔廣居先生在這裡對於「二」的解釋,也是別有一番新意,他說「二」像什麼?「二」就像「天地」,天和地。而「仁」字,這種仁愛之心是上天本來就具有的,我們常說,「天心仁愛」,所以仁者是「天地生物之心」。天地宇宙之間的萬物為什麼能夠生生不息?和天地的仁愛之心也是分不開的,而「人得以生者」。所謂「三才者,天地人」,人立足於天地之間,能夠和天地並列為「三才」,也是因為天地的這種仁愛之心,才孕育了萬物、才孕育了人類。所以孔廣居先生這樣的一個對「仁」字的解釋,也是很有深度的。

  而「仁」字,無論是作為名詞還是動詞、形容詞,都有很廣泛的意義。比如說作為名詞,它是代表「至大至善的道德」,用一個字來統稱就是「仁」;作為動詞「仁」就有同情跟愛護的意思。比如《孟子》當中所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裡的「仁」字就是動詞,代表著同情跟愛護的意思。另外「仁」字作為形容詞,也有「仁德」的意思,比如說「仁者無敵」這個詞我們常常聽,「仁者」的「仁」就是形容詞。

  關於這個漢字,我們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說到仁愛之心,在這個世界上也有許多「敬天愛人」的榜樣。例如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位充滿仁愛之心的母親,德瑞莎修女。我們知道德瑞莎修女一生,生活是非常的簡樸,但是她默默地去奉獻自己的愛心,把這種愛心特別都布施給許許多多窮苦的人。所以我們一說到「仁」,說到「愛」,許多人都會想起德瑞莎修女,這位充滿仁愛之心的母親,人們都稱她「德瑞莎媽媽」。還有人稱呼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乞丐,她一生生活都過得很簡樸,她把多餘出來的福報,都布施供養給世界各地,許許多多需要關心和照顧的人。一九七九年,當諾貝爾和平獎宣布要頒發給德瑞莎修女,這件事情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人們看到這樣一位衣著樸素的老人,她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大富大貴的企業家等等,但是她的一生都是默默地去奉獻,為窮人來服務。所以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她,充分地肯定了德瑞莎修女這種愛的奉獻,與愛的精神。她為了愛與和平,盡其一生都努力地在為苦難的眾生服務,她的這種愛的舉動,得到了世人對她的肯定。

  而當德瑞莎修女得到這份諾貝爾和平獎,這樣的殊榮,她真的就像《太上感應篇》當中所說:「受寵若驚」。她並不覺得這份殊榮是為她個人而頒發的,她曾經在諾貝爾和平獎的致辭當中談到,當她知道自己得獎的時候,德瑞莎媽媽說,她是幫窮苦的人來領這一份獎的。她也覺得很高興,因為她代表的這些貧窮的人,也有受到應有的關注,她也希望人們能夠獻出更多愛心,瞭解這些窮苦的人並且幫助他們。後來她也把她所得到的獎金,都用在救濟這些苦難眾生的事業當中。所以我們說到「仁」這個字呢,就會想起這位充滿仁愛之心的德瑞莎修女。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一個漢字,慈愛的「慈」。「仁慈隱惻,造次弗離」,我們來看「慈」。「慈」在投影片上有金文還有小篆的字形,這個字形看起來有一點類似。我們來看小篆的「慈」,小篆的「慈」是「從心,茲聲」,下面是一個「心」,上面是「茲」。「茲」代表它的讀音;「心」則是代表它的意義,它的形旁。「慈」這個字在《說文解字》當中是如何解釋它的本義呢?《說文解字》解釋它的本義,就是一個「愛」字。「慈」所代表的愛,是有一個側重點,也就是「慈」所指的是長輩對於晚輩的愛。就是指長輩全心全意地去愛護這些幼小的人,就叫作「慈」,所以它「從心」。

  「慈」既是形聲字也是會意字,「心」是代表了「慈」字的意思,而「茲」則是聲旁。但是作為聲旁,它的意義跟這個字也是有關聯的。「茲」是什麼意思?「茲」所指的就是「草木叢茂」的樣子,也就是草木非常的茂盛就叫作「茲」。它有一個內涵就是代表「養殖扶育得法」,所以慈愛的「慈」字,就是長輩對於晚輩,是「盡養殖扶育之心」,「養殖」就是養育他,「扶育」這個孩子,他還非常的弱小,所以長輩就要用他的慈愛之心來照顧他、關懷他,陪伴他的成長,這就是「慈」。

  所以「慈」作為名詞,它所代表的意義是「上愛下」,也就是長輩愛護晚輩。比如說在《禮記·大學》當中有一句經文,說:「為人父止於慈」,所以在「五倫關係」,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當中,我們看到「父慈子孝」,父母對於兒女的慈愛,這是長輩對於晚輩的慈愛,所以「上愛下」這是「慈」。「慈」作為動詞來講就有愛的意思,比如《周禮》當中說:「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慈幼」的「慈」在這裡是作為動詞,就是「愛」,也就是要愛護這些晚輩。而「慈」作為形容詞就有「仁」,仁愛的意思。這個漢字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在《論語》的經文當中,我們會看到有許多的經文都是跟仁愛」、「仁慈」有關,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孔老夫子一生教學的核心,就是「仁」字。在《論語》有一章叫作《里仁》,這裡有一段經文是很重要的,它跟「仁」字有關係。孔老夫子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我們來看一下關於這段經文,雪公老人他老人家的講解。「君子去仁,惡乎成名」,這裡「惡(wū)乎」,這個字不念惡(è),而是要念惡(wū),它是一個多音字,就是如何的意思。雪公老人談:「到聖人創作,賢人述說,做一個君子就不錯了,不是君子就是小人,這裡頭含有因果報應」。

  關於「因果」,我們要是學過《太上感應篇》,就很瞭解這其中的道理。「因果是異時而熟」,比如說殺人要先問案,要費一點時間;又比如說種瓜,種瓜不是馬上就能吃到瓜,也要半年之後才能吃上,如果是種桃,也要幾年之後才吃得到桃子。雪公談到:「要得君子的名並不容易,而君子對於仁,並不是說他全部都能做到,君子能近乎仁就可以了」。而儒家所說的「仁」則如同佛家所講的「慈悲」,佛家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是佛家的根本,那也並不容易做到,為什麼呢?雪公談到:「因為不懂的緣故」,相對來說「義」就比較容易懂,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這個容易理解。我們的心要存著「仁」,往「仁」的道路上走,「恕、剛毅木訥都是接近仁」,能夠力行就可以「近乎仁」。像孝、悌、忠、信,能力行也就是「近乎仁」。

  反過來,如果「不近仁」就是「遠離仁」,「遠」是離開而去。如果離開了「仁」,如何又能夠稱之為君子呢?孔老夫子教人「文行忠信」,孝悌是「仁」的根本,如果遠離「仁」,君子如何成為君子的名?下面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終食」是什麼意思呢?指吃一頓飯的時間。所以它代表這個時間是很短的,即使是很短的時間,離開「仁」字都是不行的。「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造次」是很急忙,急急忙忙的樣子,也就是不管是多麼急忙,還是要把「仁」字放在心上。「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顛沛」是指有了危險,遇到危險,雪公談到即使是到了臨命終,也忘不了「仁」字。

  很短的時間,或者是得意好事時、急忙時,「顛沛」像曾子「臨終易簀時」,都不離開「仁」字。而我們在家裡,就像印祖常說,要「敦倫盡分」,在家中要孝養父母,在外面做事情要忠誠,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雪公說,我們要是能夠存著這種心就可以。所以雪公老人在年紀非常大的時候,還在講解《論語》這部經典,希望我們學佛的人能夠把人格站住,人格如果站不住又如何能學佛呢?所以雪公在這裡強調「成佛在人」。

  這一章「無終食之間違仁」,從前的人就有把這個底子打得很好,能夠做到「無終食之間違仁」,這種仁愛的心自始至終都可以保持住。我們如果學佛、念佛,依這個來實行就很容易成功,能夠執持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不鬆手。雪公還有談到,我們沒有事情的時候,又如何能夠說得上「不違仁」呢?必須是要遇到事情,因為普通平常的人往往在富貴的時候就受到淫惑,而貧賤的時候則會怨天尤人,「造次顛沛」也是如此。而君子在富貴、造次、顛沛的時候,就要「不違仁」,所以也是必須要遇到富貴、貧賤這些事情後,才能夠看的出來,所謂「急風知勁草,國亂識忠臣」。

  雪公老人就有舉出歷史上一位著名的奸雄曹操,曹操是治世的忠臣,但他是亂世的奸雄,「六親不和有孝慈」。同樣對於佛法當中念佛人來講也是這樣,總是要到臨命終的時候,才知道他的功夫是如何。而佛家是教導人們要精進忍耐,儒家則是教人要百折不回。走不到就殉道,身死心不死,就像文天祥,我們看文天祥也是在這裡說的「造次顛沛」這樣的環境當中,能夠看出他的氣節。文天祥真的能夠做到「棄富貴如敝履」,寧死不屈,所以雪公對於文天祥也是很讚歎的。如果一個人不能夠做到有志氣,那就冤枉為人。

  我們從這裡也能夠看到,《論語》的這一句經文:「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當中還有許多經文,都是跟「仁」字有關,由此可知孔孟學說的核心精神確實就是「仁、義、忠、恕」,而大乘佛法的核心是「真誠、慈悲」。儒家所說的「仁」在佛法當中就是「慈悲」,慈悲就是佛法的根本。

  這一句經文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此地,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下面的這一句經文,大家請看《聖學根之根》第六十五頁的第一行:「節義廉退,顛沛匪虧」。這一句經文,也是延續著剛剛的這一句「仁慈隱惻,造次弗離」而來。剛剛談到了「仁慈」,那現在則是談「節義」,所以道德仁義這裡面有它的一個層次,就如同老子所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它是這樣一層一層的往後推的。「節義廉退,顛沛匪虧」,「節義」的「節」指的就是品行操守的意思。那什麼是「義」呢?「義」,指我們的行為舉止,都能夠合乎道德的規範。「節義廉退」的「廉」是廉潔而不貪,「退」是退讓、謙讓的意思。所以這裡「節義廉退」指的就是一個人的氣節、正義、清廉以及謙退的品德。

  「顛沛匪虧」,那什麼是「顛沛」?我們常說「顛沛流離」,就是流移失所,生活很困頓。「顛沛匪虧」的「匪」是「不」的意思,「虧」則是缺損。這句經文「節義廉退,顛沛匪虧」,所指的就是一個人所具有的氣節、正義、清廉和謙退的品德,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虧損的。即使當一個人流移失所,或者是生活困頓的時候,這些節操都不能虧損,這也就是所謂:「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張清泉教授也有談到,只要我們心中的能量具足,無論外在的環境是如何的困頓以及壓迫,我們都還能夠撐得過來。

  我們下面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幾個漢字,先來看「義」字。「義」字,首先來看一下在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形體。「義」字既是會意字又是形聲字,甲骨文、金文的「義」字跟小篆的「義」很類似,我們看小篆的「義」字,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呢?小篆的「義」是「從我,從羊」。「我」,大家很容易理解,「我」就是自己的意思;「羊」字我們在前面有跟大家分享過,有許多漢字要是跟「羊」有關聯的,都有美好吉祥的意思,所以「羊」在「義」字當中就是「善祥」,「善」是善良,「祥」是吉祥,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義」字一定有一些非常美好的意思在其中。什麼是「義」呢?它由「我」和「羊」所組成,就代表「於我所表現的善祥」就是「義」。「我」是自己,「我」所表現出來的,「善」是善良的善,「祥」是吉祥的祥,這就是「義」。

  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義」字的本義呢?「義」的本義是「己之威儀」,「己」是「我」,也就是我的威儀,就是「義」。也就是「一己」,自己所顯現出來外在的這些氣槩、容止等等,合稱在一起就叫作「義」,所以《說文解字》當中對於「義」的解釋是「己之威儀」,我們表現在外的威儀。比如說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非常重視禮教和樂教,像孩子從小就是要學習坐有坐相,坐有坐的樣子,站有站的樣子,他一出來就有一種攝受人心的威儀,這就是「義」。

  段玉裁先生在註解當中提到,古時候威儀的「儀」就寫作「義」,它最初的意思,本訓就是「禮容」,一個人很重視外在的禮所表現出來的容貌、樣子,這種威儀就是「義」。在古時候這些古文字,大多數都是以「義」作為威儀的「儀」字。當然有許多學者也有不同的解釋,這當中包括王筠、孔廣居,還有高翔麟等等,對於「義」字也有不同的解釋,大家可以看《正中字典》來做參考。

  「義」字當它作名詞來做解釋,「事之宜」叫作「義」。劉熙對於「義」字的解釋,「義,宜也,制裁事物使各宜也」,就是「義」。比如說在《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義」是「事之宜也」,我們常說的一句成語叫作「見義勇為」,這件事情我應當要去承擔、應當要去做的,就應當要勇往直前地去做。比如說在現在的這個時代,可以說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都有後繼無人的危機,如果我們年青人有能力、有德行、有一定的學問,特別是有這種「為往聖繼絕學」的志向,我們也應當要勇往直前,承擔起承傳聖賢教育的責任,這就是「義」,這是我們應當要做的。若是見義不為,無勇也,所以在這個時候就要見義勇為。

  這是作為名詞,當然它還有很多意思,比如說「義」還可以作「天理」,《論語》當中就有一句經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註解當中說「義」是「天理之所宜」,就是我們應當要去做的。而「利者,人情之所欲」,君子所做的是「天理之所宜」,他不計較這些利害。可是小人不同,「小人喻於利」,凡是跟他的利害關係會有影響的,他就不肯去做。所以「義」作名詞解就有「天理」的意思,此外它作為名詞還有一個解釋,就是「節曰義」等等,它的意思、內涵是很深厚的。在不同的文言文的語言環境當中,「義」就有不同的內涵,我們就要看這些經典或者是古文當中,具體的語言環境來分析。它作為動詞來說,就有「善其義而稱美之」,有這樣的意思,作為形容詞就有「篤守正義」的意思。

  關於這個漢字,我們就跟大家介紹到此地。接下來看下一個漢字,「節義廉退」的「廉」。「廉」字,我們平常在使用這個漢字的時候,往往會跟廉潔的「廉」聯繫到一起,但是實際上「廉」字在最初的本義,並不是跟「廉潔」有關,只是它後來又衍生出了很多意思。所以我們先來看一下,「廉」字小篆的字形,大家會看到小篆的「廉」是「從广,兼聲」,是由這兩個部分所組成的。而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廉」字的本義呢?「廉」是「仄」的意思,「仄」字比如說我們在寫詩詞的時候要注意平仄,就是這個「仄」。所以「廉」是「仄」的意思,但這個「仄」並不是指「平仄」,而是指什麼?所指的是堂屋的側邊,所以「從广」。

  「廉」這裡面有一個「兼」,「兼」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大家會看到「兼」字有兩個禾苗的「禾」並列在一起,然後中間有一隻手,手上拿著兩個禾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合二為一」。所以「廉」雖然是「堂屋的側邊」,可是實際上它和堂屋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是「兼聲」。我們就要注意,「廉」確實最初並不是「廉潔」的意思,我們看它作為名詞,「廉」就有「側邊」的意思。比如《儀禮》當中說:「設席於臺廉東上」,這個「廉」既不是指簾子,更不是指廉潔,而是指「側邊」。這是《儀禮·鄉飲酒禮》就有這樣的一句經文。

  到後來「廉」才具有比如說德行高潔,或者是高潔的行為。我們常說的「廉潔」,這是後來才有的意思,並不是這個字造字的時候本來的意思。還有「直曰廉」,這個「廉」是「方正」的意思。所以後來它有一些引申的意思,就跟一個人的德行有關係,比如說「八德」當中:「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廉」是「廉潔」的意思。這是它作為名詞,如果作為動詞就有「糾察」的意思;作為形容詞,就有「清潔」的意思。

  這個漢字的形、音、義我們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裡,當然每一個漢字因為它在歷史的使用過程當中,從本義到引申義或者有假借義,通常會有許多的義項。這些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有辦法非常深入地、仔細地去講解,只能夠先把簡單的形、音、義的概念跟大家做介紹,大家如果對於文字有興趣的話,可以再繼續地深入漢字文言文,這裡面確實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和無窮無盡的學問。

  我們今天學到這一句經文:「節義廉退,顛沛匪虧」,這句經文所強調的,是一個人身上的這種氣節與道德品質。即使是在顛沛流離、生活困頓這種情況之下,也要保持自己的節操。在歷史上像文天祥、史可法等等,都是非常有氣節,在這個問題上足以成為後世之人的典範。我們在看雪公老人講解《論語》的時候,提到像文天祥這樣的忠臣,他老人家也是非常讚歎的。特別是他留下了一句千古的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體現出文天祥是把作為一位臣子忠貞的氣節,看做比生命本身更為重要。雖然當時忽必烈也知道文天祥是一位人才,他也是惜才、愛才,希望他能夠投降,可是文天祥始終不為所動。

  甚至在他從容就義的時候,人們看到他所寫下的一句話談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可見得在他的心目當中,「仁」跟「義」是多麼的重要,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他也要堅持作為一位臣子所要具有的道義。就如同他在《正氣歌》當中所說:「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一個人德行的根本是哪裡呢?就體現在他的道義當中。文天祥的這一片忠義之誠,我們在幾百年之後再來讀他的故事,內心依然是有很深的感動。這一句「節義廉退,顛沛匪虧」,我們學到這句經文,很自然的就會想起這一位愛國的忠臣。

  接下來大家再來看下一句經文:「性靜情逸,心動神疲」,這一句經文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簡單的意思。「性靜情逸」,「性」所指的是人的心性。如果「性靜」,「靜」是寧靜,要是心能夠處於一種寧靜的狀態,「情逸」是指情緒安逸自在。如果心性寧靜,情緒自然會安逸自在,我們的情感情緒能夠比較安穩。可是如果是反過來,「心動」指的是一個人的心變動不定,這是「心動」。變動不定,往往他可能一直在想事情,讓自己的心思處在變動不定的狀態。「心動神疲」,「神疲」,指他的精神會疲憊不堪。那可能有的人在白天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妄想跟妄念,想很多,甚至於想到連晚上要睡一個安穩的覺都不容易。由此可知,一個人的念頭特別是妄念,對他能量的耗損是非常大的。「心動神疲」,指一個人的心思在變動不定的情況之下,他的精神就會感到很疲憊。

  我們也是先來分析一下這裡面的漢字,先來看「性」這個字。「性」,大家看小篆的字形,從小篆的字形我們會看到「性」字是「從心,生聲」,它是「心」字旁,右邊的「生」是和它的讀音有關。那「性」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在《六書故》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命於天固有諸心」叫作「性」。所以「性」這個漢字,最初的意思是指「稟自天賦,而固結於心的諸種氣質」,所以它有「心」字旁。它右側的「生」,就有生長、生殖的意思。所謂「飲食男女」這是人之通性,平常我們需要飲食,吃東西才能夠滋養色身,身體才能夠長成。而男女之事,這是跟人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殖,培育子孫是有關係的,所以「性」字「從生」,「生」是它的聲旁。

  「性」這個字當它作名詞,第一個意思是指「有生之物,隨其與生俱來的氣質」,就叫作「性」。比如《禮記·中庸》就有談到:「天命之謂性」,當然如果要解釋「性」,在義理上也有很深的含義。《禮記·樂記》有一個解釋也是很有道理的:「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那也就是說其實人的這種天性跟本性是如如不動的,可是當他看到這些外在的誘惑,就生起了許許多多貪、瞋、癡的念頭,這時候他的欲望就起來了。如果我們能始終保持最初的那一念,那一念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的天性,如果能夠始終保持,而不為外在的這些環境所誘惑,不會生起種種貪、瞋、癡、慢、疑的習氣的話,那人的天性始終就能夠保持。這是在《禮記》當中就有這樣的經文,當然「性」作這個意思的時候內涵是很深的,它還有其他的意思,在這裡就不一一地列舉。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個字,那就是「心」。關於「心」,可以說我們對於這個字會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為什麼呢?當大家看到「心」字的時候,可能會想到所謂「肉團心」,也就是人的五臟六腑當中就有心臟。可是如果「心」是涉及到「心性」,那可能還有一些更深的含義,比如說在禪宗當中會談到,你要找自己的本心,「覓心了不可得」。所以「心」字,大家可能會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下面大家先來看一下這個字,這裡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大家看到投影片上甲骨文的字形,跟我們現在所畫的「心」的符號就很像。金文的「心」在《正中字典》當中,這個字形和我們投影片上的字形也有點不同。小篆的「心」,中間形狀就像「心」,外面包著這一層像「包絡」,有很多經絡在其中,《說文解字》是如何來解釋「心」字的本義呢?《說文》解釋「心」是指「人心、土藏,在人身之中」,也就是人的身體當中的心臟,所謂的肉團心。儒家的經典當中,我們知道儒家的經典有所謂今文跟古文的不同,同樣在《尚書》當中《古文尚書》跟《今文尚書》說法也是有點不同。《古文尚書》是「以五藏(臟)寓五行」,所以五臟跟五行是相對應的,《古文尚書》的記載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腎水」,「土」在五行當中,「萬物皆生於土」,所以《古文尚書》認為「心為土藏」。

  可是許慎的解釋,是依照《今文尚書》的說法:「博士說以為火藏」,這就是《今文尚書》的說法。《今文尚書》的說法五臟跟五行的對應關係有所不同,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今文尚書》認為「五行火空尚明」,但是就運用來說「心為火」。當然無論是古文還是今文,它的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經學家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釋。不過《說文》所依的是《今文尚書》的解釋,所以才說是「心」的本義是「人心」,指的就是人的心臟,「土藏,在人身之中」。

  我們會看到《正中字典》這裡有一個心臟的圖,從這個字最初造字的時候,是按照人的五臟當中的心臟來造這個字的。其實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起心動念,大家不要認為說我的起心動念跟這些宇宙萬物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這個關係可密切了。也就是當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能夠符合「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能夠符合「仁、義、禮、智、信」的話,它不但對於我們的五臟六腑會很有好處,而且也會使得我們的生活環境,種種的災難都能夠減少。這一點其實在儒、釋、道的聖賢經典當中是談到很多的。

  所以養生之道,大家不要以為只是去多吃一點健康的食品,吃一些養生的藥品,不要以為用這種方式就可以使身體得到健康,那當然飲食是很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態。一個人能夠把心態恢復到正常,符合「仁、義、禮、智、信」,能夠遠離「貪、瞋、癡、慢、疑」,遠離「怨、恨、惱、怒、煩」,那內在就會使自己的五臟六腑都很健康,跟外在相關的,可以使周遭的環境災難減少。比如說我們能夠隨順性德,做到「仁、義、禮、智、信」,仁慈對我們的肝臟是很有好處的,仁慈養肝;如果一個人所作所為都是符合義,符合道義,那正義養肺,對肺部好;如果能夠處處都遵從禮的精神來處事待人接物,那人的心臟就會好;我們所作所為都是遵從聖賢的智慧,而不是愚癡的行為,這是養腎;若是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夠誠信不欺,這是養我們的脾胃。

  這是從正面的來說,「仁、義、禮、智、信」跟我們的五臟六腑有這樣的關聯。那反過來,如果我們都是用「怨、恨、惱、怒、煩」這種心態來處事待人接物呢?怒傷肝、悲惱傷肺、恨傷心、煩恐傷腎;如果是怨天尤人,或者是懷疑,就會傷害到人的脾胃。這是談到養生之道,我們要知道其實一個人的心態,和自己的身體的關係,以及和周遭生活環境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在佛法當中也談到,如果能夠隨順「戒、定、慧」,就能夠天清地寧。我們遠離「貪、瞋、癡、慢、疑」,「不貪」就能夠遠離水災;「不瞋」能夠遠離火災;「不癡」則是遠離風災;「不慢」,「慢」是傲慢,或者心裡高下不平,就能夠遠離地震。

  這個道理是很深的,師父上人在講解《無量壽經》這部經典的時候,也曾經開示過,如何能夠幫助我們的地球真正恢復正常。大家會看到在現在這個時代,整個地球的災難是很頻繁的,究竟這些災難能不能使它恢復正常?其實答案是肯定的。師父上人強調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正,就能夠化解種種的災難。在佛法的經典當中,也談到水災是怎麼造成的呢?是「貪婪」所造成的。而火災是「瞋恚」的心所感應的,像我們看到現代的人,瞋恚心、脾氣都很大,所以地球溫度不斷地上升,它跟什麼有關?跟人的瞋恚心是有關的,人的瞋恚心越大,整個地球的溫度就會不斷地上升。佛經還談到風災是從哪裡來的呢?它是「愚癡」所造成的,而地震剛剛說到這是「傲慢」,還有一個人他的心高下不平,就會產生地震的這種災害。所以我們若是能夠把這些「貪、瞋、癡、慢、疑」,種種不好的心態轉變過來,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是我們不會生病,無論是寒病還是熱病都會消失,再來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水災、火災、風災就不會發生,為什麼?因為一切法都是隨著自己的念頭在轉變,所謂「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佛在大乘經典當中常常說到這一點,它和我們的起心動念是息息相關的。

  而師父上人也在講席當中,引用佛法常說的一句話來勸勉我們,這句話能夠解決災難的問題,佛家常說:「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這是佛法教導我們如何能夠真正地化解災難,大家不要以為說這是宗教的觀點,實際上現在許多尖端的科學家,他們的科學報告跟經典當中所說的能夠對應。科學家所做的這些研究,其實在大乘的佛教經典當中,都可以找到和它對應的這些經文。佛在三千年前就說得這樣的清楚,可以說比現代的科學家說得還要透徹。師父上人特別提醒我們,發生在我們面前的這些災難,迫切的需要解決,解決之道在哪裡呢?解決之道就在一念之間,也就是我們要把所有的這些錯誤的念頭放下,就是這一句經文當中所說的「心」,大家要讓自己的心都能夠符合「仁、義、禮、智、信」,都能夠遠離「貪、瞋、癡、慢、疑」,這是非常重要的。

  佛在經典當中,我們看《無量壽經》有一句非常重要的經文:「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與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淩弱,各得其所」。我們看這一段經文是出自於《無量壽經》,當我們真正能夠去落實佛陀的教育,把佛陀聖哲智慧的教誨,在這個地區廣為弘揚傳播和落實,就能夠有這麼多的利益、這麼殊勝的功德,這是真實不虛的。

  這一句經文我們學習到此地,請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大家看《聖學根之根》第六十五頁第二行:「守真志滿,逐物意移」。我們先來看這一句經文,「守真志滿」,什麼叫「守真」呢?「守真」所指的是讓我們保持沒有妄念,「真」是處在沒有妄念的這樣一個狀態。一個人要能夠保持沒有妄念,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說參禪,參禪要達到無念並不容易。所以我們修行的是念佛法門,就是讓一個人念頭專一,先能夠求專一。念佛,正念就是這句阿彌陀佛的佛號,用正念來伏住妄念,到最後能夠達到功夫成片,甚至是一心不亂,那就是萬念歸一,歸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佛號。

  「守真志滿」,「志滿」是德行自然能夠圓滿。「守真志滿」,當一個人能夠保持沒有妄念,他的德行自然就能夠圓滿。德行的圓滿,「行」有包括自己的行為。那「德」是什麼呢?「德」所指的是內心的品德修養,能夠達到圓滿。「逐物意移」這是追逐,「逐」是追求,「物」是物質。如果是追逐物質的生活,「意移」,一個人只知道追逐物質生活,就會改變自己奮發向上的意志而變得隨波逐流,這一句「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就是這個意思。

  張清泉教授也有談到,一個人的念頭會常常隨著外面的誘因,在那裡跑來跑去的。「逐物」這裡說的是物質生活,就是我們的念頭跟著外面誘因在跑,那它不一定是物質的生活,它會落入第八識的這些種子,統統變成法塵,我們在回憶當中,就一直在這裡攀緣。所以《論語》當中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我們所追逐的有時候不一定是物質,但它會讓我們的意念、我們的心在這裡動蕩不安。這是「守真志滿,逐物意移」,我們先就經文的意思做一個簡單的解釋。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裡的漢字,先來看「真」字。「真」,這裡有金文的字形跟小篆的字形,「真」字是一個會意字,我們看小篆的「真」,它跟金文的「真」有一點類似。小篆的「真」是從「匕」,這個字念huà。我們知道很多的字形當部首的時候,它的讀音和漢字會有一些差別。真是「從匕從目從乚」,大家看到這個部首像L形,像英文的L多一個勾,是念yǐn。它最底下還有兩個撇,「真」字是由這幾個部分所組成的。

  那我們先來看一下「匕」,很像匕首的「匕」,它讀作huà,「匕」它是什麼意思呢?它是變化。「真」當中有一個「目」,「目」是眼睛,眼睛有什麼功能呢?眼睛能夠看,能夠辨別、辨識。還有一個說法,道家的經典當中有說到:「養生之道,耳目為先」,所以「真」有「目」這個形體在其中,「目」是指的眼睛。我們再來看長得像L的形體,在真字的左下角,有一個像L,實際上這個L是讀作yǐn,古時候的「隱」,隱居的隱,就是長成這個樣子。「乚」這個形體是什麼意思呢?它是「藏匿」的意思,「乚」是隱藏、藏匿。那「真」最下面的這兩個,我們寫楷書的時候是一個撇再加一個點,它是「下基」的意思,也就是供乘載的物品。

  我們把以上的「真」字所組成的這一些部首,或者是筆畫,把它合在一起,綜合起來,解釋「真」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原來「真」字的意思就是人能夠變化他的形體,乘物上天就叫作「真」。在《說文解字》當中對「真」的本義,怎樣解釋?是解作「僊人變形而登天」。我們知道從古到今都有許多修道之人,儒家有聖賢;道家則有一些修道之人,他是想要修行升天去當神仙的;而佛家則有阿羅漢、菩薩、佛。那麼「真」字在古時候,稱若干的仙人就是「真人」,它的意思本於「真」這個字,它最初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真」,指的「僊人變形而登天」,一個修道人,他是想要借由修行能夠升天去當神仙,當他修行成功的時候,就來到天道成為神仙。天人或者是仙人,他就具有一定的神通,可以變形,還可以到天道,不僅僅是在人間,他可以很自由的上到天上去。

  這就是「真」字,我們看它最初的本義,在《說文》裡面是這樣解釋的。而徐灝對於「真」字還有他的看法,他認為「真」字就是古時候的「慎」,也就是「謹慎」,加心字旁的那個「慎」字。在傳註當中都會解釋「慎」是什麼意思呢?「慎」是「誠」,也就是真誠的誠,「誠」就是「真」。徐灝也是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真」是「慎」,我們看它從「乚」,「乚」像L形的形狀。「從乚異從匕,匕跟比同」,它是「密」的意思,「從乚是矩」,是審度的意思。

  「從目」,我們看「真」中間有一個眼睛,「目是諦視」,眼睛可以去看。最下面楷體是一個撇、一個點,這個形體是「分別」的意思。徐灝認為,它都是「審慎」的意思,所以「真」是解作「慎」。總之這些文字學家,他們對於漢字的說解也都有一定的道理,列舉在這裡可以讓大家來做參考。「真」作為名詞,第一個意思是「仙者曰真」,也稱作「真人」,這在一些道家的經典當中比較常出現。再來「真」作動詞它有「信;誠;實在是」的意思,作形容詞有「不虛假」的意思。

  這裡我們看到「守真志滿」,其實「真」用在儒、釋、道的經典當中,「真」都會有不同的這些含義。比如說「守真」,用儒家的經典來說我們可以理解為「明明德」。在道家說到「真」,它指的是神仙,能夠變化不同的形體登天,道家所要修的也是「真」。而「真」如果按照佛法的解釋,就是指一個人的「真如本性」。我們要守住自己的本性,本性是本善,它具足圓滿的萬德萬能,那我們如何才能夠守得住「真」呢?要遠離一切的妄想、分別、執著,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能夠做到「守真」。當然做到這一點,在佛家來講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真正恢復了自性,大徹大悟的境界。當然《千字文》在這裡所說到的「守真志滿」,還沒有強調說達到那麼高的境界,它應該是跟「逐物意移」相對的。也就是我們不要去追逐這些外在的物質享受,能夠守得住自己的「真」,代表的像儒家所說的「誠意正心」這樣的一種狀態。

  「守真志滿」,因為今天時間的關係,關於這一句經文還有其他的漢字,我們還沒有跟大家分享完,以及這句經文更深入的義理,就留待下一節課再來跟大家分享。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