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3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四頁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外受傅訓,入奉母儀」。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外受傅訓」,「傅訓」指的是長輩對於晚輩的教誨,所以「外受傅訓」,指在外面無論是求學問道,還是學習任何的知識技能,都要尊崇老師或者這位教導我們的長輩的訓誨,「訓」是教誨的意思。

  下一句「入奉母儀」,「母儀」跟母親在家庭當中的「身教」是有關係的,因為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母親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種種的儀態與風範,會對子女產生很深重的影響。「入奉母儀」所指的就是在家庭當中,要能夠謹守「母儀」的榜樣,這是我們上一節課,就學到了這一段的經文,並且關於「外受傅訓」,也列舉了在周朝的時代為了培養下一代的君王,在教育的方面,都是選取這個時代最有德行、最有學問的好老師來教導他。

  這節課我們再來看一下「入奉母儀。「入奉母儀」特別強調作為母親的身教與榜樣,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佛門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常常強調「治國平天下」的根本,那什麼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呢?就是教育下一代。這一點,師父上人曾經開示過學習印光大師的教誨,其中就有談到「教子」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我們也來學習一下這一段的開示。

  「光常曰」,「光」指的就是印光大師,他是中國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祖他老人家常常談到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權」是「權巧方便」,用佛門當中的話來說也就是「善巧方便」。假如沒有這個方法,也就是「因果」的教育,聖人就無法治天下,佛菩薩也沒有辦法度化眾生,所以說這是度化眾生的工具,非常的重要。特別是印祖他老人家一生都非常重視家庭的教育,他老人家強調,「教子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這一點很重要。

  師父上人也談到印祖所說的教誨確實是真實不虛的,為什麼呢?我們會看到現在整個國家天下,整個天下所指的就是世界,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這個原因出在哪?我們不要看別的,只要看看現代的年輕人,下一代他們學的是什麼,現代的年輕人還有孩童都是誰來教導呢?這個時代許多的家長父母為了去賺錢把對孩子的教育疏忽了,往往把孩子都是交給「電視、網路」來教他。可是整個「電視、網路」所彌漫的都是什麼樣的氣息?它所傳播的都是什麼樣的內容呢?它教人們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這些內容,這真的是很嚴重的問題。

  師父上人就有強調,在七十年前,那時候還從來沒有聽說有兒女殺父母,或者兄弟相殺相殘的事件,真的是沒有聽說過。而現在大家打開報章、雜誌、網路、媒體,幾乎每個星期都能夠看到這種「違逆倫常」的事情發生,大家想一想這是不是非常的可怕。師父說這個話是在二零零九年,到現在已經是過了十多年了,師父當時就談到,如果十年之後恐怕是每天都能夠聽到,真的是不假,我們如果打開這些網路媒體,經常就會看到兒女殺父母、兄弟相殘,夫妻離婚這就更不用說了,這些「違逆倫常」的事件在我們現在的時代幾乎天天都在發生。我們想想看,人生活在這樣的世界,充滿了恐懼跟不安而沒有安全感,所以師父上人特別強調,教育下一代是非常的重要,這是比什麼都重要。

  而印祖則是特別強調說:「教女尤為重要也」,就是女子的教育。為什麼印祖他老人家會這麼強調呢?「以有賢女,方有賢婦」,「女」跟「婦」,我們前面都有跟大家分析過它的字的形、音、義。「女」就是還沒有出嫁的女子,「婦」則是已經結婚的婦人,有賢德的女子才會有賢德的婦人,也就是賢慧的太太。「賢母所生之兒女皆為賢人」,為什麼?因為一位女子如果有德行,她能夠恪守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她帶出來的孩子從小都能夠懂得孝敬父母、孝敬祖父母,能夠尊敬一切的尊長,這就是母親「身教榜樣」的力量。

  在許多年前,中國國內常常會舉辦一些傳統文化的論壇,就有一些老師,像劉芳總裁等等的,她們會在臺上去講,她作為媳婦在家裡如何孝敬公婆、如何和睦丈夫,如何因為她這樣的一個媳婦的所作所為,讓一家都生活在幸福而美滿的生活中。那個報告我們都有聽過,非常的感人,所以師父上人談到,像這樣「女德教育」的報告,也就是印祖所說的「賢女、賢婦、賢母」。她在家裡能夠孝敬公婆,和丈夫非常和睦相處,自然教導孩子也是教子有方,能夠把孩子教導成為有德行、有學問的賢人。

  印祖說:「此三太之所以興周」,這裡就舉出的例子,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哪一個朝代享國最長久呢?就是「周朝」,周朝「八百年不衰」,後世各各朝代的時間有長有短,但是都沒有辦法跟周朝相比。周朝是八百年,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是四百年的歷史,為什麼周朝能夠維繫八百年的基業,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成就呢?得力於最早的三個婦女,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太」。

  有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以及他的母親「太妊」,還有文王的夫人「太姒」,這三位女子都是聖人。我們看到這樣的女子所培養出來的子孫,有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我們前幾節課還介紹過召公,他們都是兄弟。「文武周公」這都是大德、大聖人,所以她所積的德是非常的深厚,能夠享國八百年真的要得力於這「三太」,這三位夫人深厚的德行。印祖說:「而後世稱女人為太太之來源也」,為什麼稱「太太」呢?就是這個意思,太太指的就是「周家的三太」。所以後人稱妻子為太太,這用意在哪里?都是希望他的妻子能夠效法「太姜、太妊、太姒」的德行,這樣培養出來的兒女就都是聖人。所以印光大師強調:「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蓋以母教為本也」。

  我們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倫理的社會,在「五倫關係」當中有「夫婦有別」。夫妻二人結了婚,建立了一個家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任務。所以從前人為什麼要結婚呢?不是情愛的結合,而是為了傳宗接代,培養出更好的下一代,這個家庭才能夠興旺,而且國家也才能夠富強,使得這一代比一代還要好,是為這個來結婚的,這跟我們現代社會當中看到的是完全不相同。

  所以「五倫五常」當中談到「夫婦有別」,「別」是別在哪裡?別在責任義務是不相同的。古時候是「男主外」,丈夫主要負責的是家庭的經濟的生活,所以要外出工作;而太太在家中是負什麼責任呢?她的責任就是「相夫教子」。最為重要的是下一代能不能培養出好的人才,這關鍵都在於太太。所以我們看到,「夫婦有別」,究竟是下一代能不能培養出賢德的人才比較重要,還是賺錢比較重要?從這裡我們就可以體會到誰的責任更重呢?當然是太太的責任更重。因為太太真的是肩負著一個家庭的興亡興衰的責任,先生主要是負責家庭的經濟的生活,日子能過得去,他負責這一些;而太太則是要相夫教子。

  所以今天學到這一句經文,「外受傅訓,入奉母儀」,我們就能夠瞭解到母親的德行,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就像「太妊」,這是「三太」之一,她在懷文王的時候就非常重視「胎教」,為什麼呢?因為母親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胎兒,胎兒出生之後如何來教育,這些都跟母親的榜樣息息相關。所以太妊在懷文王的時候,就能夠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君子說:「太妊為能胎教也」,古時候婦人在懷孕生子的時候很重視胎教,「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不可不慎也」。

  師父上人這段墨寶非常的重要,講到古時候的婦人女子,她們知道在懷胎時期她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會影響到胎兒,所以為了能夠孕育出聖賢的根基,她在懷孕的時候就非常重視胎教。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跟「善」相應,跟「善」相感,這就是這裡說:「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會直接影響到胎兒。所以古時候這些賢德的母親,她們能夠重視胎教,才能夠培養出聖賢的兒女,這句經文我們就分享到這裡。

  請接著看下一句經文,第六十四頁倒數第二行:「諸姑伯叔,猶子比兒」。這句經文「諸姑伯叔」,指的就是在家族當中父親的兄弟姐妹,這是我們的長輩。「姑」是父親的姊妹,「伯」則是父親的兄長,「叔」是父親的弟弟。我們中國古代都是「大家庭」的制度,在大家族當中非常重視「長幼有序」,這種長幼尊卑都是井井有條。因此,作為晚輩對於這些姑姑、伯伯或者是叔叔,都是他的長輩,都要同樣的尊敬。大家族當中長幼尊卑的這種「禮」,在古時候是很重視的。像「喪禮」,看到他所穿的喪服,他所戴的孝就知道他的身份。所以古時候的大家庭有很多的好處,雖然在大家庭當中確實規矩是多一點,可是它的許多好處都是現代的這種小家庭所無法比擬的。那不要說別的,在大家族當中縱使孩子的父母,比如說有過世的比較早,如果這個孩子是生活在大家庭當中,他就比較不會有這種「單親」的問題,為什麼?家族還有其他的這些姑姑、伯伯、叔叔等長輩,可以協助撫養這個孩子長大,這是「諸姑伯叔」。

  那麼「猶子比兒」呢?我們看上一句講的主要是晚輩對於長輩要能夠有恭敬心,而「猶子比兒」就是說長輩對於晚輩也要當做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長輩對於他的兄弟姊妹的子女,要看成是自己的親生兒女,用這樣的愛心來對待他,這樣整個家族才能夠凝聚,整個家族的情感能夠團結在一起。所以這裡「猶子比兒」,「猶」有「好比」的意思,就如同自己的子女一樣去對待他。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我們選取了其中的漢字來跟大家分析它的「形、音、義」。「諸姑伯叔,猶子比兒」,我們來看「諸」,「諸」有小篆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也有金文的字形,金文的字形跟小篆的字形比較接近,小篆的「諸」是「從言、從者,亦從者聲」,所以它可以說是一個會意字,也可以說是一個形聲字。如果是形聲字,「諸」右邊的「者」就是它的聲旁,左側的「言」則是它的形旁。「言」是辯說,我們要跟人辯論或者談話都是離不開言語;右邊的「者」是「別事詞」,什麼是「諸」呢?人跟人之間在辯說、辯論、談論的過程當中,「稱述眾品使相取別」的詞就叫作「諸」。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強調「諸」是「辯詞」,也就是「稱述眾事而總括」的詞就是「諸」。

  「諸」這個字的本義可能大家覺得會有點抽象,實際上我們在使用文言文的時候,「諸」常常會有幾個常用的用法,比如說它作代詞的時候,「諸」就有「之」的意思。比如《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諸」就是「之」,就是「彼」,它是一個指示代稱,這是它作為代詞的時候有這個用法。因為它作為代詞,「諸」在文言文當中還有兩個不同的意思,一個相當於「之於」,而且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相當於「之乎」。如果我們學文言文的文章,「諸」字的這個用法是很常見的,比如說它作「之於」來講,在《論語》當中同樣有一句經文,也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孔老夫子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子張書諸紳」。這裡「子張書諸紳」,「書」是一個動詞,「諸」就是「之於」,書之於紳,就是這個意思。

  「諸」作「之乎」來解,它是有表疑問,也有表感歎的。同樣都是《論語》的經文,比如《論語·子罕》,有一句經文說:「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價而沽諸」,這個「諸」都是「之乎」的意思,它表示的是疑問。「諸」也有表示感歎,同樣是《論語》當中有一個例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這個「諸」是「之乎」,但是在這裡它表示的則是感歎。

  「諸姑伯叔,猶子比兒」,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子」。說到「子」,我們同樣也是先看一下它的字形,在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當中的「子」字,它的字形我們看投影片上的甲骨文、金文和《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用的甲文、金文,它的字形就有點不同。我們先看《正中字典》當中的甲骨文,甲骨文當中的「子」,上頭有「三根毛」,就像小朋友頭上的毛髮,剛剛長出來,長的不是很多。中間方方的一個叉就像小朋友的頭,下面就像小朋友的身體。小朋友,我們看孩子剛出生,或者是一歲、兩歲的時候,你會注意到這個孩子按照全身的比例來說,他的頭就會顯得特別的大。所以甲骨文在描述「子」,這是一個典型的象形字,在刻畫他的形體的時候,他的頭就顯得特別大,於是它就表示「子」,表示「兒」,就是小朋友。

  金文的「子」在《正中字典》當中有兩個不同的形體,第一個形體看起來就很像一位小朋友的形狀,所以「兒」就是「子」。而金文的第二個形體跟我們投影片上的字形比較像,林義光先生認為金文的形體就像,「頭身臂及足並之形」,為什麼?因為小嬰兒還在繈褓當中,媽媽還抱在懷裡,你會看到小朋友的形體,他的頭、身子還有手臂以及腳,常常會縮在一起、並在一起。小篆的「子」同樣也像是小嬰兒在繈褓當中的形體,因為小嬰兒剛剛出生,他習慣性的動作,在媽媽的肚子裡就是這樣子,所以出生之後你看他的形體也是如此。

  在小篆當中,我們看它的本義就是指「嬰孩」,小嬰孩的意思。「子」這個字既可以指「兒子」,也可以指「子孫」,當它作名詞的時候就是「兒」,子就是兒,兒就是子。比如《禮記》當中說:「子於父母則自名也」,「子」就是「兒子」,兒子在父母面前要自己稱自己的名字。同樣「子」不僅是可以指「兒子」,也可以指「子孫」。這個字作名詞就有許多的意思。如果它是作代詞的時候,「子」可以作第二人稱的代詞,比如《論語》當中說:「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這個「子」就是「你」的意思。

  這句經文,關於這裡面的漢字,我們主要選擇這兩個字來跟大家作分享,「諸姑伯叔,猶子比兒」這句經文非常明確,這裡有談到晚輩對於長輩尊敬,長輩對於自己兄弟姊妹的兒女,也要像親生的子女一樣去照顧愛護。在這裡我們再補充一點,因為前面的課程我們常常會談到「五倫關係」當中的「夫婦」,會談到女子的教育以及母親的德行這個問題,所以也跟大家分享過班昭《女誡》當中的一些內文。在這裡我們再節錄班昭《女誡》當中「第六」跟「第七」,這是從女子的角度來講,當她嫁到了夫家之後,除了在前面我們曾經分享過的女子要具備「德、言、容、功」這四個方面的德行,然後要用非常柔順的態度來對待家人等等,這在班昭《女誡》當中談到很多,我們在這裡再節錄一個是《女誡》當中有「曲從第六」以及「和叔妹第七」。

  「曲從第六」這裡主要談到的是女子嫁到夫家來之後,她和婆婆公公之間的關係。首先班昭就有談到:「舅姑之心,豈當可失哉?」,作為女子除了在家庭當中需要「相夫教子」,這是她的天職,而且一個家庭下一代是不是能夠出人才,都跟女子的德行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首先嫁到這個家庭來之後,她要為子女做出一個什麼樣的榜樣呢?首先第一點,對於公公婆婆要能夠孝順。第二條說:「夫雖云愛,舅姑云非,此所謂以義自破者也。然則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於曲從矣」,所以在一個家庭當中媳婦要能夠孝敬她的公公婆婆,這是家庭和樂的重要基礎。但是往往這個關係是不容易相處的,特別是現在的女子因為她的能力比較強,所以在家庭當中,就不願意去柔順聽從長輩對她的教導,往往因為這個原因,最後導致家庭當中會出現不和睦、不和諧的景象。這裡就特別強調作為女子,「曲從」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點說:「姑云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云爾而非,猶宜順命。勿得違戾是非,爭分曲直。此則所謂曲從矣」。「曲從」其實這裡體現的是作為媳婦對於公公婆婆的一種孝敬,同樣的如果再擴展開來,在家族當中她對於所有的長輩也要有一種特別恭敬的態度。究竟如何能夠做到「曲從」?「曲」是謙卑、忍辱、委曲求全以及委婉的勸諫;而「從」是「順從」的意思。所以家庭當中最重要的是「以和為貴」,不要在這裡面經常一定要爭一個是非,有的時候在一些情況之下,如果公公婆婆所說的是合情合理是正確的那當然要順從,如果有的時候公公婆婆說的做的並不是很合理,不太合情理,但是為人媳婦的還是要順從。

  這裡所長養的就是女子的「恭敬、孝敬之德」,以及她的「忍辱之德」,所以不要常常為了爭一個誰對誰錯,最後造成了家庭的不和諧。在這裡爭辯是非往往就很容易破壞跟長輩之間的感情,但是順從當中還有一個「義」,也有一個是非的原則。順從是一位女子謙恭、卑下的態度,可是如果長輩所做的確實是違背了情理、道義,作為晚輩也要像《弟子規》所說的這樣,所謂:「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乃至於:「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長輩氣頭上的時候你不要這樣去做,但是事情過後如果能夠委婉的勸諫,在長輩心情比較愉悅的時候去勸諫他,對於家庭的這種糾紛可以平息,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作用,起到一個很好的效果。

  再來看下面「和叔妹第七」,作為女子到一個家庭來的時候,除了要孝敬公公婆婆之外,對於丈夫的兄弟姊妹同樣也要能夠和睦相處。首先我們從「和叔妹第七」當中有列舉了七個小的重點,第一是:「婦人之得意於夫主,由舅姑之愛己也。舅姑之愛己,由叔妹之譽己也」,這就是講在一個家庭當中,女子不但是嫁到夫家來之後要孝敬公公婆婆,同時她對於丈夫的兄弟姊妹也要能夠有愛;「我臧否譽毀,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復不可失也」,所以對於丈夫的兄弟姊妹同樣都要能夠和睦相處,這對於維繫一個家庭的穩定和諧是很重要的;第三條:「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親,其蔽也哉」;第四條:「室人和則謗掩,外內離則惡揚」。

  所以我們看到為什麼古人會這麼重視婚姻,婚姻絕對不是只有兩個人的事情,它是關聯到兩個家族,而且女子在來到了家族之後是不是能夠用自己的德行,讓家族變得更加和諧和睦,而且讓她的兒女能夠看到母親的這種好榜樣,她在家庭生活當中和上上下下能夠和睦相處,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就是「家和萬事興」,確實是跟女子的德行關係是很重大的。一位妻子能夠得到丈夫對於她的尊敬疼愛,那是源自於公公婆婆對於媳婦的疼愛,而公公婆婆疼愛媳婦跟什麼有關係呢?跟哥哥、姊姊、小叔、小姑他們喜不喜歡這個媳婦也是很有關係的,所以一個家庭當中要能夠和這些親族和睦相處,才能夠做到「家和萬事興」。在《易經》當中說,這也是班昭在這裡列舉了《易經》的經文:「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都強調了在家庭當中「以和為貴」的這樣的一個道理。

  我們再看「第六」跟「第七」,第六:「夫嫂妹者,體敵而尊,恩疏而義親。若淑媛謙順之人,則能依義以篤好,崇恩以結援」。這就是講到丈夫的哥哥嫂嫂還有弟弟妹妹,雖然他和娶進來的媳婦沒有血緣的關係,可是既然是來到了一家,彼此之間就有很深厚的「親緣和情義」在,這是作為婦人、作為妻子需要敬重以及疼愛的親人。所以女子如果能夠謙虛、柔順,她在一個家庭當中一定能夠跟婆家的親人相處得很和睦。

  那麼「和」的要理在哪裡呢?我們看第七條就有講到:「然則求叔妹之心,固莫尚於謙順矣。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這裡強調,她能夠跟婆家的親人和睦相處,最重要的要領就是兩個字「謙順」。「謙」指的是要有謙卑的態度,「順」則是柔順的性情。「謙順」特別是對於女子來說,女子的德行首先就是體現在她的這種謙德還有柔順。如果謙虛跟柔順這種態度能夠始終保持,她的這種非常柔軟良善的性情就能夠像如沐春風一樣,讓每個人遇到她心裡都會感到非常柔軟,這是班昭在《女誡》當中所談到的原理原則。

  所以我們現在學到這句經文,「諸姑伯叔,猶子比兒」,這裡強調晚輩尊敬長輩,長輩也要愛護晚輩,這是在大家族當中的關係是這樣,我們在這裡補充的班昭《女誡》的這兩條,特別就是強調女子來到了一個新的家庭,嫁入到了婆家之後,她如何處理好家庭上上下下的關係,她和公公、婆婆的關係以及跟小叔、小姑之間的關係,這也是對於一個家庭是否能夠和睦和諧關係很重大的,所以我們在這裡也把它補充在此地,這句經文就分享到這裡。

  我們再看下一句經文,看六十四頁的最後一行:「孔懷兄弟,同氣連枝」,這句經文我們先來看「孔懷兄弟」。「孔懷」就是指非常懷念,在這裡它用來指兄弟的情義,兄弟之情。而「孔」字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它是甚,非常的意思,這是一個副詞,「孔懷」就是非常的懷念,這是有典故的,是出自於《詩經》。《詩經》有一首詩叫《常棣》,這裡就有講到,「死喪之威」,「威」是畏懼的意思,「死喪之威 ,兄弟孔懷」,所以「孔懷」是出自於《詩經》。《詩經》的這段文指的是碰到兄弟手足之間,如果有人不幸有死喪之事,這就是「死喪之威」。「威」是「畏懼」,痛徹心肝,如果兄弟的情感很好,或者是姊妹情感很好,萬一不幸其中有一個先走了,先離開人世,那對於手足之情會有所損傷。這種感受與懷念就叫作「孔懷」,所以「孔懷」這個詞是用來直接指兄弟之情的。

  兄弟之情要如何來維繫呢?所謂「同氣連枝」,「同氣」,兄弟是同胞,是同樣的一位母親所生。即使是同父異母,他不是同一位母親但也還有一半的血緣,所以兄弟是「同氣連枝」,就像樹幹一樣連在一起。樹幹有左邊的枝,也有右邊的枝,都是一體不二的。這句經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就是指兄弟之間要友愛和寬容,為什麼呢?因為他同受父母的血氣,是同樣的父母所生,就像樹枝一樣。雖然樹枝很多,可是它的根都是連在一起的,是同根相連的。這裡說「同氣連枝」,「同氣」是同受父母的血氣;「連枝」,用樹木來比喻兄弟之間的這種情義和關係,它都是同樣的血脈以及同樣的根。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孔懷兄弟」,我們來看一下「兄」。「兄」在這裡的形體,投影片上大家會看到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正中字典》中甲骨文、金文的形體引用就比較多一點,各自都引用了兩個不同的形體。我們先來看一下「兄」,它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的「兄」和金文的「兄」,投影片上這兩個形體是很相近的。金文的「兄」在《正中字典》當中第一個形體,林義光先生認為「兄」就像一個人「哆口形」,「哆」是張口的樣子,你看它上面的「口」張得很大。「兄帥教,與『后』同意」。林義光先生談到:「或疑弟本義為『次弟』」,弟弟的「弟」,它的本義是「次弟」;而「兄」的本義是「滋長」的意思。

  再看金文的「兄」,在《正中字典》當中第二個形體,吳大澂先生認為這個形體「先生為兄,故從㞷」,「㞷」是「先生」二字的省文。這是關於金文的「兄」的第二個字,吳大澂先生是這樣分析的。再來看小篆,小篆的「兄」是由兩個形體組成,上面是一個「口」,下面像簡體字的「兒」,實際上這個形體就像一個行人。「口」,人和動物吃東西都是從口裡吃進去的,但是《尚書》當中有經文:「其或有逸口」,「逸口」就是「逸言」,「口」所指的就是語言,所以口的功能不但是吃飯,而且還可以說話。

  在《爾雅》當中解釋:「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男子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呢?先出生的是哥哥,後出生的是弟弟,先出生的他的年齡當然就比後出生的要大。他所學習的「行與言」,你看「兄」下面形體就是走路,就像人在走路的樣子。先出生的人學習走路,還有學習說話,一定比後出生的人要學的早、學的快。「必先於後生者而日有進益」,所以「兄」字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是解作「長」的意思,也就是「滋長」的意思。但是這個本義,「兄」作為「滋長」的意思,在古時候的典籍就很少見。

  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兄」,它的意思往往並不是表示「長,滋長」,往往都是,比如作為名詞,「兄」可以是對友人的敬稱,也可以指的是兄弟。兄弟這就比較常見了,兄弟就是同胞手足,如果是男子先出生的就是「兄」,後出生的就是「弟」。比如《詩經》當中就有經文:「兄弟既翕,和樂且耽」,這裡的「兄弟」就是男子先後出生這樣來區別的。姊妹也是如此,同胞的姊妹在古時候也稱「兄弟」,比如《孟子》當中說:「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這裡指的就是同胞姊妹。「兄」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弟」,「孔懷兄弟」,我們來看一下「弟」。「弟」,如果大家看到甲骨文、金文的形體,會覺得這個形狀非常有趣,那究竟它是代表什麼意思呢?在造字的時候為什麼要這樣子來呈現「弟」的內容呢?我們就來看一下「弟」在古時候的字形。我們來看金文的「弟」,金文的「弟」大家看《正中字典》當中金文的形體,林義光先生認為它是「從弋、弓束之,束杙(弋)亦有次第也」。「亦從弋聲」,所以「弟」可以說是指事字,也可以說是形聲字。

  小篆的「弟」是「從古文韋省」,它有一個形體是從右上寫到左下,這個形體是它的聲旁,所以它是指事字也是形聲字。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弟」的本義是「韋束的次弟」,也就是拿「韋」來捆綁物品。「束之不一,則有次弟」,這裡指的就是拿「韋」來捆綁物品,按照被束縛捆綁的物品的大小跟長短,來定它的上下先後,所以從「韋」。再來它的聲旁,這個形體就是從右上角寫到左上角,這個形體它的讀音叫作yè,是「牽引」的意思。所以「弟」字是「引韋束物」,用「韋」去捆綁物品,所以它從yè聲。

  「弟」字作名詞解,它有什麼意思呢?跟剛剛所講的「兄」是相對的。同胞如果是男子先出生就叫作「兄」,後出生的就叫作「弟」,所以它是跟「兄」相對而言的。《左傳》當中說:「寡人有弟,不能和協」,這個「弟」就是跟「兄」相對來說。同樣的,「姊妹」在古文當中也可以稱「兄弟」,所以,「妹」也稱弟。同樣是《孟子·萬章》當中說:「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實際上這裡的「兄弟」是姊妹的意思。而「弟」是一個多音字,它也讀tì,它讀tì的時候,當名詞用,是同心字旁的「悌」,就是孝悌的悌,指的是「敬愛兄長」的意思。比如《禮記》當中說:「弟者所以事長也」,這裡的「弟」就要讀作tì,就表示敬愛兄長的意思。同樣它作形容詞也有這樣的意思,也就是「弟」字讀作tì的時候,和心字旁的「悌」是通用的,關於這一句經文的漢字我們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

  這句經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這句經文我們剛剛有跟大家分析過它的簡單的意思。這裡說的「同氣連枝」,所講的就是兄弟之情,因為兄弟之間是血緣的關係聯繫在一起的,它是「同氣連枝」,就像一棵樹一樣,一棵樹雖然有很多不同的樹枝,可是要是追溯它的根都是相同的。在歷史上就有一個故事叫作「田真歎荊」,這個故事說到,在隋朝的時期有三兄弟,他們的家族是姓田,有田真、田慶還有田廣這兄弟三人。兄弟三人本來都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可是到了田真他們兄弟當家的時代,就想要把家產分開。一般的家產比如說錢財物品,就比較好分,只要能夠公平,三個兄弟一人分三分之一,是比較容易把它分清楚的。

  可是原先因為他們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在家族的堂前就種了一棵「紫荊樹」,原本這棵紫荊樹長得非常的茂盛,兄弟三人要分家的時候看到這棵樹,那這棵樹怎麼分呢?於是他們就商量還是把它分成三段。他們只是這樣說一說,還沒有真正開始要去分的時候,想不到這棵原本非常茂盛的紫荊樹,突然之間就枯萎了。這個場景就觸動了田真兄弟三人,於是田真就說:「樹本同株」,本來是同一個根、同一個本長出來的一棵大樹,它聽說我們要拿刀把它砍成三段,所以它一夜之間就枯萎了。畢竟古人還是從小讀過聖賢書,受過倫理道德的教育,所以田真看到這個情景非常感歎,覺得我們人都比不上這棵樹,於是田真就感到非常地傷心難過。這棵樹的舉動就觸動了他們兄弟三人「同氣連枝」的友愛之情,於是他們三兄弟最終就決定不再分家,還是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且這三兄弟田真、田慶跟田廣,他們就更加地友愛,最後這棵紫荊樹從一夜之間突然枯萎,它慢慢地又長的越來越茂盛,就跟原本的狀況是一樣的了。

  李文耕先生在評價這件事就說到,田氏家族原本世世代代都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他們堂前的這棵紫荊樹,就在這個家庭氛圍當中感受到和氣融融的景象,所以紫荊樹也長得非常茂盛。可是到了後來兄弟三人要分家,各過各的日子,就把這種和氣,「家和萬事興」的氣氛完全都傷害了,都破壞了。即使他們三兄弟沒有想要把紫荊樹砍成三段,這棵樹也應當要枯死。結果想不到後來兄弟看到了這個景象之後,就觸動他們的這種友愛之情,於是最後他們決定還是要生活在一起,不願意再分家。結果紫荊樹、紫荊花又重新長出了非常茂盛的樣子,那就是田氏家族這種和氣融融的景象又再度回來,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明證。他們把兄弟比作紫荊樹這種「同氣連枝」,就相當地貼切。

  我們看「同氣連枝」,「同氣」是同受父母血氣,都是父精母血所生的,兄弟的親情是有血緣的關係聯繫的。「同氣連枝」,「連枝」就是「本是同根生」,如同樹木一樣,樹木雖然長了很多的樹枝,可是它的根都是相同的,這就是形容「同氣連枝」。所以法昭禪師曾經有一首詩非常的感人,說:「同氣連枝各自營,些些言語莫傷情」,就是講的兄弟之間的這種情義,不要因為言語上有一些摩擦等等的,就傷害了兄弟之間的感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法昭禪師的詩同樣也是勸勉世間的兄弟姊妹,一定要珍惜這種難能可貴的親情,彼此之間要能和睦相處。所以《弟子規》中說:「兄弟睦,孝在中」,如果看到自己的兒女都能夠相處融洽,一生當中都特別友愛,作為父母的內心一定是會感到非常安慰的,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

  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交友投分,切磨箴規」。我們剛剛學的「孔懷兄弟,同氣連枝」,指的是「兄弟」這一倫,現在這一句「交友投分,切磨箴規」,則是指的「朋友」這一倫,這都是「五倫關係」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交友投分」,「交友」指的就是結交朋友,友所謂:「同門為朋,同道為友」。友就是志趣相同,情誼相通。「交友投分」的「投分」是情誼相投的意思,「分」指的是「情誼」;「投」則是彼此之間能夠合得來,也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所謂「無友不如己者」。「無友不如己者」,張清泉教授也強調,「如」是「同」的意思,是主動結交,也就是他不會主動去結交跟自己道不同的人,如果是志不同,道不合,就不會主動去跟他結交,不會主動去跟他做朋友。所以「交友投分」,這是在情誼上能夠合得來的朋友,是要結交志同道、合情誼相通的朋友,這是「交友投分」。

  什麼是「切磨箴規」?「切磨」,所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磨」是指加工一些玉石,玉石加工的時候要給它不斷地去磨,磨得很細。「切磨」在這裡是引申,彼此之間能夠在學問上去探討跟研究,所以朋友之間要互相地切磋琢磨。「切磨箴規」,「箴規」是規諫跟勸誡,在《論語》當中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一點是《論語》當中很重要的一段經文,也就是三個人在一起,這其中一定能夠找到可以值得我學習,作為我榜樣的人。這三個人當中,一個是我們自己,另外兩個人,一個人身上有很多長處,我們就應該向他效法和學習;如果是他身上有缺點,我們看到了就要反省和檢點,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習氣毛病,就要趕緊把它改過來。這就是《論語》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切磨箴規」,指朋友彼此在學習當中互相的切磋琢磨、探討研究,而在品德方面也能夠互相的規諫還有勸誡。

  我們來看一下「友」字,朋友的友,大家看到這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甲骨文、金文跟小篆,「友」字的形體都是蠻接近的,我們看一下小篆的「友」,「從二又」,那這個「又」是什麼呢?「又」是手,我們要是看甲骨文跟金文,手的形體就非常明顯。那兩隻手是代表什麼呢?代表兩個人,兩個人彼此之間能夠共同攜手,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兩個人「相善相助」這樣的一個意思。當然也有一個說法是,兩個人「相善」,就是朋友之間關係很好,能夠互助、互相幫助,就如同左右兩隻手一樣,也有這樣解釋的。所以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友」字的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同志為友」,同門為朋,同志為友,這裡指的,同心合力的朋友就是「友」。所以「友」字當它作名詞的時候,所指的是「氣類投合,情誼互通」這是「友」,也就是志同道合稱作「友」。

  我們看到這個字會覺得,確實在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時代,那個形體是非常清晰的,因為我們如果用現代的楷書來看「友」,就不太容易看出它是兩隻手在相互扶助、相互提攜幫助這樣的一種關係。可是這樣的形體在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時代就特別明顯。看到「友」字我們就會想起真正的朋友志同道合,彼此之間要能夠相互地扶助和幫助,在道業上在學業上都能夠相互地扶持,乃至於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麼困難也要互相的幫助,所以看到「友」字就會想到這兩隻手,這兩隻手是互相扶持、互相幫助的這樣的手。

  接下來我們來看「箴」字,「切磨箴規」的「箴」。「箴」,大家看一下小篆的形體,小篆的形體是從「竹」,上面是竹字頭,「咸聲」。作為形聲字,下面的「咸」是它的聲旁,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箴」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綴衣箴」的意思,「用以聯綴衣」,聯綴衣服的一個細細長長的「籤」。古時候的「鍼」並不是金屬做的,不像我們現在要繡花、縫衣服都有金屬的小鋼針,古時候沒有這樣的金屬的「鍼」,而是什麼呢?用「竹籤」,用細細長長的竹籤來當做「鍼」,所以「箴」是竹字頭就是這個原因。再來看下面的「咸」,「咸」是「箴」字的聲旁,它本來是解釋作「齧」,就是「箴在齧布使合而成衣」。因為古人的衣服並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現代是因為有了機器的發明,所以要製作衣服有縫紉機,或者是有大規模的機器可以來壓板、縫製,在古時候要做一件衣服並不是很容易的,往往都是要從一塊布,縫縫補補地把它縫成一件衣服,所以它是「從咸聲」。

  朱駿聲先生認為,古時候在製作衣服的時候,「用之先聯之以箴,而後縫之以鍼」,第二個「鍼」是金字旁再加一個「咸」,就是「鍼」,這是朱駿聲先生認為是這樣。而徐灝則是認為,竹字頭的「箴」跟金字旁的「鍼」是古今字,這是兩個學者不同的觀點。所以「箴」字其實作為它的本義來講,作為名詞第一個意思跟針線的「針」是相同的,是異體字,指的是形狀非常細,細細長長的,前面是尖的,我們常說穿針引線,縫衣服的「針」,這是它作名詞的時候,第一個意思就是這樣。《禮記·內則》當中說:「紉箴請補綴」,「箴」指的就是針線的「針」。

  「箴」作為名詞第二個意思是「規誡」叫作「箴」,所以「箴」是規的意思。在《尚書》當中說:「無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箴」就是規誡的意思。我們現在學的這句經文,這裡的「箴」,在《千字文》當中,「切磨箴規」,「箴」就有規勸,「箴規」就是規勸的意思。所以「箴」字作為動詞就有「諫」,就是勸諫的諫,比如《左傳》當中說:「父慈而教,子孝而箴」,「箴」就是勸諫的諫,同時它作為動詞就有「訓戒」的意思。「箴」字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這句經文所強調的是「五倫關係」當中的「朋友」這一倫。在古時候的經典當中強調,君子是「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輔仁」是相互把各自的仁愛之心激發出來的意思,所以朋友之間要互相激發仁愛之心,仁慈之心,否則就不是「益友」,而是「損友」。那究竟什麼是「益友」,什麼是「損友」呢?這一點在《論語》當中就有一段經文講到:「益者三友」和「損者三友」。「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諒、友多聞」,這就是要結交正直的朋友、結交誠信的朋友,還要結交見識廣博的、博學的朋友,這是「益友」;那什麼是「損友」呢?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是有三種,那是哪三種呢?有益的朋友是對我們有幫助的,有害的朋友則是對我們會有損害的,「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這是對於我們有損害的,特別是在「敦品勵學」方面,如果我們結交的朋友是諂媚、奉承的朋友,是柔媚、善誘的朋友,是花言巧語而善辯的朋友,那這種朋友特別是對於我們品德的修養來說就是有害的。

  我們看這段經文,雪公老人特別開示,我們人在社會上,這個社會是人群的社會,所以總是離不開朋友。在「五倫關係」當中像「父子」和「兄弟」這是天然而成的天倫,這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天生下來就是這樣。「夫婦」則是「半天倫」,它不是天然的,是夫婦兩個人有共同的子女之後,才成為天然的天倫,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對於「夫婦」看作是大事,夫婦結合那真的是百年好合,很少有聽說離婚的。但是現在對於夫婦的倫常關係已經不重視了,很隨便地就去分離,離婚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雪公談到說:「天下無道久矣」,是這樣。

  倫理關係當中,「朋友」這一倫是我們生活在社會上不能離開的,《論語·季氏》就有孔老夫子曾經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這就是講到交朋友有三種是有益的,有三種是有損害的,我們要把它分清楚。有益的朋友,第一就是「正直」,這個朋友雖然不是全才萬德,雪公老人談到只要他有一技之長便可以了,這個人心中不會勾勾道道,而是「正直無私」,他不會害人。但是你要結交到這種正直的朋友,前提是什麼呢?前提是我們自己也必須要正直,不然怎麼能感得正直的人來跟你結交呢?

  第二是「友諒」,「諒」就是寬恕,他對一切事情能夠寬恕,不會苛刻的要求。這是「友諒」,他能夠寬恕別人;第三是「多見多聞」,雪公強調「多聞」這樣的人能夠通達,「多聞而又能通達」,這樣的朋友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他多見多聞,可是很執著,越執著,更害事,多聞而執著的人就不能夠稱作「多聞」。所以對我們有幫助、有益的朋友就是這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直」是正直;「諒」是他能夠寬恕一切事;「友多聞」指的就是多聞而又能通達的人,這樣的朋友就是對我們有幫助的朋友。

  「損友」是哪三種呢?「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我們來看第一種「友便辟」,「友便辟」就是說這個人很會說話,言語很巧妙,而且他絕對不得罪人,這種人他很善於順承。雪公老人就有舉出比如三國時代,諸葛亮有一位朋友叫司馬德操,他對任何事都稱好,所以他妻子不以為然還罵他,他也稱好,人家說他是好好先生。但是沒有人說他的壞話,因為司馬德操的行為很正直,這是講到「友便辟」,指一個人很會說話,言語很巧妙不得罪人,善於順承別人。

  第二是「友善柔」,這是「令色」,所謂「巧言令色」;「友便佞」是指沒有理由也要辯三分。所以朋友,如果你是遇到這三種情況就是「損友」,對於我們是有損害的。在「五倫關係」當中,我們如果是結交朋友的話就要非常注意,《論語》當中就把原理原則都為我們舉出來了,所以平常我們結交要結交的是良朋益友,而不是酒肉朋友,或者是特別善於講花言巧語這樣的朋友,我們都是要謹慎。這句經文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面的這句經文,請翻開下一頁,第六十五頁的第一行:「仁慈隱惻,造次弗離」。這句經文:「仁慈隱惻,造次弗離」,「仁慈」,「仁」是仁厚;「慈」是慈善。「仁」指的是待人非常良善而寬厚;「慈」是什麼呢?「慈」是長輩對於年幼的人內心充滿善心,就是「慈」。那什麼是「隱惻」呢?「隱惻」也就是我們常說「惻隱之心」,當別人遭受了很多痛苦以及不幸的事,這時候應當怎麼樣呢?我們要對他表示同情還有憐憫。「隱惻」的「隱」是憐憫,「惻」所指的就是同情心的意思,所以「仁慈隱惻」是說仁厚、慈善、憐憫、同情的這種心。「同情」是什麼意思呢?「同」是相同,「情」是心情,就是同樣的心情。要用同樣的心情來感受對方的心理,這是能夠感同身受,或者是將心比心。總而言之我們將心比心,「人溺己溺,人饑己饑」,比如說有人很窮困沒飯吃,我們看到的時候就如同是自己在那裡挨餓一樣,就是這個意思。

  「造次弗離」,「造次」是在很倉促很匆忙之間,匆匆忙忙、慌慌張張,一般人如果遇到事情最怕的就是慌慌張張、不知所措。「造次弗離」,「弗離」是不丟棄的意思。這句經文:「仁慈隱惻,造次弗離」,強調我們要有這種仁厚慈善的心,還有憐憫同情他人的心。也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具有的仁義道德的言行準則,這些準則不會因為任何造次、匆忙這種情況而改變自己的原則。也就是這種仁愛之心,在任何時候都是不能夠離棄的,這裡的「弗離」就是不離棄的意思。這就是這一句經文的意思,也就是在任何的情況之下,都要保持自己內心的仁愛之心。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有一個「仁」字,「仁」字就是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如果大家去讀《論語》這部書就會看到,孔老夫子教學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則,是強調仁愛的「仁」。所以仁愛的「仁」,我們看到它的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甲骨文跟金文的形體是很接近的,林義光先生認為《說文解字》當中「仁」是「親」的意思,「從人二」,「按二者厚之象。竺字從之,人二、猶言人竺」。所以「仁」就是「厚以待人」的意思,寬厚對待別人的意思。小篆的「仁」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二」,也從「人聲」,它的意思就是「象人耦」,「人相比耦」,也就是有「爾我親愛」、「待人如己」就是「仁」。因為一個人則「無耦」,所以「仁」是「從人二」。

  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對於「仁」字,它的本義是解作「親」,親愛的親,也就是相近親愛的意思。所以孔廣居先生認為「仁」就是「親」,人與人之間最親的就是父母,父母跟兒女之間,所以用「二人」來表達這樣的一個意思。另外「二」就像「天地」,「仁是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所以仁愛之心,這是跟天地具有的「仁愛之德」是相通的。這是我們看到「仁」字,從它的字形當中,就可以體會到夫子在《論語》當中所談到的仁愛的「仁」,比如說《論語》當中說:「泛愛眾,而親人」,這也是《弟子規》當中的經文,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它造字的時候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形體來造字。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我們就留待下一節課,再來繼續跟大家分享「仁」字深入的內涵,以及在聖賢的經典當中是怎麼闡釋「仁」字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