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3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四頁的第五行開始看起:「樂殊貴賤,禮別尊卑」,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這句經文。「樂殊貴賤」,這句經文所談到的是音樂,音樂有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殊」是區別的意思。「樂殊貴賤」,「貴賤」指的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的高低。所以「音樂」和「禮」來配合有一個作用,就是區別身份地位的高低貴賤。這在社會上有所謂「五倫」的關係,是「父」還是「子」,是「君」還是「臣」等等的,每一個人在社會當中都有屬於他不同的身份。

  「禮別尊卑」的「禮」是指禮儀,而在典籍當中所記載的「五禮」,就包括了「吉、凶、軍、賓、嘉」,有吉禮、凶禮、軍禮、賓禮以及嘉禮。像這各種不同的禮儀,「別」同樣是區別的意思。而「尊卑」和上面的「貴賤」的意思是相同的,所指的也是人在社會當中所具有的身份與地位,是尊顯還是卑下。所以「禮」的作用,也是可以用來區別人在社會當中所處的身份與地位,這種身份與地位就有尊顯和卑下的不同。

  關於「禮」和「樂」在前面的課程當中,舉出了祭祀的典禮還有祭孔的典禮,以及我們也分享了,張清泉教授所引用的在古代的經典當中,有許多的內容都是講到「禮」和「樂」。特別是在古代的社會,君王對於百姓所行使的教化就是禮教與樂教。它維繫了中國幾千年社會的長治久安,這其中「禮」和「樂」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初學記》當中的記載,《初學記》的「樂」還有「禮」是收錄在《樂部》以及《禮部》當中,這裡都有一段「敘事」的文,講述的是在唐朝之前有許多的經典、典章當中,談到了「禮」和「樂」。我們也把《初學記》當中的兩段文,拿出來跟大家簡單地做一下分享。我們先看《雅樂·第一》,這是《樂部》。《左傳》當中說:「天子省風以作樂」,這裡就談到了古時候的天子很重視觀察和瞭解民情風俗。從堯、舜、禹、湯這些明君聖王的時代,他們就非常重視去瞭解百姓的心聲。而在朝廷當中也往往設置有專門的政府部門,定時到民間去採集一些民謠,目的也是便於君王能夠瞭解百姓們所想的是什麼、喜愛的是什麼、討厭的是什麼,這是對於民心有一個比較深入的瞭解。

  下面是《禮記》的文:「夫樂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旋象風雨」。這裡也是讓我們看到,古時候無論是禮教還是樂教,都是為了幫助君王、領導者推廣倫理、道德、因果的教化,所以「禮樂」的精神也是和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的運作分不開的。特別是「雅樂」,雅樂可以移風易俗,這種音樂的推廣可以改善社會的風俗。所以音樂一定是「正樂」,而且它的旋律、節奏一定是符合大自然的規律的。《白虎通》說:「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聲者鳴也。音者飲也,剛柔清濁和而相飲」,這一段就是《白虎通》當中的記載。我們看到這裡就把「樂」跟「君子之道」、「小人之欲」聯繫在一起,所以音樂,為什麼「制禮作樂」都不是一般的人,都是聖賢人在負責「制禮作樂」?「樂」本身跟整個社會的風俗息息相關,它要能夠幫助聖賢的君王去推廣倫理、道德、因果的教化,所以「樂」的制定也是相當慎重的一件事情。

  我們前面在介紹堯王還有舜王,他們的一生行政這方面的貢獻,我們會看到在這個時期也是特別重視音樂。通過制定音樂、推廣音樂,堯帝還有舜王都是用這種方式來教化百姓的。而《漢書》下面這段文又特別地指出「宮、商、角、徴、羽」這五聲,和「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之間的關係,它也是和五行「金、木、水、火、土」是相對應的。一個真正懂「樂」的人,從這種「德音雅樂」當中就能夠聽出來,比如說「君臣」的位子,「父子」的位子,他們是不是都在各自的職責位子當中去盡好自己的本分?真正懂樂理的人一聽這個音樂,「宮、商、角、徴、羽」到底是怎麼樣去有序地安排呢?他一聽就能夠聽出來。如果在這個時期比如說朝政很混亂,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往往在音樂當中就能夠聽得出來。

  所以我們看到《漢書》這段文也是強調「宮、商、角、徴、羽」,對應的就是「仁、義、禮、智、信」,同樣對應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每一個所對應的就和「五倫五常」的關係是有關聯的。比如說這裡就有談到:「以君臣民事物言之,則宮為君,商為臣」,五音當中的「宮」和「商」分別就代表「君」和「臣」。「角、徴、羽」,「角」是民,「徴」是事,「羽」是物。真正這時代所制定的「樂」,能夠符合「五倫五常」的道理,符合「仁、義、禮、智、信」,符合「父子、君臣」五倫的關係,那這個音樂推廣起來就能夠使整個社會的風俗趨於良善。

  下面這一段是《爾雅·釋樂》,也是談到「宮、商、角、徴、羽」五音,這裡就談到這五音的別名。當然郭璞在註解當中就有說到,之所以會有「宮、商、角、徴、羽」這樣的別名,它的意義是在哪裡呢?後人還是搞不太清楚的。《五經通義》當中說八音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我們在學《三字經》的時候就已經學過,這都是跟音樂有關的基本的概念。比如說「金」,金就是鐘;「石」,石是磬;「絲」是絃;「竹」是管,這些管樂器,很多的材料就是用竹子所製作的。「匏」是笙;「土」是塤;「皮」是鼓;「木」是柷敔。「柷敔」,假如說參加過祭孔或者祭祀典禮的時候,或者是到孔廟或博物館去參觀,就可以看到古時候的「柷敔」長得是什麼樣子。它是古代的兩種敲擊的樂器,是用木頭做成的。有一個說法是說,當音樂開始起來的時候就要「擊柷」,終止的時候就要「敲敔」,但也有說「柷」和「敔」可以同時用來和樂,不分終始。如果去「祭孔大典」當中去觀察,相關的一些樂器就應該會有概念。

  下面《國語》所說:「金尚羽,石尚角,竹尚商,絲尚宮,匏土尚徴」,這也是「宮、商、角、徴、羽」和「八音」之間的關係,不同的樂器所對應的是五音、五聲當中的「宮、商、角、徴、羽」不同的音樂。總之跟音樂相關的概念是一門相當深奧的學問,《禮記·樂記》當中就記載很多跟「樂」有關的道理跟常識,我們可以拿來做參考。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禮」,「禮」在《初學記》當中是記載在《禮部上》,《禮部上》有「總載禮第一」。我們看這同樣也是在「敘事」的部分就記錄了像《禮記》、《周禮》等等,當中所記載的跟「禮」有關的一些概念。比如說在《周禮》當中的《周禮·大宗伯》,這裡就特別講到「禮」分為哪幾種。我們知道「五禮」當中有「吉、凶、軍、賓、嘉」這五禮,在《周禮·大宗伯》裡面就有特別把它列出來。關於「吉、凶、軍、賓、嘉」我們上節課有分享到,很多的同學可能對於什麼是「吉禮」,什麼是「嘉禮」等等,它的概念很容易混淆。

  我們要看經典當中的記載,就會瞭解這「五禮」究竟指的是什麼概念。比如說像「吉禮」,吉禮是很容易被大家弄混的,有的同學會認為「吉禮」就是婚禮,實際上不是,「嘉禮」才是婚禮。「吉禮」是什麼呢?我們看《周禮·大宗伯之職》當中所說:「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最後還有個「示」。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吉禮」是什麼?吉禮就是祭祀,並不是指婚禮,是跟祭祀天地鬼神有關的禮。「凶禮」就很容易懂,凶禮就是喪禮,「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下面「賓禮」,「以賓禮親邦國」,賓禮指的就是國際當中有一些使節的往來,在這過程當中就有對待賓客之禮,就是賓禮。有了賓禮可以「親邦國」,「親」是動詞,就是「使之親附」,通過「賓禮」就能夠使邦國來親附於中央集權的國家。比如以周朝來說,周朝因為有封建的制度,所以就分封了許多的諸侯國,這些就可以說是邦國。諸侯國要定期地來向周王朝朝貢,這當中就有許多「禮」的往來。

  再來是「軍禮」,軍禮也是很容易懂,比如說軍隊當中有閱兵的典禮,軍隊出征有誓師的典禮,凱旋歸來朝廷迎接軍隊也有盛大的軍禮,「以軍禮同邦國」。最後是「嘉禮」,嘉禮指的就是婚禮。所以這裡大家很容易混淆的一個概念就是把「吉禮」當做是「婚禮」,實際上不是,「吉禮」是跟祭祀有關的禮,「嘉禮」才是婚禮,「以嘉禮親萬民」。婚姻是老百姓的大事,也是家庭還有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基礎,所以「嘉禮」就列在五禮當中。

  下面就比較細緻地把「五禮」又分作了哪些細目列舉出來,我們可以簡單地看一下。比如說「吉禮」,吉禮有十二種。祭祀對於中國古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比如說祭祀祖先、祭祀天地神明,在中國歷史上就有非常悠久的傳統。「吉禮」我們看祭祀分十二種,比如說像「禋祀」,「禋祀」指的就是「潔身齋戒」的祭祀,這上面有一些字可能大家也都比較少見。第一是「禋祀」,第二是「實柴」,第三是「槱燎」。「槱燎」指的就是把一些柴火聚集在一起去焚燒,是古時候祭祀的儀式之一。大家如果到天壇或者是地壇去參觀的時候就會看到,整個祭祀的過程其中就有「槱燎」這樣的過程。有一些柴火要焚燒,在祭祀的過程中就有這個儀式。還有「血祭」、「貍沈」、「疈辜」、「肆獻」等等。八是「饋食」,九是「祠」,十是「禴」。「禴」也是古時候宗廟祭祀的一個名稱,在周朝的時候就稱夏祭為「禴」。「夏」是夏天,夏天舉行的祭典叫作「禴」。那秋季呢?秋季叫作「嘗」。冬季呢?冬天的祭祀就叫作「烝」。所以我們看祭典當中有「烝嘗」這樣的詞,大家看到之後不要以為這跟吃的有關,「嘗」這不是品嘗的意思。「烝」就是冬天的祭祀,「嘗」則是秋天的祭祀。這是跟祭典有關的比較基本的概念,這是「吉禮」。

  再來看凶禮,凶禮有五種。一個是「喪禮哀死亡」,「喪禮」就包括在凶禮當中。還有「荒禮哀凶札」,總之都是一些災害。再來是「弔禮哀禍災」,比如說水災、火災,這就是屬於「禍」的範圍,這是「弔禮」。還有「禬禮」,「禬禮哀圍敗」。五是「恤禮」,「恤禮」是「哀宼亂」。

  接著我們看「賓禮」,賓禮分作八種,有「朝、宗、覲」。像「覲」就是指「諸侯秋朝」,秋天的時候來朝貢。還有「日、會、同、問、視」,「時聘曰:問殷覜曰視」,「覜」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字大家可能也是比較少見,古時候諸侯每三年會舉行聘問相見的禮節,叫作「覜」。

  再來看「軍禮」,軍禮也是有五種。第一個是「大師之禮」,還有「犬均之禮」,以及「大田之禮」、「大役之禮」,就是跟建築一些工事有關。還有「大封之禮」,這是軍禮,總之是跟部隊、軍隊是有關的。

  接著再來看「嘉禮」,嘉禮有六種。第一是「飲食」,第二是「昏冠」,「冠」是冠禮,成年的時候要舉辦的成年之禮。還有「賔射」、「饗燕」以及「脤膰」,第五「脤膰」。「脤」,這兩個字大家也是比較少見的,「脤」是什麼意思呢?「脤」指的是古時候帝王祭祀用的肉叫作「脤」,而「膰」是宗廟祭祀所用的熟肉。在《玉篇》當中說:「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有許多諸侯國雖然是分封出去了,可是要追本溯源,其實最初可能都有一定的血緣關係。國與國之間稱兄弟之國,「皆社稷宗廟之肉也」,代表雖然因為封建的制度,比如說周朝的時期下面就有許多的諸侯國,可是國與國之間往往都是有一定的血緣的關係。要是追溯到最初都可以找到共同的祖先,所用這裡才說「皆社稷宗廟之肉也」,代表這樣的一種關係。此外還有「賀慶」,「賀慶」也是嘉禮當中的一種。

  下面《曲禮》的這段文,我們上一節課就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了。這裡就是強調了「禮」所具有的作用,這段文是很重要的,在《禮記·曲禮》當中,我們就不再跟大家重複了。總之,「禮」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曲禮》這段文,從「夫禮者所以定親疎」一直到「非禮不誠不莊」,是關於「禮」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文。

  我們看包括像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這是「五倫」當中的關係,「非禮不定」,都是離不開禮的。所以「禮」的作用是關係到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同樣是《禮記》的文,它就是用一種比喻來強調「禮」對於人一生的重要性。這裡的比喻就強調:「故禮之於人也,猶酒之有櫱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筠」指的就=是竹子的青皮,外面的這一層青皮,這就形容「禮」對人的重要性就是如此,「如松栢之有心也」。

  關於「禮」這方面在歷史上,無論是經、史、子、集,記載的都很多。在這裡《初學記》,只是非常精要地去選取像《周禮》還有《禮記》等等,這裡面記載跟「禮」有關的內容。在《左傳》當中晏嬰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晏嬰也是春秋時期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大臣。他說:「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禮」用來治理國家由來已經很久了,可以說是和天地並興,「與天地並」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禮」的制定是符合天道、符合天理人心的,它的重要性從這句話當中就可以體現出來。

  下面晏嬰也是談到了「五倫關係」當中的君臣關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夫婦關係。這些都是「禮」的內涵,「君令臣恭」,「君王美善,臣子恭敬」,這是君臣關係。還有「父慈子孝」,父親慈祥,兒子孝順。「兄愛弟敬」,我們常說的是「兄友弟恭」,意思都是相同的,作為哥哥要友愛弟弟,弟弟對哥哥要尊敬和恭順。還有夫妻關係,「夫和妻柔」,丈夫和藹,妻子溫柔。「姑慈婦聽」,「姑」不是指的姑姑,而是指婆婆。婆婆慈祥,兒媳婦能夠順從。在倫理的關係當中能夠做到這一點,人人都恪守「五倫」的關係,並且都各自盡好自己應該要盡的義務,這些都是「禮」的內涵。所以春秋《左傳》當中晏子,晏嬰所說的這段話是非常地重要,他把「禮」在人們社會生活當中的重要性非常清楚地陳述出來。關於「樂殊貴賤,禮別尊卑」,這節課就補充到此地。

  接下來我們再繼續看下面的這句經文,大家請看第六十四頁倒數第三行:「上和下睦,夫唱婦隨」。我們看到「上和下睦,夫唱婦隨」,這句經文就是強調,在上位的人和屬下彼此之間能夠互相敦睦和順。「上和下睦」,是上下之間和睦相處的意思。「上」指的是在上位的人或者是尊長;「和」是和睦;「下」則是指的晚輩或者是地位比較低的人;「睦」同樣是和睦,和睦相處的意思。所以「上和下睦」就是上下之間能夠和睦相處。

  「夫唱婦隨」,這是指夫妻之間一唱一隨,和諧一致。丈夫跟妻子在家庭當中都有各自要盡的職責跟義務,各自把本分、職責、義務盡好,夫妻之間能夠和睦相處,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張清泉教授特別強調,在古時候的大家庭當中是很重視輩分的,但是家族成員之間的相處,如果這當中沒有一定的凝聚力跟向心力,而完全靠這種嚴格的輩分來經營,那這個家族也是沒有辦法凝聚的。所以除了血緣的關係之外,人與人之間是有親情,有這種和樂。

  我們在前面學這句「樂殊貴賤,禮別尊卑」,當然音樂就有這樣的作用,它是很好的一種工具,和禮制是相輔相成,彌補禮制嚴格的這樣一個關係。因為禮制很重視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有了「樂」能夠做一種粘合、調和的作用,這樣才能夠達到「上和下睦,夫唱婦隨」。這是講「五倫關係」當中上下尊卑以及夫婦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要能和睦相處,跟「禮樂」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所以在古時候講到啟蒙教育的目標,張清泉教授也特別指出,啟蒙教育的目標有一個過程,所謂:「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總之是用這樣的啟蒙教育的目標,來建立人與人之間一種非常和睦的關係。真正是強調「家和萬事興」,只有在一個家庭當中上下尊卑,還有像夫婦、父子,人與人之間都能夠和睦相處,家道才能夠真正地興旺起來。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來看一下「和」字。「和」字,我們看一下投影片上金文跟小篆的字體。在《正中字典》當中金文有兩個不同的寫法,從金文的形體跟小篆的形體看起來它們是比較接近的。小篆的「和」是「從口禾聲」,「禾」是它的聲旁,「口」是它的形旁。「和」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和」的本義是「相應」的意思,也就是人與人彼此之間能夠心生相應,這叫作「和」,所以「從口」。再來我們看一下「和」的小篆的右側是一個禾苗的「禾」,左右的順序和我們現在所寫的和睦的「和」,剛好是反過來的。我們會看到像投影片上的金文跟小篆,它的口字旁是在左側,而禾苗的「禾」是在右側。

  禾苗的「禾」是什麼樣的形體呢?我們看一下金文跟小篆的「禾」,它就像一個「嘉穀順垂」的形體,也就是這種農作物成熟的時候垂下來的形狀就是「禾」,兼有「相依從」的意思。所以和平的「和」的本義在《說文》當中解作「相應」,「相應」是彼此「順而相從」,這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和睦的「和」是「從禾聲」。「禾」,禾苗的禾除了是具有聲旁的功能之外,它的意思跟和睦的「和」也是有相關聯的。

  所以當「和」作名詞就有「親厚」的意思,我們常說和睦、和睦,有「睦」的意思。比如說《論語》當中有一句著名的經文:「禮之用,和為貴」,這個「和」就有親厚、和睦這樣的意思。這也是強調「禮」,「禮之用,和為貴」。再來「和」還有「和諧」的聲音,這也是「和」,這是它作名詞來解釋。另外大家看到《正中字典》當中有一幅圖,叫作「和圖」,這也是「和」作名詞的時候非常有趣,它還有一個意思是「小笙」,是一種樂器。在《爾雅·釋樂》當中就有介紹:「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所以「和」是樂器的一種,註解當中說:「十三孔者」。「和」作動詞就有「平」的意思,比如《尚書》當中說:「關通和平也;百二十斤為石,三十斤為鈞」,這是作動詞。作形容詞也有「平和」的意思,同樣是在《尚書》當中:「庶政惟和,萬國咸甯」,這個「和」就是平和的意思。這是「和」,「家和萬事興」的「和」。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夫唱婦隨」,「夫唱婦隨」的「夫」字。這裡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我們看一下「夫」的甲骨文,「從一從大」。嚴一萍認為甲骨文的「王」,「王」字我們之前跟大家介紹過,「初作科頭之王」,後來「王」就加了一個「一」,這個「一」代表什麼呢?就像「王」的頭上,人頭上所戴的帽子的形狀,用這頂帽子來增加王者的尊嚴,君王的尊嚴。「繇之夫之從大從一」,「夫」也是一樣。你看從甲骨文的形體看來,它本來就是畫的一個「人」的樣子,可是「人」的上面有一個「一」,也像一個「人」的頭上戴了帽子的形狀。跟「王」這個字畫了一個「人」,上面有一橫,它的作用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在「人」的頭上有一頂帽子,看起來這個人就顯得很有威嚴。這是甲骨文的字形可以看出,最初「夫」字在造字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意思在。所以「夫」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象形字,通過這個字的形體就能夠體會到它的意思。它跟君王的「王」一樣,你看一個「人」的形體,側重於在上面加一個橫,就表示這個人的頭上是戴帽子的。所以這個人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顯示出了他的威嚴。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夫」,「從大從一」,「大」同樣也像一個「人」的樣子,只是這個人的樣子我們如果看甲骨文、金文的時候會覺得跟一個「人」畫的很像。到了小篆的時期,這個「人」的樣子稍微就產生了一些變化。象形字的形體就不像甲文、金文的時代畫的那麼形象了。小篆的時候,因為有特定的一個形體,同樣是表示一個「人」,可是我們會看到它畫出來就和殷商時期的「人」畫得不一樣,但是依然是可以看得出是一個「人」的樣子。所以「大」就像一個「人」的樣子,同樣在上面有一根長長的「一」,就像古人頭上所戴的一個簪子這樣的形狀。我們知道古人,男子到了二十歲就要行「冠禮」,冠禮就是他的成年禮。而到二十歲男子的頭髮要束起來,束髮,並且在頭髮上面要加上帽子,就表示他從今天開始就是成年人了,你不能夠把他當成是小孩子來看待了。

  所以「夫」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就是「丈夫」的意思,這在《說文》當中有這樣解釋。「夫」的本義就是指成年男子的意思。成年男子行冠禮,行冠禮所以要束髮,並且加冠,頭上要戴帽子,這是他作為成年男子的樣子,就跟童年時代、少年時代不同了。所以我們看到小篆的形體,一個「人」的上面有一根長長的像簪子這樣的形狀,「夫」指的就是成年男子,它作為名詞來說就是「男子」的統稱。「夫」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比如說我們以前跟大家介紹過,文言文當中有發語詞,發語詞就是在文言文最開頭的時候,像「夫」或者是「惟」,「夫」在開頭的時候並沒有一個實際的意思,它就是發語詞。

  這個字有很多不同的意思,總之,我們要把它造字之時最初的本義瞭解清楚,到後世它不斷地衍生會產生很多不同的意思,可是我們瞭解它最初的本義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當大家在讀先秦時代的許多經典,如果對一個字造字之時最初的意思是什麼我們有所瞭解的話,那對於大家去讀上古的文獻,讀這些漢唐以來的註解就可以幫助大家減少很多障礙。

  「夫唱婦隨」,我們介紹完了「夫」,接下來大家再來看一下「婦」,夫婦的「婦」。說到「婦」,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因為我們在前面介紹過「女」,「女」跟「婦」是相對應的。作為女子來說,她是否結婚,是否已經嫁為人婦,這是女子人生的一個重要的分界點。當她還沒有嫁出去,還沒有結婚的時候,還是處子的時候就是「女」。如果已經結婚了就是「婦」。我們之前在介紹「女」字的時候就已經有這樣跟大家分享過,但是在有一些典籍當中,「女」還有「婦」也可以通稱。

  我們來看一下「婦」的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這個字如果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看多了,這個形體擺在你們面前,可能我們不需要講太多,特別是會意字就更加的形象。如果這個字是會意字,那它就像一幅畫,你通過畫的本身幾乎就可以猜出來它講的是什麼意思。所以「婦」作為會意字,我們看甲骨文跟金文,這個形體就非常地清楚。大家看甲骨文,甲骨文的「婦」字,右側就是一個女子的樣子,而左側呢?左側我們看到這位女子手上拿的是什麼?手上拿的是掃帚,在掃地的時候要用的工具,甲骨文就畫得很清楚。雖然掃帚的「帚」省了幾筆,可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一個掃地的工具。

  而金文的「婦」,它的字形跟小篆的「婦」看起來就更加地接近。和甲骨文的形體不同的是,我們看到了金文的時代,女字旁已經放到左側了,而甲骨文的時代女字旁還在右側。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婦」,小篆的「婦」就非常明顯,一位女子手上拿著掃帚。這就是代表什麼呢?女子結婚之後,因為在古代的大家庭當中往往是「男主外,女主內」,男子要負責照顧家庭的經濟生活,因為男子的體格比較健壯,所以他可以下田去勞動、去種田,可以去做一些比較粗重的工作,來維繫家庭的經濟生活。而「女主內」,女子的本分職責是要把家庭照顧得井井有條,讓上到公婆,下到兒孫都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所以她要負責一日三餐,而且要把家庭的生活環境打掃得很乾淨,這都是營造一個非常溫馨而又舒適的家庭氛圍。

  同時作為「夫婦有別」,這個「別」指的是職責跟分工的不同,女子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職責,這也是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常常強調,為什麼女子的教育是這樣地重要,因為家庭能不能培養出賢孝的子孫,這個重責大任是肩負在女子的身上,所謂「相夫教子」。兒子能不能培養得好,家族能不能出人才,首先就是取決於母親的身教。因為孩子出生之後,所謂「三年不離懷抱」,那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的人格養成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男女有別」這個問題上,當然家庭的經濟生活很重要,可是更重要的還是能夠為家庭培養出賢孝的子孫。把這個大家庭的家道、家規、家學、家業都能夠繼承下來,代代相傳,使家道越來越興旺,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在於女子本身。作為母親,她的身教、言教對孩子會產生一生的影響。因此「夫婦有別」,「別」是別在職責與義務。而相對來說女子在家庭當中所肩負的職責與義務,是比男子更加地重要。

  所以我們看到「婦」字,女子手上拿著一個掃把,一個笤帚,這就表示她結婚之後就要開始料理家務,要整理家務。這些灑掃應對都是作為母親、作為妻子的本分與職責。所以在《說文解字》當中,「婦」的本義就是「服」,「服」的意思是指她是「服侍於夫而言」。所以我們看在《易經》當中「乾」跟「坤」,丈夫的德行就像「乾」,就像天一樣;女子的德行就像「坤」,就像地。女子要具有大地的寬廣胸懷,能夠包容萬物,還能夠養育跟長養萬物。所以在這樣的一種關係當中,她是不能夠逾越自己的職分,不能夠逾越她的職責與本分的。「天」是在天的位置,「地」是在地的位置,如果各行其道,家道就能夠非常地興旺。所以「婦」指的就是已嫁的女子,而婦人在一個家庭當中,她所起的作用就是承上啟下、相夫教子,她在一個家庭當中作用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這個家族能否興旺並不是取決於丈夫,最重要是取決於母親,這位太太。如果她是一位有德行的女子,娶一位有德的婦人這家族為什麼能夠旺三代?那可能她的德行如果很深厚的話不止旺三代,世世代代的子孫都會受到福蔭的。

  師父上人寫「家和萬事興」,這裡就強調:「妻賢夫過少,子孝父心寬」。如果妻子真的是一位賢德的女子的話,她可以「助夫成德」,她可以讓丈夫的事業非常興旺,同時她也能夠培養出賢孝的子孫,把家庭的家道代代相傳。所以女子在家庭當中起的至關重要作用,是不是家庭可以達到「家和萬事興」,那這往往都是女子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看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所寫的,真的是每一個家庭要是想幸福,都是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的。「將相和國富強,家人和業必興」,一個國家如果將相和的話才能夠真正地強大;而一個家庭,如果家庭成員彼此之間都能和睦相處,那家業一定會興盛,能夠代代相傳。

  「夫妻協力山成玉,婆媳同心土變金」,夫妻能夠和睦相處,就像這裡所說的「上和下睦、夫唱婦隨」,同心協力就可以使得家庭越來越興旺。同樣婆媳關係也是如此,婆媳之間如果能夠親如母女,媳婦敬愛婆婆,婆婆疼愛媳婦,彼此都能夠同心協力,「婆媳同心土變金」,即使是黃土都能夠變成黃金。「妻賢夫過少,子孝父心寬」,所以妻子相夫教子,她行使這樣重要的職責,她的德行好壞與否和丈夫事業的發展,以及她的兒子將來能否有德行、有成就都是息息相關的。「老愛小少敬老,和睦堂禮福壽廣,和氣家中仁人誇,孔子曰和為貴,和為福也」,能夠做到「和」,是一個家庭無盡的福報!所以「家和萬事興」,如果家不和呢?那就會給家庭帶來無盡的災殃。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把一個家庭經營好,能夠擁有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師父上人所寫的這幅字就要常常地學習,常常地去體味,最重要的要認真地去落實。如果每個家庭都是這樣幸福美滿,這個家庭就是社會的細胞,社會一定也能夠安定和諧。婦人的「婦」在字形上面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它是一個典型的會意字。

  它作名詞解釋,「女子已嫁」就是「婦」。像《禮記》當中就有:「婦說服於室」,「婦」是指已經結婚的女子就叫作「婦」,「婦」也可以說是妻子的意思,還有媳婦也叫作「婦」。當然這個「婦」並不是所有的情況下都是指的已經結婚的婦人,「婦」也可以指女子,有時候沒有結婚的女子偶爾在一些典籍當中,也可以稱作「婦」。雖然「婦」跟「女」的意義上有所不同,但也並不是絕對的。在古代的這些文言文的典籍當中,有些時候女子沒有結婚也可以稱作「婦」。

  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曾經跟大家介紹過班昭的《女誡》,當然它的內容是比較長的,大家對於女德的教育有興趣的話就可以讀一讀陳宏謀先生的《五種遺規》,這當中就有《教女遺規》,這也是印光大師強調「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女人家是操持了一大半。那女子究竟要如何教育?這在宏謀先生的《教女遺規》當中就講得非常地清楚,這當中有許許多多的句子都是發人深省的,是人生的經驗之談。所以我們想要經營好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也是要向古人去汲取智慧。而班昭《女誡》當中的文也是很長,我們這裡就節錄其中的「夫婦第二」跟「敬慎第三」,因為剛好這句經文談到的就是「上和下睦、夫唱婦隨」,所以我們再重溫一下《女誡》當中的這兩個部分。當然這裡的文也是我們節錄出來的,這是為了讓現代人學習比較方便,但是你真的要深入的話還是要看一下它的原文。

  班昭在《女誡》當中「夫婦第二」,首先就談到「夫婦之道」是人倫的大節,有非常深奧的道理,所謂「參配陰陽」這樣一個道理。「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所以它是通達於天地萬物、宇宙萬有,在人倫的關係當中「夫婦」這一倫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知道「五倫」,雪公老人給我們講過有兩個是「天倫」,還有一個是「半天倫」。「天倫」就是父子,這是天倫,兄弟也是天倫。那為什麼說夫婦是「半天倫」呢?這是說夫婦結婚,他們結了婚之後還不算是天倫,但是生兒育女,有了兒女之後夫婦就是天倫,所以夫婦這一倫是屬於半天倫就是這個道理。它是人倫關係當中很重要的一倫,這裡就談到「信天地之弘義」,夫妻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它和天地、宇宙之間的「道」是相關的。

  如果說在一個家庭當中,夫婦同時都能夠深入聖賢之道,在家庭當中就學做聖賢人,學做佛、做菩薩,那這個家庭會非常地興旺。為什麼?這一家都是聖賢、佛菩薩,那還得了!這個例子不是沒有,在古代很多的幸福家庭當中,夫婦成聖成賢,甚至成佛、成菩薩的都不在少數,我們去讀歷史就可以看到。說到丈夫跟妻子,班昭這裡就有談到:「夫不賢,則無以御婦」,所以丈夫能夠具有深厚的德行是很重要的,否則他又如何來引領妻子呢?一位丈夫如果能夠讀聖賢書,並且去落實聖賢之道,他就可以引領他的妻子,引領家庭走向一個光明正大的道路,走向幸福美滿的人生。那同樣不僅是丈夫要有德,妻子的德行更加重要,因為妻子作為母親,她有兒女之後還肩負著教子的重責。雖然孩子到一定的年齡,像古時候是去私塾接受教育,可是在他上私塾之前,對他影響一生,最深的就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母親的教育。所以妻子的德行很重要,「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假如說妻子不賢德,沒有德行,她也沒有辦法去輔佐丈夫。

  「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這是班昭在《女誡》當中所寫的。丈夫如果沒有德行不能引領妻子,也就失去了丈夫的威嚴。同樣如果妻子沒有德行不能輔佐丈夫,那她就失去了道義。因為在古時候男子比較有機會去讀聖賢書,學聖賢的經典,但女子是因為她從小在家裡,如果母親給予她的家庭教育很好的話,那她也能夠奠定相當好的德行的根基。在她還沒有結婚之前,母親就已經把這種德行的教育灌輸給她的女兒,這樣未來她結婚之後,就能夠成為一位好妻子、好媳婦,能夠成為一位好母親,所以女子的教育可以說更加地重要。這是《女誡》談到的「夫婦」,我們只是簡要摘錄這兩條,當然引申開來也是可以無限深廣,有很多例子可以舉,有很多的道理可以去講。總之,原理原則就是班昭在《女誡》當中所談到的,夫婦都是要以「德」來互相地成就。

  我們再來看「敬慎第三」,「敬慎第三」這裡就談到了男子跟女子,所謂「陽剛」跟「陰柔」這樣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其實是順應自然之道,不能夠反過來。當然這個時代有很多不同的狀況,這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心、社會的風俗都在轉變,和古時候的觀念有一定的差別。我們看「敬慎第三」,第一是強調:「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男子以剛強為貴,女子是以柔弱為美。這一點是符合自然的特性,如果說你一定要反過來,女子非常強,可能是男子在家庭中就要扮演一個柔弱的角色。但是按照自然的規律來說,應該是「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這在《周易》的經典當中就體現這樣的一個道理,它是符合宇宙自然規律的。

  所以有一句諺語是這樣說的:「生男如狼,猶恐其尫。生女如鼠,猶恐其虎」。這個孩子生下來,男孩像一隻狼一樣,形容他具有陽剛這樣的氣質。「猶恐其尫」,「尫」是虛弱、懦弱的意思,男子一定要有這種陽剛之美,不能夠性格特別懦弱。我們想想看,一個家庭這麼重要的,像經濟生活等等的,如果他的性格特別懦弱的話,又如何能夠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這種責任呢?所以男子就是因為「男主外」,他是以剛強為貴。「生男如狼,猶恐其尫」,他這種陽剛就像一隻大野狼一樣,不要像一隻小老鼠一樣,不要很懦弱。

  「生女如鼠,猶恐其虎」,女孩子生下來就像一隻小老鼠一樣非常柔弱,「猶恐其虎」,最怕的是什麼呢?最怕的女子的性格就像一隻大老虎,很容易發脾氣,或者是特別的剛強,那這樣她就很容易會傷害到許多家庭的成員。如果一位女子在一個家庭當中脾氣特別大,很暴躁,可以說全家上下一天到晚都是生活在非常緊張、恐懼的氣氛當中,她就沒有辦法營造出一個很和樂的家庭氛圍。但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時代女子往往特別強,有時候男子比較弱,我記得以前好像也是有人請教過師父上人這個問題。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可能丈夫跟妻子的角色就要轉換,比如說女子確實能力特別強,可以去做女強人,在企業裡面可以做一個老總,當領導。母親就去做養家糊口,去解決家庭的經濟收入的問題。但是作為丈夫來講,他可能就需要有更多的時間跟精力去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成長。總之,如果在不同的情況下有所變通,作為妻子跟丈夫的角色要有所轉換的時候,那也是要有一個人承擔去教導子女的責任。不能夠說夫婦兩個人全心全意地都用在去賺錢養家這一塊,而把兒女的教育疏忽了。

  下面班昭就談到:「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順。故曰敬順之道,婦人之大禮也」。在修身方面,恭敬心的「敬」是很重要的。「避強莫若順」,「順」強調的是柔順、孝順,能夠順承、順從。「以敬來修身,以順來避強」,這是女子的「敬順之道」,也是婦人的大禮。

  第四點:「夫敬非它,持久之謂也」,這種恭敬是要持之以恆的。「夫順非它,寬裕之謂也」,「順」是寬裕的意思。「持久者,知止足也。寬裕者,尚恭下也」。「敬」,恭敬的敬,它強調一位女子需要具有一種持之以恆的謙虛恭敬的態度,持久就是要知足, 知足才能夠持久。而「順」呢?它是寬和、寬裕,寬和的要領就是在於謙恭、卑下。所以班昭在這裡也是強調作為一位女子,在一個家庭當中需要特別強調這種「敬」跟「順」,一個是恭敬,一個是順從。

  第五點:「夫為夫婦者」,這個「夫」也是一個發語詞。「義以和親,恩以好合」,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家庭要能夠百年好合,特別是因為班昭的這篇文章主要還是針對女子的教育而言的,所以特別強調一位女子具有恭敬、柔順的態度,具有謙卑、恭敬、寬和這樣的特質,這對於一個家庭能夠營造出幸福和樂的氛圍是至關重要的。班昭《女誡》我們就分享這兩段,其他的內容大家有興趣就可以自己來讀一下《五種遺規》當中的《教女遺規》。這對於我們,特別是古時候的大家庭的制度,為什麼可以四代同堂、五代同堂,全家上下甚至幾百口人,甚至上千人都能夠和睦相處,如果沒有一定的家規、家道、家學,它又如何可以把這樣一個家庭帶領向特別幸福而又興旺的道路呢?所以古人治家、教女都是很有經驗的,這些都是在典籍當中我們可以看到。

  關於這句經文,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一句的經文。請看第六十四頁的倒數第二行:「外受傅訓,入奉母儀」。我們看這一句經文,「外受傅訓」,「外」就是出外,「外」也是指在異鄉。「外受傅訓」,出外、在外無論是學習任何的知識技能,甚至是求學問道;「受傅訓」,「受」是接受;「傅訓」,「傅」指傳授知識、技藝等等,或者是輔導人歸向正面良善的道路;「訓」是教誨,尊長對晚輩的教導。「外受傅訓」,也就是在外面求學問道,或者是學習一些知識技能,要遵從老師跟長輩的訓誨,這是「外受傅訓」。

  「入奉母儀」,「入」是在家裡;「入奉」,「奉」就有謹守的意思。「入奉母儀」,說到「母儀」,我們都有聽過一個詞叫作「母儀天下」,這所指的是后妃的德行。而「母儀」,「入奉母儀」所指的就是作為母親的榜樣和風範。比如母親在日常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等等方面的儀態與風範,對子女都會產生影響。「入奉母儀」,在家裡要謹守母儀的榜樣,是這個意思。張清泉教授也有特別強調,確實在現實的社會世界當中,往往女子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比男子更加地重要,尤其是家庭當中相夫教子的責任。孩子能不能教成才,能不能培養深厚的德行,和母親所扮演的角色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在周朝時期有「三太」,我們看到歷史上所記載的太姜、太妊、太姒,她能夠輔佐她的夫君,給周朝八百年不衰的基業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所以「太太」就是從這裡來的。文王的母親還有文王的夫人,再往上追溯,從太姜開始,太姜、太妊、太姒,她們名字當中都有一個「太」,「太太」就是從這裡來的。所以作為婦人、女子在一個家庭當中既是妻子、又是母親,當我們瞭解「太太」這兩個字的含義,會覺得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是很重大的。我們不要說能不能像太妊、太姒這樣母儀天下,這是因為她們的丈夫或者兒子剛好是君王,是諸侯國的君王,或者是像周文王的兒子武王後來成為天子,是在這個位子上。

  作為女子,在家庭當中我們作為妻子和母親,是否可以盡到相夫教子的責任呢?比如說母親懷胎之後,張清泉教授也特別強調,古人都很重視胎教,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肚子裡的胎兒都是有感知的。在胎教的方面就要謹慎小心,否則就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另外胎兒出生之後如何來教導孩子,這些都跟女子的德行,跟這裡所說的母儀是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的。所以為什麼有一首歌就講到:「推動搖籃的那雙手,她也是推動著整個世界」。這是講到一個人的事業、德業要有所成功,和他背後的母親以及妻子都是分不開的。我們首先還是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幾個漢字。

  我們來看一下「外受傅訓」的「傅」字,我們看一下這裡有金文的寫法,也有小篆的寫法,金文在《正中字典》的形體又有所不同。「傅」是「輔」字的重文,在古時候輔佐的「輔」跟「傅」是相通的。小篆的「傅,從人」,左邊是人字旁,右邊是它的聲旁,「尃聲」。「傅」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是「相也」,「相」是「省視」的意思,也就是「予人以省視而輔導之意」,是輔導他的意思,所以它是人字旁。再來我們看右側的「尃」,「尃」是「從甫從寸,為主事者」,主事者用適當的方法,「從寸」來做事,主事者用適當的方法來做事就是「尃」。加上人字旁就是「傅」,「傅」是「導人於正」,就叫作「傅」。

  所以為什麼在古時候君王會重視培養皇太子,因為皇位的繼承人將來是要君臨天下,成為天子的。所以他從小在德行上、學問上以及處理政事的能力、生活教育等等方面,就要對皇太子進行嚴格的教育。延請的是全國上下最有德行、最有學問的老師來輔佐他,這樣他未來成為君王之後,才能夠很好地去造福於百姓。所以「傅」有「輔導者」的意思,在古時候就有「太傅」跟「少傅」,比如《禮記·文王世子》這裡就有講:「立太傅少傅以養之」,「傅」有「輔導」的意思。這都是諸侯國在培養繼承人,或者是一個國家的國君在培養皇太子,皇帝在培養太子,在太子小時候就要選取這些有德行、有學問的人來輔佐他,來教導他。

  這種輔佐有在德行教育上面的培養,也有在處理國家政務方面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有對他生活上的照顧。所以古時候這種君主的制度,為什麼師父上人常常談到,他也是很讚同君主的制度?因為世世代代相傳,他希望這個朝代,代代都能夠出賢德的人才來繼承王位,他考慮的是很久遠的,千秋萬代,想的很久遠。所以對於皇位繼承人的培養,從德行、能力、學問等各個方面都是進行嚴格的教育跟訓練。這種制度在歷史上我們看到,許多朝代能夠長治久安,和這種制度是分不開的,古代的君王特別重視接班人的教育。「傅」作名詞就有這樣的意思,它作動詞有「指引」的意思,其他的意思我們就不多說了。這裡說「外受傅訓」,「傅」就有一個跟輔導、輔佐有關的意思。

  我們接著看下一個字。「入奉母儀」,大家來看一下「母」字。「母」字我們看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是蠻接近的,還有小篆,小篆有了一點變化,但是依舊可以看出和甲骨文、金文接近的這樣一個形體。但甲骨文跟金文這個時期的形體是最像的,最接近的。關於金文的「母」,林義光先生的解釋是「從女」,大家看到這是一位女子的「女」。剛剛才學過婦人的「婦」,大家對女子的形狀,那個姿態應該還是感到不陌生的。中間有兩個點,母親她要給嬰兒哺乳,母親用乳汁來養育她的兒女,所以這中間的兩點就像是母親的雙乳,這跟小篆的「母」意思相同。小篆的「母」也是一位女子,中間有兩個點就像母親的雙乳。

  婦女生了孩子之後最初要哺乳,往往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是喝母乳長大的,他的身體的底子就會比較好,所以我們看到母親,一位女子,她的姿態也是非常的溫婉、賢淑的樣子。母親的雙乳是來哺育兒女,所以這個字表示,用雙乳來哺育兒女的就是母親。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母」字解釋,它的本義就是「牧」,「牧羊」的牧。段玉裁先生註解當中說,「牧」本來指的是養牛的人,所以它左邊是一個牛字旁,養牛的人是用「牧」。為什麼許慎在《說文》裡面用「牧」來解釋「母」呢?比喻母親在哺育她的子女的時候,用「牧」來做比喻,用養牛人來做比喻。從這個意思上再廣泛的引申,「凡能生之以啟後者皆曰母」,能夠生他並且啟後,這樣的人都稱之為「母」。

  所以「母」不僅僅是指母親,當然作為名詞第一個意思是母親的意思,這是「母」在造字的時候本來就是一位婦人、女子,一位母親在用乳汁哺育嬰兒的樣子。「母」字最初作為名詞首先是「母親」。比如《詩經》裡面有一首詩,我們曾經學過《蓼莪》,其中就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母」就是指的母親。我們常常背誦一首詩非常感人,《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就是指的母親。

  當然「母」還有一些引申的意思,除了像「母系尊親屬」或者是「乳母」之外,在經典當中也稱「大地」為母。比如《尚書》當中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在《易經》當中說:「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父、母」,父是像天,是「乾」;母是「坤」,像地。《易經》當中的經文就顯示出,作為男子跟女子,作為父親跟母親,他的定位,他的特性是符合這種大自然的規律的。這是「地曰母」,「母」指的是大地,同時「母」也可以指對於尊敬的人一種敬稱。比如《禮記》當中說:「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關於「母」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一直到現在我們已經學了很多的漢字,在《千字文》當中是跟女子有關的。有「女」,比如「婦」,比如「母」。首先就是通過對於這個字在上古時期,在殷商時期它的形體,我們瞭解它最初的本義,也知道到後世這個字引申出了很多意思。大家將來有機會讀一些經、史、子、集的各種典籍,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就瞭解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當中,它就會有不同的意思。

  我們看到這句經文:「外受傅訓,入奉母儀」,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會談到,在周朝時期是如何來培養接班人,這點我們剛剛有談過。這是在中國的歷朝歷代,凡是明君聖主對於接班人的培養都是相當重視的。師父上人強調,談到政治的優勢,這是大家夢寐以求,中國古代培養接班人很用心,他是從小就培養。這個班底,我們看到皇上登基,舉辦就職典禮之後,第一件大事就是「立太子」,把底下一代的接班人找到之後就全心全力地來培養接班人。太子有三位老師,他所學的是什麼呢?我們看這三位老師有太保、太傅跟太師,我們剛介紹「外受傅訓,入奉母儀」,「傅」其中作輔佐的意思的時候,就有「太傅」這個名詞。我們看到周朝在周武王過世的時候,他的兒子,就是周成王。周成王那時候很小,只有十歲,所以就由周公來攝政,周公一直到成王長大之後又把政權還給他。這樣一個孩子,為了培養他,就選擇跟他年齡差不多的同學來一起讀書,那就是底下一個朝廷的班子就替他選好了。

  所以他三位老師有太保、太傅、太師。「太保」,用現在的話來說主要就是教衛生保健,在飲食起居、生活教育方面這是由太保來負責的。第二就是「太傅」,太傅是管理倫理道德,倫理道德的這門課是由太傅來專門負責。這是關係到他的德行,所以太傅的職責是很重要的。我們看周成王,他的太保是召公。召公我們前面剛剛學過,「存以甘棠,去而益詠」,「甘棠遺愛」就是講召公,這樣一位有德行的政治家,他是周成王的太保,他就是武王的弟弟,太傅教導倫理道德。太保是召公,而太傅就是周公,周公也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跟召公這樣的聖人來做周成王的兩位老師,周公還是孔老夫子心目當中最尊敬、最崇拜的一位聖賢人。

  另外就是「太師」,太師負責教導接班人如何來處理國家的大事,所謂「治國平天下」這一套的理論跟方法是太師來教的。周成王的太師是誰呢?是姜太公。所以我們看,這三位老師都是聖賢人,真是不得了。我們看他接班之後,確實沒有辜負老師、父母對他的期望。在周朝有成康之治,周朝的政治最好的時代,在成王、康王這個時代,雖然它不是大同,因為它沒有在全國範圍當中選賢與能,但稱它作小康是沒有問題,這是一個盛世的時代。中國,比如說在後來還有唐朝時代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以及清朝時期有康、雍、乾時期,這「康乾盛世」,這是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盛世的時代,所謂太平盛世,所以人是教出來的。

  師父上人特別強調,聖賢是教出來的,如果沒有通過教育來培養他的人格,培養他的學問跟能力,即使他的資質再好,也是沒有辦法成才的。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我們中國古人真的是非常重視教育,尤其是作為王位的繼承者,真的是非常用心地來培養他。把全國上下最有德行、最有能力和學問的老師請出來,共同培養皇位的繼承者,讓他下一個朝代班底能夠打下堅實而又穩固的基礎。

  我們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還有一些內容沒有跟大家分享完,就留待下一節課繼續來學習這句「外受傅訓,入奉母儀」。今天的課程我們就上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