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30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我們從《千字文》第六十四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學優登仕,攝職從政」。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句經文,「學優登仕」這句話就和我們常常聽到的「學而優則仕」的意思是相同的。「學優」,是指求學和讀書有優良的表現;「登仕」則是謀取官職的意思。在古代科舉考試的時代,科考合格被錄取就是「登」,「仕」則是錄取之後被任命官職,開始走上了做官的道路。所以「學優登仕」,指一個人讀書求學有優良的表現,在考試當中合格被錄取,走上仕途做官。

  那麼「攝職從政」呢?「攝職」是擔任一個官職跟職務;「從政」是參與治理政事的意思。「攝職從政」就是擔任一定的職務,並且參與國家的政事。當一個人在從事行政工作之前,一定要累積一定的學問,學問其中就包括,如何來處理這項工作,這是屬於專業領域的部分,另外一個是做事的態度。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明理,明白做事的方法跟道理。但是張清泉教授也特別強調,還有另外一個方面是什麼呢?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說我們要如何來面對人群、面對工作的態度,這些也都關係到做人的道理,而這一切是要從讀書入手。

  我們也在前面的課程當中,跟大家分享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介紹了「學優登仕」的「學」字,「學」字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把字的形、音、義作了一下介紹。從「學」字的甲文、金文和小篆的字形,就可以看出「學」字,它有用兩隻手去掉一個人的蒙昧的意思。而《說文解字》當中,把「學」的本義解作「覺悟」。由此可知「學」不僅僅是記問之學,並不是知識技能的方面才叫「學」,如果從《學文解字》對「學」字本義的解釋來看,它是「覺悟」,覺悟就是讓受教者去掉種種的蒙蔽。由此可知「學」更側重於智慧的教學,來啟迪人的覺悟、啟迪人的悟性。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學的人自我覺悟,並且能夠受到教學相長的益處。

  此外「學」當中的「臼」,當中有一個部分是「臼」,我們看到是兩隻手在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的意思,所以這也是提醒我們,無論是教的人,還是學的人,彼此之間也是要相互的扶持。作為一位老師,他也是具有「君、親、師」的責任,他不但要教導學生,而且要引領他走向人生智慧、光明的方向,同時老師對待學生就像父母在照顧兒女一樣。這些也都是從「學」字在造字的時候,它的字形,我們從這當中可以汲取許多的智慧。這是上節課所介紹的字。

  這節課我們再來跟大家介紹,「攝職從政」的「政」,大家看一下金文還有小篆的字形,這兩個字形看起來是很相近的。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政」是「從攴,從正」,「正」也是它的聲旁。而「攴」這個部首大家應該不覺得陌生,例如我們在介紹教育的「教」,還有「學」字的小篆字形,其中有一個字形也是有攴旁的。「攴」這個字形是什麼意思呢?它是作「小擊」,擊就是敲擊、敲打,輕輕敲打的意思。所以它在「政」字當中,「攴」就有督教的意思,「督飭教誡」。而左側的「正」,正確的正,「正」則是指「趨向的目標」,這告訴我們什麼是「政」呢?政治的「政」就代表對待人民百姓要加以督教和教育,能夠使得人民百姓趨向於光明正大的道路,這就是「政」。所以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政治的「政」,解釋它的本義就是「正」的意思,正確的正。

  「政」在許慎《說文》當中解釋是「是」的意思,也就是正確的、確當是「政」。所以「政」是要監督、督責和教導人民百姓,趨向一個正確的道路,趨向一個確實可行的行政措施,這就是「政」。而桂馥對於政治的「政」還有另一種解釋,他同樣用《說文》的正確的「正」來解釋政治的「政」,他下面說:「下所取正也」,這是桂馥的見解,也是有他的道理存在的,所以我們都可以把它用來作參考。

  於是政治的「政」這個字,當它作名詞的時候,就代表官府所治的公事叫作「政」。《論語》當中說:「為政以德」,指政治的「政」是官府所治的公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政府,政府所治辦的公事叫作「政」。「政」字作副詞的時候,它和正確的「正」是相同的。這個字也有許多的意思,我們都可以拿來作參考。這是這句經文相關的漢字,我們給大家作一點解釋。

  這裡所教導我們的「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它所講的就是所謂的「學而優則仕」,然後再開始去擔任一定的官職,來管理眾人的事務。「學而優則仕」,無論是在古代的科舉時代,還是在現行的考試制度當中都是如此,這種考試國家通過開科取士的方式,在全國的範圍當中選拔優秀的人才。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大臣,也都是通過「學優登仕,攝職從政」的方式,開始走上仕途。作為一個好官,他在這個位置上,就能夠更好地來為老百姓服務。例如我們在歷史上會看到宋朝時期有范仲淹,還有歐陽修這樣的大臣,都是處處為人民百姓著想的好官。而說到范仲淹先生,大家都會想起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在《岳陽樓記》當中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確實在他的一生當中,都是落實這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他在宋真宗祥符年間考中了進士之後,因為他很小就失去了父親,所以等他考中進士這真的是「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因為范仲淹在年輕的時代讀書,求學的過程是很艱苦的,他兩歲就失去了父親,後來他非常勤勉地讀書,有時候三餐飯都沒有辦法吃得上。就是這樣艱難困苦的環境當中,他考中了進士之後,就把母親接回來親自照顧。在宋朝時期范仲淹是一非常著名的好官,在仁宗皇帝當政之時,他是以「龍圖閣直學士」經略陜西。因為范仲淹號令嚴明,所以得到了軍民對他的愛戴。作為一個讀書人他真的是文武雙全,不僅可以讀聖賢書,做聖賢事,同時當國家需要他去帶領軍隊,來鎮守江土的時候,他的文韜武略就充分顯示出來。

  後來他在慶曆年間還擔任過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曾經擔任過宰相的官職。而范仲淹一生是以天下為已任,他在任上的時候對於整個北宋時期的政治、經濟各方面的發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在中國歷史上作為臣子來說,他的德行可以流芳千古。這是范仲淹也真正印證了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另外在宋朝的歷史上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官員叫作歐陽修,歐陽修如果大家比較熟悉古文,讀過「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一定是對歐陽修這位學者有很深刻的印象,這是在宋朝時期一位知名的官員。可是我們看到他能夠成為一位「學優登仕,攝職從政」的好官,和他的家教,母親給予他的良好教育是分不開的。這一點我們在學習《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就曾經跟大家分享過歐陽修所寫的《瀧岡阡表》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是相當地感人,因為歐陽修和范仲淹一樣非常不幸,范仲淹是兩歲就失去了父親,而歐陽修則是年僅四歲父親就過世了,她的母親一直守節而沒有改嫁,並且對兒子給予很好的教育。

  在歐陽修小的時候,他母親就常常地教導他,說你的父親在做官的時候,是非常廉潔而又樂善好施。他特別的熱情好客,雖然他的收入俸祿是很微薄的,但是只要有客人來,他一定會盡心盡力的來款待他們。所以父親這種廉潔而好施的性格,也對歐陽修有著潛在的影響,父親把錢財這些東西看作是身外之物,這是他做官員就有這樣的特質。

  而且歐陽修的母親還教導她的兒子,雖然他父親很早就過世,但是母親就會常常把他父親的這種德行講給她的兒子聽,教導她的兒子說,他父親是一位非常孝順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她看到他的父親在守喪期滿的時候,每到祭祀,歐陽修的父親就會流著眼淚說這樣的話:「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祭祀再豐富,也比不上在父母親生前給他微薄的奉養。當中有這些食物跟酒,他父親看到的時候又流著眼淚說,過去我母親在世的時候吃東西常常都不夠吃,可是我今天富足而有餘,但是這些食物還有這些酒肉,都沒有辦法讓自己的母親再品嚐到。所以歐陽修的母親看到她的丈夫對待已經過世的母親,所謂「慎終追遠」這樣的德範,因此她就知道他是一位孝子。他的母親就教導歐陽修說,你奉養父母不一定要非常豐厚,可是最重要的是什麼呢?「要於孝」,最重要的是要有這種孝敬之心。利益雖然不能夠遍施所有的人,「要其心之厚於仁」,最重要是在於仁愛之心,這一點是歐陽修父親的德範。

  正是因為他受到這樣良好的家教,所以歐陽修最後也是非常勤勉地讀書,那時侯他的母親親自教他讀書,因為家裡非常貧窮,連紙跟筆都買不起,於是就用「俾」在地上學寫字,這樣勤勉上進,最後歐陽修是在宋仁宗當政的期間考中了進士,並且也成為了一位宋朝時期的好官。當然他在史學、文學上的名氣更大,但是他之所以可以做到「學優登仕,攝職從政」,跟他母親給予他非常良好的家教是分不開的。

  而且他母親非常難能可貴的是,他母親生性就非常的節儉,即使後來歐陽修做官之後有了國家的奉祿,家庭的環境得到改善,但是他的母親依然是保持著非常節儉的風範,為什麼呢?他母親曾經說,因為母親最瞭解自己兒子的性格,她就知道,「吾兒不能苟合於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她知道自己的兒子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常常不能夠去苟且迎合世人的喜好,所以他的母親自己生活就相當節儉,這樣萬一哪一天遇到一些患難變故的時候,他才能夠平安地度過。果然後來歐陽修也多次被貶官,而且又多次被晉用,特別是後來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所以後來就曾經上表求退。在歐陽修被貶官的期間,他的母親就非常坦然並且跟他說:「汝家故貧賤也」,你的家本來就很貧賤,所以這種日子我已經過得很習慣了,如果你能用這種安樂的心來對待它,那我也就能夠感到安樂。這是歐陽修的母親即使是在自己的兒子仕途不得意的時候,她依然能夠這樣來勉勵自己的兒子。

  在《群書治要三六〇》當中有一段話是出自於《晉書》:「儉,德之恭也;侈,惡之大也」。這是強調節儉是偉大的美德,而奢侈則是嚴重的惡行。我們看到歐陽修的母親,正是有這樣的德行和風範,所以才能夠成就歐陽修的父親和歐陽修本人,在做官的時候保持廉潔有守的潔操。這一句經文「學優登仕,攝職從政」,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我們來學習下一句經文,請看第六十四頁的第三行:「存以甘棠,去而益詠」。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存以甘棠,去而益詠」,這裡就講到一個典故,是周朝時期有一位賢人叫作召公。「存」,指的就是召公在世的時候。「存以甘棠」,甘棠指的就是甘棠樹。召公也就是召伯,他在位的時候常常在甘棠樹下來處理政事。因為他為官的態度對老百姓特別關懷關心,而且他處理事情很積極,很有條理,這就是召公的德政。

  「甘棠」是一種樹的名字,它又叫作杜梨、棠梨。周朝時期的召公,在典籍當中也有稱他作召伯。召伯在位的時候,就常常會在甘棠樹下來處理政事。後來召伯過世之後,因為老百姓非常懷念他的德政,所以就把那棵甘棠樹保留下來,而不敢去砍伐,還作了一首歌謠。在《詩經》當中有《甘棠篇》,記載這個故事,它所贊頌的是召伯對百姓的功勞,以及百姓對召伯的懷念。他過世之後,老百姓就更加懷念他、讚歎他。這就是「存以甘棠,去而益詠」。「去」是去世、過世的意思,「益詠」是更加地讚頌,老百姓對召伯是懷念而歌詠。在成語當中就有「召公甘棠」這樣的一句成語,我們稍後再來作介紹。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存以甘棠,去而益詠」,我們先來看一下「甘」字。「甘」字我們先來看甲骨文的形體,以及《正中字典》當中,還有金文以及小篆的形體。甲骨文跟金文的「甘」有點接近,我們看《正中字典》當中金文的「甘」,林義光先生認為,「甘」就是美的意思,「從口含一」。「一」是什麼意思呢?「一」是記錄「甘美之處」。小篆的「甘」也是「從口含一」,「一」是嘴裡所含的物品,用「一」來表示。嘴裡所含的物品是人們非常喜歡吃的,「口含所嗜之物得美味」就是「甘」,嘴裡含著很喜歡吃的食物,吃起來很美味就是「甘」。所以在《說文》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美」,《說文·釋例》的解釋,「甘」指美味。

  而饒烱氏認為,「五味酸苦辛鹹皆不足於口」,因為這些味道都是比較強烈的,酸味、苦味、鹹味。人們可能不覺得這是很美味的一種味道,可是只有「甘」在五味當中是很美味的,非常耐人尋味,所以說「甘」是美的意思。我們看小篆是「從口含一」,所以「甘」是一個指事字。「甘」作為名詞第一個意思就是指甜味,在五味當中就有「甘」,「五味」是辛、酸、鹹、苦、甘,合在一起稱作五味。五味當中只有「甘」這種味道是很甜美的,《禮記·王制》當中說:「五味異合」,這裡的「五味」就是指辛、酸、鹹、苦、甘這五種味道。而「甘」作形容詞的時候也有「甜」的意思,這是甘字。

  接下來再來看「棠」字。「棠」字我們看一下小篆的寫法,小篆的「棠」是「從木,尚聲」,上面部分是它的聲旁,下面是它的形旁。「棠」字在《玉篇》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本義就是「梨木」的意思,也就是棠梨。棠梨會結一種很小的果實,這是可以吃的。「棠」字我們看小篆的字形,上面是「尚」,「尚」字有「配」的意思,比如說「尚主」就是配公主,是這個意思。人們用「棠木接梨」,所結的果實非常甘美,所以「棠有配義」,這個形聲字的形旁就是「尚」。

  而「棠」就是指的甘棠,甘棠有分成紅的跟白的這兩種,紅的木質非常堅韌,而白的果實是可以食用的,也叫作杜梨。「棠」作為名詞就有棠梨的意思。《山海經》當中就有記載:「崑崙之邱有木焉,狀如棠,名曰沙棠」,「棠」是指的棠梨,「棠梨」就是我們現在介紹的這句經文所講的甘棠。

  跟召公有關的甘棠的故事,它也成為了一個成語叫作「召公甘棠」,另外還有一個成語叫「甘棠之愛」,這個故事都是跟召公有關。召公的名字叫作奭,在這個時期他們都是姬姓,我們前面學過《百家姓》就瞭解到,像周文王、周武王、周公還有召公他們都是姓姬,所以周朝時期是姬姓的天下。

  召公曾經輔佐過周武王滅掉殷商,「殷」是商朝。後來被封在「燕」這個地方,他的都城就在「薊」,「薊」是我們現在的北京。可是召公本人並沒有去所封的地方就職,而是讓他的長子叫作「克」,來到燕國就任,而召公自己就留在原來的召國,召國是在哪裡呢?在今天的陝西歧山這一帶。而召公在周朝初年的政壇當中活躍的時間很長,他是一位很賢能的政治家,他的一生經歷了文王、武王,一直到成王和康王這四個朝代。所以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成康之治」,這個時期就是周公和召公,他們對於國家行政的重要貢獻,周公是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一位政治家。

  在周成王當政的時候,召公位列「三公」,擔任太保的官職。中國古代對於培養太子是很重視的,有太師、太傅還有太保來負責對於皇位繼承人的培養。在成王時期,召公就是擔任太保的職務。他跟周公,當時周朝分成兩個責任區,在河南的陝縣以東是由周公負責來管理,稱作東伯侯。而在陝西則是由召公奭來負責管理,稱為西伯侯。召公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鎬京,也就是長安,他在朝廷當中處理政事。而他的政績是從侯伯到庶人以下「各得其所,無失職者」,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指的就是每個人都能各盡其才,發揮他們的所長,並且能夠把自己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條。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沒有人會失業,而且每一位官員滿意度都是很高的。

  在歷史上記載召公姬氏就曾經在甘棠樹下辦公聽訟,他自己在這棵甘棠樹下面搭一個小草棚,當作他的辦公室,這就很簡陋。「聽訟」是處理一些紛爭的事務,在這棵甘棠樹的下面。老百姓就非常感念召公的德政、政績,於是連帶召公辦公行政所在的那棵樹,老百姓都把它保留下來不忍心去砍伐它。

  在《詩經·召南》有一篇叫作《甘棠》,它所描寫的就是這個故事。所以「召公甘棠」和「甘棠遺愛」所說的都是同樣的典故。《詩經·召南》這首詩是這樣來描寫的,這首詩有三章,雖然只是短短的九句,但是已經把那種深情充分地表達出來,也就是老百姓對於召公的愛戴之情。這首詩是這樣寫的:「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所形容的是很小的樹幹和樹葉。召公在處理這些案件的時候,是就地取材,看到這棵甘棠樹,他就在這棵甘棠樹下辦公。我們想想看,他經歷過周文王、周武王,一直到成王和康王這四位君王當政。當然周文王是後來被追封,他在世的時候並沒有成為天子。這個過程,召公處理了許多的政務,後來這棵樹慢慢地長大。「勿剪勿伐」是後來的老百姓都不忍心來砍伐它,因為是「召伯所茇」。「茇」就是他曾經在這裡建了一個草舍,在這裡辦公住宿。所以這章的意思是說,即使是這棵小小的甘棠樹,「蔽芾甘棠」。「勿剪勿伐」,也不要折斷它的樹枝,不要砍伐它的樹幹。「召伯所茇」,因為當年召伯曾經在這裡聽訟。

  第二章:「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憩」是休息的意思,在這裡休息。即使這棵甘棠小樹,「勿剪勿敗」,「剪」是剪斷樹枝,「敗」是把它的樹根砍掉、挖掉,這是「敗」。「勿剪勿敗,召伯所憩」,因為這是當年召伯曾經在這裡休息的地方。第三章:「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這一句前面還是相同的,「勿剪勿拜」,「拜」是拔掉,就是樹幹有根,不要把它拔掉,為什麼呢?「召伯所說」,因為當年召伯曾經在這棵甘棠樹下聽訟,休息於其下。這就是《詩經》當中的一首詩,後來能夠形成這樣的歌謠,可見得召公當年的政績是得到了老百姓對他的擁戴。

  《詩經》有「風、雅、頌」,「風」是《國風》,《國風》還有《二南》,大部分是來自各地的歌謠。這些歌謠是做什麼用的呢?這些歌謠是老百姓的心聲,也是老百姓生活的寫照。所謂:「《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這些歌謠所體現的就是老百姓的心聲。而透過這些心聲,主政的人就可以瞭解到百姓的疾苦。所以在古時候,這些君王非常重視到民間去採集歌謠,甚至於有專門設置的機構叫作「樂府」,它就是專門採集這些歌謠。這樣就能夠使得當政者通過民間的歌謠,去真正地瞭解老百姓的心聲。而召公的這棵甘棠樹,現在還活著,就在陜西的寶雞市歧山縣這個地方,有一個劉家塬村。這棵樹到現在已經兩、三千年過去了,這棵樹還是小小的,可見得當時這棵樹更小。即使這棵樹很小,可是老百姓對它還是非常愛護的。第二章《千字文》的內容我們就學到此地。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章,第三章所講的內容還是「綱常五倫」,但是「綱常五倫」在第二章的部分是講「君臣、父子」這兩倫,到了這一章,第三章「綱常五倫」則是指「夫婦、兄弟、朋友」這三倫。它的開頭與結束,實際上還是從「夫婦、兄弟、朋友」這三個倫常所衍生出來的。所以第三章就是從「樂殊貴賤」一直到「好爵自縻」,它所押的韻是「上平聲,四支韻」。我們從下一句經文開始就進入第三章的內容。

  請看第六十四頁的第四行:「樂殊貴賤,禮別尊卑」,首先來看這句經文。「樂殊貴賤」,「樂」是音樂的意思;「殊」則是指區別。「樂殊貴賤,禮別尊卑」,「樂殊貴賤」,「貴賤」指的是地位的高低不同。「貴」是高貴;「賤」則是身份低賤。音樂可以用來區別身份地位的高低貴賤,「樂殊貴賤」。「禮別尊卑」,「禮」一般來說有個人的行為,也有國家的典章制度。比如說典章制度當中有「五禮」,五禮有「吉、凶、軍、賓、嘉」這五禮。傳統的五種禮制「吉、凶、軍、賓、嘉」,我們之前曾經介紹過,「嘉」是嘉禮,也就是婚禮;「賓」禮則是國際當中使節之間的往來是賓禮,對待的賓客,但這賓客是國際間的賓客,這是賓禮。「軍禮」,比如說軍隊當中有閱兵大典,軍隊出征有誓師典禮,軍隊凱旋歸來朝廷迎接的時候,也要用盛大的軍禮。「凶禮」是喪禮。最後我們看「吉禮」,吉禮是什麼呢?吉禮是祭祀的禮,古代的吉禮就是指祭祀。這五種禮都有一定的儀式,另外每一種禮都有搭配一定的音樂。

  所以「樂殊貴賤」,它所指的就是這樣的音樂,這種音樂是配合各種不同的禮,從而來分別它的尊卑貴賤,有什麼禮就對應有什麼樂。「樂殊貴賤」,根據不同的禮制所使用的樂章,它是用來區別身份地位高低和貴賤的。「禮別尊卑」,「禮」所指的是規矩、恭敬的態度,行為規範還有儀式,儀式就是典章制度,來區別尊卑貴賤 。不同身份用不同的禮,比如說天子有天子的禮,諸侯有諸侯的禮,公卿大夫都有不同的禮。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通過漢字的形體來瞭解它的內涵。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樂」,「樂」這裡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形體,這個形體看起來非常有趣。首先來看一下甲骨文的「樂」,羅振玉先生解釋它是「從絲」,絲是哪個部分?甲骨文上面的部分,就像「絲」纏繞著的形狀,上面是絲。「絲」是「柎木上」,就像「琴瑟」,琴瑟就是樂器。羅振玉先生認為,許慎說:「象古鞞木虡者」,他認為這個解釋是錯誤的。「虡」指的是懸掛鐘跟磬的架子,它兩旁立的柱子叫作「虡」,在《說文解字》當中有解釋「虡」是「鐘鼓之柎」,就是鐘鼓的底座。所以羅振玉先生從甲骨文的形體上認為,「樂」就像是「絲柎木上」,就像是樂器當中的琴瑟的樣子。

  像「琴」跟「瑟」,我們看古琴下面是木質的、木頭的,有絲在木頭上面,於是就像樂器的樣子,這是甲骨文最初的形體,就是這樣的一種形象。它是指「張絲於木上,彈以發聲之琴瑟為樂」,也就是木材上面有絲,把它配在一起,去彈的時候可以發出音樂的聲音,像琴瑟這樣的樂器就是「樂」。也就是最初用弦樂器來代表「樂」的意思,這是甲骨文的「樂」。大家看上去這個形體非常形象,就是一個象形字的樣子。

  再來看金文的「樂」,也是「從絲柎木上」,但是加上了一個「白」。你看它和甲骨文上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中間部分多了一個「白」。羅振玉先生的解釋增加的「白」,代表著「調弦之器」。好像現在彈琵琶、彈軟弦的這樣的樂器有「撥」,就是這個意思。而田倩君女士認為,郭氏所說的「樂」中的「白」是拇指的意思,如果認為是「調弦之器」,「器」應當指的就是手指,在「絲」的中間加一根手指,就是一根拇指,原來一個靜止的樂器就變得非常的生動,就顯示出正在彈奏的人,好像發出了一種「淙琤」這樣的聲音。金文上多一個「白」,究竟這個「白」是什麼?這有不同的看法。羅振玉先生跟田倩君女士的看法是不同的,而按照田倩君女士的解釋,認為金文中間多出的「白」是指人的手指,手指正在彈奏樂器,是這個意思。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樂」結合《說文》的解釋來看,「白象鼓」,而「絲象鼙」,也就是小鼓。下面「木」就是「虡」,也就是放鼓的木柱、木架叫作「虡」。「以樂主於喜,喜生於仁,擊鼓以司天,和春分之音也,仁之聲也,萬物之始生也,故樂字象鼓也」,是這樣來解釋的。它的本義根據《說文·繫傳》的解釋,「五聲八音」的總名就是「樂」,也就是樂音跟樂器的總稱。樂音是「宮、商、角、徵、羽」這五聲,而樂器我們在學習《三字經》的時候學過「八音」,有「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這八音,是它的總稱。《正中字典》的作者認為《說文解字》對「樂」的解釋比較曲折,而羅振玉先生還有田倩君女士對於甲骨文和金文「樂」字的解釋,這個說法是很合理也是很有根據的,所以在這裡把它列出來。

  我們看「樂」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它指的就是「五聲八音」的總稱,按照《說文》的解釋,「五聲」是宮、商、角、徵、羽;「八音」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這是八音,我們在《三字經》當中學過。《孝經》當中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而《禮記》說:「樂者天地之和也」,這裡的「樂」指「五聲八音」的樂。當然「樂」還有很多意思,它可以指樂音、樂曲、樂器等等,它有很多的意思。當然這個字是一個多音字,它除了有yuè這個讀音之外,它也讀lè、yào還有lào,這麼多不同的讀音。這個字如果作lè的讀音,它作名詞的時候就是代表快樂。比如《論語》當中說:「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個「樂」就是快樂的意思。這個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這是音樂的樂。

  「樂殊貴賤,禮別尊卑」,我們再來看一下「貴」,「貴」主要看小篆的形體。投影片上是小篆的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還有金文的形體。金文的「貴」第一個形體,丁佛言先生認為《說文》「貴從古文蕢」,「蕢」跟「塊」是相通的,是「有土之謂也,從田」,意思跟「塊」是相通的。漢人寫「貴」字還有很多是「從田」的,所以在金文上面會看它有「田」。再來看金文「貴」的第二個形體,它跟小篆的「貴」就比較接近了,小篆的「貴」是「從貝,臾聲」,「臾」是它的聲旁。「貴」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是「物不賤」的意思,也就是物價很高昂的意思,這是「貴」。「貴」當中的「貝」表示的是錢財物品,「計值付價者」,所以它是「從貝」,「貝」所表示的就是錢財物品。

  「又以臾音蕢」,這是古「蕢」字,古時候這個字是用來盛土的一種草器,「進土者」是用來盛土的。當物價高昂的時候,物價很高的時候有「進財貨於己意」,把這些錢財物品納進來,是這個意思。所以「貴從臾聲」,這是「貴」這個字,我們看它的字形就有這樣的意思。它作為名詞來說,「貴」就有尊顯的地位,叫作「貴」。作動詞的時候就有「尊」,也有尊的意思。我們看「貴」字作名詞的時候代表尊顯的地位,比如《禮記》當中說:「序爵,所以變貴賤也」,「貴」跟「賤」是相對而言的,代表一個人的地位是很高貴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禮」字,「樂殊貴賤,禮別尊卑」。「禮」在《正中字典》當中就有甲骨文的形體,在投影片上還有小篆的形體。先來看甲骨文的「禮」,甲骨文的「禮」,王國維先生對它的解釋是說,「禮」最上面,兩個「玉」在一起是「玨」,最上面是「玨」。「玨」的下面就有一個器皿,大家看到圓圓的、半圓形的這樣一個器皿,在「玨」的下面,「玨」就放在這個器皿當中,「從豆」,下面是「豆」。所以甲骨文的「禮」是一個會意字,它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看它上半部分的形體,它代表的是「盛玉以奉神人之器」,是一種用來祭祀的器皿。在器皿的上面就放了「玉」,我們知道古人無論是祭拜天還是祭拜地,祭拜這些天地的神明都要用「玉」。比如祭天,我們上次學過「璧」字,祭天的時候要用「玉璧」來祭天;祭地則是用「玉琮」來祭地,「玉」跟中國古代的祭祀傳統是息息相關的。

  從甲骨文,我們看它上面的部分就是專門用來盛放祭祀時候所用的「玉」,「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謂之醴」。在祭祀的時候「醴」是什麼意思呢?「醴」是甜酒,用來祭拜的甜酒,在《玉篇》當中就有這樣的解釋。「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就叫作「禮」,所以「禮」就有祭祀求福的意思。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禮」是「履」的意思,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祭祀、祭拜天地神明來求福的意思。在《周禮》當中就有說:「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祭祀天是用「璧玉」來祭祀,把璧玉放在祭祀的器皿上面。祭天是用「璧玉」,祭地則是用「黃琮」,黃琮也是一種玉,它的形狀跟「壁」是不相同的,它是長長的形狀。在安徽有出土過「琮」,它就是專門用來祭地的。這是王國維先生對於甲骨文的解釋。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禮」,左邊是示字旁,右半部分是「豊」。示字旁是表示奉祀的神明,「禮」的右側是代表祭祀的器皿。什麼叫「禮」?把祭祀的器皿上面,擺上要祭祀的物品敬獻給神明,這就是「禮」。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禮」的本義是什麼呢?本義就是「履,所以事神致福」。所以「禮」就有祭祀天地神明來求福的意思。這是「事神致福」的實際的行為,是我們應當要「篤實踐履者」,所以《說文》當中解釋,「禮」是「履」的意思。這是關於「禮」的甲骨文和小篆的形體,我們就作這個解釋。

  「禮」作名詞,是指人類行為的規範叫作禮。《其界說、禮坊記》當中說:「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以為民坊者也」。它的種類在《周禮》當中我們剛剛介紹過「五禮」,《周禮》裡面就有說:「以五禮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這五禮就是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和嘉禮。而「禮」的效用按照《禮記·曲禮》的解釋,這裡有一段比較長的文是這樣說的:「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我們看下面開始就是「五倫」的關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在下面說的是祭祀:「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所以我們看到,「禮」是在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體現出來它的重要性,「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這裡的「禮」指的就是人類行為的規範,它作名詞解釋是這樣。

  而「禮」作動詞就有祭祀的意思,「循禮以祭」是作動詞。比如說在《儀禮》當中有說:「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禮」就用作動詞。「禮」又作形容詞,有關禮儀方面的,比如說「禮制」,在《書經》當中說(這是《尚書》):「或據禮文,或據禮意,雖言有小異,義不皆殊」,作形容詞就是跟禮儀有關,它還有作副詞。總之我們通過對於甲骨文跟小篆的「禮」的形體,就可以看到在古時候是非常形象的。在甲骨文的時代「禮」就是一個會意字,我們會看到祭祀的禮器上面,就放著「玨」,玨就是玉,讓我們體會到「禮」在最初造字的時候,它就是跟祭祀的文化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的。

  我們介紹了這幾個漢字之後,再回到現在所學的《千字文》的這句經文:「樂殊貴賤,禮別尊卑」。說到「禮」跟「樂」在最近的這十年當中,我們曾經到世界各地參加過祭祖的典禮,祭祀中華民族萬姓先祖以及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記得是從二零一三年一直到二零一九年,在世界上許多的國家、地區都曾經參加過祭祖大典,這是師父上人他老人家亟力提倡,要舉辦「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祭祖大典」。甚至於後來到了歐洲最有影響力的三個國家英國、法國跟德國,都有舉辦過「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這個典禮,師父上人最重要的是希望,我們能夠落實孝道的精神,也就是千百年來的老祖先,都能夠念念不忘,來祭拜他們。我們常常舉辦和參加這樣的祭祖大典,能夠把一個人的孝道的精神提起來,而「孝」是德行的大根大德。千百年來的祖先我們都念念不忘,那對於眼前的父母當然也要盡到孝道,這是師父上人提倡祭祀萬姓先祖的良苦用心。

  到了二零一八、二零一九年,師父又提倡要舉辦「祭孔大典」,這是我們儒、釋、道教育德行的根,就是孝親尊師。在家裡能夠孝敬父母、孝敬祖父母跟長輩,到了學校能夠尊師重道。通過對孔老夫子的祭拜,因為孔老夫子是至聖先師,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所以舉辦「祭孔大典」,並且我們參加「祭孔大典」,就能夠喚醒人們尊師重道的心。我們上個月的月底剛剛過完了教師節,九月二十八號,這是孔子誕辰,有許多地方的孔廟都有舉辦「祭孔大典」。「祭孔大典」典禮的過程,它和「祭祖大典」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祭孔」在現在所保存的祭祀的典禮當中,有詩、有樂、有舞蹈,所以是詩、樂、舞最完整的一個祭典儀式。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代,能夠看得最完整的詩、樂、舞一體,就是在「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也曾經在英國漢學院舉辦過,我們有許多漢學院的師生都有上臺去跳「佾舞」,要練習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且要有一定的體力。一方面跳佾舞,一方面還有樂生在演奏,那另一方面還有歌生,他所唱的是讚詠孔子的詩歌,所以祭孔大典是詩、樂、舞三位一體。「祭孔」到底是用八佾舞還是用六佾舞?當然這有不同的觀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我記得我們在看英國漢學院舉辦的「祭孔大典」,以及在二零一九年在香港舉辦的「祭孔大典」,這是大乘至聖先師孔子誕辰二千五百七十周年的祀典典禮,都有「佾舞」。按古代的制度,「佾」是舞的行列,一列就叫作一佾。所以天子是八佾、諸候六佾、大夫四佾、士是二佾,一佾是八個人,就是照這樣的一個制度來行。

  張清泉教授本人在台中參加「祭孔大典」有好幾十年,他也看到祭孔流傳到現在,大約是有兩種制度,有採取明朝的制度,也有採取清朝的制度。我們看「佾生」,我們曾經看過香港祭孔大典的佾生,還有在英國漢學院的祭孔大典,是由漢學院的師生去擔任「佾生」。佾生左手拿著「籥」,籥是一種樂器;右手所拿的是「翟」,翟是一種雉鳥。佾生左手拿著「籥」,右手所拿的是「翟」,他跳各種樣式的舞,這就是佾舞。佾舞有「文舞」另外還有一種是「武舞」,有文舞,有武舞。我們曾經在現場觀禮過「祭孔大典」,這個過程是相當的感人。記得當「祭孔大典」舉辦到中間的時候,在現場真的是忍不住流下眼淚,特別地感動。在這個過程當中會看到,它的詩歌、音樂跟舞蹈非常完整、融為一體這樣的一個儀式,這種莊嚴肅穆的氣氛就讓人非常感動。而且在「祭孔大典」當中會看到,有許多的祭孔用的禮器,這是在「祭祖大典」當中所沒有見過的,也都是讓人耳目一新。確實我們在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有機會就應該要常常參加祭祖跟祭孔的典禮,幫助我們能夠提起孝親尊師的觀念,並且常常在生活當中去努力落實,參加這種的典禮接受這樣的薰陶也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禮」我們剛剛在介紹漢字的時候,就有引用《禮記·曲禮》當中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是很重要的。我們來看一下:「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從這裡開始一直到「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這段文是在《禮記·曲禮》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段,這一段講述的是「禮」的作用和功能。「禮」的功能,一開頭就談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道德仁義」是一種內心的修養,也是一種行為的準則。「道德仁義」這些涵養「非禮不成」,如果沒有透過「禮」表現出來,「不成」就是沒有辦法有所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俗」是風俗,要端正禮俗。張清泉教授特別強調要「端正禮俗」,用真正的「禮」來引導老百姓。「禮」跟「俗」(俗是風俗)的概念是不同的,要把它分清楚。「分爭辯訟」,當有一些地方出現了分爭訴訟,也要靠「禮」來做判決。

  下面說到了「五倫」的關係,有君臣、父子的關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定」是定位,要有上下尊卑的關係。比如說漢高祖劉邦打下了天下之後,他要治理天下,這時候「禮」就很重要,因為劉邦這個人的性格有點不拘小節。可是當你要管理一個國家,君臣上下要有個規範跟秩序的時候,那就一定要有「禮」。「制禮作樂」,才能夠定出君臣的尊卑,君威才能夠顯示出來。「宦學事師」,「宦」是做官,「學」則是求學,「事奉師長,非禮不親」。假如說沒有一套禮制,就會造成師生之間,或者長官部屬之間「非禮不親」,沒有辦法這樣親民,要親民,師生之間要能夠和樂融融。

  下面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班朝治軍」是朝廷五更早朝,或者軍隊當中要訓練士兵,這當中如果沒有一定的禮制的話,那麼威嚴也就無法貫徹,「非禮威嚴不行」。再來談到「祭祀」,我們都參加過祭祖大典跟祭孔的典禮,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禮。「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所以祭祀的時候也是有一定的過程、儀式,這種釋奠的典禮,從初獻禮開始一直到終獻禮。我們看這個過程有禮有樂,所以就能夠把整個祭祀當中莊嚴肅穆的氛圍烘托出來,我們身處其中內心的恭敬心,自自然然就能夠生發出來。

  接下來就有談到「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恭敬」一定要有誠敬之心,「撙節」,要有節制跟節度,不能夠過也不能不及,重要的是「退讓以明禮」,「禮」是禮貌,體現在外表的是禮貌。張清泉教授有特別強調,外表的禮貌也要有真正內在的精神,那真正內在的精神是什麼呢?首先是「敬」,敬是發自內心的誠敬。再來是「讓」,所謂是禮讓,還要有真正的「敬」和「讓」,就是禮敬、禮讓。所以並不是只有外面的禮貌,更重要的是要有內心的真誠恭敬。

  再來進一步談到「禮」跟「樂」之間的關係,在《禮記·樂記》當中也有一章的經文,這段經文就談到:「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我們看一下在《千字文》的經文當中所說的:「樂殊貴賤,禮別尊卑」,這裡所指的就是在正式的典禮儀式所使用的「樂」,這個「樂」是配合著「禮」,所以它是可以區別尊卑貴賤的。「區別」是能夠把它分得清清楚楚,因此通過音樂還能夠打破藩籬,把這種疏離感跟隔閡打破,讓人的心可以凝聚在一起,「異中求同、同中有別、同中有異」,這是音樂有這樣的效用。而「樂」除了音樂的意義之外,還有更高一層的,就是內心的和樂。「樂者為同,禮者為異」,這裡一個「同」一個「異」,「禮者為異」所強調的是一種區別,而「樂者為同」所強調的是融合。「同則相親,異則相敬」,張清泉教授有談到,這是講到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比如說父子之間或者師生之間,還有長官和部屬之間,如果他們之間只有一種敬畏而缺少一份和樂,這樣就會使得他們之間產生隔閡,所以既要相敬也要相親。這是《禮記·樂記》當中,有這樣的一段經文。

  另外《曲禮》還有一章就談到:「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讀過這段就能夠瞭解人和人的關係,通過「禮」和「樂」。也就是人和人之間再怎麼樣融合成一片,可還是要嚴守分紀,不然有的時候開玩笑開過頭了,甚至部屬騎到長官頭頂上,或壓制到長輩的尊嚴,這就失去了分寸。可是如果人和人之間又太強調「禮」的分別,那彼此之間的情感又不能夠交融,就會漸漸疏離,所以這裡就有講到:「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如果太過於強調「和樂」,而疏忽了「禮」的分別,「樂勝」就是過度,「則流」就像水一樣,水滿了就會到處亂流,流就是盪。如果「禮」太勝、「禮」太過,彼此就會疏離,這種疏離感太過敬畏就會產生。

  所以人和人之間,張教授也特別強調在「五倫」的關係當中,無論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要注意什麼呢?注意「禮樂合情飾貌」。「飾貌」的「飾」跟整飭的「飭」,就是整頓,是整頓你的儀容外表要符合禮節,可是內心還是能夠瞭解到彼此之間要和樂融融,這是「合情飾貌」。它靠的就是「禮樂」,有禮有樂是不能偏廢的。所以「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音樂是天地當中能夠發揮和諧的這樣的作用,「樂之用是和,禮之用和為貴」。「和」是它的作用,它發揮出來的作用是什麼?它發揮出來的作用是和諧,天地之間能夠和諧就是靠「樂」。「禮」是天地之序,它是秩序條理,有條有理又能夠和諧,不會格格不入。所以「和故百物皆化」,能夠化育萬物。「序故群物皆別」,它有分別然後又能夠和諧。

  這是我們今天學的這一句經文:「樂殊貴賤,禮別尊卑」,關於「禮」跟「樂」在經典當中有許多的經文,教導我們「禮」跟「樂」在社會生活當中所起的作用是什麼,它確實跟我們的日常生活,跟整個社會的秩序是息息相關的,是人一生當中都不可或缺的。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我們就分享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