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三頁的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川流不息,淵澄取映」。這句經文它所指的是什麼意思呢?「川流不息」,「川」就是指「河川」的意思,而「流」則是「水流」。「流水」是不停止的,「川流不息」,其實這句經文是順著前面的內容而來,也就是前面所談到的在「五倫關係」當中的「父子」還有「君臣」,在這樣角色當中能夠盡忠盡孝,這種德行就如同「蘭花」的馨香和「松樹」的茂盛一樣。而且它能夠澤被後代的子孫,就如同大河一樣的川流不息。

  上節課我們分享了《易經》當中的經文,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就是對於這句經文最好的詮釋。那什麼是「淵澄取映」呢?「淵澄取映」是形容對於世人的影響,就像清澈的潭水可以照耀著人一樣,也就是所謂的「祖德流芳」。當祖先有聖德,有德行,那就可以讓千秋萬世的子孫都向他效法與學習,這是「淵澄取映」。「淵」指的是深水、深淵,「澄」是指水靜止,很清澈的這種樣子。這時候當水很深,靜止而又清澈,水面能夠清澈照人,這就是「淵澄取映」。

  我們還是來看一下,在這句經文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漢字,首先來看「川」字。「川」,我們看到其實甲骨文還有金文、小篆,大家看了就一目了然。甲骨文的「川」在《正中字典》裡面引用的形體和我們投影片上的有一點不同,《正中字典》當中甲骨文的「川」,孫海波先生認為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像一條河,它有「畔岸」,就是兩邊有岸,可是它的水在當中流淌,這就是甲骨文的形體。再來看小篆,小篆的「川」就像是水在遷流的樣子。如果我們去看過長江、黃河,會看到河水向前奔湧,浩浩蕩蕩一望無際,而「川」所顯示的就是這種水在不斷遷流的形體。這裡的三劃,大家看小篆的「川」,它是由涓涓的細流匯合而成的「川」。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川」字解釋是:「貫穿通流水」,是這樣的意思,這是它的本義。所以「川」字在造字之時的本義就是指的「大水流」,這些水流很大。

  但是對於這個字,不同的文字學家、學者也會有不同的觀點,因為「川」有人認為是會意字,也有人認為它就是象形字。王筠先生認為「川」字就像河水長流的這種形狀,而由「川」再減成「巜」,「巜」也有一個讀音是guì。原本「川」是平行的三種筆劃合在一起,如果減掉一條就變成了「巜」,也讀作guì。再減掉一條則是「く」(音犬),這是會意字。許慎也認定這是會意,比如說「く」,也就是只有這一個筆劃的時候,它指的是「水小流」,指這種流水是很小的;而如果是兩劃,也就是「巜」,或者讀作guì的時候,在《說文解字》裡面顯示出這種流水就更大。下面說「貫穿通流水」,在這三種情況當中,有三個筆劃的「川」,它的水流是最大的,這是王筠的說法,這個說法也是有道理的,也可以做參考。

  「川」字當它作名詞的時候,最初的本義就是指,「大水遷流不停」叫作「川」。比如在《尚書》當中就有一句經文:「予決九川距四海」,這裡的「川」指的就是水流很大的這種情況,它是川流不息、遷流不停的。當然「川」字引申到後來也有指「一般的水流」,並不是大水遷流不停,它引申的意思也可以指「一般的水流」,我們在《論語》當中看到一句經文說:「子在川上曰」,這個「川」並不是指大水遷流不停的那個「川」,而是指一般的水流。就像《周禮》,《周禮》說:「兩山之間必有川焉」,這是兩座山當中的一般的水流,《周禮》當中是這樣的一個意思。這個「川」字很容易理解,如果按王筠先生的說法把「川」還有「巜」以及「く」,這三個不同的形體做一個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從「く」開始它是一種很小的水流,到了「巜」的時候水流就逐漸地增大,最後變成「川」,「川」就是很大的水流,大水遷流不停。

  《論語》當中我們剛剛分享,孔老夫子曾經說過:「子在川上曰」,這個「川」指的是一般的水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看雪公老人的講解,「川」跟「河」是有差別的,差別在哪里呢?「山間的水」叫作「川」,雪公之所以這樣解釋,跟《周禮》這段經文可能是有關係的。「兩山之間必有川焉」,《周禮·冬官》就是這樣講的,在山與山之間就有「川」。所以「川」,雪公在這裡解釋就是指山間的水叫作「川」,水長流不斷。雪公老人在講《論語》這句經文的時候,引用《千字文》裡面的這四個字「川流不息」。

  孔老夫子在川上看水,夫子說了哪兩句話呢?孔老夫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如果說「逝者」是川水,這是不通的,「如斯夫」,這是離川水說「逝者」,說世間的一切事物。如同佛經當中所說:「萬法無常,成住壞空」的道理是一樣的,跟孔老夫子所說:「逝者如斯夫」,是同樣的意思。像「指其掌」那一章,孔老夫子指的「川水」,這萬物的無常就如同「川水」一樣,而「逝者」,「逝」我們常講一個人過世,它不僅僅指人的死亡,一切都會有死。所謂「萬法無常,成住壞空」,就如同「川水」一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舍」在《說文解字》當中,我們看雪公老人也是引用《說文》的解釋,說它是「止」的意思。死就因為不止,若止便不會死。白天走,晚上走,它是不住的走。「萬法無常」,是刹那都不會停留的,這就是佛法所說:「三心不可得」,不舍晝夜,天天是如此。

  雪公老人在這裡有一句話說得非常的重要:「臨死也不能夠離道,若是離道就不能往生」,「孔子臨死不許有家臣,曾子臨終易簀」,孔老夫子跟曾子的示現,都是示現即使是臨死之時也沒有「離道」,這句話很有深意,我們要認真地去體會。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淵」字,「川流不息,淵澄取映」,來看一下「淵」字。同樣「淵」字我們看到投影片上也是有甲骨文還有金文、小篆的字形,甲骨文的「淵」在《正中字典》引用的是另外一個不同的形體。商承祚先生認為甲骨文的「淵」,跟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所說的古文的「淵」字是相同的,而小篆的「淵」是「從水」,它左邊是水字旁,右側就是「淵」,它的左右兩邊就像兩岸的形狀,而它的中間就像水的形狀,所以什麼是「淵」呢?也就是「水在兩岸的中間旋轉」,這就是「淵」。所以「淵」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是「迴水」的意思,也就是迴旋的水。它的旁邊都是岸,中間的水在裡面迴旋、旋轉,這就是「淵」。

  「淵」字作名詞有「潭」的意思,「潭」就是「淵」,也就是水流最深的地方叫作「淵」。比如說《詩經·小雅》有一句經文我們很熟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裡的「淵」指的就是「潭」,就是水流最深的地方,叫作「深淵」。另外「淵」字作形容詞,有「深」的意思,作副詞也是有「深」的意思,這個字我們就簡單地學習到這裡。總之,學習這些漢字在古時候的字形,我們很容易從這個字的形體當中去瞭解到它的本義是什麼。如果我們光是看《說文》或者一些文字學的解釋,對於這個字的本義的解釋可能還不會覺得很形象,可是如果看一下上古時期這個文字的字形,對它的本義就會有非常形象的瞭解,為什麼呢?因為它都像一幅簡筆畫一樣,把這種場面和場景畫得非常形象和生動,那麼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請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大家翻開第六十四頁的第一行:「容止若思,言辭安定」。「容止若思」,什麼是「容止」?「容」是「儀容」,而「止」就是「行為舉止」,所以「容止」所指的就是一個人的儀表還有舉止。「容止若思」,「若」是好像的意思,就是好像在深思的樣子,當一個人的儀態很像在深思的樣子,就是指他的舉止非常端莊,很莊重。這句經文教導我們一個人的儀態舉止,一定要很莊重,看上去是若有所思的樣子,這就是「容止若思」。

  什麼是「言辭安定」呢?「言辭安定」,「言辭」很好理解,就是指「言語詞句」,「言」就是說話,「詞」則是敘述和說明的語言文字,這是「言辭」。「安定」是什麼意思?「安定」就是指「態度很從容謹慎」,「安」有「平穩安詳」,「定」則是指很「從容沉靜」的這種狀態,因此「言辭安定」就是教導我們言語措辭一定要穩重,顯示出非常從容而又沉靜的樣子,這是「言辭安定」。言語是很重要的,在「孔門四科」當中,「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言語」是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德行」,可見說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張清泉教授在這裡談到,「言辭安定」就是指有一些話一定要想好了再說,所以平常所說的「忍耐」,除了我們所理解的要忍受,比如說別人加在我們身上一些不合理的做法,甚至是暴力的行為,這些要忍耐。還有一種忍耐,可能比這個還要難忍,是什麼呢?就是一件事情要求你保守秘密,忍著不能說。那要保守秘密有時候更是困難,為什麼?我們看歷史都可以體會到,在有些境緣當中有的話可以說,但有的話不能說也不該說。可能話一說出去,為什麼講「禍從口出」?可能你的言語會跟某些人的生命生死攸關,它的嚴重性會到這種程度,或者是關係到一個人的名節等等。總之這個「言語」,哪些話該說、不該說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如果這個話不該說,要求你要忍耐,這在很多場景因緣當中都會出現,那這時候我們就不能夠心直口快、脫口而出,否則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話說出去想追回來就已經後悔莫及。

  《千字文》在這裡所談到的,「容止若思,言辭安定」,其實也是有出處的,它出自哪裡呢?出自於《禮記·曲禮》,我們看到雪公老人,這部書是《雪公老人全集》第十二冊,這裡就收錄《禮記選講》這部書,我們會看到在《曲禮》的開篇,「曲禮曰,毋(wú)不敬,儼(yǎn)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曲禮》開頭就是這樣的一句經文,也就是《千字文》這裡所說的,「容止若思,言辭安定」,其實它就是出自於《禮記》。《禮記·曲禮》,《曲禮》指的是曲曲折折,非常細微的。我們曾經學過雪公老人的《常禮舉要》,《常禮舉要》就是從《曲禮》當中選取精華的內容把它摘出來。

  我們來看一下《曲禮》這句經文,「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雪公老人在這裡是用紅色的字注的眉注還有小注,就是怕大家看不清楚,所以我們把這個字都打出來,這樣比較大,容易看得明白。「毋不敬,儼若思」,這「儼若思」上面雪公寫「莊重」這兩個字,「安定辭」就是「安詳、審定」。「安民哉」,下面雪公就寫著「心、身、口」,所以這是可以對應著佛門當中所說的「身、口、意」,關於這一點下面張清泉教授有一個表格,就把雪公的注解用表格的方式把它呈現出來,這樣看得就很清楚。

  雪公上面有一句眉注寫著:「雖云在上位應為,故曰安民,然任何人皆應為法」,有這樣的一個注解。這句經文不僅僅是指在上位者,比如說是國君或者是領導人,並不只是針對這個群體的。而是針對所有人,所有的人都要做到《曲禮》開篇的這段話:「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張清泉教授在這裡按照雪公的注解,把它歸納成「身、口、意」三業。「毋不敬」就是「意業」,「敬」體現在我們的內心的恭敬;「儼若思」則是「身業」;「安定辭」是言語,所以是「口業」。《曲禮》一開篇的經文就是從身、口、意這「三業」,三個方面來講。

  「安民哉」,「民」就不一定是指做官的,而是指「廣泛的人」,這是雪公在眉注當中特別這樣強調。「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教導一個人要如何來「安民」。「毋不敬」,「毋」就是禁止的意思,不可以怎樣呢?不可以「不敬」,不能夠不恭敬,就像佛門當中所強調的,一個人內心的恭敬這是「意業」,恭敬一定是從內心、真誠心發出來,所謂「誠於中而行於外」,這種恭敬並不只是一個外在的行為,一定是內心的誠敬與恭敬。而張清泉教授強調,「禮」真正的精神是兩個字,「禮讓」,一個是「讓」,還有一個「禮敬」,所以「禮」的精神就是敬和讓。

  「毋不敬」所強調就是人內心的這種「恭敬心」。「儼若思」,什麼是「儼」呢?「儼」是「莊重」的意思,雪公老人在小注當中,在「儼」字的旁邊就注了「莊重」這兩個字。那什麼是莊重?就是指一個人的態度莊重而又端莊,這種莊重是什麼樣的一種莊重?「儼若思」,就如同一個人在思考,若有所思。當一個人在思考一件事情,他一定是一種表情嚴肅凝重的狀態,「儼若思」這是屬於「身業」,就是身業要端莊,而不能夠舉止輕佻。最後「安定辭」就是「言語」,這是佛家所說的「口業」,所謂「言前定則不跲(音夾)」,「跲」指的是言語受阻而不通暢的意思。我們說話,當一句話說出口之前一定要三思,這句話是經過一番思考想好了再說,所以「言辭安定」這是「口業」。

  《曲禮》開篇的這三句話,「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就是佛門當中所說的身、口、意三業。儒家強調修身、德行的條目內容離不開佛家所說的身、口、意三業,比如說有人提倡的「四好運動」,「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這也都是跟身、口、意三業能夠相對應的,這是《禮記》。關於《曲禮》所說的「毋不敬」,師父上人在講解《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時候就談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也是從「第一願禮敬諸佛」開始的。在佛經當中,特別是在一些課誦行法,有一些懺悔的法,我們會常常念到,「一心恭敬,一切恭敬」,這所代表的是一種謙虛的態度。

  師父上人特別提醒我們,這些話雖然我們常常在念,可是往往念完就好像沒事,念完了就忘記了。那究竟自己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對人、對事還有對物有沒有真正做到「一切恭敬」呢?這一切是沒有分別執著,對一切人,不管善人還是惡人,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我們要具備什麼態度?要能夠恭敬,而且這種恭敬是平等的恭敬。而不僅是對人,師父上人在《華嚴》講席當中也強調,對一切事要恭敬,對一切物要恭敬,沒有一法不存恭敬」,這才是學佛。

  不但這是學佛,實實在在的說,這是學佛最初入門的地方,學佛從哪裡學?就從這裡學。儒家的教學,教人做人也是從這裡學。《禮記》的《曲禮》,師父上人也是引用了《禮記·曲禮》開篇的這句話,可見它的重要性。「曲禮曰,毋不敬」,「毋不敬」就跟佛法所說的「一切恭敬」,意思是相同的。我們看儒家的教學就是從「毋不敬」這個地方開始,佛法也是如此。我們看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也是從這裡開始,「十大願王」第一願是「禮敬諸佛」,這裡的「諸佛」如何來解釋呢?師父上人強調,「諸佛」所指的是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通通都是諸佛,這一點在《華嚴經》當中,師父上人講得非常清楚。

  我們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師父在墨寶當中也強調,這種「至誠恭敬的心」,師父把「至誠恭敬心」排在前面。也就是當一個人想要學習聖賢教育,首先要具備的態度和條件是什麼?就是這種「至誠的恭敬心」,能夠「敬佛、尊法、事師」,一個人要能夠做到「至誠感通」,這種恭敬心非常重要。當然師父在下面還談到其他的條件,比如說對於「名聞利養」能夠戒除,「戒怠慢,除成見」,這樣子來「敬佛、尊法、事師、親友」,親近善知識,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才能夠「感應道交,方獲感通」,就是這個意思。這句經文我們瞭解到,它對應的不但是《禮記·曲禮》,它和《華嚴經》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也是相對應的。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容止若思,言辭安定」,先來看「容」。「容」字我們在投影片上是有金文跟小篆的形體,《正中字典》當中的金文稍微有點不同,但是也很接近。金文的「容」是「從宀,從公」,上面是「宀」(音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寶蓋頭,下面是「公」,跟《說文解字》當中所引的古文「容」寫法是相同的。小篆的「容」,「從宀,谷聲」,上面是形旁,下面是聲旁。「容」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是「盛」的意思,也就是包含在內的意思,所以「從宀」。徐鉉,這也是一位文字學家,說到文字學有大徐、小徐。徐鉉認為「容」是「從宀谷」,「宀」就是「屋」,就像一個房子一樣,大家看到它的形體就像一個屋子。「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這是徐鉉的解釋。「屋」是房子,「谷」是糧食,「皆所以盛受也」,他的這種解釋也是很有道理的。

  「容」作名詞解,有「形勢」的意思,也有「儀容」的意思。它作「儀容」,比如說在《禮記》當中有一句經文說:「君子之容舒遲」,這個「容」就是「儀容」,君子的儀容「舒遲」,這是《禮記》的一段經文。當然「容」的引申也有作很多不同的意思,比如說我們現在比較常見的「容」,作動詞有「寬容」,《易經》當中說:「君子以容民蓄眾」,這個「容」就是「寬容」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安」,「安」字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我們看甲骨文的「安」跟金文的「安」看起來字形就比較相近,金文的「安」在《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的字形,和我們投影片上的金文稍微有一點不同。林義光先生解釋,這是我們看《正中字典》當中「安」字的金文,它像什麼呢?「安」字就像「女在宀下,有籍之」,「宀」同樣也是房子,我們看小篆的「安」也是「女在宀下」。「宀」大家看到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宀」就是一個房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寶蓋頭,它其實是念作mián,「宀」就是指的一個屋子,而且是「交覆深屋」是「宀」。

  在房子下面有一位女子,關於「女」字我們前面學過,如果一位女子她還沒有嫁出去,還在娘家,是處子,這就是「女」;如果女子已經嫁出去了,就是「婦」。所以「婦」和「女」是有區分的,婦女平常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和男子比起來,婦女就顯得更加的從容。而處子,當女子還沒有出嫁的時候,她在家庭接受父母親對她的教育,一舉一動都是非常端莊而又嫻雅的。「安」字就是一位處子,「女」就是處子,也就是沒有出嫁的女子,這女子居住在哪裡呢?居住在「宀」下,也就是「交覆深屋」之中,她在屋子裡面。有這樣一位女子,就代表著這位女子在屋下「自在而無虞驚擾」的意思。所以「安」字在《說文義證》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靖」,左邊一個「立字旁」,右邊一個「青」,這是「安」字的本義。「安」字的本義就有「清淨而不慌張」的意思。我們想像一位女人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父母親把她教導成一位非常端莊而又嫺靜的女子,她處在一個「交覆深屋」當中,平常處事待人接物都非常的端莊、嫻雅、從容,這就是「安」字。

  我們瞭解了這個字造字之時的本義,比如說「安」字作形容詞就有「定」,「平定」的意思,像《史記》當中說:「天下安寧」,「安」就有「平定」的意思。所以我們就可以想象這個字在最初造字的時候,它就顯示出一位女子在「交覆深屋」當中那種狀態,「非常自在,無虞驚擾」的狀態就是「安」,所以「安」也有「逸樂」的意思,它作名詞解釋有「逸樂」的意思。比如《左傳》當中說:「懷與安,實敗名」,「安」就是安逸,逸樂。這個字我們就學到這裡,這句經文也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我們要瞭解《千字文》當中有許多的經文,也都是出自於「四書五經」,都是來自於經典,只不過是周興嗣先生把教皇子的一千個字,整理成「韻文」的形式。而「韻文」的內容都離不開「四書五經」,這當中聖人的教導,我們看到這裡會談到人與人之間的一些「倫常」的關係,比如說「君臣、父子」,還有後面會談到像「夫婦、朋友、兄弟」這樣的關係,它在我們現在所學的部分都是跟「五倫」有關。所以《千字文》不但是讓我們學習到了這一千個不同的漢字,同時由漢字組成了這樣的一個有押韻的文,讀起來朗朗上口。並且每一句經文都有一些處事、待人、接物的道理在其中,這個道理也不是作者自己發明創造的,他也是從「四書五經」的聖賢經典當中把它提煉出來,所以《千字文》在教導童蒙,確實有它非常重要的價值,值得我們認真去學習。

  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下一句經文,還是第六十四頁的第一行:「篤初誠美,慎終宜令」。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又教導我們什麼道理呢?「篤初誠美」,「篤」有忠厚、踏實的意思,「初」指的就是開始。我們無論是修身、求學等等,一定要腳踏實地的開始,但是這句經文後面有一個轉折,「篤初誠美,慎終宜令」。「誠美」,「誠」就是確實的意思,固然是美、固然不錯、確實不錯,也就是說我們修身、求學,縱使有好的開端固然不錯,但是怎麼樣?「慎終宜令」,也就是只有好的開始還是不夠的,有好的結果是更加的重要。「慎終宜令」,開始和結束都要貫徹始終,謹慎的讓一件事情有一個好的結束和完美的結束,這就是「慎終」,不能夠虎頭蛇尾,把事情做了一半,這是不好的。所以「慎終宜令」,「宜」是應該,「令」是美好的,這也就是教我們要慎始慎終的意思。

  有的人做事情有很好的開頭,但是往往沒有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恒心及毅力,事情做得虎頭蛇尾。張清泉教授舉了佛經當中的一個比喻,佛經的比喻有「魚子、庵摩羅花、初發心菩薩」,這三件事就是比喻「因地」很多結果卻很少,「初發心的菩薩」非常勇猛精進;「魚子」就是魚卵,魚在繁殖的時候它的卵是成千上萬,可是最後卵能夠發育成下一代比例卻並不高;另外還有一種印度的花叫作「庵摩羅花」,這種花盛開的時候它的花朵也是成千上萬,可是它結成果實的比例卻是很少很少。所以佛經用這三件事情來形容開花多結果少,也就是「因多果少」。

  在《論語》當中有一章談到這樣的一句經文:「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總之這句經文就是要教我們學會能夠「慎始慎終」。「慎終宜令」的「令」就是美好,比如說平常我們常說「令堂、令尊、令兄」,這「令」是什麼意思呢?是美好的意思,你的好爸爸、好媽媽、好兄弟,「慎終宜令」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來看「篤初誠美」,來看一下「篤」字。「篤」字我們看小篆的形體是「從馬,竹聲」,「竹」是它的聲旁,「馬」則是它的形旁。「篤」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是作「馬行頓遲」,所以「篤」字有一個「馬」,確實它的本義跟馬有關,馬行走的時候,「馬行頓遲」,什麼叫「頓」?把頭觸到地上叫作「頓」,什麼叫「遲」?「遲」就是行進得很緩慢叫作「遲」。馬走路的時候走得很慢,牠的腳踩到地上很穩,非常穩實,而牠的頭也跟著不斷地仰起來又垂下去。所以「篤從馬」,是這個意思。馬在路上慢慢地行走的時候,馬的四隻腳不斷地落在地上就會有「竹、竹」這樣的聲音,所以「篤」的聲旁是「竹」。但是這樣的意思在古時候比較少見,用的比較少,「篤」字現在我們比較常見的有其它的這些意思。「馬行頓遲」這樣的一個意思在實際語言的應用當中是比較少的。

  但「篤」字比如說它作名詞有「精專」的意思。比如《左傳》當中說:「盡力莫如敦篤」,前面說:「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敬在養神,篤在守業」,「篤」就是「精專」,因為它作動詞有「篤厚」的意思。比如說《禮記》的《禮運》裡面就有說:「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這裡就把「五倫」當中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等等就列出來。這裡「以篤父子」的「篤」就是「篤厚」的意思,所以父子之間,「父子有親」,這是一種非常篤厚的親情;「以睦兄弟」,讓兄弟和睦;「以和夫婦」,夫婦好和,就是這個意思,這當中都是「禮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見「禮」是多麼的重要。古人這些明君聖王都是用道、德、仁、義、禮來教化眾生,「禮」是最後的底線。「篤」作形容詞同樣也有「厚」的意思,平常我們用「篤」字是常常用後面的這幾種意思,對於它最初的本義用的確實是比較少,知道的人也是比較少。

  接下來再來看「慎」字,「慎終宜令」,那什麼是「慎」呢?大家看「慎」字的金文跟小篆,在《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的金文跟小篆的形體比較接近,我們投影片上的就有一點不同。小篆的「慎」是「從心,真聲」,它是心字旁,右側「真」是它的聲旁,左側的「心」是它的形旁。「慎」字在《說文解字》當中本義就是「謹」的意思,所以為什麼我們常說謹慎、謹慎?它常常並稱,「慎」的本義就是「謹」。「慎」是「小心細心以任事」,也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很謹慎,非常小心、細心地來做這件事,所以它「從心」,「慎」有心字旁。

  再來看「真」,「真」雖然是它的聲旁,可是它本身的意義對於這個字也是相當重要的。「真」是「誠實不欺」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很真誠,「真」字本身就有「誠實不欺」的意思。而「慎」則是誠心認真地來做事情,所以「慎從真聲」,它的意義雖然「真」是它的聲音,但實際上它的意義對於這個字本身的意思也是有影響的。「慎」字作名詞的時候就有「謹言慎行、敬事赴善」的意思,在《國語》當中說:「慎,德之守也」,這裡的「慎」是指「謹言慎行、敬事赴善」,這是「慎」。它作動詞就有「誠」,「使之信實不欺」,叫作「慎」。比如《詩經》當中說:「慎爾言也,謂爾不信」,這裡的「慎」就是「誠」,真誠的「誠」。

  「使之信實不欺」,也就是一個人的言語能夠做到言而有信,「信實不欺」。「信」是很重要的,我們看在「八德」當中孝、悌、忠、信,它排在「忠」的後面,可見一個人的言語信實,對於他的德行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同樣它作副詞,「慎」也是有「謹」,有「小心」這樣的意思,比如《禮記·中庸》當中說:「博學之,慎思之,篤行之」。「慎思之」,「慎」就是小心謹慎這樣的一個狀態。那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請看六十四頁的第二行:「榮業所基,籍甚無竟」。「榮業所基」,什麼是「榮業」呢?「榮業」所指的是偉大的事業,是茂盛繁榮的事業。「榮業所基」,這就強調一個偉大的事業,它的基礎是什麼呢?它的基礎就是忠、孝、仁、義、禮、智等等這一些美德。所以「榮業所基」這裡說「基」,「基」就是「根本」,我們常說根基,那根基是什麼?根基就是忠、孝、仁、義、禮、智、信等等這些德行。因此「榮業所基」所指的意思就是說「有德、能孝」,這是一個人事業顯耀的基礎,就是「榮業所基」。傳統的美德在現代社會和時代我們看到很多成功的例子,當然古代就更多了。那要去追溯它的根本和基礎,都是建立在忠、孝、仁、義、禮、智、信等等美德的上面,這才能夠真正成就一個偉大的事業,這是「榮業所基」。

  再來看下一句是「籍甚無竟」,「籍甚」是指有所憑藉而更加強大的意思,「甚」就是更大、更強大。「無竟」則是沒有,沒有止境,「籍甚無竟」,憑藉著這些基礎,他的家業就更能夠光大無邊。我們把這兩句合起來看,「榮業所基,籍甚無竟」,這句經文就是指,往往這些偉大而又繁榮的事業,它的基礎是什麼呢?它的基礎就是忠、孝、仁、義、禮、智、信等等的這些美德,而唯有憑藉著這些美德、依賴著依靠著這些美德,一個人的事業才能夠真正地發揚光大、無量無邊,這就是「籍甚無竟」。我們把這句經文簡單的意思先跟大家做一下介紹。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裡面的兩個漢字,一個是「榮」,先來看「榮」。「榮」字小篆的寫法是「從木,熒省」,省熒下面的火,「從木,熒省聲」。它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榮」字是作「桐木」的意思,也就是梧桐木。我們之前學過「鳳凰」,鳳凰平常所棲止的地方,牠所吃的食物都是非常講究的,牠只棲息在梧桐樹的上面,「榮」字的本義就是「桐木」,桐木就是梧桐木,所以它下面有一個「木」。

  再來看「熒」這個字,本來它的意思是「屋下鐙燭之光」,這個金字旁的「鐙」,跟火字旁的「燈」是相同的。「桐,或紫或赤」,也就是桐木的顏色有紫,或者說偏紅這種顏色,「頗類」就是很像,很像燈燭光的顏色,燈光、燭光的顏色,跟它很像,所以「榮從熒聲」。因為「熒」本來的意思是「屋下燈燭之光」,在屋子之下燈光、燭光就是「熒」,因為它跟桐木的顏色是相近的。「榮」除了我們常常非常熟悉的像光榮、光明等等這樣的意思之外,當它作名詞的時候「榮」就有「屋簷」的意思。比如說《禮記·喪大記》當中說:「升自東榮,降自西北榮」,「榮」就是指的「屋簷」。「榮」作動詞就有「昌」,昌盛的昌,作形容詞也有「光榮」的意思。比如《孟子》當中說:「仁則榮,不仁則辱」,「仁則榮」,「榮」就是指的「光榮」。

  我們再來看「基」,因為在這句經文強調「榮業所基」,事業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就,它根基是在德行,我們來看一下根基的「基」,它最初在造字的時候是什麼意思。我們看投影片上有它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正中字典》當中金文的形體有引用兩種不同的形體,彼此之間形體的差異也挺大的,但是金文的第二種形體跟我們現在看到的小篆的字形就很相近。我們看在《正中字典》當中,它的金文有兩個字形,引用了兩個字形,金文的第一個字形,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形狀呢?它就像是承載物品的「基」的形狀,你看這樣的一個形體,它上面就可以放很多東西。

  汪立名先生認為,古時候的「基」就是這樣的形體,而金文的「基」的第二種形體,跟我們在投影片上的「基」就是一樣的,跟小篆的「基」也比較相近。我們看小篆的「基」是「從土,其聲」,它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的呢?是解釋作「牆始」,也就牆的根腳。大家要是看牆的根,它一定會接著地面,地面上有「土」,所以「基」下面有「土」。再來因為它是「畚箕」的「箕」的本字,在小篆我們會看到,小篆的「基」上面的形體,最上面的形體就像一個盛東西的器具,而下面的形體就是像「承箕之基」,它是「實有基(丌)者」,「基」就是「取其有丌之意」,所以「從其聲」。

  「基」字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門塾之址曰基」,也稱作建築物的底基,一個建築物不是要打地基嗎?就有這個意思。比如《詩經》當中有:「自堂徂基,自羊徂牛」,「基」是「門塾之址」,就是建築物的底基的意思。我們剛剛看到《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作「牆始」,就是「牆的根腳」,牆的根腳一定是跟土地連接在一起,所以「基」字就有一個「土」在下面。基也作「本」,根本的本,比如《詩經》當中說:「樂只君子,邦家之基」,「基」就是「根本」,「基」也作「事業」。「基」作動詞的時候有「謀」的意思,比如《尚書》當中說:「周公初基」,「基」是「謀」。它作形容詞,「基」就有「根本」的意思,這個字我們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

  我們今天學到,「榮業所基,籍甚無竟」,這句經文強調:事業要能夠顯耀,它的基礎是什麼呢?有德、能孝,具備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德行,憑藉著這些德行的基礎,「籍甚無竟」,一個人的家業就能夠更加地光大無邊。師父上人強調我們中國古代的這種大家庭的制度,在這裡就有特別強調中國古代的大家庭,有「家道、家學、家規和家業」。那一個大家庭的「家道、家學、家規、家業」,要能夠做到世世代代不絕,世世代代都能夠出人才,要靠什麼呀?最重要的還是「教學為先」,要靠教育。

  師父上人他老人家生活的這個時代,可以說是近代有接受過「私塾教育」的最後的一代人,那師父就非常懷念中國從前的這種大家庭的制度。中國從前這種家,師父小時候在安徽的家鄉還曾經見到過,可惜現代的社會這樣的大家庭已經越來越少了,往往古時候一個村莊就是一個家庭,村裡面的人的姓都是相同的,我們看四代同堂、五代同堂這種大家庭很多。我們也曾經看過師父上人的《徐氏家譜》,你看一行五代就是一個家。這種大家庭,人口少的也有七、八十個人,假如說人丁非常興旺能夠達到兩、三百人。在中國傳統的四大名著當中大家讀過《紅樓夢》的話,就能夠看到《紅樓夢》所描述的家庭就是這樣的一個景象。

  在中國從前家庭是很溫暖的,所以「家」是一個人精神物質的終身的寄託跟保障。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行業,家庭支持,家庭給你做靠山,這稱作「老家」。無論你在哪裡,從事什麼樣的事業,在精神、物質上有一個決定靠得住的「老家」。那究竟人活在這世間是為什麼呢?你看現代人活在世間沒有什麼目標,真的是惶恐不安。可是從前的人並不是這樣,從前的人活在世間為了家庭,為了我的父母,為了我的家族,為了我的祖先,榮宗耀祖,光大門楣。這樣的人生,他一生是有方向有目標的。從前的家就是社會,所以能夠治家就能治國,「家政」就跟「國政」是很類似的。

  一個家庭當中上下有兩、三百人,這兩、三百人如何能夠和睦相處?這是一件大事情。所以在這種大家庭當中,小孩子一出生就不能夠有「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是自私自利的念頭這個家就不和了,所以從小就必須培養他這個觀念,人生下來就要知道一切都是為這個家,你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大家庭當中每個人賺的錢要歸公。大家如果看《紅樓夢》就知道,你看《紅樓夢》的大管家是誰?就是「鳳姐」,王熙鳳,她是管家。家裡任何人生活的費用是家庭負責,每個月發零用錢就跟發工資一樣,按照輩分等級來發。特殊的用途都是統籌處理,所以家就是一個社會,能治家當然就能夠治國,治家跟治國是沒有兩樣。

  我們如果明瞭這個道理,才知道為什麼古人在經典當中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對這個道理我們才能夠明瞭。如果身不修,家就不能齊,身是什麼?起心動念要為整個家族,不能夠為個人。如果是為個人,家就會出麻煩,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產生爭執就不和了,所以「家和萬事興」。而家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最重要的是「世代的承傳」,為什麼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家道要有人承傳,家規有人承傳,家學、家業有人承傳。並不是說子孫多,子孫雖然多要是沒有教育,他沒有德行跟能力來承傳,這個家會衰敗。「家道、家學、家規、家業」要世世代代不絕,要靠什麼呢?師父上人強調,要靠讀書,也就是要靠教育,所謂「教學為先」就是這個道理。

  在一個家庭當中如果孩子的天賦比較好,就好好地培養他,他能夠承傳道統。「家規」,這是規矩,規矩也是人人都要遵守,沒有規矩就沒有秩序,它就像國家的法令、規章、憲法一樣。所以中國古代這種大家庭,大家庭有大家庭的好處,雖然說現代這種小家庭比較自由,可是實際上它有很多缺陷。像這種大家庭的制度真的是老祖宗的智慧,一個人在他的一生當中能夠在幼年、少年的時候「培福」,在青年、壯年的時候「造福」,到了老年「享福」,真的是兒孫圍繞膝下的「天倫之樂」,這樣的天倫之樂,在中國可以說五千年的歲月當中,一直到民國初年都還存在。只是非常可惜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家庭逐漸地衰微跟沒落。

  師父上人他老人家在童年的時期,是在安徽的家鄉。農村的居民一個村就是一個姓,比如說師父俗家姓「徐」,這個村裡住的村民都是姓「徐」,家中人人都關心族人,都能夠照顧族人。他能夠照顧家人自然也很樂於去照顧別的人,常常看到這些往來的旅客也都能夠跟家人一樣地去關懷和照顧他。如果我們到中國國內去旅遊,會看到在很多鄉村還有一些大家庭的遺址,而師父上人特別強調,這就是中國五千年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雖然現在想要恢復是不可能了,可是家的精神跟功能對於一個人的一生實在是太重要了,人是社會動物,而家是這個社會生活的搖籃,是教育養成的場所。所以師父上人想到現代人常說,企業家、企業家,希望用「中國傳統大家庭」的這種方式,在一個企業團體當中,去營造出一種幸福大家庭的模式,能夠「養老育幼」。

  確實也有許多企業接受了這樣的思想,所以開始希望能夠營造「幸福企業」,這種思想就是源自於中國傳統的大家庭給人們帶來的啟示。我們看到如同師父上人在墨寶當中所強調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中國人萬千年「祖德承傳」的大根大本。我們今天學到這句經文「榮業所基,籍甚無竟」,就知道一個事業、家業要能夠有所成就,根本是在哪裡?根本都是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德行。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經文,六十四頁的第二行:「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學優登仕」,這句話我們聽了應該不會感覺到陌生,有一句話叫作「學而優則仕」,就是這個意思。「學而優則仕」指的是,當一個人求學、讀書讀到了一定的程度,有著優良的表現。當然張清泉教授也強調,優良的表現是表現在外,但是他表現在外首先要有實在的內涵,才能夠表現出來。《論語》當中說:「學而優則仕」,「優」是指一個人的學問能夠充實到相當的程度。「仕」則是指去做官和任職的意思,這裡說,「學優登仕」,這是科舉的時代,考試合格就能夠被國家錄取,也就是「登榜」。「學優登仕」,「登仕」通過考試然後能夠錄取官職,發揮他的所長,這是「學而優則仕」,他走上仕途,開始做官。

  「攝職從政」,「攝」有「擔任」的意思,「職」是「官職」,擔任官職、職務。「從政」是參與治理政治的事情,從廣義上來說「從政」,所謂政治,這是管理眾人的事情,只要是管理眾人的事情都叫作行政。「攝職從政」,是擔任一定的職務來參與國家政事。「學優登仕,攝職從政」,這兩句的意思張清泉教授特別解釋,強調一個人要從事行政的工作之前,一定是先要累積一定的學問。這個學問就包括工作的職務性質,如何來處理工作,這有專業領域的部分,此外還有做事的態度的問題。

  像我們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呢?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明理」,明白做事的方法和道理,這是從一個專業職能的角度來看。另外一點張清泉教授特別強調,「做人的道理」。像學習《聖學根之根》,師父上人對我們的期許,學這個「根」就是學會如何做人,學習「四書五經」這時候開始去學習如何做事。所以做人的道理是很重要的,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我們如何去面對人群,面對工作的態度。面對工作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這些也都是關係到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一切要從哪裡入手呢?要從求學、讀書入手,所以「人不學,不知義。人不學,不知道」,這個「學」是很重要的。

  我們來看一下「學」字,「學」字大家看到,我們在這裡列舉出的也是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甲骨文在《正中字典》當中還有不同的寫法,這個差異也很大,金文則是一樣的,金文的寫法跟我們在投影片上金文的寫法是相同的。另外還有小篆,小篆也是不同的寫法,在《正中字典》當中列舉兩個。我們先來看一下甲骨文的「學」,羅振玉先生解釋,《說文解字》當中解作 「學,覺悟也」,「學」是「覺悟」的意思,「從教,從冂(音密)」,這個「冂」是「尚蒙也,臼聲」,「臼」是它的聲旁,《說文解字》當中是這樣解釋。甲骨文的「卜辭」,它的寫法都沒有「攴」這個形體,而且是「省子或又省作爻」,所以甲古文當中,大家看到沒有「子」這個形體。

  金文的「學」林義光先生認為是,「從子在宀下」,「宀, 尚蒙之象」,「臼」是「兩手以去其蒙」,金文我們會看到「宀」,像一個孩子在童蒙的時期,這樣的一個情況。上面有兩隻手,把他這種蒙昧的狀態去掉,是這個意思,這個跟小篆的「學」意思是相同的。小篆的「學」,有兩個不同的形體,一個形體是有「攴」,一個形體沒有。第一個形體是「從教,從冂,臼聲」,在《說文解字》裡面對於「學」的解釋,它的本義就是「覺悟」的意思。覺悟在於什麼呢?在於讓受教者「去其蒙蔽而自反自強」。也就是把一個孩子這種童蒙的這種狀態,把他蒙蔽、蒙昧的狀態去掉之後,他能夠「自反自強」,「亦可助教者自我覺悟,而受教學相長之益」,「學」就有「教學相長」這樣的意思在其中,所以它「從教,從冂」。再來「臼」,它兩隻手在一起,它有「兩相扶持」的意思。在「教」的過程當中,教的人跟學的人是要相互扶持,而且需要身心有自我的約束,所以「從臼聲」。

  小篆的「學」第二字,跟上面這個字意思是相同的。「學」這是我們看到,它最初在甲骨文、金文、小篆時期的形體,它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在此地。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學」就是讓一個人在童蒙的時期,把那種蒙昧的狀態去除,把這種蒙蔽的狀態去掉,讓他可以自立自強。而且在學的過程當中,能夠「教學相長」,我們教導學生,其實作為老師本身也是在自我成長。而「學」上面就是兩隻手在一起,就是「互相扶持」的意思。教的人作為老師,以及學的人這個學生,彼此之間互相扶持,而且在身心方面要自我約束。這是「學」字,我們光是從字形當中就看到了許多發人深省的內涵,由此可知老祖宗最初在造字的時候真的是充滿了智慧,為什麼說中國的漢字是「智慧的符號」?是祖先用這種深廣的智慧,為我們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漢字,給與後人以無盡的啟迪。所以像「教」或者是「學」,當我們把這個字的字形、字義瞭解清楚之後,對於整個教育的內含就會有所掌握有所領悟。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我們還沒有學習完,留待下一節課繼續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的課程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