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三頁的倒數第三行開始看起:「資父事君,曰嚴與敬」,上一堂課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資父事君,曰嚴與敬」,這句經文所講的就是「父子」,還有「君臣」這兩倫,這在「五倫關係」當中是非常的重要。「資父」是指奉養父親,母親當然也包括在其中。「事君」則是侍奉國君。那麼供養父親,以及侍奉國君,要如何來落實呢?這裡說:「曰嚴與敬」。「嚴」是指要嚴謹,「敬」則是恭敬。所以供養父親和侍奉國君,需要具備的態度就是嚴謹,以及恭敬的態度。「嚴」就是嚴謹,侍奉父母,我們的態度一定要嚴謹。

  而張清泉教授也談到,「嚴」並不是嚴肅,或者嚴格的意思,而是嚴謹、謹慎。因為張教授他也到了一定的年齡,對於老人的生活和心態逐漸有了自己的體會。他談到,老人的心態和年輕人又有什麼不同呢?作為老人往往對於很多世俗的事情看得比較淡,連三餐吃飯吃東西也是很清淡。這一點,我記得師父上人他老人家九十多歲的高齡,常常有人會送來許多的點心供養老人家。甚至於包括,因為師父上人他老人家是出生在安徽的廬江金牛,有一次還有來自金牛的大扁糖送過來。所以有時候吃完了飯,又會端上一桌的點心,師父上人就常說,以前小時候想吃沒得吃,現在有得吃,又吃不下,不想吃。這就像張清泉教授在課程中所說的,老人確實什麼東西感覺越來越淡,吃的東西也很淡,到最後就感覺是了無生趣,在心裡就缺少那種滋潤的,像春天生氣盎然的生趣就很缺少。

  所以為什麼人們說「含飴弄孫」?一個人到一定的年齡要是有個小孫子,他這種赤子之心跟老爺爺或老奶奶在這邊玩,對於老人枯竭的心田是非常需要的。那當然不是說長期帶孫子,偶爾玩一下是很開心的。就像開吉的奶奶,也是九十四、五歲的時候,她跟曾孫子玩,玩得非常開心,我們年輕人就要能夠體會到老人的這種心境。所以儒家講求五倫的關係,就像這句經文:「資父事君,曰嚴與敬」。這裡就談到了五倫當中的「父子」和「君臣」這兩倫。

  印光大師強調:「敦倫盡分」,就像成德法師在最近一條龍學校師資培訓班當中,也強調了印祖所說的「敦倫盡分」。即使是學佛,也要兼顧世法當中的倫常。所以「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嚴」所指的就是我們的態度要嚴謹、謹慎,對老人是細心而又無微不至的照顧,能夠很用心的,也很貼心的來為他設想。「曰嚴與敬」,「敬」是對國君,那當然「國君」的解釋就是廣義的解釋。講到「君臣」這一倫,它包括什麼呢?就包括了長官和部屬的關係,而不單單是在一個國家當中的君臣關係。君臣總的來說,就是指的長官和部屬。

  針對這一句經文,我們還是先來看一下這當中的漢字,先來看「嚴」這個字。「嚴」,我們先來看一下金文以及小篆的寫法。金文的「嚴」,由兩個部分組成,上面的部分,我們看金文的形體,最上面有兩個「口」,「口」的下面還有一個就像房子這樣子。下面的形體是什麼呢?下面的形體就是古文的「散」,這是它的聲旁,它是一個形聲字。「嚴」跟「散」的聲音,在古時候是相近的,所以吳大澂先生就以這個為古代的「嚴」字。而小篆的「嚴」,它也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上面大家看到兩個「口」合在一起,這個部首念作huān,這是它的形旁。而下面的部分則是它的聲旁,念作yǎn,所以它是「」聲。「嚴」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它的本義呢?「嚴」的本義是「教令急」的意思,「教令」是指教化和政令。「教令急」,「急」是急峻,形容教化和政令很急峻,就叫作「嚴」。這個字的本義就是如此。

  我們看小篆的「嚴」字,它這兩個部分,上面這兩個口,它是讀作huān,跟歡喜的「歡」讀音是一樣的。「吅」它是什麼意思?它本來的意思是驚呼,大聲地驚叫,就是「吅」,所以大家看到它有兩個口,叫得很急就是「吅」。「教令」,教令也就是教化與政令,當它很急切的時候,「必求受之者知而懔遵」,它有大聲疾呼來告誡的意思,所以從「吅」。也就是當一個國家或一個地方的領導,他在施行教化和政令很急切,這時候他一定是希望百姓能夠很清楚地了解,並且認真地去遵守。當然古人就是以禮樂來教化眾生,有禮教、樂教,也有一些是國家的法律規章制度。總之,當然是希望老百姓能夠很清楚什麼東西應該遵守,又有哪一些是不應該做的行為。當然作為政府來講,他一定要很清楚地告知老百姓。所以「嚴」它之所以形旁是「吅」,這兩個口,就是這個意思。

  再來看一下嚴下面的「」,「」是它的聲旁,因為「嚴」是形聲字。那麼「」是什麼意思呢?「」是「山險」的意思。也就是形容山石嶙峋。我們到一個高山,去看這座山,它上面有很多石頭,如果大家有去爬過泰山,或者是五岳當中的某一座山,會看到山上的山石都非常陡峭,看起來很險峻。「嚴」字下面的部分,上面是「吅」,下面是「」,「」是它的聲旁,但其實聲旁的意義跟這個字本身的意義也是有聯繫的,「嚴」字就有「險峻而不可侵犯」的意思,它的聲旁就是「」。這個字我們從它的字形就可以了解,這個字在造字的時候它的本義是什麼。

  在這個基礎上,「嚴」字的意義在後世又不斷地去衍生,所以它有許多不同的意義。比如說古時候稱父母為「嚴君」,現在說「嚴君」主要是指的父母。平常我們說「家慈、家嚴」,凡是說到「家嚴」指的就是父親。在《易經》當中說:「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可見在《易經》的時代「嚴君」指的是父母,不單是指父親。那麼到後世,它逐漸演變成是父親的稱謂。

  接下來大家再來看一下恭敬的「敬」字。恭敬的「敬」,大家會看到,同樣是有金文的形體,還有小篆的形體,而在《正中字典》當中,「敬」字的金文就有好幾種不同的形體,而且它們之間的差異還蠻明顯的。「敬」字,我們來看一下《正中字典》當中金文的「敬」,第一個字形,吳大澂先生對它的解釋是「象人拱手致敬」,我們會看到第一個金文的字形,就有拱手致敬的樣子,所以這就是古時候的「敬」字。而金文,我們看到《正中字典》的金文第二個形體,以及投影片上金文的「敬」,它跟小篆的「敬」就比較接近。字形上看起來就和後世的「敬」開始比較像了。

  我們看小篆的「敬」字是由什麼組成的呢?是由「攴」,還有「茍」,「從羊省」,省作左上角的字形,「從包省,從口,讀同急」。這個字本來的意思是什麼呢?本來的意思是「自急敕」的意思,也就是自律而不要懈怠,就是「恭敬」。所以當一個人非常恭敬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他對自我的要求是很高的,非常自律、恭敬、謹慎,即使是在一個人獨處,身邊沒有人的時候,他依然不失恭敬的態度。

  「敬」這個字,小篆的右側是「攴」,「攴」我們如果學過教學的「教」字,就會看到它的右側同樣是「攴」,「攴」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本義是「小擊」,是敲打的意思,所以它就有「督責之意」。那什麼是「敬」呢?「敬」表示一個人很自律,很善於自我要求,「以赴事為敬」,就是這個意思。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敬」字,解釋它的本義是「肅」的意思。「肅」,我們常說嚴肅、肅穆,所以「肅」字就是恭敬的「敬」的本義,它的意思就是「慎重自持」。一個人恭敬的態度就體現在他處理任何事情都很慎重,而且自持。「慎重自持」就可以體現出一個人對於人、事、物的恭敬態度,這是恭敬的「敬」,從它的字形當中就可以看出它的意思。

  當它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敬」就代表一種恭敬的心。比如《易經》當中說:「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代表恭敬的心。「敬」作動詞,就有「尊」的意思,比如說敬老、敬長、敬賢。在《孝經》當中說:「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敬」就是用作動詞,就有像敬老、敬師、敬賢,都是「尊」的意思,尊敬的意思。另外它還可以用作形容詞、副詞,就有「謹肅」。比如說它用作副詞,就有「謹肅赴事」,例如《尚書》當中說:「敬用五事」,這是表示他謹肅赴事的態度。在平常師父上人教學當中,也常常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一種態度,教導我們要謙卑、禮讓,以及敬愛、關懷、照顧一切眾生,能夠尊重和協助一切眾生,這樣的一種恭敬的態度。我們看到「敬」這個字,你看敬愛、敬愛,對於一切眾生的愛當中,就含有恭敬的態度在其中。所以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是常常勸勉我們,對待一切眾生就要具備這樣的態度。

  而在歷史上,我們今天學到這句經文,就知道「資父事君,曰嚴與敬」,這是代表著在父子關係和君臣關係當中,我們所要具備的態度就是「嚴」與「敬」。而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的古聖先王都是用他們自身的言行,來落實「資父事君,曰嚴與敬」的恭敬態度。比如說,在《禮記·文王世子》當中就有談到了周文王「問安視膳」的故事。周文王姬昌,我們學了《聖學根之根》的課程,對這一位明君聖王,他生平的歷史,大家不會感到陌生。而其實周朝之所以能夠維繫八百多年不衰的基業,就跟周文王、周武王「孝親尊師」的德行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要學習他是如何來孝養父母,又是如何來對待他的君王。

  周文王,當他在做世子的時候,因為那時候他和他的父親都還不是天子,諸侯的繼承者叫作「世子」。文王每天朝見他的父親,一天朝見三次。每天早晨雞開始叫,就代表天亮了,文王就穿好禮服,到父親的寢門外面來向父親問安,他要了解昨天晚上父親睡得好不好,生活的作息情況如何。如果在宮廷當中負責照顧的人,談到說文王的父親昨晚睡得很好,飲食起居都很正常。文王聽了就很高興,臉上就帶著歡喜的樣子。到了中午,他再次去跟父親問安,依然是跟早上一樣,了解父親今天上午身體覺得怎麼樣,有沒有去曬曬太陽?早餐跟午餐的飲食上面是否都很正常?到了晚上,文王還是這樣再去朝見他的父親。

  有的時候,他的父親王季,身體覺得有點不舒服,文王的臉上就會顯露出很憂愁的樣子,甚至你看他走路都走得不安穩。就一直等到他的父親王季三餐飯都很正常,食量也很好,作息、生活起居一切都很安穩,周文王才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而且當飯菜送進去的時候,文王一定會親自去檢查菜會不會太冷,或者是太熱。等到父親王季把這頓飯吃完了,照顧的人就會把飯菜端下來,文王一定會問父親吃得怎麼樣?並且對於這些負責管理三餐飲食的人,他會反復地交代,已經吃剩的飯菜,下一頓就不要再送上來。他一直確定,照顧的人聽得懂、答應了,於是文王才又退了出來。

  所以歷史上有這樣的一個詞叫作「問安視膳」,這就是指周文王在侍奉他的父親王季,是這樣的態度。我們如果看《禮記》在《文王世子》當中就有經文,講的就是文王孝養父親的故事。文王向父親一天請安三次,而且是親自來侍奉父親,當然這也是包括母親,父、母親在用餐的時候他都是一定要親自照顧,要過問。這種「禮」,周文王就為後世天下的子女,做出了一個很好的榜樣,這是子女奉養父母的一種孝禮。

  當然我們知道現代的社會,距離周文王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好幾千年,人們的生活節奏、生活方式跟古時候已經有所差異。可是這種「孝」的精神是不變的,只是在現在的時代,也許有很多的子女因為種種的關係,沒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現在也有高科技的便捷,也可以通過電話等等方式,有時候早上或者是晚上,都可以打電話跟父母親問候,了解一下父母親這一天飲食起居的狀況是如何;或者是有時候逢年過節,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回到家裡,也可以給父母寄一點小禮物、小點心等等。總之,「孝」的精神亙古不變,但是隨著時代生活的變化,「孝」的形式可以靈活地去運用。這是周文王對待父母,是這樣的態度,做到「資父事君,曰嚴與敬」。

  那周文王又是怎麼對待他的君王?我們知道這位聖哲之人,他也是非常不幸的生活在了商紂王當政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通過前面的課程已經了解到,商紂王這種殘忍的暴政,引起了全國上下的百姓對他的怨恨。甚至於有許多忠臣都冒著生命的危險來勸諫商紂王,但是商紂王依然不改變。在這個時代,周文王是商紂王麾下的一位大臣,是「三公」之一。其他的兩位大臣都因為得罪了商紂王,而受到了非常殘忍的對待。周文王那時候是稱作「西伯」,西伯聽到了紂王的這些殘忍的做法,他非常地感歎,結果後來這件事情就被崇侯虎知道了,於是他就跑到商紂王的面前去告狀。意思是說,「西伯」,也就是周文王,他可能有要反叛的這種想法。於是商紂王很生氣,就把西伯抓進了監牢獄當中,「羑里」是在今天的河南一帶,就把他關進了牢獄。

  而這時候西伯就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他說:「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可以不忠。豈有君而可叛乎!」你看像紂王這樣的暴君,可以說全天下的老百姓對他都已經忍無可忍了,即使是這樣,周文王還是不忍心來背叛他的君王。強調「父可以不父,子不能不子;君可以不君,而臣不可不忠」。於是周文王就在羑里監獄當中開始演《周易》,《周易》當中的八八六十四卦彖辭,就是周文王被困在羑里監獄當中所完成的。他的這種做法為我們詮釋了什麼是「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即使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當中,他依然沒有改變作為臣子的恭敬態度,這是令人非常感動的做法。

  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下一句經文,請看六十三頁的倒數第二行:「孝當竭力,忠則盡命」,這兩句經文,它是順著前面的「父子」跟「君臣」這兩倫延續下來的。我們對於父母的孝,「孝當竭力」,是要盡心竭力的意思,竭盡心力就是「竭力」。那什麼叫「竭盡」呢?張清泉教授就談到,比如說子女對於父母的孝,本來我們可以做到十分,可是如果只盡了八分,這就是沒有盡力。這裡說:「孝當竭力」,「竭」有窮盡的意思。我們知道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恩重如山,父母生育我們,養育我們,三年不離懷抱,推乾就濕,這種恩德是子女一輩子都報答不完的。所以「養兒方知父母恩」,當我們自己成為父母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到,你看父母可以用十分的力量,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的孩子。那反過來,我們如果是用十分的力量去照顧父母,反而是不太容易做到。

  我記得最近跟同學分享過一則新聞報道,是講在美國的一位母親,有一次她的兒子,大概三、四歲大的樣子,在野外被一隻美洲獅叼走了,就已經拖走了一小段的距離。結果這位母親赤手空拳,居然就憑著她自己的力量,把這隻美洲獅趕跑了,把兒子從牠的口裡救了出來,最後她的兒子只受了一點小傷,沒有造成生命的危險,這就是所謂「為母則強」。你看一位母親要保護她的兒子的時候,她身上那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她怎麼能夠跟一隻獅子抗衡呢?可是現實生活確實如此,她最後為了保住孩子的生命,居然就把這隻獅子給趕走了。所以我們知道父母,在照顧兒女的時候,真的是用十分的力量來照顧,她可以置自己的生死於不顧,也要把兒子的性命搶救回來。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報道也覺得很感人,這是「孝當竭力」。

  「忠則盡命」,古人確實是為國君盡忠,甚至於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不惜犧牲生命為君王,為國家來盡忠。這在歷史上就有許許多多的這些忠臣孝子的例子,千百年後,人們再看待這些歷史,依然是非常的感動。比如說在歷史上,我們都聽過文天祥的故事,就是這樣的一位忠臣,用他的生命來詮釋什麼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江西人,是生活在南宋的時期,我們知道南宋這個時期,理學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文天祥在年少的時候就在他的詩歌裡面,體現出了許多「君臣」、「父子」,忠君報國的思想。到他二十歲參加考試,因為他的才華被宋朝的皇帝所讚歎,因為他叫文天祥,皇帝就讚歎他:「此天之祥,宋之瑞也!」在這個時候能夠出現這樣一位人才,是國家之福,於是他考中了狀元。當時的主考官就是王應麟先生,我們學過《三字經》還有《百家姓》,《三字經》傳說是王應麟先生所作的。而《百家姓》,我們在講解這五百多個姓氏,也是採用王應麟先生所作的註解,他是宋朝時期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學者。

  在文天祥考科舉的時候,剛好王應麟就是主考官,當時他看到了這位人才,就向皇帝恭喜,為什麼呢?所謂「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文天祥也不用到後來捨身取義的時候,才能看出來他的氣節,往往明眼人從他的文章當中,就能夠看出他這種忠君報國的氣節。王應麟先生就讚歎這位讀書人考試的文章:「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果然文天祥沒有辜負南宋的君王,以及王應麟先生對他的期望,就在元朝的軍隊攻打南宋的時候,情勢非常危急,因為我們知道,蒙古軍的鐵騎是很強大的,而那時候的宋朝已經是在風雨飄搖當中,這樣的局面。於是朝廷希望天下有志之士能夠出來挽救朝廷的局面,文天祥馬上就組織一萬多人到臨安去護駕。你看這種情況就好像是趕著一群羊,去跟一些猛虎搏鬥,明明知道就是去送死,可是文天祥覺得國家養育了我們,這三百多年宋朝的歷史,作為宋朝的臣子,在國家有急難的時候,是不惜用生命的代價來保衛自己的國家。

  於是,就在蒙古軍隊不斷地進逼之後,許多大臣都逃走了,可是文天祥臨危受命,當時他擔任樞密使的官職,到元朝的軍隊當中去議和,所以就被扣留了下來。後來他逃走之後,繼續組織軍隊去跟元朝的軍隊作戰。一直到後來,他在廣東被抓獲之後,元朝的軍隊就讓張弘范帶著文天祥到了崖山,就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寫下了《過零丁洋》這首詩,其中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就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這種氣節,甚至於連對方的將領都受到感動了。

  當時忽必烈知道文天祥是個人才,非常希望他能夠投降,當然,他想盡了辦法,文天祥也不願意屈服。因為他作為宋朝的宰相,在他的觀念當中,他只侍奉自己的國君,不可能再去侍奉對方的君王,死都不願意。最後他以身殉國的時候只有四十七歲,雖然他的生命很短暫,可是他的精神卻流芳千古。特別我們要讀他的《正氣歌》,我記得小時候在小學三、四年級寫毛筆字的時候,我們的書法老師就曾經給我們展示過文天祥《正氣歌》的書法。這是有一些書法愛好者自己去寫的,到現在依然記得《正氣歌》當中的那股浩然正氣。「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其中有一句:「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此外,文天祥在《正氣歌》中也談到「三綱五常」的道理:「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你看,一個人一生要履行自己的道義,「三綱」是古人所強調的「父子」、「君臣」、「夫婦」這種關係,也就是《千字文》在這裡所強調的:「資父事君,曰嚴與敬」。當我們作為兒女對待父母要竭盡孝養,而作為臣子,對待君王則要能夠盡忠。所以文天祥就為我們做出了忠臣義士最好的一個榜樣。那這是「孝當竭力,忠則盡命」,在古時候這種觀念確實是如此。不要說像文天祥遇到的這種局面,即使是在其他的這種境緣當中,君臣之間的關係,也是要真正做到忠則盡命。對國家,對君王盡忠,往往是不惜獻出生命。

  我們今天學習「五倫」的關係,學習「君臣、父子」的關係,張清泉教授也特別教導我們,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吸收古人的精神。比如說臣子對君盡忠,他是恭敬「君」這個位置,尊重的是這個位置。如果說「君」沒有履行他的職責和義務,他離開這個職務,個人的行為是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但是如果作為「君」,他在職務上面給「臣」下達命令,「臣」就一定要聽從。當然,如果這當中還有一些可以商量的餘地,可以討論的空間,「臣」也可以把他的一些想法反映上來。可是如果到最後,必須採用行政的命令,強調這是命令,而不能不聽從,那當然就乖乖地聽從。

  所以「孝當竭力,忠則盡命」,作為「孝」,是盡力;作為「忠」,則是盡命。我們知道古人對於「五倫關係」是相當重視的,不要說在君臣之間,我們對於國君要盡忠盡命。在過去,甚至朋友之間,真正的道義之交,為了他的朋友,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肝膽相照,肝膽之交。我們在講解《百家姓》的經文,也講過很多這樣的故事。你看兩個朋友一起出去做官,走在冰雪交加的路上,身上的衣服和食物只能夠供一個人使用,結果最後這位朋友怎麼樣?他寧可自己犧牲凍死在路上,成全他的朋友外出做官這樣的願望,因為他知道他的朋友的才華和能力比自己好。最後朋友果然去做官一帆風順,回頭又很風光地來給他的這位朋友安葬。這是古人的道義之交,我們在學《百家姓》的時候,已經講解過許多這樣的故事。

  下面,我們還是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重要的漢字。首先來看一下「孝」字。「孝」字,是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在強調中國的漢字充滿智慧,就常常舉「孝」這個字來作例子。大家先看一下「孝」字的金文,還有小篆。在投影片上,還有《正中字典》當中都能看到金文的「孝」,我們來看一下《正中字典》當中的金文。林義光先生認為:「象子承老形」,你看上面是個「老」,下面是兒子的「子」,「子承老」就是孝。而小篆的孝「從老省」,它的右上角這個部分是代表「老」,「從子」。「老」是什麼呢?「老」就是親,也就是父母的意思。所以上面「老」是代表上一代,它是代表我們的父母,下面的「子」是代表兒女,兒女要如何去做才算是孝呢?兒女要「承親順其意」。所以為什麼說孝順、孝順,「孝」常常是跟「順」連在一起的,「子承親順其意,奉養以盡子職」,這就是孝。為什麼說孝養父母,我們首先是要盡到奉養的責任?那當然對父母的奉養,不僅是身體的照顧,還要落實「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就是父母對於子女的期待,我們也要把它落實。

  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孝」字的本義就解作「善事父母者」是孝。也就是「愛好父母」,我們首先應該非常恭敬,孝順父母,「而善事父母,使其悅樂」。對父母的照顧,不只是要對身體照顧,而且要讓父母對我們放心,而且平常的時候也要讓父母親能夠開心。特別是老人到了晚年,他心裡的狀態是很重要的,你不要讓父母有很多的憂愁跟煩惱,而是要把他心中的憂愁、煩惱幫助他化解。比如說我們現在學習了聖賢的經典,父母也有煩惱跟憂愁的時候,這時候怎麼辦呢?我們就能夠用經典所教導的來寬慰父母的內心,讓他放下憂愁煩惱,生活在喜悅、快樂的心態當中。所以老人的心態很重要,你千萬不要讓他感到憂愁,感到怨恨,這些不好的心態,作為子女都要想辦法幫父、母親化解。

  徐鍇這位學者對孝字的解釋是,「從老省,亦聲」,朱駿聲也是說,「老亦聲」,所以「孝」這個字既可以說是會意字,也可以說是形聲字。上面的「老」是聲旁,下面「子」則是形旁,「孝」字,它的意思就是「善事父母之道」,這就是孝。在《孝經》當中就有談到:「夫孝,德之本也」,「孝」是指「善事父母之道」。當然「孝」也可以指人,如果一個人是孝子,能夠善事父母,這也是孝。它作動詞,就有「奉養」跟「孝順」的意思。比如說《禮記》當中說:「內則孝於親」,這裡的「孝」就是動詞,是奉養孝順的意思。還有,比如說它作形容詞,就有善事父母,例如《詩經》當中說:「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這個孝子的「孝」就是形容詞,就代表他是善事父母的,是這個意思。

  我們再來看「忠」字,「忠」字有金文的形體,也有小篆的形體。大家看小篆,上面一個「中」,下面一個「心」,這樣的字形。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印章,它用小篆的字體來刻,那個「心」就是這樣的一個寫法,心臟的心。「忠」這個字,大家看在《正中字典》當中的金文跟小篆,它的字形就比較接近。而小篆的「忠」,它是「從心,中聲」。上面的「中」是它的聲旁,下面的「心」則是它的形旁。「忠」這個字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就是恭敬的「敬」,忠就是敬,敬就是忠。

  而在古時候什麼是「敬」呢?「敬」這個字,我們剛剛才學完,「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在古時候,「敬」是「不懈於心」,作為一位臣子,臣子要盡忠,他要如何才能夠盡忠呢?他一定盡心竭力地履行他的職責,把他的本分職責都做好,這樣才對得起他的位置。所以我們想到一個人,比如說他「學而優則仕」,做上了官,不要覺得官位就代表著功名利祿,並不是這樣的。古人是把自己的職責看得很重,假如說我在這個位置上,而不能夠很好地為百姓服務的話,那自己就對不起這個位置。所以成德法師,前兩天在「一條龍學校」師資培訓班當中,我記得也有講到過范仲淹。范仲淹作為國家的大臣,他是領著國家的俸祿,可是他每天都會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究竟對不對得起這一份俸祿?如果今天沒有真正的為百姓來做一些好事,多給百姓一些福利,或者是多去照顧一些鰥寡孤獨之人,他就會覺得今天沒有盡到本分,就會感到很慚愧,對不起這份俸祿。這就是「忠」的意思,「忠」從心,它的道理就在這裡。

  再來,「忠」字的上面是一個中庸的「中」,「中」是什麼意思呢?中庸的「中」,它有「不偏不倚」的意思。而一位臣子的忠誠,「忠」字它體現出一個人正直的德行,所以具備「忠」這種品德的人,他一定能夠做到不偏不倚,這也就是為什麼小篆的「忠」,它的聲旁是中庸的「中」,是這個意思。

  所以「忠」字,它作為名詞,代表的是盡自己的心力來奉公任事和對人,這樣的一種美德就是「忠」。比如孟子有一句經文說:「教人以善,謂之忠」,「忠」就是這個意思。當然它還可以用作動詞,動詞也是表示他竭其心力來「任其事,服其職」,在他的本分職務當中,竭心盡力地來盡好本分。比如說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個「忠」就是用作動詞。諸葛亮也是歷史上忠臣的典範,我們小時候背過一首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這首詩所描述的,就是諸葛亮一生為國盡忠的這種忠誠。所以我們上中學的歷史課,老師在講這段歷史的時候,我清楚地記得老師特別背出了這首詩,來講諸葛亮的一生。這是作動詞,作形容詞,同樣「忠」也是代表一種德行,這種德行就是赤誠無私的德行。同樣,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忠純的「忠」,它是形容詞,赤誠無私的意思。作為副詞,它也有「赤誠」的意思。這個漢字,關於它的形、音、義,就簡單地跟大家做介紹。

  師父上人在《十二德目淺釋》當中也有談到「孝悌」跟「忠信」,這是師父上人在八十三歲高齡的時候,所寫的一段文字。因為中國的古聖先王都非常強調「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這些古聖先王他們教學的內容,最重視的是什麼呢?就是重視倫理、道德和因果的教育。所以古人的「十二德目」,一般來講是有「八德」,八德大家都很熟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那也有不同的說法,說是仁、愛、和、平。總之把這些德目合在一起,一共有十二德目,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所以倫理道德的教育,無非就是教人如何盡孝,如何盡忠,如何把「十二德目」在一生當中努力地去力行和落實。

  我們先來看「孝悌」。「孝悌」,孝就是孝養父母,我們剛剛也有強調,為什麼人們常說孝順、孝順,「孝」往往跟「順」是並稱的,當我們在孝養父母的時候,往往要順父母的心意,而不能夠去違逆。「悌」,是奉事師長,所以「悌」不僅是在家庭當中,比如說弟弟妹妹對哥哥姊姊,或者是哥哥姊姊對弟弟妹妹,要能夠友愛。「悌」可以引申到一切的尊長,比如說我們尊敬哥哥姊姊,但是對於所有的尊長、老師,同樣也要禮敬,要恭敬,這就是悌。所以《弟子規》當中說:「入則孝,出則悌」,「悌」在家庭當中指的是兄弟之間的關係,可是擴展到家庭以外的環境當中,凡是所有的尊長、包括老師,都是在我們恭敬、禮敬的範圍當中。

  師父上人就常常強調,聖賢之道的根本是什麼呢?聖賢之道的根本就是「孝親尊師」。所以《觀經》三福當中,第一福開頭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太上感應篇》也說:「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儒、釋、道這三家的教學,它的核心與根本都離不開「孝親尊師」這四個字。「孝」字我們剛剛介紹過它的字形,形、音、義,就會看到「孝」字是屬於會意字。那當然也有說法,說它是形聲字。

  你看「孝」的字形,師父在講席當中常常就舉這個例子,來說明中國的文字,作為一種智慧的符號,老祖宗對於後世子孫種種智慧的教學,都含藏在漢字當中。那「孝」字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代表。你看它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子」,這是說明什麼呢?說明的是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所以現代人常說有代溝,有代溝就不是「一體」了,真正落實孝,那是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這無始無終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也就是佛法所說的「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這就是孝的含義。而聖人在教學當中教導我們,落實孝道就要從父母開始做起。父子有親是天性,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那你要說我會去愛護一切眾生,為人民服務,這就不容易做到。一定是從父母開始,再不斷地擴展到一切眾生。大乘經當中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就是孝道的圓滿。

  而「悌」,同樣也是一個人在家裡面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能夠敬愛、恭敬。他把這種敬愛,到學校,到社會當中不斷地去擴展,他就能夠奉事師長,禮敬大眾。所以這種禮敬也是從家裡先對哥哥姊姊,比如說弟弟妹妹先禮敬哥哥姊姊,他具備這樣的態度,到學校當中自然見到長輩,就能夠有恭敬之心;見到老師,能夠尊師重道;到社會當中,遇到大眾,也能禮敬一切的大眾。而在家庭當中,如果兄弟之間能夠和睦,這是父母親最希望看到的,「兄弟睦,孝在中」。同樣的,如果到社會團體當中,能夠禮敬一切的眾生,一切的大眾,和一切大眾和睦相處,這個社會就能夠和諧。 我們在學校裡面能夠尊師重道,自己的學問德行也能夠成就。所以師父上人在這裡為我們詮釋了「孝」跟「悌」,它的真實義,確實是令人受用無窮。

  我們再來看「忠信」。「忠」是代表什麼呢?「忠」是代表一個人要忠於職守、負責盡職。每個人在家庭,在社會都有一份責任要承擔。我們在這個位置上是不是能夠盡忠職守,真正地負責盡職呢?那這就是忠。

  而「信」,「信」這個字我們前面的課程也有跟大家介紹過,「信使可覆,器欲難量」,有學過「信」字。「信」是什麼?它是「人」跟「言」所組成,「人言為信」。這就是言語當中,佛法也教我們要遠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而曾子,是孔老夫子一位得意的門生,可以說他也是傳孔老夫子的心法,這是孔老夫子的學生當中非常孝順的一位大孝子。曾子每天「日三省吾身」,他每天自我反省,內容都離不開「忠」和「信」這兩個字。「忠」字,我們剛剛看過它的字形,在金文和小篆當中的字形,它就是由「中」和「心」這兩個部分所組成。那什麼是「忠」?「一心中正」是忠,如果心存偏邪就不忠。「一念不生」是忠,如果心存二念是不忠,你看這個意思是多麼深刻,師父上人在這裡都為我們詮釋出來。所以從這裡才知道什麼是「忠」,「忠」的深義是什麼?真誠恭敬到了極處,這就是「忠」。一個人如果不忠,必定就不誠。表現在外面會怎麼樣呢?言語往往就很輕薄而不厚重。這是談到忠。

  而「信」字,也是德行的一個重要基礎。孔老夫子曾經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的態度,他在社會當中就沒有立足之地。而在古時候有許多賢德之人都做出了「信」的榜樣,比如說在北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司馬光,司馬光先生就曾經說他一生,「事無不可對人言」,他的「信」是落實到了極處。所以師父上人特別教導我們,世出世法,德行學問的成就要從什麼地方去落實呢?應該從「不妄語」開始。一個人「不妄語」,能夠誠實守信,這也是德行的重要基礎。這「十二德目」,師父上人說了很多,這都非常值得我們認真地、深入地去學習,這是一個人一生當中,在倫理道德方面的重要基礎。師父上人也強調,「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是中國人萬千年祖德承傳的大根大本。所以這「十二德目」,是我們應該要認真努力地去奉行和學習的。

  接下來我們再用一點時間,來看一下《初學記》當中的記載。因為這句經文「孝當竭力,忠則盡命」,「孝」和「忠」對於我們的一生來說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可以說是一個人這一生德行、學問能不能有所成就,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地方。我們來看一下《初學記》,在《初學記》當中,「孝」是歸在了《人部》,《人部·孝第四》。大家來看一下「敘事」的這段文,它引用的都是《爾雅》、《孝經》、《毛詩》這一些經文,都是非常重要的。

  《爾雅》的解釋,什麼是「孝」?「善事父母」叫作孝。《孝經》也有談到,孝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而《禮記》當中,孔老夫子一位得意的門生曾子,曾子的孝德也是千古流傳,他的德行是非常之好,他有傳孔門的心法。曾子曾經說過:「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公明儀問曾子說:「夫子可以為孝乎?」曾子很謙虛,雖然我們知道這是一位孔門的大孝子,但是他依然用一種很謙虛的態度來回應。人們問他,你究竟是不是落實了「孝」呢?曾子說:「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諭」是曉喻的意思。我們不要認為對父母的孝養只是「養父母之身」,這還遠遠不夠,而是「養父母之心」,跟「養父母之志」。能夠把父母對於我們的期待努力地去落實,同時我們學習了像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把聖賢教育當中所說的「道」,也能夠曉喻父母,這才是真正落實孝道。

  曾子很謙虛,他說:「參」,參就是曾子自稱,「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他也是謙稱自己對父母的孝,還沒達到真正的「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他還不敢說自己是大孝,只能夠達到「其下能養」,「孝」的三個層次,他只能達到最低的層次。可實際上我們看曾子,他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我們覺得這是他的一種謙虛,他一生所落實的孝道的德范,是給千百年後的我們做出了很好榜樣。這一點大家如果讀《孝經》,就能夠有這樣的體會。《孝經》為什麼在孔門當中,當機者就是曾子,這是很有深意的。

  下面是《毛詩》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寫得非常的感人。我們記得大概就是在將近二十年前,徐醒民老師他老人家曾經到香港去講學,那時候因為我們還是學生,還在北京念書,所以特別就從北京飛到香港,來聆聽徐醒民老師所講的儒學的經典,其中就有講到《毛詩》當中的這一首詩,真的是非常的感人。千百年來,多少孝子的心態,在《毛詩》的這首詩文當中淋漓盡致地表露了出來。這首詩叫作《蓼莪》,《初學記》當中所引用的是《蓼莪》這首詩其中的一個部分。它最開始是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這首詩確實是非常地感人。

  我們看《初學記》當中引用的部分,它是引用《毛詩》的《蓼莪》當中的一部分。「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劬勞」就是勞苦的意思。父母親生育我們、養育我們,是受盡了勞苦,這種辛勞,如果是沒有當過父母的人,也許是很難體會。最近因為師父上人的提倡,我們陸續在出版朱鏡宙老居士的《詠莪堂全集》。「詠莪堂」是他的岳父太炎先生所題的,那「詠莪」的「莪」就是出自於《詩經》的《蓼莪》這首詩。這也是強調他的女婿朱鏡宙先生是一位大孝子,真的是「大孝終身慕父母」。他有一部《夢痕記》,《夢痕記》是朱老回憶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也是中國近代史跌宕起伏的歷史風雲,這樣的一個過程,他把它寫下來。

  因為師父以前曾經跟我們介紹過,說朱老有好多好朋友,其中有一位南懷瑾先生,他也是朱鏡宙老居士的好朋友,因為他們以前在讀私塾的時候是跟著同一位老師學習的。師父就說,他們所謂「朋友圈」每個人都很會講故事,因為他們都是受過私塾教育的一代人,漢學的底子都特別好。師父還談到,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個個都很長壽,都是活到很高齡,對於年輕人士愛護備至。所以師父上人年輕的時候,朱老看到他,看到年輕人就會給他講很多故事,都希望把自己一生的智慧跟經驗教導給年輕人。所以朱老的這一部《夢痕記》,就是他的好朋友南懷瑾先生勸他,一定要把自己的一生寫出來,那是非常精彩。

  《夢痕記》上冊剛剛才印出來,我們看它的開頭,就講述自己三歲之前因為體弱多病,有人說這個孩子三歲之前很難養活。所以他的父母,為了把小幼苗可以照顧,讓他平平安安的長大,是費盡了心血。父母之恩,他在《夢痕記》的開頭就寫得淋漓盡致。朱老的文筆特別好,我們看這一部《夢痕記》就覺得它的文學價值、歷史價值,幾乎都不輸給四大名著,不輸給《紅樓夢》。所以大家有機會可以拿來讀一讀,這裡對於父母雙親的恩德,在最開頭的時候就能夠深深地領會到。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如果失去了父母,我們又依靠誰呢?「出則銜恤,入則靡至」,「銜恤」是懷憂的意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鞠」是養育的意思,父親跟母親生育、養育我們。後面的經文非常感人,「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拊」是撫育,撫育我。「畜」,這是念xù,父母親撫育養育我們,讓我們長大成人。而且「顧我復我,出入腹我」,這寫得多麼貼切!父母親對我們的照顧,當我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三年不離懷抱,反復的顧視、照顧,出入家門都要懷抱著小嬰孩。這種三年不離懷抱,推乾就濕的養育之恩,就在這一句經文當中,淋漓盡致地顯現了出來。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昊天」是蒼天的意思。父母對於我們的恩德,就像蒼天一樣的無窮無盡,我們想要報答父母的恩德是永遠都報答不了的。在佛門裡面說:「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在儒家說成聖成賢,在佛家說成佛、成菩薩,這才能夠報答得了父母的恩德。所以父母之德跟蒼天一樣無窮無盡,「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我記得古時候有一位孝子,他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每次讀到《蓼莪》,孝子都在那裡哀傷地哭泣,沒有辦法讀下去。到最後怎麼辦呢?學生看到老師這麼思念他的父母,一讀到《蓼莪》就悲傷地哭泣,結果最後他的學生都不忍心再讀這首詩。這是「八德」故事裡面的。但是我記得有一段評語說,對於孝子是這樣,如果一個人還不懂得去孝順父母,他就應該天天讀這首詩。這是「孝」。

  接下來,再來看一下「忠」。「忠」在《初學記》當中,同樣是在《人部》,《人部·忠第三》。《韓詩外傳》,我們先看「敘事」的部分。《韓詩外傳》當中說:「忠之道有三」,「忠」也分成三個層次。剛剛我們講到「孝」,曾子說分成三個層次,「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三個不同的層次,「忠」也是一樣。《韓詩外傳》談到「忠之道有三」,哪三個方面呢?「有大忠,有次忠,有下忠」。那什麼是「大忠」?「以道覆君而化之,大忠也」,如果一位臣子輔佐君王是以「道」來輔佐君王,這就是大忠。而次忠是「以德調君而輔之」,如果你達不到「道」的境界,你看古聖先王,像三皇的時代,像伏羲的時代,是以「道」來治天下,那是一個非常高的道德境界。如果達不到「道」,不得已而求其次,「以德調君而輔之」,這是次忠,能夠達到「德」的境界,那也是很高的了。後面會舉例子,都有誰做到了「大忠、次忠、下忠」了。再來看「下忠」,下忠是「以是諫非而怨之」,這是下忠。

  《初學記》這裡是引自《韓詩外傳》,實際上《荀子》這部書裡面也有類似的這段文。下面就舉例子,究竟在歷史上有誰做到「大忠」,有誰做到「次忠」,而又有誰是「下忠」呢?周公輔佐成王,這就是大忠,他是「以道覆君而化之」。因為周公的精神境界、德行思想的境界,能夠達到「道」的高度,所以他在輔佐成王的時候是「以道覆君而化之」。這也是為什麼孔老夫子一生非常敬仰周公,如果夫子是生在周公這個時代,他在政治上的作為應該也不會輸給周公。可是非常可惜的是夫子生在春秋這樣的一個亂世。所以想要成為像周公這樣的一位大政治家,也成了孔子一生沒有落實的理想。但是上天交付給孔老夫子的使命,可能更加地深重——道統的傳承,還有教育的工作,都是肩負在夫子的身上。所以夫子最終成了「萬世師表」,他沒有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而是在教育的領域影響了幾千年。所以周公是「大忠」。

  那什麼是「次忠」呢?這裡也舉例子。管仲對於齊桓公可以算是「次忠」,他能夠做到「以德調君而輔之」。以前我們分享過《論語》的經文,「微管仲」,如果沒有管仲的話,最後會怎麼樣呢?「被髮左衽」,那可能中華文化的道統在那個時候就會斷絕。所以管仲對於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對於他的輔佐是「以德調君而輔之」。這可以說是「次忠」,管仲也是做出了不起的歷史貢獻。這一點,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對他有一個很正面的評價。

  再來看「下忠」,在歷史上是以誰為代表?下忠是「以是諫非而怨之」,君臣之間都是充滿怨恨、抱怨。伍子胥對於夫差可謂是「下忠」,伍子胥是為了報自己的家仇,最後不惜要滅掉自己的國家。這一點,在歷史上也是引人非議的,作為一位臣子來說,雖然他是報了殺父之仇,可是他卻使得自己的祖國蒙難,在歷史上有許多人對他的做法,也是有負面的評價。這就是下忠,這是《韓詩外傳》當中所記載的。《荀子》也有這樣一段文。

  《禮記》則說:「為人臣,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之」。這段文在《四庫全書》有一篇叫作《御製讀禮記文王世子篇》,這裡有一段考證,它考古篆書。「身」跟「子」這兩個字相似,所以懷疑,當時傳寫可能是有錯誤,如果是「殺其子有益於君則為之」,把這裡「作於其子以善其君,則與周公所行適合」,在理上,在文法等方面都非常說得通。所以這個考證,《四庫》裡面有這麼一篇文章,應該也是君王,這裡說「御製」,應該也是乾隆皇帝所作的。他認為鄭康成在註解當中沒有考慮到,這裡可能是「子」,「子」字誤為「身」字,「身」應該是錯字,應該是「子」。這是有爭議,有待進一步考證。

  最後是《左傳》的一段文,《左傳》的這段文,就有一個成語「楚囊之情」,「楚囊之情」指的就是一個人所具有的愛國之情。《左傳》當中記載:「楚子囊死」,子囊臨終之前,他對子庚說了這樣一段話,說「必城郢」。所以君子認為子囊是非常忠誠的,在他要臨命終的時候,他所講的話依然是充滿著愛國之心。「君薨不忘增其名,將死不忘衛社稷」,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他將要過世之前,依然不忘記要保衛自己的國家,保護江山社稷。「可不謂忠乎?忠,人之望也」,所以《左傳》這段文,把子囊的這一片忠誠記載下來。這是古代忠臣的典範,所以後人就常以「楚囊之情」,來代表一個人具有愛國之情、愛國之心。

  這是《初學記》當中關於「忠」字在「敘事」的文當中,我們節取了這幾段文。當然後面還有很多內容,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再進一步地學習和探討。因為我們在寫文言文的文章,或者是作詩、作文,這時候有一些典故,或者是有一些經文,你要查找出處都可以利用《初學記》這本書。這可以增強我們在漢字、文言文方面的修養,以及古人的許多用典。因為這本書,也不是很厚,所以學習漢學的同學,可以用來做參考。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關於這一句經文,談到「孝」跟「忠」,「孝當竭力,忠則盡命」,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