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6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從第六十三頁的第四行開始看起:「空谷傳聲,虛堂習聽」。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并且為大家介紹,「空谷傳聲」,「空」是空曠,「谷」是山谷。在空曠的山谷當中,人們呼喊的聲音能夠傳得很遠。什麼是「虛堂習聽」?「虛堂」指的是寬敞而又空曠的廳堂。「習聽」是能夠聽見回音的意思,「習聽」也能夠引申為一個人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這是此句經文的簡單意思,是在此處。

  說到能夠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我們列舉了唐太宗貞觀之治的例子。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把太宗皇帝的「文治」和「武功」都列舉出來,其中「文治」當中的第一條、第二條,就談到唐太宗能夠從諫入流、知人善任,他具有這樣的一個特質。所以在貞觀之治這樣的君臣和睦的環境當中,唐太宗就任用了房玄齡、杜如晦還有魏徵這樣的大臣。其中房玄齡、杜如晦被人們稱為「房杜」,為什麼呢?因為在處理政事的時候,房玄齡的謀略是很好的,而杜如晦是處理事情很果斷,這兩個人作為宰相的典範就被合稱作「房杜」。我們看到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也有繪製了房玄齡、杜如晦乃至於魏徵的形象。「房謀杜斷」就是指房玄齡跟杜如晦兩個人,一位善斷,一位善謀,共同來輔佐唐太宗治理國家。而唐朝初年之所以貞觀之治能夠達到這樣好的效果,首先就是和唐太宗李世民,他有接納雅言、接納勸諫的心胸和肚量,和這一點是分不開的。

  我們看到《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當中,記載了這個時期的歷史,并且就談到唐太宗任命房玄齡和杜如晦擔任「僕射」。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宰相的職位在不同的時期以及不同的朝代當中,它的稱呼是有差異的。在唐朝時期左僕射和右僕射的稱呼,就相當於宰相的職責。而唐太宗非常善於去任用賢人,所以他也把這種期待放在房玄齡跟杜如晦的身上,他認為作為宰相去廣求賢人,這是宰相最重要的一個責任。所以就把許多比較細枝末節的工作讓他能夠安排下去,讓其他人來擔任和處理。比如說審理一些訴訟案件,這些事情就不應該是宰相親自來處理,否則的話他要替國家去選擇人才、任用人才,沒有這麼多的精力了。

  所以尚書的這些細務都是交給左、右丞相,就是在唐朝的時代尚書僕射下面設了左丞、右丞。左丞是總領吏部、戶部和禮部的事務;而右丞則是總領兵部、刑部、工部的事務。而只有他們遇到一些重要的大事需要決斷,才會把這件事情奏報到左僕射、右僕射的位置上來。唐太宗也常常跟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強調,國家在處理政事的時候,能夠秉公執法大公無私是非常重要的。唐太宗非常仰慕歷朝歷代的這些明君聖主,同時他也期許他手下的這些官員,也能夠成為賢德的大臣。房玄齡跟杜如晦都沒有辜負唐太宗對他的期待,他們常常為國家來舉薦賢德的人才。有時候唐太宗跟房玄齡在謀劃如何處理一些國家大事,謀劃了一陣子兩個人都覺得最後要下決定,還要把杜如晦請過來。等杜如晦來了之後,他往往又採用了房玄齡的計策,這種「房謀杜斷」以及大唐時期,君王和臣子之間相當有默契的一種政治格局,對於唐朝初年,能夠締造貞觀之治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貞觀之治當中最善長給唐太宗提意見的,莫過於魏徵。

  我們看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就提到,魏徵是一位直言敢諫的大臣。還好是遇到唐太宗這樣一位明君很有雅量,所以對於臣子提的意見,他往往是很能夠接受的。甚至於有時候魏徵還故意刁難他,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隻很好的鳥。一般鳥都是人們用來賞玩,平常在那邊養鳥,這是很多人都有這個興趣跟愛好。唐太宗得到一隻很好的鳥就非常喜歡,有一次他遠遠看到魏徵走過來,就趕緊把那隻鳥藏在懷裡,結果魏徵看到了這個情形,就故意講話講得沒完沒了,最後這隻小鳥就活活悶死了。其實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來勸勉君王,不能夠玩物喪志。為什麼?因為國家、社會和百姓,社會是否能安定、百姓的生活能否幸福,責任都是肩負在君王的身上,所以君王千萬不能玩物喪志,否則最苦的當然是老百姓。這是魏徵用這種方式來勸勉太宗。

  太宗雖然貴為天子,但是他為了把國家治理好,還是要認真地聽取大臣的意見。有一次魏徵跟唐太宗說,我非常有幸能夠奉侍像您這樣的君王,希望能夠讓我當一位良臣,而不要讓我去當一位忠臣。唐太宗聽了覺得很奇怪,他說忠臣跟良臣有什麼差別呢?魏徵就說,在古時候后稷、契還有臯陶,他們是君臣同心協力,這個時期的大臣就稱為良臣。相比之下龍逢跟比干,他們生活在商紂王暴君當政的時期,他不惜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勸諫君王,結果最後還是被殺了,這就叫忠臣。所以我要當良臣,我不當忠臣。唐太宗聽了之後,覺得這個話對他很有啟發,所以覺得很高興。

  有一次唐太宗還詢問魏徵,作為一位國君,「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魏徵的回答也很有深意,他說作為一位國君,「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意思就是勸勉太宗皇帝,作為君王不能夠自以為是,而是要善於聽取大眾的意見。所以「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遇到一件事情的時候也不能夠光聽一面之詞,而是要多方面地去調查和採納大眾的意見。所以魏徵所提出的這些處理政治、治理國家的良言,往往唐太宗都很善於接納。就是《千字文》這裡所說:「空谷傳聲,虛堂習聽」,他善於接納他人意見,代表著唐太宗的心胸很寬廣,也代表著他有一個謙虛的雅量。

  師父上人常常勸我們,所謂「誠、敬、謙、和」這樣的一種態度,是我們盡其一生都要努力去落實和奉行,終身都不能夠改變的。一個人無論是在什麼位置上,是君或臣,是父或子,總之五倫關係當中,每個人都有他的定位以及角色。可是無論我們是什麼樣的身份、什麼樣的地位,在這一生當中都要把「誠、敬、謙、和」這個德範,努力地去落實。師父常常說,聖人教我們學「謙」、學「敬」,謙就是謙虛,敬就是恭敬的態度。「誠、敬、謙、和」這四個字,是師父上人早年常常寫墨寶來勉勵大眾的。

  聖人教我們是教什麼呢?是要去掉煩惱,要把這些妄想、分別、執著種種煩惱都要去掉。去煩惱要從哪裡下手呢?師父教我們,從「誠敬」還有「謙和」,從這裡去入手。「誠」是去「妄」,「敬」是去「慢」。比如說一個人有驕慢的態度,那如何對治?用恭敬來去掉這種驕慢的態度。而「謙和」,謙去懷疑,總之「誠、敬、謙、和」,師父上人教導我們這就是去煩惱的方法。「誠、敬、謙、和」這是我們每個人身上就具有的性德,就是本性本善,人人都具有。我們看到「貞觀之治」時期的唐太宗,他善於聽取大臣的意見,這也是唐太宗謙德的一種體現。這句經文我們就補充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我們看第六十三頁的第四行,「禍因惡積,福緣善慶」。「禍因惡積,福緣善慶」,這句經文是什麼意思呢?「禍」是指一般的這些災難,「禍因惡積」,禍患是從哪裡而來呢?它是因為積累了很多的「惡」,我們有種種罪過以及不良的行為,這種行為不斷的累積下來,最終就會產生禍患。所以禍害,它不是無緣無故而來,它是因為常常作惡,不斷地累積而形成的災難。

  反過來福報又是從哪裡來呢?「福」指的是種種幸福吉祥的事情。「福緣善慶」,這裡的「緣」是因為、由於的意思。「福緣善慶」,前面說禍患的產生,是因為一個人他積了很多的惡,所以才產生禍患。而「福緣善慶」,福報究竟是從哪裡而來呢?福報是由於「善慶」,善慶指的就是做了很多善事,做了很多好事,并且累積了許多的福德,這裡的「慶」也是福澤的意思。所以福報是怎麼來的?就是一個人常年行善就會得到善的果報。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深深地相信,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個因果的道理中國人是深深地相信。

  而因果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因果通三世。關於因果在《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當中講得是非常明白,將來我們會學習這個課程。這裡面就把因果的道理和事實,說得非常的深刻。我們人不是只有這一生,而是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果通三世,有的人覺得說,為什麼我這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可是卻沒有看到好的果報呢?如果明了因果通三世,就知道此生所作的善事,果報不一定是這一生就能夠起現行,說不定是在來生才起現行。這裡就有一個因、緣、果的道理,將來我們學《感應篇》會學得比較詳細,這裡就先簡單的講。因、緣、果,「因」就像種子一樣,它有大有小是不同的;「緣」也是有強有弱,所以導致結果同樣也是有快有慢。就像你種一顆種子一樣,「因」,種子本身它就有快有慢,你看每一顆種子種到土壤當中,它發芽的時間是不相同的,而且在種植的時候要給它提供很多「緣」,比如肥料、陽光、空氣、水份等等。有了因,遇到緣,它的果才會形成。所以「果」不一定在這一生就能夠看到,我們學習因果,要把因果的道理和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來看「禍」。「禍」跟「福」這兩個字,其實遠遠看去有時候會覺得看不清楚,為什麼?這兩個字長得很像。所以究竟什麼是禍、什麼是福,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先來看一下「禍」這個漢字,在投影片上有金文、小篆等的寫法。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禍」,它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的,是由「示」以及「咼」,咼是禍這個字的聲旁,左邊「示」是它的形旁。「咼」本身的意思是說,嘴是歪歪斜斜不正的。在《說文解字》當中說「咼」是「口戾不正也」。

  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禍」字的解釋,它本義是什麼?它的本義就是「害」,我們常說禍害、禍害。所以「禍」字最初在造字的時候,所指的就是外來的毀傷、殘滅等等的橫逆,就叫作「禍」。「禍」,我們在許多媒體、報章雜誌當中,都能夠看到現在的社會發生了種種的災難,這些天災人禍。而這些天災人禍有很多是來自於大自然,或者是人為所造成的,總之它會造成毀傷、殘滅等等的橫逆,比如說有人在災禍當中受傷甚至於死亡,這都是禍。那為什麼「禍」的形旁是示字邊?這也跟中國古人相信因果的觀念是有關的。古人認為什麼時候上天會降禍於人呢?當這些神明「神不福人」,「福」作動詞,也就是當這些神明不再降福於人的時候,就會降下禍患。這種禍患的產生跟天地鬼神是有關係的,因此這個字它有一個示字邊。

  再來「咼」這個聲旁,在《說文》裡面的解釋是「口戾不正」的意思,指一個人他的嘴巴不是正的而是歪的,歪歪斜斜這樣叫作「咼」,「口斜戾」。正常來說一個人的嘴應該是正的,而不應該是斜的,如果一個人的嘴歪歪斜斜,非常有可能是他先天就有疾病,生來就是如此,或者說後天遇到一些災禍所造成的傷害。這種情況就是一個人的嘴始終是歪的,別人看到了也會覺得很厭惡。所以「禍」的聲旁取「咼」這個聲旁,就取其「為人所甚惡」的意思。當一個人嘴歪的時候別人就會討厭他,不喜歡跟他在一起,「禍」的聲旁就是這樣來的。

  那什麼是「禍」呢?禍在本義當中指的就是「害」,也就是人們常常說的這些災殃、災難,就是禍。比如《禮記》當中說:「君子慎以避禍」,一位君子如何才能躲避禍患?《禮記》提出了一個字就是「慎」,謹慎的慎。如果一個人平常總是謹言慎行、謙虛恭敬,那禍患常常就能夠避免。在《左傳》當中也有說:「禍福無門,唯人所召」。我們看到《太上感應篇》的經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其實在《左傳》的經文已經有類似的,這裡的「禍」所指的都是災殃的意思。

  我們學完了「禍」這個字,人們都會想最好我得的都是福報,而不要得到禍患,這是一般人的心理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可是究竟如何才能夠趨吉避凶?儒、釋、道的經典都有教導我們趨吉避凶的方法。就像佛經當中說:「吉凶禍福,皆由心造」,這和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分不開的。六祖惠能大師也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指的就是人的心。因此想要真正的趨吉避凶遠離禍患,根本上來說還是要從我們的心開始做起。能夠做到心善、言語善、行為善,我們每天都在積累善德、善行,那自自然然就能夠遠離禍患,增長福報。

  在《太上感應篇》的註解當中有一句話說道,「行善」就像春天田園當中的草一樣,你看春天的時候田園裡面長草,雖然你沒有覺得草在長,可是實際上它每天都在增加。而「作惡」就像磨刀用的石塊,雖然每天磨刀你不覺得石頭不斷在減損,可實際上它是每天都在慢慢的短少。這是一個比喻,形容禍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慢慢地增減。那我們要遠離禍患,希望得到更多的福報,就要從心地當中去下功夫。所以禍福這個道理其實非常微妙,我們會看到等一下還會介紹「福」這個字,在《正中字典》剛好「禍」跟「福」這兩個字是在同一頁,大家如果對比它的甲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形體,特別是看到小篆,你會看到遠遠的望去這兩個字好像看起來差不多。所以禍福往往是在一念之間,禍福的道理也是相當微妙的。

  例如老子就曾經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禍福相倚的道理,你看老子在幾千年前就看得很清楚。究竟禍跟福如何來轉化呢?也就是一個人如果遭遇了禍患,其實遭遇禍患有時候不一定說是一件壞事,為什麼呀?這種災禍可能會使很多人開始自我反省,開始覺悟到以前所造作的殺、盜、淫、妄種種的惡業,一定要趕快止住,否則災難就現前。從今天開始認真努力地斷惡修善,禍患就能逐漸遠離,福報也就能夠及時地到來,那這不就是「禍兮福之所倚」嗎?為什麼說「福兮禍之所伏」?其實艱難困苦的環境往往容易鍛練一個人的意志。反過來如果是得福、享福,福報現前的環境,慢慢地會使人驕奢淫逸,很多的惡習、壞的習慣都現前。當一個人享福的時候他往往會造作很多的罪業,於是福報就慢慢地遠離,禍患有一天終將到來,這是「福兮禍之所伏」。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漢字,要深深了解這其中的道理,不能夠看過就算了。因為這些字所蘊含的道理,對我們的人生都會有很重要的啟發跟引領。

  接下來再來看「福」字,跟「禍」比起來,「福」這個字就是人人都希求、人人都很歡迎的。我們同樣來看一下它的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先看甲骨文,這是在《正中字典》當中,羅振玉先生認為,甲骨文的「福」它是什麼意思?大家會看到甲骨文的下面,這兩個符號是代表人的兩隻手,兩隻手上面捧著的東西是什麼?捧的東西叫作「尊」。也就是在祭祀的時候,在神明的面前雙手捧著「尊」,要敬獻給神明。所以「福」這個字在甲骨文的時期,它所代表的是「奉尊之祭」,這是一種祭祀。那祭祀的過程人們的兩隻手捧著「尊」,敬獻給神明。這幅畫面是多麼詳和的一個景象!這說明中國古人非常重視天、地、人的關係,他有敬畏天地、敬奉神明的這種觀念。這是甲骨文。

  再來看金文的「福」,在《正中字典》當中有兩個不同的形體,寫法有所差異。先看金文的《正中字典》當中的第一個「福」,丁佛言先生認為,古文的「福」都是有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酉」,再來就是「尊」,所以福是「從酉從尊」。而金文的「福」第二個字,這跟我們PPT上的「福」就比較接近了,它跟小篆的「福」的形體就很相近。小篆的「福」是示字旁,「畐」聲,這個聲旁它有兩個讀音,一個讀音念「福」,還有一個讀音念「備」。在這裡它是讀作「福」,是它的聲旁。

  「福」這個字本義是什麼呢?本義是「祐」,保祐的祐。這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就有這樣的解釋。什麼是「祐」?我們常常說保祐、保祐,也就是神明降下吉祥來幫助人,就叫作「祐」,所以這裡它有一個示字旁。你看禍、還有福、還有保祐的祐都是示字旁,我們看到這個部首就會想到它是和神明有關的一個字。我們來看它的聲旁,「福」它讀作「福」,又讀作「備」。它是什麼意思呢?「福」的意思是作「滿」,圓滿的滿。當神明把吉祥降給人類,能夠滿足人的願望,這就是福。所以福的聲旁是小篆的右側這個形體,就是它的聲旁,它讀作「福」,又讀作「備」。福的聲旁是「酉」跟「尊」的訛誤,這是羅振玉先生、丁佛言先生都有談到這一點。因為我們會看到金文在《正中字典》當中的第一個「福」,它就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左側是「酉」,右側就是「尊」。

  在《說文·繫傳》當中解釋「福」是「備」的意思。《說文·校錄》作「祜」。其實「祜」字本身就有福分的意思,比如說《詩經》當中有一句經文說:「曾孫壽考,受天之祜」,這個「祜」是什麼呢?「祜」指的就是福分,所以「福」跟「祜」這兩個字是可以互相解釋的。而「備」是富貴的「富」,「富」字的本訓。而「富」為什麼許慎在這裡避而不談?這是因為古人是有避諱的傳統。許慎作《說文解字》是在漢朝時期,因為漢安帝避諱的關係,所以許慎在這裡就沒有講出來。我們如果去參看其它的文字、聲韻、訓詁的參考資料,這些工具書就會發現,像在《玉篇》、《廣韻》、《集韻》等等的書當中,「福」都訓作「祜」。左邊一個示字旁,右邊一個古字念hù,這就是福分的意思,許慎沒有把它指出來是因為在漢朝時期要避諱的關係。

  那「福」這個字就有吉祥的意思,福就是人們所希求的富貴、壽考、子孫繁盛、身體健康等等,這都是人們祈求的福報。我們看在《尚書·洪範》,《尚書》的經典就有談到了「五福」,平常大家常常會看到一幅春聯寫著「五福臨門」,可是究竟五福是指的哪五福呢?可能很多人都不一定能回答得很完整,這五福在《尚書》裡面就有記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五福指的是哪五福?首先是「壽」,壽就長壽;第二就是「富」,富就是財富很豐足的意思;三是「康寧」,人們常常希望身體安康,這是康寧;再來「攸好德」,這也是提醒我們要常常行善積德,才會有福報;最後「考終命」,考終命就是古人常說的壽終正寢,這也是一個人一生當中很重要的一種福報。為什麼?我們說生死、死生,「生死」好說,「死生」你死了之後到哪裡去,其實這是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因為在這個宇宙空間當中不止是「人」這一道,「人」的下面還有「地獄、餓鬼、畜牲」,「人道」的上面還有「天」。所以六道輪回裡面,我們都是在生死輪迴當中不斷的輪轉,當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究竟會生到善道,還是生到惡趣這就非常重要。甚至於學佛的人是希求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往生淨土。所以「考終命」其實是人生的一個特別重要的課題,人們常常希求的是壽命、富貴、健康、長壽等等的,而忽略了考終命。如果一個人他能夠善終,那至少他是去善道而不是去惡道。

  這是「五福」,我們通過《尚書》當中的經文,就知道這五福指的就是「壽」,長壽;「富」,富有、富貴;還有「康寧」,健康長壽;「攸好德」,這是能夠常常行善積德;最後是「考終命」,一個人能夠壽終正寢,安詳地離開這也是很大的福報。當然「福」這個字它還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比如說它作動詞來說就是神明保佑的意思,神明保佑一個人讓他得福。像《尚書》裡面所說:「天道福善禍盈」,這裡的福就是用作動詞。關於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禍因惡積,福緣善慶」,我們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裡。

  說到「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在《太上感應篇》當中就有一句非常重要的經文和它是相對應的。在《感應篇》開篇的時候,大家都背過《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就有經文說:「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句經文就和《千字文》當中的,「禍因惡積,福緣善慶」的意思是非常相近的。而整部《太上感應篇》就是以開頭的這幾句,作為它的總綱領,它是主旨。師父上人教導我們,如果對於「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兩句的意境能夠參透的話,那自自然然就能夠趨吉避凶,乃至於成聖成賢、成佛作祖!究竟禍福是從哪裡來的呢?禍福是自作自受!這是感應的根本的原理。

  在佛法當中說:「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迷悟」是能召,「苦樂」則是所召,「至樂是福,迷苦是禍」。這就是《感應篇》當中最為主要的宗旨,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許多人想要趨吉避凶,他總是去求佛菩薩、神明來保佑,赦免自己的罪過,他不知道其實這種做法是迷信,跟感應的道理、事實真相是不相合的。我們修善自然能夠得福,如果是造作惡業不能夠回頭,所感得的當然是禍患。所以眾生,他是自悟、自修、自度,這就是《感應篇》說的,「惟人自召」的道理。比如說一個人造惡墮到了地獄、三途當中,這也是自己造惡遭的惡報,即使佛菩薩再慈悲也不能給我們添一點福,或者代我們受一些罪,也不能免除我們的罪過。所以佛菩薩只是把福和罪的事實真相跟道理,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當一個人覺悟了,他不再去造作惡業,自然禍患就能夠遠離,他努力地行善,福報就現前。這是佛菩薩對眾生的真實教誨,也是說明了感應道交的原理。

  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說,所謂是「心念感應」。你看光的速度,科學家能夠測出來一秒鐘是三十萬公里,可是心念的速度有多快呢?師父上人特別強調,心念的速度是念頭才生,就周遍虛空法界。惠能大師曾經說過:「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就是《感應篇》所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它的意思是相同的。那方寸是什麼?方寸就是我們的念頭,起心動念就會感得吉凶禍福,小的果報稱為吉凶,大的果報就稱為禍福。佛在經典當中教我們:「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又談到「罪福苦樂」都是我們身、語、意這三業造作所感得的果報。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要自求多福,否則如果還隨順自己煩惱、妄想就一定會召感凶禍。

  佛在經典當中講得很清楚,如果我們的妄想跟念頭隨順的是瞋恚、嫉妒、邪淫,那地獄的現相就會現前;如果是隨順慳貪、貪而無厭,自己所擁有的捨不得布施,慳貪所造的是餓鬼之業,鬼道的境界就會現前;如果是隨順愚癡,什麼是愚痴呢?就是世出世間法沒有能力去辨別真假、邪正、是非,甚至於善惡、利害都顛倒,愚癡造作畜牲業。所以貪、瞋、痴這是三惡道的業因,我們會看到許許多多的眾生,貪、瞋、痴是不斷的增長。貪、瞋、痴的念頭和行為不斷的增長,就會使三惡道快速的形成,即使沒有墮到惡道當中,恐怕在現前的社會就變成地獄、惡鬼、畜牲。這一點我們來看現代這個社會,確實師父上人在《太上感應篇》的講解當中所說的是真實不虛啊!

  而有一些覺悟的志士仁人,他們很想要挽救這個社會。印光大師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要救這個社會的急難,印光大師提倡《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還有《文昌帝君陰騭文》,這確實是救苦救難。這個課程我們在《聖學根之根》後面,就會講到這因果的課程。在所有的惡業當中,最重的就是殺業跟淫業,所以《安士全書》就用特別的篇幅說明殺跟淫是凶禍的根本。而「十善」能夠挽救劫運,在萬善當中念佛是第一善,所以《安士全書》最後是「西歸直指」,勸導大家念佛求生極樂世界。

  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強調「五戒十善」的重要性,其實這也是我們現在學《聖學根之根》,後面會學到《十善業道經》跟《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裡就講到了「五戒十善」,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如果能夠遵守「五戒十善」,他才能夠得人身。如果再把「十善業道」向上提升做得很圓滿,就是天道。「三善道」當中阿修羅是比較傲慢,脾氣很大、好勝,才墮到修羅。所以佛法教學第一個目標,是教人斷惡修善,目的就是保證我們來生不墮惡道,能夠得人天的福報,但是還沒有能力超越三界跟六道輪迴。更聰明的人他知道「三善道」也沒有從根本解決,所以要再向上提升超越三界。

  阿羅漢知道「人我」的事實真相,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祂放棄對「我」的執著,就是佛法說的「無我」。也就是「有我」,就有六道輪迴;「無我」,就沒有六道輪迴,祂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再進一步了解宇宙的現象,「六道十法界」都是「緣起性空」,甚至執著的習氣都捨棄就證「辟支佛果」。覺悟「人空」,學習「六度」,又能夠發心幫助一切眾生,他所行的就是「菩薩業」。如果能夠斷除細微的妄想,用真誠、平等的慈悲,自行化他,這就是「佛業」,就是佛所作所為。師父上人特別強調:佛是人做的;菩薩也是人做的。只要一念回心,就能夠超凡入聖。我們學習佛菩薩真正的是大吉大利,有無邊的福報。所以「禍福無門」,無門就是沒有定法,吉凶禍福都是在人心的一念之間。

  當我們「正報」轉過來,「依報」就會隨之而轉,「依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在《華嚴經》當中說,華藏世界是「毗盧遮那佛」的生活環境;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生活環境。所謂香台寶樹、清凈莊嚴,都是從真誠、慈悲、平等教化眾生,感召變現出來的。而地球則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可是我們會看到現在到處都有天災人禍,那究竟天災人禍是從哪裡來的呢?它是貪、瞋、痴所變現的。貪心重,水災就現前;如果瞋恚心很重,火災就現前;愚癡是風災;心不平,感召地震。所以什麼樣的心就感召什麼樣的天災人禍。天災人禍是可以消除的,最關鍵的就是在於人心的轉變,而只有聖賢的教育才能夠轉變人心。

  佛經當中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就是「惟人自召」的意思。而凡人的妄想可以分作三類,有過去、現在跟未來妄想。一個人常常想過去的榮辱、恩怨,這都是屬於過去妄想;有些是在眼前該做和不該做,猶豫不決,這是現在的妄想;常常想著將來的事情,也想著許多不可能的事情,或者是財富、地位、權勢,這是屬於未來妄想。這三大類妄想念念不斷,一個妄念就是一個業因,業因遇到緣,果報就會現前。如果是善念就有善報,惡念一定感得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爽,這就是《太上感應篇》當中所說的吉凶禍福的根源。而《感應篇》中還講了許多的故事、公案,來說明「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就留待我們日後開始學習《太上感應篇》的課程,再來跟大家做分享。這句經文「禍因惡積,福緣善慶」,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共同學習到此地。

  再來看下面這句經文,《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六十三頁的倒數第三行,「尺璧非寶,寸陰是競」。首先來看「尺璧非寶」,「尺璧」,這是指一尺長的璧玉,就是尺璧。「一尺」是它的直徑,古代的「璧」是圓的。我們後面介紹漢字的時候,大家會看到那個圖。「璧」,這是很珍貴的一種寶物,「璧」是做成圓圓的。我們前面《聖學根之根》的課程講過「和氏璧」的故事,「璧」把它雕琢完成之後是圓圓的一片,它的中間就有孔。而「尺璧」指的就是直徑一尺的璧,一尺有三十公分,那這樣的「璧」是很值錢的。可是為什麼《千字文》的經文說:「尺璧非寶」,它不是珍貴的寶貝。一尺長的璧玉是很珍貴的,可是為什麼這裡說它算不上寶貴呢?重點就在下一句:「寸陰是競」。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什麼才是我們值得把握和珍惜的呢?一寸的光陰才是值得把握的。

  「寸陰是競」,它本來是「競寸陰」,「寸」是一個長度單位,十寸是一尺。而「陰」就是指的時間,寸陰就是很短的時間。究竟光陰有沒有辦法來測量,古時候有一種日晷,在太陽底下像一個三角板,有一個圓規在那邊,太陽照下來影子投射在哪裡,就像現在的時鐘指在哪裡,它就有一個影子。太陽光的影子移動了一寸,這是代表時間的單位,叫作「寸陰」。所以「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的光陰就是太陽移動一寸,其實這樣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可是即使是這樣短暫的時間,我們也要好好地去珍惜它。

  說到這一句經文,「尺璧非寶,寸陰是競」,關於這個「寶」,在古代留下了許多的故事,我們曾經講過「和氏璧」的故事,跟一塊璧玉有關。而在《左傳》當中也有一個故事,就是講「不貪為寶」。「不貪為寶」的故事,是說有一個宋國人得到了一塊玉,於是這個宋國人就把這塊玉送給了子罕。子罕是生活在春秋時期,是宋國的貴族,子罕看到了這塊玉就沒有接受,拒絕了。結果獻玉的人就跟子罕說,我把這塊玉展示給專門負責雕琢玉器的工人,這個工人懂得鑒賞,就跟我說,這塊玉是非常有價值的寶貝,所以我才敢把這塊玉獻給您。結果這時候子罕是怎麼回答他的呢?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他說我把「不貪」這兩個字看作是寶物。「爾以玉為寶」,「爾」就是你的意思,而您是剛好相反,你是把什麼看作寶物?是把玉石看作寶物。如果你把玉石送給我,那我們兩個「皆喪寶也」,就都喪失了各自的寶物。「不若人有其寶」,這還倒不如我們各自保有自己的寶物。

  這個故事非常地耐人尋味,在《群書治要》當中就收錄這句《左傳》的經文。這也是提醒為政之人,一定要廉潔不貪。也就是子罕,他把不貪這種高尚的人格看作是寶物,而不像世俗之人把這些金銀珠寶、玉器看作是寶物。因此我們會看到在古人的價值觀裡,有許許多多都是比金銀珠寶更值得珍視的。例如像子罕的不貪,例如像這句經文所說的,「尺璧非寶,寸陰是競」,把人的光陰看作比璧玉更加的寶貴。這個小故事也是跟寶物有關,所以我們在這裡也順帶拿出來跟大家做分享。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來看「尺璧非寶」的「璧」字。「璧」字我們要是看《正中字典》當中的「璧圖」,就能夠看到「璧」究竟是長成什麼樣的,是一個圓圓的一塊璧玉,中間有孔。大家看一下金文還有小篆的形體,我們來看一下小篆。小篆的「璧」是「從玉」,它的下面是「玉」不是「王」。玉跟王之間的差別我們跟大家分享過,因為「玉」,古人的字裡面它是一根繩子穿了三塊玉,所以從橫的角度來看,其實這三個橫就是三塊玉,它們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而如果是「王」,那三個橫的距離不相等,這是因為「王」這個字造字時候的意思就和「玉」是不同的,「王」字就是上面兩個橫比較接近,和最底下的橫稍微遠一點,所以不能夠搞錯。

  「璧」是「從玉,辟聲」,上面的部分是它的聲符。「璧」字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是如何解釋的呢?是「瑞玉圜器」,這是《說文》的解釋。那什麼是「瑞玉圜器」呢?就是指「璧」是一塊環狀的,也就是圓形的。我們看「璧圖」,整塊玉是圓形的,「中空」,你看它中間有一個圓圓的洞,這樣的瑞玉就叫作「璧」。所以它從玉,它下面有一個「玉」,這是它的形旁。再來它的聲旁「辟」,「辟」字本來的意思就是「法」。「法」是「眾庶所奉守者」,也就是國家所制定的法,老百姓都要去奉行遵守。而「璧」這樣的寶物是人人都把它當成是寶貝,在這裡就有「敬奉慎守,使其勿墜勿失」的意思,所以它的聲旁就是「辟」。也就是「璧」這樣的一塊玉,它是非常珍貴的寶物,這樣的寶物應該如何來珍藏保管?要「敬奉慎守」,要非常恭敬謹慎地去保護璧玉,「使其勿墜勿失」。因為玉很脆,如果掉在地上它會碎掉,一定要非常仔細地保管它,讓它不要掉在地上、也不要把它弄丟了。這就是「璧」的聲旁,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璧」是「瑞玉圜器」,它所指的就是一種平平的、圓形的、中間有孔的玉器,就是璧。在《周禮·天官》當中說:「以蒼璧禮天」。古人禮天還有禮地,祭拜天、祭拜地,所用的玉是不相同的。祭拜天所用就是「蒼璧」,它是圓圓的這樣一塊璧玉。「璧玉」在古時候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我們會看到有許多出土的文物,夏、商、周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是玉器,因為玉器比如說像璧玉,在古時候的貴族會拿它用作朝聘、祭祀的禮器,平常也用來作裝飾品。璧玉是圓圓的,它是平的,中間有孔,而邊寬是它內孔直徑的兩倍,這就是璧玉。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一句經文:「寸陰是競」。我們來看一下「陰」,「陰」在這裡經文當中所指的是光陰的陰,我們來看一下「陰」這個字古時候的形體,以及它所代表的意思是什麼。「陰」,這裡有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小篆的「陰」是「從阜從侌,亦從侌聲」。

  什麼是「阜」呢?我們昨天有去聽周虎林教授講《養蒙針度》的課程,這個課程非常有價值。老教授他老人家在文字學當中有深入,對於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形體都非常熟悉。昨天他老人家也特別在板書當中為我們說明,我們常說的「耳朵旁」,比如說《百家姓》當中有「陳」,陳這個姓氏。「陳」的耳朵旁在左側,而有的耳字旁是在右側。這在漢字當中有什麼差異呢?如果耳朵旁是在左側,它就是代表「阜」,阜是什麼意思呢?阜就是「山」的意思。而且這個山是高高的,「高平無石」,沒有石頭的高高的山就叫作「阜」。如果耳朵旁是在右側,它就是「邑」,「邑」是平地。上面那個口就是代表平地,而下面就是人的形體。因此同樣是耳字旁,它在一個漢字當中放在左側和放在右側其實是不同的字,代表不同的字。放在左側它就是指的高山,如果放在右側它就是「邑」,代表平原,左側就是「阜」。

  「陰」字同樣,「阜」是代表高平無石的山,右側的「侌」它的意思是什麼呢?它的意思就是「雲覆日」的意思。也就是太陽被雲彩遮蔽之後,整個大地就沒有了太陽的光明,就會變得很陰暗,而「山阜」,連高山也變得很幽暗。所以「陰」這個字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它的本義就是「暗」的意思。古人談到「陰」這個字,它就是代表很幽暗的,「影深難測」就叫作「陰」,也就是幽深的意思。這是「陰」這個字的形體以及它的意思就在於此地。

  我們前面介紹過太陽跟月亮,在古時候月亮也稱作「陰」,比如說「太陰」,這裡指的就是月亮。還有陰跟陽,「山南水北」就是「陽」,如果反過來是「山北水南」,這就是「陰」。此外「陰」也代表「陰氣」,也代表「光陰」。在我們這句經文當中「寸陰是競」,「陰」就是代表光陰。陶侃,在《晉書》當中有一部《陶侃傳》,這當中就有很有名的一句話,陶侃曾經說:「大禹聖人」,大禹治水,這是一位明君聖王。「乃惜寸陰」,大禹為了治理水患,許多年當中,他治了十幾年,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對於光陰是多麼珍惜!這是因為如果洪水一天沒有退卻的話,百姓的生命安危就會受到威脅。所以大禹這樣的明君,他後來成為了一代明君聖王,他還沒有成為君王的時候,是在堯舜的時期治理水患。他對於光陰是多麼地珍惜,一心都把他的時間跟精力用在工作當中。「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我們不是像大禹這樣的聖人,而只是一個普通的百姓,我們就更應當珍惜「分陰」。哪怕是非常短暫的時光,都要努力地來珍惜它,而不能夠使它空過。

  雪公老人家曾經留下了許多警醒世人的詩,其中有一首就叫作《時計鐘》。雪公老人說:「警眾太殷勤。曾無間寸陰。」大家如果看看雪公老人家一生的教化,為了教化眾生,老人家是非常珍惜自己的光陰,一直到九十七歲往生之前,前兩個禮拜都還在講台上孜孜不倦地勸勉學生。老人家為了弘揚聖賢教育,那真的是非常珍惜寶貴的時間。「幾人長夜醒。不負轉輪心。」究竟有幾個人能夠在六道輪迴的長夜當中清醒過來呢?「不負轉輪心」,釋迦牟尼佛祂老人家弘法四十九年,還有像雪公老人、師父上人都是如此。雪公老人到九十七歲往生之前,都還上講台來講課。而師父上人則是弘法六十週年了,一直到九十四歲的高齡都還在往返於歐州等各個國家,在這裡弘揚聖賢教育。像這樣的聖哲之人,都是非常珍惜自己生命的時光,要把有限的命光用來利益更多的眾生,用來弘揚儒、釋、道的聖教。這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關於珍惜時間,張清泉教授在講解《小兒語》《續小兒語》的時候,也給我們舉了好多的例子。比如說《論語》有一句經文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還有一首非常有名的《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都是勉勵我們要珍惜時間勤勉用功。而學習究竟是不是年輕的時候學習,到了老了就不用學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要及時向學,而且是終身學習,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在《說苑》當中就有一句名言:「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就像早晨剛剛升起的太陽;若到壯年時期好學,「如日中之光」;而當一個人已經年老了,可是依然非常好學,「如炳燭之明」。它舉的比喻非常恰當,「炳燭之明」就是點著蠟燭,這一點小小的光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昧行」指的是在黑暗當中摸索著行走,當一個人年老了依然非常好學,這就如同點燃的一盞燭光,這小小的光明,也總比你在黑暗當中摸索要來得好。強調像我們現在學習聖賢教育,這也是終生,從少年到壯年到老年,都不能懈怠、都不能終止的這樣的事。

  還有一句是讀書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這讀書三餘也是勸勉我們珍惜光陰,有的人覺得說,哎呀我很忙,找不出時間來好好的聽課,好好的聽經。「讀書三餘」,這就啟發我們要珍惜這些分分秒秒的時間,春天、夏天沒有時間學習,到了冬天,如果是農夫到了冬天就不用再耕種了,這一年當中是他可以休息的日子,這時候就可以好好的來讀書、聽經。「夜者日之餘」,有人說我白天很忙,那就用晚上的時間好好的學習。「陰雨者時之餘也」,你說我晴天要外出工作很忙,那就陰雨天的時候你不用外出工作,這時候也可以把時間好好的利用起來。

  總之,時間就是自己擠出來的,我們看到很多長輩都非常珍惜時間,而且都很勤勉向學,是我們的好榜樣。像從前我們常常會坐飛機到各個國家去旅行,這時候就會看到一些長輩,他背著行李,這行李裡面一定會放著一本書,在等飛機的時候或者是在坐飛機的時候,就很認真努力地去讀書,這都是給我們做出了好的榜樣,這是勸勉我們要珍惜時間。這句經文「尺璧非寶,寸陰是競」,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第六十三頁倒數第三行:「資父事君,曰嚴與敬」。這裡就談到了「五倫關係」當中有「父子」還有「君臣」這兩倫。「資父」,資就是奉養,奉養父親叫作「資父」。有人說這裡只講到父親,包不包括母親呢?當然母親也包括在其中。所以「五倫」關係當中所談到的「父子」這一倫,我們不要認為說只講父親,實際上在古文當中就常常會用局部代表全體。五倫當中的「父子」,當然母子也是包括在其中,母女也是包括在其中。同樣五倫當中的「兄弟」,你不要覺得說怎麼沒有講姐妹呀?實際上都涵括在當中了。這是「資父」,「資父」就是奉養父親。「事君」,是侍奉國君,「事」是侍奉,「君」則是國君。在中國有數千年的君主制,君主政治,君王是代表國家 ,「事君」是侍奉國君、忠於國君的意思。中國人是非常盡忠的,因為他尊敬的是「君」的位置,即使這位君王是昏君,但是他在位置上就代表一國之君。即使他非常昏庸,還是要尊敬他,這一點像周文王就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樣,這是「資父事君」。

  「曰嚴與敬」,「嚴」是嚴謹,「敬」就是恭敬。「曰」在這裡也是一個發語詞,「嚴與敬」指的就是嚴謹而又恭敬的意思。「子曰」的曰,是「說」,可是「曰嚴與敬」,這裡的「曰」則是發語詞。也就是要供養父親跟侍奉國君要做到什麼?「曰嚴與敬」。「嚴」是嚴謹,侍奉父母還有國君就要做到認真、謹慎以及恭敬。這個態度要嚴謹,這就是這句經文簡單的意思。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我們就留待下一節課繼續再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