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三頁的第三行開始看起:「德建名立,形端表正」,這一節課我們從這一句經文開始學起。「德建名立」,什麼是「德」?「德」所指的就是一個人的德行、品行。「德建」,「建」是建立,所以「德建名立」,這是說當一個人養成了好的德行,建立了端正的品行,他的名聲自然就能夠跟著樹立起來,這是「德建名立」,「名」是名聲,「立」就是樹立。有德自然就會有好的名聲,當一個人有了品行,正是因為這樣的道德涵養,他能夠以德來服人,以自身的德行而感人,自然他的善名、美名就能夠傳揚出去。

  前提就是一個人建立良好的品德,名聲是自然而來,就好像什麼?好像「形端表正」,「形端」,「形」指的是形體,「端」是端莊,形體端莊。「表正」則是指他的儀表很端正,這是外在的形體儀表。所以「德建名立,形端表正」這句經文就是教導我們,當一個人能夠養成好的道德,他的名聲就自自然然會隨之而來。就好像一個人的形體很端莊,而他的儀表也會隨之而端正、肅穆,這就是這句經文所闡釋的道理。

  談到德行,我們都知道孔老夫子,他老人家就具備「五德」,也就是溫、良、恭、儉、讓。「溫」是溫和,「良」是善良。而且夫子又能做到恭敬、節儉而禮讓,這是夫子所教導我們的德行。師父上人在談到孔老夫子這「五德」的時候,他老人家特別教導我們,在現前的時代,因為現代人都是崇尚科學,而且科學講求什麼呢?講求要證據,要把證據拿出來。比如說我們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在佛陀教育當中就教人們要修「六度」,這要看有沒有證據拿給人看呢?你勸人首先自己要做到。自己確確實實很慷慨、很大方,見到別人有困難,也能夠全心全力地去幫助他,人們自然在我們身上就看到了什麼是布施,布施要怎樣修。

  所以我們學習儒、釋、道聖教,這當中包括三皈、五戒、十善,還有《聖學根之根》當中所學的《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師父上人反反復復地強調,這都要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去落實。人們看到他都有做到,才會相信,如果沒有看到他就不相信。我們談到孔老夫子的「五德」,還有佛門所說的「六度」,師父在提到「忍辱」這一條的時候,就常常舉一個真實的例子。你看「忍辱」,一個人遇到困難,真正能忍而不會生氣,做到若無其事,每天歡歡喜喜。你能這樣做,那別人同樣遇到了逆境的時候,就會想到我們是怎麼做的,是怎麼去應付的。

  所以師父常談到他忍辱的功夫是怎麼修來的,當老人家小時候在讀初中的時候,忍辱的功夫就是跟一位初中的同學學來的。但是後來離開學校,這位同學就找不到,在同學當中去打聽也沒有人知道。這位同學叫白振寰,他平常就很有忍辱的功夫。比如說有人欺負他,他都能忍,在同學當中確實是忍辱第一呀!這位同學他是做出來讓人看到,所以大家都能心服口服。這之後離開學校,再到社會當中去工作,遇到一些事情,自自然然就會想起這位同學,所以師父說這位同學對他的幫助很大。

  尤其學習佛陀教育就更加明白,所謂「小不忍則結大怨」,能夠忍就不會跟人結怨了。這是孔老夫子「五德」當中就有「忍讓」。師父教導我們要永遠記住,你跟任何人有誤會、有怨恨統統都要化解。怎麼化解呢?能夠忍辱就能化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他哪怕對我的傷害再大,我們也能夠原諒他而不去計較,也沒有報復的心態,這樣他過一段時期冷靜想一想就會懺悔。為什麼呢?因為人都是有良心的,人都是有善根的,那我們又何必要跟他計較呢?

  不但是佛法如此,儒家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也是修忍辱波羅蜜。怎麼知道呢?比如說在《論語》當中就有這樣的一句經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恕」是什麼呢?恕是寬恕、饒恕別人,不要跟別人計較,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忍辱波羅蜜。在《論語》當中,我們會看到孔老夫子的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學生一致公認老師有什麼德行呢?大家都公認孔老夫子有五種德行,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那就是溫、良、恭、儉、讓。我們看這裡就有一個「讓」,「讓」可以說是禮讓,也可以說是忍讓,如果不能忍,當然就不能讓了。所以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生都真正落實溫和、善良、恭敬、節儉還有忍讓,這就是聖人的行持,真正是與人無爭,於世無求!你看這樣的生活過得多麼的自在和幸福!

  在太平盛世是如此,如果是處在亂世就更應該不要跟人爭。看什麼都好,沒有一樣不好,自己能做到清心寡欲。師父上人教導我們把自己的德,把功德都迴向給眾生,希望大家都能夠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消災免難,福慧增長,這就做到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積極地修三種布施。所以師父上人這幅墨寶雖然只有四個字「謙、敬、忍、讓」,但是它的含義是無限的深廣!我們看到孔老夫子為什麼能夠做到,「德建名立,形端表正」,就是因為夫子之德,他能夠做到溫、良、恭、儉、讓,特別是這種謙虛忍讓的態度,這是夫子一生都力行落實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深厚的德行,所以孔老夫子世世代代受到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對他的恭敬。這就是名聲樹立起來,而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就是德,也就是德行。

  因此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儒家溫、良、恭、儉、讓的教育,中國孔孟學說對中國人的影響是很深遠的。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大家會看到在中國這樣的一個文明古國,中國人是非常愛好和平的,不會去侵略別人,過去不會,未來也肯定不會。這是師父上人非常肯定這一點,為什麼呢?你看古人都接受聖賢教育,都能夠落實《弟子規》當中的德目。那我們看《弟子規》當中都是教我們要讓,而沒有讓我們去侵佔別人,所以我們要知道,為什麼中國人不會去侵犯別人呢?他自古以來都是學《弟子規》,學夫子的德行,溫、良、恭、儉、讓,溫厚(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和忍讓,這種教育就是仁愛的教育。那什麼是「仁」?所謂的「仁」是能推己及人,這就是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仁。你看我們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我,那我就不能這樣對待別人。我們自己希望別人怎麼對我,那我們就應該如何對人,仁愛的教育是如此!

  佛是仁愛的教育,同樣儒家也是仁愛的教育。因此我們會看到,佛陀教育在漢明帝的時期傳到中國,就受到中國朝野上下的歡迎,而且是熱烈的歡迎,能夠在中國生根、茁壯、開花、結果,影響力超過了在印度。所以我們學習首先要能夠認知,然後才會認真努力地去把它落實。總之,大家學到這一句《千字文》的經文,「德建名立,形端表正」,就要想到去效法、學習孔老夫子的德行,學習釋迦牟尼佛的德行,有了這樣的德行,有了端正的品德,自自然然名聲就能夠樹立,就能夠遠揚。

  接下來,我們開始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看「德」,「德建名立」,先來看「德」字。「德」字,大家看到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甲骨文的形體是在《正中字典》當中。羅振玉先生認為,甲骨文的「德」跟金文的「德」相同,而李敬齋先生認為這個字是「行得正也」。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呢?首先是「彳」,「彳」就是我們俗話講的雙人旁,比如說雙人徐,是兩個人,這個部首叫作「彳」,念作chì。「惪聲」,所以這個部分是它的聲符,它這個聲符是「古直字」,「一曰直行為德」,什麼叫「惪」呢?就是直行,直著走,這個是「惪」。因此他認為「德」字是一個會意字。

  我們再來看一下金文的形體。金文的形體,吳大澂先生對它的解釋,我們看金文右上角的部分。它是古時候的「相」,「古相字」,就是「德」字右上角。「相心為德」,所以「德」的下面有一個心,大家看金文「心」很明顯,古人寫「心」就是這樣寫的,如果大家看小篆就更加清楚。「相心為德,得於心而行於外也」,一個人的德行必然是由內而外的。比如說我們的內心具足真誠、恭敬的態度,體現在外面就是禮,就會對人有禮貌等等的。所謂「誠於中而行於外」,「德」也是「得於心,而行於外」,所以它有一個「心」。但是德行一定是從內而外,就是佛法當中所講的身、口、意,你必定是意業清淨了,口業、身業自然也就跟著清淨。所以德行,從字形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德必定是由內而外的。如果不是由內而外,他只是一個表面功夫,心裡並不是如此的話,那麼這種德,這種外在的樣子遲早會被別人識破和看穿。

  我們再來看一下小篆的「德」,小篆的「德」是從「彳」,「彳」就是雙人旁,它作部首是讀chì。「惪聲」,右側這是「德」的聲符,因此「德」字也可以說是一個形聲字。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當中解釋,「德」字的本義作「升」,就是提升的升。升是什麼意思呢?它是漸進的意思。所以從「彳」,它的部首是雙人旁,是「彳」。再來,「德」字還有另外一個寫法,「德」這個字的本字是另外一個寫法,它是由「直」和「心」這兩個部分組成,「從直心會意」,所以「德」字的本字就是一個會意字,本來它是道德之德的本字。

  在《說文》裡面解釋「德」字本義作「升」,也就是提升的升。而「升」,它是要「內得於心,而外現於形」,在外面的形體當中去表現出來要「平實不欺」,一個人的真誠都是由內而外。比如說一個人的內心很真誠,他外在自自然然就會體現出一種恭敬、禮敬的樣子。所以「德」從「惪聲」,這是關於「德」字的小篆的形體,是這樣來解釋的。不過吳楚氏認為,「德」的本字和「德」這個字是異體字。「直心為惪」,這是「從心會意」,加上「彳」就是雙人旁,而成為「德」。「此見諸行事會意也」,這是吳楚氏對於「德」字的解釋,這個解釋也是很好的。

  「德」,我們就看到它作為名詞,首先「德」的意思就代表著人生應該要遵循的禮法,這叫作道德,道德簡稱為「德」。所以《易經》當中說:「君子進德修業」,「德」所指的就是人在一生當中所要遵循的禮法。《國語》也說:「德者福之基也」,很多人都希求福報,希望自己一生當中能夠五福臨門,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呢?《國語》就為我們指出:「德者福之基也」。當一個人具備德行,具備道德,那自自然然他的福報就會越來越深厚,這是一定的道理。「德」比如說用作動詞也有感恩的意思,用作形容詞有好的、善的意思。這個字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大家要清楚明白「德」字的形體,以及形體所代表的意義,對於這個字的理解就會更加地深入。

  接下來我們再來跟大家分享,「德建名立」的「名」字。「德建名立」的「名」,大家看一下在投影片上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等等。《正中字典》還有隸書、行書,後來演變的寫法大家都會比較熟悉,所以我們還是著重跟大家分析甲骨文、金文跟小篆。

  先來看甲骨文,甲骨文的「名」字,李敬齋先生的解釋是「光也,從戶外有月」。所以大家看一下甲骨文,左側就是窗戶的「戶」,就好像一個房子裡面開了一扇窗戶。外面是什麼呢?外面就是一個彎彎的月亮。我們昨天剛剛過完中秋節,許多人剛剛賞完中秋的明月。所以,「名」甲骨文的形體就是這樣,一扇窗戶,窗戶的外面有月亮,它是一個會意字。左側的形體代表的是「戶」,就是古文的「戶」字。這是「名」字最初造字的時候是這樣,它是代表光。月亮的光明通過房子的門戶就可以照進來,所以「名」原本是作「光」的意思。

  後來為什麼變成姓名呢?這個字被借走了,借作姓名的名。所以我們現在談到「名」,首先就會想到這是人的姓氏,叫作名。你看中國人有名有姓,還有字。比如說《儀禮·士昏禮》當中有「請問名」,「問名」的「名」是什麼意思呢?它就是問姓氏的意思。它作為「姓名」來用,這個字它被借出去了。所以很有意思,你會看到它造字的時候,和它最後被借出去用的意思,差距很大。

  接下來再看金文的「名」,林義光先生認為金文的「名」上面的「夕」,是在甲骨文當中我們看到的那個「戶」,就是「戶」的古字,「夕」是「戶」的變形。「象物形」,「夕」就像一個物品。「口對物」,下面是口,「口對物」就是昌明的樣子,這是金文的「名」,是這個解釋。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名」是由兩個部分組成,有「口」還有「夕」。小篆的「名」代表什麼意思呢?「口」和「夕」都是「名」這個字的形符,所以「名」代表人跟人在夜間相見的時候,我們知道晚上的光線是很暗的,可能有一點月光或者有點路燈,通常情況下夜晚都是一片漆黑。而如果有人在路上走,又是在夜晚的時候在路上碰面,彼此之間都看不清對方是長得什麼樣子,這時候怎麼辦呢?當我們在夜晚跟別人在路上碰到的時候,只好用口把自己的名字報給對方,這樣就能夠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誰,這就是小篆的「名」,是這個意思。「口」是「口稱己名」,用口來報上自己的名字,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誰。

  所以「名」這個字,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名」的本義是「自命」,也就是自己稱呼自己的名字就叫作「名」。關於「名」,它的形體以及它所代表的意思,我們就介紹到此地。那也是非常有趣,大家會看到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雖然同樣是同一個字,可是對於這個字的解釋卻有差別,這都是漢字從古到今演變的過程當中所產生的變化。

  關於「德建名立,行端表正」,我們在這裡就列舉這兩個字來跟大家做分享。說到「德建名立」,我們剛剛有分享過,「德建名立」所指的是當一個人能夠養成好的德行,建立起端正的品德,那自自然然他的名聲也就能夠樹立起來。而關於「德」跟「名」,在《了凡四訓》當中,了凡先生就有談到一句話叫作:「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這句話特別啟發我們,一個人的名聲、名氣一定要有德行相匹配,否則如果一個人名聲很大,但是和德行不相符,災禍就會隨之而來。

  我們來看一下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訓》當中是怎麼說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們會看到,這個時代有很多人非常嚮往高名厚利,可是他沒有相應的德行,往往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災禍發生,這在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例子!因此了凡先生在這本家訓當中,就諄諄地教導他的兒子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你看這名聲也是一種福報。「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這句話對於學習聖賢教育的老師和同學們,要常常把這句話記在心裡,它對於我們人生是一個很重要的警示。

  「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那什麼是「名」呢?師父上人特別解釋,「名」就是知名度的意思,很多人都喜歡去打知名度,這就是名。所以有的人貪名、好名,而「名」,這裡說「名亦福也」,就是強調「名」也是一種福報。如果你做了很多善事,又喜歡到處去宣揚,那這個福報很快就報掉了,為什麼?人人都讚歎你、誇獎你,這福報保不住。所以了凡先生勸他的兒子要多修陰德,而不要去做這些陽善。況且「名者,造物所忌」,「造物」就是指天地鬼神,你名氣太大,不但是世間人會嫉妒,連天地鬼神都會嫉妒。再進一步來講,「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奇禍」是什麼意思?「奇禍」是指會有非常的災難,突如其來的災難。為什麼會有災難產生呢?因為一個人的名氣和自己的德行不相符合,災禍就會隨之而來!

  「人之無過咎」,這個人其實沒有犯下什麼過失,「而橫被惡名者」,這個就很冤枉,你看其他人都嫌棄他、冤枉他、侮辱他,可是其實這個人並沒有犯什麼過錯,其結果是,「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所以師父上人特別地勉勵我們,做這些積功累德的事情要默默地去做,最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且也不需要別人對我們讚歎、恭敬!別人越是不滿意,越是嫉妒、毀謗,其實反而是好事。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毀謗跟障礙都是幫自己消除罪業!當罪業報消掉之後,我們的善德就會越積越厚,後來的果報就會很大。這裡說「子孫往往驟發」,「驟發」就是指他突然就發達了。古今中外都有這些例子,有很多突然間發達的人,你再去看他的祖先往往都是像這樣子。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真正能夠了解陰德的可貴!這是在《了凡四訓》當中就有了凡先生這樣的一段話來勸勉他的兒孫,這裡就談到了「名」跟「德」的關係,這就是《千字文》說的「德建名立」,一個人的名聲一定要有德行相應,如果不相應,災禍就會隨之而來。

  接下來,我們再看「行端表正」。「行端表正」,這是教導我們形體端莊,儀表端正,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我們很多的老師同學都曾經讀過《詩經》當中有一首詩,叫作《相鼠》。「相鼠有皮」,「相」就是「視」的意思,也就是看。「相鼠有皮」,我們用的版本是《監本詩經》,這裡面有一些註解,這是世界書局出的《詩經》,這也是師父上人特別請世界書局印的。「鼠」,人們都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所以「鼠」在動物界當中是「可賤者」,牠是一種比較卑賤的動物。「相鼠有皮」,即使像老鼠這樣卑賤,人人喊打的動物,牠的外表也有一層皮。「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我記得有的學習傳統文化的老師,就是直接唱《詩經》的,唱起來非常好聽。

  這句《詩經》的意思就是說,這一隻老鼠身上還要披著一層皮跟毛,「何以人而無儀乎?」所以一個人他怎麼能夠不注重自己形體的端莊,以及儀表的端正呢?一個人的形體跟儀表有多重要?這裡說得就很重,「人而無儀,不死何為?人而無儀,則其不死亦何為哉?」把一個人外在的形體跟儀表都看得很重要,也就是人作為天、地、人「三才」之一,他挺立於天地之間,生活在社會當中,人與人交往跟相處就一定要具備這種禮儀,外在的形體要端莊,一個人的儀表要能端正。

  下面說:「相鼠有齒,人而無止」,「止」是「容止」,他的儀容舉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同樣這裡也是形容一個人的儀表、儀容跟舉止要能夠符合禮,彬彬有禮,否則的話又如何在五倫的社會當中去立足呢?「相鼠有體」,「體」就是肢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遄」就是速,也就是胡不速死的意思。這是用一種很強烈的語氣,來強調了禮對於一個人一生的重要性。所以人能夠挺立於天地之間,成為萬物之靈長,跟動物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就是人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就具備仁、義、禮、智、信這些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些德行在一個人的身上能夠體現出來。而「禮」,是盡其一生都要努力地去落實的。

  師父上人常常在講席當中,談到雪公老人曾經編的《常禮舉要》,這部《常禮舉要》裡面所強調的這些經文,可以說是「禮」的最低的限度。師父強調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好好地來學習,為什麼要學習禮呢?因為一個人懂禮,他在社會上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都不會被人家討厭。這個話說的真的是降到最低標準了,人家為什麼不會討厭你?就是因為懂禮呀!並沒有說希望別人歡喜讚歎我們,只是希望說跟大眾相處,別人不嫌棄我們。由此可知「禮」有多麼重要!所以雪公老人他老人家開宗明義,在講《常禮舉要》第一堂課當中,就把這個目的說出來。所謂禮尚往來,有禮才有往來,禮是有節度的。換句話說,禮是什麼呢?禮就是社會的秩序跟規矩,當然它把今天的法律也有包括在其中,所以它的範圍是非常廣大的。

  如果人人都能夠守規矩、守禮、守法,大家都能夠和睦相處。比如說人與人相見有禮,最恭敬的禮在現代就是三鞠躬。這是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反復地為我們強調,「禮」對於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希望我們學禮,大家都能夠守規矩、守禮,這才能和睦地相處。而雪公老人他老人家在《常禮舉要》的「緣起」當中就特別強調,「禮節」在人群當中是絕對不能夠缺少的,即使是很野蠻的民族,也有他們的一套禮節。人跟人交通感情,事與事維持秩序,國與國保持常態,這都是禮節從中周旋的力量。你看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之間乃至於國與國之間,都離不開禮字。

  雪公老人所講的《常禮舉要》,這是他老人家編述的,老人家也有講解過,還有徐醒民老師,開吉也復講過《常禮舉要》。師父上人希望我們人人都應該要好好地學習《常禮舉要》,《常禮舉要》裡面所列舉的這些標準,真的是禮的最低的限度。這是我們現在學到「行端表正」,特別把師父上人的諄諄教誨提取出來,希望我們能夠重視,特別是在生活當中能夠把《常禮舉要》真正落實。

  比如說昨天是中秋佳節,我們也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許多的長輩、同仁傳來的中秋節的問候。在節日當中彼此之間互相的問候,這裡面就有「禮」在其中。比如說我們要對長輩問候的時候,這種態度、語氣、用詞也都是要很小心地去考量,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真誠的恭敬心表達出來,我們的言辭,這些祝詞都要能夠謙虛恭敬,而且具足真誠心,讓對方能夠感受到你對他很溫暖的節日問候。一個中秋節我們就會看到,你給長輩應該怎麼問候,給同學這些平輩要怎麼問候,還有這些年齡比你小的,你要怎麼跟他問候,這裡面的言辭也是很有學問的。

  我們在生活當中都是離不開「禮」。上節課跟大家分享一個中秋賀卡,是來自英國漢學院的,昨天我們還收到來自教科文組織友社的一張賀卡。在過佳節的時候也是我們去落實「禮」的一個很好的機會。比如說像現在疫情、災情嚴重的時候,有許多的長輩跟親人也都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了。適逢中秋節,我們就會想到要給這些長輩去寄一點小禮物,來表達我們對他的關心跟問候,禮輕情意重。特別是在這種災難頻仍的時候,我們依然做到不失禮,能夠想到過去所有對於我們有恩德的人,都希望有機會表達對他的感恩與問候,這就會使得這樣的一個佳節,中秋佳節變得格外的溫暖。

  昨天除了收到了許多祝賀中秋的卡片之外,我們還收到一位長輩給我們傳來的一張圖,因為我覺得這張圖非常有趣,很有深意,所以也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這是因為有我們許多的長輩都是在佛法當中修學念佛法門,於是就在中秋節的時候給我們傳了一幅古畫,叫做《阿彌陀佛鉤召圖》。這幅古畫非常有意思,因為平常我們所看到淨土宗當中的西方三聖,都是端坐在金蓮臺上面很莊嚴的樣子,可是這一幅《阿彌陀佛鉤召圖》則是有一個人坐在蓮花上面,然後他的脖子被一條繩索套住了。阿彌陀佛在繩子的另外一端,用兩隻手使勁地拉著他,結果這個人頑固地去抵抗跟掙扎,兩隻腳蹬在地上。我記得有一位德國的老師看到這幅圖還說,他蹬在地上的痕跡,掙扎的痕跡都還非常的清楚。這位在德國的老師觀察得很仔細。

  觀世音菩薩在後面就拿著一朵蓮花,把他一邊翹著,一邊推著;而大勢至菩薩則是在前面拿手指指著他、呵斥他,勸他放棄抵抗。所以這幅《阿彌陀佛鉤召圖》的場面很令人震撼,一般我們看到的都是在地獄當中,有黑白無常把這些惡人鉤到地獄裡,讓閻羅王來審判。而念佛的人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立刻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攝護不捨,就像是被鉤召不離,決定往生西方淨土,所以這幅西方接引圖確實很特別。它原來的名字叫作《玄證本阿彌陀鉤召圖》,這幅圖的原畫距離我們現在已經有一千多年,是在日本的平安時期,由淨土念佛人畫的。他畫得很生動有趣,本來西方三聖的形象是很莊嚴的,可是在這幅圖當中西方三聖接引眾生是軟硬皆施,要把眾生救到極樂世界去。

  這樣的畫作並不是古人率性而作,這當中蘊含著很深刻的寓意。師父上人常常勸勉大眾要好好念佛,真的是「念佛一句,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我們念佛要具足信、願、行,要把這些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一心念佛才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證得一心不亂。所以看到這幅圖,就會想起師父上人平常對我們的諄諄教誨,教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要真正地具足信、願、行,真信切願,老實念佛,而且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到臨命終的時候心無貪戀,意不顛倒,一心繫念阿彌陀佛,就一定能夠得到阿彌陀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淨土。到了西方淨土,花開見佛悟無生,定成正覺,決定成佛。

  非常巧的是,我們昨天收到來自英國漢學院的同學的中秋祝福。有一位佛學組的同學特別有心,趁著中秋佳節的時候,他把蘇軾蘇東坡的那一首著名的《水調歌頭》重新填了詞。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我們上節課跟大家分享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出自於蘇東坡的《水調歌頭》。這位同學很有心,特別在中秋節的時候也寫了一首《水調歌頭》,而且還特別找了漢學院同學當中比較懂聲韻的同學,把這裡面的平仄、聲韻又做了一下修改,就在中秋節的時候跟大家做分享。

  她是這樣寫的,「惡趣幾時休,稽首大慈前」,人在輪迴當中就是三惡道是老家,只要出不了六道輪迴,就在三惡道的時間會比較長,在善道的時間短。「稽首大慈前」,這指的就是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不知極樂殊勝,業海又何年」,如果我們不知道極樂世界的殊勝,就沉淪在六道輪迴的茫茫業海當中年復一年,無有止境。「我欲圓彰自性,唯恐凡塵未淨,臨命十念間」,一個人一生當如果是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這個時代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只有往生淨土得到無量光、無量壽,就可以一生當中證得圓滿佛果。往生淨土並不難,哪怕臨命終的時候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末品亦得生,何羨世樂安」,即使是下下品往生,那也是永離生死輪迴!所以我們又何必要羨慕這個世間,你看世間真的是生死無常,充滿了種種的苦難,不值得留戀。

  再看它的下闕,「乘光壽,行宏願,化無邊。易行難信,十方諸佛誠實言」,這講到淨土法門是一個易行難信的法門。十方諸佛都是出廣長舌相來讚歎阿彌陀佛與西方淨土,勸導我們要往生淨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跟蘇東坡《水調歌頭》當中的原文是相同的,這句也是《水調歌頭》最有名的一句。但是蘇軾的結語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而我們這位漢學院的同學最後結尾的時候是寫,「但得心王守,淨土共團圓」。你看要能夠求得永恆的團圓,在這個娑婆世界是很難做到的,只有往生到西方淨土,永為法眷屬才能夠真正地團圓。

  這位學生也是很有心,因為我們在中秋佳節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都想到要吃什麼呀,喝什麼呀,玩什麼呀。可是這位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把在漢學院當中所學到的這些佛法的經典,在節日的時候填了這樣一首詞。人們都在祝賀中秋佳節吉祥,安康吉祥如意,她就還可以借這個機會,把佛陀教育經典當中的重要內容分享給大家,真的是很有心。她還特別怕詩詞的格律、平仄、押韻不符合標準,就找了一位同學,這位同學以前王偉勇教授在教《聖學根之根》,《笠翁對韻》的時候,這位同學學得很好,對於這些詩詞格律、平仄、押韻很熟悉,特別又把《水調歌頭》做了一下修改,所以我們也在這裡借這個機會來跟大家做分享。

  這就是逢年過節,我們想到人與人之間禮尚往來都應該如何去做?首先就是我們會想到要去落實孝親尊師,對於父母、老師以及所有關心過我們的這些長輩們,都要想著在節日的時候致以問候。同時就像成德法師常常強調的,要抓住一個機會教育點,那也是通過這樣的一個因緣,可以把儒、釋、道聖賢教育當中許多重要的義理跟大家做分享,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做三種布施,財、法、無畏三種布施,趁著這個機會我們都可以去落實。這一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

  接下來請接著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空谷傳聲,虛堂習聽」,這句經文是什麼意思呢?首先來看「空谷傳聲」,「空」是空曠,「谷」則是山谷。在空曠的山谷當中,我們在山谷中大聲地呼叫,就會聽到聲音傳得很遠,而且還有回聲傳過來,這是「空谷傳聲」。那什麼是「虛堂習聽」?「虛」和「空」的意思相近,也是空的意思。「虛堂」,「堂」就是廳堂,「習聽」指的就是聽到回音。「習」一般說練習,練習是什麼意思呢?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來做事情叫作「習」。所謂「學而時習之」,「習」就有包括付諸行動,知行合一,它又包括有一些理論要付諸實踐,有這幾個含義。

  張清泉教授特別指出,「習聽」在這裡的「習」就不是習慣的意思,而是取它一次又一次的意思。那表示什麼呢?表示聲音會有回音,「習聽」是指可以聽到非常清晰的回音。這就是「空谷傳聲」,還有「虛堂習聽」,就是指在空曠的山谷當中呼喊的聲音是傳得很遠的,而在寬敞的廳堂當中,說話的聲音也是非常清晰。這句經文的意思就是教導我們,在平常修身養性的時候,除了自己在那邊做之外,還要常常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要怎麼做呢?這裡也是一種比喻,借著鏡子,借著回聲,借著聲音的清晰度來了解自己的問題,了解我們到底做到什麼程度,做得好不好,有什麼缺點可以改進嗎?就是這個意思。「習聽」是聽見回音的意思,這個意思把它引申開來,引申為去學習聽取他人的意見。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先做簡單的介紹。

  接下來我們也開始來分析這其中的漢字,首先來看「虛堂習聽」的「習」。我們會看到甲骨文還有小篆的形體,甲骨文的「習」,我們會看到它有兩個部分組成,在上面是羽毛的「羽」,不過這個「羽」畫得跟真正的羽毛就很像,下面是一個「日」,就是太陽。「習」是什麼意思呢?大家想想看,又有羽毛,又有太陽,它的意思就是日日不間斷。「日」代表天天都沒有間斷,不間斷地做什麼呢?「振羽以飛之意味」,小鳥在學飛的時候牠要怎麼學飛?牠跟著媽媽,跟著牠的父母親在那拍打著翅膀,每天都在練習飛翔,這就是學習的「習」的意思。羽毛在這裡就代表小鳥拍打著翅膀在學飛,而且這種學習的過程是日日不間斷的,反復地去練習,牠才能夠掌握飛翔的本領。

  這個意思跟小篆的「習」,意思是相同的。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形體,它上面依然是羽毛的「羽」,只是我們會覺得跟甲骨文當中的羽毛,可能甲骨文畫得更形象。上面是它的形旁,下面的「白」是它的聲旁。據《說文繫傳》的解釋,「習」字的本義是什麼?它的本義就是「數飛」。「數飛」是指鳥類「屢次振羽學飛」的意思,這隻鳥為了學習和掌握飛翔的本領,牠要反反復復多次地張開翅膀去學習飛翔。所以「習」這個字的本義就是「數飛」。因此這個字的上面有羽毛的「羽」,「羽」是代表著小鳥的翅膀要每次都去拍打起來,來學習飛翔。

  而朱駿聲先生認為,「習」是一個會意字,由「羽」和「白」組成。「飛數則氣急見於口鼻,故從白」,因為小鳥在學飛的時候並不是一次就學會的,牠一定是反反復復地去練習和學習。所以牠飛的次數多了,就會有點氣喘吁吁的,牠的氣息在口,就是嘴,鼻就是鼻子,在口鼻當中牠的氣息就會在那裡喘喘喘,這就是為什麼「習」由「羽」跟「白」組成,「白」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看到下面還有講到林義光先生對於「習」字的解釋,他認為「習」就是「(上日下羽)」的倒文,那「(上日下羽)」跟「習」是剛好倒過來的,就是牠的羽毛在下面,日字旁在上面,這個字念「ta」。它是什麼意思呢?「飛盛貌」,「飛」就是飛翔,「盛」是盛行、繁盛的意思。他認為「習」字跟「(上日下羽)」的意思是相同的。「(上日下羽)」跟「習」這兩個字也是「雙聲旁轉」。這些學者的看法跟《說文》的解釋有一點小小的差別,但也都是很有見地,說的很有道理的。

  因此我們看到在「習」字作名詞解的時候,第一個義項就是鳥「數飛」,叫作「習」。也就是小鳥剛剛出生,長了小羽毛出來,牠很喜歡學飛,牠很羨慕爸爸媽媽都可以在天空當中遨遊飛翔,那牠也想要學飛,於是小鳥就拍打著牠的小翅膀,一次又一次地去學習,去試著飛,這就是它的第一個意思。在《禮記·月令》當中,我們前面在學春、夏、秋、冬的時候就有用《初學記》所引的《禮記·月令》的經文,那個經文非常地精彩。《禮記·月令》當中說:「鷹乃學習」,這句經文我們分享過。「鷹乃學習」是什麼意思呢?大家千萬不要以為說老鷹在學習,拿著書本在那裡認字,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學習就是小鷹要學飛,所以反反復復地去練習,去學習怎麼飛翔,這是它作為名詞就有這個意思。

  比如說作動詞的時候就有「學而時習之」的「習」,「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習」是用作動詞,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誦習」,去「服行所傳之業而熟復之」。比如說孔老夫子教導學生這些聖賢的道理,學生學了之後要反反復復地去複習,把老師所教的能夠領納於心,能夠落實。所以「習」在《論語》開篇的「學而時習之」是作動詞,是「誦習」的意思,就是「服行所傳之業」,老師所教導的這些作為學生要常常地去複習,反復地去讀誦。這個字我們就給大家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字,「虛堂習聽」的「聽」。在投影片上就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寫法,可是大家會看到《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的甲骨文、金文,又跟我們投影片上的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作為甲骨文跟金文,同一個字也是有不同的寫法。但是看到「聽」字,大家也會覺得這個形體看起來很有趣。小篆的寫法都是一致的,它就是《說文》的形體,只不過寫的時候有的地方長一點、短一點,但總體來說它的形體都還是穩定的,都是一致的。但是甲骨文、金文不是這樣,甲骨文、金文一個字有時候會有很多種不同的寫法。

  我們來看一下「聽」字,甲骨文的「聽」,看《正中字典》當中引的甲骨文是由什麼組成的呢?它有一個耳朵的「耳」,PPT上的甲骨文也是,左上角這裡大家會看到是一個耳朵的形體。所以「聽」一定是跟耳朵有關,人或者是動物的五官各自有不同的功能。「聽思聰」,「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你會看到這五官,眼睛有眼睛的作用,它是用來看的;耳朵有耳朵的作用,它是用來聽的。乃至鼻嗅香,舌嚐味都是如此。所以會看到「聽」這個字,在甲骨文的時代它就豎起了一隻大耳朵,而且耳朵在這個字裡面是非常明顯的,很突出。

  就好像我們在介紹臣子的「臣」,大家就會看到一隻大眼睛。古人在描述一個人的時候,往往以什麼為特徵呢?一個是他的頭是很重要的,還有五官當中他的眼睛是很重要的。大家看甲骨文、金文的形體,就會看到有些字,比如說這個字是跟一個人有關,它可能會把他的頭,頭部畫得很大,或者是眼睛畫得很大,前面我們都學過。甲骨文首先就是一隻大耳朵在上面,它的「聽」字。除了耳朵之外還有兩個口,口就是嘴,嘴巴。口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我們知道嘴的功能也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用來說話,一個人要發出聲音是從口部發出的。所以「聽」的甲骨文,它有兩個口,口就是聲音要出來是從口發出來的。而耳朵呢?耳朵的功能是什麼?耳朵就是負責聽,所以當口發出種種的聲音,或者很多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這時候都靠一個人要豎起耳朵來,聽他到底說的是什麼?這就是甲骨文的「聽」,就是這個意思,也是很有趣。這種形象是相當生動,在造字的時候「聽」就是這個意思。

  再來看金文,金文的「聽」,吳大澂先生解釋是,「從聖,從十口」。這是《正中字典》當中的經文,可以很明顯地看到,「聖」、「賢」,我們前面的課程才剛剛學過,對於「聖」的小篆的形體,乃至於更早的形體,大家應該有一點印象。大家看金文,在《正中字典》當中的「聽」字就是一個聖人的「聖」,加上「十口」。聖人能「兼聽」,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比如說這位君王是聖人,他一定很善於聽取大眾的意見,而不是只採納某一個人的意見。「兼聽」,金文當中有「十口」,「口」就不止兩個了,「十口」至少是十個人說話,但是「十」也不是代表一個數字,它應該是代表多的意思。他「聽十人口所述」,十個人所講出來的話,聖人就要去判斷到底採納誰的意見最適合,這就是金文我們所看到的意思。「聽從十口,相從十目」,這就是「視思明,聽思聰」的意思,這是吳大澂先生對於金文的「聽」是作這樣的解釋,這個解釋也很有道理。

  小篆,大家再來看小篆的「聽」。「從耳惪」,右側的「惪」,古時候的「惪」,就是這樣寫的。「壬(德之異體)聲」,耳朵下面這是一個「壬(德之異體)」字,不是「壬ren」,是「壬ting」。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就是「聆」,那我們常說聆聽、聆聽,聆和聽都是可以並用的。它的意思就是「聞知」,聞就是聽,聞知的意思。而右側的「惪」,它就是「古德字」,「德」字古時候寫法就是這樣,它沒有雙人旁,就是右側部分。那它代表什麼意思?根據小篆的形體,就可以解釋「聽」字的意思是「嘉言懿訓」,那嘉、懿,懿就有美好的意思,嘉的意思也是類似,等於說就是善言,美好的言語。「聞知嘉言懿訓為聽」,所以「聽」是「從耳惪」,是由它所組成的。

  我們對比剛剛對於金文的「聽」這個字形的解釋,那就可以來詮釋。比如說一位聖賢的君主,他要採納的言語,一定是對於國家、社會、人民有利益的好的言語。如果是那種阿諛奉承,或者是誘使他去驕奢淫逸的這些言語,他就不能聽,它就有這樣的一個意思。所以《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說:「聽思聰」,你看「視思明,聽思聰」,「聽」就有聞審的意思。這就是《千字文》的這句經文,「空谷傳聲,虛堂習聽」,我們就用「習」跟「聽」這兩個字來給大家做分析,這樣對於整個經文就會有更加深刻地印象,更加深入的瞭解。

  那我們學到「空谷傳聲,虛堂習聽」,在前面我們有跟大家分享。「空谷傳聲,虛堂習聽」,它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空曠的山谷當中,呼喊的聲音能夠傳得很遠,而在寬敞的廳堂裡面說話的聲音則是非常清晰。其實「習聽」雖然講的是聽到回音的意思,但是它的引申義是引申為要去學習、聽取他人的意見,所以這裡不單是指回音本身。

  那我們要問,在歷史上有哪一位君王他很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呢?當然如果大家把上古時期從伏羲、神農、黃帝一直到堯、舜、禹、湯,可以說這些明君聖王一位一位列舉出來,他們都是很善於採納人們的意見的。不過如果是將漢唐以來的君王,大概就是唐太宗在聽取大臣的建議方面,「從諫如流」,這是唐太宗的德政。所以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把唐太宗「從諫如流」這一點就歸入了唐太宗的「文治」當中。可以說他一生能夠使大唐有了「貞觀之治」這樣輝煌的成就,唐太宗一生的文治武功都是可圈可點的。而說到聽取他人的意見,這就是唐太宗具有知人善任的眼光,而且也有從諫如流的雅量。因此在唐朝初年朝廷當中就營造了一種非常和諧的君臣關係,唐太宗就引領著這些當時可以說是頂級的知識分子,以及很有德行、很有才幹的臣子,共同創建了大唐盛世。

  因此我們會看到雪公老人在唐太宗的「文治」方面,第一條跟第二條就有談到這一點。「從諫如流」,這就是說唐太宗很善於聽取人們的意見,也就是《千字文》的經文所說的,「空谷傳聲,虛堂習聽」。而且他在制度上對於唐朝的官制有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他設置了「諫官」,諫官就是可以常常給皇帝提意見的官員。「隨宰相入閣議事」,諫官在唐太宗當政的時候,他的地位跟影響還是很大的,這當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魏徵。所以雪公老人在這裡就有舉出來,有一次唐太宗在玩一隻鳥,這隻鳥他很喜歡,可是他遠遠地看到魏徵走過來,唐太宗趕緊就把他心愛的小鳥藏在自己的懷中。其實這一個小動作已經被魏徵看到了,於是魏徵就故意站在那裡講話講得沒完沒了,說了很久。其實他的做法就是要提醒唐太宗不要玩物喪志,一位君王身上所承擔的責任是很深重的,多少黎民百姓的幸福都是掌握在你一個人的手上,所以更是要兢兢業業,千萬不能玩物喪志!這就是魏徵對於唐太宗的勸勉。

  再來第二條就有談到:「擇官書名屏風,畫功臣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這是有名的「房謀杜斷」,在唐朝有這樣的兩位宰官,對於貞觀之治做出了很重要的歷史貢獻。還有「魏徵、尉遲敬德、李靖」,就把這些功臣畫成畫像,並且把畫像就供奉在淩煙閣當中。那這個做法也是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他的「文治」當中一個重要的做法,這體現出了君王對於人才的重視,以及對於這些文武功臣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他用這種方法來對他進行表彰。

  這是《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我們就看到雪公老人在這裡特別講到,唐太宗從諫如流以及知人善任的特點,也正符合這一句《千字文》所說的「虛堂習聽」,他確實很善於採納他人的意見,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典範。當然唐太宗在位的時候還有一項文化工程對後世影響深遠,就是唐太宗讓這些大臣們從古聖先賢的典籍當中提取出治國的智慧,於是編成了《群書治要》這部書。所以大唐的盛世,可以說它的理論基礎就是從《群書治要》來的,那這一點也是唐太宗的德政與善政當中對於後世影響很深遠的這樣一個文化工程。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那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