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三頁的第三行開始看起:「景行維賢,克念作聖」。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我們學習了第一章「總論三才」,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一直學習到了「墨悲絲染,詩讚羔羊」。在前面的課程我們學習的這句經文,「墨悲絲染,詩贊羔羊」,這就是第一個章節「總論三才」的總結,以「墨子」的典故,以及《詩經》當中的一首詩來說明。這是第一個章節「總論三才」,說明在天、地、人「三才」之中,因為我們看到整部《千字文》,內容的主旨是什麼呢?在最後一個結尾的段落強調了勸學,學習的重要性。《論語》第一章《學而》就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經文。所以後面我們還會來學習「學」這個字。

  第一個章節學習完了之後,下面就進入了第二個段落。第二個段落按照張清泉教授所作的《科判》,它的標題就定作「綱常五倫」之中的「君臣」以及「父子」這兩倫。這是第二個段落,是從「景行維賢,克念作聖」一直到「去而益詠」,這就是第二個部分。而它的押韻是押什麼韻呢?是「去聲」第二十四個「敬韻」,這是它所押的韻。從今天開始,大家就從千字文的第二章開始學習。

  「景行維賢,克念作聖」,什麼是「景行」呢?「景」字是崇高的意思。所以「景行」所指的就是讓人很佩服、尊敬的崇高德行,叫作「景行」。張清泉教授也有談到,「景行」是從哪一部經典而來呢?是從《詩經》的《小雅》。有一首詩寫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一句經文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高山令人抬頭瞻仰,這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於賢德之人的品德,這是讓人看齊和效仿的,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我們走到高山的腳下,只能夠抬頭仰望這一座山。而我們對於賢德之人的品德也同樣只能仰望,這是讓人能夠生發起對賢德之人看齊和效法的念頭。

  這裡是先用高山來作襯托,當人們走到了巍峨的高山之前,這個山的崇高是令人仰望的。於是這個山就會讓人聯想到什麼?會聯想到一個德行很崇高的人,他就像這座山一樣啊!人們看到一位賢德之人會望之儼然,所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大家在《論語》當中看到孔老夫子的學生,他看待老師崇高的德行,就是用這樣的一個心態對老師無比的敬仰和尊敬。這就是「景行維賢」。所以「景行」所指的就是一個人高尚的德行,這是從賢人這個地方能夠看得到的。當一個人很有德行又很有才能,在他的身上所具有的崇高的品行,就會讓我們看到之後,自然而然生起景仰之心,就很想要跟他效法和學習,這就是見賢思齊的意思。在古時候我們會看到記載裡面,講到孔老夫子和他的學生,而在現代例如像雪公老人、師父上人,這些老人家身上的美好的品德,都是令人深深嚮往。

  接下來再來看下面這句,「克念作聖」。什麼是「克念」呢?「克」是克制的意思,也就是要克制自己心中的種種妄想和雜念,這就是「克念」。無論是學佛還是學習儒家聖賢經典的教育,都是教導我們要克制妄念。像學儒,學儒是希聖希賢,學習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具有像聖賢之人這樣的品德。那要如何來做到呢?所謂「克念作聖」,能夠成為聖人,那「聖」是什麼?聖人就是指他的智慧、品德以及才能,都達到了最高的境界,這就是聖人。張清泉教授在這裡,也引用《尚書》當中所說的一句經文:「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也就是他在某一種程度當中,已經能夠達到神思通明。可是如果不繼續地念善,還是很有可能變成狂人。「聖人無念於善則為狂人」,反過來說,如果狂人能夠念於善,他就有機會變成聖人。

  《尚書》當中這一句,「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惟」是什麼呢?它是一個語助詞,也就是發語詞,它並沒有一個特別的意義。而「聖」在這裡所講的就是通明的意思,一個通明的人,他的思想、念頭能夠開通和明徹這樣的人。這裡「惟聖罔念作狂」,「罔」是什麼意思?「罔」有很多種意思,其中有一個意思就是陷害,這裡「罔念」的意思就是說,念頭沒有去思考一些善的事、好的事 ,不讓念頭往善念的部分靠攏,而是一直往惡念去靠攏。這是什麼做法?這種做法就是在陷害你的念頭和陷害你的心,這是「罔念」的意思。這個人就會「流於昏愚」,「昏」就是迷惑顛倒,「愚」就是愚癡。為什麼說「惟狂克念作聖」?「狂」就是一個人很昏愚,當一個人很昏愚才會做出一些狂妄的事情。如果這個人並不昏愚,而是很有智慧,他怎麼可能會狂妄呢?所以「克念、克念」,它所指的就是克制邪念,制服妄念的意思,這就是「惟狂克念作聖」。 

  張教授就提到在《論語》當中,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曾經說過:「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究竟為什麼孔老夫子要夢周公?所謂是日有所思才會夜有所夢,從這裡就能夠看得出,在孔老夫子的心目當中,念念不舍、念念不忘的是什麼呢?就是周公的德行。周公是一位聖人,我們要是看江逸子老師所繪制的《華夏道統源流圖》,就能夠看到從堯、舜、禹、湯,一直到文、武、周公、孔子,這種源流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道統。孔老夫子除了念周公之外,他另外還在念一件事情是什麼呢?就是「念天」。經典當中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是君子的三畏。畏天是什麼?畏天就是「與天合其德」。從這些經文大家可以看到,孔老夫子他老人家除了非常景仰周公之德之外,他老人家一生就是法天、畏天命、學習天之德,與天合其德。這就是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我們從經典當中就能夠看得到他老人家所思、所想的究竟是什麼。

  所以談到《尚書》當中這一句經典:「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儒家能夠做到「克念」,「克念」是什麼?就是剛剛提到,你看孔子心心念念就是嚮往周公的德行,嚮往天之德。孔子就是以周公的德行,以及「與天合德」來自我期許。就是上天的德行,這種德行在儒家來說是看作最高的道德標準,最後就是做到「希聖希賢」,這樣自然他就可以「克念」,這是《千字文》的這句經文「景行維賢,克念作聖」。

  這句經文大家如果有學過《了凡四訓》,應該對它會感到很熟悉。師父上人在《修福積德造命法》,也就是講解《了凡四訓》,這個前面就有一段印光大師的《序文》談到:「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這句經文就是來自於《尚書》。從這裡也可以看到,其實印祖他老人家還沒有入到佛門之前,在儒家傳統文化方面的底蘊相當深厚。這一點雪公老人就曾經談過,他說以前還沒親近印祖的時候,因為雪公老人是山東人,他就想,我佛法上面沒有印祖學得好,但是在文學方面應該不比印祖差,他之前是這樣想的。可是到了九十多歲再來讀印祖的《文抄》,這才發現印祖他老人家文學的功底也是不得了!這就是一位聖賢之人,佛門的大聖大賢,你看他是世、出世間法都是通達明了的。

  我們看印祖在《了凡四訓》的序文當中,引用了這一句《尚書》的經文。「聖」跟「狂」,「聖」所指的是聖賢人,而「狂」指的就是凡夫,指的是愚昧而狂妄的人。有人要問,像這些愚昧狂妄的人,他們和諸佛菩薩究竟差別是在哪裡?印光祖師就為我們指出來,他是在於「一念」,一念就是「誠」跟「明」。印祖在這裡引用的《書經》當中的經文,「聖罔念則作狂」,這是什麼意思呢?師父上人為我們講解,這句經文如果是簡單的來說,佛菩薩要是失掉了「覺察」就變成凡夫。「罔念」是失掉覺察的意思,「念」是覺察,「罔」是失掉。在《大乘起信論》當中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罔念」就是「不覺」,就起了「無明」,聖人就變成凡夫。

  「狂克念則作聖」,「念」就是覺察的意思,「克」則是克服。也就是凡夫要是能念念覺悟,他就是佛菩薩。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到,其實凡夫跟佛菩薩差別是在哪裡呢?不過就是在「迷、悟」一念之間而已。因此「覺察」的功夫就太重要了,這就是佛法當中所講的「照」的功夫,所謂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誠」,「照」就是「明」。「誠而明,寂而照;明而誠,照而寂」,這就是聖、凡的分別就在於此地。我們對於這一句「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大家就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

  我們看到這裡印祖的序文,這是《了凡四訓》的《序文》,這一幅圖當中就有一輪明月,下面寫著:「慧風掃蕩障雲盡,心月孤圓朗中天」。剛好明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我們抬頭望著天上的一輪明月就會想到什麼呢?覺得這一句話就說得非常好,「慧風掃蕩障雲盡,心月孤圓朗中天」。因為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之人,就是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福報與智慧,希望終究能夠達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境界。所以這一輪明月就是代表著,我們內心性德當中的光明,自性的光明是無遠弗屆的。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的關係,而把自性當中的光明遮蓋住了,所以學習聖賢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夠不斷地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最後能夠達到明心見性。因此當我們在中秋佳節賞月的時候,大家不要光想著吃月餅、喝茶,或者很開心去和家人團圓。當然這是人人都很祈盼的一個幸福的景象,可是我們學習經典的人,看到月亮就要想到自己自性的光明,希望終究一日能夠彰顯出來。

  今天我們也收到來自英國漢學院的中秋佳節的祝福,這是我們在每一個佳節的時候,都要想到這些聖賢教育給予我們的啟發。英國漢學院的這一份祝福,這裡也是有一首詩談到:「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在這裡也是用一種比喻,每個人自性當中所具有的性德。同樣是看到一輪明月,有出世之心的人他的感受就不同。如果是世間的文人看到一輪明月,就會想到在遙遠的地方沒有辦法團圓的家人。

  例如像蘇東坡,在宋朝時期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文學家。蘇東坡和他的弟弟蘇轍,感情是非常之好的,這是兄弟二人的情誼,在他的文學作品當中常常能夠體現出來。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因為蘇軾一生做官都不是很順利,所以經常就會被降職調任到不同的地方去做官,乃至於他在中秋佳節的時候,和感情很好的弟弟兄弟倆並沒有在一起。所以他寫了這一首《水調歌頭》,也是懷念他的親人而作的,大家對於這首詞應該是並不陌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首詞雖然是一個文學的作品,但是它把人世間當中,這種悲歎離合的真相,在這明月當頭照的時候,闡釋得淋漓盡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他舉起酒杯去詢問蒼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在這裡表達出一種「不如歸去」的情懷,「我欲乘風歸去」,可是在天上神仙所住的瓊樓玉宇,他又擔擾會有「高處不勝寒」的感嘆。「起舞弄清影」,清影就是在月光之下的人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朱閣」就是朱紅色的樓閣,「綺戶」是一扇窗戶裝飾得很精美,「照無眠」。因為在這種中秋佳節之時,親人離散而不能團聚,就讓蘇東坡更感覺到這種人間的悲歡離合,有這樣的感慨。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你看月亮變圓的時候,本來應該是家家團聚的美好時節,可是他卻和他的親人都是遠在天邊而不能相聚。這就體現出這個世間苦、空、無常的真相。「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因為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娑婆世界」,是一個充滿缺陷的世界,這種悲歡離合從古到到今,都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只要生活在這個充滿缺陷的世界,人的一生永遠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這裡的陰晴圓缺也是講到月亮有滿月,也有缺月。「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還是期望家人雖然遠在天邊,但是希望親人也都能夠幸福安康,即使是在千里之外,我們同賞的還是同一輪明月。「嬋娟」就是形容這個世間,所具有的非常美好的事物。

  而我們在中秋節大家共賞的美好事物,就是天上的這一輪明月。這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我們有很多人在這個時節,都會想起蘇東坡的這首詞。這也是警示我們這個世間的無常,與悲歡離合是時時都存在的,特別是在現在災情這麼嚴重的時候,有許多親人都沒有辦法團聚。所以在災難當中我們就更堅定了,要努力地來學習和落實儒、釋、道聖賢教育的志愿。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說,學習聖賢教育可以給整個社會帶來安定與詳和。從出世法的角度,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則是可以幫助我們永離生死的輪迴,也就永遠離開了這種悲歡離合與陰晴圓缺的缺陷,能夠終究獲得永恒的真常,這是我們共同所追求的。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我們也在這裡對所有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的老師同學們,提前致以中秋節的問候。希望如同英國漢學院的這首祝詞所寫的這樣,希望在中秋佳節到來的時候,能夠「月圓人圓闔家團圓,意滿善滿萬事美滿」!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現在所講到的這句經文,「景行維賢,克念作聖」。這裡我們就先來跟大家分享,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來看「賢」,賢德的「賢」我們會看到金文的形體,以及小篆的形體。這個形體看起來是很接近的,小篆的「賢」字,它是「從貝,臤聲」。「臤」就是「堅」的意思,古文也把這個「臤」用作「賢」這個字。「賢」這個字照《說文繫傳》的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就是「多才」的意思。「才」既指才識也指才藝,一個人的身上有很高的才識跟才藝,這就是「賢」。

  為什麼在這個地方有一個「貝」呢?我們現在講到「貝」,大家都會說寶貝寶貝,所以這個貝是很值得珍視的一個事物。國家對於賢德之人所謂是求賢若渴,作為一位君王或者是地方的行政長官,施政措施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為國家舉薦人才,這一點比他自己本人的政績做得好還要重要。所以國家對於這些賢才,「欲其用之如貝之行,寶之如貝之積」。古人把「貝」看作是寶,也看作是像錢財一樣來使用。國家在任用賢才,任用他就像「貝」一樣,珍視賢才、重視賢才,就如同去不斷地積累「貝」,「貝」就是代表財富。賢德之人是一個國家最值得珍視的財物,所以「賢」從貝,道理就是此地。而貝的上面「臤」,這個字讀作「坑」,臤是什麼意思?臤就是「堅」。「志堅定,行堅忍」,「堅」在這裡有這樣的意思。因為一位賢德之人,他立定志向一定堅定不移地去落實,遇到困難也能夠堅韌不拔,這都是一位賢德之人身上所具有的品德。所以「賢」字上面有一個「臤」道理就在這裡,「賢」從「臤」聲,「臤」就是它的聲旁。

  而徐灝這位學者認為「賢」的本義就是「多財」,所以「從貝」。引申開來,「凡是得數多者為賢」,得到的數量多就是「賢」。「古賢勞字本作臤」,所以我們會看到「臤」字在古文當中就把它用作「賢」字,當作「賢」字來使用。在《說文解字》當中,許慎也是強調「臤」就是古文的「賢」,這在古代碑文當中也能夠找到證明。比如說《漢校官碑》有「親臤寶智」,實際上「臤」就是「賢」的意思,就是「親賢寶至」的意思。學者段玉裁等人,他們認為「賢」是「多財貨」的意思,你看「賢」下面有個「貝」,「貝」就是跟錢財有關。段玉裁先生他們的這種對於「賢」字的解釋,跟一般的說法有所不同。當然就是見仁見智,不同的學者提出的這些觀點有差異,但是各自也有他的道理,我們都是可以用來作參考。

  所以「賢」這個字有很多意思,比如我們看到這個名詞,「賢」既指「多才,有善行」的人,也指「亞聖」,也指「善」等等,它有很多的意思。特別是「賢」作為形容詞的時候,它就是善良的意思,總之它有許多的義項,都是有非常美好的意向存在。那它作為名詞,首先「賢」這個字的意思是「多才而有善行」。桂馥談到什麼是「賢」呢?「賢」是指他的德行跟道義,「踰人者」,就是比別人更高的意思,這樣的人就叫作「賢」。所以《禮記·禮運》當中就有經文談到:「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賢」指的就是既多才而又有善行的人叫作「賢」。「賢」字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接下來再來看這句經文,下一句是「克念作聖」。我們再來跟大家分享「聖」這個漢字。首先我們也是看一下它在古時候所具有的形體。有金文的形體,還有小篆的形體,這個形體在投影片上,以及《正中字典》當中都有舉出來。先來看一下金文的「聖」,它的形體跟小篆的「聖」看起來也比較接近,特別是《正中字典》當中所舉的金文,它跟小篆的形體就很相近。小篆的「聖」它是「從耳」,它在左上角有一個「耳」。「呈聲」,這個字念「挺」。「聖」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是作「通」,就是通達的意思。對於事無所不通就叫作「聖」,也就是能夠通達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就是「聖」。

  《白虎通》說:「聖者、通也」,用「通」來闡釋「聖」這個字造字之時的本義,「聞聲知情,故曰聖也」,這是《白虎通》當中對於「聖」的解釋,就是聖人能通達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朱駿聲先生認為:「耳順謂之聖」,所以「從耳」,左上角有一個耳字旁。再來它下面這個偏旁念tǐng,「壬」是什麼意思呢?「壬」這個字就是「象物出地挺生」,它是這個意思。比如說一種植物它從地裡拔地而出開始生長,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所以徐鍇解釋,「人在土上壬然而立也」,這就是「聖」。我們看「聖」確實是不同於凡俗,是壬立在人群當中,而且這位聖人是智慧無有邊際,能夠通達明了事實真相,精通事理,所以「聖」從「壬」聲。

  而徐鍇認為:「於文耳呈為聖」,「呈」它是「聖聲也」,「聖,則萬物皆呈其情也」。「從耳,非任耳也」,而是講他是「心通萬物之情」,聖人所具有的智慧是非常深廣的,因為他已經能夠達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境界,所以他能「心通萬物之情」,這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的事實真相他都能夠通達明了,「若耳之通聲也」。所以「聖」這個字就有一個耳字邊,原因是這樣,這是徐鍇這位學者的觀點是如此。這個說法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所以「聖」這個字就具有博通事理的意思。

  《尚書》當中說:「睿作聖」,註解就談到什麼是「聖」呢?「於事無不通謂之聖」,對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沒有不通達明了的,這樣的人就是聖人。而在《周禮》當中有一句經文就有談到:「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智、仁、聖、義、忠、和」。「聖」也是「通而先識」,他能夠通達明了事實真相,這就是「聖」的意思。又比如說它作為名詞,「聖」的第二個意思就是「道德跟修養造乎極地」的人叫作「聖」,我們一般講的聖人就是這樣的意思。他的道德修養是非常之高的,所以古人比如像孔子,他是一位集大成的聖人,這一點孟子在經文當中就有談到。孟子在經文當中就說:「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柳下惠是聖之和者」。一般說柳下惠,就稱他作「和聖」,「和」就是和平的和。「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在聖人當中孔子是集大成者,為什麼?因為他是效法堯、舜,他又是憲章文、武,他所學習的都是古聖先王的德行。到了孔老夫子這個時代,他就成為了這些聖賢之人當中的集大成者。所以「聖」這個字有許多的意思在其中。

  我們之前曾經為英國漢學院開過一門課,叫作《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我們講到「聖」的時候就跟大家分享過,師父上人所寫的一幅墨寶。我們會看到師父上人在解這個字的時候,也是按照《說文》當中的這種解釋,來詮釋「聖」的這個字的意思。接著師父再從佛法的角度,再來闡釋究竟什麼是「聖」,那這幅墨寶給大家就有很深的啟發。所以我們看到「聖」,以及其中的理,「聖」就是像「人立於六道十界」,這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詮釋。一位聖人立於六道、十界,而這位聖人因為他已經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所以他能通情達理,宣述實相。他能夠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講述得非常清楚,並且以此來使一切眾生能夠覺悟,那這就是聖人。

  看到「聖」從它的字形,師父在這裡也是用小篆的寫法來寫「聖」。通過這個字形,就會看到「聖」下面有「壬」,我們之前的課程把這個字念錯了,是「壬」。「壬」就是像一個人在土上,你看它下面是土,上面就是一個人,這個人是挺然而立。這就代表一位聖人,他是挺立在人群當中,但是這位聖人跟一般的凡夫又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智慧的深廣能夠通達事理,所以這裡「聖」從「壬聲」,「壬」是它的聲旁,「通也」,「聖」在《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就是「通」的意思。「通也,聞聲知情。於事無所不通」,這樣的人就叫作「聖」。對於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他是無所不通,這樣的人稱作聖人。

  所以我們看到例如像釋迦牟尼佛,他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一位聖人,你看他老人家四十九年所講述的這些事實真相,都是來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這就是佛一生的教化就是如此。「從耳者非任耳也」,你看師父上人都是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解釋「聖」字,「言心通萬物,性相理事因果,若耳通圓音」,就像「耳根圓通」這是佛經裡面講到的。聖人因為他已經明心見性,所以他通達萬事萬物的性相、理事、因果。比如說在「二十五圓通」當中就有「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這就是聖。

  最後我們看到對於「聖」的解釋,師父又有寫到,「象人挺立人群」,就像一個人,因為「從壬」,它下面是一個「壬」,像人挺立在人群當中,而他的心是通達諸法的實相。那聖人通達諸法實相,又要怎樣來教化眾生?就是通過教學,「從口宣演,以示眾生破迷開悟耳」。所以「聖」這裡有一個「口」,就是代表聖人一生當中都是教學為先,孜孜不倦地給一切眾生講述諸法的實相,希望能夠讓一切眾生都能覺悟明了,這就是聖人。這是我們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待一個字的形、音、義,這樣對於「賢」跟「聖」的意思就能夠有所了解。

  接下來我們來看《初學記》當中的記載,《初學記》當中就有記載「賢」,下面也有講到「聖」。這裡我們就從《初學記》當中「敘事」的部分來看一下,究竟什麼是「賢」,什麼是「聖」。先來看「賢」,「賢」,在《語林》當中說:「賢者國之紀」,「紀」代表的是法度和準則。對一個國家來說能夠任用賢才,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此我們在前面都介紹過許多明君聖主,他能夠成就一番事業,這和輔佐他的賢才是分不開的。所以商湯能夠得到伊尹的輔佐,還有周文王、周武王能夠得到姜太公的輔佐,他才能夠很好地來治國平天下。「賢者國之紀」,這對一個國家來說,「紀」就是法度和準則的意思。

  揚雄曾經說過:「吾聞上世之士,人綱人紀」,你看古人都是非常重視倫理道德,只要生到這個世間,不生則已,他生到這個世間必「上尊人君,下榮父母」,一定要在他身上把倫理道德落實出來。「上尊人君」,這代表的君臣這一倫落實得很好;「下榮父母」,你看他能夠為國盡忠,能夠榮宗耀祖,讓父母的臉上有光,這都是作為兒女應該盡的孝道。所以「賢者國之紀,人之望」,「望」就有心願的意思。人們把這個社會、國家能夠安定和平,寄望在誰的身上呢?寄望在國家所任用的這些賢才的身上。自古以來這些君王「皆以之安危」,國家究竟是要把它帶向危險、危機,還是要給它帶向和平、安定呢?這跟君王所任用的人,他的德行、才幹都是分不開的。

  《尚書》當中說:「惟后非賢不乂」,你看「后」,大家看到古書「后」字,不要以為是皇后,實際上「后」字它有一個意思是「君王」的意思,「后」在這裡就是指君王。君王怎樣呢?「非賢不乂」,「乂」就是治理,只有君王得到賢德的人才,才能夠治理國家,安邦定國。「惟賢非后不食」,同樣「賢」指的是賢德的人才,「后」同樣也是指的君王。我們來看一下在古時候,孔子最為佩服的就是周公,周公「體大聖之徳」。因為他深深地體會到古聖先王,你看堯、舜、禹、湯他們在治理天下的時候,都是兢兢業業,念念為百姓而著想。周公在輔佐周成王治國的時候,他也體會到古聖先王的這種德行,所以他能夠「勤於吐握」,你看他「一食三吐哺,一沐三握髮」,這是形容什麼呢?周公自己顧不上好好吃一頓飯,或者是好好的去打理自己生活最基本的這些事情,只要有人才來到他面前,你看他是多麼積極去延攬人才,是多麼積極地去廣招賢士,這就是周公之德。

  正是因為周公有這樣的德,在那個時期普天之下的讀書人,有德行、有才幹的人都想盡辦法要來歸附周朝,要來到周公的麾下。可是反過來,如果周公並不具備這樣謙虛卑下,特別對於天下的人才積極地去延攬,如果他不具備這種態度呢?反過來他是驕傲而又吝嗇,我們可以想像這些賢才一定就會遠離周公,這裡「高翔逺去」的意思,有一個詞叫作「高翔遠引」,就是指的飛向遠方。其實在任何一個時代,我們都會看到有許多人是很有德行,很有才幹的。可是為什麼在一個朝代的亡國之君當政的時候,有許多的賢德之人都趕緊跑去隱居?就是因為他看到在這種領導人出現的時候,比如夏桀、商紂我們前面都曾經講過,他們那個時候的暴政。在那個時期許多賢德的人才,都不能夠得到國家的任用,所以他們只好跑去隱居,去躲起來,避免了禍患,「所至寡矣」。

  後漢李固上表說,什麼是神,什麼是賢呢?他說:「氣之清者為神,人之清者為賢」,這是他對於「神」跟「賢」的一個解釋。「理身者以鍊神為寶」,當一個人很重視養生,你看古時候有很多人想學習如何能夠成為神仙,或者如何能夠去養生,往往去修道以「鍊神為寶」,這裡「神」就是指的人的精氣。但是治理國家的人應該是以什麼為「道」呢?應該是以「積賢為道」。希望能夠把這個國家,所有有才幹的人才都能夠吸引過來,來幫助國家治理天下。

  《黄石公三畧》當中說:「傷賢者殃及三代」,這也就是為什麼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這一點。古時候的這些當政者,還有地方的行政長官,在他政績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不能為國家選拔人才。如果他能夠選拔人才,這就是他最大的德政;而反過來如果他是想盡辦法嫉妒人才、傷害人才,又會有什麼果報呢?我們看到《黄石公三畧》,這裡就把這個果報講得很清楚,「傷賢者殃及三代」。「餘殃」,「殃」指的是災禍災殃,這個災殃不僅是降到自己的身上,你去嫉賢妒能,傷害賢德人才,這個禍患會殃及三代,後世子孫都要跟著受報。還有「蔽賢者」,剛剛說的是傷賢,這裡說的是蔽賢,蔽賢這個「蔽」有遮蓋的意思,你讓一個賢德之人的能力才華,不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這樣的果報就是「身當其害」,你自己就要受到災殃。這是從反面來講,如果從正面來講,能夠「達賢者」,「達賢」指的就是薦舉賢人,這個國家有好的人才沒有被發現,你想辦法把他推薦出來,這樣能夠「福流子孫」。

  比如說我們看到宋朝時期,先前在講《百家姓》的時候,我們曾經講過王應麟先生的註解,王應麟先生同時也是《三字經》的作者,你看他是多麼認真的為國家來選拔人才。像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就是王應麟先生所選拔出來的。所以「達賢」就是指能夠薦舉賢人,這樣的人能夠「福流子孫」,他的福報可以感得,後世的子孫一代一代都非常的賢德而又有福。而反過來如果是嫉妒賢才呢?「嫉賢者,名不全」。這都是有果報的,大家不要以為去嫉妒別人、傷害別人,這一點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說得很多,最重要的還是看這個影響力。如果你嫉妒賢人、傷害賢人,結罪不是跟這位賢人本身來結罪,最重要的就是他影響的範圍。因為作為一位有德行的人,他絕對不會跟你計較的,可是你看他所教化的眾生或者他施政的範圍當中,他所管理的百姓跟人民。你把這樣的人才傷害了之後,結罪是結在哪裡呢?他本來是教化眾生教化得很好,你傷害這個人才,傷害賢才,眾生就得不到好老師的引領跟教化,結罪是結在眾生這個方面。所以嫉妒跟傷害賢才,果報都非常的重。

  《呂氏春秋》說:「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作為一位君王,如果他是一位賢能而又英明的君王,他就能夠信任賢才,能任用賢才。比如我們前面學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他作為君王就具有這樣的雅量,能夠信任人才,有肚量能夠包容人才,所以才成就了貞觀之治。「議賢而下之,臣之忠也」,什麼是議賢呢?「議賢」就是周朝時代有「八辟法」之一。一個有德行的人假如說他犯了錯誤,或有罪觸犯了法律,那怎麼辦呢?「則議之,以期減免」。希望能夠通過「八辟法」的方法,幫助這個有德行的人減免他的刑法或者處分,這是議賢。「議賢而下之,臣之忠也」,這是作為一位大臣應該具有的忠誠,作為一位臣子他看到一個賢德之人,當然是要想盡辦法去保護他,是這個意思。又說:「得地千里,不如得一賢士」。我們世間人對這些財產、土地非常看重,覺得這是很值得珍藏的。但是這裡就談到,你即使得到的這塊土地有上千里這麼寬廣,可是也比不上「得一賢士」,比不上得到一個賢德之人。

  下面這是《物理論》所說的:「黄金累千,不如一賢」,這跟剛剛說的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列子》也談到:「治國之難」,是難在哪裡呢?是難在「知賢,而不在自賢」。所以「知賢」是代表他能夠知人善任,你要治國平天下,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要知人善任。《論語》也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這是《論語》的經文當中,關於「賢」這個字就有這樣的經文。我們看徐堅在《初學記》當中,把這些古來的說法一句一句的摘引出來,這是提供給當時的皇子,唐朝時期的皇子他們寫文章的時候可以參考之用的。這裡有引很多都是古代的經文,或者是諸子百家的著述,從這裡摘取出來。

  《孫卿子》說:「古之賢者,食則餰鬻不足」。什麼叫「餰鬻」?「餰」指的就是粥,平常中國人很喜歡吃的稀飯。那「鬻」同樣也是粥的意思,也是稀飯的意思。古時候的這些賢者大家不要以為他的生活很好過,實際上像堯帝,我們在看堯帝的生平,會看到堯帝的這種節儉的風範,作為一國之君他吃得也比一般人差,住得也比一般人差。古代的賢者往往是這樣,你看他吃飯的時候,「餰」粥指的是稀飯,哪怕是一碗薄粥他可能都吃不上。「衣則短褐不完」,你看他穿的是什麼呢?「短褐不完」所指的是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不但是粗布衣服,而且是破破爛爛的,破損而不完整。就形容這賢德之人,他的生活是非常貧苦的,可是雖然物質生活貧苦,就像孔老夫子的高足弟子顏回一樣,是「一簞食,一瓢飲」這樣清苦的生活。「然而非禮不進,非義不受」,然而賢德之人和一般常人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呢?就是在於他心心念念都在履行道義,一舉一動都符合禮,一舉一動都符合義,這是賢者的風範。

  《説苑》則是談道:「夫絶江海者託於舟」,比如說我們要去大海,或者是在長江、黃河等等這些河流當中要前進的話,最重要是要靠什麼交通工具呢?就是要靠船。而「致遠道者託於乘」,如果要去很遙遠的地方,這時候要乘坐什麼交通工具?「乘」指的是車輛的意思,就要乘車。同樣的道理,「欲伯王者託於賢」,這個地方我們不要讀作「伯王」要讀作「霸忘」。「伯」就是指稱霸、統領天下的意思,「王」這個字用作動詞的時候就是念「忘」,也是統治天下、稱王的意思。所以一位霸主要成就霸業,同樣也是需要賢德的人才。

  這個我們在歷史上就會看到,比如齊桓公之所以在春秋時期,能夠成為春秋的霸主之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得到了一位賢才的輔佐,那就是管仲。所以在《論語》當中,孔老夫子對於管仲也是相當讚歎的,你看「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這是對於管仲的歷史評價,他對於中華文化的保存,是有著重要的貢獻的。這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說明一位君王要稱霸天下,也是離不開賢才對他的輔佐。

  《西京雜記》則是談到,漢朝時期漢文帝成為太子,我們知道漢文帝是一位大孝子,《二十四孝》之一就有漢文帝。而作為一位有德行的君王,他成為太子將來會當上君王治國平天下。漢文帝立了一個「思賢苑」,大家看一下這個名字就知道,「思賢、思賢」,「賢」就是賢才。君王心心念念就是希望國家能有賢才出現,來幫助他治國平天下。這是漢文帝。最後我們看《周書陰符》所說的「治國三常」,第一是「君以舉賢為常」,君王是以任用賢才為常;第二是「官以任賢為常」,做官能夠任用賢才這才是最重要的;第三是「士以敬賢為常」,作為士這個階層他要敬賢,「敬」就是恭敬,要恭敬賢才,恭敬賢德之人,以此為常。「夫然,雖百代可知也」,這一段就是《初學記》當中,關於「賢」這裡引用了許多的經文,或者是諸子百家的著作等等,來為我們說明「賢」字,賢是放在《人部》當中的。

  同樣我們看到「聖」也是在《人部》當中,《人部》這個「聖」是排在第一,它還是排在「賢」的前面 。首先看「敘事」的這段文,敘事的這段文首先是引用《尚書》,《尚書》記載:「睿作聖」,「睿」指的就是一個人很明智,能夠通達事理。前面我們看到「聖」是能夠通達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萬事萬物的真理都能通達明了,這個是「聖」。《尚書》又說:「聖作則」。而《易經》則說:「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易經》又說:「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作為一位聖人也是非常不簡單,要能夠明了進退存亡之禮,而不失其正。「正」就是他始終在複雜的環境當中,依然不改、依然能夠保持他的德行。我們看孔老夫子一生就做到這一點,雖然孔子非常羨慕跟嚮往,能夠像周公這樣謀得一個重要的職務,可以施展他的才華和抱負。可是不幸的是孔子是生在春秋這樣的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所以孔子一生也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周遊列國這麼多年的時間到各個國家。雖然君王都知道孔子很有才幹,可是沒有人要重用他,即使在這樣的環境裡面,孔老夫子依然「不失其正」,依然保有他崇高的志節與德行。甚至於當他遇到災難困惑的時候,例如「在陳絕糧」,連飯都吃不上,孔老夫子依然不改變他的德行,這就是聖人的風範。

  《禮記》當中說:「大哉聖人之道!」聖人之道是非常崇高而偉大的。「洋洋乎,發育萬物」,它能夠滋生和長養這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峻極于天」,「峻」按照鄭玄的注解就是「高」的意思。孔穎達在註解當中,這是他的《疏》,在他《疏》當中就談到:「聖人之道」是非常高大,「與山相似」,就像山一樣的崇高,「上極於天」。這裡才談到「峻極于天」就是這樣的一個意思,它其實就是形容聖人之道非常高大,就如同巍巍的高山一樣,一直達到天上。我們看到孔老夫子,剛剛談到,他一生當中最仰慕的就是像周公這樣的一位政治家,同時孔老夫子一生也是「與天合其德」,效法天之德。這裡就談到「峻極于天」,聖人之道就是如此。而《禮記》又談到:「譬如天地之無不持載」,「持」是承載的意思。「無不覆燾」,這是覆蓋的意思。你看大地,天地把這萬事萬物都涵括在其中,「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這四時就是春、夏、秋、冬的交替運行。「日月之代明」,像太陽跟月亮一樣,輪流地照耀著地球。這同樣也是《禮記》的經文,它在這裡同樣也是來形容「聖」。

  《孔子家語》當中記載:往昔哀公曾經問過這樣的問題,詢問孔子,究竟什麼是聖人呢?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作聖人呢?孔老夫子的回答是說:「所謂聖人,知通乎大道」,「知」在這裡是通智慧的智,他的智慧是通達大道。「應變而不窮」,能夠隨機應變,而且他的智慧也是深廣無窮的。「能測物之情性」,對於萬事萬物的本性都能夠通達明了。《六韜》說:「聖人跟天下之人皆安樂」。

  《管子》則說:「聖人若天然無私覆也,若地然無私載也。私者亂天下也」,聖人的心一定是大公無私的,他的心是寬廣到就像天覆蓋著萬事萬物,又如同地能夠承載著所有的這些事物。這就代表著一位聖人是大公無私,完全沒有私心的人,可以稱作聖人。「私者亂天下也」,如果一個人私心很重的話,我們想想看,假如一位君王或者是一位大臣,他所思所想的都是自私自利,那這個結果一定會給天下帶來混亂。前面所介紹的像夏桀,還有像商紂王,就是最好的例子。你看這種私心私慾達到什麼程度?他把天下老百姓的這些錢財搜刮來都納為己有,把天下本來應該給老百姓的糧食,也都囤積在國庫當中,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享受。可是百姓在外面挨餓受凍,他是完全不管不顧,這就是一位君王當他的私心、私欲已經達到這種程度,接下來一定就是天下大亂。果然在夏桀還有商紂王當政的時期,可以說老百姓的怨恨就已經達到了極致,最後才有了商湯,才有了周武王來結束國君的暴政。

  我們通過對於這段歷史的學習和了解,可以說古往今來的歷史,興衰成敗的經驗與教訓,都是給後人用來做借鑒的。所以讀歷史確實可以增長一個人的見識,可以積累經驗。以至於將來,我們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未來的主人翁,如果將來我們這一批年輕人走到了行政的崗位上,可以去幫助君王或者是幫助領導來治理國家,我們借鑒歷史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這些做法。

  《老子》說:「聖人無常心」,聖人的心是什麼呢?聖人的心就是「以百姓之心為心」。所以作為聖人,他是心心念念都在想著,如何來讓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而且他非常注重要了解老百姓的心聲是什麼。在古代就有許多君王當政的時候,留下來一些很好的傳統,這些傳統的目的都是要了解百姓的心聲。比如說像有「輶軒使者」,每到一定的時節就會到民間去採集這些歌謠、民歌,採集回來到朝廷當中,君王看到這些民謠、民歌就知道老百姓心裡在想什麼,他需要的是什麼?所以聖人治理國家都是這樣的,他是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這就是一位聖人的仁愛之心,可以說是達到了極致。

  《莊子》就談到:「夫卜梁倚者有聖人之才」,卜梁倚這個人有聖人的才幹,「而無聖人之道」。這一點是說他雖然有才幹,可是他的德行還是有所欠缺的。「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所以莊子也是很謙虛,雖然莊子知道聖人之道是什麼,但是他卻不具備這個才幹。於是怎麼辦呢?「吾教之」,他就把聖人之道傳授給了卜梁倚,果然他後來就成為了聖人。

  《孫卿子》說:「天下無二道,聖人者,天下利器也」。這同樣都是講到,什麼樣的人是對於國家、社會有利益的?「利器」是說利於國家的人,它也比喻是一位英才。「天下無二道,聖人者,天下利器也」,天下要怎麼樣才能夠把它治理好?如果在治理天下的時候有聖人出現,那他必定是一個利於國家的人。這一點我們看待歷史,有許多歷史的典故都能夠說明這一點。一個時代當明君聖主出現的時候,這就是百姓之福,我們看到從三皇五帝開始,從伏羲、神農、軒轅黃帝,這都是聖王當政,他對於天下國家就帶來極大的利益。到了五帝的時代,當然這三皇五帝的說法許多典籍的記載都不同。到了五帝的時代,像顓頊帝、帝嚳乃至於後來的堯、舜,這些君王也都是聖王。他們也是對於國家、人民帶來了許多的利益,所以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就是治理天下的是一位聖人,那可以說這是國家、民族之福,老百姓就有福了。

  《説苑》當中說:「聖人之於百姓」,聖人是怎樣對待老百姓的呢?就像一位母親對待嬰孩一樣,是這樣的一種仁愛之心。「其猶赤子乎!」這赤子就是表示他是初生的嬰兒。你看《尚書》裡面說:「若保赤子」,赤子也是嬰兒的意思。「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這是《書經》的記載。所以聖人對待百姓就如同父母在對待小嬰孩,剛出生的嬰兒,「若保赤子」那種關心愛護是沒有差別的。「餒者食之,寒者衣之」,如果百姓有吃不上飯的,「餒」就是飢餓,他一定想辦法讓百姓能夠吃得上飯。「寒者衣之」,如果有百姓穿不上衣服,「寒」就是代表天氣寒冷的時候,他沒有衣服穿,在那裡挨餓受凍,聖王一定想盡辦法讓百姓能夠穿上衣服。「將之養之」,你看父母對孩子就是這樣。「將」就是帶,「養」是養育他。「育之長之,唯恐其不至於大也」,父母對於小嬰孩的照顧就是這樣的無微不至,心心念念的都在呵護關照他,惟恐他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吃不飽或者是穿不曖。「唯恐其不至於大也」,這樣的一段文就把聖人的仁愛之心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聖人對於百姓的愛護可以說就如同母親在照顧小嬰孩一樣,你看母親照顧嬰孩三年不離懷抱,推乾就濕。那種恩德真的是我們一生當中都不能夠忘記,我們一生當中都要想盡辦法來報達也報答不完。

  最近,師父上人很希望把過去曾經提攜過他、教導過他的一位老人朱鏡宙老先生,一生的著作都可以印出來。我們在朱老的《詠莪堂全集》當中就能夠讀到,為什麼他的堂號叫「詠莪堂」?這也是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給他題的。它的典故是出自於《詩經·蓼莪》:「蓼蓼者莪」,是從這裡而來。題作「詠莪堂」是太炎先生對於朱老一生都能夠落實孝道,是從這方面對他的期許跟肯定。我們看朱老一生念念不忘他的父母,還有老師的恩德。雖然他的父母過世得早,但是他就把對於父母的愛,用來去關心照顧他的兄弟姐妹,照顧家人,而且終其一生都念念不忘母親的恩德。

  我們讀到一段他剛出生的時候,因為他三歲之前身體非常的不好,所以母親為了保住他的小生命,可以說是費盡了心力,用盡了勞苦,含辛茹苦的才把他的小生命一直維繫到三歲,三歲之後他的身體才慢慢地比較正常了。他小時候這種點點滴滴,母親對於他的養育之恩,他一直到寫《夢痕記》的時候,當時他年齡已經非常大了,年老體衰病臥在床,他還忘不了母親在他三歲之前,含辛茹苦地照顧他的點點滴滴,他依然都記在心上。所以他一生當中都不忘記父母的恩德,不忘記這些老師、尊長的恩德。所以我們通過讀這段文就能夠了解,父母對於兒女的那種照顧,真的是要呵護一個小嬰孩,那種心是天下最偉大的父愛跟母愛。這是作為兒女一生當中都不能夠忘記,一生當中都要想去報達的恩德。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段經文當中關於《夢痕記》裡面記載的「賢」跟「聖」這個文,我們也簡單地把它學習過一遍。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節課就繼續從下面「德建名立,行端表正」一句經文繼續來學起。今天我們的課程就上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