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二頁的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知過必改,得能莫忘」.我們在前面的課程中學習了這一句經文,「知過必改」,「知過」所指的就是我們有覺察到自己的言行有了錯誤,那怎麼辦呢?「必改」是一定要改正的意思,「必」是一定。當我們覺察\知曉自己身上的過錯,以及各種各樣的習氣和毛病,就一定要認真努力把這些過錯改正過來,這是「知過必改」的意思。那什麼是「得能莫忘」呢?「得能莫忘」,「得能」所指的是我們所學到的知識或者是技能,「莫忘」則是當學習到了這種知識與技能,我們要牢牢記住而不能忘記。這一句經文就是提醒我們,所學過的一定要常常去復習,所謂「溫故而知新」,這是我們應該要有的一種學習的態度,這就是我們在上節課所學的這一段的經文。

  而談到「知過必改,得能莫忘」,如果大家讀過《太上感應篇》的經文,對於《感應篇》當中所說到的,「知過不改,知善不為」,對這句經文大家應該會有非常深刻的印象。「知過不改,知善不為」,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就特別強調,「知過」和「改過」這是世出世間一切的聖賢人,教化眾生的樞紐就在於此地,所以「知過改過」不但是通一切法,而且也是通一切宗教。我們會看到有很多的宗教,它的教義也都是很重視「懺悔」,那「懺悔」是什麼呢?懺悔就是「知過改過」。

  師父上人也特別勉勵我們,作為修行人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的果地,就是「改過自新」而已。我們知道自己有過失這是覺悟,能夠改正自己的過失這就是修行。而在《感應篇彙編》當中就有引用圓悟禪師所說的一句話,「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唯君子能改過遷善,則其德日新」,這是圓悟禪師所說的一句話。什麼是「君子」呢?君子就是一位真正發心,肯改過,肯為善,依教修行的人,這就是君子。「知過改過」,「知善」這是世出世間的一切聖賢教化眾生的樞紐,同時也是一切宗教的共同點。

  什麼是「過」,什麼「善」呢?將來我們《聖學根之根》的課程就會學到《十善業道經》,「十善」就是善的標準,「十惡」就是過。在佛法當中所談到的「迷邪染」是過,而「覺正淨」這是善;佛家所說的「六度」是善,它的反面就是惡,所以善惡的標準是有很多的層次,根據不同的文化有一定的差異,但是說到最精深的地方是相同的。那我們要問,這個過失的根源究竟是在什麼地方呢?師父上人就特別指出,過失的根源無非就是「自私自利」,也就是佛法所說的「我執」,因此一個人要想改正自己的過失要怎麼入手呢?師父上人特別強調,一定要拓開自己的心量,向古聖先賢、諸佛菩薩效法學起。我們想想看佛菩薩的心量是多麼的深廣,佛菩薩的起心動念都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整個虛空法界的一切眾生來著想,是為一切眾生服務。如果我們學習聖賢教育能夠用這種存心的話,這是真正要避免過失,從這個地方入手。所以師父上人強調,「修行要從根本修,改過也是要從根本改,行善要從根本行」。

  文殊菩薩曾經請教過世尊,一個人如果他少年的時期造作了惡業,到了老來才修行,他能不能成佛呢?世尊就跟文殊菩薩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要怎麼回頭?能夠離開一切的「分別、妄想、執著」,做一個大的轉變,能轉「凡心」為「佛心」,轉「凡境」為「佛境」,這個轉變就在「迷悟」之間了。我們沒辦法轉過來怎麼辦呢?師父教導我們就要勤學,努力地去修學。所以我們學習聖賢教育,「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很重要的,就像現在大家共同學習《聖學根之根》的課程,時時處處就用《聖學根之根》這當中古聖先賢的教誨來勉勵自己,來對照反省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過失。當我們在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的時候,感覺到自己的功夫不能夠得力,要找出它的根源究竟是在哪裡?往往這個原因就是在於,「知過不改,知善不為」。如果能夠像《千字文》裡所說的,「知過必改,得能莫忘」,那我們的學習功夫一定能夠得力。

  這是在《太上感應篇》當中,師父上人也曾經回憶起他的老師章嘉大師對他的教誨,也就是一個人為什麼會「知過不改,知善不為」呢?章嘉大師就曾經說過,是因為「知」的不徹底,所以儒、釋、道聖賢教育真的是「知難行易」。你看釋迦牟尼佛老人家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就是教弟子要「知」,一直到明心見性才徹底的「知」。可是「行」就是在一念之間,我們念頭如果轉過來就能成就,所以「行」並不難,要是「知」的透徹,我們就比較容易放下。但是能夠始終保持不變的人並不多,往往退失的人很多,為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真正的明瞭「宇宙人生」的道理跟事實的真相,我們想想看,自己內裡面就有「自私自利」、「貪」、「瞋」還有「癡」這些煩惱的因。而外面又有「五欲六塵」的誘惑,這是緣,無論是「內因」還是「外緣」都不善,那怎麼能不退轉呢?

  在《感應篇彙編》當中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在春秋的時期,有一次齊桓公經過郭氏的廢墟,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有一位非常得力的大臣那就是管仲,所以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春秋的時代。當齊桓公經過郭氏廢墟,他非常感歎,就詢問一個老人。他問這個老人,為什麼郭氏家族會家破人亡呢?結果老人回答說:「善善而惡惡」,那齊桓公聽了就覺得很奇怪,「善善惡惡」又為什麼會導致郭氏家族的滅亡?結果老人就跟齊桓公說:「善善而不能為也,惡惡而不能去也」。這兩句話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把它記住,這裡說「善善而不能為」,這有兩個「善」,第一個就是要「知道善」,第二是要去「行善」。一個人知道善就應該要行善,可是他卻不肯做。

  而「惡惡不能去」,就是指這個人既然「知道惡」,就應該要「改惡」,可是非常可惜的,是他並不肯改,所以就導致了家破人亡。這裡所說的「善善而惡惡」,這都是至理的名言,我們一定要把它記在心上。如果一個人不能夠「改過」,又不肯「為善」,這個人就是自暴自棄,這學習聖賢教育也很難成就。所以古人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又說:「天心仁術」,這些天道善神都是很有愛心的人,絕對不會去懲罰一個「悔過改過」的人。如果一個人真正「知過而改」,就像《千字文》所說的「知過必改」,那麼他就一定能夠得到天地神明的寬恕,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以及龍天善神的擁護。

  所以能夠「知過改過」。「知過必改」,這是我們的德行能夠不斷進步提升的重要條件。我們常常在往年的「清明」、「中元」還有「冬至」,祭祖的時候都參加過「三時繫念」的法會,我們看「三時繫念」當中就有一段懺悔,這個「懺悔偈」是佛門當中的:「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懺悔之後還要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如果我們天天都能這樣來懺悔和發願,懺悔「身、語、意」的種種罪業,並且「後不再造」,不再重復去犯同樣的過失,我們每天都能夠用這種方法來懺悔和發願,那自己的德行一定能夠不斷地提升增長,過失也能夠不斷地減少。

  所以「懺悔改過」,確實是儒、釋、道聖賢教育,以及許多不同的宗教,都有共同強調這一點。這是「知過必改」,而《千字文》當中又有談到,「得能莫忘」。「得能莫忘」,我們剛剛也是特別強調,這句經文其實是教導我們,學到一種知識和技能要牢記不忘,常常地去復習,就是儒家所說的,「學而時習之」。同時儒、釋、道聖賢教育也教導我們,要落實「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比如說佛陀的教育,佛教就是指「佛陀的教育」,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就常常為佛教正名,強調佛教是一種「教育」,就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是「智慧的教學」。這種教育就是指導我們如何來做人處事,所以佛法所講的並不是任何一個小小的圈子,比如種族、宗教、學術等等,不是的,而是什麼呢?而是講「無限的時間空間」,「無量世界眾生之事」,所以佛教八萬四千法門,可以隨自己的需要跟意願來選擇修學。但是不管選擇哪一門,都要堅持一個總的原則,是什麼呢?「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像師父上人一生都是弘揚「淨土法門」,這是最切合現代這個社會的根器,無論是動中、靜中、工作中、休息當中,隨時隨處不拘形式,隨意而行。所以師父上人就特別強調,這個時代是不斷在發展跟轉型,如果我們在這個多變的時代,能夠保持這顆「真誠、清淨」之心不改變,保持「永離六道」的意念不變,保持「念佛、修學、看破、放下」的精進不變,那絕對不會空手而回。所以師父也是常常強調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其實這一點不僅是儒、釋、道聖賢教育如此,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也都非常重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我們拿世間法的例子來說,比如說在這次的奧運會當中,大家看到一位年紀很小的奧運冠軍,他從七歲開始就接受訓練,一直到十四歲在東京奧運會拿得金牌。而且他所取得的這個金牌,其中有三個動作所有的評委一致都給他滿分,就是在奧運的賽場上,等於是教科書式的一個動作。他拿到冠軍之後接受採訪的時候,其實他就強調說他也沒有別的,就是認真地去做好五個動作。你看他從七歲開始接受訓練,這可以說是「一門深入」,一直到十四歲他每天就是在不斷地練習五個動作,最後就能夠在十四歲這麼小的年齡取得世界冠軍的榮耀。

  所以這個例子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即使是世間法也是非常強調「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更何況是我們在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學習漢學就更是需要如此。大家現在從小學習《聖學根之根》,先把課程所要背誦的經文把它背下來,這上面的漢字大家都能讀能寫。進一步的我們再共同地學習和探討,這《聖學根之根》經典當中的義理,如果能夠這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在漢學這方面的學習,無論是德行還是學術方面就扎下了非常深厚的根基。這也是師父上人非常希望的,因為儒、釋、道的教育如果要培養出「大師級」的人才,需要通過這種方法,從兩、三歲開始就在《聖學根之根》這方面扎好德行的根、學術的根,之後他在弘揚聖賢經典能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才能夠培養利益國家、利益社會的「大師級」的人才。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請接著看《千字文》第六十二頁的倒數第一行,下一句經文「罔談彼短,靡恃己長」。「罔談彼短」,「罔談」是指不要去談論,不要談論什麼呢?「彼短」,「短」是指的別人的短處還有缺點,我們不要去談論別人的短處和缺點。「靡恃己長」,「靡」也是不要的意思,它跟「罔」的意思是相同的。「靡恃」的「恃」是「依賴、仗勢」的意思,所以「靡恃」就是指不要仗勢,不要依賴什麼呢?不要依賴自己的長處,不要依賴自己有長處,就不思進取,這是這一句經文的意思。

  我們先看「罔談彼短」,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張清泉教授也談到,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容易走入一個誤區是什麼呢?當自己學了一些道理之後,自己的眼界就升高,眼界升高就很容易用經典來衡量別人,就好像拿著一把尺子到處去衡量別人的「長」還有「短」。比如說我們都學過《常禮舉要》,那我們要知道儒家的「禮」、佛家的「戒」都是用來規範自己,而不是拿去衡量別人。如果當我們學了《常禮舉要》,會發現怎麼這麼多人都跟上面所講的不一樣?可能就生起很多的煩惱,殊不知儒家的「禮」還有佛家的「戒」都是用來要求自己,而不是衡量別人。更何況人與人之間,你即使是要糾正別人的過失,也要衡量一下我們跟這個人關係到底處到什麼程度?我直接講他是不是願意接受?這也是朋友之間關係要達到很深的信任,你直接跟他指出缺點他才願意接受。

  所以,「禮」,張清泉教授也特別強調,一定是我們學習的人用來自我要求,因此不要到處去談論別人的短處。我們記得師父上人講經常常就談到,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你看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其中一位是我們自己,另外兩位都是我的老師。一位代表是「善」的,所言所行都是符合經典的教誡,一位是代表「惡」。那善的這方面,我們看到他的榜樣就要效法學習,而惡的這方面,他所作所為就是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學習他的樣子。我們想想自己不斷的改過自新都來不及了,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每天去看別人的過失呢?這是「罔談彼短」。

  「靡恃己長」,這句經文強調一個人千萬不要仗著自己有很多長處,就不肯進取,不思進取。我們想其實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些特長,每一個人有時候在生活當中遇到一些機會,他自己心裡有一些優越感,都想要去表現一下自己的才能。張清泉教授特別強調,在生活當中即使是表現也要看具體的情況,如果這個場合適合你表現就表現,如果不適合表現千萬不要強出頭。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當我們仗勢著自己有長處,那往往就會有「貢高我慢」的心態,不知不覺就會增長,所以當我們有「貢高我慢」的心,有自滿的心,這就很難繼續再成長和進步,為什麼呢?因為往往自己覺得已經學得很好,於是就不願意再繼續地成長和進取,這種都是不夠謙虛的一種表現。

  我們要知道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自己的學問再好,自己的能力再強,要知道普天之下比我們優秀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千萬不能夠滿足於現有的成績。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要有一種謙虛而好學的態度,才能夠不斷地成長。如果一個人常常自滿,常常覺得自己已經學得很好很不錯了,這樣對自己來說,就會喪失了不斷學習和提升的機會。以上我們就把「罔談彼短,靡恃己長」,把這句經文簡單地跟大家做了一下分享。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其中的漢字,在這裡我們是選取「短」跟「長」這兩個漢字,來跟大家做分享。首先來看「短」這個字,「短」字我們所看到的形體是《說文解字》當中小篆的形體,小篆的「短」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左邊是一個「矢」,右側則是「豆」,所以「短」是由「矢」和「豆」這兩個部分所組成。為什麼「短」會由「矢」和「豆」組合而成呢?那是因為橫著用的器具最短的就是「矢」,而豎著用的器具最短的就是「豆」。「矢」和「豆」在古時候都是器具的名稱,一個是橫用的器具當中最短的,一個是豎用的器具當中最短的,所以「短」這個字「從矢,從豆」,這是一個會意字。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不長」的意思,所以「短」跟「長」是相對的,是相反的。而《說文解字》當中,對於「短」這個字是解作形聲字,「矢」是它的形旁,「豆」是它的聲旁。

  而徐灝這位學者認為,在古時候「弓」,我們知道平常古人射箭拉弓,「弓」的長度是六尺,而「箭」的杆子的部分長度是三尺,所以「度長以弓」。比如說我們知道「弓」在古時候是一個計算長度的單位,所以「弓」這個字並不只是指「弓箭」的意思,弓在古時候是可以用來計算長度的,「六尺就是一弓」。所以在《儀禮•鄉射禮》當中說:「侯道五十弓」,那這個「弓」大家不要以為是「五十把弓」,不要看錯了。這個「弓」是計算長度的單位,是「六尺為一弓」,「侯道五十弓」,我們算一下,五十乘以六,那就是三百尺,「五十弓」就是三百尺的意思。

  孔穎達《正義》當中說:「六尺為步,弓之下制六尺,與步相應」,所以「弓」在古時候,是可以用作計算長度的單位,計算長度可以用「弓」。因為「弓」和「箭」,一個是長六尺,「箭」的長度是三尺,所以你要丈量短的就用「矢」來丈量,比如「堂前一箭」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短」,旁邊是「矢字旁」,就是這個意思。你要丈量長的就用「弓」這個長度單位來計算,丈量短的就用「矢」來計算。「豆」則是「短」這個形聲字的聲旁,所以「短」這個字既可以解釋為會意字,也可以解釋為形聲字。「豆」跟「短」是雙聲,徐灝對於「短」字的解釋也是合情合理的,是有他的道理。所以「短」的本義就是「不長」的意思,在《禮記·月令》當中說:「度有長短」,「短」就是跟「長」相對而言,「長」的反面就是「短」。

  看完了「短」這個漢字,接下來我們再來看「長」,「長」這個字在投影片上大家會看到,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等的形體。「長」特別大家要看甲骨文、金文,它畫出來的形體也是非常有趣的。根據這個形體我們來探討一下,「長」這個字,它最初造字的時候究竟指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甲骨文的「長」,甲骨文的「長」,我們投影片上有一個形體,而《正中字典》則是列舉出兩種不同的形體都是甲骨文,都是長。余永梁先生認為甲骨文的長和《說文解字》當中的古文的形體,以及「六國鉨文」最為相近。什麼是「鉨文」呢?一個金字旁再一個尓,它和「玉璽」的「璽」是異體字,是相通的。古時候的「鉨文」就是先秦的時期,印章上的文字叫做「璽文」,它分作「官璽」跟「私璽」這兩大類,是在春秋時期所使用的,這就是「鉨文」。

  甲骨文的「長」在《正中字典》當中有兩個不同的形體,大家可以看出它是一個象形字,它像什麼呢?「長」就像一個人的頭髮很長的樣子,這就是甲骨文、金文時期它的本義,大家會看到這是一個人。這個人他有什麼特徵呢?就是他的頭髮很長,從頭髮很長又引申為「長久」的意思,這是甲骨文的形體,我們會看到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象形字。它把一個人身上頭髮很長這個特徵描繪出來,大家想想看,前面我們曾經學過大臣的「臣」,你看「臣」那個形體,要突出的是一個人的眼睛,所以把眼睛畫的形象非常清楚而且很大,但是「長」要突出的是頭髮很長,所以大家在這個字,金文跟甲文的字上就會看到,一個人他身上長長的頭髮被體現出來,繼而從頭髮長再引申為長久的「長」。

  金文的「長」和甲骨文以及小篆有的形體是很相近的,而丁佛言先生認為金文的「長」和「古耑字篆同」,「耑」這個字小篆的寫法是相同的,而且意義也是相近的,在古時候很有可能「長」跟「耑」是同一個字。我們再接著看,前面所講的是甲骨文跟金文的形體,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小篆。小篆的「長」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久遠」的意思,長長久久,就是久遠的意思。所以「長」在《說文解字》,這個時代對它的解釋是指「時間久而且距離遠」,就是「長」,這就是「久遠」的意思。

  「長」這個字的解釋,在古時候對它的解釋說法是比較多的,簡略來說可以概括為兩類,一個是「長」,它是以「長久」為本義,就像甲骨文最開始的樣子,就是形容一個人的頭髮很長的樣子,並且引申為「長久」的意思,這是從頭髮的長引申出來的。而朱駿聲先生認為「許說非也」,這個字應當訓作「髮」,人的毛髮當中最長的,這個字的形體大家會看到有長頭髮,一直綿延的形狀,然後把它綁起來。所以這個字朱駿聲先生認為它跟「老」,這個地方有一個跟「老」的下面一樣的形體,這是「久而色變」,它跟「老」的意思是相同的,這是朱駿聲先生的說法。

  所以「長」字,自古以來學者的說法,第一類就是認為它的本義就是「長久」。另一類的說法是認為它以「生長」為本義,是「取乎種發芽」,種子發芽生長而引申。林義光先生已經闡述了他的看法,而孔廣居先生認為,這個字的本義應該是「生長」,這應該是它最初的本義,所以這是關於這個字我們從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字形來看,「長」這個字在古時候造字之時,它都是代表什麼樣的意思。所以在甲骨文跟金文當中大家會很明顯地看到,它跟「頭髮很長」是有關的。但是關於「長」這個字的本義,學者的觀點是不同的,有的認為它的本義就是「長久」,有的認為它的本義是「生長」,跟「種子發芽成長」引申出來有關。總之這些學者他們的看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們都可以用來做參考。關於「短」還有「長」的漢字的形體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而《千字文》當中,「罔談彼短,靡恃己長」,這句經文同樣在《太上感應篇》當中有相應的經文,可以用來和它一起作參考。如果大家熟悉《太上感應篇》的經文,當看到《千字文》「罔談彼短,靡恃己長」,大家就會想到《太上感應篇》哪一句經文呢?「不彰人短,不炫己長」。「不彰人短」,我們可以說在這個世間,世人一生當中最大的過失是什麼呢?師父上人在講解這段經文的時候就有強調,一個人最大的過失就是「喜歡去批評和攻擊別人的短處」,這一點是最損陰德的。特別是一個人在造作口業的時候,只是圖一時的快意,可是他沒有想到什麼呀?他沒有想到將來的果報是非常的慘烈。

  如果大家讀過《地藏經》,在《地藏經》當中的「拔舌地獄」、「火鑊地獄」,就是這一類罪業的果報。有一本書叫《諸經佛說地獄集要》,有一位長輩曾經把這本書用繪畫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因為這本書就是經典當中所談到的「地獄因和果」,而用圖畫的方式表現,看起來是觸目驚心,我們在這裡面會看到有很多都是言語所造的口業,所遭致的果報是很慘烈的。但是現代人不相信,所以往往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再加上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你看整個社會風氣就是很喜歡去「揭發別人的短處」。那他內有惡因,外又有惡緣,所以他很容易就會造作這種罪業。

  而《感應篇》在注解當中就有談到:「人之有短」,人有短處,「如聞父母之名」,就好像聽到父母的名字,「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這是在古代的社會當中,我們現代人就很難體會古人對於「稱呼」是非常講究的,絕對不能夠錯亂,為什麼?因為這是倫理的基礎,所以中國人從漢朝到清朝都是「以禮來治天下」。我們聽到別人在說是非,說這些長短,這時候要怎麼辦呢?就如同「聞父母之名」,你聽到父母之名,你只能聽,按照「古禮」,兒女絕對不能去說父母的名字。

  批評別人這在佛家來說是造作「口業」,為什麼?因為多數人往往只會去聽信謠言,而不會去查證事實的真相,古人說:「謠言止於智者」,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才懂得如何去辨識謠言。可是這個時代有智慧的人太少太少,沒有智慧的人是很多的,所以就會導致「以訛傳訛」,造作了很多罪業。而且人們對於他人這種批評,這種批評不一定是正確,即使是正確的我們也不應當說,如果他是不正確的,那不就冤枉了好人嗎?你看你冤枉一個人這造罪業就很重。如果我們對他的批評對社會沒有造成影響,這個罪過比較小;如果我們對他的批評對於社會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的話,這個罪過就很大。

  如果毀謗佛、法、僧三寶,毀謗聖賢教育,讓信眾失去了道心,這個果報是要墮地獄的。你看為了逞一時之快,隨便地去毀謗批評,最後的結果就是召來「阿鼻地獄」的罪業,所以言語不能不慎重。而實際上師父上人特別教導我們,你要去評論一個人的「是非得失」是相當不容易的,為什麼?因為你觀察一個人,即使對於這個人各個方面都看得很清楚,那仍然是不敢隨便地下斷語。你看古人有一句話說:「蓋棺論定」,只要這個人還沒死,你都不敢去作論斷,為什麼?往往有的人一生造了罪業,一生造惡,可是他「臨終懺悔,改過自新」,他還是好人。在佛法淨土宗修行,他念佛依舊能往生極樂淨土,能夠作佛、作菩薩。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你要斷定一個人的是非得失是多麼的困難。所以古人寫他的傳記,都是在人過世之後由後人來撰寫。一個朝代的歷史也是如此,在這個朝代滅亡之後是由下一個朝代的人來撰寫,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要論斷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作為我們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的學人,我們最重要的一定要修自己的「清淨心」,如果常常去夾雜著一些是非長短,那麼心又怎麼能夠清淨呢?如果一個人喜歡常常去說別人的是非,那他的「口業」就造得很重。這就不僅是心不清淨了,他將來的果報也是很嚴重的。如果他所造的口業對於社會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那他的果報就不止是「拔舌地獄」,可能就直接墮到「無間地獄」當中去了。

  這一點在佛經當中,有一部經典叫作《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我們可以來學習這部經的主旨。其實這部經的主旨就是教導我們,一定要「深信因果,斷惡修善」,特別是不要造作「口業」,要保護自己的「清淨心」,自己的厚道。在《感應篇》的注解當中,就有談到:「耳亦不可得聞,則更上矣」,就是說別人的過失我們不但聽了不能說,最好都不要聽,為什麼呢?因為聽了,心地就會被污染。所以師父上人教導我們,聽到別人在講是非就要趕緊離開,聽都不要聽。對於許多無根的謠言,跟自己的利害有關的也都不要去理會;如果這些無根的謠言會跟眾生的利害有關,假如沒有什麼大的傷害,也不要去理會;如果會造成大的損害,那這時候就要用智慧來處理,千萬不能夠感情用事。

  所以師父上人教導我們要懂得一個大的原則,就是要「與人為善」。而且在佛經當中說的非常的透徹,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過去父母」跟「未來諸佛」,既然是「過去父母」就要用孝順的心來對待他;既然是「未來諸佛」就更要用恭敬心來對待他。就是用孝順心還有恭敬心來對待一切眾生,從這裡能夠成就自己的善業,成就自己的「清淨、平等、覺」。在《感應篇》的注解當中也舉了很多的例子,比如說宋朝的韓琦,還有文征明等等,這些人他們都有度量能夠包容別人。所謂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我們把別人的小過失渲染成很大的過失,甚至於把人一生的前途都斷送,這個因果」是背得很重的。而且如果受害者心裡不服,一定會報復,那麼這個報復有的是在今生,有的是在後世。所以師父上人教導我們,一定要「容人之過」,要讚歎別人的長處,培養自己的「道心」。真正有「道心」的人,他絕對是沒有災難,為什麼?有諸佛護念,有護法善神在保佑他。

  在古時候,古人非常厚道,當看到同學或者朋友有過失,他都會選在沒有第三個人在場的情況下去規勸他,如果規勸兩、三次他都不肯悔改,就不要再理會他。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當年教學,這學生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麼大的一個團體,雖然這個團體沒有現代化的組織,卻又這樣的嚴整,這原因是出在哪裡呢?因為每個人都遵守「六和敬」,每一個人都修「五戒、十善」。雖然這些學生有過失,但是因為佛天天都在講經說法,所以學生都知道「懺悔、改過、自新」,佛陀現身說法就是示現「究竟圓滿」的智慧。

  這是《太上感應篇》的經文,《太上感應篇》當中還說:「不炫己長」。「不炫己長」,這是說自己有長處有優點,不應該去炫耀和張揚。現代人常說「值得驕傲」,「值得驕傲」就是炫耀自己的長處,那往往一點點的福報很快就報掉了。所以自己有優點應當怎麼樣呢?應當要「韜光養晦」。因為一個人生活在世間都有本分的工作,把本分的工作完成是應當的,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呢?要是做得不好就是過失和罪業。我們學習聖賢教育的人,去積極努力地斷惡修善,這也都是自己本分,又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真正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面面俱到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一個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量力而行,這是在生活當中遇到一些事情,我們自己首先要想一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能不能把這些事情處理好呢?能不能做得圓滿呢?能不能利益社會的大眾呢?如果能,我們就當仁不讓去做;如果不能的話,那也不能夠強求。如果強求,往往就會造作許多的罪業。所以在《太上感應篇》當中也有這樣兩句經文,跟我們《千字文》所講的「罔談彼短,靡恃己長」可以相互來參考。

  這裡面特別強調我們在言語方面應該要怎樣做,師父上人這裡就有一幅《德行言語應當學》,你看這裡面所教導我們的就是一個人的言語應該注意哪一些方面。平常說話要少說抱怨的話,去多說一些寬容的話,為什麼呢?如果一個人常常抱怨,把自己的怨恨掛在嘴上,放在心上,只會使這種怨恨越結越深;如果他的言語處處能夠體諒別人、寬容別人,這是他智慧的一種體現。平常說話對別人要「少說諷刺的話,多說一些尊重他人的話」,為什麼呢?你看諷刺,這會刺激到人傷害到人,這是顯示出對於他的一種輕視。而如果能夠多說尊重的話,這種尊重就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瞭解。

  平常說話對別人也要「少說傷害的話」,而反過來要「多說一些關懷的話」,為什麼呢?你說一些話去傷害別人,就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可是如果我們的言語都是關懷他人,讓人的內心感到溫暖的話語,那這種關懷就會獲得他人對我們的信任,從而締結更深的友誼。我們平常說話要「少說命令的話」,反過來則是要「多說商量的話」,為什麼呢?因為你命令一個人,就是強迫對方一定要接受,這是一種很被動、不得已的狀態。而商量是什麼?商量才是領導,一個有智慧的領導人他一定非常願意多聽大眾的意見,所以商量才是領導。

  平常我們對人要「少說批評的話」,而要多說一些「鼓勵的話」,為什麼呢?如果常常去批評別人、指責別人,這就會造成人與人的內心產生距離,造成了隔閡。反過來如果言語是經常去鼓勵別人,去激發對方的這些優點跟長處,他就能夠把對方的潛能激發出來。所以《德行言語應當學》,師父上人特別在這裡蓋了三個章:「以戒為師」、「反求諸己」,還有一個就是師父上人的「名章」,這都是勸勉我們在現代的社會當中,在言語方面應該要注重什麼。

  同時如果學過《無量壽經》的經文,大家應當會對於《無量壽經》教導我們,善護口業 、身業跟意業,印象非常的深刻。這句經文就談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你看在《無量壽經》當中把「口業」擺在第一。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清朝有康、雍、乾的盛世,是將近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而在這些年當中,皇帝在宮廷裡面,帶著文武百官每天都讀誦《無量壽經》,大家都是聽佛的教誨,按照佛的教誨來落實,這是真正建立共識,共識從什麼地方建立呢?就是依據佛陀的教導建立起來的。

  佛經當中說:「觀法如化」,這是智慧,就是瞭解一切「法的真相」,那我們處理事情自然就很容易不會產生錯誤。《無量壽經》當中就談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看這是把「口業」擺在前面,「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是表現在外面的,「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則是內在的功夫和智慧。「觀法如化」是「慧」,「三昧常寂」是「定」,我們有「定」有「慧」,表現在外面的行為上自自然然就能夠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見到一切人的過失也不會去說。在《六祖壇經》當中就談到:「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能夠「不見世間過」呢?是「觀法如化」。他沒有「過」也沒有「功」,沒有「惡」也沒有「善」,心境是平等的。因為他沒有分別、執著,就沒有這些善惡、是非和真假,當然他就不會去說別人的過失。從這裡可以看出,所有這一切的善惡、是非、真假都是什麼呢?都是世間人虛妄的分別而已。

  「善護身業,不失律儀」,「身」就是動作,「律」是戒律,「儀」是威儀。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就是風度,禮節自然符合規矩,他不失禮也不犯過錯。「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三業當中最難的就是「意業」,而最容易造惡業的是「口業」,所以把「口業」擺在第一。《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一而三,三而一,心清淨一定就「平等」。既然清淨一定「覺」,「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覺」,「覺心」一定就是「清淨、平等」的。我們學習佛陀教育就是修「清淨心」,這「平等、正覺」自然就在其中。一切時、一切處不管是順境、逆境,能夠保持心地的清淨無染這就對了。我們看內不起「貪瞋癡慢」,外不執著「善惡」的境界,心自然就能夠得「清淨」。「清淨心」是真心,是真實智慧,在處理一切事情的時候決定不會有錯誤,會處理得恰到好處、非常地圓滿,為什麼呢?因為一切錯誤都是從欲望和利害上產生的。

  因此我們學習到《千字文》的這句「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來參考《無量壽經》所說的「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要把經文的教訓牢牢的記住,在日常生活當中「身、口、意三業」都能夠善護,這才能夠保持身心的清淨,才不會造作種種的惡業。而關於身、口、意這三業,應當如何去善護呢?將來我們在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的時候就會詳細地來講解。《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跟《佛說十善業道經》,這裡重要的就是教導我們如何去落實「五戒十善」。這是將來要學習的課程,《千字文》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信使可覆,器欲難量」。什麼是「信使可覆,器欲難量」呢?「信」指的就是誠實不欺、守信用的意思,誠實就是不欺騙。「信使可覆」,「使」是使得,令人怎麼樣、使人怎麼樣。「可覆」,「覆」是經得起考驗的意思,能夠經得起各種考驗跟試煉。所以「信使可覆」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我們說話要能夠誠實,要講真實的言語,而這些話都是可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是「信使可覆」。什麼是「器欲難量」?「器」是指一個人的胸襟以及氣度,很有氣勢的氣。所以器就是強調我們作為讀書人,心胸和氣度一定要足夠大。

  有人會問究竟要大到什麼程度呢?這裡說:「器欲難量」。「難量」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難以測量的意思,什麼是難以測量?在《莊子》的經文當中說:「至小無內,至大無外」。什麼叫「無外」呢?沒有邊界,也就是無窮的意思。實際上時間以及空間,都是無窮無盡的。時間是有「三際」,什麼是「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就是以前,從前很久之前,這個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呢?你找不到一個開始的起點。所以在佛法當中稱作「無始」,也就是沒有開始。什麼時候結束?「無終」,「無始無終」,這是談到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這是這句經文「信使可覆,器欲難量」,關於這句經文,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可以體會到一個人首先要具備誠實的品德,再來就是他的心胸跟氣度一定要大,「難量」就是難以測量、難以估量的意思。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我們先來看「信」。「信」這個字我們會看到金文和小篆的形體,金文的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小篆的形體我們投影片上就可以看到。金文的「信」字,丁佛言先生的解釋是,「信陵君左軍鈛,右從人,乃信字反文」,所以「信」就是「人言為信」。金文的「信」跟小篆的「信」是比較接近的,但是金文的形體是反過來的。這裡說「信陵君左軍鈛」,信陵君就是戰國四公子之一,金文的「信」和小篆「信」的形體剛好是反過來的,「人」在右側,「言」在左側,所以「人言為信」。而小篆的「信」,我們看左側這是人字旁,這是它的部首,右側這是言。「言為心聲」,言語是一個人內心的表現,一個人所說的話一定要落實,人們才會相信他、信任他,所以「信」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信」的本義就是「誠」,所謂誠信、誠信。所以「信」從它的本義「誠」來看,它就體現出了一個人「不自欺,也不欺人」這種誠信的特質,這就是「信」這個字的本義。

  接下來再來看「器」具的「器」,「信使可覆,器欲難量」,我們來看「器」這個字。「器」這個字同樣我們會看到金文跟小篆的形體,這看起來也是像一幅畫一樣,所以「器」字本身就是會意字。金文的「器」跟小篆的「器」,在形體上看就比較接近。大家看《說文》小篆的「器」它有四個「口」,還有一個「犬」在中間,凡是器物都有「口」,那為什麼這裡畫出四個「口」呢?它就是代表「眾器」,很多的這些器物。為什麼它形體當中有一個「犬」?「犬」就代表狗,狗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我們都知道狗會看家,是善於守物的家畜。這種動物會看家,會把主人的房子物品都照看得好好的。所以在「器」字當中大家會看到就有一隻狗,它把這器物的這些口都守住、都看住,它所守的是什麼呢?它所守的就是「器」。

  「器」字在《說文解字》當中的本義就是「皿」,我們常說器皿、器皿,這兩個字常常合用,所以《說文》當中對於「器」的解釋是解作「皿」。「皿」是什麼意思?它就是指能夠裝東西的器皿,這就是「器」的意思。不過林義光先生認為,「器」當中的口就像「器物的形狀」,他這個說法也是可以說得通的。「器」它作為名詞,第一個義項就是「用具的總稱」,叫作「器」。比如說「器皿」,在《易經》當中說:「以制器者尚其象」,「器」就是指的用具。《周禮》說:「以玉作六器」,「器」就是指用具,這個器是用什麼做成的呢?它是用玉做成的。

  我們對於《千字文》的這句經文,在這裡選用「信」字跟「器」字這兩個漢字來解釋它的字形跟字義。所以漢字確實會讓我們感受到學習它是有無窮的樂趣,因為一個字在甲文、金文的時代,以及在《說文解字》小篆的時代,它的很多形體都是形象非常鮮明。有的字特別是作為象形字來說,這個簡筆畫就把這個字的意思畫得清清楚楚。你看「器」字四個口是代表「器皿」,一般器皿都有口,所以很多的器皿,就是用器皿的口來代表,中間畫一只「狗」,狗善於看守器皿,牠會把主人的這些物品都看得很好,不會被人家偷走。

  比如說「器」這個字的金文,我們看到一幅非常形象的畫作,狗的頭、身子還有尾巴,都是非常清楚的。而「器」就是作「皿」,就是器皿、器皿,是這個意思。所以漢字真的是非常的生動有趣,通過對於漢字的學習,我們瞭解到它最初造字的時候本義是什麼,這樣再來對照學習經文、理解經文,大家就會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比如說「信」由「人」跟「言」組成,「人言為信」,而它的本義是「誠」,因此人們常常說誠信、誠信,「誠」跟「信」常常是並稱的。而一個人誠於中,必定形於外,他內心是真誠,他所講述的言語也一定是信實而又可靠的。這都是漢字本身就具有這樣多的智慧,非常值得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其實《千字文》這一千個不同的漢字,每一個漢字裡面都有它的故事,如果同學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自己去深入地學習,自己好好地去查找,瞭解每個字造字之時,它的形、音、義究竟是什麼,這樣學起來也是非常有趣的。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關於這句經文我們還沒有完全分享完,就留待下節課繼續來分享,「信使可覆,器欲難量」這句經文,今天的課程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