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二頁的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女慕貞潔,男效才良」。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這句經文,并且了解到,「女慕貞潔」,所指的就是女子,「慕」是思慕、愛好學習,女子所思慕的是貞婦、潔女這樣的品德,也就是一種堅貞而又自潔的品德。「貞」是指女子未嫁之時保持她的童貞,如果是已嫁的婦人則從一而終,夫死不改嫁。這種貞潔的節操是女子所要堅守的,「潔」所指的也是高尚而又清白的節操。

  「男效才良」,這裡所談到的是男子,「效」是效法的意思,男子所要效法的是什麼樣的人呢?「才良」所指的,就是有才又有德行的賢德之人。「才」所指的是才能,「良」是賢能之人的意思。因此「男效才良」就是指男子所要效法的,是既有德行、又有才幹的賢人。這是作為男子要效法和學習的榜樣。前面的課程我們也針對漢字「女」、「貞」還有「男」,從字形、字義等方面來跟大家分析這幾個字,它在造字之時最初的本義,這是幫助我們能夠加深對於這一句經文的理解。

  下面我們要為大家舉一個例子,在歷史上關於「女慕貞潔」這一句經文,有一位非常好的榜樣「班昭」。說到班昭,我們學習過了《二十四史》當中的《漢書》,在《三字經》當中就有介紹了《史記》跟《漢書》的成書的經過。提到《漢書》我們都會想起,在漢朝時期有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女子,那就是班昭。說到班昭,我們看到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中,就繪製了一幅班昭的德像。在中國的歷史上,能夠成為《華夏道統源流》當中的古聖先賢,大多數都是以男性居多。江老師在繪製這組古聖先賢的圖,絕大多數都是男性的形象,只有很少的幾幅畫,是繪製了中國古代的女性。

  例如軒轅黃帝的妃子嫘袓,還有漢朝時期的班昭,這些女子她們的德行真正是流傳千古,成為了後世女子效法和學習的榜樣。當然還包括我們常常舉出的周朝時期「三太」,太姜、太妊、太姒。提起班昭這位女子,人們就會想起她的父親班彪以及她的哥哥班固,正是因為有班氏家族這一家,共同來完成《漢書》這部著作。我們在《二十四史》當中,後人才能夠看到,這部跟《史記》可以并稱的偉大的史書。而這一部書,是在班彪以及班固、班昭,他們的手上共同完成的。班昭十四歲就嫁給了同郡的曹世叔,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她的丈夫很早就過世了。所以班昭就獨自把她的兒子撫養長大。

  因為班昭是一位很有德行而又有才華的女子,所以在漢朝時期她受到了君王的賞識,被召入了宮廷當中,成為了這些皇后還有貴人們的老師,所以後人都尊稱她為曹大姑。非常難能可貴的是,她的兄長班固在撰寫《漢書》,很不幸的是《漢書》這部史書沒有完成,哥哥就過世了。於是班昭就繼承了她哥哥的志業,來到宮廷當中繼續續寫這部《漢書》。她把她的父親還有兄長所編纂的《漢書》,進行了分類整理以及修訂,同時班昭又以個人的力量,把《漢書》當中的「八表」和「天文志」,補寫完成。這就完成了在《二十四史》當中,非常了不起的一部著作《漢書》。

  班昭作為一位女子,我們看到在她身上的這種節操,是深深值得後人效法與學習的。首先她丈夫過世之後,她以自己的力量,「守貞」,就是守住節操,獨自撫養孩子成人。在她進入宮廷當中,因為她出眾的德行與才華,而成為了皇后和貴人的老師。再來她繼續著父親和兄長未完成的事業,而將《漢書》這部史書編輯整理完成。這就是班昭這樣一位柔弱的女子,在她一生當中,勇於肩負起歷史賦予她的使命。到了晚年,班昭就利用她的閒暇的時間,完成了《女誡》這篇文章。一直到現在,我們打開《五種遺規》當中的《教女遺規》,首先看到的就是這部《女誡》。雖然這篇文章只有一千六百字,但是它對於後世的影響非常的深遠。

  這篇《女誡》分作七章,本來這篇文章是班昭用來教導自己家庭當中的女子,等於是對女子的一部家訓一樣。可是由於班昭她的德行與才幹所感,這部《女誡》完成之後,在京城當中人們就爭相傳抄,它不但是在宮廷當中,對於皇后、貴人等等的女子起了很重要的教導的作用。而且在《女誡》這部書當中,班昭所闡釋的許多觀點,對於後世也產生了具大的影響。通過學習《女誡》,也就是把家裡當中的女子都教育好了之後,這才能夠營造出幸福而又美滿的家庭的氛圍。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佛門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非常重視女子的教育。特別強調治國平天下,女人是有一大半的責任,所以印祖是非常重視女子的教育。為什麼?因為在女子身上,她所要肩負的職責就是相夫教子,也就是家庭能不能培養出賢德的子孫,社會國家是否能夠造就優秀的人才,這個權力都是掌握在女子的手上。在許多年前,開吉曾經整理過一篇文章叫做《女子不可不讀的良箴》,這篇文章後來就發表在網路當中,有許多的老師也都曾經看過,并且對於這篇文章大家看了之後都深受感動。

  因為班昭的《女誡》,它是文言文內容比較長,所以我們在這篇文章當中,就把它其中的要點提取出來,有一些內容翻譯成白話文,這樣就便於許多的女眾,她們如果想要了解古人所談到的,例如女子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等,看這篇短短的文章,就可以了解班昭《女誡》當中的大意。我們這裡也節取了這篇文章的一部分,因為它內容比較長,如果在《女誡》當中分做七章,我們這裡節取了其中的四章,來跟大家做一下簡單的介紹。詳細的內容,大家也可以把這篇文章找出來,可以供養給大家來共同學習。

  《女誡》的第一章談到「卑弱第一」,《女誡》的七則是以「卑弱第一」來開篇的。在《女誡》當中說,古代女子生下來三天,就讓她躺臥在床下,「弄之塼瓦」,擺弄這些塼瓦,並且祭告祖先。為什麼古人要這樣做呢?她臥於床下,這是表示作為女子,她的生性是要謙卑、溫和、柔弱,處處都不敢在人之先,是要這樣的一種性情。擺弄這些塼瓦,表示作為女子,她要把家中的這些家務承擔起來。這女人一定不能懶惰,她要時時刻刻辛勤地在家中服務於家人,努力地做她本分應當要做的這些家務的勞動。而祭告祖先,表示在這家庭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祭祀。這一年當中很多時期很多的時節,都是需要祭拜天地、祭拜祖先。而這些例如準備供奉的祭品,張羅這些祭祀的工作,這都是女子所要承擔的責任。

  這三點,是女人的「常道」,也是禮法的典教。如何做到「卑弱」呢?卑弱所指的就是謙卑、柔弱。因為女子的德行就像大地一樣,她能夠謙恭、能夠包容,這才能養育萬物。如果反過來,女子非得要撐起半邊天,特別地強勢而又傲慢的話,那這樣的性格,對整個家庭的成員都會造成傷害。所以謙卑、柔弱,這是女子就像大地一樣,要具備這樣的德行,她時時處處對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能夠謙虛忍讓。對待一切人、事、物能夠有著真誠恭敬的態度,在家庭當中有什麼好事,都是先讓給別人。你看一個母親在家庭裡面,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好的東西,她都是先孝敬公公婆婆,先照顧丈夫、照顧兒女,自己都是退在最後,先把好的都讓給別人。而且所做的種種的善事不會對外宣揚,但是如果做錯了事情,她也不會推脫責任。

  我們看到如果一個家庭當中,作為母親能夠具備這種溫婉賢淑,而又謙恭柔和的品德。那作為孩子他看在眼裡,每天都效法學習母親的德範,那他到社會當中,當然也都處處不會跟人去競爭、鬥爭,這個孩子從小自然就養成了一個很好的秉賦、很好的品德,這都是媽媽給他做出的榜樣。而作為女子,她在家庭當中總是能夠忍辱負重,常常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像這一些,都是謙卑柔弱,不敢在人之上,是這樣的性情。這就是班昭教導女子,我們性格一定要卑弱,這種卑弱代表的是一種謙虛的美德、是溫和的態度,這種良善的性情能夠滋養整個家庭。

  再來作為女子一定不能夠懶惰,要勤勞,能夠像《弟子規》當中所說:「朝起早,夜眠遲」。我們想想看如果一個媽媽她非常地懶惰,家務事情也懶得去做,早上也懶得起床來做早餐。那我們可以想象作為兒女來說,他早上沒辦法吃到媽媽煮的早餐,常常都要到外面去吃外面買的這些食物,或者是作為母親來說,她不能夠把家裡這些衛生打掃得干干凈凈,那就會造成丈夫跟孩子,特別是孩子從小生活的環境就是很髒亂。這種情況,都是因為作為女子不能夠勤勞所造成的。如果反過來,女子能夠具備勤勞的特質,每天親自來操持跟料理家務,不怕辛勞,這樣就能夠給全家人,從公公婆婆到丈夫還有她的兒女,都有一種歸屬感,覺得這個家庭非常溫暖。家庭的環境乾淨整潔,而且一家人辛勤地工作或者是讀書回來之後,都能夠吃到媽媽所煮的美味的三餐,這是一個家庭具備凝聚力的前提。

  所以我記得師父上人,在講《無量壽經》的時候就曾經講過,說為什麼古時候的家庭,能夠這樣的穩定,這是跟母親能夠煮一手好菜是分不開的,全家上下走到哪裡去吃的這些飯菜,都沒有媽媽煮的飯菜好吃,那他自然就不會天天想著往外跑,三頓飯都會想到回家來吃。所以母親能夠非常認真地去料理家務,做事情井井有條、有始有終,這就是體現出她勤勞的特質。

  再來曹大姑班昭就有談到,女子的容貌,她面容是端莊,非常莊嚴,舉止也是很恭敬,具有清靜自重的品德。在家裡作為女子來說,她也不會隨便地去戲笑或者是玩鬧,像這樣的性情她就能夠祭祀祖宗。祭祀祖宗對一個家庭來說,也是一件大事,這是孝道的體現。那正如同師父上人常常教導我們的,你看連久遠之前的祖先都能念念不忘,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呢?所以一個家庭承擔祭祀祖宗的責任,這樣的女子她必須是品德、節操、修養各方面都相當地好,這樣子祖宗才願意接受這樣的兒孫的祭拜。女子要負責去準備這些祭拜的供品,把這些供品都準備得整整齊齊的、洗得干干凈凈,擺放在供桌上也是很端正,用這樣的一種行儀來供奉家庭的祖先、供奉列祖列宗。所以祭祀祖先,女子要有足夠的德行,才能夠得到祖先的歡喜。這是曹大姑班昭談到「卑弱第一」。

  《女誡》第二章談到「夫婦」,夫婦之道,這在人倫、五倫關係當中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知道一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這個細胞健不健康,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和諧是會有影響的。而在五倫關係當中,這關係最密切的就是夫婦,夫婦是生活在同一室當中,夫婦之道這是人倫的大節,它有非常深刻的道理在其中。我們前面曾經比喻過,你看父親跟母親,父親就像天,在《易經》裡面是以「乾」為代表;而母親就如同是大地,《易經》當中以「坤」為代表。夫婦之道,它就有著陰陽參配的道理,所以夫婦這一倫,作為丈夫他能夠做到「夫義」,作為太太做到「婦聽」,夫婦二人都各自把自己的職責跟本分盡到位。

  其實這種職責跟本分,是代表著在一個家庭當中的不同的分工。比如說先生,傳統的社會當中,比如說是在農業的時代,我們上次介紹過男子的「男」這個字,從事於農業生產的話需要身強力壯,所以往往都是男人在承擔這樣的工作。丈夫就是要負責家庭的經濟生活。作為妻子來說,她在家裡則是承擔著更為重要的責任,那是什麼呢?她上要孝敬公婆,那麼下,這個家庭能不能培養出賢德的人才,都是取決於這位母親。這是作為夫婦的職責與分工有這樣的差別,所以夫婦是人倫的大節。

  所謂是「信天地之弘義」,夫婦這一倫,它對於社會、對於國家能不能穩定,關係是很重大的。丈夫假如說他沒有德行,就不能夠引領妻子,同樣的如果妻子沒有德行的話,她也沒有辦法承擔起相夫教子的責任。丈夫不能引領妻子就失去了他的威嚴,如果妻子不能夠輔佐丈夫也就失去了道義。所以班昭在《女誡》這篇文章裡面也特別強調了,我們看她在「夫婦第二」這裡就有談到:「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這就是強調了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他都是要有相當的德行,相輔相成才能夠共同成就這個家庭的幸福美滿。因此男子的教育固然是很重要,對於女子的教育可以說更是迫切而又必須的,這是第二章。

  我們再看第三章,第三章是「敬慎第三」。在這一章當中就有談到:「陽以剛為德」,我們常說陽剛,這是代表男子。而「陰以柔為用」,這「陰柔」兩個字常常是并用的,它代表的就是女子的品德。所以男子生下來就要具有陽剛之氣,而女子則是相反,女子是以柔弱為美,這不能夠倒過來。如果女子很陽剛,男子很柔弱,相對於在《易經》當中所強調的,男子是代表「乾」,女子是代表「坤」,這是符合大自然的規律的,是不能倒過來的。因此諺語當中就有講到:「生男如狼,猶恐其尫」,「尫」指的就是虛弱跟懦弱的意思,一個男人他要具有陽剛之氣,所以就像一頭野狼一樣,他不能夠顯得非常懦弱。而女子則是相反:「生女如鼠」,就像一只小老鼠一樣很柔弱,「猶恐其虎」,你千萬不要把女兒,教成一只母老虎。如果女子特別剛強的話,她不但是會傷害到家裡的所有的人,而且她對於自身這種性格,也是對於自身最大的傷害,這些其實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

  班昭曹大姑強調:「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順」。要以「敬」來修身,以「順」來避強。所以女子要具有「敬」,敬就是恭敬,順是順從,這種恭敬和順從是女子、婦人的大禮。那究竟什麼是敬呢?敬就是恭敬的意思,它所代表的就是一種持久而不變的謙恭的態度。持久,也就是一個女子,她不能夠貪欲很強,而要知足常樂,只有知足才能夠持久。我們想想看,其實這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例子,如果一個女子她的貪欲很強,那變成說丈夫還有家人,時時刻刻都要來滿足太太的需求,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女子的貪欲,最終給她的丈夫帶來了很大的災禍。這個欲壑難填,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看到很多,比如說高官落馬,因為貪污腐敗而被國家的法律規章制度制裁。那你探究它的根源,往往官員會走向貪污腐敗的道路,這和他的母親或者是妻子都是分不開關係的。

  作為女子,她不能夠對於物質的欲望太過貪求,否則的話這種貪,就變成家人要想盡辦法去滿足她的貪婪、她的欲望。那最後如果觸犯了法律的底線,那你看這個家族本來,是幸福和樂美滿的家族,最後確遭至了牢獄之災。這往往跟女人,她的貪欲不能夠得到滿足是有關的。如果這個女人她特別知足常樂,生活的需求她能夠勤儉持家,那這就能夠給家庭帶來了很大的福報。這裡強調「敬」跟「順」,敬就是代表一種謙恭的態度,順就是寬和、寬裕,這種寬和的要領也在於謙恭卑下。

  再來特別是在家庭的生活當中,比如說我們常常看到家庭的成員,他們會發生一些衝突,這些是在所難免,因為在一個家庭當中你說低頭不見抬頭見,天長日久難免彼此之間會有一些衝突發生。那這時候如果我們可以具備一種謙虛、柔順、寬和的態度,在很多的意見不合的情況之下不要太強勢,不要覺得自己處處有理甚至據理力爭,這一點是維繫一個家庭的成員之間能夠彼此融洽相處。這不在一個「爭」字而是在一個「讓」字,這一點特別作為妻子,為什麼呢?因為女人的天性就是比較柔弱,能夠謙虛卑下。所以當有爭執的時候如果作為女子,她能夠在緊要關頭,她不要處處都爭一個理,而能夠謙虛卑下,以柔克剛,那這種情況就像很多家庭的衝突跟悲劇可能就能夠避免。

  《弟子規》當中也強調:「言語忍,忿自泯」。作為妻子她的性格跟言詞柔軟溫和,這對於家庭的和睦,對於家庭的幸福美滿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妻子要能夠和風化雨、海納百川。我們就想想看,為什麼人們常常用大地來形容一位母親的胸懷?就是作為一位母親,你看大地有什麼特質呢?不管是在大地種滿鮮花也好,還是把許多污穢的這些垃圾丟在大地上,作為大地從來都不會抱怨,它都能夠默默地承受。這就是作為妻子,她如果有謙虛柔順的性格,她處處能夠和風化雨、海納百川,家庭有許多的這些衝突,都能夠在女子的這種德行當中去化解。

  如果夫婦這種恩義、情義、道義,都能夠常常保持的話,幸福美滿、百年好合的家庭,就能夠常常的出現。所以現代社會,有一個讓人非常憂慮的問題,就是離婚率特別高。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現代這個時代的女人都特別地強勢,女人她覺得我不用依靠丈夫,我也能夠自己去奮鬥拼搏。所以常常就是很輕率地做出了離婚的決定,她沒有想到自己忍不了一時之氣,就會給整個家庭帶來了一生的痛苦。比如說你上邊有公公婆婆,公公婆婆看到自己的兒女家庭不幸福,那作為老人的話他心裡該多麼難過。這下面還有兒女在膝下,如果孩子小時候父母離婚,他或者是得不到父愛,或者是得不到母愛,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在他幼小的心靈當中,就埋下了很深的痛苦跟傷害。所以女子的德行,這種謙恭柔順,能夠海納百川、包容萬物,就代表一位女子的心胸要寬廣,不要因為一點點小小的這些衝突,就輕易地做出離婚的決定。

  所以我們要多看看古人這些過來人的言語,不要認為說這都是古時候的道理。我們要想想看,為什麼古代有那麼多幸福的家庭?在古時候很少聽到離婚,那這都是女子,從小她在母親這裡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像班昭她所講的這些《女誡》的道理,這都是母親在女兒小時候,就已經把這些道理教導給她。所以這都是我們要謙虛地來學習的 。

  《女誡》的第四篇談到「婦行」,女子她有「四行」,包括婦德、婦言、婦容還有婦功。這是作為女子,班昭在《女誡》當中特別強調,德、言、容、功這四行。我們想想看,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究竟應該如何來落實呢?首先「婦德」就是我們《千字文》這句經文所說的,「女慕貞潔」,這所談到的就是婦德。能夠閑靜貞潔、舉止安詳、守住節操,而且女子要有羞恥之心,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夠符合禮,符合法度,這是婦德。

  再來女子的言語非常重要,你看為什麼古人說治家為什麼治得那麼好?他就強調不聽婦人之言。所以女子的言語是攸關這個家庭,是否能夠幸福的關鍵之所在。如果一個女子受到了很好的德行教育,她在言語的方面都能夠小心謹慎,在家庭當中她所說的話,一定都是能夠給人帶來利益的言語,而不是給人帶來傷害的言語。一定是柔和的言語,而不是粗俗惡劣的言語,都是講的善言善語。為什麼古人特別強調要戒除這種口舌是非,就是因為口舌是非這種張家長、李家短,因為古時候很多的女子讀的聖賢書比較少,所以她的教育往往都是來自於父親、母親,家庭給她的熏陶與培養。

  如果這位女子心胸很狹窄,平常又讀聖賢書讀得比較少,就很難免對於家庭一點小事就會斤斤計較,說一些張家長、李家短的這些是非,那這些都會給家庭關係帶來很深的傷害。你看為什麼兄弟不和,很多時候都是女子在旁邊,說一些不應該說的是非對錯的言語。所以女子的言語是很重要的,你說話呀什麼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說出來會影響家庭的和氣,什麼話說出來能夠給家庭的人際關係帶來好的影響,這在出口之前都應該三思而後言,不能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所以言語是一門重要的功課。

  再來「婦容」,婦容最重要的就是在於,要把衣服都整理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所謂「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所以穿衣服並不是說一定要打扮得非常的花枝招展,而是首先是要乾淨整齊。比如說這些骯髒的衣服要及時去清洗, 把衣服晾乾,把衣服熨得整整齊齊的。平常這些個人衛生,刷牙洗臉、洗澡沐浴等等,都能夠保持得很乾凈。平常穿衣服就符合自己的身份,穿得端莊得體。這些是婦容的標準,並不是說一定要打扮得特別花枝招展的。

  那最後就是「婦功」。婦功,因為古代是農業社會,所以強調男耕女織。許多這些紡紗織布的工作,都是女子來負責的。當然我們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衣服就不需要自己來製作。除了這些紡紗織布之外,也有一些家務的工作,就是因為古代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女子要負責比如說煮飯,要負責把整個家庭的環境打掃得很乾淨,這樣就讓家人有一個非常溫馨而又舒適的家庭環境。能夠做得一手好菜,也能夠讓全家上下的飲食各方面都非常健康,這些都是屬於婦功的這個方面。

  這是《女誡》的內容,我們節取了一部分來跟大家作分享。這篇文章除了前四章之外,後面還有「專心」、「曲從」以及「叔妹」這幾章。這些對於在家庭當中,怎麼處理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曹大姑在這篇文章裡面,都很詳細地來為我們說明。所以為什麼陳宏謀先生在《五種遺規》當中,特別要專門列出《教女遺規》,而且是把曹大家的這篇《女誡》放在前面,這都是有很深的道理。陳宏謀先生作為一位清朝時代的封疆大吏,他同時也是一位教育家。因為他所到之處都非常重視當地的教育,特別他任職的地區有一些是屬於少數民族的地區,所以他會興辦很多學校,專門用這些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來教導當地的孩子。甚至於陳宏謀先生有時候還會親自去給讀書人上課,所以這位官員他在乾隆時代,是乾隆皇帝手下兩位封疆大吏當中的其中一位,就是最著名的封疆大吏。

  這就是說陳宏謀先生很懂教育,而且他的教育是經歷過實踐考驗的,他把教育的這些經驗累積在一起,結合古人在歷史上的這些重要的篇章,整理成了《五種遺規》這套書。這套書從乾隆時代開始,一直到清朝後期,我們在國子監的教學當中,還能夠看到這部書作為一個非常普遍的教材,它的流通面是很廣的。所以陳宏謀先生是乾隆時期一位非常優秀的教育家,他深深懂得這個社會,你要把士、農、工、商各個層面的人都教育好,應該用什麼方式來教育。在《五種遺規》我們就會看到,從《童蒙養正》開始,有《訓俗遺規》,《訓俗遺規》就是去教育普羅大眾的,是屬於社會教育。還有《教女遺規》,你看《教女遺規》就是特別針對女子的教育,它單獨成一本書,再來他對於官員的教育也有《在官法戒錄》。這部書是雪公太老師跟師父上人都很重視的一部教材,我們有機會可以多多地來深入學習《五種遺規》當中的這些篇章。那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女誡》的部分我們只介紹前四篇,簡單做一下介紹,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深入來學習這個篇章。這句經文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請接著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從第六十二頁的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知過必改」這一句經文大家很容易懂,「知過」就是指知道自己有過錯有過失能夠覺察出來。「知」是覺察,「過」是過失的意思。我們知道了自己有過錯,要怎麼辦呢?「知過必改」,就是一定要改,「改」是改變的意思,把不良的事物革除讓它變好,這是「改」。我們學習聖賢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改過、要改心。也就是學了這些聖賢的道理,在生活當中能夠學以致用,從心來改起,這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能說我學了很多道理,但是一到要落實的時候,都覺得這是我做不到的。那麼我們學得再多也沒有效果,所以「知過必改」這句很重要,大家千萬不要小看,認為說這句話好像三歲的小孩都知道、都會念,但是往往八十老翁做不到!

  「改」,代表的是改變,改變著重的並不是在改外表,張清泉教授強調,最重要的還是要改變我們的心靈。就如同在《大學》經文當中所強調的,「格物致知, 誠意正心」。那什麼是「正心」呢?「正」是修正的意思,也就是要改變心。要改變我們的心從什麼地方入手?「先誠其意」。從這裡我們就能夠了解到,它前後的因果的關係。有很多人覺得,哎呀我現在這個煩惱習氣很難改,我的內心觀念都很難改,究竟原因是出在哪裡呢?《大學》裡面的經文就給了我們答案,要「正其心」就要先「誠其意」,我們如果意不誠的話,心又怎麼才能夠正呢?這是張清泉教授,在這裡引用的是《大學》當中的經文。「欲正其心」就要「先誠其意」。

  「誠」它有代表誠實,除了誠實之外還要坦誠,也就是我們願意把自己心靈的門窗打開,把心打開就好像開啟了一道門窗一樣,如果門窗不打開那怎麼可能進得來呢?所以「正其心」就好像清潔工人,要來整理我們內心的垃圾一樣,你要把這些垃圾清乾淨就要先把門窗打開。「欲正其心」要「先誠其意」,就是打開自己的心靈這是很重要的。這是講到「知過必改」,要改心。

  「得能莫忘」,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得能莫忘」這是強調,當我們學到一種知識或技能。「得」是求知而獲得的意思,「能」是指的知識技能。學會之後「得能莫忘」,「莫忘」指的是牢記不忘。我們要牢記不忘,也就是要常常的複習,所謂「學而時習之」,要常常複習。然後「日之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也就是我們學過的一定要常常複習,不然的話你學完了接著又去接受新的知識或者是技能,那永遠接受不完,又把前面都忘記了。這就是「得能莫忘」,這樣的意思。

  就如同我們現在學習《千字文》的時候,我們每天都在練習歐陽詢的《千字文》,照著這個字帖來寫毛筆字,這也是師父上人特別教導我們,要把毛筆字練好。所以每天就會用早晨的時間來寫《千字文》,學《千字文》的字帖有一個好處,這一千個不同的字,它的間架結構、還有它的筆法,通過不斷的練習,就能夠強化我們寫毛筆字這種用筆、結構,就讓它形成了一種深刻的記憶。所以這都是要反反復復地去下苦功夫來練習。

  我們一邊寫《千字文》,一邊就聆聽師父上人所講的《太上感應篇》,每天早上拿這個作為早上的一個功課。會覺得《太上感應篇》,因為最初師父上人教我們要學講《太上感應篇》,我印象當中應該是二零一零年左右,師父上人教我們講《太上感應篇》,要我們把這門課要講滿十遍,至少要下這樣的功夫。所以那時候真的很聽話,剛好那時候聽眾也比較固定,我們有一個大班的課是每天早上,早餐之後大概七點半到八點,這個大班的課就會有五十人到一百人左右的聽眾。晚上有一個小班的課,大概是三十人左右的一個小教室。所以那時候很勤快,就每天都堅持學講《太上感應篇》,真的把這十遍講完。這是在二零一零年左右,那個時候學習的,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雖然這門課自己已經講過很多遍,可是現在重新再來聽師父上人所講的《太上感應篇》,確覺得字字句句都很入心。所以我們不要覺得說哎呀這個我已經學過了,學過了如果能夠常常複習,并且著重於在生活當中,是不是我學過的這些都有把它落實呢?像我現在聽《太上感應篇》,師父上人所講的字字句句,就會去對照自己在生活當中有沒有落實,這就能夠把這個課學得更加的深入。

  所以我們將來學《聖學根之根》,到後面也會共同來學習《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我們會覺得學習聖賢教育這是一輩子的事,而且學習聖賢教育,它對我們一輩子都會產生影響。就像開吉十年前學過的這十遍《太上感應篇》,就會感覺說自己的人生,就會對照著《感應篇》師父上人所開解的字字句句去落實。所以這十年當中,也是很認真地去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都是當時下了苦功夫,對於現在產生影響。到現在過了十年還是用這種謙虛的態度、當學生的態度,不要覺得說自己已經學過了,而且跟人家講了那麼多遍了,不要有這種的想法。依然是很謙虛的,一字一句的認真地去聽,現在聽一遍又有一遍的感悟。結合自己的人生的經歷,就覺得師父上人的字字句句都是苦口良藥,也反省這字字句句是不是我們都有把它落實到位?所以每聽一遍就有聽一遍的悟處。現在每天早上寫《千字文》聽《感應篇》,那可以說是一天當中最歡喜、最快樂的時光。我們現在看到這句經文,「知過必改,得能莫忘」,對於這句經文的體會就特別不一樣。

  下面我們就開始來看這句經文,首先先來看一下這當中的漢字。因為《千字文》是由一千個不同的漢字來組成的,我們講到每句經文,就挑選有代表性的漢字來跟大家作分享,讓大家可以體會到這個漢字它的形體之美,了解到它造字的時候這個字的本義是什麼,甚至於它有什麼引申義。這樣子來學習我們會感覺老祖宗,所留給我們的漢字、文言文,真的是美不勝收,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文化的載體。

  我們來看一下「知過必改」的「過」。「過」這個字大家看到金文跟小篆的字形,這個字形是用《正中字典》的金文跟小篆,這個字形看起來是有一些接近的。小篆的「過」,它是「從辵、咼聲」,也就是「過」這個字,它的組成是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是左邊的「辵」,辵就是我們常說的走之旁,俗話說走之旁,而這個部首它是讀chuò。大家要是背過《說文解字》的五百四十部首,對每一個部首的讀音應該都有所掌握,右邊「咼」這個字是它的聲符。「過」這個字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是「度」,也就是經過這裡,要去到那裡就是「過」。所以它「從辵」,辵就是走之旁。

  再來「咼」這個聲旁,它是有加上三點水這個字的省文,「渦」它有水漩流的意思。這是在河水當中能夠見到水漩流這個意思。而我們說「過」在《說文》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度」的意思,這個「度」跟加上三點水的「渡」(渡河的渡),是相通的,所以「過」就有「渡」,加上三點水的渡的意思。所以它的聲旁就是右則的「咼」這個聲旁。這是它的形,音不用講了,它讀過。而它的義,我們看它名詞的第一個意思,就是錯誤的言行,叫做「過」。比如說《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說:「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過」,就是錯誤的言行叫做「過」。我們知道這個義項並不是「過」字本身的本義,這是它的引申義。它的本義就是在動詞的第一個義項當中說:「度,由此到彼」,就是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這才是「過」這個字的本義。

  介紹完了「過」字,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得能莫忘」的「能」字。說到「能」這個字就很有意思,為什麼呢?我們來看「能」字,它的金文的形體以及小篆的形體,大家就會覺得說這個形體看起來很像一種動物,它怎麼會是「能」呢?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來開始跟大家分析它的金文跟小篆。首先來看一下金文的形體,這個形體我們是看《正中字典》當中引的金文的形體。金文的「能」,林義光先生認為,按照《爾雅》的解釋,《爾雅》是怎麼解釋「能」的呢?爾雅說:「鱉三足」,這就是「能」,這是在《爾雅·釋魚》當中所解釋的,這就是「能」的本義。

  所以「能」,這是一種傳說當中的動物,《爾雅》的解釋是「鱉三足」叫做「能」。在古時候毛公鼎當中的「能」字,它就像是有三個腳的樣子。所以大家看金文、小篆的形體,就會看到好多隻腳在那裡。這就是說明「能」這個字最初的本義,所指的就是一種動物,這種動物它身上有三個腳,就是三足,三足的鱉叫做「能」。在《漢書·天文志》當中說:「魁下六星,兩兩相比曰三能」,這裡它所取的也是三隻腳的這種形象。而小篆的「能」跟古文當中的「熊」,形體是很相近的,所以就有一個誤解認為「能」是熊的一種。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在《爾雅》當中的解釋它是「三足鱉」才是「能」。這種三足鱉在古時候人們應該是有見過的,但是在現代,人們就沒有見過三足鱉的樣子。

  我們再來看小篆的「能」字,小篆的「能」是由「肉」,肉字旁是它的形旁,它還有聲旁,聲旁就是「㠯」,我們看這個字它讀yǐ,它跟以為的「以」是異體字,是相通的。「足似鹿」,它的腳就像鹿的腳。這個字「當上向右橫視」,從上面往右,橫著看,前面的「㠯」這個部分就像是它的頭,後面後上的「肉」就像它的身。所以我們會看到這種動物,它的背部是很堅實而且肉很多,它的後面就像鹿的腳。《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能」這個字的本義是「熊屬」,也就是像「熊」這一類很強壯而堅實的動物。「能」這個字它從「㠯」,「㠯」它本來是像頭,但是把「㠯」當作是聲旁,也是說得通的。因為「台從㠯聲」是讀胎,「矣從㠯聲」雖然是讀已,而「從矣得聲」的其它的字,比如說「唉」,口字旁的唉,還有埃及的「埃」,還有挨打的「挨」,以及「騃」,就馬字旁的「騃」,它的讀音就是用古人反切的這種標音法,都是接近「徒哀切」。「能」這個字它的古音是「奴來切,讀若耐」,所以「能」它從「㠯」聲。

  但是徐灝這位學者他認為,「能」是古「熊」字。《夏小正》當中說:「能罷則穴」,也就是「熊羆」的意思,「羆」就是一種大熊,是毛皮呈黃白雜紋的大熊。「羆」我們看這有它古文的寫法,是「從能」,這是它的正名。「自借為賢能之能後」,我們知道這個字它本來造字的時候,是一個動物的本義,是指的一種動物。可是後來「能」這個字,就被假借為賢能的「能」,被假借為賢能的能之後,就沒有再反過頭來,就是說被它借過去的意思,就成為了「能」這個字的常用的意思。那於是怎麼辦呢?就「以火光之熊」來作為這個獸的名稱,「為獸名之能」。這時候因為「能」字已經變成賢能的能,所以「能」這個字的本義就用「熊」來代表。時間長了之後,人們就不記得「能」這個字的本義是什麼。《爾雅》說:「鱉,三足能」,這是「異物同名」,這個解釋就是徐灝對「能」這個字的解釋。

  因此我們看到「能」這個字,它作為名詞最初的意思就是形狀像熊,腳像鹿的一種動物,就叫做「能」。但是我們會看到,在《正中字典》我們翻到下一頁,也就是一百九十五頁,大家看到如果按照《爾雅·釋魚》的解釋,「能」這個字最初的本義就是「三足鱉」的意思。「三足鱉」現代我們看不到這種動物,這種動物可能是在古時候出現過,所以《正中字典》這裡有引《三才會圖》當中所畫的「三足鱉」的形象。大家看到這個圖就知道「能」字,在《爾雅·釋魚》當中對它的解釋,就是三足鱉的意思。

  如果我們解釋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形體,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一點雜,有的典籍對它的解釋認為是「三足鱉」,這明顯就是一個水裡的動物,可是《說文解字》當中對它的解釋則是「熊屬」,認為就是像「熊」這類很強壯堅實的一種野獸,那這就不是水裡的動物。這是不同的典籍當中對於同一個字,它的本義是有不同的說解。我們結合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再來看一下林義光先生的解釋,還有《說文》解釋,以及徐灝的解釋。這些解釋都是有它的根據的,我們都可以用來作參考。

  總之「能」這個字,它後來被引申為「人才」,或者是能夠擔任重任的人,就是賢能的「能」,不是它最初造字時候的意思,而是這個字被借來用作賢能的「能」,之後只好用「熊」字,就是下面有個四個點,這四個點就是火,用這個字就來代表「能」它原本的意思。所以一個字它的演變的過程,這樣借來借去的也是非常有趣,但是我們從金文跟小篆的形體當中,其實是可以看出,它最初就是指的一個動物的一種形體。那它作為賢能的「能」這是後來被借用的,借用之後就不還了,所以只好又用另外一個字來代表這個字本來的意思,這是很多漢字都有這樣的一個演變的過程。

  下面,我們介紹完了這兩個漢字之後,就來看一下《千字文》的經文,首先先來看「知過必改」。說到「知過必改」,我們在學習了《聖學根之根》前面的這些經典,也有跟大家分享過師父上人曾經寫過的一幅墨寶。那這幅墨寶,我們覺得這裡的字字句句,對於我們的生活行為,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座右銘。師父上人寫道:「聖人之所以成聖者無他」,你說聖人跟普通的凡夫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師父在這裡就為我們講出了答案,就是「勤於講學,勇於改過而已」。你看聖人跟凡夫區別在哪裡?其實沒有什麼非常神奇的地方,只不過是聖人「勤於講學,勇於改過而已」,他每天都沒有離開聖賢的經典,把「教學為先」作為自己的一生的使命。學了聖賢經典之後,又能夠用經典當中的道理來指導自己的生活。所以「勇於改過」,學了之後才知過,知過又肯改過,這就是聖人的行持。

  「其教化眾生,貢獻社會亦無他」,聖人教化一切眾生,他對於社會、對於國家所作出的貢獻究竟在哪裡呢?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神奇的地方,就是「勤教學,勇改過耳」。所以對於聖人來說,他的一生就可以用這一幅字來概括。他一生當中都把「教學為先」作為他的神聖的事業,盡其一生都去推廣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育。而且他自己本身也能夠做出知過改過的好榜樣,這就是聖人跟凡夫的差別。所以這一幅墨寶是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令人感到很有受用的一幅字。我覺得這幅字,可以把它用作自己的座右銘,常常反省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跟聖人到底有多少差距呢?我們是不是像聖賢人這樣勤於講學呢?是不是時時刻刻都勤勉努力的,來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呢?再來反省我學了這些聖賢教育之後,自己的毛病習氣究竟改正了多少?這是這幅座右銘應該貼在自己的額頭上,放在自己的心上,用它來勉勵。

  記得在十年前,我們在學習《太上感應篇》的課程的時候,因為師父上人教導我們,這門課,一開始學習《太上感應篇》,那時候就教導我們一定要把它講過十遍,這是師父對我們的要求,所以我們就非常認真地去落實。那時候有一個特別的機會,到了香港,那段時間師父還住在跑馬地。所以到香港跑馬地,師父上人的精舍當中,用完餐之後,我們都會在客廳裡面跟著師父一起繞佛。所以開吉那時候就非常斗膽地跟師父請教,開吉身上究竟有什麼樣的毛病習氣是最嚴重的,需要去改正的呢?因為我們知道,最了解我們的就是父母跟老師了,如果父母跟老師會直接給我們提出來這些建議,那都是對我們了解得相當深刻。

  於是師父上人當時就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這句話是出自於《論語》,是孔老夫子所講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如果一個人,他的才華和能力跟周公一樣的好,可是如果這個人他又驕傲又吝嗇,那怎麼樣呢?「其餘則不足觀也已」。即使他還有其它的小善,也就不值得一觀了。言外之意,老師是特別為我們指出,其實我們身上有一種驕傲的習氣,傲慢的習氣。這個習氣可能自己感受不出來,可是父母和老師都看得很清楚。所以師父上人那個時候,就教導學生,教導我們,用這句《論語》的經文來啟發我們,要改掉自己身上的傲慢的習氣。

  我覺得一個人的習氣,真的是根深蒂固,它有一些可能是與生俱來的,有一些就是從小因為太受父母的疼愛跟驕慣,而養成了一種好勝好強,而且又傲慢的這種壞習慣。所以真的是雖然認識到了這個錯誤,可是要把它改過來其實是很難的。這點我們就是特別感恩師父上人的慈悲的教導。為什麼呢?當時講這句話,到現在又過了十年,在最近的幾年當中,師父上人特別交待開吉,要好好地學習《聖學根之根》。那時候,師父講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大概三十七、八歲的樣子,那時候師父就問:你今年幾歲了,多大了?開吉就說,今年已經,那一年大概三十七、三十八,看你講虛歲還是講實歲。於是師父就說:「嗯,那還來得及,你好好地把《聖學根之根》學三年,之後你就來講這門課」。

  所以最近的兩年我們就非常認真的遵循師父的教導,開始學習《聖學根之根》的課程。雖然原本都是學習大經大論,但是現在因為要老實、聽話、真幹,所以就從《小兒語》、《弟子規》這樣的課程開始學起。這個過程我們會體會到,為什麼師父上人會說:「還來得及」,這是因為我們在學習《聖學根之根》的時候,所講的每一句經文都是針對自己的毛病習氣,有一些習氣,年紀小的時候還比較容易改過來,年紀如果稍微大一點又特別愛面子,如果要改習氣真的是非常的難。

  就像在今年,也因為一點事情,就有跟一位同學有了一些衝突。到後來,有一次開吉就主動地跟他認錯,也非常真誠地跟他懺悔。我說,因為師父以前常常會說,我們這一代的年青人都是只會做事,不會做人。雖然有些事情把它認真努力地完成了,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卻因為自己的傲慢,還有不好的習氣,也傷害到了別人。所以處事待人接物,確實就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在生活當中,雖然把事情辦好了,可是把人也傷到了。所以那時候我就主動地跟這位同修去認錯,那時候覺得因為一個人年紀比較大一點,就會比較愛面子,如果說一件事情可能你要去論對錯吧,可能也許我們雙方都是有各自的問題,並不是某一個方面的。可是在這種時候,要我們能夠拉下自己的面子,主動地去向別人懺悔道歉,承認說是我自己做得不好,對別人沒有恭敬心,所以言語態度上,對人造成了傷害。

  就說這時候要拉下面子,真的是很不容易,所以為什麼雪公太老師還有師父上人常說,一個人四十歲之前,你可以嚴厲地去管教他,但是四十歲之後,即使是老師可能也不再說了。你遇到事情自己好好地去反省,老師或者是長輩看你已經過了四十歲了,對你恭恭敬敬,就不會再嚴厲地來批評你,或者是責備你。那我們會感覺到,確實就是人過了四十之後,就會覺得那個面子很重要,如果要把臉面拉下來,主動地去跟別人懺悔道歉,說自己做錯了,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不像小朋友可能小時候犯錯了,父母老師講一下,他很快可以跟同學認錯,或者去跟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認錯。但是一個人到了三、四十歲之後,如果再重複地出現了同樣的問題,要去跟人認錯,這個臉要拉下來真的是很大的挑戰。但是我們覺得畢竟我們是學聖賢書,走聖賢路,再大的心理障礙也要克服。特別是像傲慢,就是自己與生俱來的壞習氣,特別是需要在生活當中去磨練跟不斷地去改進。這樣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修行,才能夠不斷地提升,不斷地有所進步。

  這是談到了這句「知過必改」。那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我們還沒有跟大家分享完,就留待下一節課,再繼續來跟大家做分享。那今天的課程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