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0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二頁的倒數第三行開始看起:「恭惟鞠養,豈敢毀傷」,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恭惟鞠養」,「恭惟」所指的是恭敬的思維、思量。「鞠養」所指的是父母親對於兒女的養育之恩,「鞠」就有養育、撫育的意思。父母生下我們,三年不離懷抱,含辛茹苦地把兒女撫養長大。那「豈敢毀傷」,「毀傷」是毀壞、傷害,父母親生育我們,養育我們,才有了這樣的一個身體,這種生養之恩是非常深重的。所以我們要愛惜自己的身體,身體不能夠讓它有一絲一毫的毀損跟傷害,這就是「恭惟鞠養,豈敢毀傷」。

  上一節課我們也談到了,在《觀經》三福當中,第一福就有一句經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師父上人談到這句經文,說這四句,實實在在的說,只給我們講了四個字,分別是「孝」、「敬」、「慈」還有「善」這四個字。而「孝敬慈善」,這實在來說,是我們修行的大根大本。先看「孝」字,在經典上所舉的是「養父母」,養父母是孝,但我們要知道,「孝」字絕對不僅僅是養父母。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這是中國的古聖先賢還有列祖列宗,留給後世的子孫最為寶貴的遺產,我們要知道珍惜。師父上人強調,在全世界任何的國家和民族,我們都沒有看到這樣完美的工具。

  中國的文字可以分作六大類,稱作「六書」。而「孝」字就是屬於會意字。這個字上面,大家看一下它的結構,它是由上面的「老」,以及下面「子」所組成。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上一代和下一代結合成一體,我們想想看「孝」字,它的味道、含義是多麼地深遠。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這就是「孝」字。而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也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要是不懂得這個事實的真相,就會產生代溝,可是在中國自古以來沒有聽說有講代溝,有代溝這就不孝,「孝」字就不存在。所以「孝」就是沒有代溝,徹始徹終就是一體不二的關係。

  這是從豎的方面來講,而從橫的方面來說呢,在佛法當中說「橫遍十方」,因此「孝」字,真正的意思就是佛家所說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是一個整體,這就是「自己」。而在現代的社會,因為有一些年輕人,對中國文化逐漸淡薄。就有人曾經請教過師父上人,為什麼要祭拜祖先?你看祖先距離我們這麼遙遠,他長什麼樣子我們也不知道,那為什麼還要供奉祖先的牌位?為什麼還要春秋祭祀呢?實際上師父上人強調,當我們明白「孝」這個字的意思,就能夠懂得祭祖先,永遠讓我們體會到是一體的關係,所以這是孝道,這是孝道真實的含義。

  什麼人才能夠把「孝」字做到圓滿呢?實際上來說只有成佛了,孝道就做到圓滿,甚至連「等覺菩薩」都還不圓滿,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這就是孝道不圓滿。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像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學所教的是什麼呢?原來這一部《大藏經》只說了一個「孝」字,所以《華嚴經》當中說,「一即一切」,「孝」是「一」。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離不開「孝」字,都是從「孝」字演變出來,還歸這一個「孝」字,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但說不敬父母是不孝,不敬師長也是不孝,不敬長官是不孝,不敬眾生還是不孝。換言之,縱使是我們在工作當中,沒有把這項工作做好,或者不能夠盡心盡力地去做,這也是不孝。可見得「孝」字,它的含義確實是涵蓋了整個宇宙人生,這一點我們就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師父上人特別教導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就是從「孝親」做起。如果不孝親,你要說恭敬佛,講的不好聽的話那是巴結,佛也不會接受。如果佛看到我們真正能夠體會親心、孝順親心,佛看到就很歡喜,為什麼呢?我們跟佛菩薩是志同道合,佛是真正的孝子,我們也是孝子。佛會尊敬我們,我們也尊敬佛,這才是如理如法,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合情合理。而師父上人常常在講席當中教導我們,養父母不但是要養父母之身,要養父母之心,還要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愿。由此可知「孝養」這兩個字,它的範圍也是非常的深廣。

  比如說在一個家庭當中兄弟姊妹很多,可是如果兄弟不和,這就是不孝,家族不和睦也是不孝。為什麼?這會讓父母操心,讓父母憂心。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和」就是「孝」的效用,就是「孝」的結果。一家和這是「孝」,無論是兄弟姐妹還是親戚、鄰里鄉黨,統統都要和睦。甚至於社會不和,也是不孝,國家不和、世界不和,這做父母的怎麼會不擔心呢?所以凡是讓父母憂心的都是不孝。師父上人希望我們能夠常常從這個地方來體會,從這個地方下手。所以學習佛陀教育,也是從這個地方學起,這是起步,是基礎的基礎,是根本的根本。所以這就是佛在《觀經》三福當中所講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真地去落實。

  今天我們學習到了,「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在《孝經》當中有一段經文,《孝經》這部經典也是《聖學根之根》當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那我們曾經在《漢學工具書》的課程當中,介紹過《十三經》的《孝經》。自古以來中國人以「孝」來治理天下,所以這部《孝經》在歷朝歷代有許多君王,都為它做過註解。而收在《十三經註疏》當中的《孝經》註解,則是唐玄宗所作的,由此可知這部經典是多麼的重要。在儒家經典當中,也是根本的根本。

  《孝經》當中就有一句經文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我們來看一下徐醒民老師曾經在《孝經研讀講記》當中,就講過這一句經文。這一句經文,在《孝經》當中是孔老夫子,最開始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夫孝,德之本也」。這是孔夫子所說的,「夫」同樣也是一個語助詞,跟我們上節課所學習,「蓋此身髮,四大五常」,那個「蓋」同樣是一個語助詞。孔老夫子說「孝」是「德之本也」。唐玄宗在註解當中說:「人之行」,就是人的行為,「莫大於孝」,所以孝是德行的根本。「行」,徐老師說「行」就是修品德、品性,人的品性無論是多麼高多麼大,拿別的比誰也比不上這個「孝」,從孝道培養的品德就是孝行,沒有任何品德能夠跟「孝」的品德相比,這就是「莫大於孝」,所以孝是德的根本。

  在《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這是有子曾經說過:「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孝悌之道就是仁義道德,是「仁」的根本,仁德是道德的根本。孔老夫子跟曾子說,孝就是孝道,它是道德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教」指的是教化。古聖先王拿孝道來教育天下之人,讓天下之人都能夠學孝。所以這裡說「教之所由生也」,「教」就是教育的意思,一切的教育都是從孝道生出來的,換句話說孝就是教育的根本。而「教」在過去有五種,「五常」,五常是學做人、學道德。「常」是什麼呢?無論任何時代,都要講究這五種,這是「教之所由生」的五種教。

  在《虞書》,這是《尚書》的經典當中,《虞書》這裡面就有舜帝對他的大臣所講,他的大臣是主管教育、掌管教化,他就說要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五教」,用五種教育來教天下人。那什麼是「五教」呢?根據《左傳》的記載,「五教」就是例如,作為人君要教天下人五個方面。做父親的要教他「義」,「義」是正義,無論是做事情、處事待人接物都要講求正義。什麼是「正義」?「義」就是處處合乎道理,這是作為父親要講「義」。對母親講「慈」,「慈」就是仁慈,父義母慈。而家裡的兄弟,「兄」就是哥哥,「弟」是弟弟,哥哥對待弟弟要友愛,「兄友」,處處要幫助弟弟。而弟弟呢?「弟恭」,「恭」就是恭敬的意思,弟弟對於哥哥就要恭敬。還有講到子女,「子」就是孝。這就是「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教」各有各自的對象。

  所以舜帝的時代,負責管理教育的大臣,就是拿這「五教」來教育天下之人。這「五教」對父親講義,對母親講慈,對兒女講孝,這是「五教」。「五教」都是各盡其分,「分」就是他的本分。這「五教」都是從孝道的根本當中所生發出來,所以說「教之所由生也」。

  講了這個話之後,孔老夫子又跟曾子說,這些都是《孝經》當中的經文,我們以後會學到。我們今天只是把這裡面,「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一段經文特別提出來,讓大家能夠理解《千字文》當中「恭惟鞠養,豈敢毀傷」這一句經文。在《孝經》當中孔老夫子又叫著曾子說:「復坐」,曾子原來是避席,長跪在那裡或是站在那裡,可能站不會站很久,應該原來是坐在那裡,他上半身起來,重心是放在兩個膝蓋的上面,這是長跪。這時候孔子又跟他的學生曾子說:「復坐」,就是坐下來,坐在小腿的上面,這是古時候的坐法。

  這一點我們前面曾經講解過,「遐邇一體,率賓歸王」,大家看那個「賓」字,當主人坐在屋子裡面要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古人的坐法就是像長跪或者是坐,它這個概念跟我們現代人坐在椅子上那個概念是不一樣的。「吾語汝」,「吾」是孔子,孔子對學生講可以稱「我」,「語」就是告訴你,我可以告訴你。那就是下面還有話要詳細來解釋,所以孔子很愛護他的學生,讓他的學生坐下來慢慢的來跟他講解。

  下面就進入這一段經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先王拿這個至德要道,也就是孝道來教化人,而一切的教育簡單的說就是前面所談到的「五教」,五常之教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是五常之教,它都是從孝道所生出來的。我們開始學孝道從哪裡入手呢?「身體髮膚」,作為一個孝子來說,要學習孝道,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從哪裡來的,這是很重要的。你看頭上有頭髮,身體有皮膚,更重要的還有身體當中的五臟六腑,還有頭上的腦部,身體的骨頭,這都是重要的部分;那相對比較次要的就是外面的皮膚、頭髮。把身體連同起來講,自己身體的皮膚頭髮,還有內裡面這些五臟六腑等等,這都是從何而來呢?都是受之於父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父母給予我們的身體。

  既然「身體髮膚」都是父母所賜予的,作為一個孝子來說「不敢毀傷」,這就非常重要,所以要愛護自己的身體髮膚不敢有所損毀,不敢使自己的身體髮膚有所損傷,都要把它保護得很好,因為它是父母所給予的,這是要愛護它。這是從生理這方面來說,落實孝道就要了解父母親的心,父母親的心是什麼呢?如果兒女的身體受到了一絲一毫的傷害,父母的心就會非常地掛念,兒女的身體髮膚受了傷害,比父母自己身體受到傷害還要掛心。所以了解了父母的這樣的心態,作為子女就要愛惜自己的身體髮膚,也就是說不能夠讓父母為兒女而操心,不能夠讓父母因為兒女的身體髮膚受到傷害而憂心,這是孝道的開始,你要盡孝,這是最起碼的了。

  接下來再來看下面這句經文:「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立身」就是修身,我們在世間生為人有各自的身份,我們的人格、品性有一定的風格,「格」要達到一個標準才稱得上是人。「立身」就是我們在人格上面,要能夠站得住、立得住,不但是如此,還要「行道」。「行道」是行什麼道呢?按照唐玄宗的注解,「行此孝道」,學孝道之後馬上就照著孝道來做。所以「行道」就是從家庭裡,父母教他的兒女,等兒女長大入學,學校的老師也要教他行孝道。這裡「立身行道」就是說一個人,他從小時候到學校學習讀書,一直到他成年,到他老都要「行道」,要盡到孝道,盡到孝道就是修道。

  我們中國文化,徐醒民老師特別強調,中國文化講求學聖人是開發自己的本性,解決生死的問題,從孝道這上面來學這是非常好的教育。學了能夠立住人格,然後「行道」,這一生當中都要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做出榜樣來教家裡人、教社會當中的人,這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當自己的人格立住了之後,不管我們終身是從事於哪一個行業,當然去教書是很好,做其他各種行業也好,這孝道都是我們終身要修行的,終身都要對人講這個教育。這樣「揚名於後世」,人們都知道說這是一個大孝子,用孝道來教育他人。人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大孝子,「揚名於後世」,後世之人都知道,比如說就像曾子。

  師父上人曾經在講席當中講到,在古時候有許多孝子,實際上他並沒有為國家社會做出什麼豐功偉業的事跡出來,可是為什麼在史書當中會那麼著重要記載他的事跡,為什麼後人要這樣稱頌他呢?這些孝子雖然並不是做大官或者發大財,並沒有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業出來,可是他為天下人做出了好的榜樣,人人看到他都知道效法他、學習他,這就是孝子了不起的地方。

  這裡說「揚名於後世」,一個人孝順父母的行為能夠「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怎麼顯父母呢?比如說像孔老夫子的學生曾子,曾子是一位大孝子,後人都很尊敬他,人們一提到曾子,就知道曾子的母親還有曾子的父親。又比如說「二十四孝」當中有舜王,有老萊子,還有像夫子有一個學生叫做仲由,「仲由負米」。這是「二十四孝」當中的孝子,這是後世之人都知道他們的孝心與孝行,這些孝子能夠把父母都顯出來「揚名於後世」,這是「孝之終也」。

  比如說我們前面的課程曾經講過,在周朝時期,周朝開創的君王都是以孝德來傳家,以孝道來治理天下,而周武王尊奉他父親臨終之時的交代,最後起兵討伐商紂王,結束了他的殘暴統治,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並且建立了西周王朝。那周武王和他的父親周文王一樣是一位孝子,他成為了君王之後,他就追封祖父、父親等等。所以周文王在生的時候,還只是商紂王的大臣西伯,周文王這個稱呼就是他的兒子成為君王之後,再來尊奉和追封的,而且周武王是以天子之禮來祭拜他的祖先,祭拜他的父親。你看有這樣的一位孝子,他就能夠使他的父親、祖父,這些祖先的名聲顯揚出來,「揚名於後世」。那「揚名於後世」有什麼好處呢?把父母的名揚名之後,這是代表顯示自己父母的德,這是講孝最為重要的一個意義。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在最開始的時候是在家裡侍奉父母親,「中於事君」,在國家做事情,「事君」要盡忠,事君盡忠就是對於父母盡孝。就像我們剛剛在分享《淨業三福》的時候,師父上人就曾經說,什麼是不孝?不但是不敬父母師長是不孝,如果是不敬長官這也是不孝,不敬眾生還是不孝,所以師父上人在講解的時候,就把「孝」延伸開來。「孝」字的含義,真的是涵蓋了整個宇宙人生,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孝經》當中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就是這個道理,他從侍奉雙親開始,推廣到侍奉君王,「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那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這是「終於立身」,立身行道,講到最終就是立身行道。我們學習《千字文》這一句經文「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就要把《孝經》當中所說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直到「終於立身」這一段經文,要有深入的學習、體會以及落實。知道《千字文》當中所說的,其實應該從上面這句經文開始,「蓋此身髮,四大五常。恭惟鞠養,豈敢毀傷」,這經文是承接下來的。

  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此地,緊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第六十二頁倒數第二行:「女慕貞潔,男效才良」。這一句經文,「女」就是泛指女性,在古時候女子還沒有出嫁就稱作「女」,如果她已經出嫁了則稱作「婦」。所以「女」和「婦」概念是不同的。例如說像「男女有別」,這就是指各自還沒有結婚的時候。「男女有別」,這就要注意到男女之間所謂「男女授受不親」,以及像按照古禮,孩子在小時候,五歲男女就不同席,男孩跟女孩就不能夠坐在一起,這就是古禮。「女慕貞潔」,「慕」是仰慕、羨慕,「貞潔」它所指的就是堅貞以及潔身自愛的品德。「貞」是指女子未嫁,她保持她的童貞,如果是已經結婚的婦人,也是從一而終,所謂「夫死不改嫁」,這種從一而終的品行和美德。「貞潔」,「潔」指的是高尚、清白的行為。這一點古人是很講求的,為什麼?這跟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是息息相關的。

  「男效才良」,「效」是效法,張清泉教授有特別強調,我們在用詞的時候,要注意有一些用詞很容易被誤用,比如說「效法」跟「效尤」這兩個詞有什麼差別呢?「效法」所指的是正面,往好的方面學這是「效法」。可是反過來如果是往壞的方面、負面的這方面去學,這就是「效尤」,所以這個用法我們不能夠把它搞錯。「男效才良」,「才良」是什麼呢?「才良」所指的就是有才又有德的賢人,才叫做「才良」。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才」一個是「良」,「才」指的是才能、智慧這個方面的;而「良」則是指他的品德,他是一位賢能之人,這才是「才良」。所以「女慕貞潔,男效才良」,女子要思慕這些為人稱道的「貞婦潔女」,而男子則是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賢人。這就是這一句經文的意思。

  那接下來我們先來看一下這當中的漢字。先來看「女」字,「女」字大家可以看一下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形體,甲骨文和金文這個「女」字看起來的形體是很接近的。我們來看一下金文,金文在投影片上的形體,跟《正中字典》當中的形體又有點不同。林義光先生認為「女」字,它的金文就像一個女子的姿態,上面有頭、有身體,還有她的頸以及兩臂,兩個手臂的形體,看起來很清楚,就像一個女子的姿態。而她的身體是很「夭嬌」,夭嬌指的就是曲曲的樣子,兩隻手放在前面。這是一位女子非常端莊、溫柔賢淑的樣子,從甲骨文、金文的形體當中就可以看出來。

  而《說文解字》小篆中的「女」字,就像「揜斂自守之狀」,「揜」就是遮蔽,它跟掩蓋的「掩」是相通的,比如說《禮記》當中有經文說:「瑕不掩瑜,瑜不揜瑕」,「揜」字就是跟掩蓋的「掩」是相通的。所以這個女子,小篆的形體當中,大家會看到她就是揜斂自守的樣子,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女」這個字,它的本義是作「婦人」,所以它是泛指女性而言。而饒烱氏認為「女」字是婦人的通稱,但是在中國的文字當中實際上是有區別的。「處子為女」,女子還沒有出嫁就稱她作「女」,「自生來言之」,就人生而有男女之別。而出嫁之後就不能稱為「女」,出嫁之後就稱為「婦」,婦人的「婦」,這就是因為她已經找到了她的歸宿,嫁到了婆家當中。

  但是作為女子,如何來區別她是已婚的還是未婚的女子?光用這一個「女」字就不容易區別開來,所以造字的人就造了婦女的「婦」字。我們看婦人的「婦」,它是女字邊,右邊是一個掃帚的「帚」,這是一個會意字。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當一個女子出嫁之後,來到了夫家,這女子要認真地落實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在家要相夫教子,所以「帚」就是指的她「奉箕帚」的意思。在家裡就要做一些家務的工作,比如說煮飯、紡紗織布或者是打掃房間,這些工作都是女子她所做的。

  所以傳統的社會當中是「男主外,女主內」,男子在外面負責家庭的經濟收入,而女子則在家中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丈夫跟妻子是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本分跟職責。但是實際上作為女子來說,她的責任更加的重要,為什麼?中國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個家庭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培養人才,作為母親她是孩子的第一任的老師,在家庭當中她就兼負起了教育子女的責任。這個責任是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一個孩子從小生活行為的養成,德行基礎的奠定,都是母親給他做出榜樣,讓孩子來效法和學習的。所以一個家庭能不能培育出賢德的人才,這個責任是肩負在母親的身上。

  我們曾經分享過「太任孕文王」的故事,你看太任她就是非常重視胎教,所以能夠培育出像周文王這樣的造福社會、造福國家的賢德人才,這都是母親的功勞。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說,你看女子在古時候男主外、女主內這種傳統的家庭,不要認為說女子好像只能夠在家裡去相夫教子,不知道女子她所肩負的職責、責任是多麼的重大。這個家庭能不能培育出賢德的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在母親,這母親的責任非常的深重。所以佛門近代的祖師,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才特別強調,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女人家是擔負著一大半,女子是天下太平之源,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所以婦人的「婦」,就是女字旁加一個掃帚的「帚」,這是作為婦女她在家中「奉箕帚」,意思就是她要負責照顧全家的人,你看把整個環境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孝順公公婆婆,教育子女、相夫教子,這是女子、婦人她責無旁貸的責任。「女」這個字,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看起來,就像一個女子非常柔媚婉弱,所以女子她一定是很端莊、溫柔、敦厚的樣子。它跟「臣」這個字,「臣象屈伏同意」,它這意思是相同,跟「臣」字的形體、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大家看甲骨文、金文跟小篆這個「女」字,它之所以在造字的時候,就顯示出「女」這種柔媚婉弱的樣子,就是要強調一個女子她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最重要的就是「貞潔」,《千字文》這裡說的「女慕貞潔,男效才良」,「貞潔」就是指的堅貞自潔的品德。所以女子具有這樣的品德,那她平常的姿態就是非常端莊,那兩手相掩,斂膝靜坐的樣子,就可以看出一個女子這種溫柔敦厚、端莊賢淑的姿態。饒烱先生的這個說法,也是很有道理的。

  我們來看「女」字,剛剛介紹的是它的字形。我們看它的字義,字義方面對於「女」,就有分作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就是指,「女」就是指的女性,那女性就包括已經結婚的婦人以及尚未結婚的女子。比如說《易經》當中說:「坤道成女」,「女」就是泛指女性。而「女」字,它的字義的第二條,這是特別強調「處女曰女」,指女子還沒有嫁人,沒有結婚的女子叫作「女」。比如說《尚書·堯典》當中說:「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這裡的「女」就是指堯帝的兩個女兒她還沒有結婚、還沒有出嫁,還是處女。這裡的「女」就不是包括所有的女性,就是指的女子尚未出嫁為「女」。

  看完了「女」字,我們再來看「女慕貞潔」的「貞」。大家先看一下「貞」字,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而且在《正中字典》當中,甲骨文的形體還有列舉了兩種。甲骨文的「貞」,它的形體繁簡不同有十多種,我們在《正中字典》第一個字當中,看到這個「貞」,這是最常見的,它跟「貝」字的形體有點相似。而甲骨文的第二個形體就寫的比較繁瑣,跟「鼎」字又很接近。羅振玉先生認為,在卜辭當中,甲骨文的卜辭,「凡某日卜某事」,某一天去占卜某一件事情,「皆曰貞」。它的形體就跟《正中字典》當中,甲骨文第一個形體是比較接近的,它和「貝」字相似但是又不同。那也有作「鼎」,甲骨文當中「貞」字也有作「鼎」,這就跟許君認為,「以鼎為貞」這個說法是相合的,所以知道這確實是一個「貞」字。在古代經典的註解當中,「貞」字都解釋為「正」,只有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貞」這個字的解釋是解作「卜問」。所以古代的這些訓詁的學說,有許多是靠《說文解字》這部書保存下來的,這就是一個例子。

  再來,在古代的金文當中,「貞」跟「鼎」這兩個字很多時候是沒有區別的。羅振玉先生就有舉出「無鼎」,「鼎」字的寫法,以及「舊輔甑」的「貞」字的寫法。我們可以看《正中字典》這個字雖然非常小,但是也可以看出它的字形,「甑」在古時候是指蒸煮食物的一種瓦器,它的底部就有很多的小孔,放在「鬲」的上面,「甑」就好像我們現代說的蒸籠一樣,非常有趣。羅振玉先生舉出了「無鼎」的「鼎」字,和「舊輔甑」的「貞」字的形體,拿卜辭來看,就可以為許慎的《說文解字》做出證明。

  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貞」,「貞」字它是一個會意字,小篆的「貞」,它是「從卜從貝」,「卜」是「問吉凶」的意思。所以我們會看到「貞」字它的意思,在義項的第一條大家就能夠看到,什麼是「貞」?「卜問」就叫作「貞」。這是在甲骨文的時代,「卜於蓍龜以問事之稱」,有一些事情,包括一些國家的大事,要做決策的時候,古人會用占卜的方式來做決定。這是「貞」字它有卜問的意思,所以「卜」就是問吉凶。

  比如說一個君王,究竟我這一次出兵打仗會打勝仗還是打敗仗呢?他出兵之前要占卜,許多的國家大事要做決策之前都要進行占卜,這種習俗在甲骨文的時代,例如說像殷商,夏、商、周的時代是很盛行的。那我記得之前我們分享雪公老人來講解《論語》,其中就有談到,古代君王都會養很多的龜,因為占卜要用龜甲,而且這個龜還不是一般的龜,君王所養的龜有一些年齡都很大了,兩、三千年的龜,這是很有靈性的動物了。所以古人有卜問,去占卜的這樣的傳統,這是「卜」。

  我們看小篆的「貞」字是「從卜從貝」,「卜」就是問吉凶的意思。「貝示往見時所攜為禮之財貨,即贄禮」,我們對於「貝」字應該不會感到陌生。為什麼?前面曾經跟大家講解過「率賓歸王」的「賓」字,大家會看到「賓」字就是一個房子裡,主人在房子當中準備接待客人,而客人來的時候,為什麼下面是一個「貝」?客人比如說第一次跟主人見面,他手上一定會帶著一點見面禮,這個見面禮就是「貝」,所以我們看到「貝」字就不會感到陌生。在小篆的「貞」字當中的「貝」,同樣這個「貝」也是屬於見面禮的意思。「攜贄禮以求卜為貞」,他手上拿著的禮物來卜問吉凶,這就是「貞」。所以它的本義是「卜問」的意思,這是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對於「貞」字的解釋,就是求卜問事的意思。

  在古文,特別是金文當中,「貞」跟「鼎」這兩個字的形體大多數都是沒有區別的,形體都是一樣的,所以「貞」字有「從鼎省聲」的說法,這個說法也是能夠說的通的。我們就會看到其實「貞」字最初的本義是卜問的意思,「卜於蓍龜以問事之稱」,古人占卜是要用龜甲來占卜,占卜之後的結果把它記錄在龜甲的上面,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甲骨文。

  在《周禮》當中有一句經文:「凡國大貞,卜立君,卜大封,則眂高作龜」,註解引鄭司農所說:「貞」是問,「貞」就是卜問的意思,國家有一些大事不能夠決策的時候,「問於蓍龜」,他就需要用占卜的方式來做決斷。這是「貞」最初的意思就是這樣,後來才有像《周易》當中有「內卦」,內卦是貞,「卦下三爻是貞」。我們現在所學的這句經文,「女慕貞潔,男效才良」,「貞」它作為貞潔的「貞」,也就是女子從一而終的美德,這還是後來的意思。所以以前我們在學習古代漢語的時候,老師通常講解一個字會從它的本義,一直講解到它的引申義。對於這個字它從古到今的本義一直到引申義,我們需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才能夠正確地來理解文言文本身的意思。像「貞」這個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男效才良」的「男」。我們看「男」還有「女」,這個形體是非常有趣的,特別大家在看「男」,「男」字它的形體跟構造,再來對比「女」字,大家會感覺到古人在造字的時候,也確實是很用心。把這個字它最初的意思,通過它的形體來表現出來。大家看「男」,再來對比剛剛所學到的「女」字,大家就會覺得漢字真的非常有趣。「男」這個字同樣也是看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後來演變的像隸書、草書、楷書,我們就不特別去講了。因為甲骨文、金文跟小篆,跟這個字它造字之時最初的本義是比較相近的,所以我們通過形體來了解字的本義,這是很有意義。那後面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大家都已經比較熟悉這個字體,我們就不需要再特別來做講解。

  先來看一下甲骨文的「男」,甲骨文的「男」字,我們在投影片上的形體,跟《正中字典》的形體還稍微有點不同。但是可以看出它組成的部分,都是相近的,只是它所排放的位置有差別。甲骨文的「男」,商承祚認為是,「力在田上與在田下之意同」,也就是甲骨文的「男」,大家會看到,它是由「田」跟「力」所組成的。「力」它的位置有的是放在「田」的上面,有的位置是放在「田」的下面,這個是沒有關係,它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古金文加字多如此作」,金文也會有這樣的一個作法。

  再來看小篆的「男」,小篆的「男」跟金文看起來形體也比較接近,金文跟甲骨文的形體也是很接近的。小篆的「男」是「從田力」。那為什麼「男」字由「田」跟「力」這兩個部分組成呢?因為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一個國家它要發展,首先要讓老百姓能夠豐衣足食,老百姓吃飽了、穿暖了,那這些古聖先王再對老百姓施與倫常道德的教化,所以農業的生產在古代社會當中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你看「四民」:士、農、工、商,為什麼「農」就緊緊排在讀書人的後面呢?這說明從事農業生產,在古代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這是這樣的一個歷史背景,但是從事農業生產,特別是古時候不像現代有很多機械化的設備,可以來幫助人們去耕地種田,或者甚至於採收,都是可以用機械的設備。古時候並不是這樣,古時候一個家庭,為什麼說很多傳統的家庭,都比較重視要生男孩?如果這個家庭是種植糧食作物,靠這個為生的家庭,那麼勞動力就很重要。相對於女子來說,男子比較有力氣,因為田裡的勞動,是很需要有力氣來做的,是一項很辛苦的工作,所以要身強力壯的人才能來耕作。如果是女子,你看她那麼柔弱,如果天天去風裡來雨里去,又曬著大太陽,又颳風下雨的在外面耕作,這對於女子相對比較柔弱的性格和體能來講,並不是那麼能夠勝任。

  可是男子,因為相對來說男子的力氣比較大,身體也比較強壯,所以要耕作耕田的時候,男子的體能比女子就更適合來從事農業的生產。「人之能用力於田事者曰男」,「男」字它就是由「田」跟「力」兩個部分組成,能夠「用力於田事」,進行農業生產的工作就是「男」。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男」這個字,解釋它的本義是作「丈夫」,也就是成年的、健壯的男子叫作「男」。於是我們就能夠了解,「男」這個字它造字的時候,為什麼是由「田」跟「力」來組成,它的意思、義項就是男性稱作「男」,它是跟女性相對而言的。所以在《易經》當中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跟「坤」,在它的特性上本身就是有差別的。「男」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通過對於漢字的學習,因為《千字文》本身就是由一千個不同的漢字所組成。我們在這裡就列舉出具有代表性的漢字,來跟大家進行說解,這樣對於我們理解《千字文》當中的經文是非常有幫助的。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女慕貞潔,男效才良」,這一句經文是出現在《千字文》當中,而《聖學根之根》到後面會學到《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這是在《聖學根之根》的第六冊,這是後面的課程會學習到。在《太上感應篇》當中就有一句經文,「男不忠良,女不柔順」。通過這個經文的對照,我們會看到《千字文》是從正面來說解的,而《太上感應篇》因為它有分作善、惡這兩個不同方面,「男不忠良,女不柔順」這是從反面來講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不能這樣做,是這個意思。

  關於「男不忠良,女不柔順」,我們來看一下師父上人關於這一句經文的開示。「男不忠良,女不柔順」,這下面還有,「不和其室,不敬其夫」,這是接著往下的這段經文,總之它都是講到夫婦這一倫。這種行為就是關於倫理方面的,「男不忠良」是相對於《千字文》的「男效才良」而言,「女不柔順」則是相對於《千字文》的「女慕貞潔」而言。我們看師父上人在這裡的解釋,「忠」,什麼是「忠」呢?「忠」指的就是不偏不斜就是「忠」。在佛法當中就講,「中道第一義」,儒家講「中庸」,不能夠有絲毫的偏斜,比如說順境生歡喜、逆境生瞋恚,這是偏斜。那什麼是「中」呢?「一心」是中,如果是二心就有偏。所以按佛法的角度來說,什麼是「中」?離妄想、分別、執著是「中」,有妄想、分別、執著,心就不「中」了。「良」則是善良,「忠」落實在形象上是善良,這是「男不忠良」。

  「女不柔順」呢?「柔」是柔和,「順」是隨順性德,或者是說,隨順世出世間的聖賢的教誨。世出世間聖賢存心跟行事,都是隨順自性的。孔老夫子有五德,「溫、良、恭、儉、讓」,這是夫子的五德,就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還有忍讓。所以「男不忠良,女不柔順」,這裡面談到的「忠」、「良」、「柔」、「順」,它都是在「五德」當中。《感應篇彙編》就有舉出了一個例子,這是唐朝時期有一位張公藝,「九世同居」,他為什麼能夠做到這一點呢?他就是靠一個「忍」字,「公藝百忍」的故事,我們在《根之根》的課程中曾經學習過。佛教經典《金剛經》有一句經文說:「一切法得成於忍」,在所有的美德當中「忍」是第一的。「忍」能成一切善法,也能夠止住一切惡法。在「六波羅蜜」當中「忍」是核心,你看精進、禪定、般若都是從「忍辱波羅蜜」當中生起的。如果一個人能夠布施、持戒,但是不能忍辱的話,他只能得三界有漏的福報。

  這句經文講的是倫理方面,我們知道家庭是國家社會的基礎,並不是個人的私事,而是跟國家社會大眾息息相關的。所以一家人就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直擴展到友愛親朋,乃至於獻身於社會國家,所以家庭確實是國家社會的基礎。但是我們看到現代的社會非常不幸的,常常教人要競爭,你看從小孩開始跟父母爭、跟兄弟爭,在學校當中跟老師、同學爭,長大之後進入社會就只有一個觀念,那就是競爭。所以孟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如果舉世之人都只想著競爭不擇手段,你看這個社會爭到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必然是同歸於盡。

  所以師父上人教導我們,要治理現代社會,解決現代社會的問題首先就是「息爭」,這是對症下藥,以自己的忍讓為社會大眾做出好的榜樣。在一個家庭當中,有一個人學佛,全家都和樂,這才是如法的。在道場當中如果大眾都是一團和氣,這個道場一定興旺;做生意也是如此,所謂「和氣生財」;作為一個家庭來說,也是「家和萬事興」。所以我們學習聖賢教育一定要做出榜樣來感化家人,師父上人特別教導我們,只要用真誠、慈悲、智慧的心,任何人都能夠受到感化,我們不能夠感化別人,那一定是真誠、慈悲、智慧這三方面做得不夠圓滿。在家庭當中,男人要做到忠良,女人要做到柔順,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忍讓,而不能夠紛爭。

  下面還有一句經文說:「不和其室,不敬其夫」,你看這都是講的夫婦。「夫婦」是人倫的根本,我們看到中國幾千年來,古聖先賢的教育都是把「夫婦」作為核心。夫婦是同在一個房間,圈子是最小的,房間之外是家,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平輩當中有兄弟姐妹。家的外面是社會,有領導跟被領導,有朋友有同學,這是五倫的社會。如果核心不好、夫婦不和,我們想這個家庭還能和睦嗎?社會怎麼可能長治久安?國家又怎麼可能太平呢?所以師父上人特別強調,社會的吉凶禍福,它的根源就是在家室。所謂「治平初基,大道之始」,你看治國平天下基礎在哪裡呢?在家庭。「大道之始」,大道是成佛之道,轉凡成聖之道,都是從家庭開始。

  「夫婦」這是世出世間法的根基,所以婚姻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大家會看到在中國古時候古禮當中,婚禮是非常隆重的。這就表示婚姻是兩個人一生的大事,也是整個人類的大事,家庭的興衰、社會的安危、國家的興亡,乃至於世界的和平與動亂,根基在哪裡呢?根基都在「夫婦」。但非常可惜現代的社會,這個根基被動搖了,才會有這麼多的亂象產生。古人所說的,「家不家,國不國」,家不像家,國就不像國,如何才像家呢?就是夫妻和睦。縱使彼此之間有一些矛盾和不同的意見,也要能夠相互忍讓。我們在古代的社會很少聽到離婚,如果輕率離婚就會造成社會大亂。如果有兒女,你看兒女或者是得不到父親的愛,或者得不到母親的愛,他的性情就會產生變化,這種悖亂的惡因都是從這裡種下來的。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我們想想如果細胞受到感染了,它就會影響整個身體。同樣這個家庭受到破壞,就會影響整個社會,這就是所謂,「夫婦和而後家道昌」。在家庭當中,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孩子出生一直到六、七歲是接受父母的教育,這是根基,等到他上學之後,老師再從這個根基上面來培養。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我們今天的教育問題出在哪裡?就出在缺乏了家庭教育的根基,所以才沒有辦法教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同樣的,佛法是師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如果一個人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佛也很難教化他。因此在中國的古代就特別重視倫理、德行以及言談舉止方面的教育,父母以及長輩他們的一言一行還有一舉一動,都是給兒女做出好的榜樣,孩子每天耳濡目染了,就扎下了深厚的根基,這一生當中都不會改變,這就是所謂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所以兒女的教育非常重要,要認真教導兒女,他長大成人為社會服務、為眾生造福。印祖曾經說過:「世界的安危,女人做大半的主宰」,一個家庭當中有賢德的妻子,才有賢良的丈夫;家裡有賢良的母親,也才能夠培育出忠孝的子孫。賢良的丈夫、孝子忠臣,他能夠為社會跟眾生造福,所以大聖大賢、諸佛菩薩都是母親教出來的。由此可知,這些賢妻良母,真正是社會之寶,也是國家眾生之寶。而家庭主婦每天在家裡做家事就是行菩薩道,家人就是她度化的對象,家庭就是她的道場。所以師父上人教導我們,道場不一定要有一個形式,任何場所都是菩提道場。因此我們要把佛法所說的「六波羅蜜」,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當中落實。

  這就是《太上感應篇》當中所講的這兩段經文,「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一直到「不和其室,不敬其夫」,這都是講到家庭的倫理關係。這一點讓我們理解《千字文》當中的「女慕貞潔,男效才良」,這是《太上感應篇》的這段經文,是非常好的一段參考資料。我們要認真學習師父上人在這當中對於我們的教導,並且能在自己的家庭當中真正地去落實,把各自的這種職責跟義務都盡好,希望社會能夠有更多幸福而又美滿的家庭。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