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以法潤世 猶如時雨-全1集

  經句:

  以法潤世,悉令充足,猶如時雨,普潤一切。

  ——《法華經句解》

  

  開示:

  「饒益安樂一切眾生,如水普潤」。水滋潤大地,滋潤一切眾生。這個世間,我們說這個地球上,無論是動物、植物,如果沒有水,都不能生存,水太重要了。水潤澤一切眾生是無條件的,它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執著,決定沒有厚此薄彼,真正是大慈大悲。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18集) 2008/2/15

  

  念老註解裡頭說,「雨者,如天降雨,普潤三根,故云潤眾生」。下雨天雨水落下來,這三根是比喻上中下三根,大根器的人受利益的多,像大樹,它吸收的水分多;中根像小樹,它需要的水分少;下根像花草,它需要的東西最少了。天降雨是平等的,沒有大小中的分,但是花草樹木能夠得到滋潤有多少的不相同,這就叫潤眾生。

  二O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71集) 2016/9/27

  

  佛用這個比喻,佛說法教化眾生平等的,每個人聽了之後得多少不一樣,根性猛利的,聽開悟了,那就像大樹;普通的根性,他也得利益,也有一點小悟處;下根之人,聽說佛講的因果報應,能夠斷惡修善,這得小利益。每個人不一樣。有人從理上開悟的,有人從事相比喻上開悟的,這就說明根性不相同,得法不一樣。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17集) 2013/11/25

  

  「《法華經》曰: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佛為我們表態,他到這個世間來,來幹什麼的?來教學的。佛出現在世間,沒有人能夠相比。什麼相比?佛能放下一切法,一般人放不下,不能跟他相比。佛是萬緣統統捨了,一個人去過苦行僧的生活。誰都不願意幹,他願意幹。為什麼願意幹?快樂,活在這個世間,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幫助眾生覺悟這是最大的好事,最殊勝的勝行。沒有報酬,教學不收學費,沒有人能跟他相比。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17集) 2013/11/25

  

  不但教學,他還做示範,做出榜樣來給你看。「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甘露淨法這一句,就是代表他老人家住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都是甘露、都是淨法。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沒有產生負面的效應,都是幫助人提升智慧、提升德能。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5集) 2011/7/3

  

  其法一味,一味是一個宗旨、一個目標,解脫涅槃。這個解也念去聲,就是解開,當動詞用。解是對什麼?對煩惱講的,煩惱好像個結,打成個結,把你捆綁起來,解是解煩惱,把煩惱解除。脫是脫離生死輪迴,你才能證得涅槃。涅槃是梵語,一般翻譯用得最多的叫圓寂,圓是圓滿,寂是清淨寂滅,這個意思非常好。清淨寂滅,圓滿的清淨寂滅就是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自己的真心。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5集) 2011/7/3

  

  「亦如甘露,令得涅槃」。這就是佛所說的法,這個法味是上味,在五味裡頭,酸甜苦辣鹹五味裡面,上味,我們稱為法味。古人有句話說,「世味哪有法味濃」,世味是天上人間這些滋味,比不上法味。然後你才曉得法喜充滿那種的快樂,才稍稍能體會到一點。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5集) 2011/7/3

  

  為什麼佛法那樣的能夠吸引人?能夠叫人自動自發把物質生活降到最低的水平,去享受法味?確實物質裡頭的味道跟法味有衝突,如果世味太濃,法味就沒有了,世味要淡下去,法味就濃了,確實是有這個道理。所以「亦如甘露,令得涅槃」,終極的目標都是大般涅槃。「上之經論顯雨甘露法、潤眾生故之意」,解釋這兩句經文。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5集) 2011/7/3

  

  佛每天法喜充滿,他沒有煩惱,他沒有苦痛。眾生苦從哪裡來的?苦從有所求來的。佛無所求,無所得,所以他沒有苦。示現在世間,安穩眾生。這一句在現前的社會,別人要問你,佛教幹些什麼,講些什麼?安穩社會,安穩眾生就是安穩社會。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17集) 2013/11/25

  

  現在這個社會需要恢復安穩,佛法就是安穩社會最好的方法。不要佛法,要求安穩社會,做不到。佛教用什麼方法安穩?用講經教學。我們在今天做了一個實驗,說明真有效果。現在在這個世間講經教學的人很少,我常講,像我這個樣子,不算很高明,中等的教師,不是高明的,這五十五年的教學,在這個世界上產生一定的效果,這就是證明。如果今天,像我這樣教學的人,能有個二十、三十個,每天每個人都能教四個小時,這個世界就安穩了,真的,不是假的。社會的安穩,教學為先,你得要教。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17集) 2013/11/25

  

  所以,我常常告訴跟在我身邊這些同學說,夏蓮居老居士他老人家一生,對社會、對佛法、對眾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會集五種原譯本,這是了不起的貢獻。等於說把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東西做了個整理,整理得非常好,讓這個世間人看到這本書生歡喜心。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5集) 2011/7/3

  

  他的學生黃念祖老居士,奉老師之命做這個註解,這個註解是什麼?是世出世間,出世間是經書,世間是聖賢典籍,古今祖師註疏的集大成,這是註解的集大成,很有味道!你讀這部經,等於五種原譯本全讀了,你看這本註解,古今中外這些大德對這個經典的意思的發揮,他全部蒐集在此地,集大成。我們今天來學習,學習這部經,就是學習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最圓滿的佛法,就在此地。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5集) 2011/7/3

  

  這個經跟註子裡頭什麼法都有,有《華嚴》、有《法華》、有《阿含》、有方等,有禪宗、有教下,有顯、有密,全都在裡頭。這一部經典是世尊教化裡頭的大圓滿,有這一部就夠了,這就是醍醐,這就是甘露,這意思一點都不錯。我們能看到這一層意思,真得受用。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5集) 2011/7/3

  

  諸佛菩薩的加持是平等的、是普遍的,沒有特別照顧哪個人的,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像雨水一樣普潤眾生,這是佛菩薩。最重要的,我們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這要靠佛菩薩,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現在雖然不在世間,留下這麼多經典,我們天天不離開經典,就是不離開佛菩薩;不離開世間典籍,就沒有離開世間的聖賢,這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77集) 200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