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下面請看這一品的最後一段經文:
【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
以無相的智慧來種植眾德的根本,這樣來求生淨土,就能得到解脫。
眾德之本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相」,色、受、想、行、識這五塵是五相,還有男相、女相、生相、住相、壞相,這都是相裡邊最嚴重的。沒有這些相就叫做無相。《涅槃經》說:「涅槃名為無相。」《演密鈔》解釋這句話說:「坐於諸法寂滅者,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寂滅涅槃完全是自心的自證,不從外來,所以說沒有一切相。有一個地方得到了,就出現了這個地方的相。不能心外求法,心外無法還有相嗎?都是心,還有什麼相。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一句話要特別注意愚痴的人就在虛妄中求這個虛妄。也不是說根本沒有相,見相而非相的時候就見到如來了。也就是「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這裡極直接的事情,離開一切相就是一切佛,這都是彰顯了無相的智慧。
〖身心清淨。遠離分別〗
這就是萬法一如。既然一如了,還有什麼叫染、什麼叫淨,它是一個了,這不就平等了。還有什麼可取可捨。所以身心就清淨,一切皆如,就離開分別。
念佛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自然就遠離分別,或者有人會懷疑,你這個淨土宗厭離娑婆求極樂,這不就是有厭有欣,這不是有分別嗎?《妙宗鈔》的回答說:「取捨若極(取和捨達到極點的時候),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這個就是淨土的妙。妙在這裡,達到極點。和不取不捨,不是兩樣事情。捨到了極點,那就是我們說的萬緣放下,六根寂靜。取到了極點,是一念單提,只剩這一念了。這一念,達到了極點,你能這麼念佛的時候,跟那個不取不捨的念佛,不就是一樣嗎?
《彌陀要解》說,我們要求離相智慧,但是要圓融,不要死於句下。「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這又是依文解義了。那麼說要不取不捨,他又這個不取不捨了,這是執理廢事,執著了理,把事給廢了。這樣廢了事,離開了事,理就不圓滿了。理要靠事來顯,如你了達「全事即理」,即一切事就是理,那麼,你取也是理,捨也是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所以,淨土宗的妙諦不是情見可以及的。彌陀願眾生求生彼國、攝受淨土,勸大家念佛;我們也念佛,也求生極樂,這就是把我們這個一念的心願,投入到彌陀的願海裡。這就是攝彼彌陀的一乘願海,進入到我自己介爾一念心中。我這個心願就投入到彌陀的願海,成為一體了。又還要把彌陀的整個願海,攝入到我自己的心中,這個我看還多了一個「攝」字,本在我們心中啊!所以,十念必生,有願必滿。
〖趣佛菩提〗
就是發菩提心。以這個為因,我們果上必定成阿鞞跋致,究竟佛果。
所以這個「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我們本經的宗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宗旨就是修持的捷徑,就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我們這個修行如剝筍皮,這個筍很髒很破,要耐心的剝,剝了一層還有一層,剝到最後只剩下心了,沒的可剝了,就是如此。剝的過程就是顯現的過程。在這個裡頭如果貪著,自己想要得點什麼,這種思想就是執著。你本來是佛,你還要得什麼?「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無智無得」,都說了個「無所得」。一用功就馬上想修出個什麼樣來,你有這個樣不就壞了嗎?不就有相了嗎?「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見個什麼相,這是要去的東西,掃除這些情見。一面用功,一面看一些書,用般若智慧掃除自己修行中的絆腳石。一方面要走路,一方面要把眼睛睜開看路。眼睛要好好的擦亮,看不清路很危險!
現在我們把《無量壽經》和《金剛經》匯合一下:「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到「永得解脫」,就是《金剛經》中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蕅益大師解釋說:「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你不能了達無我,總有一個我在,縱然修一切善法,所得的果是假的。所以《金剛經》的離相,首先是去我相。「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止成二乘小果。」不修善法,只是我空了,就成了阿羅漢。還有一種:「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則為闡提獄種。」這句話很切中時弊,現在這種人很多,在那裡吹得很厲害,說我也空了,法也空了,而又任意的造惡,這是地獄種子。「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把《金剛經》這兩段合在一起功德非常大,「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這麼解釋的。
本經中的「無相智慧」「遠離分別」,就是《金剛經》中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本經中的「植眾德本」「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金剛經》中的「修一切善法」。
本經中的「當生佛剎。永得解脫」,就是《金剛經》中的「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金剛經》和《無量壽經》完全是一味的。
淨土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於難信之法能信,就是無相智慧。下面就引證《金剛經》來作說明:「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聽到《金剛經》中的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的。「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眾生就沒有四相了。「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聽到這個經能夠信受,你就是沒有四相了。蕅益大師又解釋說,如果還有一點點四相,他決定不能信這個經。
第四十一品經文講完了。下面歸納一下要點。
第四十一品經文有十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生到邊地疑城的眾生有什麼苦?為什麼會生到邊地疑城?怎樣才能出離邊地疑城?
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
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
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
第二個要點,「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請你說出曇鸞大師和嘉祥大師對這幾句話的解釋。怎樣認識兩位大師的解釋?
曇鸞大師的解釋:這些往生到邊地疑城的人很悔責,要離開邊地。出了邊地,跟三輩往生的人一樣,這個事情在五百年之末,他知道罪本,懺悔了,就出來了。
嘉祥大師的解釋:「深自悔責」,不管哪一種,真正悔改了,把過失悔掉,就出來了。年歲是活的,沒有固定就是五百歲。
這兩種說法可以並存。五百歲方識罪懺悔,這是邊地多數人的情況;不到五百歲,在其間懺悔出去的,這是生到邊地的上根。
第三個要點,「聽聞經法」,「聽」和「聞」有什麼不同之處?怎樣理解「聞」的深刻含義?怎樣才能接受佛的知見?(思考題)
第四個要點,本經中所說的「大利」是指何而言?說說你對這個「大利」的認識。
這個「大利」就是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利、真實之慧。
第五個要點,「門戶之見」有哪些危害?談談你的切身感受。
第六個要點,誹謗正法,造作極重罪業,為什麼誹謗正法的罪比五逆罪還重?他們的果報是什麼?
佛靠正法救度眾生,誹謗正法使眾生懷疑和捨棄正法,使眾生失去了被救度的機會,斷送了眾生的法身慧命。眾生的法身慧命比生命重要得多。斷眾生的法身慧命就是自斷法身慧命。
誹謗正法的果報是:諸惡重病、身體殘缺、瞎子、聾子、啞巴、水腫、鬼纏身、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死了以後墮入地獄。
第七個要點,為什麼黃念老提醒「法不能隨便說」?你怎樣理解「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這句話?
黃念老的提醒,彰顯了老人家的大慈大悲,不愧為當代的大德居士,我們向老人家致敬!
說法的人為什麼非常慎重,不輕易說法?就是因為這兩句話。沒有智慧、沒有信心的人,不要給他說。因為無智無信的人聽了,他懷疑,他不信,他會謗法造罪業,造作罪業必受惡報,佛法沒有祕密,之所以不說,是為了保護對方的利益,使之少造罪業。
第八個要點,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一類人,他也修善,但他不求生極樂世界?
「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
第九個要點,佛為我們說出了四種人,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人?
第一種人:「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
第二種人:「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
第三種人:「汝見愚癡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
第四種人:「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第十個要點,對比下面的說法,看《無量壽經》與《金剛經》的關係。
《無量壽經》:「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金剛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蕅益大師解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
《無量壽經》:「無相智慧」「遠離分別」。
《金剛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無量壽經》:「植眾德本」「求生淨剎」「趣佛菩提」。
《金剛經》:「修一切善法。」
《無量壽經》:「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金剛經》:「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結論:《無量壽經》和《金剛經》完全是一味的。
下面開始講第四十二品經文。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這一品經文,是正宗分的最後一品,世尊將為我們介紹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菩薩們念佛往生淨土的狀況。表明不但是凡夫往生淨土,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菩薩們也求生淨土。
十方世界諸佛如來,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為大眾宣說《無量壽經》,宣揚淨土法門,勸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這一品經文的主要目的是勸信,無量菩薩現身說法為我們作證。
請看下面經文:
【彌勒菩薩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彌勒菩薩問佛:現在這個娑婆世界及諸佛剎,已經得到不退轉的菩薩
〖其數幾何〗
能有多少?佛告訴彌勒:
〖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
這些大菩薩有七百二十億,過去供養無數諸佛,作了種種功德,當要往生極樂世界。
〖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
這個數就不可以說了,不知有多少,包括我們都在裡頭。小行者,指十信菩薩,因為十信還會退。以上都是十信菩薩,所以稱小行。
請看下面一段經文:
【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從遠照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東北方寶藏佛剎。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國。從無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龍天佛剎。勝力佛剎。師子佛剎。離塵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華幢佛剎。不退菩薩當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其第十二佛。名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這一段經文很長,但不難懂,經文的大意是:
釋迦牟尼佛說:不但我們這個剎土的諸菩薩眾等要往生極樂國,他方國土也是這樣。下面談了很多國土的名字,最後這些菩薩要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
〖其第十二佛〗
這個按照唐譯的參考。就是第十二個佛國。
〖名無上華〗
佛名無上華。
有無數的諸菩薩眾都不退轉了。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都大精進,他們是趣向一乘法,於七天裡頭,就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這樣的菩薩當往生啊!
第十三佛,名叫無畏,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
〖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這個光是說他們的名,窮劫都說不盡。這個第十二佛國的菩薩都修堅固之法。所謂「堅固之法」,就是不退轉之法。這都是不退轉的菩薩,他們都能攝無盡無邊的菩薩的堅固之法,都能往生。
《大智度論》有這樣的問題:菩薩應該度眾生,為什麼到極樂國土去呢?龍樹菩薩回答說,菩薩有兩種:一種是慈悲心多。他有慈悲心,他的心多為眾生;第二種,他願意多來匯集攝取一切佛的功德。喜歡這樣做的,就到無量壽世界。喜歡度眾生的,就到沒有佛法的地方,沒有佛法的地方好度眾生。所以菩薩有兩類,一類就願意度眾生,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一類願意去淨土,把佛的功德都攝之,學習圓滿,就到無量壽國土。
曇鸞大師的《論註》說「未證淨心菩薩者」,什麼叫「未證淨心菩薩」呢?指初地以上、七地以下的菩薩。這些菩薩能夠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這百千萬億到無佛國去做佛事。做這些佛事的時候,他須要住三昧才能做得到。他不是無心做,他要有所作;因為他是心有所作,所以叫未得淨心。你看看這種心都不叫淨心。這一類七地以下的菩薩多得很,這都是很高的菩薩了,分身到這麼些佛剎去度眾生,入了三昧之後才能做到。這就叫未得淨心菩薩。這種菩薩要是生到安樂國土,馬上就可以見到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後,跟七地、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等菩薩,畢竟身等、法等,快啊!所以他為什麼往生?快呀!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等,他們都願意生極樂世界,就是為這個。
菩薩在七地的時候得大寂滅,一切皆空。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這個時候他就般涅槃了。在這個時候因為有十方諸佛神力加被勸導,才不落涅槃,繼續前進。《大智度論》和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這兩部重要的論著,都是說明不退菩薩往生的原因。
《無量壽經起信論》說:往生的菩薩無可計數,都是如來願力的加持,光明所攝。如智者大師臨終的時候,讓門人唱「無量壽佛」及《觀經》題目。而後合掌說了一個偈子:「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定薰修,聖行道力,實不唐捐。」智者大師說,四十八願莊嚴的淨土很容易去,卻沒人要去呀!「火車相現」,指地獄相現。「一念改悔」,是說在這種緊迫的時候,這樣的罪人一念改悔,悔過念佛,「尚得往生」。「況戒定薰修」,何況用戒、用禪定來薰習、修持的人。「聖行道力」,指聖之所行,修道之力。「實不唐捐」,實在不會虛度的。大師在臨終證明了。所以現在的人要是能好好修,決定功不唐捐。大師說完了偈子之後,唱三寶名,奄然而逝。
智者是一位大師,他臨終時的景象,是證明無量光光明普照,攝受大家往生。唐朝法照到五台山,入「竹林寺」,看到文殊、普賢二位菩薩,他問這兩位大菩薩修行之要。文殊菩薩說:「諸修行門,無如念佛。」種種修行的法門,沒有能與念佛相比的。「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禪定。」六度最重要的兩度一個是慧,一個是定,就都攝其他了。「乃至諸佛正遍知海,」這個大智之海,「皆從念佛而生」。文殊菩薩這段開示,非常親切,非常扼要。法照很善問,接著問:「當云何念?」怎麼念呢?這個問題很重要,什麼人能報佛恩呢?兩個人,一個善問,一個善答。善問在前。因為善問,所以才有善答。怎麼念呢?回答得很好:「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在這個世界的西方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時,決定往生。」關鍵在願力不可思議。種種的根器,只要真正深信切願去念,決定得度。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下面請看這一品的最後一段經文:
【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
以無相的智慧來種植眾德的根本,這樣來求生淨土,就能得到解脫。
眾德之本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相」,色、受、想、行、識這五塵是五相,還有男相、女相、生相、住相、壞相,這都是相裡邊最嚴重的。沒有這些相就叫做無相。《涅槃經》說:「涅槃名為無相。」《演密鈔》解釋這句話說:「坐於諸法寂滅者,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寂滅涅槃完全是自心的自證,不從外來,所以說沒有一切相。有一個地方得到了,就出現了這個地方的相。不能心外求法,心外無法還有相嗎?都是心,還有什麼相。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一句話要特別注意愚痴的人就在虛妄中求這個虛妄。也不是說根本沒有相,見相而非相的時候就見到如來了。也就是「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這裡極直接的事情,離開一切相就是一切佛,這都是彰顯了無相的智慧。
〖身心清淨。遠離分別〗
這就是萬法一如。既然一如了,還有什麼叫染、什麼叫淨,它是一個了,這不就平等了。還有什麼可取可捨。所以身心就清淨,一切皆如,就離開分別。
念佛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自然就遠離分別,或者有人會懷疑,你這個淨土宗厭離娑婆求極樂,這不就是有厭有欣,這不是有分別嗎?《妙宗鈔》的回答說:「取捨若極(取和捨達到極點的時候),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這個就是淨土的妙。妙在這裡,達到極點。和不取不捨,不是兩樣事情。捨到了極點,那就是我們說的萬緣放下,六根寂靜。取到了極點,是一念單提,只剩這一念了。這一念,達到了極點,你能這麼念佛的時候,跟那個不取不捨的念佛,不就是一樣嗎?
《彌陀要解》說,我們要求離相智慧,但是要圓融,不要死於句下。「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這又是依文解義了。那麼說要不取不捨,他又這個不取不捨了,這是執理廢事,執著了理,把事給廢了。這樣廢了事,離開了事,理就不圓滿了。理要靠事來顯,如你了達「全事即理」,即一切事就是理,那麼,你取也是理,捨也是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所以,淨土宗的妙諦不是情見可以及的。彌陀願眾生求生彼國、攝受淨土,勸大家念佛;我們也念佛,也求生極樂,這就是把我們這個一念的心願,投入到彌陀的願海裡。這就是攝彼彌陀的一乘願海,進入到我自己介爾一念心中。我這個心願就投入到彌陀的願海,成為一體了。又還要把彌陀的整個願海,攝入到我自己的心中,這個我看還多了一個「攝」字,本在我們心中啊!所以,十念必生,有願必滿。
〖趣佛菩提〗
就是發菩提心。以這個為因,我們果上必定成阿鞞跋致,究竟佛果。
所以這個「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我們本經的宗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宗旨就是修持的捷徑,就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我們這個修行如剝筍皮,這個筍很髒很破,要耐心的剝,剝了一層還有一層,剝到最後只剩下心了,沒的可剝了,就是如此。剝的過程就是顯現的過程。在這個裡頭如果貪著,自己想要得點什麼,這種思想就是執著。你本來是佛,你還要得什麼?「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無智無得」,都說了個「無所得」。一用功就馬上想修出個什麼樣來,你有這個樣不就壞了嗎?不就有相了嗎?「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見個什麼相,這是要去的東西,掃除這些情見。一面用功,一面看一些書,用般若智慧掃除自己修行中的絆腳石。一方面要走路,一方面要把眼睛睜開看路。眼睛要好好的擦亮,看不清路很危險!
現在我們把《無量壽經》和《金剛經》匯合一下:「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到「永得解脫」,就是《金剛經》中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蕅益大師解釋說:「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你不能了達無我,總有一個我在,縱然修一切善法,所得的果是假的。所以《金剛經》的離相,首先是去我相。「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止成二乘小果。」不修善法,只是我空了,就成了阿羅漢。還有一種:「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則為闡提獄種。」這句話很切中時弊,現在這種人很多,在那裡吹得很厲害,說我也空了,法也空了,而又任意的造惡,這是地獄種子。「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把《金剛經》這兩段合在一起功德非常大,「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這麼解釋的。
本經中的「無相智慧」「遠離分別」,就是《金剛經》中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本經中的「植眾德本」「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金剛經》中的「修一切善法」。
本經中的「當生佛剎。永得解脫」,就是《金剛經》中的「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金剛經》和《無量壽經》完全是一味的。
淨土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於難信之法能信,就是無相智慧。下面就引證《金剛經》來作說明:「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聽到《金剛經》中的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的。「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眾生就沒有四相了。「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聽到這個經能夠信受,你就是沒有四相了。蕅益大師又解釋說,如果還有一點點四相,他決定不能信這個經。
第四十一品經文講完了。下面歸納一下要點。
第四十一品經文有十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生到邊地疑城的眾生有什麼苦?為什麼會生到邊地疑城?怎樣才能出離邊地疑城?
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
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
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
第二個要點,「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請你說出曇鸞大師和嘉祥大師對這幾句話的解釋。怎樣認識兩位大師的解釋?
曇鸞大師的解釋:這些往生到邊地疑城的人很悔責,要離開邊地。出了邊地,跟三輩往生的人一樣,這個事情在五百年之末,他知道罪本,懺悔了,就出來了。
嘉祥大師的解釋:「深自悔責」,不管哪一種,真正悔改了,把過失悔掉,就出來了。年歲是活的,沒有固定就是五百歲。
這兩種說法可以並存。五百歲方識罪懺悔,這是邊地多數人的情況;不到五百歲,在其間懺悔出去的,這是生到邊地的上根。
第三個要點,「聽聞經法」,「聽」和「聞」有什麼不同之處?怎樣理解「聞」的深刻含義?怎樣才能接受佛的知見?(思考題)
第四個要點,本經中所說的「大利」是指何而言?說說你對這個「大利」的認識。
這個「大利」就是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利、真實之慧。
第五個要點,「門戶之見」有哪些危害?談談你的切身感受。
第六個要點,誹謗正法,造作極重罪業,為什麼誹謗正法的罪比五逆罪還重?他們的果報是什麼?
佛靠正法救度眾生,誹謗正法使眾生懷疑和捨棄正法,使眾生失去了被救度的機會,斷送了眾生的法身慧命。眾生的法身慧命比生命重要得多。斷眾生的法身慧命就是自斷法身慧命。
誹謗正法的果報是:諸惡重病、身體殘缺、瞎子、聾子、啞巴、水腫、鬼纏身、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死了以後墮入地獄。
第七個要點,為什麼黃念老提醒「法不能隨便說」?你怎樣理解「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這句話?
黃念老的提醒,彰顯了老人家的大慈大悲,不愧為當代的大德居士,我們向老人家致敬!
說法的人為什麼非常慎重,不輕易說法?就是因為這兩句話。沒有智慧、沒有信心的人,不要給他說。因為無智無信的人聽了,他懷疑,他不信,他會謗法造罪業,造作罪業必受惡報,佛法沒有祕密,之所以不說,是為了保護對方的利益,使之少造罪業。
第八個要點,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一類人,他也修善,但他不求生極樂世界?
「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
第九個要點,佛為我們說出了四種人,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人?
第一種人:「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
第二種人:「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
第三種人:「汝見愚癡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
第四種人:「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第十個要點,對比下面的說法,看《無量壽經》與《金剛經》的關係。
《無量壽經》:「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金剛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蕅益大師解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
《無量壽經》:「無相智慧」「遠離分別」。
《金剛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無量壽經》:「植眾德本」「求生淨剎」「趣佛菩提」。
《金剛經》:「修一切善法。」
《無量壽經》:「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金剛經》:「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結論:《無量壽經》和《金剛經》完全是一味的。
下面開始講第四十二品經文。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這一品經文,是正宗分的最後一品,世尊將為我們介紹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菩薩們念佛往生淨土的狀況。表明不但是凡夫往生淨土,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菩薩們也求生淨土。
十方世界諸佛如來,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為大眾宣說《無量壽經》,宣揚淨土法門,勸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這一品經文的主要目的是勸信,無量菩薩現身說法為我們作證。
請看下面經文:
【彌勒菩薩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彌勒菩薩問佛:現在這個娑婆世界及諸佛剎,已經得到不退轉的菩薩
〖其數幾何〗
能有多少?佛告訴彌勒:
〖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
這些大菩薩有七百二十億,過去供養無數諸佛,作了種種功德,當要往生極樂世界。
〖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
這個數就不可以說了,不知有多少,包括我們都在裡頭。小行者,指十信菩薩,因為十信還會退。以上都是十信菩薩,所以稱小行。
請看下面一段經文:
【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從遠照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東北方寶藏佛剎。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國。從無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龍天佛剎。勝力佛剎。師子佛剎。離塵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華幢佛剎。不退菩薩當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其第十二佛。名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這一段經文很長,但不難懂,經文的大意是:
釋迦牟尼佛說:不但我們這個剎土的諸菩薩眾等要往生極樂國,他方國土也是這樣。下面談了很多國土的名字,最後這些菩薩要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
〖其第十二佛〗
這個按照唐譯的參考。就是第十二個佛國。
〖名無上華〗
佛名無上華。
有無數的諸菩薩眾都不退轉了。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都大精進,他們是趣向一乘法,於七天裡頭,就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這樣的菩薩當往生啊!
第十三佛,名叫無畏,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
〖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這個光是說他們的名,窮劫都說不盡。這個第十二佛國的菩薩都修堅固之法。所謂「堅固之法」,就是不退轉之法。這都是不退轉的菩薩,他們都能攝無盡無邊的菩薩的堅固之法,都能往生。
《大智度論》有這樣的問題:菩薩應該度眾生,為什麼到極樂國土去呢?龍樹菩薩回答說,菩薩有兩種:一種是慈悲心多。他有慈悲心,他的心多為眾生;第二種,他願意多來匯集攝取一切佛的功德。喜歡這樣做的,就到無量壽世界。喜歡度眾生的,就到沒有佛法的地方,沒有佛法的地方好度眾生。所以菩薩有兩類,一類就願意度眾生,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一類願意去淨土,把佛的功德都攝之,學習圓滿,就到無量壽國土。
曇鸞大師的《論註》說「未證淨心菩薩者」,什麼叫「未證淨心菩薩」呢?指初地以上、七地以下的菩薩。這些菩薩能夠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這百千萬億到無佛國去做佛事。做這些佛事的時候,他須要住三昧才能做得到。他不是無心做,他要有所作;因為他是心有所作,所以叫未得淨心。你看看這種心都不叫淨心。這一類七地以下的菩薩多得很,這都是很高的菩薩了,分身到這麼些佛剎去度眾生,入了三昧之後才能做到。這就叫未得淨心菩薩。這種菩薩要是生到安樂國土,馬上就可以見到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後,跟七地、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等菩薩,畢竟身等、法等,快啊!所以他為什麼往生?快呀!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等,他們都願意生極樂世界,就是為這個。
菩薩在七地的時候得大寂滅,一切皆空。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這個時候他就般涅槃了。在這個時候因為有十方諸佛神力加被勸導,才不落涅槃,繼續前進。《大智度論》和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這兩部重要的論著,都是說明不退菩薩往生的原因。
《無量壽經起信論》說:往生的菩薩無可計數,都是如來願力的加持,光明所攝。如智者大師臨終的時候,讓門人唱「無量壽佛」及《觀經》題目。而後合掌說了一個偈子:「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定薰修,聖行道力,實不唐捐。」智者大師說,四十八願莊嚴的淨土很容易去,卻沒人要去呀!「火車相現」,指地獄相現。「一念改悔」,是說在這種緊迫的時候,這樣的罪人一念改悔,悔過念佛,「尚得往生」。「況戒定薰修」,何況用戒、用禪定來薰習、修持的人。「聖行道力」,指聖之所行,修道之力。「實不唐捐」,實在不會虛度的。大師在臨終證明了。所以現在的人要是能好好修,決定功不唐捐。大師說完了偈子之後,唱三寶名,奄然而逝。
智者是一位大師,他臨終時的景象,是證明無量光光明普照,攝受大家往生。唐朝法照到五台山,入「竹林寺」,看到文殊、普賢二位菩薩,他問這兩位大菩薩修行之要。文殊菩薩說:「諸修行門,無如念佛。」種種修行的法門,沒有能與念佛相比的。「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禪定。」六度最重要的兩度一個是慧,一個是定,就都攝其他了。「乃至諸佛正遍知海,」這個大智之海,「皆從念佛而生」。文殊菩薩這段開示,非常親切,非常扼要。法照很善問,接著問:「當云何念?」怎麼念呢?這個問題很重要,什麼人能報佛恩呢?兩個人,一個善問,一個善答。善問在前。因為善問,所以才有善答。怎麼念呢?回答得很好:「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在這個世界的西方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時,決定往生。」關鍵在願力不可思議。種種的根器,只要真正深信切願去念,決定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