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前一節課我們講了三個不信:不信「不思議智」,不信「不可稱智」,不信「大乘廣智」。這節課講第四個。

  第四,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懷疑佛沒有得一切種智,佛的智慧他測不到,想不到這樣的境界,以他的思想來看待佛:你不恭敬,佛會生氣;佛要這要那、要上供,佛還會嫌髒、還要見怪等等。對佛的智慧一點都不理解。不是說他一點不相信佛的一切種智,這個名詞他也沒有概念,其實就是這個意思。舉個例子說就明白了:看佛跟平常人一樣,喜歡聽好的,你給我磕頭,喜歡乾乾淨淨……這一切人情世故。

  黃念老講過一個穢跡金剛的故事。

  密法的穢跡金剛,只管髒,什麼髒只管來,越髒佛越放光。修穢跡金剛有往生的,顯神通很厲害。黃念老認識的一位姓李的人,他召請穢跡金剛,穢跡金剛真的來了,那個人嚇得鑽到桌子底下不敢出來。穢跡金剛問他:你請我來有什麼事?他直發抖,說不出話來。一個震雷穢跡金剛不見了,那個人嚇死過去了。穢跡金剛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

  對於佛的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不能生信,對於佛這種智慧流現出來的淨土法門不能產生正信,因此感胎生之報。佛的智慧,眾生不會理解的,應當仰信!《大乘起信論》說:「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這是一心的顯現。「離於想念。」離於想念的境界。眾生的境界是妄見、錯見。這和科學家的說法很類似;物質是眾生錯誤的感覺。我們說這一切境界是眾生的妄見。物質就是境界,本來無一物,因為虛妄所見,就產生了一切分別——分歧、界限等等一切差別。這一切境界是因妄念想念所顯現,不符合法性。所以對淨土法門,符合法性的,沒有決定的信心。

  諸佛如來是「離於見相,無所不遍」,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離於見相,諸相都是非相。沒有見,離了這個見,所以就「無所不遍」;有所見,就有所局礙。「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真實的自心,就像諸法的本性。自體能照一切妄法,能顯出這個妄法,有大的智慧之用。諸佛如來於一切相無所不通。了解眾生都是妄。沒有眾生可度,眾生本來是佛,對這個妄,佛能照見。能夠隨眾生所應得的解給開示悟入,讓你得到種種的法義,所以是一切種智。能夠無所不知,無所不通,無所不度。有這樣大的智用,是佛的神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佛神通。禪宗的祖師就有佛神通。那個搬山倒海是末枝。「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所見;無所見,就無所不見。拿這個對治第四疑。

  元曉師《宗要》裡又說:「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這個四疑不能把它排除。「雖生彼國」,用其他的功德生到極樂世界。「而在邊地」,你只能達到邊地(邊地是一種比喻,在宮殿之中,不能見佛聞法)。不是佛不叫你聞法,是你自己如聾如盲,聽到跟沒聽到一樣。難聞,進一步指的是這個。

  有些阿羅漢一直跟著佛很多年,直到最後說《法華》的時候,還有五千弟子退席,聽不下去。眾生多難度啊!很多弟子哭啊!「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都跟著佛,無量的眾生成佛。大解脫、大成就,而這些弟子不知道,看見跟沒看見一樣,無動於衷,不關我事。

  到了極樂世界也是一樣,聽阿彌陀佛講經,跟沒聽見一樣。你所關心的不是這個事,一定要等幾百年,增加你的信願,把疑惑懺悔清楚了,才能得出。

  我們還不能完全了解上面所說的那四種智慧,但是要能夠自謙,不要我慢,不要驕傲。一切要聽佛的,依佛說的為依據,不能自己出一點主意,出主意是最大的我慢,對佛說的不敢還價。我不懂就說不懂,但是仰信。這個好啊!「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國,不在邊地。」你能自謙,你能仰信,雖然不能明白佛這樣的智慧,你能往生極樂世界,不在邊地上停留。

  「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因為他疑惑,不按佛說的辦事,自己出主意,都是對佛的智慧的不深信。貪瞋痴慢疑五毒,有人把「疑」改成了「嫉」,變成了貪瞋痴慢嫉。但如果你懷疑,那懷疑比嫉妒還嚴重。這一類人「信福不信智」。對於福他相信,對於智慧他信不及。「信事而迷理」,事,他信了,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因果;理,他是迷的,不懂,所以他墮在疑城。

  請看下面經文:

  【復有眾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

  這一段經文是第二類生到邊地的業因。

  這一類人對佛的智慧、德能沒有懷疑,崇敬到了極處。怎麼也會生到邊地?這種人是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懷疑自己造的業太重,能往生嗎?雖然每天念佛發願,卻常常有此疑惑,對自己懷疑,未能肯定自己。因為念佛法門是當生成佛的法門,不是普通的法門,所以他的疑慮就更深。這些都是好人,他們有慚愧心。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

  〖復有眾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

  這幾句經文是說信他不信自。

  〖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

  這是一類,他對於佛的智慧信了,對自己不夠相信。《彌陀要解》裡說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這個人雖然知道求佛智等等,他不相信自己。這還由於理信得不深。

  前面說四個智,這兒說三個智,這是文字的問題。前面魏譯是四種,唐譯合成三種。這只是譯者的開合不同,實質是一回事。

  「威德廣大不思議智」,就是「不可稱智」和「不思議智」這兩種;「普遍智」相當於「大乘廣智」;「無等智」就是「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不同時代的譯本,不同的人,文句不同,開合不同。這種人能希求佛智,對是心是佛的道理有疑情,只能信他佛,對於自心是佛不能生正信。

  彭二林說:「須了佛智,乃至勝智,方名真信。」一切智都不離自心。信佛的智是從自心所生,這些智慧根本是無我、無我所。有我和我所就是識了。凡聖一如,凡也是如此,聖也如此,都同一個智慧。全信自心,具一切智。要信你自心就是一切智,本來成佛。這個很難。連圭峰大師對本來成佛還信不及。他註解《圓覺經》時說,本來是佛好一點。他是禪宗開悟的人,華嚴宗的祖師,真正能夠承當,能夠信,不容易啊!

  「不於心外,別有信佛之心。」自心本來成佛,自心之外沒有另外信佛的心;也就是沒有一個心外所信的佛。自心就是佛,本來成佛;不另外有心,就是不另外有佛。「如是迴向,是名唯心淨土」,快速見佛。所以快慢是從這個地方分,往生的品位也從這兒分。有的人念得風吹不動,雨打不透,也不能往生。黃念老說,不要論功夫,要論見地。密宗是見修行果。有正見才有正修、正行、正果。你沒有正見,修行是盲修瞎練。

  而「若於自心諸智,猶滯疑情。」對於自心的智慧,你還存在著疑情,難免於心外見佛。禪宗說:「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你求那個有形有相的佛,和你不相似。你是老幾啊!確實提不起來,可你的自心了不起,你的自心就是佛,一切佛從你的自心流出。你對自己起了疑,不免心外去見佛。禪宗有人老說淨土宗心外求佛,不是淨土宗心外求佛,是有些修淨土的人心外見佛。很多修密的人也都是心外見佛,修密的人通病是太執著。(這話是黃念老說的)

  「雖修諸善,乘願往生,不得見佛。」修善,憑這個願,雖往生但不得見佛,因為你沒有契合佛智。做了很多功德,可以勉強往生。《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唯依你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修行的菩薩們如果能夠了知諸佛和諸佛的一切法,皆是唯心所知量,心所顯現,可以得隨順忍,就是初地菩薩。所以,見了菩薩樹,得三種忍(隨順忍、音響忍、無生法忍)。

  「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這是信佛智而不信自心的毛病,就這麼大。有這個決定的智慧,才能產生決定的信心,才能決定往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千萬要慎重,不要因為疑惑而失大利,雖到了極樂世界而不能聞法。所以,信他不信自,還是智慧很短淺。沒有決定的智,就沒有決定的信心。所以「意志猶豫,無所專據」。就這麼來的,總是猶猶豫豫的,不能專據,也沒有把握,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發愁,就是信願不堅定,依據的不專一。可是他能念佛相續,以念佛力及發願力,仍得往生,但在邊地。

  請看下面經文:

  【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道止佛國界邊。七寶城中。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寶池蓮華。自然受身。飲食快樂。如忉利天。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隨意高大。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是故於彼。謂之胎生。】

  這段經文教誡我們:就是因為有「疑」,雖然不是疑,只是心裡稍稍有一點疑惑,就生到了邊地。我們一定要了解、警惕、於自、於他,不應該有絲毫的疑惑,才能成功。學佛人心地要清淨,平時處事、待人、接物都應隨緣。「隨緣」就是絕不自作主張,於隨緣中斷惡修善。須知人生在世只是過客,這裡不是我們的家鄉,我們在這裡只是做客,時間不長就走了,何必去計較這個計較那個。一切隨緣,隨緣就自在,攀緣就煩惱,明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法無常」,「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是真覺悟,這是事實真相。

  隨緣是什麼都好,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歡喜相處,現在我們建立六和敬的六和小院,怎麼和?每個人從自身做起,是我要與你和,不是你要與我和。你有執著,我沒有執著;你有分別,我沒有分別;你有妄想,我沒有妄想。什麼都能隨順,哪有不能相處的環境,哪有不能共處的人事。

  往生到邊地的菩薩們,他們雖然是帶著疑惑往生到極樂世界,不能立刻見佛,止於佛國邊界;「七寶城」是比喻,其實還是蓮花化生。決不是極樂世界真有邊界,極樂世界沒有邊界,不見佛都是邊界。不管在什麼地方,甚至在阿彌陀佛大講堂的外面,或七寶池裡,只要見不到阿彌陀佛的地方,都是「邊地」。如果依文解義,看到「邊地」,以為是極樂世界的邊緣地區,那就想錯了。

  世尊告訴我們真相:不是阿彌陀佛故意不和他們見面,是他們自己有障礙。佛心清淨,佛心平等。佛與眾生感應道交,佛對眾生的「緣」是平等的,是沒有障礙的。佛對一切眾生沒有障礙,是眾生自作障礙,是往生的人「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他自己作的,自己心裡有結,沒能完全解開,甚至此結很微細,自己都不知道。許多的迷惑,我們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的癥結在哪裡?

  下面我們說說往生邊地的人,和九品往生的人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都是蓮花化生。

  不同之處:

  九品往生的人可以在蓮花裡自在出入;

  往生邊地的人,不能在蓮花中自在出入。九品往生的人,所居宮殿,可以隨意大小,可以在空中飛行,可以停住在蓮花裡,隨心所欲;

  往生邊地的人,宮殿不能隨意大小,不能升空飛行。

  九品往生的人花開見佛;

  往生邊地的人,五百年不能見佛。

  〖亦有寶池蓮華。自然受身〗

  這是說蓮花化生,不要住胞胎。

  〖飲食快樂。如忉利天〗

  生活快樂得如忉利天。

  〖於其城中。不能得出〗

  因為有疑惑,就有了限度,把自己框起來了。這個框框是自己框出來的,不是別人給的。所居的舍宅在平地上,不能上升虛空,也不能隨意高大。

  〖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

  這就是邊地疑城的特點。五百年的時間,也不是絕對的看不見佛,是很難見佛。

  這個「五百年」是指人間的五百年,不是極樂世界五百年。在人間五百年感到時間很長,在忉利天是五天,在夜摩天則是兩天半時間。由此可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疑惑很快就會消除,五百年是極限,很少超過五百年的。只要認錯改錯就得自在,認錯就是懺除業障,我們凡夫為什麼業障懺除不了?是不肯認錯,尤其是現在,「錯」總是推給別人,「功」總是歸給自己。

  我們是學佛人,今生了生死出輪迴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怎樣來實現這個目標?從修善斷惡做起。「善」要藏起來,「惡」要揚出去。對自己一定要這樣做,別人的善惡不要理會。這個世界越是眾生有苦難,佛菩薩示現的就越多。佛菩薩示現在眾生裡,龍蛇混雜。他要度眾生,就必須跟眾生一樣,即「同事攝」。你知道那個作惡的人,是真的惡人,還是佛菩薩應化的?我們是凡夫,不知道。因此,我們對於外面的境界,要遵守佛的教訓,平等恭敬。最重要的是修自己,時時刻刻檢點自己,這一生中,要真正有把握往生。

  請看下面經文: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斷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諸功德。至心迴向。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這一段經文可以分為兩小段來說。

  第一小段:從〖若有眾生。明信佛智……具足成就。〗

  一共十五句。這一小段經文是講一般正常念佛往生的人,也有兩大類。一是專修淨土的,就是上、中、下三輩往生者。另外一類,不是專修淨土,而是修學其他大乘法門,臨終時迴向求生淨土,也能得生,這就是慈舟大師所判的「一心三輩」。他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如何,完全看他修學的功夫。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可以把他的功夫分為上、中、下三等。本宗裡,上等的「理一心不亂」,中等的「事一心不亂」,下等的「功夫成片」。禪宗的也分三等,上等的「照見」,中等的「照住」,下等的「觀照」,這是禪宗的差別功夫。

  不管修哪個法門,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專精」,不能夾雜。自古至今,修學大乘迴向往生的人很多。明末清初許多學《華嚴》的,楊仁山居士就是「教宗華嚴,行在彌陀」。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大家看過,他一生四十年在《金剛經》上下功夫,而他是念阿彌陀佛往生的。這就說明,淨宗法門,非常廣大。阿彌陀佛並不限定你非學我這個法門不可,否則就不能往生;而是隨便修學哪個法門,迴向求生淨土皆得往生,阿彌陀佛來接引你。

  因此,我們遇到修學其他法門的人,應當讚歎,要勸他專修,迴向求生淨土。他已經用了那麼多年功夫,不要更改,改了,他還不習慣。勸他繼續修下去。只要真正發心,希望往生之後見阿彌陀佛,生到極樂世界都能滿願。我們修學這一宗,誹謗別的宗派,看輕其他法門,即是誹謗三寶,造極大罪業。

  第二小段:從〖彌勒當知……疑惑所致。〗

  一共十三句。

  前三句,〖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

  這是講四土九品往生的,都是智慧超勝。智慧超勝就是不懷疑。凡是懷疑,都是業障很重。有業障,他才懷疑。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也不懷疑。對佛的智慧德能,對自己的善根,都不懷疑,這是智慧超勝。

  中間六句,從〖其胎生者……無因奉事無量壽佛。〗

  是講的往生到邊地疑城的眾生,他們所受的苦難,他們在邊地疑城是有期限的,最長不超過五百歲。不是一定要五百歲,這要看往生邊地的人覺悟的遲速,覺悟了就入品。據《往生傳》記載,明朝的袁宏道是念佛往生到邊地疑城的,他是帶著疑惑往生的。雖然生在邊地,但他覺悟很快,覺悟了就出離了邊城。

  生到邊地有哪些苦處?

  〖不見三寶〗

  見不到佛、法、僧三寶。

  〖不知菩薩法式〗

  因為沒有機會聞法,所以對於菩薩修的理論方法與儀式都不知道。

  〖不得修習功德〗

  在邊地只有享福,無法做功德。

  〖無因奉事無量壽佛〗

  見不到阿彌陀佛。為什麼會這樣?後面四句經文就是答案。

  〖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總結歸到業障——「疑惑」。這個疑心就是「思惑」裡五種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其他世間的疑惑皆不相干,不礙事。這個疑惑,礙事就大了。「疑」稱為根本煩惱。由此可知,原來「疑」有這麼大的障礙。這不是對一般事理的疑惑,而是對大乘佛法的疑惑,對淨宗的疑惑,障礙就更大了。

  第四十品經文講完了,下面歸納一下要點。

  第四十品經文有八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胎生」,世尊為我們作了怎樣的說明?結合印光大師關於「疑」的開示,談談你的體會。

  第二個要點,「胎生」之因是什麼?用一句話回答。第一類往生邊地疑城的業因是什麼?用經文回答。

  第三個要點,你能說出「四智」的名稱嗎?結合實際,談談不信「四智」有哪些表現?有什麼危害?你信佛具有究竟圓滿的「四智」嗎?

  第四個要點,你怎樣理解蕅益大師說的「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這兩句話?

  第五個要點,不信「四智」,就有「四疑」,不破「四疑」往生不了西方極樂世界,你有幾疑?有什麼好方法破疑嗎?

  第六個要點,佛講《法華經》時,五千弟子退席,你怎樣理解這件事情?

  第七個要點,往生邊地疑城的人,和九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八個要點,生到邊地疑城有哪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