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請看下面經文: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癡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天道施張。自然糾舉。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苦的癥結在哪裡?的確不外乎經文中所說,都是由「貪著」發生的。「貪」是貪欲;「著」是執著。堅固的執著,不肯忍讓。在一切境緣中,我們要特別提到「財色」,自古以來,為財、為色,家破人亡,乃至於國家毀滅,我們在歷史上都能見到。

  這段經文,世尊明確告誡我們,苦因〖皆由貪著財色〗。

  「貪」是貪戀,「著」是抓住不肯放,「財」是一切黃金、首飾、錢、房屋、用品等等。貪愛是捨不得丟。或貪財,或貪皮肉。肉身的貪著是指男女之間,同性戀也是。人和畜生都是色,前面一品裡寫得很清楚。要禁止去貪著這些東西。這些壞東西是共同的,中國有,外國也有。中國古代傳到現在,還是有,春秋時就有男色,壞的事情往往很普遍。

  〖不肯施惠〗

  利益好處不肯給人家,不肯給人方便,不肯救度別人。不肯布施,都是因為貪財、好色、慳吝。

  〖各欲自快〗

  就是不受任何約束,要幹什麼就幹什麼,每個人都想要自己的痛快。

  〖不能忍辱。不務修善。〗

  忍字,曾國藩說的兩句話值得我們借鑒:「千萬忍耐,忍耐萬千」。千萬要忍耐,並且不是一兩件事,要成千上萬的忍耐。

  《金剛經》裡特別指出了忍辱,歌利王節節支解,難忍能忍。若處處想自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將來非幹到地獄不可。都要有一個「有所不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要有約束,不能放縱。你要幹什麼就幹什麼,侵犯對方的自由,這不是在造惡嗎?自己還覺得很有理。忍辱就是克制自己,把這個自由讓給別人,就忍辱了。他罵我,我要回罵,彼此都不自由了。他罵我,我不反抗,他就自由了。年輕人都想自己快欲,這個很危險。

  〖威勢無幾〗

  你想痛快,享受,有威有勢,但是這不會有多長時間。

  你以前修了善,得了這個善報,等於一個人接受了遺產,允許他揮霍。等坐吃山空之後,威勢就會「隨以磨滅」,都消磨盡了。

  〖天道施張。自然糾舉。〗

  「天道」,自然之道、因果之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有很多外道求天,其實天只是執行一個法度,秉公辦事。不能因為你磕頭,他就赦免你;你給他上供,他就幫你把罪過滅了。若是那樣,天不就受賄了嗎?所以很多人都糊塗。天就是要「施張」,要起作用。「自然糾舉」,不用造作、安排,自自然然。「糾」是糾正,「舉」是檢舉。把一切都暴露出來,都要追究。

  〖煢煢忪忪〗

  「煢煢」是無所依,孤獨,「忪忪」是驚惶失措的樣子。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的同夥、哥們、家親眷屬,沒有一個跟著你,只有孤獨、恐惶的「當入其中」,自己就到應該去的地方去了。

  〖古今有是〗

  從古到今就有這樣的事情。

  悲痛可傷啊!眾生本來是佛,自己不明白、不相信,不但妄想執著,而且種種造惡,在冤枉之中受輪迴。惡夢愈做愈惡,愈做愈恐怖,不能醒,「痛哉可傷」。

  請看下面經文: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途。憂怖苦痛之道。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汝等得佛經語〗

  「汝等」指與會的大眾,以及後世的人,當然也包括我們在內。「得佛經語」,得到佛的正見。

  下面說說「佛經語」這三個字,「佛」是釋迦牟尼佛。有這樣三種解釋供同修們參考。

  第一種解釋,「佛經語,通指捨惡修善、背塵合覺。」

  佛經語,就這八個字:捨惡修善。背塵合覺。佛的經教裡頭,初入門的時候,佛教我們捨惡修善,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佛教我們向上提升,由捨惡修善向背塵合覺提升。

  世尊十九歲捨棄王位,出家修行。他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他想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怎樣發生的,把它的因找出來,把它的緣找出來,果報就清楚了,因緣果報搞清楚之後,佛教我們捨惡修善,背塵合覺。

  佛出家後的十二年當中廣學多聞。印度在古代是宗教之國,宗教發達,宗派很多。也是哲學之國,有智慧的人很多。他一個都不捨,每個宗教都去學習,每個學派都去參學。十二年,不能解決他的問題。他的問題是什麼?是生老病死,是六道輪迴。印度確確實實很多宗教對於六道裡面的狀況很清楚,但是從來沒有人提到要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最初是釋迦牟尼佛提出的,如何能超越六道輪迴,這是一般宗教裡找不到的,所以他放棄了。十九歲出家,放下了煩惱障,三十歲不再去參學了,放下了所知障。佛法教我們看破放下,放下是放下煩惱障,看破是放下所知障。從這入門。

  「背塵合覺」。塵是迷惑,跟迷惑相背是覺。所以,背塵就是合覺,合覺就是背塵。覺是什麼?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釋迦牟尼佛放棄十二年的修學,到畢缽羅樹下去修定,去入定,終於在定中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與過去修學的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知道過去所學的錯了。是背覺合塵,所以釋迦牟尼佛放棄了。它跟自性不相應,跟迷相應,所以放棄是有道理的。放棄以後幹什麼?修定,定是什麼?內放下貪瞋痴慢疑,於世出世間法都沒有貪戀的心。

  我們今天有一點明瞭,世間法是假的,要放下。出世間法也不是真的,它從哪裡來的?它從因為有個世間法,才有個出世間法;如果世間法沒有了,出世間法也不存在,是相對而建立的。

  佛法我們要不要?沒開悟之前要,開悟之後不要了。你要障礙你開悟,障礙你的悟門,必須放下。所以佛般涅槃之前,跟大家說一句話,他四十九年沒說一個字,誰要說佛說法叫謗佛。這話什麼意思?自性清淨心裡一法不立,那是真的。所以大徹大悟的人,他沒有念頭,他沒有起心動念,他什麼也沒有。你去問他,你問他什麼,他答覆你什麼,他一點障礙都沒有。好像什麼都通了,沒錯,是通了。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時候一法不立,縱然起作用,還是一法不立。難!

  初學的人聽到上面說的這個話,愈聽愈迷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再說一個現象,相比較一下,可能更容易明白一些。

  凡夫是什麼?阿羅漢是什麼?菩薩是什麼?佛是什麼?其實是一個,只是所附帶的不一樣。

  我們具體地來比較一下:

  凡夫:包括六道的二十八層天,都叫凡夫,叫六道凡夫。凡夫見色,他在境界上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

  阿羅漢: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阿羅漢能超越六道輪迴,但超越不了四聖法界。

  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菩薩超越了十法界。

  佛: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叫自性見。

  第二種解釋,「佛經語,通指捨惡修善、背塵合覺之一切法門」。

  同第一種解釋相比較,多出了「一切法門」四個字,這是對第一種解釋的補充,更具體化了。就是凡是捨惡修善、背塵合覺的一切法門都是佛經語。重點強調「一切法門」,體現出「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釋迦牟尼佛當年成道之後就開始教學,四十九年教學是有階段的,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佛的小學是十二年,偏重在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這是紮根教育,為後面的小乘、大乘把根紮穩,小學畢業後稱阿羅漢,六道輪迴畢業了,永遠不在六道裡輪迴了。這是真成就了。

  世間有阿羅漢,那是少數一部分,他來世間幹什麼?回小向大。憐憫眾生的心生起來了,自己脫離了苦海,看看六道裡頭還有那麼多苦難眾生菩薩在度,他發了個勇猛心,我去幫助菩薩教化眾生,這就是經教裡所說的回小向大。

  小乘止於阿羅漢,大乘止於佛陀。佛陀超越三界,脫離十法界。小乘在十法界裡頭,他還有四個階級:聲聞、緣覺、菩薩、佛在他上面。阿羅漢能離六道輪迴,不能離十法界。只有大乘摩訶薩,摩訶是大的意思。大乘裡面的大菩薩是指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些人。雖然明心見性了,他的無始無明沒有斷乾淨,他還有四十一品無明。他是法身大士,他住在哪裡?住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的實報土就是華藏世界。這裡面所住的修行人,全是法身菩薩。他們來幹什麼?來斷無明。無明斷盡了,證得究竟圓滿佛,十法界真正超越了,圓滿回歸自性。像六祖惠能大師說的那樣,「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指十法界。

  學習這兩句經文,我有這樣三點感悟。

  感悟一,我們學佛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捨惡修善,這是下手處;第二步,背塵合覺,這是在第一步基礎上的升華。

  第一步捨惡修善很重要,萬萬不可輕視。記住這兩句話:捨惡不墮三惡道,修善生人天兩道。捨惡不造惡,跟惡道就不相應了,你決定不會墮三惡道。你知道三惡道可怕,你不想墮三惡道,那你就一切務必有斷惡的念頭、斷惡的言語、斷惡的行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這個重要。修善,三皈、五戒、十善重要。佛說的句句都是好話,我們要認真做到。

  感悟二,佛法不是學來的,學來的不是佛法。自己覺悟的是佛法。

  對佛經語,不能跑馬觀花,不能走馬觀花,要下馬觀花,不但要觀,而且要觀仔細,觀仔細就悟入了,悟入那個不可說不可說的微妙境界了,我的感受就是亮小燈泡了。亮一個燈泡就開一點智慧,燈泡亮多了,自性裡的真經就出來了。

  感悟三,佛法不複雜,學佛很簡單,做佛也不難。

  有人說佛法太多了,學不過來。那是你沒選對路,人為的把佛法弄複雜了,神祕化了。其實佛法很簡單,你會用四個字就行了。哪四個字呢?「收回,展開。」

  「收回」,就是簡化,把佛法簡化到極處,等於一個零。這個零是什麼?就是四個字:阿彌陀佛。

  「展開」,就是從這個零展開,衍生出無量無邊法門。收回來就是零,展開來就是無量無邊法門,所以佛才說,他一生沒說過一句法。

  歸零是成就自己,教學是度化眾生。眾生根性不一樣,所以佛講經有深有淺,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應機說法。法無定法,你要真的覺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你要是迷了,所有的佛法都不是佛法。要悟入,佛號不中斷就悟入了。

  感悟四,淨土念佛法門,最殊勝之處,就在於你雖然還沒有開悟,卻讓你享受到開悟的成果,這是真真的不可思議。

  感悟五,學習佛法的過程,就是改造自己的過程。注意,是改造自己,不是改造別人。二十年學佛,我改造了自己,提升了自己。

  感悟六,盯著他人過,自己受折磨。他人本無過,過失在你這。

  感悟七,淨土宗,用八個字概括:一乘願海,阿彌陀佛。這樣無上大法,你咋不學呢?

  第三種解釋,佛經語,別指「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淨土三經」。這是黃念老為我們解釋的。

  對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同修來說,可不可以這樣說,佛經語就是《無量壽經》和阿彌陀佛佛號。因為這是彌陀本願海的核心。(僅供參考)

  〖熟思惟之〗

  印光大師有這樣一段開示:

  「看經論,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須多看,急躁不能凝靜,必難得其旨趣。後生稍聰明,得一部經書,廢寢忘餐的看。一遍看過,第二遍便無興看,即看,亦若喪氣失魂之相。此種人,均無成就,當力戒之。蘇東坡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黃念老的批註是「熟思惟之,從聞而思也。端守不怠,從思起修也。」這個批註太精彩了!

  念老是菩薩再來,不是凡人,凡人說不出來這樣的話。讀經的目的是從聞而思,把經典所講的義理、道理、修行的方法、方法之後的果德,講清楚講明白之後得真幹,就是「端守不怠,從思起修。」

  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一語道破了我們的病根。我們用讀書的方法破妄想,破執著。用清淨心、真誠心、平等心、大慈悲心來讀誦經典。讀經就是修定,將一切妄想、煩惱伏住。佛在經上講的這些道理都要明瞭,道理要明瞭,教訓要記住,要「熟思惟之」。

  《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詳談了彌陀本願之海,我們要好好思惟。佛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要把自己擺進去,聯繫自己,哪些話是在說我,不要把自己當局外人,在那裡空走一場。作用很殊勝,沒有什麼法術,沒有什麼特殊,很簡單。「熟思惟之」,要在思惟上用功。

  〖各自端守。終身不怠。〗

  這兩句經文,佛教我們必須依教奉行。端守什麼?就是按照佛經的話去做。佛講的這些教訓,我們都要做到。

  佛講眾生所犯的毛病,應當仔細反省,檢點自己有沒有。有的趕緊改過,沒有的好好勉勵自己萬萬不可以犯,這是「修行」。《無量壽經》就是我們修行的標準,就是我們端心、端身依靠的準則。「終身不怠」,一生精進,決不懈怠。

  〖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從這兩句開始,到「憂怖苦痛之道」,是講處事、待人、接物的標準。

  我們與大眾相處,先要知道「尊聖敬善」。在大乘,初地以上稱為聖;在小乘,初果以上稱為聖。憬興師說尊聖包括佛法僧。「僧」指和合眾,除了佛以外的修行人統統為僧,這就是尊聖。「敬善」,善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都能夠實踐,才能保持人身。相當於佛教受五戒。這就是法寶。「仁慈」,「仁」者安忍、普利。慈悲為懷,「仁慈博愛」。

  〖當求度世〗

  要求解脫,要普令一切眾生脫離生死。

  佛說,你們得到佛的經一定要好好修,不要懈怠,尊敬三寶,仁慈博愛,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要拔斷這個生死眾惡的根本。當離三途憂怖苦惱,要離開三惡道這個憂愁、恐怖、苦痛的道路。怎麼離呢?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貪瞋痴是眾惡的根本,輪迴六道,貪欲為本。要解脫,出離生死苦海,用智慧的劍斬斷無明,脫離三途之苦。

  行善,什麼是第一?端正身心,善為第一。行善事,說到究竟第一善,就是「是心作佛」。所以我們就要在一切處端正身心。

  〖耳目口鼻。皆當自端。〗

  淺一點說就是:非禮勿視,不合禮的不看;非禮勿聽,不合禮的不聽;非禮勿言,不合禮的不說。

  什麼叫端耳?就是《楞嚴經》裡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的返聞聞自性。

  在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端耳是聞之本性,返聞聞自性。不是聽聲音追聲塵。如果你是聽聲音追聲塵,是向外奔馳。有人說,把聞字解釋為聞性,凡夫就無法下手。

  黃念老是這樣回答的:

  對,凡夫是無處下手,所以淨土法門才殊勝。你遷就下手的地方,非講錯不可。入流亡所,所是所聞。這麼講大家馬上就明白了。

  黃念老的這個回答,簡直太棒了,準確無誤,糾了大偏,這個偏若是不糾,那可真是貽誤後人了。

  《楞嚴經》中「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入的是什麼流?「流」當然是所的對面了。是把所忘了,耳朵的所是什麼?不是聲音是什麼!把所忘了,就是把聲音忘了,不要在聲音中待下來。這就對了。

  同樣的也不去追色塵,返聞自性,端眼,種種都一樣。所以「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端心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樣的返觀自性叫做端。六根不去追六塵,朗照自己的心源,本性之源,這才是端正。然而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正是初下手的人要做的。

  參考資料:

  「註:一、聞根為所觀境,此境不取所聞聲相,亦不取耳識能分別相,但聞而已。二、流之一字,明其所顯之諦,乃是聞性真流。以此圓通常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故名為流。詳見蕅益大師《楞嚴經合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