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請看下面經文: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妷。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戮。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這一段經文是講淫惡。

  〖世間人民。相因寄生。〗

  開頭這兩句話看似簡單,但能覺悟這兩句話的人實在不多。

  「世間人民」,是指誰而言?是專指六道裡的人道,今天我們把這個說清楚了,也就是把「世間人民」的範圍定個位,定位就是六道裡的人道。

  這是我們要認識的第一個問題。

  佛在人間講經說法,對象就是度人,而不是度其他眾生,這是我們要認識的第二個問題。

  佛靠什麼度眾生?靠講經說法,靠教學。佛門不講經說法就是不務正業。什麼是主?什麼是次?要主次分明。不能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搞清自己的職權範圍。你是度人的,你非得去度鬼神、度畜生,那不是越位嗎?這是我們要認識的第三個問題。

  講經說法一定要奉守「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原則。以複講的形式為最好,不離經典,不離祖師大德的註述。這是我們要認識的第四個問題。

  「相因寄生」,這是說「世間人民」,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我們從兩個層面來說:

  從社會層面看,人不能離開社會單獨生存,不能離開人群單獨生活,「相因」就是彼此依賴。比如,社會上有各行各業,哪一個行業都和我們的生存和生活密切相關,少哪一行都不行,少哪一行,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所以「世間人民」,也就是人類要和諧、和睦,合心、合力,共建六和。人類生存,需要和合。再苦再難也要勇往直前,堅定信念到彼岸。

  從家庭層面看,這是一種血緣關係,比如父子,兒子小時要靠父親撫養,父親老了,要靠兒子孝養,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尊老愛幼,互相依靠、依賴。「相因寄生」,都是靠這種因緣而生的。

  中國五千年傳統文明,非常重視教育。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中國的教育分四大類: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聖賢教育。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聖賢,前面的教育都是聖賢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礎。就拿第一大類倫理教育來說吧。古時候從小就教,教你懂得人與人的關係,跟父母的關係,跟兄弟的關係,跟妻子、兒女的關係,跟親戚朋友的關係,跟社會大眾的關係。這些都要懂,一定要信守道德、倫常道德的規範,這才像個人的樣子,在家庭、在社會,你才有立足之地。

  現在世界之亂,亂到極處,芸芸眾生,苦不堪言。什麼原因造成的?究其源頭,教育缺失,教育的失敗。可以直言不諱的說,四種教育都徹底失敗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都失敗了,如果有一個教育成功了,世界都不會亂到如此不堪的程度。到了人類該猛醒的時候了!人類向何處去?該是做抉擇的時候了!

  〖壽命幾何〗

  每個人都問問自己:你壽命幾何?誰能知道自己的壽命?

  年歲大了,風燭殘年。年輕的也不能保證長壽啊!到骨灰寄存處去看看,年輕人也不少,真的是「黃泉路上無老少」。一定要提高警覺,趁這個身還健壯時,力行善事,積功累德可以延年益壽;如迷惑顛倒,胡作妄為,是折損自己的壽命。人的壽命很短,就在呼吸之間。造業的人不知道事實真相,不知道愛惜光陰,愛惜生命。

  〖不良之人〗

  不善良的人。

  〖身心不正〗

  身也不正,心也不正。

  〖常懷邪惡〗

  所有的思想都是邪事、惡事。

  〖常念婬妷〗

  所想的都是婬妷,黃色的東西。

  〖煩滿胸中〗

  心中充滿了欲望,所以很煩燥。

  〖邪態外逸〗

  不正派的邪念就流露於外。

  〖費損家財〗

  所做的浪費家財。

  〖事為非法〗

  所做的事不符合法度。

  〖所當求者。而不肯為〗

  應當做的而不去做。

  〖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

  淫業再往前發展新生出殺業來了,所以淫業和殺業是相連的。或者勾結、聚會邪眾,結黨成群,幫派互相爭鬥,大則國與國打。

  〖攻劫殺戮〗

  攻城取地,互相殺害。

  〖強奪迫脅〗

  強取掠奪,威脅他人財物。

  所得利益,就為了〖歸給妻子。極身作樂〗,給老婆孩子。「極身」,是指疲勞其身,放逸、狂歡。

  這樣做的結果是〖眾共憎厭〗,大家沒有不討厭的。

  〖患而苦之〗

  大家沒有安全感。

  〖如是之惡。著於人鬼〗

  這樣罪惡昭著於人鬼。

  〖神明記識〗

  都有記錄。自然就入到三惡道裡。

  〖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這些都是淫和盜的果報。有人問,淫欲只是男女兩者之間,並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為什麼說這麼惡呢?其實這件事情最受傷害的是自心,它束縛你的心比什麼都厲害,所以淫罪大就大在這兒。出家人第一條戒就是戒淫。所以佛說,若再有一件事像淫這樣難對付的,一切眾生都不能得度了。人在一生當中只要有一次男女之事,就不能升梵天了。現在我們要是沒有淨土法門,想出三界是沒辦法的。

  以上我們講的是三種業,是身的三業:殺、盜、淫。

  世間人,身所造的殺、盜、淫三惡業,「著於人鬼」,後人把它寫在歷史上,這是著於人;鬼神也把它記在生死簿上,這是「神明記識」,阿賴耶裡落下了種子。這個惡的種子,將來遇到惡緣,一定有報應,即是「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

  他造的罪業極重大,果報非常慘。地獄罪報不知到什麼時候才能受完;然後再變成畜生來還債,不知道多少劫才能還完。他還債又不甘心情願,還是造業。這就是「輾轉其中。累劫難出」。

  佛講這些話,慈悲到了極處,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三惡道的眾生確實是輾轉在三惡道裡輪迴,很難出離。如果不是佛菩薩大慈大悲,在惡道裡勸化,我們這些人想得人身,談何容易!沒有出頭的機會。畜生道有佛菩薩,餓鬼道有佛菩薩,地獄道也有佛菩薩,都有佛菩薩在教化眾生。

  惡道眾生能接受佛菩薩教誨的太少,不相信的人太多。人間是善道,今天「正法」有幾個人能聽得進去,可知教化之難了。佛教惡道眾生,不知道要比我們難多少倍!我們很幸運,在惡道裡遇到佛菩薩說法,一點頭,一相信,就出惡道了。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不再遇到「正法」,趕快超越,一轉眼又去三惡道,來生想再得人身,很不容易,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人身啊!

  我們冷靜地想一想,我們的起心動念,對人、對事、對物,有沒有做到五戒十善,如果真正做到了,來生能得人身;做不到,來生必定墮三途。一墮惡道,要什麼時候再做人,時間是以「劫」計算的。不是以「年」計算的,想一想,這件事情有多麼可怕!你還敢不珍惜這個人身嗎?

  請看下面經文: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于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這一段經文是說妄語之惡及其業果。

  妄語業所造的惡也是很大的。妄語包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這四種業。兩舌就是搬弄是非、煽動、挑撥離間。惡口是惡言相加,令人受惱,讓人聽了很生氣。綺語就是花言巧語,就是愛染心所愛聽的,不是道心所愛聽的。廣義的說,妄語就是不真實、不符合實際的話。

  〖世間人民。不念修善。〗

  世間的人,不想到修善。

  而是去〖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

  他憎恨、嫉妒善人,敗壞賢良,其表現就是妄語,造謠言、說瞎話。

  〖不孝父母。輕慢師長〗

  這種人對好人敗壞,對師長輕慢。

  〖朋友無信。難得誠實〗

  朋友之間是無信的,不誠實,欺騙朋友。

  〖尊貴自大。謂己有道〗

  這是妄語者的主要原因,覺得自己了不起,很自大,說自己有道了。未證言證,未悟言悟,這是妄言中最嚴重的大妄言。

  南山道宣律師說,妄語這條戒是很多人都喜歡犯,因為妄語這個業因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在八識裡種下的種子特別多,因此隨著塵緣、境界的變化,種子就發揮了作用,動不動就虛構事實。

  《大智度論》中說:「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口氣臭。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因緣。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因為「謂己有道」,他就會〖橫行威勢。侵易于人〗。

  自己作威作福,虛張聲勢。「侵」是侵犯,「易」是輕視,瞧不起別人、侵犯別人名譽等等。

  〖欲人畏敬〗

  希望別人都怕自己,恭敬自己。

  〖不自慚懼〗

  自己也不慚愧,也不害怕。

  〖難可降化〗

  這種人不容易降伏、教化。常常懷的是驕縱、我慢的心。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

  前世種了福德,「營」是保護的意思,福德保護著他。

  〖今世為惡〗

  福德就沒有了、消失了。

  在他福德還沒有滅盡的時候,繼續作威作福,等到盡了的時候,壽命終了,「諸惡繞歸」。他所作的惡,又都回到他自己身上來了。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

  神明已將他的名字和罪行記錄在冊。

  〖殃咎牽引。無從捨離〗

  罪業牽著他,他是沒有辦法捨離的,他只有跟著業報走。

  〖但得前行。入于火鑊〗

  入於刀山火海,炮烙油鍋,罪業的牽引,他只能如此。

  〖身心摧碎〗

  身和心都摧毀了,都破碎了。

  〖神形苦極〗

  「神」是心神,「形」是身形,身和心都苦到極點。

  〖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在這個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請看下面經文: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真人。鬥亂僧眾。愚癡蒙昧。自為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這段經文依前面例子來看,前面講殺、盜、淫、妄四種惡,第五自然是飲酒惡。這是依五戒的講法。但經文很明顯說出了「意三惡」,就是貪、瞋、癡,合起來看,這一品經文圓滿包括「五戒十善」,也是《觀經》三福裡第一福的具體開示。

  這一段經文提到第五惡之過患,「耽酒。嗜美」。對第五惡,古大德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解釋:淨影、嘉祥解釋為飲酒所造成的惡業。

  第二種解釋:義寂法師說,這個地方不光是說五戒中酒的過惡,因為前面身三、口四都說了,這第五惡說的是意業的三惡貪、瞋、癡。縱觀這一段經文,實際說的十善,指的是十惡。

  這兩種說法都對,所以我們兼取。

  酒能亂性,所以酒後就容易發脾氣、發酒風,這就是瞋恨。或喝酒喝得糊塗了,說錯話、做錯事,酒後昏睡,是愚癡。酒後放縱,平常能維持的事也不能維持了。往往男女關係都是因為酒,這是貪愛。酒能生出貪、瞋、癡。之所以把酒定為五戒之一,正是防患於未然。

  〖世間人民。徙倚懈怠〗

  「徙倚」是徘徊,「懈怠」是懶惰。

  〖不肯作善〗

  對為善的事情拿不定主意,不願做。

  不願〖治身修業〗。自己要克制自己,要修行,做一些正當的事,他都不打算。

  對於〖父母教誨。違戾反逆〗

  「違」是違背,「戾」是狠毒、背叛之意。忤逆不孝父母,背叛父母之意。

  〖譬如怨家。不如無子〗

  父母有這樣的孩子,就像是冤家對頭,還不如沒有孩子。

  〖負恩違義。無有報償〗

  「負恩」是辜負親恩,「違義」是違背禮義、道義。他對父母沒有回報,沒有報償。

  〖放恣。遊散〗

  放縱自己,遊樂、散漫。

  〖耽酒。嗜美〗

  好酒貪杯,喜歡吃好吃的東西。

  這裡說到酒,雖然指的是「五戒」,但同時也包括十善。因為從廣義上說,貪、瞋、癡也包括在裡面。

  〖魯扈。抵突〗

  「魯」是「愚魯」,「扈」是跋扈。

  好酒貪杯的人沒有什麼智慧,他很跋扈。「抵突」是衝突。

  〖不識人情〗

  不懂得人情。

  〖無義無禮〗

  沒有仁義,沒有道義,沒有禮貌,沒有禮節。

  〖不可諫曉〗

  這種人不聽勸,很難讓他明白。

  〖六親眷屬〗

  六親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父母,兄、弟,妻、子。

  第二種解釋:上三代,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

  下三代:兒女,孫男女,曾孫男女。

  兩種說法不一樣,但反正都是至親。

  六親以外就是眷屬。

  對於六親眷屬的資用有還是沒有,全然不顧,不能替他們擔憂。

  〖不惟父母之恩〗

  不去維護父母之恩,心裡沒有報答父母之恩的念頭。

  〖不存師友之義〗

  對老師、朋友沒有道義。

  〖意念身口。曾無一善〗

  在自己的意識行為語言方面,沒有一件事是善的。

  〖不信諸佛經法〗

  諸佛的經法都不信。

  〖不信生死善惡〗

  「善惡」就是果報,「生死」就是輪迴。

  不但不想別人出生死輪迴,連自己也不管。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話就能表明這些人的心態。

  〖欲害真人〗

  「真人」是羅漢。

  所以再發展下去,什麼事都能做。好酒的,不做正當的,胡作非為。

  〖鬥亂僧眾〗

  破和合僧,挑撥離間。現在,許多人,喜歡做這樣的事情。

  〖愚癡蒙昧。自為智慧〗

  「蒙」是愚蒙,「昧」是暗昧。雖然這樣,他還以為自己很有智慧。以為自己很有智慧的人是最愚蠢的人。

  〖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

  生從哪兒來不知道,死到哪兒去也不知道。這是個切身問題。

  〖不仁不順〗

  沒有仁愛之心,不和順。

  〖希望長生〗

  留戀這個肉體,希望在這個世上多活多享受。

  〖慈心教誨。而不肯信〗

  苦口婆心的跟他說,他認為一點好處都沒有,聽不進去。

  〖心中閉塞〗

  他的心是一個滿器,就好像瓶口有個塞,甘露是怎麼也灌不進去的。

  〖意不開解〗

  堅持己見,所以不能開解。

  〖大命將終〗

  等到壽命完的時候,〖悔懼交至〗,悔恨和害怕都來了。不預時修善,臨時再後悔。

  〖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事過境遷了,後悔還來得及嗎?

  寫這篇講稿,有一種汗毛直豎的感覺,因為所說的就是我們真實的現實生活,六道輪迴太可怕了。真正想超越輪迴,了生死,老法師勸我們認真修淨土,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難行道,成就不容易!淨土法門是易行道,容易成就,但是很難相信。難信易行。我們學經教幹什麼?就是幫助我們認識淨土,幫助我們斷疑生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保證你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瑜伽師地論》有這樣的話,要引起我們足夠的警覺。「諸愛之中。欲愛為最。」佛家不講愛,講慈悲,慈悲是理智的愛,裡頭沒有情,沒有欲,這個愛叫慈悲。佛菩薩大慈大悲,普度眾生,教給我們,諸愛之中,欲愛為最。情欲,這是最麻煩的事情。

  有這樣一句話,「若能治彼。餘自然伏。」就是說,你能夠把欲愛伏住,其他的統統伏住了。

  此欲有三種過:

  第一種,苦而似樂。

  這是講過失,情欲苦,苦多樂少。這個愛字很明顯,自由以來,我們看文人才子他們留下來的著作,愛帶給他們多少精神上的痛苦,帶給他們多少災難!他們不覺悟,到死都沒醒悟過來。真苦!那怎麼辦?帶到來世去了。世間什麼事情最樂?念佛最樂,念觀音菩薩最樂。

  第二種,少味多災。那是災,不是好事情。

  第三種,不淨似淨。

  「又云:何耽剎那之微樂,應受永劫之大苦」。這也是《瑜伽師地論》上說的,句句都是真話。

  有這樣三句話,是《訶欲經》裡說的。句句都是真話,可以說是真言,句句都值得我們一生念念記住,念念不忘,念念不犯。怎樣做到念念不犯?二六時中一句佛號不間斷,淨業成就,一了百了。

  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能過女色關者,乃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