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請看下面經文: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
彌陀的大願是要普度十方一切眾生之類,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讓他們得到無上涅槃之果。作菩薩的讓他們成佛,成佛以後輾轉教授、度脫,無窮無盡。所度的諸往生類,數也數不過來。
請看下面經文: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為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寧為增減。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十方世界這麼多輾轉度脫,都往生極樂世界,然而「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這裡不好懂,打個比喻:一切河流都入大海,大海並不往上漲。大海不增不減,這就如「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這麼許多人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沒有變化。「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廣」是寬廣,「明」是光明清淨,「好」是相好莊嚴,勝過十方一切佛國。這就是「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因為法藏比丘行菩薩道時,願就是如此,又不斷的積功累德。阿彌陀佛普施真實之利,不只是對於咱們這個地球,是普施十方無窮無極的世界裡的一切眾生。彌陀恩德,廣大深遠,言語難明。
前面提到「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可以打個淺的比方:咱們數學有一個數「8」,橫著寫「∞」,叫無限大。什麼數加「∞」還是等於無限大;無限大減多少還是無限大;無限大被什麼除還是無限大。無限大不可能減少,有一定的數才能減少。「常如一法」就可以用無限大比喻。所以不能存有機械的、有限的想法。
佛說「一法」,這個「一法」是什麼?這個「一法」是法性身、法性土,它是法性。「義理甚深,眾生難明。」極樂世界在哪裡?極樂世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有沒有邊界?沒有。所以它是「一法」。你有緣,你見到了;你沒緣,你找不到。所以往生一定要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不來接引,你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這就好像我們看電視的頻道,它在哪裡?就在頻道裡頭。你沒有按對,按對極樂世界就出現了。這個頻道很特殊,特殊在哪裡?我們的頻道需要按它才出現,不按它不會出現。信願持名就是它的按鍵,我們只要具足信願持名,你就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把極樂世界展現給你看。你相信真有,為什麼?它永恆存在,不生不滅。真正的無量壽,不是有量的,是無量的無量。十方世界講無量壽是有量的。這個比喻好,「故佛以大海為喻,以明其義」。把極樂世界比作大海,把十方世界的這些河流流入大海的水,這些水入海,「大海不增」,沒有看到水上升。用這個來比喻十方世界的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沒有看到那裡的人數增加。
「又彼土大士,重返穢土,救度群生,其數亦無量」,極樂世界的人出去度眾生,也沒有看到這地方人減少;十方世界眾生來往生,沒有看到人口增多,它的人口很奇怪,不增不減。這個世界真的沒辦法形容,太微妙了!我們用經上的話說,「或隱若現」,隱是不見了,現是它又現前了。有緣它就現,沒有緣它就不現。隱現自在。隱不是沒有,現也不是真有,可別當真,當真就錯了。
不當真才能見到真相,當真就見不到,為什麼?你起心動念了,起心動念是妄心,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心。真心跟妄心是一個心,一個覺,一個迷;覺了叫真,迷了叫妄。迷悟不二,這就不可思議了。所以說,唯有一真,沒有對立。有兩個就對立了,有陰有陽就對立,有善有惡就對立,有凡有聖都對立了。對立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從佛的這些比喻中、說法中去體會、去悟。所謂悟入,能不能入是在自己,不在佛。佛只是來逗機、來引導你,你自己要聰明,順著他的引導契入真實,豁然大悟。為什麼有人能悟,有人不能悟?能悟的人有緣,不能悟的人沒有緣。「緣」是什麼?緣是機緣。但是這個「緣」是可以培養的,怎麼培養?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怎麼離相?即相離相。就像我們在看電視,看電視怎麼離相?知道這相是假的。相怎麼出來的?屏幕生出來的,屏幕沒有了,相就沒有了。屏幕是真的,裡頭沒有相,不生不滅;相是假的,剎那生滅。生滅跟不生滅是一體,不是二體。所以你一定要知道,畫面就是屏幕,屏幕就是畫面。二邊都不執著,就是明白人,就覺悟了;執著一邊,錯了,執著二邊也錯了。一邊也不執著,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空有兩邊不執著,這就有機會契入。所以心要保持清淨、平等。
佛門最高的、最殊勝的,禪。「禪」是什麼?上面所講的就是「禪」。禪就是一心,禪就是一念。一念沒有了,就是開悟;還有這一念,還開不了悟。這一念也要放下,就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所以禪宗不立文字,也能唬人,禪有真的、有假的,這個你要知道。不像教,教不能作假,沒辦法作假,它有經本,有憑有據。禪沒有,什麼都沒有,隨你怎麼說法。但是一定要有那種根性的人,如果沒有那個根性,你說這些沒有用處,他完全聽不懂。
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五祖說的禪機,惠能他懂,連神秀都不懂。神秀跟五祖幾十年,很長的時間,神秀通教,禪沒契入。所以五祖把衣缽傳給惠能,大眾非常驚訝!五祖怎麼會傳給他?是不是老糊塗了?只有誰心裡明白?只有神秀心裡明白。神秀真正承認能大師比他高明,他比不上。對能大師很恭敬讚歎,這是一代大德,沒有傲慢心。那時候是武則天當皇上,神秀讚歎惠能,勸武則天禮請能大師到京師,就是到首都跟武則天見面,武則天下詔書,六祖不出山。看看我們的古聖先賢,他們的德行、他們的道風,真的配得上「古聖先賢」這四個字,他們是真正的「古聖」,他們是真正的「先賢」,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下面總結一下這一品經文的要點。
第二十九品經文有六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你是怎樣理解「願力宏深」這四個字的?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的願力是什麼?你現在是個學佛人,你的願力是什麼?你怎樣兌現這個願力?(思考題)
第二個要點,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為什麼要再入生死界?
「為度群生。作師子吼。」
第三個要點,一個念佛人往生之後,從晉朝到清朝,七度到這個世界來「示現同彼」,你怎樣認識這個問題?(思考題)
第四個要點,彌陀的大願是什麼?
彌陀的大願是要普度十方一切眾生之類,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讓他們得到涅槃之果。作菩薩的讓他們成佛,成佛以後輾轉教授、度脫,無窮無盡。所度的諸類眾生,數也數不過來。普願「一切皆成佛」。
第五個要點,「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這幾句理很深,不容易懂,你聽懂了多少?試著說一說「常如一法」和「不為增多」。
第六個要點,你從神秀身上學到了什麼?你從惠能大師身上學到了什麼?(思考題)
下面我們往下接著講第三十品經文。
【菩薩修持第三十】
這一品經文是釋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的德行和日常生活中的修持。
請看下面經文:
【復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餘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肉眼簡擇。天眼通達。法眼清淨。慧眼見真。佛眼具足。覺了法性。】
這一段經文比較長,我們分幾個小段來解釋。
第一小段:〖復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
這一小段經文,包含的境界無量無邊。「彼佛剎中」指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教化眾生的佛國土。「一切菩薩」是指十方世界每一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無論他方世界是什麼樣的身分,或是菩薩往生的,或是聲聞往生的,乃至於惡道往生的,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菩薩;不但是菩薩,而且是阿惟越致菩薩。
這一小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又叫阿難,說極樂世界佛剎裡的一切菩薩,他們的禪定、智慧。禪定是六度裡的第五度;智慧也就是般若,是六度裡的第六度。禪定和智慧有很大的關係。《會疏》說,有定無慧就變成二乘聲聞羅漢了,沉空滯寂,在空和寂中停留下來了。沒有智慧,不能起觀照;有慧而無定,同於外道的邪思。
還有一種比喻,慧定的關係就像燈籠裡面的光明和燈罩。過去的油燈有燈罩,若沒有罩,風一吹就滅了。所以有慧而無定,就像沒有罩的燈;有定而無慧,就像沒有點著的燈,不放光。所以定慧都重要。
「六通」都是「神通」,證果的人自然就得到了。「神通」是我們通過修持、精進,所應當得到的東西。但是如果偏重神通,專求神通,往往容易出現偏差。神通是聖道裡頭末了邊邊上的事。「但得本,莫愁末」,禪定、智慧是根本的根本,這個智慧不是寫個什麼文章這樣的智慧,而是識心達本,明白本來的自心,要得到本就不愁末。就像一個小男孩沒長鬍子,你不要發愁他沒有鬍子,大了自然就長出來了,沒有聽說智商太低就不長鬍子。對於「神通」就是這樣看法。
劉素青老菩薩有神通,她往生之前我不知道,她在我面前從來沒有顯露過。她是一個笨嘴拙腮的人,有時連話都說不明白,別說講佛法了。可是令我驚訝的是,她在往生倒計時的五天裡,是滔滔不絕的講了五天五夜佛法,不疲不厭。我問她:「姐,你這些話是從哪兒學來的?」她說:「不是學來的,到我該說的時候自然就會說了,你想不說都不行,它自個兒往外冒。你以為就你會說啊?到該我說的時候我必須得說。」
姐姐走了八年了,回憶姐姐的一生,我終於明白了,她演了一場完美的人生大戲,特別是她的壓軸大戲演得如此精妙絕倫、完美無瑕。她往生的前前後後,哪一個環節不是神通?全是神通。如果不是神通,根本沒有辦法解釋。姐姐往生前示現神通,和祖師大德的教誨是相應的。他們平時不示現神通,因為諸佛如來不以神通教化眾生,特別情況下,在往生前示現一點神通給眾生看,是為了幫助眾生堅定求生淨土的信念。示現神通要觀機,機緣不成熟,不能示現神通。
下面說說「威德」。「威」是威勢、威神;「德」是功德。沒有不圓滿的。
在這一小段經文裡特別要注意兩個地方,一個是「一切菩薩」,一個是「無不圓滿」。
「一切菩薩」是指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所有菩薩,一個不落。
「無不圓滿。」李炳南老師告訴我們,不是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證到七地以上的境界,彌陀世界很特殊,不可思議!雖然不是七地菩薩,可是「禪定。智慧。神通。威德」跟七地菩薩差不多。是不是七地菩薩?不是的,還是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所以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講得好,西方極樂世界什麼都不是,說他是菩薩,卻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明明是凡夫;說是凡夫,而他的神通、威神跟七地菩薩一樣。這是西方極樂世界非常特殊的地方。
第二小段:〖諸佛密藏。究竟明了。〗
前一小段講的圓滿證得三不退,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受用自在,跟等覺菩薩差不多,這已經很殊勝了,這兩句比前文還殊勝。
「諸佛」是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
「密」是深密;「藏」是含藏。
諸佛如來明瞭,而且是究竟明瞭,諸佛如來心中所含藏的深密之法,即是無上之密法。
「諸佛密藏」,菩薩都不能完全明瞭,等覺菩薩對於諸佛密藏,好比隔羅看月,還有一層羅網遮住月亮,哪能究竟圓滿?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菩薩」,包括初往生的人,一品煩惱都沒有斷,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這樣的能力,對於「諸佛密藏」能夠「究竟明了」。
黃念老是這樣解釋的:
「密藏」有兩個含義:
一個是「如來語深」。如來所說的是深密玄奧,這些真實的語言,凡夫的分別心聽了不能理解,往往錯解了,或者聽了跟沒聽一樣,因此叫「密藏」。
另一個含義是,《僧史略》說,密藏者就是陀羅尼法、就是咒,只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方能了解咒的意思,不是小乘教的菩薩所能理解。這也是對「諸佛密藏」的解釋。兩個合起來就是說:諸佛深密的語言,及諸佛的陀羅尼,這些大士都能究竟明瞭。
「諸佛密藏」到底是什麼?老法師給我們的答案一聽就懂。就是四個字:阿彌陀佛!
哈哈……妙哉!妙妙哉!原來我們天天念的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密藏」!早咋不知道呢?怪不得老法師總是告訴我們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可惜我們沒聽懂啊!原來名號功德就是「諸佛密藏」,一切諸佛怎麼成佛的?「念佛成佛。」釋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觀經》三福末後為我們講「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而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正是這裡所講的「諸佛密藏」。「究竟明了」,才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跟大勢至菩薩一樣,從初發心,一直到究竟成佛,一句佛號念到底,你就成佛了!哈哈!太慶幸了,今天又亮了個小燈泡!!!
第三小段:〖調伏諸根。身心柔軟。〗
「調」就是調和;「伏」是制伏;「諸根」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調制身業、口業、意業,讓它不造惡。「調伏諸根」,是能夠身心離開塵垢,離開邪、離開惡。調伏諸根,身心就柔軟了。柔軟與剛強是對立的。有些人很自負,成見很深,實際上他不知道這是剛強難化。菩薩們不是這樣,而是「身心柔軟」;因為身心柔軟,所以就能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慧。
第四小段:〖深入正慧。無復餘習。〗
「『正慧』,真正之慧。」「正者,無邪。離顛倒為正。又契真入實為正。」這個說法高,這個真是「真如」,入實相,契入真如實相,那是大菩薩,明心見性就契入真如實相,這不是普通人。「故離虛妄分別」,這一句的意思很深。虛妄分別,不應該分別的你分別。這叫虛妄。有虛妄分別,真實智慧就沒有了。要離虛妄分別,真實智慧才能現前。黃念老解釋說:「又契真入實為正。故離虛妄分別,照了真心之智慧,名為『正慧』。」
永嘉大師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這個「了」字有很深的意思,能了,罪性就空了;不了,債還都在那兒,一樣也不了。「了」字在「照」字的後頭,能「照」之後才能「了」,這叫「正慧」。
「『餘習』。煩惱斷後,殘餘之習氣,名為餘習」,也叫殘習或者習氣。「二乘不能斷除餘習,唯佛獨能斷之」,凡夫就不必說了。
習氣,唯識家所說的,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我們一般講印象、記憶,你還記得嗎?你為什麼會記得?比如我為什麼還能記住小時候的事情?是因為過去做的事情,阿賴耶識裡有資料。阿賴耶像倉庫一樣,像資料室、檔案室一樣。我們的起心動念統統都在裡頭,不但這一生的在裡頭,生生世世所幹的全在裡頭,就像調檔案一樣,一調就調出來。沒有辦法抵賴的,有證據,有憑有據。
這個習氣斷不掉的,證得阿羅漢還有習氣,權教菩薩也有習氣,只有明心見性的人,他們有能力,有真實智慧,轉八識成四智,習氣才斷掉,大菩薩!三賢菩薩不行,沒見性。
「現極樂大士『無復餘習』」,這一句可了不得,太難了。到極樂世界去的人,不但煩惱斷了,習氣也沒有了。那就是說明極樂世界實報土的菩薩,這些法身菩薩,四十一個階級,他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他很快就可以出離,為什麼?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阿彌陀佛本願威神是平等的,那我們就想到,凡聖同居土往生的人得的利益最大,為什麼?他在其他諸佛剎土要修無量劫,到極樂世界大幅度縮短,需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太長了,三大阿僧祇劫斷盡,那像華藏世界、十方諸佛剎土是這種情況。極樂世界不是的,他很快就成就。《無量壽經》魏譯本裡謂彼土諸大士,「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這個裡頭著重在「究竟」二字,究竟就是習氣斷了。如果沒有「究竟」兩個字,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那還帶著習氣;加上「究竟」,習氣沒有了,這個不可思議。
第五小段:〖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
「依佛所行」,依佛的道路來行。佛是怎樣修行、證果、成佛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七覺聖道」,包括兩個內容,七覺支和八聖道。
第一個覺支,擇法覺支。修行擇法非常重要。頭一個就是要選擇,分別哪個法是真,哪個法是偽。擇法是智慧,首先我們要能分別真偽。省庵大師把法分為真、偽、邪、正、大、小、偏、圓,要能夠分別、揀擇。
第二個覺支,精進覺支。精進修諸道法時,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現在盲修瞎練的事情很多,他不知道船在大海裡走,方向錯了是要觸礁的。就像提婆達多,他提倡的戒律比釋迦牟尼佛嚴格。你覺得嚴格好就跟著他跑了,沒有智慧。他住的房子沒有頂,裡面夏天熱、冬天冷,做事不近人情。身調,心才能調。總要使身體能避風雨才行,所以我們要知道選擇。
如外道的苦行,認為受苦就解脫了,誤區!這話是我說的,說錯了因果自負。我們很多人太重形式,又太忽略了實質。比如,經常有人問我,這個能不能吃,那個能不能吃?我回答:「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饞就吃,不饞就不吃。」我對我這個回答非常滿意,怎麼有點禪的味道?再有一個最好的回答:阿彌陀佛!能不能吃都在這四個字裡。妙哉妙哉!受那些毫無意義的、荒謬的種種無益之苦,為了受苦而受苦,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所以精進覺支是常勤修行在真法中,這才叫「精進」。你盲修瞎練,再精進也是胡鬧。這是黃念老說的。對於我們淨宗學人來說,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就是精進。
第三個覺支,喜覺支。先得到法喜後,能夠覺了這個喜是正法生的喜,而不是因顛倒法而生的喜。
第四個覺支,除覺支。也稱為「輕安覺支」。輕安覺支的解釋就是身心粗重的煩惱解除了,感到很輕快、很安。修法的人用功上了路,就會有輕安的感覺。我們這裡稱除覺支,就是輕安之外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是說你在斷除煩惱之後,善能覺了。把虛偽有害的除掉,而又不損害真正的善根。
第五個覺支,捨覺支。也叫「行捨」。自己的所念,以及心中所住的法,這個境界要能覺了,能夠明白,不去追憶虛偽的境界,這叫「捨」。
第六個覺支,定覺支。在發禪定的時候會有許多假相,對於這些假相不生見愛。禪定本來是個好事,但是有的時候也就成了一種障礙。所以菩薩怕三禪,三禪十分快樂,菩薩到了三禪也貪這快樂,不會再進步了。所以對發禪定的時候,你要覺了禪的虛假,不要有見愛,這叫「定覺支」。
第七覺支,念覺支。就是修出世法的時候,要知道讓定慧均衡,有的慧多定少,有的定多慧少,你就要想辦法。覺得心裡很沉,那就要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來觀察;如果心浮動,就用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來收斂。這就是七覺支的修行。
七覺支很重要,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教學,無論他是說法還是行道,都離不開這七句,他統統具足。老法師說,這個第七條尤其好,平心坦懷,更不追憶,為什麼?你才能有機緣開悟。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請看下面經文: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
彌陀的大願是要普度十方一切眾生之類,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讓他們得到無上涅槃之果。作菩薩的讓他們成佛,成佛以後輾轉教授、度脫,無窮無盡。所度的諸往生類,數也數不過來。
請看下面經文: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為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寧為增減。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十方世界這麼多輾轉度脫,都往生極樂世界,然而「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這裡不好懂,打個比喻:一切河流都入大海,大海並不往上漲。大海不增不減,這就如「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這麼許多人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沒有變化。「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廣」是寬廣,「明」是光明清淨,「好」是相好莊嚴,勝過十方一切佛國。這就是「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因為法藏比丘行菩薩道時,願就是如此,又不斷的積功累德。阿彌陀佛普施真實之利,不只是對於咱們這個地球,是普施十方無窮無極的世界裡的一切眾生。彌陀恩德,廣大深遠,言語難明。
前面提到「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可以打個淺的比方:咱們數學有一個數「8」,橫著寫「∞」,叫無限大。什麼數加「∞」還是等於無限大;無限大減多少還是無限大;無限大被什麼除還是無限大。無限大不可能減少,有一定的數才能減少。「常如一法」就可以用無限大比喻。所以不能存有機械的、有限的想法。
佛說「一法」,這個「一法」是什麼?這個「一法」是法性身、法性土,它是法性。「義理甚深,眾生難明。」極樂世界在哪裡?極樂世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有沒有邊界?沒有。所以它是「一法」。你有緣,你見到了;你沒緣,你找不到。所以往生一定要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不來接引,你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這就好像我們看電視的頻道,它在哪裡?就在頻道裡頭。你沒有按對,按對極樂世界就出現了。這個頻道很特殊,特殊在哪裡?我們的頻道需要按它才出現,不按它不會出現。信願持名就是它的按鍵,我們只要具足信願持名,你就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把極樂世界展現給你看。你相信真有,為什麼?它永恆存在,不生不滅。真正的無量壽,不是有量的,是無量的無量。十方世界講無量壽是有量的。這個比喻好,「故佛以大海為喻,以明其義」。把極樂世界比作大海,把十方世界的這些河流流入大海的水,這些水入海,「大海不增」,沒有看到水上升。用這個來比喻十方世界的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沒有看到那裡的人數增加。
「又彼土大士,重返穢土,救度群生,其數亦無量」,極樂世界的人出去度眾生,也沒有看到這地方人減少;十方世界眾生來往生,沒有看到人口增多,它的人口很奇怪,不增不減。這個世界真的沒辦法形容,太微妙了!我們用經上的話說,「或隱若現」,隱是不見了,現是它又現前了。有緣它就現,沒有緣它就不現。隱現自在。隱不是沒有,現也不是真有,可別當真,當真就錯了。
不當真才能見到真相,當真就見不到,為什麼?你起心動念了,起心動念是妄心,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心。真心跟妄心是一個心,一個覺,一個迷;覺了叫真,迷了叫妄。迷悟不二,這就不可思議了。所以說,唯有一真,沒有對立。有兩個就對立了,有陰有陽就對立,有善有惡就對立,有凡有聖都對立了。對立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從佛的這些比喻中、說法中去體會、去悟。所謂悟入,能不能入是在自己,不在佛。佛只是來逗機、來引導你,你自己要聰明,順著他的引導契入真實,豁然大悟。為什麼有人能悟,有人不能悟?能悟的人有緣,不能悟的人沒有緣。「緣」是什麼?緣是機緣。但是這個「緣」是可以培養的,怎麼培養?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怎麼離相?即相離相。就像我們在看電視,看電視怎麼離相?知道這相是假的。相怎麼出來的?屏幕生出來的,屏幕沒有了,相就沒有了。屏幕是真的,裡頭沒有相,不生不滅;相是假的,剎那生滅。生滅跟不生滅是一體,不是二體。所以你一定要知道,畫面就是屏幕,屏幕就是畫面。二邊都不執著,就是明白人,就覺悟了;執著一邊,錯了,執著二邊也錯了。一邊也不執著,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空有兩邊不執著,這就有機會契入。所以心要保持清淨、平等。
佛門最高的、最殊勝的,禪。「禪」是什麼?上面所講的就是「禪」。禪就是一心,禪就是一念。一念沒有了,就是開悟;還有這一念,還開不了悟。這一念也要放下,就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所以禪宗不立文字,也能唬人,禪有真的、有假的,這個你要知道。不像教,教不能作假,沒辦法作假,它有經本,有憑有據。禪沒有,什麼都沒有,隨你怎麼說法。但是一定要有那種根性的人,如果沒有那個根性,你說這些沒有用處,他完全聽不懂。
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五祖說的禪機,惠能他懂,連神秀都不懂。神秀跟五祖幾十年,很長的時間,神秀通教,禪沒契入。所以五祖把衣缽傳給惠能,大眾非常驚訝!五祖怎麼會傳給他?是不是老糊塗了?只有誰心裡明白?只有神秀心裡明白。神秀真正承認能大師比他高明,他比不上。對能大師很恭敬讚歎,這是一代大德,沒有傲慢心。那時候是武則天當皇上,神秀讚歎惠能,勸武則天禮請能大師到京師,就是到首都跟武則天見面,武則天下詔書,六祖不出山。看看我們的古聖先賢,他們的德行、他們的道風,真的配得上「古聖先賢」這四個字,他們是真正的「古聖」,他們是真正的「先賢」,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下面總結一下這一品經文的要點。
第二十九品經文有六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你是怎樣理解「願力宏深」這四個字的?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的願力是什麼?你現在是個學佛人,你的願力是什麼?你怎樣兌現這個願力?(思考題)
第二個要點,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為什麼要再入生死界?
「為度群生。作師子吼。」
第三個要點,一個念佛人往生之後,從晉朝到清朝,七度到這個世界來「示現同彼」,你怎樣認識這個問題?(思考題)
第四個要點,彌陀的大願是什麼?
彌陀的大願是要普度十方一切眾生之類,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讓他們得到涅槃之果。作菩薩的讓他們成佛,成佛以後輾轉教授、度脫,無窮無盡。所度的諸類眾生,數也數不過來。普願「一切皆成佛」。
第五個要點,「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這幾句理很深,不容易懂,你聽懂了多少?試著說一說「常如一法」和「不為增多」。
第六個要點,你從神秀身上學到了什麼?你從惠能大師身上學到了什麼?(思考題)
下面我們往下接著講第三十品經文。
【菩薩修持第三十】
這一品經文是釋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的德行和日常生活中的修持。
請看下面經文:
【復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餘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肉眼簡擇。天眼通達。法眼清淨。慧眼見真。佛眼具足。覺了法性。】
這一段經文比較長,我們分幾個小段來解釋。
第一小段:〖復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
這一小段經文,包含的境界無量無邊。「彼佛剎中」指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教化眾生的佛國土。「一切菩薩」是指十方世界每一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無論他方世界是什麼樣的身分,或是菩薩往生的,或是聲聞往生的,乃至於惡道往生的,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菩薩;不但是菩薩,而且是阿惟越致菩薩。
這一小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又叫阿難,說極樂世界佛剎裡的一切菩薩,他們的禪定、智慧。禪定是六度裡的第五度;智慧也就是般若,是六度裡的第六度。禪定和智慧有很大的關係。《會疏》說,有定無慧就變成二乘聲聞羅漢了,沉空滯寂,在空和寂中停留下來了。沒有智慧,不能起觀照;有慧而無定,同於外道的邪思。
還有一種比喻,慧定的關係就像燈籠裡面的光明和燈罩。過去的油燈有燈罩,若沒有罩,風一吹就滅了。所以有慧而無定,就像沒有罩的燈;有定而無慧,就像沒有點著的燈,不放光。所以定慧都重要。
「六通」都是「神通」,證果的人自然就得到了。「神通」是我們通過修持、精進,所應當得到的東西。但是如果偏重神通,專求神通,往往容易出現偏差。神通是聖道裡頭末了邊邊上的事。「但得本,莫愁末」,禪定、智慧是根本的根本,這個智慧不是寫個什麼文章這樣的智慧,而是識心達本,明白本來的自心,要得到本就不愁末。就像一個小男孩沒長鬍子,你不要發愁他沒有鬍子,大了自然就長出來了,沒有聽說智商太低就不長鬍子。對於「神通」就是這樣看法。
劉素青老菩薩有神通,她往生之前我不知道,她在我面前從來沒有顯露過。她是一個笨嘴拙腮的人,有時連話都說不明白,別說講佛法了。可是令我驚訝的是,她在往生倒計時的五天裡,是滔滔不絕的講了五天五夜佛法,不疲不厭。我問她:「姐,你這些話是從哪兒學來的?」她說:「不是學來的,到我該說的時候自然就會說了,你想不說都不行,它自個兒往外冒。你以為就你會說啊?到該我說的時候我必須得說。」
姐姐走了八年了,回憶姐姐的一生,我終於明白了,她演了一場完美的人生大戲,特別是她的壓軸大戲演得如此精妙絕倫、完美無瑕。她往生的前前後後,哪一個環節不是神通?全是神通。如果不是神通,根本沒有辦法解釋。姐姐往生前示現神通,和祖師大德的教誨是相應的。他們平時不示現神通,因為諸佛如來不以神通教化眾生,特別情況下,在往生前示現一點神通給眾生看,是為了幫助眾生堅定求生淨土的信念。示現神通要觀機,機緣不成熟,不能示現神通。
下面說說「威德」。「威」是威勢、威神;「德」是功德。沒有不圓滿的。
在這一小段經文裡特別要注意兩個地方,一個是「一切菩薩」,一個是「無不圓滿」。
「一切菩薩」是指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所有菩薩,一個不落。
「無不圓滿。」李炳南老師告訴我們,不是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證到七地以上的境界,彌陀世界很特殊,不可思議!雖然不是七地菩薩,可是「禪定。智慧。神通。威德」跟七地菩薩差不多。是不是七地菩薩?不是的,還是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所以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講得好,西方極樂世界什麼都不是,說他是菩薩,卻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明明是凡夫;說是凡夫,而他的神通、威神跟七地菩薩一樣。這是西方極樂世界非常特殊的地方。
第二小段:〖諸佛密藏。究竟明了。〗
前一小段講的圓滿證得三不退,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受用自在,跟等覺菩薩差不多,這已經很殊勝了,這兩句比前文還殊勝。
「諸佛」是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
「密」是深密;「藏」是含藏。
諸佛如來明瞭,而且是究竟明瞭,諸佛如來心中所含藏的深密之法,即是無上之密法。
「諸佛密藏」,菩薩都不能完全明瞭,等覺菩薩對於諸佛密藏,好比隔羅看月,還有一層羅網遮住月亮,哪能究竟圓滿?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菩薩」,包括初往生的人,一品煩惱都沒有斷,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這樣的能力,對於「諸佛密藏」能夠「究竟明了」。
黃念老是這樣解釋的:
「密藏」有兩個含義:
一個是「如來語深」。如來所說的是深密玄奧,這些真實的語言,凡夫的分別心聽了不能理解,往往錯解了,或者聽了跟沒聽一樣,因此叫「密藏」。
另一個含義是,《僧史略》說,密藏者就是陀羅尼法、就是咒,只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方能了解咒的意思,不是小乘教的菩薩所能理解。這也是對「諸佛密藏」的解釋。兩個合起來就是說:諸佛深密的語言,及諸佛的陀羅尼,這些大士都能究竟明瞭。
「諸佛密藏」到底是什麼?老法師給我們的答案一聽就懂。就是四個字:阿彌陀佛!
哈哈……妙哉!妙妙哉!原來我們天天念的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密藏」!早咋不知道呢?怪不得老法師總是告訴我們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可惜我們沒聽懂啊!原來名號功德就是「諸佛密藏」,一切諸佛怎麼成佛的?「念佛成佛。」釋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觀經》三福末後為我們講「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而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正是這裡所講的「諸佛密藏」。「究竟明了」,才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跟大勢至菩薩一樣,從初發心,一直到究竟成佛,一句佛號念到底,你就成佛了!哈哈!太慶幸了,今天又亮了個小燈泡!!!
第三小段:〖調伏諸根。身心柔軟。〗
「調」就是調和;「伏」是制伏;「諸根」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調制身業、口業、意業,讓它不造惡。「調伏諸根」,是能夠身心離開塵垢,離開邪、離開惡。調伏諸根,身心就柔軟了。柔軟與剛強是對立的。有些人很自負,成見很深,實際上他不知道這是剛強難化。菩薩們不是這樣,而是「身心柔軟」;因為身心柔軟,所以就能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慧。
第四小段:〖深入正慧。無復餘習。〗
「『正慧』,真正之慧。」「正者,無邪。離顛倒為正。又契真入實為正。」這個說法高,這個真是「真如」,入實相,契入真如實相,那是大菩薩,明心見性就契入真如實相,這不是普通人。「故離虛妄分別」,這一句的意思很深。虛妄分別,不應該分別的你分別。這叫虛妄。有虛妄分別,真實智慧就沒有了。要離虛妄分別,真實智慧才能現前。黃念老解釋說:「又契真入實為正。故離虛妄分別,照了真心之智慧,名為『正慧』。」
永嘉大師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這個「了」字有很深的意思,能了,罪性就空了;不了,債還都在那兒,一樣也不了。「了」字在「照」字的後頭,能「照」之後才能「了」,這叫「正慧」。
「『餘習』。煩惱斷後,殘餘之習氣,名為餘習」,也叫殘習或者習氣。「二乘不能斷除餘習,唯佛獨能斷之」,凡夫就不必說了。
習氣,唯識家所說的,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我們一般講印象、記憶,你還記得嗎?你為什麼會記得?比如我為什麼還能記住小時候的事情?是因為過去做的事情,阿賴耶識裡有資料。阿賴耶像倉庫一樣,像資料室、檔案室一樣。我們的起心動念統統都在裡頭,不但這一生的在裡頭,生生世世所幹的全在裡頭,就像調檔案一樣,一調就調出來。沒有辦法抵賴的,有證據,有憑有據。
這個習氣斷不掉的,證得阿羅漢還有習氣,權教菩薩也有習氣,只有明心見性的人,他們有能力,有真實智慧,轉八識成四智,習氣才斷掉,大菩薩!三賢菩薩不行,沒見性。
「現極樂大士『無復餘習』」,這一句可了不得,太難了。到極樂世界去的人,不但煩惱斷了,習氣也沒有了。那就是說明極樂世界實報土的菩薩,這些法身菩薩,四十一個階級,他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他很快就可以出離,為什麼?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阿彌陀佛本願威神是平等的,那我們就想到,凡聖同居土往生的人得的利益最大,為什麼?他在其他諸佛剎土要修無量劫,到極樂世界大幅度縮短,需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太長了,三大阿僧祇劫斷盡,那像華藏世界、十方諸佛剎土是這種情況。極樂世界不是的,他很快就成就。《無量壽經》魏譯本裡謂彼土諸大士,「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這個裡頭著重在「究竟」二字,究竟就是習氣斷了。如果沒有「究竟」兩個字,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那還帶著習氣;加上「究竟」,習氣沒有了,這個不可思議。
第五小段:〖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
「依佛所行」,依佛的道路來行。佛是怎樣修行、證果、成佛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七覺聖道」,包括兩個內容,七覺支和八聖道。
第一個覺支,擇法覺支。修行擇法非常重要。頭一個就是要選擇,分別哪個法是真,哪個法是偽。擇法是智慧,首先我們要能分別真偽。省庵大師把法分為真、偽、邪、正、大、小、偏、圓,要能夠分別、揀擇。
第二個覺支,精進覺支。精進修諸道法時,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現在盲修瞎練的事情很多,他不知道船在大海裡走,方向錯了是要觸礁的。就像提婆達多,他提倡的戒律比釋迦牟尼佛嚴格。你覺得嚴格好就跟著他跑了,沒有智慧。他住的房子沒有頂,裡面夏天熱、冬天冷,做事不近人情。身調,心才能調。總要使身體能避風雨才行,所以我們要知道選擇。
如外道的苦行,認為受苦就解脫了,誤區!這話是我說的,說錯了因果自負。我們很多人太重形式,又太忽略了實質。比如,經常有人問我,這個能不能吃,那個能不能吃?我回答:「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饞就吃,不饞就不吃。」我對我這個回答非常滿意,怎麼有點禪的味道?再有一個最好的回答:阿彌陀佛!能不能吃都在這四個字裡。妙哉妙哉!受那些毫無意義的、荒謬的種種無益之苦,為了受苦而受苦,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所以精進覺支是常勤修行在真法中,這才叫「精進」。你盲修瞎練,再精進也是胡鬧。這是黃念老說的。對於我們淨宗學人來說,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就是精進。
第三個覺支,喜覺支。先得到法喜後,能夠覺了這個喜是正法生的喜,而不是因顛倒法而生的喜。
第四個覺支,除覺支。也稱為「輕安覺支」。輕安覺支的解釋就是身心粗重的煩惱解除了,感到很輕快、很安。修法的人用功上了路,就會有輕安的感覺。我們這裡稱除覺支,就是輕安之外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是說你在斷除煩惱之後,善能覺了。把虛偽有害的除掉,而又不損害真正的善根。
第五個覺支,捨覺支。也叫「行捨」。自己的所念,以及心中所住的法,這個境界要能覺了,能夠明白,不去追憶虛偽的境界,這叫「捨」。
第六個覺支,定覺支。在發禪定的時候會有許多假相,對於這些假相不生見愛。禪定本來是個好事,但是有的時候也就成了一種障礙。所以菩薩怕三禪,三禪十分快樂,菩薩到了三禪也貪這快樂,不會再進步了。所以對發禪定的時候,你要覺了禪的虛假,不要有見愛,這叫「定覺支」。
第七覺支,念覺支。就是修出世法的時候,要知道讓定慧均衡,有的慧多定少,有的定多慧少,你就要想辦法。覺得心裡很沉,那就要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來觀察;如果心浮動,就用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來收斂。這就是七覺支的修行。
七覺支很重要,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教學,無論他是說法還是行道,都離不開這七句,他統統具足。老法師說,這個第七條尤其好,平心坦懷,更不追憶,為什麼?你才能有機緣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