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講第二十三品經文。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願自己成佛之後十方諸佛都讚歎,這是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七願。這一品經文是第十七願的成就。為什麼一定要求諸佛稱歎?這裡邊一定有很深的道理。阿彌陀佛的弘願如果沒有十方一切諸佛的讚揚,他的願就不能圓滿。他的願望是幫助一切眾生平等成佛,這個願力實在太偉大。
一切諸佛都未想過這件事情,只有阿彌陀佛想到了。這樣偉大的願力怎樣才能達到?他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幫助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在一生中圓滿成佛。十方世界的眾生怎樣知道這些事情?怎樣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人大力宣傳、推薦、介紹,雖然有這麼好的地方,別人不知道也是枉然。沒有諸佛來介紹,大家未必能相信。諸佛通過讚揚的方式把極樂世界介紹給了大眾,使大眾認識了極樂世界,認識了阿彌陀佛。
這一品經文非常重要,經文不長,義理很深。善導大師所尊《無量壽經》最真實五願中,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含在其中,而這一品經文正是十七願的具體落實,也可以說是第十七願的成就。
這一品經文分三大段。第一段十方佛讚;第二段,諸佛為什麼讚歎;第三段,「一念淨信不可思議功德」。
請看下面經文:
【復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
開頭說東方,是「順世俗故,日出東方」。「日」代表光明,代表智慧。「東方世界,數如恆河之沙」,無量無邊,沒辦法稱說。「一一界中」,這個「界」就是諸佛的世界。諸佛的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邊都有「數如恆河之沙」,那麼多的佛。每一個世界都有佛在那裡教化眾生,世界無量無邊無數,諸佛也是無量無邊無數。
佛又對阿難說:東方虛空有如恆河的沙那麼多的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頭有如恆河沙那麼多的佛,這些諸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念老為我們這樣解釋「廣長舌相」。「廣長舌相,乃卅二相之一。舌廣而長,柔軟紅薄,出口能覆面至髮際。」釋迦牟尼佛有廣長舌相,他伸出舌頭可以把整個臉蓋住。我們世間人沒有。佛門裡頭有這樣的說法,三世不妄語,能感得舌頭能舔到鼻子尖這樣的好相。
「《阿彌陀經略解》蘧庵師曰:出廣長舌,表無虛妄。無量劫來,口離四過,故感此相。」
這裡要記住,無量劫。口有四種過: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口沒有這四種過,成佛的時候感得廣長舌相,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上。
又《圓中鈔》裡面說:「惟世尊多劫實語,」實語,說話真實,從來沒有欺騙過人,「故舌相廣長,超異常人」,超過,跟一般凡人不一樣。「然有常相、現相不同。若常相者,縮之雖常在口」,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到頭髮這個地方。「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外道的意思很廣,佛法是講內學,換句話說,不是佛法都是外道,心外求法。這一點學佛的同修務必要搞清楚、搞明白,要深信不疑,我們這一生才會有成就,念佛才能往生。
《阿彌陀經》曰:「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慈恩窺基大師解說:「佛之舌相,證小則覆面門,以至髮際。今覆大千,證大事也。」(給小乘作證明的時候。)要證明淨土法門這件大事,所以佛之舌相遍覆大千世界。大師又說:「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無妄語,況覆大千乎?」能覆面的舌,已經沒有妄語,何況現在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還有不真實的嗎?本經未現遍覆大千世界的相,可是「放無量光」。放光與舌相同時啟發眾生的信心,證明佛所說的沒有虛妄。
〖說誠實言〗
「說至誠無妄,真實不虛之言。」我們要把這幾句話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過去的已經過去,不必再提,從今天而後,處事、待人、接物決定要老實,不說假話,句句真實。沒有理由欺騙眾生,不要說這個理由、那個理由,沒有理由,依照佛的教誨去做決定不錯。
《彌陀疏鈔》曰:「誠實,明必可信。以誠則真懇無偽,實則審(的確)諦(同審)不虛。」
這話是什麼意思?是告訴我們,十方諸佛稱讚極樂世界彌陀淨土,他們說的都是真話。說明《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字字句句真實不虛,祖師大德的註解也真實不虛。
「所謂獅子吼,無畏說,千聖復起不能易,萬世守之則為楷者也。」獅子吼、無畏說是比喻,比喻諸佛如來、祖師大德為我們講經、為我們解釋,好比獅子吼、無畏說。千聖復起,這個千聖是指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一千尊佛在這個世界示現成佛,娑婆千佛都來,統統都起來,也不會改變,不能易就是不會改變。千佛所說的話跟這個地方講的完全相同,沒有改一個字,沒有漏掉一句。所以萬世守之則為楷,楷是榜樣、模範、楷模。
請看下面經文:
【南西北方。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四維上下。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
這一段經文是「餘方同讚」。「復舉十方恆沙諸佛,亦復如是稱讚彌陀。《會疏》曰:『雖諸佛所證,平等是一。念佛往生利益,彌陀不共妙法。』」這一句非常重要。念佛往生的利益,彌陀不共妙法,阿彌陀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一樣的方法,就是修行證果成佛的方法。換句話說,信願持名,往生不退成佛,阿彌陀佛第一,再找不到一尊佛修行方法能超過這個方法。所以是不共妙法。我們能夠遇到這個妙法有多麼難得,多麼幸運!
我們遇到了要相信,不相信就可惜了,這個機會當面錯過,下一次再碰到不知道哪一生哪一劫,說明機會難遇,太難太難了!這是什麼機會?出離六道輪迴的機會,出離十法界的機會,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作佛的機會。還有什麼機會比這更好?沒有了,再也找不到了。密宗上師裡面有不少也修淨土,方向、目標跟我們相同,都是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十方世界眾生根性不同,方法是便於我們往生,太多太多了,到極樂世界我們都見面了,無量劫前我們的真相,到極樂世界統統大白,完全明白了。
有這樣幾句話說得好懇切,「純真絕妄」,沒有絲毫虛妄。「萬劫如然」,從時間講,往後一萬劫它不會改變,還是這個話,還是這件事情,只要我們肯相信,還是能成就,萬劫如然。「言誠實者,孰過於是」,講到誠實,還有什麼能超過諸佛在這個經上所說的誠實言?沒有能超過的。「故知諸佛所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乃極真極實之言,千佛出世不能改易,萬代遵守不可違失。純是真實,無有虛妄。」黃念老勸導我們:「是故我等咸當諦信,慎莫懷疑。」千萬別懷疑,要真正相信,沒有絲毫疑惑在其中。
請看下面經文:
【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這一段經文「表諸佛讚歎之本因」,就是為什麼這麼多諸佛都願意讚歎?「蓋欲眾生聞名生信,發願求生,悉證無上菩提也。」《會疏》曰:「是則第十八願成就。一部宗歸,唯在於斯。所以者何?雖四十八願皆殊勝,以念佛往生為最要。雖一一成就皆難思,而此成就為不共,故諸佛讚歎。」四十八願願願都好,願願都值得讚歎,但是這一願是第一大願,這一願是究竟圓滿的大願。所以諸佛沒有一個不讚歎的,阿彌陀佛發願求諸佛讚歎,不求諸佛也讚歎,妙極了。
為什麼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呢?就是想要極樂世界以外地方所有的眾生,聞到阿彌陀佛名號,「發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沒有垢污雜染的淨信的心。《勝鬘寶窟》說:「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這就是說,淨就是信,起了純一的清淨信心,不夾雜任何煩惱,叫做淨心。
《疏鈔》曰:「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其中「千信千生,萬信萬生。信佛名字,諸佛救護」,都是無上開示,是佛知見,是淨宗與佛教的心髓。「憶念受持」,「憶」,就是憶佛功德;「念」,就是念佛名號;「受」,就是信受;「持」,就是堅持。「歸依供養」,以自己身心歸向彌陀,依止彌陀,永不捨離。
再者,「供養」,「供」有兩種:
一是財供。香花、飲食、湯藥、財物,頭、目、腦、髓、大地、山河等等的這一切,都可以拿來獻供。
二是法供。例如:如說修行,發菩提心,用來獻供。
「養」,指養活、養生、奉養、調養。對於身、對於法,有所利益,就稱為養。
下面重點說說〖一念淨信〗。
這一段經文全盤托出淨土法門不可思議的體與用。經中極言「一念」的重要,慈舟老法師為本經作科判,特別提出往生極樂的「一心三輩」。老法師頂門上有金剛正眼,才能開顯前人所沒說明的內容。本經與科判關鍵在一心,我們應該深入參學。
「一念淨信」的這個「一」,不宜只看成是數字一、二、三……中的一個數「一」,而應看成它是代表「不二」的聖義諦(真理)。《維摩詰經》主要闡揚了不二法門的妙要。因為「二」就有「差別」「對立」「矛盾」等等情見。出生差別,由於「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應注意這裡的「一」字,真如之中萬法皆如,一切都如,也就是一切如一。這個「一」正是「一念」的一字。所以《大智度論》說:「行般若波羅密者,一念能散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微塵。」就是說修習智慧到彼岸的人,能把十方一切像恆河沙那樣多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地與諸山所有的一切微塵,在一念中散盡。為什麼「一念」有這樣大的力量?正由於「一念」契合了真如。所以彭際清居士說:「行者誠能於一念信入,何須更論種種功勛。」
「一念淨信」,《教行信證》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我們說一念,就是指信心無二的心。一心就是往生清淨報佛國土的真實正因。《會疏》說:「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這就是說往生的正因只在你的信心達於一念(一心)的程度,能達到就決定往生,不是依靠你念多少。這與《要解》往生全憑信願的說法一致。
《教行信證》指出「信心無二心」,又說這是往生清淨報土的真因,現《會疏》說「往生正因唯在這一念」,兩者都把一念、一心結合於信。《疏鈔》說「信即心淨」,也等於說信心就是淨心。一念淨信,就是契合於「真如法一」的淨信,所以經中下文是「願生彼國,隨願皆生」。這與《教行信證》的報土真因、《會疏》的往生正因,都是互為表裡,正好參證。
《彌陀疏鈔》引證《成唯識論》:「信者,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什麼叫做信?就是對於真實的妙德,能深入的安忍,歡喜願求。信以心淨為它的性。什麼叫做心淨?因為心很殊勝,如同水清珠。珠子放在很濁的水中,水當時就清了。信心就有這樣的妙用。種種染法,各個都有自己的相,唯有「不信」這個染法,它有一個特點是「自相渾濁」。它不但自己渾濁,而且還能渾濁其他的心所。如極髒的東西,它不但本身髒,誰碰到它誰髒。所謂「自穢穢他」。「信」正好相反,能清濁水,把問題翻過來。所以蓮池大師說:「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修淨的人以心淨為主,所以生信是緊急的要事。
〖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一念淨信是信,從信起願,所以信願是往生的根本。所以用自己所有的善根,至心迴向求生極樂。「至心」,《觀經》說就是至誠的心。善導大師說,至就是真,誠就是實。就是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所修的解和行,必須是真實心中的東西,而不應當外現賢善精進的相,可是內懷虛假,裡面是「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這種人的內部是貪欲、瞋恨、邪惡、虛假,並且奸惡狡詐,詭計多端,好惡成性,無法教改,所作所為如同蛇蝎。「雖起三業」,由於「外現賢善」,當然表面上也做好事,修廟、造像,但這「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所以要用自心所修真實善根來迴向「願生彼國」,往生極樂世界。有了一念淨信,把這一念淨心迴向,決定「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本品名為十方佛讚,十方諸佛為什麼要讚歎阿彌陀佛呢?就是願意聽到的人都發清淨的信心,來憶念、受持、歸依、供養阿彌陀佛,乃至能夠出生一念淨信,也就是不二的信心。正如《信心銘》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非去來今就是打破了時間,當然一並打破空間和一切虛妄情見。在這種遠離一切垢染的清淨信中,把所有善根迴向願生極樂,於是隨你的願必定如願往生,而且住不退轉,乃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十方諸佛沒有一佛不讚歎,沒有一時不讚歎,只是希望一切眾生能聞如是妙法,希望每一個眾生聞佛名號,同生淨信,至心持名,願生極樂,隨願皆生,同證菩提。
牢牢記住這幾句話: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你信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十方三世所有諸佛(注意這個「諸」字)都救你,都保護你,都保佑你。
在這裡,我要提醒同修們,這一次是第二次複講《無量壽經》,比較第一次複講要詳細得多,也深得多。深在什麼地方?深在直指人心,直指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每次所講都有真實利益,願同修們都能獲得真實利益!
下面講第二十四品經文。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第二十四品經文是大願核心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的成就。這一品經文對我們非常重要。佛告訴我們,求生極樂世界要怎樣修?這是我們每個求生淨土的人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這品經文就是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
佛告訴我們,往生有很多種類,條件各有不同,也就是說,往生的因緣各有不同。綜觀全經,佛給我們講了一個總的綱領,那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因為每一類往生的都有這一句,所以這一句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的總綱領。
請看下面經文: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這一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告訴阿難,十方世界的天人和世人,其中有發至誠心願意往生極樂國的,共可分為三輩。
《觀經》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分上生、中生、下生,稱為九品。《無量壽經》的三輩與《觀經》的九品,其中內容是否彼此對應,符合相通?還是各成一套,彼此無關?從古以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贊成同的有曇鸞、淨影、憬興、嘉祥諸師。還有蓮池大師說:「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黃念老是繼承曇鸞、蓮池……諸位大師的卓見而註解本經的。
請看下面經文: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迴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這段經文可分四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上輩往生的修學綱領,換句話說,就是上輩往生的條件。
具體條件就是經文中所說的「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這段經文要重點解決以下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怎樣正確理解「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是不是上輩往生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無分?
我們先來看捨家和棄欲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捨家是出家。佛門所說的「家」是指何而言,這是我們必須首先搞清楚、搞明白的。
佛在經論中講,有四種「家」,也有四種「出」。佛法講的四種家:第一是「田宅之家」,就是我們觀念中的妻兒老小、房屋田地、金錢財產、動產不動產等等;第二是煩惱之家;第三是三界之家,也就是六道輪迴之家;第四是生死之家,這是超越三界之外的生死。
佛要我們出家,不是要我們出田宅之家,出田宅之家是沒有用的;佛要我們出煩惱之家,出三界之家。三界之內有「分段生死」,三界之外的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雖然沒有分段生死,但是還有「變易生死」。能出煩惱之家,就能證初果;能出三界之家,即是阿羅漢;能出變易生死之家,就是法身大士。
「出」也有四種:
第一是「身出心不出」。有些出家人,身出田宅之家,心裡依舊貪戀五欲六塵,希求名聞利養,這是身出心不出。
第二是「心出身不出」。這是對在家居士而言。各行各業中皈依三寶的依教修行者。雖然身在家,但他心地清淨,對於家宅、對於五欲六塵不沾染,不貪戀,這是心出身不出。此經中「賢護等十六正士」就是心出身不出。在世法中做一切眾生的最好榜樣。一樣證得等覺菩薩,上上品往生。劉素青老菩薩就是其中一個。
第三是「身心俱出」。佛門古今祖師大德和為出家人做出好榜樣的修行者。上海下賢老和尚可以說是當代身心俱出的最佳典範。
第四是「身心都不出」。這不是指普通人,是指在家學佛的居士。他們天天燒香、磕頭、讀經、念佛;但仍貪戀五欲六塵,搞名聞利養,把佛法當作一種招牌、一種副業,嚴重者販賣如來,造極大罪業。另有一類人,就是一部分富貴人,他們皈依三寶,把佛法當作一種消遣,捧法師就像捧明星一樣。他們受菩薩戒,掛個菩薩的名字,在寺院道場是座上賓,特權階層,名曰大護法。出家人對他們招待奉承極盡周到。這是身未出,心也未出。
「出」有四種,「家」也有四種,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是哪種。這四種有兩種是正確的:「心出身不出」「身心俱出」。
「棄欲」是離欲。這個「欲」就是七情五欲。這是世間人最難放下的,最難放的都放下了,其他就不必說了。
「欲」是欲望,說得通俗一點,「欲」就是希求,你想要得到的,希求就是欲貪,現代人希求太多了,欲壑難平啊!有希求就有求不得苦,希求愈多就愈苦。今天上午聽老法師講欲望,老人家說,有的人你就是把整個地球都給他,他也不滿足,你說他能不苦嗎?
貪欲是妄想執著,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並非實有。「棄欲」,包括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希求都要放下,才能真正得到清淨心,才能真正得到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而作沙門」,沙門是梵語,是古印度出家人的通稱。它的意義是,佛在經上說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樣的人就稱為沙門。由此可知,沙門不一定專指出家人。在家人要是「專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也稱為沙門。上輩往生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這是基本的條件。只有身心俱出的人,才是真正捨家棄欲,才能作「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的沙門。在這個基本條件之上,「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才能與佛相應。
聽到這裡,同修們對「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這兩句經文應該有一個進一步理解了。對於我們第一個問題可以得到答案了:上輩往生,出家人、在家人都有分。為了讓你更踏實些,我再說一遍:上輩往生,在家人有分!心出家的在家人也能上品往生。這回你該放心了吧!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講第二十三品經文。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願自己成佛之後十方諸佛都讚歎,這是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七願。這一品經文是第十七願的成就。為什麼一定要求諸佛稱歎?這裡邊一定有很深的道理。阿彌陀佛的弘願如果沒有十方一切諸佛的讚揚,他的願就不能圓滿。他的願望是幫助一切眾生平等成佛,這個願力實在太偉大。
一切諸佛都未想過這件事情,只有阿彌陀佛想到了。這樣偉大的願力怎樣才能達到?他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幫助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在一生中圓滿成佛。十方世界的眾生怎樣知道這些事情?怎樣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人大力宣傳、推薦、介紹,雖然有這麼好的地方,別人不知道也是枉然。沒有諸佛來介紹,大家未必能相信。諸佛通過讚揚的方式把極樂世界介紹給了大眾,使大眾認識了極樂世界,認識了阿彌陀佛。
這一品經文非常重要,經文不長,義理很深。善導大師所尊《無量壽經》最真實五願中,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含在其中,而這一品經文正是十七願的具體落實,也可以說是第十七願的成就。
這一品經文分三大段。第一段十方佛讚;第二段,諸佛為什麼讚歎;第三段,「一念淨信不可思議功德」。
請看下面經文:
【復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
開頭說東方,是「順世俗故,日出東方」。「日」代表光明,代表智慧。「東方世界,數如恆河之沙」,無量無邊,沒辦法稱說。「一一界中」,這個「界」就是諸佛的世界。諸佛的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邊都有「數如恆河之沙」,那麼多的佛。每一個世界都有佛在那裡教化眾生,世界無量無邊無數,諸佛也是無量無邊無數。
佛又對阿難說:東方虛空有如恆河的沙那麼多的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頭有如恆河沙那麼多的佛,這些諸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念老為我們這樣解釋「廣長舌相」。「廣長舌相,乃卅二相之一。舌廣而長,柔軟紅薄,出口能覆面至髮際。」釋迦牟尼佛有廣長舌相,他伸出舌頭可以把整個臉蓋住。我們世間人沒有。佛門裡頭有這樣的說法,三世不妄語,能感得舌頭能舔到鼻子尖這樣的好相。
「《阿彌陀經略解》蘧庵師曰:出廣長舌,表無虛妄。無量劫來,口離四過,故感此相。」
這裡要記住,無量劫。口有四種過: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口沒有這四種過,成佛的時候感得廣長舌相,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上。
又《圓中鈔》裡面說:「惟世尊多劫實語,」實語,說話真實,從來沒有欺騙過人,「故舌相廣長,超異常人」,超過,跟一般凡人不一樣。「然有常相、現相不同。若常相者,縮之雖常在口」,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到頭髮這個地方。「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外道的意思很廣,佛法是講內學,換句話說,不是佛法都是外道,心外求法。這一點學佛的同修務必要搞清楚、搞明白,要深信不疑,我們這一生才會有成就,念佛才能往生。
《阿彌陀經》曰:「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慈恩窺基大師解說:「佛之舌相,證小則覆面門,以至髮際。今覆大千,證大事也。」(給小乘作證明的時候。)要證明淨土法門這件大事,所以佛之舌相遍覆大千世界。大師又說:「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無妄語,況覆大千乎?」能覆面的舌,已經沒有妄語,何況現在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還有不真實的嗎?本經未現遍覆大千世界的相,可是「放無量光」。放光與舌相同時啟發眾生的信心,證明佛所說的沒有虛妄。
〖說誠實言〗
「說至誠無妄,真實不虛之言。」我們要把這幾句話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過去的已經過去,不必再提,從今天而後,處事、待人、接物決定要老實,不說假話,句句真實。沒有理由欺騙眾生,不要說這個理由、那個理由,沒有理由,依照佛的教誨去做決定不錯。
《彌陀疏鈔》曰:「誠實,明必可信。以誠則真懇無偽,實則審(的確)諦(同審)不虛。」
這話是什麼意思?是告訴我們,十方諸佛稱讚極樂世界彌陀淨土,他們說的都是真話。說明《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字字句句真實不虛,祖師大德的註解也真實不虛。
「所謂獅子吼,無畏說,千聖復起不能易,萬世守之則為楷者也。」獅子吼、無畏說是比喻,比喻諸佛如來、祖師大德為我們講經、為我們解釋,好比獅子吼、無畏說。千聖復起,這個千聖是指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一千尊佛在這個世界示現成佛,娑婆千佛都來,統統都起來,也不會改變,不能易就是不會改變。千佛所說的話跟這個地方講的完全相同,沒有改一個字,沒有漏掉一句。所以萬世守之則為楷,楷是榜樣、模範、楷模。
請看下面經文:
【南西北方。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四維上下。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
這一段經文是「餘方同讚」。「復舉十方恆沙諸佛,亦復如是稱讚彌陀。《會疏》曰:『雖諸佛所證,平等是一。念佛往生利益,彌陀不共妙法。』」這一句非常重要。念佛往生的利益,彌陀不共妙法,阿彌陀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一樣的方法,就是修行證果成佛的方法。換句話說,信願持名,往生不退成佛,阿彌陀佛第一,再找不到一尊佛修行方法能超過這個方法。所以是不共妙法。我們能夠遇到這個妙法有多麼難得,多麼幸運!
我們遇到了要相信,不相信就可惜了,這個機會當面錯過,下一次再碰到不知道哪一生哪一劫,說明機會難遇,太難太難了!這是什麼機會?出離六道輪迴的機會,出離十法界的機會,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作佛的機會。還有什麼機會比這更好?沒有了,再也找不到了。密宗上師裡面有不少也修淨土,方向、目標跟我們相同,都是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十方世界眾生根性不同,方法是便於我們往生,太多太多了,到極樂世界我們都見面了,無量劫前我們的真相,到極樂世界統統大白,完全明白了。
有這樣幾句話說得好懇切,「純真絕妄」,沒有絲毫虛妄。「萬劫如然」,從時間講,往後一萬劫它不會改變,還是這個話,還是這件事情,只要我們肯相信,還是能成就,萬劫如然。「言誠實者,孰過於是」,講到誠實,還有什麼能超過諸佛在這個經上所說的誠實言?沒有能超過的。「故知諸佛所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乃極真極實之言,千佛出世不能改易,萬代遵守不可違失。純是真實,無有虛妄。」黃念老勸導我們:「是故我等咸當諦信,慎莫懷疑。」千萬別懷疑,要真正相信,沒有絲毫疑惑在其中。
請看下面經文:
【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這一段經文「表諸佛讚歎之本因」,就是為什麼這麼多諸佛都願意讚歎?「蓋欲眾生聞名生信,發願求生,悉證無上菩提也。」《會疏》曰:「是則第十八願成就。一部宗歸,唯在於斯。所以者何?雖四十八願皆殊勝,以念佛往生為最要。雖一一成就皆難思,而此成就為不共,故諸佛讚歎。」四十八願願願都好,願願都值得讚歎,但是這一願是第一大願,這一願是究竟圓滿的大願。所以諸佛沒有一個不讚歎的,阿彌陀佛發願求諸佛讚歎,不求諸佛也讚歎,妙極了。
為什麼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呢?就是想要極樂世界以外地方所有的眾生,聞到阿彌陀佛名號,「發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沒有垢污雜染的淨信的心。《勝鬘寶窟》說:「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這就是說,淨就是信,起了純一的清淨信心,不夾雜任何煩惱,叫做淨心。
《疏鈔》曰:「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其中「千信千生,萬信萬生。信佛名字,諸佛救護」,都是無上開示,是佛知見,是淨宗與佛教的心髓。「憶念受持」,「憶」,就是憶佛功德;「念」,就是念佛名號;「受」,就是信受;「持」,就是堅持。「歸依供養」,以自己身心歸向彌陀,依止彌陀,永不捨離。
再者,「供養」,「供」有兩種:
一是財供。香花、飲食、湯藥、財物,頭、目、腦、髓、大地、山河等等的這一切,都可以拿來獻供。
二是法供。例如:如說修行,發菩提心,用來獻供。
「養」,指養活、養生、奉養、調養。對於身、對於法,有所利益,就稱為養。
下面重點說說〖一念淨信〗。
這一段經文全盤托出淨土法門不可思議的體與用。經中極言「一念」的重要,慈舟老法師為本經作科判,特別提出往生極樂的「一心三輩」。老法師頂門上有金剛正眼,才能開顯前人所沒說明的內容。本經與科判關鍵在一心,我們應該深入參學。
「一念淨信」的這個「一」,不宜只看成是數字一、二、三……中的一個數「一」,而應看成它是代表「不二」的聖義諦(真理)。《維摩詰經》主要闡揚了不二法門的妙要。因為「二」就有「差別」「對立」「矛盾」等等情見。出生差別,由於「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應注意這裡的「一」字,真如之中萬法皆如,一切都如,也就是一切如一。這個「一」正是「一念」的一字。所以《大智度論》說:「行般若波羅密者,一念能散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微塵。」就是說修習智慧到彼岸的人,能把十方一切像恆河沙那樣多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地與諸山所有的一切微塵,在一念中散盡。為什麼「一念」有這樣大的力量?正由於「一念」契合了真如。所以彭際清居士說:「行者誠能於一念信入,何須更論種種功勛。」
「一念淨信」,《教行信證》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我們說一念,就是指信心無二的心。一心就是往生清淨報佛國土的真實正因。《會疏》說:「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這就是說往生的正因只在你的信心達於一念(一心)的程度,能達到就決定往生,不是依靠你念多少。這與《要解》往生全憑信願的說法一致。
《教行信證》指出「信心無二心」,又說這是往生清淨報土的真因,現《會疏》說「往生正因唯在這一念」,兩者都把一念、一心結合於信。《疏鈔》說「信即心淨」,也等於說信心就是淨心。一念淨信,就是契合於「真如法一」的淨信,所以經中下文是「願生彼國,隨願皆生」。這與《教行信證》的報土真因、《會疏》的往生正因,都是互為表裡,正好參證。
《彌陀疏鈔》引證《成唯識論》:「信者,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什麼叫做信?就是對於真實的妙德,能深入的安忍,歡喜願求。信以心淨為它的性。什麼叫做心淨?因為心很殊勝,如同水清珠。珠子放在很濁的水中,水當時就清了。信心就有這樣的妙用。種種染法,各個都有自己的相,唯有「不信」這個染法,它有一個特點是「自相渾濁」。它不但自己渾濁,而且還能渾濁其他的心所。如極髒的東西,它不但本身髒,誰碰到它誰髒。所謂「自穢穢他」。「信」正好相反,能清濁水,把問題翻過來。所以蓮池大師說:「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修淨的人以心淨為主,所以生信是緊急的要事。
〖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一念淨信是信,從信起願,所以信願是往生的根本。所以用自己所有的善根,至心迴向求生極樂。「至心」,《觀經》說就是至誠的心。善導大師說,至就是真,誠就是實。就是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所修的解和行,必須是真實心中的東西,而不應當外現賢善精進的相,可是內懷虛假,裡面是「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這種人的內部是貪欲、瞋恨、邪惡、虛假,並且奸惡狡詐,詭計多端,好惡成性,無法教改,所作所為如同蛇蝎。「雖起三業」,由於「外現賢善」,當然表面上也做好事,修廟、造像,但這「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所以要用自心所修真實善根來迴向「願生彼國」,往生極樂世界。有了一念淨信,把這一念淨心迴向,決定「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本品名為十方佛讚,十方諸佛為什麼要讚歎阿彌陀佛呢?就是願意聽到的人都發清淨的信心,來憶念、受持、歸依、供養阿彌陀佛,乃至能夠出生一念淨信,也就是不二的信心。正如《信心銘》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非去來今就是打破了時間,當然一並打破空間和一切虛妄情見。在這種遠離一切垢染的清淨信中,把所有善根迴向願生極樂,於是隨你的願必定如願往生,而且住不退轉,乃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十方諸佛沒有一佛不讚歎,沒有一時不讚歎,只是希望一切眾生能聞如是妙法,希望每一個眾生聞佛名號,同生淨信,至心持名,願生極樂,隨願皆生,同證菩提。
牢牢記住這幾句話: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你信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十方三世所有諸佛(注意這個「諸」字)都救你,都保護你,都保佑你。
在這裡,我要提醒同修們,這一次是第二次複講《無量壽經》,比較第一次複講要詳細得多,也深得多。深在什麼地方?深在直指人心,直指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每次所講都有真實利益,願同修們都能獲得真實利益!
下面講第二十四品經文。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第二十四品經文是大願核心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的成就。這一品經文對我們非常重要。佛告訴我們,求生極樂世界要怎樣修?這是我們每個求生淨土的人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這品經文就是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
佛告訴我們,往生有很多種類,條件各有不同,也就是說,往生的因緣各有不同。綜觀全經,佛給我們講了一個總的綱領,那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因為每一類往生的都有這一句,所以這一句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的總綱領。
請看下面經文: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這一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告訴阿難,十方世界的天人和世人,其中有發至誠心願意往生極樂國的,共可分為三輩。
《觀經》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分上生、中生、下生,稱為九品。《無量壽經》的三輩與《觀經》的九品,其中內容是否彼此對應,符合相通?還是各成一套,彼此無關?從古以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贊成同的有曇鸞、淨影、憬興、嘉祥諸師。還有蓮池大師說:「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黃念老是繼承曇鸞、蓮池……諸位大師的卓見而註解本經的。
請看下面經文: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迴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這段經文可分四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上輩往生的修學綱領,換句話說,就是上輩往生的條件。
具體條件就是經文中所說的「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這段經文要重點解決以下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怎樣正確理解「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是不是上輩往生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無分?
我們先來看捨家和棄欲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捨家是出家。佛門所說的「家」是指何而言,這是我們必須首先搞清楚、搞明白的。
佛在經論中講,有四種「家」,也有四種「出」。佛法講的四種家:第一是「田宅之家」,就是我們觀念中的妻兒老小、房屋田地、金錢財產、動產不動產等等;第二是煩惱之家;第三是三界之家,也就是六道輪迴之家;第四是生死之家,這是超越三界之外的生死。
佛要我們出家,不是要我們出田宅之家,出田宅之家是沒有用的;佛要我們出煩惱之家,出三界之家。三界之內有「分段生死」,三界之外的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雖然沒有分段生死,但是還有「變易生死」。能出煩惱之家,就能證初果;能出三界之家,即是阿羅漢;能出變易生死之家,就是法身大士。
「出」也有四種:
第一是「身出心不出」。有些出家人,身出田宅之家,心裡依舊貪戀五欲六塵,希求名聞利養,這是身出心不出。
第二是「心出身不出」。這是對在家居士而言。各行各業中皈依三寶的依教修行者。雖然身在家,但他心地清淨,對於家宅、對於五欲六塵不沾染,不貪戀,這是心出身不出。此經中「賢護等十六正士」就是心出身不出。在世法中做一切眾生的最好榜樣。一樣證得等覺菩薩,上上品往生。劉素青老菩薩就是其中一個。
第三是「身心俱出」。佛門古今祖師大德和為出家人做出好榜樣的修行者。上海下賢老和尚可以說是當代身心俱出的最佳典範。
第四是「身心都不出」。這不是指普通人,是指在家學佛的居士。他們天天燒香、磕頭、讀經、念佛;但仍貪戀五欲六塵,搞名聞利養,把佛法當作一種招牌、一種副業,嚴重者販賣如來,造極大罪業。另有一類人,就是一部分富貴人,他們皈依三寶,把佛法當作一種消遣,捧法師就像捧明星一樣。他們受菩薩戒,掛個菩薩的名字,在寺院道場是座上賓,特權階層,名曰大護法。出家人對他們招待奉承極盡周到。這是身未出,心也未出。
「出」有四種,「家」也有四種,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是哪種。這四種有兩種是正確的:「心出身不出」「身心俱出」。
「棄欲」是離欲。這個「欲」就是七情五欲。這是世間人最難放下的,最難放的都放下了,其他就不必說了。
「欲」是欲望,說得通俗一點,「欲」就是希求,你想要得到的,希求就是欲貪,現代人希求太多了,欲壑難平啊!有希求就有求不得苦,希求愈多就愈苦。今天上午聽老法師講欲望,老人家說,有的人你就是把整個地球都給他,他也不滿足,你說他能不苦嗎?
貪欲是妄想執著,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並非實有。「棄欲」,包括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希求都要放下,才能真正得到清淨心,才能真正得到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而作沙門」,沙門是梵語,是古印度出家人的通稱。它的意義是,佛在經上說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樣的人就稱為沙門。由此可知,沙門不一定專指出家人。在家人要是「專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也稱為沙門。上輩往生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這是基本的條件。只有身心俱出的人,才是真正捨家棄欲,才能作「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的沙門。在這個基本條件之上,「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才能與佛相應。
聽到這裡,同修們對「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這兩句經文應該有一個進一步理解了。對於我們第一個問題可以得到答案了:上輩往生,出家人、在家人都有分。為了讓你更踏實些,我再說一遍:上輩往生,在家人有分!心出家的在家人也能上品往生。這回你該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