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於時為春 萬物生長-全1集

  經句:

  東者,於時為春,萬物生長,有智慧義。以智者,萬法之先導。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開示:

  「東者,於時為春,萬物生長,有智慧義。以智者,萬法之先導。」『於時』,配四時,東配在春天。春天萬物生長,有智慧的意思。佛法重智慧,佛法所求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所以『智』是萬法之先導。無論哪個宗派、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目標只有一個,全都是求智慧,只是方法門徑不相同而已。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59集) 1984/12

  

  開智慧,你的修學目標就達到,換句話說,你的方法一定很正確,達到目標了。智慧要是不開,不是法門本身有錯,是你用功不得法,或者是不契機,你就不能開悟了。因此,修學選擇法門就變成最重要的一個課題。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59集) 1984/12

  

  佛陀在世,你只要遇到世尊,這個好辦了,世尊會觀機,他能夠看到你的過去,過去還有過去世,過去無量劫來你生生世世修的是什麼?看你的根性熟了,他介紹你一個法門,那就非常契機。很容易,快,幾天;慢,幾個月就成功,所謂應機施教,契機!好像生病一樣,病因他看得很準,下藥的時候藥到病除,這病就好了,快。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59集) 1984/12

  

  佛陀不在世,還有佛的一些弟子,那些弟子也相當高明,但是觀機擇法比佛差一等,還有效果,可能慢一點。遇到佛,幾天、幾個月就成就;遇到佛的弟子,可能要幾年或二、三十年才能成就,這在過去。正法、像法、末法,現在末法又過了一千年,現在這些佛弟子比起像法、正法差遠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59集) 1984/12

  

  諸位確實要明白這個事實,一代不如一代,這是真的。我們看看蓮池、蕅益大師,距離我們五百年。我們今天跟他,差遠了!蕅益大師寫《要解》九天,我們今天花九十天的時間還不了解它的意思,怎麼能比?近一點,我們展開印光老法師的《文鈔》,跟他比一比也是相差一大截。我們的福太薄,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識。我們修學要想成就,實在是非常的艱難。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59集) 1984/12

  

  我常常在講席裡勸勉大眾,找哪個老師?找蓮池大師,以他為老師就是以《疏鈔》為老師;找蕅益大師做老師,就是依《要解》來修學。專攻《阿彌陀經》,這兩種註解夠了。蕅益大師是蓮池的私淑弟子。我們今天也作蓮池、蕅益的私淑弟子,我們跟他學。諸位要曉得,世出世間法,除了天才之外,中下根性的人要想成就,一定要一門深入,一定要跟一個老師,有師承會有成就。學得太多、學得太雜,不能成就。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59集) 1984/12

  

  我們要想在這一生成就,古聖先賢、祖師大德的教訓,句句都是金玉良言。我們仔細冷靜的觀察,凡是功夫不得力,凡是這一生不能成就,都是疏忽了祖師大德的教誨。所以經典重要,那是根本依,我們修行的大根大本,祖師的教誨更重要;經典是因,是我們修行作佛的因,祖師大德的教誨是緣。為什麼?最契合我們當前的生活環境。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838集) 2002/9/4

  

  在現代這個生活環境我們應該要怎麼做,這個重要。我們依靠也不能依靠太多人,如果依靠太多人有麻煩。這常言說得好,跟一個老師一條路,好走!跟兩個老師是兩條路,三個老師是三叉路口,四個老師是十字街頭,你無所是從,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這一生能有成就。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838集) 2002/9/4

  

  所以古人一生就是在一個道場,一個老師,一部經論,一個法門,他那一生篤定成就。你就想想,現在的學佛人為什麼不成就,一天到晚亂跑,到處聽,什麼都看,看得頭腦裡頭亂七八糟,說這樣他也懂,說那樣他也懂,實際上一樣都不懂,這就是現代人的大毛病,沒有師承。聽多了,貢高我慢,這個也瞧不起,那個也覺得不如我,搞得一身的毛病,一身的罪孽,自己不曉得。

  華嚴經第七迴向章(第10集) 1986/12

  

  我們一定要記住蓮池大師的話,蓮池大師到晚年,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他說「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哪個喜歡,你去學,都好;「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自己放棄,八萬四千門放棄了,一切經教也放棄了。一部經、一句佛號,蓮池大師的一部經是《阿彌陀經》,一部《彌陀經》、一句佛號,他成就了。蕅益大師亦如是,也是一部《彌陀經》、一句佛號。

  淨土大經科註(第312集) 2012/4/27

  

  所以這一次這個緣分無比的殊勝,真修真幹,就是一部經、一句佛號。一句佛號念到底,決定不能有差錯,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自己認真學,就做出一個榜樣給別人看。學佛,學到只有一句佛號,你成功了,你真找到了,像爬山,你爬到山頂了,最高峰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450集) 2012/7/28

  

  《彌陀經》上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能夠掌握住這一部經、一句佛號,你的善根福德因緣都達到究竟圓滿。萬緣放下,像蓮池、蕅益一樣,到晚年統統放下,「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門,饒與他人行」,自己,一門,不再走彎路了,這就到了頂,決定成佛。

  淨土大經科註(第450集) 2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