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第十四愿:觸光安樂愿
愿文是:
【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
這一愿是從前一愿而來的,「顯佛光所具利生之妙德。」
光明無量只是為了利益無量,任何一人見佛光照,或者佛光照到身上,都是當下就得身心安樂。并且這種安樂不是世間任何安樂所能比的,這是一種清凈真實的極殊勝的安樂。於是自然就引起了他的慈心,自然勇于作善。更重要的是生起「來生我國」的宏愿。因此他就能生到極樂凈土。所以真正見到阿彌陀佛光的人,都得到這樣殊勝的利益。
〖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
這三句經文非常重要。對我們現在人來說是非常迫切的需要,為什么?我們生活在這個亂世上,身心不安,富而不樂,貴而不安,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怎樣能使我們的身心安穩?讀《無量壽經》,把經典里對我們的教導完全落實在生活中,你的心就安了。為什么?這個世界看破了,知道這個世界為什么這么混亂?不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知道了因,我們自己不造這個因,我們自己把自己轉過來,不要去轉別人,要轉自己,自己轉過來多么安樂,法喜充滿。
我們看海賢老和尚,所有見過他的人都說他慈悲,沒有人見過他不高興的樣子,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你接觸到他,他都是歡歡喜喜的,讓人感受到他的愛心和溫暖,這是什么?這是阿彌陀佛借著他的身體在放光,放慈光,放悲憫之光,放救護之光,就在他身上表演出來。
《無量壽經》
「身意柔軟」。娑婆世界眾生最大的弱點是剛強難化。堅執情見,不肯放舍,所以難以化度;但一遇到佛光,身和意都一齊柔軟,諸佛才可以施教,受教者才能得度。這就是遇光所得的法益。
《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所以我們說念佛法門是仗他力,佛光遍照十方世界一切念佛眾生,永恆地攝取,而且一個也不舍棄,凡是遇光的人都可以往生佛國。佛光的利益、佛愿的宏廣、佛恩的深厚,都是不可思議的。
第十五愿:壽命無量愿
愿文是: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
「第十五壽命無量愿中,首為彼土教主壽命無量」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如《法華》說:「山海慧如來,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為什么無量壽?唯有無量壽才能度眾生,所以壽命不是自己要的。自己不要,那是真無量壽,為什么?法身沒有壽量。佛的法身無量,我們每個人的法身亦無量。法身跟佛是一不是二。大經上有句話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不但是一法身,智慧、德能都平等、都具足。
由此可知,此地講的壽命無量是說什么?說報身、說應化身,應化身亦無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三千年前示現,住世八十年,怎么是無量壽?八十年是現身教化眾生,他在地球上無量壽我們不知道。史傳里面有記載,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再來的,永明延壽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於是我們就知道,化身也沒有生滅,眾生緣成熟了他就現,眾生緣盡了的時候他就沒有了。你看他為誰?為眾生,眾生真想他,他就現前;眾生把他忘掉了,他就不見了,隨時在。所以《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說得太好了,你有心愿求他,他就現前,你沒有心愿的時候,他就不見了。
我們有心求他,他為什么不現前?我們心不清凈,要清凈心求他,馬上就現前,平等心那不必說。
看下面一段話:「蓋教主住世時短,則化事短促,眾生難遇。教主長住,則化緣無窮,利生無盡。」澄憲法師贊嘆說:「佛壽無量,化道至德也。」教化眾生第一德是什么?佛壽長,佛永遠在世間,「誰不渴仰此愿哉」,眾生所希望的。「又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教主壽命無量,是真實無量,非有量之無量。」在極樂世界可以說是究竟真實,這是非常稀有難得的。這段話「以現在語言表之,壽命無量,指絕對之無量,非相對之無量也。」相對是無量對面有個有量,有量跟無量相對。這就告訴我們,不是相對的無量,是絕對的無量,這個境界不可思議。
第十六愿:聲聞無數愿
愿文是:
【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弟子無量。
有人有這樣的疑惑,《悲華經》里是這樣說的:「謂彼佛國土。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悲華經》介紹極樂世界全是大乘菩薩,沒有聲聞緣覺。這說的不一樣,怎樣理解愿文中的「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對於這個問題,澄憲師是這樣說的:「今經何云聲聞無數耶?蓋此二者,文雖相左,而義實無違。」就是沒有違背的意思。「今經三輩往生,俱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三輩生者,統統已經發菩提心,所以一定是菩薩乘,「故《悲華》云純是菩薩」,是在極樂世界講的。
上凈下空老法師對這個問題有比較詳盡的解釋,老人家是這樣說的:
我們應該要知道,說聲聞、天人都是隨順我們世間說的。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都是隨順我們這個世間講的,實際上它那邊沒有,怎么說沒有?你把四十八愿都看圓滿,你就完全明白了。皆做阿惟越致菩薩,無論是天人、是聲聞、是緣覺、是三乘權教,到極樂世界統統都是阿惟越致菩薩,不就平等了嗎?阿惟越致菩薩是什么等級?法身菩薩,所以統統都是明心見性。這個不是往生的這些聲聞,天人修的,他們沒有修,怎么會變成法身菩薩?阿彌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他,讓他變成了。
可不可能?為什么其他的佛沒有這樣做?釋迦佛有沒有能力加持我們做阿惟越致?有能力。有能力為什么不使?我們要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定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已經在做,你到他那里去學就行了。釋迦佛保送我們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迎接我們,這多省事!佛佛道同,佛佛互相贊嘆,佛沒有嫉妒障礙。
你做了,做得那么好,那么圓滿,我這里剛強難化,業障深重的人統統送到你那里去,送到你那邊就全解決了。這就是釋迦跟彌陀的心愿。我們了解佛佛道同,釋迦彌陀是一不是二。既然那邊做好了,這邊就不需要了。諸佛如來不爭信眾。你看彌陀辦得好,釋迦就把他的信徒介紹到那邊去。只要肯信的,真正相信,你就學這個法門,肯定去得成,肯定是真實的,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不會騙人,我們對佛要信得過,這比什么都重要!
「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日本澄憲法師稱贊這是「凈土第一德」,在凈土饒益眾生的功德中,這是第一的大德。他打個比方說:極樂世界這樣十分殊勝,見佛聞法、親近圣眾、無有退緣、處處增上,如果人不久之后仍然會死,那就像個「玉杯無底。」一個極寶貴精美的玉杯沒有底,那有什么用,再好也沒有用。生到極樂世界倘若還是要死,就是退緣的根本。所以壽命無量是凈土第一的功德。
望西師說:「諸樂根本,只在此愿。」極樂世界沒有諸苦,但受諸樂,根本就在這個壽命無量的大愿。在極樂國里常見彌陀,恆聞妙法,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增上因緣,都是使你增上。流水、寶樹都在說法,聞香、吃飯增長善根,一切一切使你增上。而且你想聽什么法就聽什么法,更重要的是一聽就懂。極樂人民處處增上,沒有退緣,尤其是壽命無量,焉得不成佛!佛法難聞,不僅是說你沒有機會聽見,而且你聽見了不懂,所以開經時要祈求「愿解如來真實義。」極樂人民一聽就懂,又沒有退緣,壽命再無量,所以不管根器如何,臨終念佛能往生,都決定成佛。極樂世界殊勝就在此。
就憑往生極樂世界「皆做阿惟越致菩薩」這一句,你就應該下定決心這一生往生凈土;就憑極樂世界無量壽,你也應該下定決心這一生往生凈土。
老法師講了這樣一個事情:一個參加香港受戒的同修告訴老法師,戒壇師父勸他要修占察懺法,老法師告訴他,占察懺法包含在一句佛號當中,你念這一句佛號,占察懺法全修了。那個同修聽明白了。不能見這個就學這個,見那個就學那個,那你就亂了,你就把極樂世界放棄了。占察懺法是給誰講的?不是給念佛人講的,不是給要求生凈土的人講的。他們不想修凈土,也不想往生極樂世界,修那個好,幫助你懺罪。要知道,念阿彌陀佛,聲聲都懺無始劫的罪障,這個法子多好!不能再換了,換題目就錯了,不可以學這個法門又想學那個法門,那就完了,要學善財童子。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頭一個參吉祥雲比丘,教他念佛法門,他就一句佛號念到底,一生不改變。
他參訪許許多多法門,怎么樣?你這個法門我明白了,我感謝你,我不學,還是念阿彌陀佛。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是一句彌陀念到底,念到最后,普賢菩薩十大愿王導歸極樂,他圓滿成就了。他沒有說參一個法門就學一個法門,再參一個又學一個。那他就學亂了。這個榜樣樹在那個地方,我們不可以不知道。
善財童子成佛,是信愿持名,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五十三參是做榜樣給我們看的。可不可以學:可以,去隨喜一下,看看他修的什么法門,自己這個主修的法門如如不動,這叫戀德禮辭,我對那個法門歡喜、贊嘆,因為他度一類眾生,隨喜贊嘆,不學,還是一句彌陀念到底,沒有看到善財童子參一個學一個,沒有。那他為什么要參?給我們看的,怕我們參一個學一個,參兩個學兩個,結果學得亂七八糟。給我們做榜樣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要不然就把大乘毀掉了。
《金剛經》給我們作證明,「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可以學,可以聽,但不修他的;說起來樣樣都懂,做起來我一門深入。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多少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學許多法門,結果一門都不成就,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澄憲師曰:「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我們對這句話要提起警惕,佛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哪個人能保證你明天還在世間?明年還在世間?靠不住。經上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這一生結束了。到哪里去?自己不知道。迷惑顛倒,所以才把三惡道當作善道,他要知道是惡道,怎么會去?不知道才去的。進去之后主出不來,愈迷愈深,造作罪業,就是起心動念愈來愈嚴重,非常可怕!這是退墮的根本,一死之后一落千丈。「見佛聞法,值遇眾圣,供養諸佛,親近善友,自然快樂,無有眾苦,其德非一」。一是一種,不止一種,都要壽命。「若壽命短促者,遺恨幾計。」按念老的話說,沒法子計算。
這一愿太重要了,提醒我們就要求長壽。長壽能求到嗎?能。怎么求法?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得真正的長壽。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這一生什么是最大的事情?應該就這件事情最大。我們求真長壽,不搞假的,假的東西統統放下,這個決心要下,要真下。
說到這里,老法師有這樣一段話,我讀了深有感觸。全文抄錄在此,以饗諸位同修。
「所以我曾經說過,大家反對會集本,我不能反對,為什么?老師傳給我的。我相信老師不會害我,相信老師愛護我,所以我不會背棄老師。我說全世界人都不相信,我相信;沒有人肯學,我一個人學。我們既然拜了老師,還違背老師,不聽老師的話,這就是背師叛道。背師叛道,果報不好,成就很難,對老師那種真誠恭敬心沒有了。現在遇到一個好老師不容易,好老師遇到一個真正依教奉行、不背師叛道的也不容易找,很難找到。真找到一個,法就傳下去了,好像接力賽跑一樣,你這棒子有人接上去。都不好找,交棒的人不好找,接棒的人也不好找,可是發真誠心就會遇到。」
這段話是老法師說的原文,我一字不易。
諸位同修,你們聽了老法師這段語意深長的話有何感觸?你們明白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嗎?一代圣僧,心系正法久住,心系蒼生離苦。一位可親可敬,慈悲善良的老人,一位令我景仰的恩師,一位修行路上引導我前行的導師!今生能遇明師,我心足矣!
第十七愿:諸佛稱嘆愿
愿文是: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
這一愿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一愿,西方極樂世界再好,我們也不知道。是誰告訴我們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是十方諸佛告訴我們的。用什么方式告訴我們的?用贊嘆的方式。十方諸佛共同贊嘆西方極樂世界,使我們認識了西方極樂世界。
這一愿愿文的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無量佛國里無數的佛,假若不都在稱嘆我的名號,演說我的功德和國土的善好,我不成佛。
愿文中的「稱」是稱揚、宣稱;「嘆」是贊嘆、嘆賞。
從這一愿里,我們才看清楚,阿彌陀佛的教區是盡虛空遍法界。這一愿顯示「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換句話說,一個世界不漏,一尊佛不漏,沒有一個世界,沒有一尊佛不稱贊阿彌陀佛,不稱贊西方極樂世界。
怎樣贊嘆?「名」是名號功德。「國土之善」,就是講解《無量壽經》。
日本凈宗祖師大德望西師說「六八愿中」,六八就是四十八,四十八愿中,「此愿至要」,比什么都重要,「若無此愿,伊聞十方」,要沒有這個愿,十方世界誰知道有阿彌陀佛?誰知道有極樂世界?「我等今值往生教者,偏此愿恩,善思念之。」我們對這一愿要頂禮,要感恩。為什么?人真信了,他這一生成佛去了。你要是批評,讓初信的人改變信仰,對這個產生懷疑,你就把他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機會給斷掉了,這叫斷人法身慧命。斷人法身慧命的罪比殺生的罪,比殺他身命的罪還要重。殺人身命是墮地獄,斷法身慧命一定墮無間地獄。將來地獄罪報完了之后,再得人身,生生世世愚癡,不聞經法,這罪太重了!你就知道,反過來隨喜贊嘆,這個功德大,不但成就別人,將來自己成就。
正如黃念老所說,「望西意為,若無此愿,則我等身在娑婆穢土,」六道輪回里頭,「如何能聞彼土之教主與佛剎之名字」,彼土教主就是阿彌陀佛。佛剎名字是極樂世界,「彼佛彼土,勝妙功德,清凈莊嚴。若未曾聞,又何由發起求生彼土之勝愿。」這正是關鍵所在之處,所以古德常跟我們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他已經行在正道了,你把他改道,你讓他走入誤區,這個責任背不起。「故今日我等能聞凈土法門,實由此愿之力。」
自從慧遠大師在廬山建念佛堂,一百二十三個人求生極樂世界,個個往生。遠公自己往生的時候,告訴大眾,極樂世界在這之前見過三次,定中見到的。念佛堂打坐入定時見到的,沒有告訴任何人。這一次是第四次,佛來接引,他要往生。而且看到蓮社之前往生的同學統統在阿彌陀佛身邊,一起來接引。而且他還能指出,哪一個人的名字都叫得出來。這是給我們作證轉。
從遠公大師到現在,每一個朝代有多少人念佛往生,不計其數。
哪一個宗派都沒有凈土殊勝,為什么?凈土容易。凈土主張帶業往生,其他任何一個法門都不帶業,沒有帶業的,一定要自己斷煩惱,提升自己的境界,你煩惱習氣斷不掉,你提不上去。這個法門不需要,只要相信,只要想去,愿就是我想去,你看多簡單。
八萬四千法門度八萬四千種不同根性的眾生,不是普度,念佛法門是普度,無論什么法門統統得度。一門就是一切門,一切門就是一門。這個要懂,這個不懂,你的佛白學了。
所以對一切法門尊敬,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善財修什么法門?修念佛法門。怎么知道?第一個善知識教他的。第一個,先入為主,中國人有這個意識,印度人也有。德雲比丘,《四十華嚴》叫吉祥雲比丘,是一個人,這第一個訪問的,他是修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當中五十一位善知識代表無量法門,代表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這是中國人分的,代表所有法門。
最后一個法門,第五十三,普賢菩薩十大愿王導歸極樂。一頭一尾,我們就明了了,善財童子是修念佛法門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了大方廣佛華嚴。
這一愿也就是提醒互相贊嘆多么重要。法門都好,要贊嘆,不能比高低,凡是比都是墮地獄。為什么?毀謗法門,那個法門是佛說的,你要毀謗它,是毀謗佛法,毀謗佛法必墮無間地獄。不但佛門,不同法門要互相贊嘆,對其他宗教也要互相贊嘆,為什么?只有互相贊嘆,世界才會有和平。
中國佛教的三學一源,三學第一個是律,第二個是禪,第三個是教。律、禪、教都是釋迦牟尼佛傳的,你批評哪個都是批評釋迦牟尼佛,批評這個支派里的祖師大德,批評這里面的所有修行人,你不墮地獄誰墮地獄?要知道是一源,是佛說的。
世出世間一切法和為貴,為什么不能和睦相處?為什么要斗爭?斗爭是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社會大眾的影響會更大,他們會對宗教不信任,都不是好東西,你看他們自己互相斗爭。所以我們只有贊嘆沒有毀謗。為什么?我們不能謗佛,不能謗法,不能謗祖師大德,要給社會大眾作好榜樣。各人的根性不同,佛應機說法,說出無量法門,這無量法門里邊包括各種不同的宗教,所以世界宗教是一家。贊嘆太重要了。
是因為彌陀有第十七大愿,所以我們今生能遇見這樣一個殊勝方便的法門,大家想一想,「法藏求愿名聞十方者」是為了什么?絕不是為了自己的知名度,而是心心念念都是為普攝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如果沒有這個愿,「十念必生」以及其他的愿也形同虛設。「十念必生」是無比殊勝,但根本沒有聽見過佛號,又怎么會十念?就連一念也不會有啊!
阿彌陀佛是性德,是性德的名號,性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用眾生這個共同的性德來作修行的方法妙極了!所以只要念阿彌陀佛,就把一切法全念盡了,不但是佛法。佛法這兩個字也可以概括一切法,實際上一切法就是《壇經》上所說的「何其自性,能生萬法」。萬法的總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是性德的第一德,稱號里的第一稱號。
我們中國漢字編排順序,第一個就是一字,一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法。這一代表道,所以阿彌陀佛就是這個一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知道彌陀的心只為普攝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究竟成佛。你看看多難得!我們要感恩,我們怎么忍心來破壞?忍心破壞的是無知,是不懂佛法的人,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決定不能干這個事情。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牢牢記住這句話,於人不要爭,什么都好。真正的好,將來往生做出一個好榜樣,那就是最好,圓滿的好。
佛門搞互謗 真是不應當
諸佛教誨的 和諧第一方
佛佛要互贊 佛法才興旺
世間和為貴 不和必遭殃
宗教是一家 不分你我他
一切皆成佛 大愿圓滿啦
末法眾生剛強難化 天天造業毀謗佛法
信口開河胡言亂語 批祖罵師滿口粗話
宗門教下釋迦傳法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天天計較你低我高 迷惑顛倒謗佛謗法
世出世法都要放下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牢牢記住三學一源 世界宗教本是一家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第十四愿:觸光安樂愿
愿文是:
【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
這一愿是從前一愿而來的,「顯佛光所具利生之妙德。」
光明無量只是為了利益無量,任何一人見佛光照,或者佛光照到身上,都是當下就得身心安樂。并且這種安樂不是世間任何安樂所能比的,這是一種清凈真實的極殊勝的安樂。於是自然就引起了他的慈心,自然勇于作善。更重要的是生起「來生我國」的宏愿。因此他就能生到極樂凈土。所以真正見到阿彌陀佛光的人,都得到這樣殊勝的利益。
〖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
這三句經文非常重要。對我們現在人來說是非常迫切的需要,為什么?我們生活在這個亂世上,身心不安,富而不樂,貴而不安,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怎樣能使我們的身心安穩?讀《無量壽經》,把經典里對我們的教導完全落實在生活中,你的心就安了。為什么?這個世界看破了,知道這個世界為什么這么混亂?不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知道了因,我們自己不造這個因,我們自己把自己轉過來,不要去轉別人,要轉自己,自己轉過來多么安樂,法喜充滿。
我們看海賢老和尚,所有見過他的人都說他慈悲,沒有人見過他不高興的樣子,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你接觸到他,他都是歡歡喜喜的,讓人感受到他的愛心和溫暖,這是什么?這是阿彌陀佛借著他的身體在放光,放慈光,放悲憫之光,放救護之光,就在他身上表演出來。
《無量壽經》
「身意柔軟」。娑婆世界眾生最大的弱點是剛強難化。堅執情見,不肯放舍,所以難以化度;但一遇到佛光,身和意都一齊柔軟,諸佛才可以施教,受教者才能得度。這就是遇光所得的法益。
《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所以我們說念佛法門是仗他力,佛光遍照十方世界一切念佛眾生,永恆地攝取,而且一個也不舍棄,凡是遇光的人都可以往生佛國。佛光的利益、佛愿的宏廣、佛恩的深厚,都是不可思議的。
第十五愿:壽命無量愿
愿文是: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
「第十五壽命無量愿中,首為彼土教主壽命無量」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如《法華》說:「山海慧如來,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為什么無量壽?唯有無量壽才能度眾生,所以壽命不是自己要的。自己不要,那是真無量壽,為什么?法身沒有壽量。佛的法身無量,我們每個人的法身亦無量。法身跟佛是一不是二。大經上有句話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不但是一法身,智慧、德能都平等、都具足。
由此可知,此地講的壽命無量是說什么?說報身、說應化身,應化身亦無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三千年前示現,住世八十年,怎么是無量壽?八十年是現身教化眾生,他在地球上無量壽我們不知道。史傳里面有記載,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再來的,永明延壽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於是我們就知道,化身也沒有生滅,眾生緣成熟了他就現,眾生緣盡了的時候他就沒有了。你看他為誰?為眾生,眾生真想他,他就現前;眾生把他忘掉了,他就不見了,隨時在。所以《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說得太好了,你有心愿求他,他就現前,你沒有心愿的時候,他就不見了。
我們有心求他,他為什么不現前?我們心不清凈,要清凈心求他,馬上就現前,平等心那不必說。
看下面一段話:「蓋教主住世時短,則化事短促,眾生難遇。教主長住,則化緣無窮,利生無盡。」澄憲法師贊嘆說:「佛壽無量,化道至德也。」教化眾生第一德是什么?佛壽長,佛永遠在世間,「誰不渴仰此愿哉」,眾生所希望的。「又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教主壽命無量,是真實無量,非有量之無量。」在極樂世界可以說是究竟真實,這是非常稀有難得的。這段話「以現在語言表之,壽命無量,指絕對之無量,非相對之無量也。」相對是無量對面有個有量,有量跟無量相對。這就告訴我們,不是相對的無量,是絕對的無量,這個境界不可思議。
第十六愿:聲聞無數愿
愿文是:
【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弟子無量。
有人有這樣的疑惑,《悲華經》里是這樣說的:「謂彼佛國土。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悲華經》介紹極樂世界全是大乘菩薩,沒有聲聞緣覺。這說的不一樣,怎樣理解愿文中的「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對於這個問題,澄憲師是這樣說的:「今經何云聲聞無數耶?蓋此二者,文雖相左,而義實無違。」就是沒有違背的意思。「今經三輩往生,俱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三輩生者,統統已經發菩提心,所以一定是菩薩乘,「故《悲華》云純是菩薩」,是在極樂世界講的。
上凈下空老法師對這個問題有比較詳盡的解釋,老人家是這樣說的:
我們應該要知道,說聲聞、天人都是隨順我們世間說的。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都是隨順我們這個世間講的,實際上它那邊沒有,怎么說沒有?你把四十八愿都看圓滿,你就完全明白了。皆做阿惟越致菩薩,無論是天人、是聲聞、是緣覺、是三乘權教,到極樂世界統統都是阿惟越致菩薩,不就平等了嗎?阿惟越致菩薩是什么等級?法身菩薩,所以統統都是明心見性。這個不是往生的這些聲聞,天人修的,他們沒有修,怎么會變成法身菩薩?阿彌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他,讓他變成了。
可不可能?為什么其他的佛沒有這樣做?釋迦佛有沒有能力加持我們做阿惟越致?有能力。有能力為什么不使?我們要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定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已經在做,你到他那里去學就行了。釋迦佛保送我們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迎接我們,這多省事!佛佛道同,佛佛互相贊嘆,佛沒有嫉妒障礙。
你做了,做得那么好,那么圓滿,我這里剛強難化,業障深重的人統統送到你那里去,送到你那邊就全解決了。這就是釋迦跟彌陀的心愿。我們了解佛佛道同,釋迦彌陀是一不是二。既然那邊做好了,這邊就不需要了。諸佛如來不爭信眾。你看彌陀辦得好,釋迦就把他的信徒介紹到那邊去。只要肯信的,真正相信,你就學這個法門,肯定去得成,肯定是真實的,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不會騙人,我們對佛要信得過,這比什么都重要!
「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日本澄憲法師稱贊這是「凈土第一德」,在凈土饒益眾生的功德中,這是第一的大德。他打個比方說:極樂世界這樣十分殊勝,見佛聞法、親近圣眾、無有退緣、處處增上,如果人不久之后仍然會死,那就像個「玉杯無底。」一個極寶貴精美的玉杯沒有底,那有什么用,再好也沒有用。生到極樂世界倘若還是要死,就是退緣的根本。所以壽命無量是凈土第一的功德。
望西師說:「諸樂根本,只在此愿。」極樂世界沒有諸苦,但受諸樂,根本就在這個壽命無量的大愿。在極樂國里常見彌陀,恆聞妙法,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增上因緣,都是使你增上。流水、寶樹都在說法,聞香、吃飯增長善根,一切一切使你增上。而且你想聽什么法就聽什么法,更重要的是一聽就懂。極樂人民處處增上,沒有退緣,尤其是壽命無量,焉得不成佛!佛法難聞,不僅是說你沒有機會聽見,而且你聽見了不懂,所以開經時要祈求「愿解如來真實義。」極樂人民一聽就懂,又沒有退緣,壽命再無量,所以不管根器如何,臨終念佛能往生,都決定成佛。極樂世界殊勝就在此。
就憑往生極樂世界「皆做阿惟越致菩薩」這一句,你就應該下定決心這一生往生凈土;就憑極樂世界無量壽,你也應該下定決心這一生往生凈土。
老法師講了這樣一個事情:一個參加香港受戒的同修告訴老法師,戒壇師父勸他要修占察懺法,老法師告訴他,占察懺法包含在一句佛號當中,你念這一句佛號,占察懺法全修了。那個同修聽明白了。不能見這個就學這個,見那個就學那個,那你就亂了,你就把極樂世界放棄了。占察懺法是給誰講的?不是給念佛人講的,不是給要求生凈土的人講的。他們不想修凈土,也不想往生極樂世界,修那個好,幫助你懺罪。要知道,念阿彌陀佛,聲聲都懺無始劫的罪障,這個法子多好!不能再換了,換題目就錯了,不可以學這個法門又想學那個法門,那就完了,要學善財童子。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頭一個參吉祥雲比丘,教他念佛法門,他就一句佛號念到底,一生不改變。
他參訪許許多多法門,怎么樣?你這個法門我明白了,我感謝你,我不學,還是念阿彌陀佛。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是一句彌陀念到底,念到最后,普賢菩薩十大愿王導歸極樂,他圓滿成就了。他沒有說參一個法門就學一個法門,再參一個又學一個。那他就學亂了。這個榜樣樹在那個地方,我們不可以不知道。
善財童子成佛,是信愿持名,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五十三參是做榜樣給我們看的。可不可以學:可以,去隨喜一下,看看他修的什么法門,自己這個主修的法門如如不動,這叫戀德禮辭,我對那個法門歡喜、贊嘆,因為他度一類眾生,隨喜贊嘆,不學,還是一句彌陀念到底,沒有看到善財童子參一個學一個,沒有。那他為什么要參?給我們看的,怕我們參一個學一個,參兩個學兩個,結果學得亂七八糟。給我們做榜樣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要不然就把大乘毀掉了。
《金剛經》給我們作證明,「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可以學,可以聽,但不修他的;說起來樣樣都懂,做起來我一門深入。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多少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學許多法門,結果一門都不成就,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澄憲師曰:「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我們對這句話要提起警惕,佛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哪個人能保證你明天還在世間?明年還在世間?靠不住。經上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這一生結束了。到哪里去?自己不知道。迷惑顛倒,所以才把三惡道當作善道,他要知道是惡道,怎么會去?不知道才去的。進去之后主出不來,愈迷愈深,造作罪業,就是起心動念愈來愈嚴重,非常可怕!這是退墮的根本,一死之后一落千丈。「見佛聞法,值遇眾圣,供養諸佛,親近善友,自然快樂,無有眾苦,其德非一」。一是一種,不止一種,都要壽命。「若壽命短促者,遺恨幾計。」按念老的話說,沒法子計算。
這一愿太重要了,提醒我們就要求長壽。長壽能求到嗎?能。怎么求法?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得真正的長壽。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這一生什么是最大的事情?應該就這件事情最大。我們求真長壽,不搞假的,假的東西統統放下,這個決心要下,要真下。
說到這里,老法師有這樣一段話,我讀了深有感觸。全文抄錄在此,以饗諸位同修。
「所以我曾經說過,大家反對會集本,我不能反對,為什么?老師傳給我的。我相信老師不會害我,相信老師愛護我,所以我不會背棄老師。我說全世界人都不相信,我相信;沒有人肯學,我一個人學。我們既然拜了老師,還違背老師,不聽老師的話,這就是背師叛道。背師叛道,果報不好,成就很難,對老師那種真誠恭敬心沒有了。現在遇到一個好老師不容易,好老師遇到一個真正依教奉行、不背師叛道的也不容易找,很難找到。真找到一個,法就傳下去了,好像接力賽跑一樣,你這棒子有人接上去。都不好找,交棒的人不好找,接棒的人也不好找,可是發真誠心就會遇到。」
這段話是老法師說的原文,我一字不易。
諸位同修,你們聽了老法師這段語意深長的話有何感觸?你們明白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嗎?一代圣僧,心系正法久住,心系蒼生離苦。一位可親可敬,慈悲善良的老人,一位令我景仰的恩師,一位修行路上引導我前行的導師!今生能遇明師,我心足矣!
第十七愿:諸佛稱嘆愿
愿文是: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
這一愿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一愿,西方極樂世界再好,我們也不知道。是誰告訴我們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是十方諸佛告訴我們的。用什么方式告訴我們的?用贊嘆的方式。十方諸佛共同贊嘆西方極樂世界,使我們認識了西方極樂世界。
這一愿愿文的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無量佛國里無數的佛,假若不都在稱嘆我的名號,演說我的功德和國土的善好,我不成佛。
愿文中的「稱」是稱揚、宣稱;「嘆」是贊嘆、嘆賞。
從這一愿里,我們才看清楚,阿彌陀佛的教區是盡虛空遍法界。這一愿顯示「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換句話說,一個世界不漏,一尊佛不漏,沒有一個世界,沒有一尊佛不稱贊阿彌陀佛,不稱贊西方極樂世界。
怎樣贊嘆?「名」是名號功德。「國土之善」,就是講解《無量壽經》。
日本凈宗祖師大德望西師說「六八愿中」,六八就是四十八,四十八愿中,「此愿至要」,比什么都重要,「若無此愿,伊聞十方」,要沒有這個愿,十方世界誰知道有阿彌陀佛?誰知道有極樂世界?「我等今值往生教者,偏此愿恩,善思念之。」我們對這一愿要頂禮,要感恩。為什么?人真信了,他這一生成佛去了。你要是批評,讓初信的人改變信仰,對這個產生懷疑,你就把他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機會給斷掉了,這叫斷人法身慧命。斷人法身慧命的罪比殺生的罪,比殺他身命的罪還要重。殺人身命是墮地獄,斷法身慧命一定墮無間地獄。將來地獄罪報完了之后,再得人身,生生世世愚癡,不聞經法,這罪太重了!你就知道,反過來隨喜贊嘆,這個功德大,不但成就別人,將來自己成就。
正如黃念老所說,「望西意為,若無此愿,則我等身在娑婆穢土,」六道輪回里頭,「如何能聞彼土之教主與佛剎之名字」,彼土教主就是阿彌陀佛。佛剎名字是極樂世界,「彼佛彼土,勝妙功德,清凈莊嚴。若未曾聞,又何由發起求生彼土之勝愿。」這正是關鍵所在之處,所以古德常跟我們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他已經行在正道了,你把他改道,你讓他走入誤區,這個責任背不起。「故今日我等能聞凈土法門,實由此愿之力。」
自從慧遠大師在廬山建念佛堂,一百二十三個人求生極樂世界,個個往生。遠公自己往生的時候,告訴大眾,極樂世界在這之前見過三次,定中見到的。念佛堂打坐入定時見到的,沒有告訴任何人。這一次是第四次,佛來接引,他要往生。而且看到蓮社之前往生的同學統統在阿彌陀佛身邊,一起來接引。而且他還能指出,哪一個人的名字都叫得出來。這是給我們作證轉。
從遠公大師到現在,每一個朝代有多少人念佛往生,不計其數。
哪一個宗派都沒有凈土殊勝,為什么?凈土容易。凈土主張帶業往生,其他任何一個法門都不帶業,沒有帶業的,一定要自己斷煩惱,提升自己的境界,你煩惱習氣斷不掉,你提不上去。這個法門不需要,只要相信,只要想去,愿就是我想去,你看多簡單。
八萬四千法門度八萬四千種不同根性的眾生,不是普度,念佛法門是普度,無論什么法門統統得度。一門就是一切門,一切門就是一門。這個要懂,這個不懂,你的佛白學了。
所以對一切法門尊敬,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善財修什么法門?修念佛法門。怎么知道?第一個善知識教他的。第一個,先入為主,中國人有這個意識,印度人也有。德雲比丘,《四十華嚴》叫吉祥雲比丘,是一個人,這第一個訪問的,他是修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當中五十一位善知識代表無量法門,代表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這是中國人分的,代表所有法門。
最后一個法門,第五十三,普賢菩薩十大愿王導歸極樂。一頭一尾,我們就明了了,善財童子是修念佛法門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了大方廣佛華嚴。
這一愿也就是提醒互相贊嘆多么重要。法門都好,要贊嘆,不能比高低,凡是比都是墮地獄。為什么?毀謗法門,那個法門是佛說的,你要毀謗它,是毀謗佛法,毀謗佛法必墮無間地獄。不但佛門,不同法門要互相贊嘆,對其他宗教也要互相贊嘆,為什么?只有互相贊嘆,世界才會有和平。
中國佛教的三學一源,三學第一個是律,第二個是禪,第三個是教。律、禪、教都是釋迦牟尼佛傳的,你批評哪個都是批評釋迦牟尼佛,批評這個支派里的祖師大德,批評這里面的所有修行人,你不墮地獄誰墮地獄?要知道是一源,是佛說的。
世出世間一切法和為貴,為什么不能和睦相處?為什么要斗爭?斗爭是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社會大眾的影響會更大,他們會對宗教不信任,都不是好東西,你看他們自己互相斗爭。所以我們只有贊嘆沒有毀謗。為什么?我們不能謗佛,不能謗法,不能謗祖師大德,要給社會大眾作好榜樣。各人的根性不同,佛應機說法,說出無量法門,這無量法門里邊包括各種不同的宗教,所以世界宗教是一家。贊嘆太重要了。
是因為彌陀有第十七大愿,所以我們今生能遇見這樣一個殊勝方便的法門,大家想一想,「法藏求愿名聞十方者」是為了什么?絕不是為了自己的知名度,而是心心念念都是為普攝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如果沒有這個愿,「十念必生」以及其他的愿也形同虛設。「十念必生」是無比殊勝,但根本沒有聽見過佛號,又怎么會十念?就連一念也不會有啊!
阿彌陀佛是性德,是性德的名號,性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用眾生這個共同的性德來作修行的方法妙極了!所以只要念阿彌陀佛,就把一切法全念盡了,不但是佛法。佛法這兩個字也可以概括一切法,實際上一切法就是《壇經》上所說的「何其自性,能生萬法」。萬法的總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是性德的第一德,稱號里的第一稱號。
我們中國漢字編排順序,第一個就是一字,一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法。這一代表道,所以阿彌陀佛就是這個一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知道彌陀的心只為普攝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究竟成佛。你看看多難得!我們要感恩,我們怎么忍心來破壞?忍心破壞的是無知,是不懂佛法的人,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決定不能干這個事情。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牢牢記住這句話,於人不要爭,什么都好。真正的好,將來往生做出一個好榜樣,那就是最好,圓滿的好。
佛門搞互謗 真是不應當
諸佛教誨的 和諧第一方
佛佛要互贊 佛法才興旺
世間和為貴 不和必遭殃
宗教是一家 不分你我他
一切皆成佛 大愿圓滿啦
末法眾生剛強難化 天天造業毀謗佛法
信口開河胡言亂語 批祖罵師滿口粗話
宗門教下釋迦傳法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天天計較你低我高 迷惑顛倒謗佛謗法
世出世法都要放下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牢牢記住三學一源 世界宗教本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