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人生的轉變,從自身開始-第51集

  「無心非,名為錯」,所謂「不知者無罪」。當別人犯錯,他不是有心的,我們要包容、寬恕。對我們來說,也要時時觀照自己的言語、行為有沒有不當之處。

  比如打電話給朋友,他可能正要出門,而我們又一直不停地跟他聊天,他就只好一直聽我們講,這也是無心之非。所以我們打電話一定要先問:「請問您現在方便嗎?」要處處替對方著想。

  孔夫子「入太廟每事問」。每到一個新地方,夫子很多事都會去請教當地太廟的工作人員。他的學生很不解,夫子的學問這麼好,為何到太廟遇到什麼事都問?於是學生就問夫子,夫子回答說:「每事問是代表對這件事的尊重,而且我們到一個新的環境,可能都有它的規矩,我們不能順著自己的意思做,否則就會有失禮之處。」

  所以我們到一個新環境,要先了解他們的生活作息、東西的擺設,不能擅自更改、變動。我們可能是好心,但也會造成別人的麻煩,這就是「無心非,名為錯」。

  「有心非,名為惡」就是「明知故犯」,這是惡,不可取。比如墻上寫著「禁止吸煙」,有人還大口吸煙;河邊立著牌子「禁止釣魚」,還是有人去釣魚;或者「禁止倒垃圾」,還是有人會丟在那裡。原因是什麼?沒有讀《弟子規》,做人做事的道理沒有好好的學習,也沒有老師教和父母的提醒。

  這些都屬於社會風氣。這個風氣誰要負責?社會的每一分子都要負責。假如整個社會都沒有公義,別人錯的時候,都沒有人指正,那就會提供空間給作惡的人。所以我們看到人家做錯事了,應該主動去勸解,當然勸解的時候要注意「怡吾色,柔吾聲」。

  《弟子規》講「親有過」,這個親不僅僅是指父母、親人,而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整個社會是一體,社會的每一分子都是同胞,我們有義務勸告他們,但要注意態度,以免發生衝突。

  為什麼有些事明明是錯的,大家還會去做?因為好榜樣太少了,讓他們覺得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我們要有使命感,社會上錯誤的事,我們一定要當榜樣去糾正。比如有的人不懂得報恩,我們就要做出知恩報恩的樣子;有的人無禮,我們就要做出彬彬有禮的樣子。

  現在很多人會拿公家的東西來私用,其實拿來私用就是欠了團體人的債務,這就很難償還完,這所謂是小人冤枉作了小人啊!我們要憐憫他們不懂得「物雖小,勿私藏」的道理。所以在公司團體裡要做到廉潔,任何公家的東西絕對不取一分一毫,當我們有這樣的行為,對整個團體就有一種無形的制約效果。

  所以不要小看自己在家庭、社會、團體中的影響力,只要做出對的樣子,好的風氣就會慢慢的形成。

  「有心非,名為惡」。很多人明知是錯誤的事,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還是要去做。所以就要找方法來對治這個情況,我們不能要求誰先做到,而是自己先做到。那麼整個人生的轉變,始終是要從自身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