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日月寒暑 無一息之差-全1集

  經句:

  天地化育,如春夏秋冬,日月寒暑,無一息之差。

  ——《朱子語類》

  

  開示:

  《三字經》講「三才者,天地人」。這句話就告訴我們什麼樣才是把人做好了?就是要把天地的德行能夠透過自己把它做出來,演出來,這才不枉我們這一生來做人。子夏就問孔夫子這個問題,孔夫子回答要能參天地,最重要的「奉三無私」。奉行三個態度,跟三個事物學習,學習它們無私的精神,就是天無私覆。

  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第17集) 2007/1/17

  

  你看那個天,哪有說哪個人在它底下它不願意,叫他離開,我不保護你。「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日月平等的照亮每個地方。所以其實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我們人一定要把無私放下,才是真正把人的品德力行出來。奉三無私就時時提醒我們,觀照我們的念頭有沒有自私自利在,這樣才不愧這一輩子來做人。目標要演出的是天地的完人,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德行,這就是人要立大的志向。

  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第17集) 2007/1/17

  

  我們看「與天地合其德」。《三字經》當中告訴我們,「三才者,天地人」,所以人是非常可貴的,他只要能去掉人欲,去掉私心,他可以展現跟天地一樣無私的德行。就像在《論語》當中,夫子讚歎堯帝,「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孔子講到,堯帝他是聖德,他效法了上天的無私,所以他的功業,幾千年之後,人民還在讚歎,還在歌頌。我們看到天地化育萬物,我們人去效法,那也是跟天地同德,與天地合其德。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1集) 2010/5/8

  

  「與日月合其明」。我們看日月,它都以光明來照萬物,讓萬物得以生長,它們也是沒有私心。當然,古聖先賢與日月合其明,這個「明」也有表示光明、智慧,也就是說,這些古聖先王他們能用智慧、德行、德風,去光照老百姓,教化老百姓。所以堯舜那個時候都很注重倫理道德的教育。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1集) 2010/5/8

  

  「與四時合其序」,我們的古聖先賢,他們很懂得取法天地萬物,來成為自己修身處世的這些道理智慧。看到春夏秋冬四時的運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也體會到人生立身處世也都應該有秩序。五倫也就是秩序:怎麼為人父,怎麼為人子,怎麼為人夫,怎麼為人婦,這些都要有規矩、有秩序,才不會亂。現在的社會忽略了這些做人的規矩、秩序,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現象就出現了。那個時候,都是天子、都是這些先王他們帶頭來落實這些大道、精神,所以上行就下效了。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1集) 2010/5/8

  

  天地化育萬物,對我們有沒有恩德?可是老天跟大地有沒有曾經跟我們人說:「我對你有恩,我每天長養你們的生命。」天地對萬物無私的付出,從來不邀功、不要名。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第20集) 2012/11/12

  

  『天地』是有綱紀的,我們取法「天地」,就體會很多做人的道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看天體的運行它有它的規矩,四時的運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它都有它的規矩、綱紀在的它才不亂。而天地最表的就是無私,「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所以它們真誠都是利益萬物。而假如不誠,『則不能化育』,當然天地它是無私的,它能化育。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51集) 2011/12/31

  

  而我們人不能真誠徇私了,放於利而行,一個人做什麼事,都只是先把自我擺在第一位,都怕自己吃虧,都是佔人家便宜,「放於利而行多怨」。走到哪都是惱害他人,都讓人家生怨,不只不能感化別人,還讓人生煩惱。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51集) 2011/12/31

  

  我們看這個誠,在我們詞語裡面,誠心、誠信、誠實、誠懇、忠誠。從這些詞我們就感覺怎麼真誠?決定守信用,而且心裡的承諾都要實現。再來,實在沒有絲毫應付別人的虛偽,誠實。忠誠,忠盡心盡力,毫無保留的幫助別人,天下為公,這個都是恢復真誠。誠懇,跟人談話誠誠懇懇,很懇切、很用心良苦、很惜緣分,惜緣分的人重情義。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51集) 2011/12/31

  

  你看都是回歸,回歸到真心,我們唯有至誠了可以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幫助天地化育萬物,這是我們人生的價值、人生的目標。接下來,談整個五倫的落實,「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我們學到正確的處世態度就要落實在五倫關係。學了真誠不落實,那是知識,受用不了,而且落實不能挑人,那又增長分別執著。好,我真誠只對我妹,只對我家的人,其他人不行,那就學不了!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51集) 2011/12/31

  

  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都有個秩序,不能亂,這是禮節,在佛家講戒律、威儀,專門講究這個。人人都能遵守,社會祥和,生活有規律。人與人之間一定要講信用,說話要算數,說到一定要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不能說。在這個世界上,教學最成功的,我常舉兩個例子,釋迦牟尼佛教育成功,孔子的教育成功。他是怎麼成功的?祕訣就是先行其言,他所說的他已經做到了,沒有做到的他不說。所以,大眾對他的話相信,沒有懷疑,歡喜跟他學習,依他的教誨來奉行,依教奉行。這是聖賢教育。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79集) 20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