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鈍根成就-第61集

  今天講一個《經律異相》中的故事。

  

  世尊為了利益末法時期的一切有緣眾生,特地不問自說,在祇樹給孤獨園,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弟子,演彌陀法會,宣說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度眾生的功德殊勝。諸弟子當中,有十六位尊者都是了脫生死、不墮輪迴的大阿羅漢。

  其中,第七位尊者名周利槃陀伽,又名朱利槃特,簡稱槃特。槃特尊者在未成就以前是一位極鈍根人,因他宿世有出家披剃、修無想三昧的因緣,所以槃特這一生才有幸遇見世尊,出家學道。世尊教槃特持誦四句偈子,期望他能漸漸收心入定,可槃特無論如何也記不住。世尊為作方便,指著牆角的掃帚對他說:「那你就念『掃帚』這兩個字吧,如果能一心持誦這兩個字,所得的利益也是相同的。」奈何槃特天生魯鈍,一點記性都沒有,念了掃忘了帚,念了帚又忘了掃,學了好多天,連掃帚這兩字都學不全,因此被大家取笑。

  有一天,耆域王子想要進齋施供,恭請世尊及諸大弟子到家裡來接受供養,但唯獨沒有邀請槃特。世尊和諸大弟子到了耆域王子家中,依次而坐。當時的印度有一種習俗,就是不穿鞋子,而宴客時,在沒有正式用餐之前,會先送水給客人淨足,這個禮節叫行清淨水。當水送到世尊前面時,世尊卻不願接受。耆域王子疑惑的問世尊,為什麼不接受清淨水?

  世尊說:「槃特比丘沒有在這裡,所以我不願接受這清淨水。」

  耆域王子說:「槃特比丘連掃帚這兩個字都念不全,他這麼笨,連放牧的人都不如,所以我才沒有請他!」

  世尊說:「佛法平等,沒有高下、沒有差別,你不請槃特比丘,我不接受供養。」這時,耆域王子知道自己做錯了,深感慚愧,於是急忙派人把槃特請了來。

  世尊令阿難尊者持佛缽授予槃特,並告訴槃特說:「你坐著不要起來。」這時,槃特在座位上,敬遵佛旨,運展神臂,剎那之間便將缽送到了佛前。世尊所使用的缽是當年四大天王供佛的,四大天王一人持一個石缽奉佛,但是缽只要一個就夠了,如果接受其中一個,對其他的三位天王就不公平,於是佛就同時接受,後來將四個缽一併納入掌中合並成一個缽,因此這個缽的重量非比尋常。槃特現神通後,眾人大感驚訝,耆域王子連忙到槃特面前,向他作禮懺悔,並且奉為上賓。

  槃特比丘為什麼突然有神通呢?原來他秉遵佛旨,以「掃帚」二字做阿伽陀藥,來治療自己的愚鈍。只因罪障太重、病根太深,掃帚這兩個字持誦了六年,再加上這期間大家笑罵他,等於是長期替他做了變相的懺悔。一旦罪消債清,他的心智就豁然清醒,頓時達到了一心不亂的境界,剎那開悟,超脫俗塵,從此以後辯才無礙、觸類旁通。

  有一天,槃特跟隨在四百九十位大弟子後面,去赴阿耨達龍王的齋供。在耨達池邊,大家遵世尊的命令,飲用了池中的八功德水,才飲用了一點,便都能通達了知自己的宿命。於是世尊便令弟子們,把各自的宿命因緣在大眾面前演述,廣為勸戒。

  槃特說:「我的前世是養豬的,有一天我趕著豬群到市場上,想賣個好價錢。我家與市場隔著一條江,我渡江的時候想了個辦法,用繩子綁住豬,又怕豬群狂叫,又用細繩綁住豬的嘴巴,人和豬同時渡江。等豬到了江心,我已經到達對岸了,繩子的一端就握在我的手中,這樣就不怕走失。

  我想這個辦法應該是萬無一失了,哪裡知道豬被綁得不能喘息,等到了江心,已經悶得不能活動,最後都溺死了。死豬到市場上也難以銷售,本錢全都損失掉了。我呆呆的立在江邊,想到自己沒有別的特長,無以為生,真是痛苦無奈。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忽然來了一位世外高人,看見我的窘態,大發慈悲,苦口勸化,讓我出家學道,並教我持戒修定。

  我最終修成無想三昧,壽終之後生到天上,等天福享盡了,又再生到人間。因為前世綁住了豬的嘴巴,還傷害了許多生命的緣故,今生才成了這愚痴的根性。幸而因為宿世虔修禪定的勝因,與佛有緣,才得遇世尊,究竟解脫,證阿羅漢果。」

  槃陀伽尊者以「掃帚」二字證一心不亂,可見念力的不可思議。他過去生因虔修無想三昧,壽終後能夠生天,足見修行人自有福報。但是福享盡了又墮人間,可見這有漏的福報是多麼不可靠。況且,修有漏的福德,生天、生人,享富貴,由於隔陰之迷,未必能繼續修行,而迷惑顛倒恐怕又造新殃,這樣生生死死,業力纏繞,真不知什麼時候能解脫。

  

  師父說:倓虛法師在《念佛論》裡面跟我們舉的修無師的例子。修無師是做泥水匠出身,不認識字,對經教一竅不通,他就知道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結果他往生時多么自在!預知時至,沒有生病。諦閑老法師看到,佩服到極點,認為這才是出家修行人的好榜樣。他成就憑的是什麼?專精,專是專一,精是精純,絕不摻雜,他成功了。

  所以經教不通沒有關係,不是恥辱!不能往生,那才叫真恥辱!我們要曉得自己是什麼根性,知道根性不利,我們就修這個法門,這個法門一般講是下下法門,但是它有上上的成就,所以叫不可思議,所以叫難信之法。念佛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

  

  故事選自《經律異相》

  部分內容整理自《明倫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