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兄弟分家,不能含糊相讓-第18集

  【兄弟分家。含糊相讓。子孫爭家。廝打告狀。】

  我們看到呂先生在《小兒語》裡面所寫的這些課文,雖然都是只是看起來很平常的一些話,但是裡面所含藏的這個人情事理卻都是非常真實、非常真切的,也都是一個長輩的經驗之談。所謂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就是一個家庭它要能夠長久的維繫下去,做為祖先、兒孫在一個家庭當中,他一定要把什麼事情都要把它考慮得很長遠,這樣才不至於引起子孫後世因為家產的問題造成的一些糾紛衝突。所以一個家道要能夠維持久遠,這裡面也是有很多智慧經驗在其中的。

  你看這裡說的『兄弟分家,含糊相讓』,這個「含糊」就是馬馬虎虎的,含糊相讓。『子孫爭家,廝打告狀』,所以說兄弟,就是祖輩他們在分家的時候,不能夠含含糊糊的在那裡讓,一定要把它安排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交代得不明白,最後造成日後很多爭端。你看多少子孫後代,特別是有錢人家,常常都是為了爭奪家產,最後父子不相認,兄弟不相認,最後全都是打到法庭裡面去打官司,最後也傷了父子的感情,也傷了兄弟的感情,而且還讓外人看笑話。所以這裡就是說當一個家庭,長輩他在處理這個家產的時候,就應當不能夠含含糊糊的相讓,而是要讓得適宜、讓得清楚,而且要為子孫後代考慮得清楚,否則就會造成後世的爭端。

  特別在現代,我們看人們從小就比較少讀聖賢書,受到整個社會比較功利主義的這種影響,大家紛紛都向錢看,這個錢是金錢的錢,不是前後的前。當遇到重要的這些什麼財產、地位,等等方面的這些利害關係的時候,真的到關鍵的時刻,大家都是六親不認的。從小就沒受到好的教育,利字當頭,你說還有幾個人會去重道義、去重義輕利?確實是不容易看到。所以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這裡就談到在兄弟分家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讓得清楚、適宜和明白,這樣才不會給後人造成一些後患。

  當然,對於這件事情,在我們的家裡也有發生過同樣的一個狀況。因為我們家庭之前也是算一個比較大的家庭,就是我們是姓徐,雙人徐,這個家庭也是比較大的,大概從祖先到我們這一代,有十多代的人都是生活在同一個地區,子子孫孫延續到後來,也是有好幾百個人。當初祖先留下來的這些產業,我們那個時候家裡面也是有祠堂,就是說整個家族的長輩、晚輩,到年節的時候,都是在同一個祠堂祭拜祖先。可以說是家族也是很興旺,在我小時候看到,就是一直到後來四代五代同堂,就是這個家庭的子孫是非常多的。但是祖先留下來的產業,因為祖先之前大家都沒有什麼概念說要把這個房地產分清楚,好像都沒有這個概念。因為祖先可能都覺得說大家都是一個家庭的人,都生活在一起,根本不用考慮到分家的問題,所以他想不到。幾百年前祖先那個時代人心都非常的淳厚善良,而且整個家族生活在一起,也不會想到說後面的還要去分家產,他們總是希望兒孫都可以一代一代的都生活在一起,而且都共同的去祭拜祖先,都是過著這樣的家庭的生活。

  所以我們那個時候小時候,這些四合院,一個一個四合院,每個房子挨在一起,大家裡裡外外的都是親戚。然後祭祀的時候,都是在祠堂裡面舉行很莊嚴的、隆重的祭祀儀式,一大早五點多,家裡長輩就開始挨家挨戶的叫,然後大家就要起來,一大早就要去拜祖先。譬如說冬至或者是過年的時候,這個拜祖先的禮都是很周到的。所以傳統的社會也確實是有受到聖賢的教化,民風都非常的純樸。

  但正是因為祖先沒有考慮到分家的問題,所以留下來的這個土地還有房子,根本都沒有說我把這個房地產哪塊地是誰的、哪個房子是誰的,根本都沒有想到要這樣分。傳到了十幾代,就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時候,就有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就是說內心裡面就很想要霸佔這個祖先留下來的財產,所以就把很多的長輩都告上法庭,意思是說這些祖上的財產最後都是要歸到他們家所有,然後要把這些長輩把他趕出去,就起了這樣不好的心。所以就到法庭裡面去告狀,去告這些長輩,他就是為了爭奪這些很值錢的房地產了。到現在傳了十幾代,那個土地還有房子也算是很值錢了。

  結果就像我們前面講的這個因果報應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這個真實的事情就是發生在我們的家族裡面。結果這個去把長輩告到法庭的兒孫,有一年,因為我們家族都是很重視清明、冬至祭祖這些活動,結果有一年清明的時候,他們家供奉的祖先牌位就突然著火,就把他整個家那個廳都燒光了,燒得很嚴重,就是幾乎都沒有房子住了。結果這個時候,那個長輩又看了他就很可憐,就說他怎麼遭到這麼嚴重的果報?這個被他告的長輩反而還來同情他。結果後來這一房的兒孫看到他們起了這個惡心、惡念,遭到這麼明顯的現世報,後來再也不敢去爭奪祖上的財產了。然後長輩反而還很同情說,你看清明節的整個牌位燒起來,整個大廳、客廳全都燒得很嚴重,最後房子都沒得住了,反而還來可憐他。

  所以說我們看一個家庭,這裡講到兄弟分家要分得清楚明白,不能含糊相讓,交代不明,最後造成日後的爭端,這也都是祖先不願意看到的。而孔老夫子在《論語》的「里仁」篇當中曾經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我們看到富貴是人人都所求的,但是你這個富貴要從哪裡求?求取之道這是非常重要,如果是不由道理而得來的富貴,即使我們得到了也不能要。所以雪公老人在這裡舉到,舉出古代的像泄柳、段干木這些賢人,譬如黔婁安於貧窮而不去做官,還有「不食嗟來之食」,這樣的有志氣的人,最後連餓死都不吃嗟來之食,不受這個羞辱。所以就看到說許多的古人他是非常有骨氣的,絕對對於這個富貴,不應該得到的富貴,他絕對不去貪求。

  所以在註解當中我們看到:「不以其道得富貴,則仁者不處。」這個富貴當然人人都想求,可是如果這個富貴是不以其道得到的,仁者他都不要,不是仁者就不如此了。何晏說:「時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貧賤,此則不以其道得之,雖是人之所惡,不可違而去之。」所以雪公在這裡舉出,譬如說孔子不出仕,不去做官,陽貨一直勸導他要去做官,最後孔子他還是不願意去做官。你看孔子他一生他多麼希望他的志向、抱負,孔夫子他學自堯舜禹湯的那套治國之道,你看他老人家一生多麼希望可以被某個國君所重用,他出來當官,他就可以像古聖先王一樣去造福百姓。但是最後他還是不出來做官,這個原因是什麼?雪公在這裡談到,因為時間不對,不是因為行道而得貧賤。所以臨財毋苟得,不因富貴而苟且求得。這個都是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所教導我們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則,非常發人深思的道理。

  我記得之前蔡老師在講《弟子規》的時候,也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他就跟旁人說,他說:「我很羨慕那個母狗,很想當母狗。」人家說:「為什麼?為什麼你喜歡當母狗?」結果他就說了一句話,他說:「因為臨財母狗得,臨難母狗免。」他是把這個字看錯了,臨財毋苟得,毋就是不要的那個不,他把它看成母親的母,所以當成是母狗。當然,這是一個笑話了。臨財毋苟得,這個還是我們不因富貴而苟且求得,就是說我們想要的富貴還是要求之有道,如果不是以其道得來的富貴,真正的仁人君子他還是不要的。

  恭錄自《聖學根之根·小兒語》第2集

  開吉法師主講

  201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