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孝順父母,從愛護自己的身體開始-第8集

  父母對我們最大的希望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身體健康。《論語》云:「父母唯其疾之憂」,意思就是孩子要有一個好的身體,父母才不會擔憂。而這個「疾」字,除了指身體不健康之外,還指壞的習慣。哪些壞習慣會讓我們的人生遭遇困難?這些我們都應該「親所惡,謹為去」。

  我們對於孩子,尤其在安全方面,會造成生命危險的動作,一定要經常不厭其煩的提醒、叮嚀。比如過馬路,一來是注意安全,二來也是養成守規矩的態度。只要是安全規矩的事項,絕對要遵守。

  像寒暑假期間,時常都會發生一些意外,小孩子玩鞭炮造成火災;相約去游泳,又沒有「出必告,反必面」,結果發生一些意外。所以古人說「樂不可極」,因為樂極會生悲。

  這些安全教育問題,從小就要對孩子多叮嚀,他對於安全的敏感度就會提高,也能減少很多意外發生。

  除了提醒孩子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之外,還要提醒孩子:對別人造成危險的動作,也絕對不能做。當他有這樣的態度,他就會時時觀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沒有對別人造成傷害。

  身體不好、受傷,都會讓父母非常擔心。病從口入,對於自己的飲食要謹慎,要吃得健康,不讓父母操心;生活細節上也要多關照自己的身體,春秋之際氣溫變化很大,要記得添加衣服。

  很多學生在寒流已經來襲的時候,還穿一件短袖的衣服,覺得自己不怕冷。一位老師跟他說:「把衣服穿上,假如你感冒了,誰照顧你?」他想想回答說:「爸爸媽媽。」老師說:「對!假如你生病了是自己照顧自己,那老師沒話說。但是你一生病就會拖累家人,媽媽還要請假帶你去看醫生,再把你送回家,她在公司上班,心裡也不會安穩。」

  所以,時時要注意冷暖,不要讓身體著涼。比如我們在運動時會大量出汗,所以做運動的時候要記得帶毛巾、帶乾衣服。當我們在細節上都能關照好自己的身體,父母就會對我們愈來愈放心。

  很多青少年說:「父母為什麼管我這麼多!」我會反問他:「父母為什麼管你這麼多?」

  其實是我們的行為不能讓父母放心。假如很多事我們都不會照顧自己,父母又不提醒我們,那不就是父母沒有盡到責任嗎!所以,要體諒父母的用心,進而讓自己更懂事。

  有個孩子感冒了,他在日記上寫:「我感冒了,我很難過,不是因為我感冒難受,而是因為感冒是不孝。」孩子接受《弟子規》的教誨,他對很多事情的觀照能力、自我反省的能力,就會與一般的孩子不同。《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一個人的孝道,一定是從愛護自己的身體開始落實。

  「德有傷,貽親羞。」我們的道德有損傷,父母會非常難受,覺得蒙羞。當我們有這分存心的時候,德行就不會偏頗。時時想著,父母好不容易把我們拉扯大,我們應該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

  「貽親羞」的這個「親」字,除了不能讓父母蒙羞之外,再擴大來看,也是不能讓我們的國家蒙羞。

  在漢朝末年,有個臣子叫董卓,董卓有了權勢後,就拿著權勢作亂,後來很多人群起而攻之。董卓後來下場很慘,他家族的人都被處死了,可憐他的老母親已經九十多歲了,還要被押到刑場處死。假如我們的行為造成父母這麼大的痛苦,那就真是沒有把子女的本分做好。

  我們為人子女的,要有誠信、穩紮穩打,不可以好高騖遠,造成過失連累父母。

  假如我們的道德不斷的提升,用我們的德行造福於社會、造福於國家,那就能做到《孝經》所說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就是「孝之終也」。

  不是等到父母去世以後才來以顯父母,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好好的奉獻社會,父母就會引以為榮,他們的後半生也會感到非常的安慰。

  孟子說:「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侍奉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大事;「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對自己的操持,也就是守住自己的身、名節,絕對不做違反道德、法律之事,而讓父母難堪。

  當我們的行為不符合道德,會令父母、家人蒙羞,甚至連下一代也有可能蒙羞,所以守身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