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請看下面經文:
【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
這是法藏菩薩答佛的開示,這是法藏菩薩慈悲,代表我們說的。
佛所講的三個「自」,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義理太廣大,太高深,「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
「境」是指心所遊履攀緣的地方,它不是腳所行履經過的地方,而是你心所能達到的地方。你心之所遊,心之所緣,所以叫作境。例如眼所見色,若看見顏色,這個顏色就是眼識所遊履之處,就稱為色境。法是意識遊履的地方,稱為法境。
「境界」是指心所能行到的、意所能攀緣的處所,以及自己修持所得到的結果。「非我境界」,表示這不是我的水平、我的心所能達到、所能想到的,我理解不到這個境界。
「又實相之理,為妙智遊履之所」,也叫境,屬於法境。實相之理就是自性。這是什麼境界?明心見性,這三個自他就懂。所以惠能大師一句話提醒了惠明,惠明就開悟了。他為什麼悟得那麼快?用真心。我們真的要學佛,要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悟入的是智慧,智慧的境界無量無邊,知識的境界非常有限。
有人說,當今社會用真心吃虧,你用真心,人家笑你傻。我七十多年的人生經歷告訴我,用真心不吃虧。一般人這樣想,他對我虛偽,我憑什麼用真心對他?殊不知,他用虛偽對我,他是凡夫;我用真心對他,我是佛菩薩。不一樣,不吃虧。
真心是什麼?真心乾乾淨淨一無所有。來佛三聖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海賢用真心,海慶用真心,那個老德和尚用的也是真心。別人騙他、捉弄他、欺負他,別人是用妄心,他完全用真心,他得真實利益。別人那麼糟蹋他、侮辱他,他全接受。他見到佛就拜,人家說牛糞裡有佛,他就拜牛糞。一般人看他是個呆子,其實他真的一點不呆。你們拿他開玩笑,他得真實利益,這正是他妙智的顯現。
有這樣兩句話:一句叫「內重己靈」;一句叫「外慕諸聖」。什麼意思呢?世間自在王佛的三個「自」字,就是教導行人尊自己本有的靈性,教中叫做「內重己靈」;法藏菩薩說,「非我境界」,仍然請佛開示,這叫「外慕諸聖」。「外慕諸聖」是淨土宗特有的家風,叫做他力法門。外聖正是他佛。末法凡夫只要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就可以往生。這全仗彌陀一乘大願海和名號無邊功德的加持力,這就是他力。
上面兩個「有」字太重要了,語氣肯定,不容有一絲懷疑,堅定眾生求生西方的信念。蕅益大師在晚年放下萬緣,一心念佛,自己取了一個外號,叫西有道人。西就是西方,有就是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把這兩個有字作為自己的外號,念念不忘這兩個字。
淨土法門是他力法門,他力法門,也叫果教派,是從佛果上修持的。所念的這句名號,是佛歷劫精修、萬德圓滿的果實。現在我們念佛號,是從佛的果實開始。打一個比方,比如饅頭,須經過多種程序,播種、收割、加工、商業運作、廚師多種勞動,才有熟的饅頭。我們是直接吃饅頭的人,吃就是享受佛萬德成就的果實。
所以,淨宗是易行道,是方便裡邊的究竟方便。以上內有己靈,外有諸聖,有自有他、有內有外,這正表自他宛然。但我們應在差別中了達無差別。夏蓮居老居士有偈曰:「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到這時己靈與外聖,能念同所念,都是彌陀,自然能所兩忘,自他不二。太妙了!
我們全心全意就靠外聖,就靠阿彌陀佛,靠到最後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不離自性。中峰禪師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話說得多好!阿彌陀佛從哪裡來?我心自現的。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方。「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只要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此地就是淨土,跟自己在極樂世界無二無別。為什麼?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回歸自性。
我們這個世間,見性之後怎麼樣?見到一切法清淨無染,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見性了。
峻諦老和尚說,「非我境界」有三個意思:
第一,「謂菩薩常途淨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諸佛土之中最勝淨土,斯義弘深,非我境界。」
這段話的意思是,常途淨土之行是四聖法界,就是十法界上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上面四法界是淨土,下面六道輪迴是穢土。這個事情法藏菩薩知道,但我要的不是一般的淨土,我求最殊勝的,超越這個四土的淨土,他求這個,這就不是他的境界了。
第二,「謂實雖隨各自樂欲,應攝取之,今欲五乘齊入報土」,這個意思很深,不是他的境界。這句話的意思,「實」是實實在在,雖然隨著各自每個人修行的樂欲、愛好跟他的願望,應攝取之。比如小乘的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他們所得的樂,他們的欲望不一樣。初果的人希望證二果,二果人希望證三果,三果人希望證四果,不相同,這是隨著他自己修證,他能夠證得,這個是他應該攝取。
現在法藏比丘的願望,是希望五乘齊入報土,這個意思深。五乘包括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這五種人統統都生實報莊嚴土,這個不容易,這個太特殊了。所以這個意思深,不是我的境界。
黃念祖老居士說,「報土乃法身大士所居」,就是實報莊嚴土,二乘是小乘,他們達不到這個層次,比小乘更次一等的人天,也就是人乘、天乘,要將這四種人都生到實報莊嚴土,「故非凡情所能測」。這個事情我們無法想像,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就是不可想像。用一般話說就是不可能。不可能為什麼變成可能?這裡頭義理很深。
第三,「謂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法」是法身,「報」是報身,他們的境界高妙,要法身菩薩才行,普通三賢菩薩不行,天臺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沒有見性,都沒有真正開悟。
「非菩薩之分」,這個菩薩是三乘菩薩,「我能經無量劫,當克獲之」,念老說,「法報二身,經無量劫必可悟證」,但是現在不行,「但當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雖有三義不同,拋卻己分,專歸佛力,斯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這句話非常重要,這是我們今天講的信心問題。
對這句話要產生絕對的信心,絕不可以有絲毫懷疑。那就是上面三種是普通一般的途徑,淨宗是特別的。怎麼特別呢?把自己丟掉,不靠這個,全靠阿彌陀佛,我能不能成就與我自己沒關係,我自己的能力當然不行,了生死出三界何談容易,決定做不到。現在全歸佛力。其他八萬四千法門,半信半疑可以學。這個法門決定不可以,百分之百的信心,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還差一分都不行。為什麼?不是我自己的能力,全靠佛力。靠佛力憑什麼?憑四十八願。
四十八願一定要認真學習,那是我們能往生極樂世界的憑據,也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保證。如果你能真正相信,一個字也不懷疑,那恭喜你,你這一生只要把這一句佛號念好,你就成功了。
我們要切切記住這句話:「拋卻己分,專歸佛力」,這是法藏菩薩(就是阿彌陀佛)自己開闢的他力法門。「非我境界」四個字,即是拋卻己分;請佛明示,即是專求佛力。
第五品經文就講到這裡。
下面把這品經文的重點總結一下:
第一個要點:學習法藏比丘的發心發願。
古大德的四句話很重要,「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法藏比丘在因地的發心大,願力大,才成就了殊勝無比的西方極樂世界。
法藏比丘發的什麼心?立的什麼願?八個字:「取願作佛,悉令如佛。」什麼意思?他的願望只有一個,那就是作佛,而且要讓自己的一切都和佛一樣。這個發心是高起點的。
法藏比丘的發心發願,是度眾生的心,度眾生的願。怎麼理解?我們看看那八個字:「取願作佛,悉令如佛。」可不可以這樣理解:
「取願作佛」有兩層意思,一是發願自己要作佛,二是發願讓一切眾生都作佛,這才是發願起點高的所在之處,是與眾不同之處。
「悉令如佛」也有兩層意思,一是讓自己的一切,比如國土莊嚴、智慧、德能、相好都和佛一樣;二是願一切眾生也都和佛一樣。怎樣才能和佛一樣?只有成佛才能和佛一樣。這就是法藏比丘度眾生成佛的心。
第二個要點:十方諸佛如來都有大願,為什麼只有阿彌陀佛被稱為「大願王」?
法藏比丘在因地悲願宏深,他所發的大願是普度眾生,一個不漏。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大家想一想,法藏比丘不單是度眾生,而且是普度眾生。請注意這個「普」字,一個都不漏這叫「普」。老法師經常說的菩薩不捨一人,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這就四弘誓願裡「眾生無邊誓願度」。
普度眾生,用什麼方法?法藏比丘的方法非常簡單,圓妙到極處,就是四個字:信願持名,這是法藏比丘為救度末法時期苦難眾生而開顯的他力法門,這個法門不靠自己,全靠彌陀。不靠自己,全靠彌陀,這八個字你聽懂了嗎?
為什麼唯有彌陀世稱大願王?「王」在哪裡?就「王」在他開顯了獨一無二的他力法門。這個法門的突出特點是:一門普度一切不同根性眾生,不單是普度,而且是「平等」普度。這「平等」二字太重要了。我們把這句話拆開來,大家仔細品味一下這幾個詞,會品出味道來的:「一門」「普度」「一切」「不同根性」,再加上一個「平等」,大家想一想,除了這個法門之外,你還能找到第二個這樣的法門嗎?
黃念老引用的幾位祖師大德有關念佛法門的開示,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說:「滿足往生淨土一願,即一切志願悉滿足,故云‘滿足無量大願’。」大師是說,種種行願廣大如海,雖然無量無數,可是只要滿足往生極樂淨土這一願,一切其他的志願全部得到滿足。這一開示超情離見,純粹是華嚴境界,和盤托出了諸佛的心髓。末世修行人在當前「億萬人修道,罕一得道」的形勢下,但能信奉滿足往生淨土的這一願,就投入彌陀一乘大誓願海,就同彌陀同體,一切大願都得圓滿。方便直捷,不可思議。
善導大師曰:「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蕅益大師曰:「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曰:「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無量壽經》裡,世尊讚歎阿難說:「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
以上都是畫龍點睛的無上開示,都是教眼,都是世尊的一代時教、十方諸佛無上大法的心中心。若能染人心神,決定立脫生死,直趨究竟。
以上祖師大德的精妙開示,這些妙句可謂同參,至今我們讀起來,也是一種享受吧!
阿彌陀佛世稱大願王,實至名歸啊!
第三個要點:我們怎樣修學淨土念佛法門?
(一)死心塌地修淨土,全身靠倒阿彌陀,任憑狂風和駭浪,巋然不動回故鄉。
(二)一句彌陀老實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彌陀念念念彌陀,念到心清自性現。
(三)學佛要真幹,不能靠空喊,真幹真受益,忽悠把己騙。
(四)我字要捨掉,別往坑裡跳,纏縛自己解,解了就逍遙。
(五)小心量人修淨土,你的國土碗口大,大心量人修淨土,你的國土無限大。
(六)淨土淨土,何方有淨土?淨土在當下,心淨處處是淨土。
(七)不見世間過,世間沒有過,過在你這邊,要改自己過。
(八)愛人就是愛自己,胸中有大愛,快樂滿人間。
(九)無私奉獻不索取,因為眾生是一體,眾生有苦是我苦,眾生歡喜我歡喜。
(十)「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第四個要點:學習法藏比丘的求學態度。
至心求道,精進不止。
「至心」就是真心,法藏比丘是用真心向世間自在王求道的。就用一個例子來說,就足證明他是真心求道了。老師教了千億歲,學生學了千億歲。以這樣的誠敬心求道的學生太少見太少見了。現在用真心求道的學生很難遇到了,找不到了。就像當年李炳南老師說的,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
看看現在有幾個人是真心求道的,假求道的都不多見,何況是真求道的了。什麼時候、什麼事情是老師歡喜的?據我觀察,老師遇到一個真心求道的學生,他遇到一個法器,如獲珍寶,愛不釋手,這是老師一生中最歡喜的時候,最歡喜的事情。
老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大愛。
老師不期望學生大富大貴、出人頭地,老師期望學生成才,成國家之才,成佛門之才。
這些我都是從師父老人家那裡看到的,老人家那種慈悲之心可以用「至極」二字來形容。這樣可親可敬的老師到哪裡去找?遇到了,為什麼不知道珍惜呢?唉!人哪人哪,可能是當局者迷吧。
師父老人家是人,不是神,這話我說過好多次,不要把他神化,不要把他推上神壇。當你近距離地接觸師父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到那種慈愛和祥和。儘管我還不是一個合格的學生,但我會繼續努力的。作老法師的學生很幸福。
五個要點:學習法藏比丘的尊師重道。
法藏比丘的尊師重道,可以說是佛教史上第一人,永遠是我們後來者學習的榜樣。
世間自在王佛和法藏比丘這一對師生太令人羨慕了,好老師遇到了好學生,好學生遇到了好老師,真是千載難逢。
法藏比丘為什麼能學到真東西,為什麼能建成無比殊勝的極樂世界?
因為他求法的心真誠,因為對老師的教誨,他聽、他信、他照辦。用常用的一句話說,他「依教奉行」。這四個字會說的人多,能做的人少,能做到最後的更是寥寥無幾。
現狀確實是這樣的。我所看到的這麼幾種情況:
(一)師多,學生少。
現在,就說我學佛這二十年,有一種感覺,以師自居的人越來越多,願意當老師,不甘心當學生,覺得自己本事大了,當學生屈才了。更有甚者,祖師大德都不放在眼裡了,大有古佛再來的架式。狂徒!
「老師」這個稱呼不是什麼人都擔得起來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這些所謂的師或大師們,對照一下自己,你傳的什麼道?你授的什麼業?你給眾生解了什麼惑?如果你沒有誤導眾生,還好;如果你把眾生誤導了,眾生因你的誤導而斷了法身慧命,你的罪業造大了。
不要忘了老法師講的故事:一個庸醫殺人下了十八層地獄;一個誤人子弟的老師可是下了十九層地獄。
(二)拜師不信師。
這種情況在家、出家都有。拜師只是一種形式,有的可能出於某種需要吧。往往有這樣兩種情況:
一種是遇到事情自己直接作主,老師那問都不問一聲,老師形同虛設。
一種是有事問師父,師父認真解答,而弟子不聽師父的,還按自己路子走,師父仍然形同虛設。
這樣的情況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一而再,再而三之後,老師也好,師父也好,就不會再說什麼了。為什麼?說了你不聽,說了有啥用,那就不說了吧。
(三)拜師不尊師。
不信師何談尊師。有的人雖然出於某種目的拜了師,但心裡瞧不起師父,認為師父是無能之輩,沒啥大本事,甚至有凌駕於師之上的架式。
(四)棄師而去,另立山頭。
我學佛二十年來,這樣的事我聽得多了,看得多了,一開始我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是這個樣子?我心疼師父,老人家太不容易了。我知道了什麼叫人心叵測,什麼叫世態炎涼,什麼叫落井下石,什麼叫利益驅動。我想,這個「利益」是個什麼東西,它怎麼這麼厲害,讓人們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它?一旦沾上它的邊,什麼親情、友情、愛情、師生情,什麼良心、道義都沒了。人,失去了人性,「人棄常則妖興」。現在的妖還真不少,那些大貪官、小貪官不都是新興起來的妖嗎?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這種美德世世代代傳下去,讓法藏比丘尊師重道的精神永遠流傳。
第六個重點:怎樣理解「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這三個「自」字?
這一部分理比較深,不太好懂。第二十九集裡我從多層面講了這三個「自」字,不同層面的同修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這都是正常現象。大家不要死摳,理解多少是多少。隨著修學功夫的提升,對三個「自」,你會理解得越來越深刻的。
你先記住下面這句話:
佛道是怎樣成就的?是你自修、自悟、自證的,不是別人給你的。
供養同修們六首偈頌(也是第三十集的要點):
學習法藏大願王 慈悲建立極樂邦
末法眾生有依歸 度眾無量回故鄉
內重己靈外慕聖 三個「自」字是真經
他力法門靠外聖 今生保你定回家
極樂世界在哪裡 就在我們心坎裡
放下分別和執著 此方當下是極樂
入道要門發心為首 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取願作佛悉令如佛 法藏大願無有可比
畫龍點睛無上開示 妙句同參染人心神
無上大法心中之心 立脫生死直趨究竟
遇師很重要 教你走正道
你若不信師 任你去逍遙
這節課就交流到這裡。感恩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