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幼學瓊林-第28集

  接著我們看一下「冠冕衣裳,至黃帝而大備;桑麻蠶織,由元妃而始興」。

  第一個「冠冕」,冠冕就是皇冠或官員戴的帽子叫冠冕。「衣裳」,我們註釋第二個,古時上衣叫做衣,下裙叫做裳,所以它是有分別的。後來我們大概就是講衣服衣裳,就是指衣服。

  第三個「黃帝」,「黃帝」我們前面其實一直都有看到,華夏上古傳說中的一個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那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我們剛前面講到的三皇五帝。

  再往下,「桑麻蠶織,由元妃而始興」。「桑麻」就是桑樹跟麻樹,桑跟麻。植桑飼蠶取繭,跟植麻取其纖維,同為古代農業解決衣著之最重要的經濟活動。後來泛指農作物或者是農事,叫做桑麻。這個桑就是養桑樹,然後就是養蠶,蠶是吃桑葉,然後就取牠的繭。

  你們有看過那個蠶絲怎麼織出來的,那個線?沒有。有一次有去看到那個工廠在做,才發現到真是了不得,這個繭抽出一條線,就浸在水裡邊,它就可以抽出一整條,整串的,好幾個繭就共,一條絲的話太細了,就好幾個繭共同抽出來,就湊成一條線。那個蠶絲被就是這樣子做出來的,就這樣抽出來。所以才知道繭是牠們吐出來,就是蠶吐出來的那個絲線所繞出,沒有中斷,好厲害,這個成了一個繭。另外一種是叫做麻,它的纖維也非常的長,很長,所以這是古代裡邊,解決衣著就是穿衣的,這樣一個很重要的經濟活動。像西域地區那個地方因為是獸比較多,所以他們就是以毛皮獸這些做為製衣服的禦寒的這樣的材料。

  我們再往下看第五個,「蠶織」:就是指蠶桑,桑樹,就是蠶寶寶這個繭,然後把它紡織,就是知道了解這樣的一個東西,可以做這樣的製作,是從「元妃而始」。我們再來看一下元妃是誰,元妃就是正妃的意思,元就是第一個,首,黃帝的正妃。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所以我們也常常講,嫘祖教桑麻蠶織,就是嫘祖教人民養蠶,然後還有縲絲,織出絲綢做衣裳,故有「先蠶」的稱號,嫘祖。黃帝的正妃教人民養蠶,然後把它織成絲布。

  接下來這是關於黃帝的一些記載,我們來看一下。黃帝最早的記載是出自於《尸子.神明》:「子貢問孔子曰: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就是古代的黃帝聽說四面,可信嗎?然後孔子就說:「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謀而親,不約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謂四面。」這是孔子對黃帝四面這樣的一個解釋,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這樣的一個情形,他說這個叫做四面。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史記》裡邊的記載,五帝之首。神話傳說其父少典為有熊國君,黃帝本姓公孫,因居軒轅之丘,居住在軒轅這個地方,故號軒轅,所以我們黃帝也稱為軒轅氏。長居姬水,後改為姬姓,長大之後居住在姬水這個地方,後來又改成為姬姓。國於有熊,有熊這個地方在今天河南新鄭,又叫做有熊氏。中國歷代皇帝多為黃帝設廟祭陵等,來取得象徵的統治正當性,是中國文化重要的標誌性人物,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祖先。

  黃帝和炎帝並列的這個說法,像炎黃後裔、炎黃子孫,也成為漢人以至清朝以後全體,就是我們中國人常常就自稱,我們說是炎黃子孫,這樣的一個詞彙出現。這邊特別跟大家提到,從人類學的社會演進觀點來推測,炎帝實則為苗人的先祖,神話中的炎帝跟黃帝可能是遠古部落的聯盟共主。其實像發展到周朝,我們就很清楚這個史書記載,周朝,外邊很多的諸侯國,然後以他為共主。你看後來周勢力慢慢,就是諸侯國漸漸強大之後,他也不甩你共主,就可能取而代之。當時候他們就是遠古部落的一個聯盟的共主。

  據中國先秦的古籍《山海經》,《山海經》裡邊講到很多的,我們現在看叫神話故事。有些人覺得它應該是存在性的,這個也無可去證明,也不知道是誰講的對。裡邊記載,就是以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來理解,我們是覺得《山海經》裡邊記載的東西是非常神話性的。裡邊記載到,炎帝在阪泉之戰敗給了黃帝,而後蚩尤,蚩尤就是另外一個共主,一群人,另外一個部落的盟主叫蚩尤,就糾集炎帝的這個部落,然後再於涿鹿之戰,結果跟黃帝一戰又敗給黃帝。所以後來黃帝就成為最大勢力者,就打敗他們成為一個共主。

  我們再看一下,宋人羅泌的《路史.後紀一》裡邊記載到:「黃帝始分土建國」。據說黃帝奠定天下之後,就「命風后方割萬里」,然後「畫野分疆,得小大之國萬區」,就制定國家的這種職官的制度,像以雲為名的中央的這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為青雲,管軍事的叫做縉雲,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風后、力牧、常先、大鴻,都被任命為治理人民的大臣。他也經常封祭山川鬼神。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曆法。然後又定期巡視各地,了解人民的生活情況,所以深得人民的愛戴。

  所以我們看到,我們剛剛前面有講到以鳥為官名的,這邊黃帝以雲為官名的,取之於這種大自然。黃帝當共主之後去古未遠,人民生活還是非常的簡樸,所以黃帝就教人民生火做飯,吃熟食,又創製紡織的技術,我們剛剛講到的他的元妃,用以製作衣服冠冕,禦寒護體。又任命大臣負責不同的技術創造,像羲和、常羲分別負責管理觀測太陽跟月亮,臾區觀測行星,伶倫,我們剛剛講到創製律呂,大撓創制了甲子,隸首,剛剛講到的發明算數,容成綜合以上六術製作樂律和律曆。黃帝還讓伶倫和垂製造樂器磬跟鐘,沮誦和倉頡造字,史皇作圖,雍父造舂和杵(舂跟杵就是杵臼),夷牟造矢,揮造弓,共鼓和貨狄作舟。這些都是人名,就是派誰製造些什麼樣的東西。

  我們除了剛剛前面所講到的這一些東西之外,在這裡還列出更多的東西,所以一併列出來讓大家做參考一下。剛剛前面我們講到大撓制作甲子,隸首發明算術,還有講到伶倫製作樂曲,就是律呂。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下「神農嘗百草,醫藥有方;后稷播百穀,粒食有賴」。

  第一個我們先看一下「神農嘗百草」,這個詞彙我們也常掛在嘴邊念,神農嘗百草。在《史記》裡邊記載到:「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赭鞭,赭是什麼?紅色,赭是赤紅色,赤色,以赭,那個字念作ㄓㄜˇ,赭鞭,以赭鞭,紅色的鞭子,鞭草木,第一個鞭當名詞,第二個鞭當動詞,以赭鞭鞭草木,鞭打草木,然後「始嘗百草」。《淮南子》裡邊記載到:「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嘗百草的味道,還有水泉甘苦的味道,每一個地方泉水的味道不太一樣。

  晉代干寶的《搜神記》,《搜神記》之後我們也會介紹到,干寶《搜神記》:「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就是用赭鞭鞭百草,然後去嘗它,知道這一些草的平、毒、寒、溫。就是指這些草有沒有毒,它的寒性、溫性,是寒性的還是溫性的,這樣的性質。像我們現在中藥裡邊就有這些,有些草都可以當藥,但是有的是溫性的,有的是寒性的,要用在什麼樣的症狀之下,使用哪一些。這就是神農嘗百草,「醫藥有方」。我們說中醫,後來發展到我們中國對中醫這一脈。

  「后稷播百穀」,后稷,我們看一下「后稷」,周朝的始祖。名棄,出生在稷山,母為帝嚳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姜嫄就是他的母親,出生於古邰城。帝堯聞知棄懂得稼穡之道,稼穡,那個字念作ㄙㄜˋ,稼穡之道就是指農業方面,種植這些植物方面的,知道棄懂於,就是知道這些東西,便舉用他為「農師」。帝舜的時候,剛剛是堯,現在是舜,黎民百姓缺糧,帝(就是指舜)命令他播種百穀,並封他於邰,就剛剛講到的邰,相傳今天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西南這個地方,命為「后稷」,就封他為后稷。後來我們講到棄,周的始祖棄。

  「百穀」就是指各種的穀類叫百穀,不是剛好數一百顆、一百種穀子,百穀就是各式各樣的穀物。后稷播百穀就這樣,叫他,命令他播種百穀。「粒食有賴」,就是人民就有穀物可以吃了。

  下邊註解這裡有一條,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寶物赭鞭,就是赤色的鞭。因為神農氏有聖德,剛剛講到炎帝,還有印象嗎?是火德,火德之帝,所以用赤鞭,用赤色的。這樣的接掌帝位到漢朝還都是如此。

  再接下來是「燧人氏鑽木取火,而烹飪初興;有巢氏構木為巢,而宮室始創」。

  這邊講到燧人氏。我們再往下,「燧人氏鑽木取火」,燧人氏,我們看下第一個,燧人氏他的妻子就是華胥氏,剛剛介紹他的小孩伏羲跟女媧。傳說中鑽木取火的發明者。鑽木取火就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傳說在一萬年前,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開啟了華夏文明的起源。其實這個代表到的,是指到就是說進入熟食的一個時代,鑽木取火就不再是生食了,吃野獸的生食那些肉了,而是能夠把它煮熟。在燧人氏鑽木取火的訊息出來,就代表我們開始熟食了,吃熟的,用火煮過,熟的東西了。

  「而烹飪初興」,烹飪就是烹製煮熟東西,烹飪,就是膳食的,我們就講到膳食的一個技術。「初興」,剛開始。

  「有巢氏構木為巢,而宮室始創。」這邊有巢氏,傳說中氏族的領袖,曾構木為巢,構木。我們看一下第五個構木為巢,傳說中有巢氏是巢居的發明者。遠古的時代,有巢氏教人們在大樹枝杈間構木為巢。這應該我們說叫樹屋,現在很流行叫樹屋。安平那邊有一個很有名的樹屋,古代就是這樣。所以都覺得什麼流行,流行到後來還是取法於老祖宗的東西,就是這樣。他就在樹枝交叉的地方,然後就在那邊築巢,人們就居住在樹上,避免猛獸對人類的侵害。

  我想這樣的一個想法應該看到是鳥,鳥不是都築巢在樹上嗎?鳥可以住在上面,我們也住一下上面。現在我們如果可以住在樹上,那種感覺是很特別的。台南有好幾家,安平那邊有一家,然後在生產路那邊,台糖那邊有個生產路,崇明路再過去,那裡也有一個樹屋。還滿好玩的,都有上去看過,小小空間,就是在裡面那種,自己一個人在那邊很安靜那種感覺。這是「有巢氏構木為巢」。

  然後「而宮室始創」,宮室就是有房屋了,就是房屋的通稱,宮室後來是指帝王的宮殿。後來發展漸漸就是說,古代的宮室其實,古代古文裡邊有記載到,包括穿衣服都不會太奢侈,告訴我們衣服只是讓我們避寒用,而不求華麗的,屋子、宮室也是讓我們可以居住。為什麼要有牆壁?別男女,它的作用就是這樣子。所以一直在古文裡邊都告訴我們,食衣住行是不求華麗的。

  所以後來我們看到,春秋戰國時代有些諸侯國非常的奢侈,那個一看,很多臣子就會以古代的情形,就會告誡他的君王,跟他講這個是不OK的,不合禮法的,就是太過奢華,奢華這種情形就是一個無德的表現,最後一定會滅亡。很多臣子就會勸告他的君王這樣,但是有些君王就聽不進去,聽不太進去,所以最後就自取滅亡,這叫因果,就叫因果。他自己造了這個因,最後就是得了這樣的一個果,其實臣子跟他告誡他也聽不進去。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夏禹王鑄鼎以象九州,漢明帝建寺以崇佛教」。

  這邊講到夏禹,「夏禹王」就是夏禹的意思,姒姓夏后氏。剛剛我們有看到夏后氏的脈絡。後來我們會發現,我們常常講我們是炎黃子孫,因為後來發現那一脈炎帝,我們就發現其實,你說周朝也好、商朝也好,其實往上一拱,找到最源頭的地方就是炎黃子孫,我們都從那邊分脈出來的,就是這樣。

  我們看一下夏禹,姒姓夏后氏,姓跟氏,諸位應該清楚,姓跟氏的一個分別。名文命,號禹,後世尊稱為大禹。大禹這個大字是對他的一個尊稱,因為治水有功,很偉大,我們稱他為大禹。他鑄鼎,「鑄鼎以象九州」,這個鼎很重要,在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已經是一個傳國的寶器了。我們在更早的年代裡邊,鼎就是用來煮東西的,煮東西的器具,後來就變成是一種寶物,寶器,傳國的寶器。我們之前也讀到問鼎,楚王問鼎有沒有?還有印象嗎?楚王問鼎。鼎字後來就代表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古代傳國的一個寶器。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重器。

  在《左傳.宣公三年》這裡,他就講到這段:「楚子」,就是楚莊王,「伐陸渾之戎」,就是陸渾戎人,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就來到雒,洛陽的洛,「觀兵於周疆」,就觀兵看周的疆域,周天子的地區。「定王」,就是周定王,就派遣「使」,使就是派遣,派遣「王孫滿勞楚子」,勞就是慰勞,周定王就派遣王孫滿去慰勞楚子,楚莊王。「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就問他關於鼎的事情的意思。意思就是代表他有想問鼎中原,那種意思在裡面。

  王孫滿就回答他說:「在德不在鼎。」他說在德不在鼎。告訴他其實,他現在就是有點到那邊,楚莊王就是到那邊示威的意思,他就跟他講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這邊就講到以前夏之方有德,就是夏這個地方有德;遠方,就是各地,遠方;圖物,就是把物畫成圖像;然後貢金九牧,九牧就是九州的意思,所以我們常常說九州牧長、州長,九州的貢金叫貢金九牧,就是各地方九州朝貢的金子。然後就「鑄鼎象物」,鑄成鼎,裡邊就有鑄上各方的這些東西,就是這些物的圖像,把它放在鼎裡面,鑄在鼎表面。「百物而為之備」,各地方的這些物品就很清楚有哪一些了。這樣的作用是做什麼?「使民知神奸」,就是讓老百姓知道這些神物跟怪物,讓他們出去野外的時候,如果看到這些東西,他們能夠有所防備。「故民入川澤山林」,所以老百姓進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不逢不若就是指不會碰到不利己的東西。「螭魅罔兩,莫能逢之」,這些螭魅罔兩,鬼怪,莫能逢之就是不會碰到的意思。「用能協於上下」,它能夠協上下,然後「以承天休」,天休就是天命的意思。

  所以我們看到,當時候九州貢金鑄成九州的這些圖像,鑄在九鼎裡面,它的用意是這樣的,用意是如此。結果傳到桀,「有昏德」,昏就是闇的意思。夏桀前面的這些君王都很有德行,到了夏桀,傳到夏桀,昏德。「鼎遷於商」,鼎就移到商,意思就是改朝換代。所以是在德不在鼎,有德者方能持有這個鼎的意思。「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就是國祚六百年。「商紂暴虐」,再來傳到商,商,到商紂的時候暴虐無道,鼎就遷到哪裡去了?周朝。「周雖德衰,天命未改」,他告訴他說現在周雖德衰,漸漸衰了,但是天命未改,就是還不到改朝換代。「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就告訴他別覬覦鼎這樣的意思。所以我們講到問鼎,後來問鼎的這個詞彙,指到就是說企圖想謀篡、稱王的這樣的意思,問鼎。

  九州,「以象九州」,剛剛有提到九州,我們來看一下九州是哪九州。上古時代洪水橫流,不辨區域,夏禹治水以後劃分為九州。我們前面還記得嗎?有講到九州,洛龜呈瑞,大禹因列九疇,有沒有?在「製作」的第二句裡邊,「龍馬負圖,伏羲因畫八卦;洛龜呈瑞,大禹因列九疇」,就是河圖洛書。所以我們知道大禹的時代裡邊,是把中國的他統領的這塊土地劃為九州,九個區域,這九個區域就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這九州。在《禹貢》裡邊,這個是《禹貢》裡邊所談到的所謂九州,裡邊也描述到了各州的一個地理概況,九州,《禹貢》九州。「夏禹王鑄鼎以象九州」,就是這段文字,《左傳.宣公三年》所敘述到的這段文字。

  接下來這是漢明帝,「漢明帝建寺以崇佛教」。漢明帝建寺,我們了解一下漢明帝,劉莊,字子麗,廟號顯宗,廟號。這邊順便跟大家介紹一下廟號,廟號的意思,這個廟號是皇帝死之後他要進太廟或者家廟,要有個神主牌,一個木牌位上面要寫上他的稱號,然後給後人,就是後代子孫祭祀用,這個叫做廟號。我們還有一個叫做謚號,下邊的這個謚號。謚號是什麼?這個是帝王貴族或大臣士大夫死之後,依照他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叫做謚號。這兩個是有差別的,廟號是皇帝用的,皇帝也有謚號,是根據這個皇帝一生他的德行,給他取的一個謚號。除了皇帝有謚號之外,貴族、大夫、大臣死後是也有的,士大夫死後也有的,這個謚號。

  漢明帝是東漢的第二任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個小孩。東漢的第一個,遷都,西漢跟東漢,這個是東漢,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個兒子,漢明帝,東漢的第二任皇帝,他的母親是陰麗華。他剛開始是叫做劉陽,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立為皇太子,中元二年繼皇帝的位置。永平八年,就西元六五年,派遣蔡愔等西行求經,途中遇到了摩騰還有竺法蘭二僧,正以白馬馱《四十二章經》東行傳道,於是就迎二僧到洛陽建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廟。後邊我們在「釋道鬼神」也會介紹到漢明帝。就記載到他作夢的時候夢到有一個金人,不知道是到底怎麼會出現在朝廷裡邊。他的臣子傅毅就跟他講這個是佛,於是就派遣蔡愔等西行去求經。剛好碰到摩騰還有竺法蘭二僧用白馬馱著《四十二章經》東行而來,於是就在洛陽城那邊建立一個寺,就把它叫做白馬寺。所以漢明帝建寺以崇佛教,就是講這一段。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前,由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就我們的釋迦牟尼佛所創建。

  這邊就剛剛跟大家介紹到的,那段文字裡邊的原文出處,《後漢書.列傳.西域傳》裡邊記載到,就是「世傳明帝夢金人」,這樣的一件事情。在途中碰到了摩騰跟竺法蘭,這一段在梁代慧皎,一樣的是一位僧人,《高僧傳》裡邊記載到的這樣的一個事情,就是碰到了摩騰跟竺法蘭二僧,用白馬馱著《四十二章經》,然後就在洛陽蓋了白馬寺,原文。

  再下來是「指南車創自姬周,羅盤是其遺制」。

  「羅盤」。我們先看一下「指南車」,指南車是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車子,車上裝有一個木頭人,它是藉由一套齒輪系統轉動,使得車無論轉向何方,木頭人的手永遠指著南方,所以叫做指南車。有一說是軒轅黃帝所發明,有一說是周公所發明,在這邊所寫到是姬周,是指周公所發明。

  我們來看一下,晉代崔豹《古今注》寫到,「大駕指南車,起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剛剛我們講到,黃帝跟蚩尤大戰於逐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故後常建焉。舊說周公所作也。周公治致太平,越裳氏重譯來貢白雉一,黑雉二,象牙一,使者迷其歸路(就是回去迷其歸路),周公錫以文錦二匹,軿車五乘,皆為司南之制」,因為他在南邊,司南之制,「使越裳氏載之以南」,就是載著這個東西往南開,就可以知道南方在哪裡。「緣扶南林邑海際」,扶南就是往南邊的海際,「期年而至其國」,期年就是隔年,就回到他們的國家了。這邊記載到的就是指南車的發明有二說:一個說是來自黃帝戰蚩尤的那個時候,涿鹿之野之戰,一個說是來自於周公,這樣的情形。

  周公應該都熟悉了,我們看一下註釋第二個周公,姬周就是周文公,姬姓,周氏,名旦,謚文,所以你看這邊謚號為文,又稱周公旦跟周公。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小孩,封地在周,所以就稱為周公或叫做周公旦。我們對於他不太陌生,制禮作樂的人,整理古代那些禮儀,然後成為一個定制。

  第三個註釋,「羅盤是其遺制」,羅盤就是指南車演變而來的,羅盤。羅盤常常是在我們中國的道教地理師,常去用到的羅盤定方位,常常看地理位置,然後就手拿一個羅盤有沒有?在那邊看看方位。羅盤就是它的遺制,就是由指南車所演變而來,這樣的一個意思。

  這邊是讓大家看一下,特別去找了一下這張圖,這個是《三才圖會》,明朝人王圻,這個字念ㄑㄧˊ,王畿的界限叫圻ㄑㄧˊ,還有他的兒子王思義撰寫的類書,就是指做一個類似我們像《百科全書》這樣的一個性質,類書。這邊我們就看到指南車,一個木頭人手指著南方,左邊這裡就記載到它的一個尺寸大小的一個情形。

  接下來是「渾天儀肇於炎漢,曆家始有所宗」。

  「渾天儀肇於炎漢」,肇就是開始的意思。我們先看第一個「渾天儀」,古代觀測天體運行的儀器,東漢張衡,這是東漢張衡所製作。因飾有玉石,裡邊有裝飾玉石,所以也叫做「玉儀」。這是觀測天體運行的一個儀器。

  第二個「肇」字,肇於炎漢,那個肇是首度、開端的意思。《爾雅.釋詁》上邊有講到,這幾個字都是開始的意思:「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就是這幾個詞彙都是開始的意思。

  第三個「炎漢」,我們為什麼講漢代還加個炎字?剛剛剛好有跟大家介紹到,漢代以火德王,以火德,所以就叫做炎漢。陰陽五行裡邊讖緯之學,在漢朝非常流行的。

  第四「曆家」,就是專門觀測推算曆象的人叫做曆家。「曆家始有所宗」,「宗」就是取法的意思。就是渾天儀肇始於炎漢,之後推算曆象的人就能夠取法於這個東西。我們中國的史官除了記載歷史之外,他們還要觀天文、制曆法。制造的曆法一年推算出來,要把它寫好,然後懸於宮廷前,大門前面,懸在那邊,公告出去。什麼時間要做些什麼樣的事情,有節慶、節日,什麼樣的節令要做些什麼事,要做怎麼樣的祭拜,就在開端的時候都會把它張貼出來。我們古代的史官還要做這些事情,主要負責就是這些事情。

  再往下看是「秦始皇築萬里長城,魏文帝敘九品官秩」。

  「秦始皇築萬里長城」,這我們知道秦始皇,對他應該不陌生了,我們之前有介紹到焚書坑儒。秦始皇為防備北方的胡人入侵,就修築了萬里長城。

  「魏文帝敘九品官秩。」魏文帝是誰?我們以前像沒介紹過,我們現在來看一下。魏文帝:曹丕,一八七到二二六年,字子桓,謚文皇帝。曹操死後,曹丕繼任為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同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位,就是把帝位讓給他,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篡漢稱帝,國號為魏,改元黃初,定都在洛陽,史稱為曹魏。制定九品官人法,他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就是九品官秩,確定官階品位這樣一件事情。

  我們接下來看第三個註釋,就跟大家介紹九品官秩,九品官人法是些什麼東西。我們來看一下官秩,官秩這個詞就是官爵的一個品級跟待遇。三國時候魏文帝制定了九品官人法,郡邑設小中正,州設大中正,做為什麼?品第人才,品評人才,然後分等級。由小中正以九等排定高下,先由小中正,就是郡邑所設的小中正,以九等排定高下,上報大中正,往上報大中正,大中正就是州所設大中正,核實後上報司徒,大中正核實之後上報到司徒,司徒再核,再審核,然後付尚書選用,最後交給尚書審用。這是魏文帝時候的九品官人法,就是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

  諸位還記得嗎?周朝時候的選拔人才還記得嗎?有點印象吧?周朝怎麼選拔?要先教他們,各地方要先去教他們要學的東西,有沒有?然後時間到了之後就去考核,考核就是把賢者跟能者,請他們吃飯,名單寫好,隔天上報君王,天府,還有印象嗎?天府。這就是他們那個時代裡邊選拔人才的一個方式。

  魏文帝的時候,這時候他是用九品官秩,九品官人法這樣的一個方式。其實都還是滿相似的。我們在讀到周朝那段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先教他們要學些什麼東西,我們就會看到很多的品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後邊也有教他們禮、樂、射、御、書、數,教他們這些東西,這就是一種教育。

  晉、南北朝皆因襲其制,晉朝還有南北朝就因襲九品官人法這樣的一個方式,到隋就開始廢除了。隋朝之後開始我們用哪種方式取才?科舉,就換成科舉。所以這樣你們大家比較有概念,我們中國在選取人才的一個脈絡,有它的脈絡在。雖然我們這個是一條一條的,我們還是可以把它組織起來,了解一下我們中國從早的朝代裡邊,有比較確切的文獻的記載裡邊,我們就慢慢會去看到舉賢跟舉能。賢跟能兩個是不一樣,賢是指品德方面,賢者;能者是指有才的,但是德可能比較沒那麼好;賢者指到的是德好,德行,這個是要擺在最前面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蕭相國造千秋律令,叔孫通定百職朝儀」。

  這個也很好玩,這講到的是漢朝的時候,漢朝蕭相國制造千秋律令。我們來先看註釋第一個,「蕭相國」是指誰?蕭相國就是蕭何,他的年代是西元前二五七到西元前一九三年,是沛縣人,大概是今天江蘇省沛縣這個地方。漢初的丞相,謚號叫「文終侯」。劉邦入咸陽的時候,諸將忙著搶金帛財物,蕭何獨自先收集了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這些東西,參考取摭,摭就是拾用,拾就是撿,秦朝《秦法六律》,然後制定了新的《九章律》。他就趕快收集了秦朝的律法,這個叫做有遠見的人。遠見,遠處看的,有眼光。大家搶的這些錢,金銀財寶,他就趕快,一個國家初定,很亂,一定要趕快那些律法要出來。所以他就取法《秦法六律》,制定了《九章法》,《九章法》就包括了《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戶律》,還有《興律》、《廄律》這九種法律。所以我們講到「蕭相國造千秋律令」,就是指這樣的一件事情。

  再下來我們看一下叔孫通,「叔孫通定百職朝儀」。這也很好玩,這兩個算是很有腦袋的、很有智慧的人。我們先看一下「叔孫通」,生卒年是不詳,但是我們知道他是西漢初期儒家學者,他是協助漢高祖制訂漢朝宮廷禮儀的一個人。這個情形是怎麼樣?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群臣在朝廷上宴飲爭功,甚無規矩,叔孫通就跟漢高祖建議要制定宮廷禮儀,遂到魯國故地去徵召約三十名儒生。所以他知道我們至聖先師孔子,魯國之地,就到那邊徵召約三十名儒生到長安來,協助制訂及演習宮廷的禮儀,所以漢朝的宮廷禮儀是由叔孫通所制定的。

  「百職朝儀」,百職就是指百官,朝儀就是古代帝王臨朝的時候典禮儀式叫朝儀,就是指百官要去覲見皇帝的時候那個典禮,很重要。可以想見一下,大家在那邊喝酒,然後一點都沒有規矩。所以我們就看到蕭相國跟叔孫通這兩個人非常的有眼光。

  下邊我們來看一下這一段原文,這是制定之後第一次實施,很好玩,很有趣的。漢七年,就是漢高祖,西元前兩百年,長樂宮落成,漢高祖首次使用叔孫通制訂的宮廷禮儀進行朝會。《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裡邊記載了這次朝會的情形:「儀」,這個典禮,「先平明」是指天剛亮的時候,「謁者治禮」,謁者這個職官名稱在秦朝就有,就是掌管替君王傳達事宜的人,後來漢沿用之,就掌賓讚受事,就是指類似迎賓這樣的一個工作。「引以次入殿門」,就進入殿門。廷中擺放,「陳車騎步卒衛宮」,就是裡邊擺放了這些東西,然後「設兵張旗志」,設兵,然後張就是立著旗幟。「傳言『趨』」,就講趨。

  這時候「殿下郎中俠陛」,殿,台階,殿下邊,台階下是個郎中俠陛。我們之前有介紹陛下那個陛,這就是古代宮殿最高階的地方。「陛數百人」就是站在那邊有數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就是這些功臣還有列侯,還有這些將軍們、官吏們,「以次陳西方」,就是依次站在西邊,「東鄉」。那個鄉的意思就是向的哪個方向的意思,我們現在是寫成向著哪一個方向。知道那個字嗎?需不需要寫一下?那個向字,板書:鄉→向,就是這個字。陳列在西邊,當然就是向東邊,臉就是朝向東邊。「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就是站在東方,西鄉,站在東方就是向著西邊,西鄉。「大行設九賓」,就是有設九賓,「臚傳」,就是傳話。這些告訴我們當時候排列的一個大陣仗是怎麼樣。這時候於是「皇帝輦出房」,皇帝輦就是皇帝的坐車,轎子,出房就是走出來,就是出來,把他抬出來。「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就是俸祿六百石的,「以次奉賀」,依次來跟皇帝道賀。這時候「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所以我們看到這句,這樣的一個大陣仗一出來,跟之前在那邊喝酒慶功宴的時候亂成一團,大家在那邊爭功這樣的情形,完全是不一樣,整個威儀就出來了,所以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的,沒有一個不是很謹慎、很肅敬的。

  「至禮畢」,禮畢之後,「復置法酒」。行禮完畢之後,接著就置法酒,就是賜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就是大家都伏首,然後「以尊卑次起上壽」。這邊敘述到就是在飲酒的時候的賜法酒,這樣賜宴的一個情形,然後尊卑次起上壽,跟皇帝祝賀。「觴九行」,九行就是我們講的喝酒一巡叫一行,九行就是行了九巡,「謁者言罷酒」,謁者,我們剛剛有講到謁者治禮,他就喊說罷酒,就是結束的意思。這個時間很好,還有監督者,「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哪一個不符合禮儀規定的,「輒引去」。意思就在旁邊觀察,哪一個沒有按照規矩來的,然後他就會把他帶出去,就這樣的意思。「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從就是入朝,朝會到置酒沒有人敢喧嘩,讙譁就是喧嘩的意思,失禮的。「於是高帝曰」,漢高祖就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乃拜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就是賞賜他這些東西。

  「叔孫通因進曰」,這兒你看到他的一個人處世的風格,他說:「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願陛下官之」。馬上跟皇帝講,剛剛我們前面有講到,到魯國去找了三十位儒生,跟他共同來制作禮儀,他說這些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共同制作朝儀,願陛下能夠官之,這邊的官當動詞,官之就是能夠封官給他們。「高帝悉以為郎」,就把他們封為郎。「叔孫通出」,離開之後,就走出去之後,把剛剛皇帝賜給他的五百斤黃金全部賜給這些諸生、這些儒生。「諸生乃皆喜曰:『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儒生看到這樣的一個情形,也不得不讚美叔孫通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所以我們從這段裡邊就看到,蕭相國跟叔孫通他們都算是很有智慧的兩位漢初的大臣。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大篆小篆,各異其名;圍碁象棋,各別其用」。

  這邊介紹就是大篆跟小篆各異其名,名稱不同;圍碁跟象棋也各別其用,玩法也不一樣。這邊是一些文字敘述,我們先看一下大篆。大篆是西周時期普遍採用的字體,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針對不同的書寫媒介,大篆亦有金文之稱,然後也叫做鐘鼎文或籀文的一個別稱。就寫在鐘鼎儀器上叫做金文,或叫鐘鼎文。

  小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書同文就是文字,書寫的文字要統一,然後車子的車軌也要統一,統一度量衡的政策之下,由宰相李斯所負責,在秦國原來是使用大篆籀文的一個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小篆。

  在戰國時代,各地方的文字不一樣的,光一個好像周朝的「周」各地方寫法就不太一樣,在戰國時代是不一樣的,那個字體不一樣。所以他統一中國之後,勢必要統一文字,要不然公文一發出去,發到楚國去還看不懂,所以勢必一定要統一文字。像我們現在統一一些讀音,也是為了溝通上一定要便利,講出來的話大家可以溝通。如果以各地方,就是說各地方有各地方講法,那是在當地地區溝通得了,出了那個地方之後,大家講的話可能別人就聽不懂。

  我提到我們澎湖的閩南語腔特別嚴重,很重,那個腔調很重,跟台灣本島這個地方的音不太一樣。我大學的時候我有兩個同學到我們家去,暑假的時候跟我到澎湖去玩,結果我媽也算是一個健談的人,就跟他們在那邊聊天,但是我一直很好奇,他們會聽得懂嗎?後來我們那兩個同學也很有禮貌,很好玩,在那邊聽我娘跟他講了一大堆事。他們講完之後,我就問我兩個同學,請問你們兩位聽得懂我娘在講些什麼?不懂。我說對嘛,我就想你們怎麼會聽得懂?但是我就看到他們兩個還一直在那邊點頭。

  你看光這樣同樣是一個閩南語的講法,我們澎湖的腔調特別重。我同寢室有一個同學是鹿港人,我們兩個地方的口音比較接近海口音,所以音特別的重,他們會聽得不太清楚。以前沒有學過聲韻學的時候,聽到別人有些就講,妳講話怎麼好奇怪?我常常會跟我的學生講,以後聽人家講話不要說別人講話很奇怪,當別人站在他的角度來看你講話的時候,他也會覺得你講得很奇怪。所以不要跟人家說你講話怎麼這麼奇怪,別人聽你講,以他為基準,他聽你講話也會很奇怪,但是別人不會講你說你很奇怪。

  所以每個地方講話的語音不相同,沒有奇怪不奇怪,就是說你這個音跟我們的音發音不太一樣,不能用奇怪這兩個字,這個詞彙我覺得不太OK,這個是我覺得沒學過聲韻學,不了解聲韻的發展,每個地方的語言不太一樣。光我們澎湖地區我們那個村莊叫西嶼鄉,十幾個村,每個村落講的閩南語也不一樣,你看就只有那塊小島而已,講的音也不一樣。所以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講話的腔調跟語言,發音也不太一樣。

  像我舉個例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九,我們的九,國語這個音已經學成國語,就是念作九的音。但是我有一個外安的同學,外安的那個同學,國中的時候就同鄉裡邊會聚在一塊,所以你就可以聽到不同村莊講話的音調,他們那個九無法發成九的音,他們是念九(ㄐㄩㄥˇ),就念九(ㄐㄩㄥˇ)的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ㄐㄩㄥˇ),你不能說你怎麼念這麼奇怪,我覺得這是很沒有禮貌的,人家這個音就是講這樣。

  像豬肚,有人就肚的音,ㄨ的音發不出來,他就一定會發成ㄡ的音,豬肚就念成豬肚(ㄉㄡˇ),豬肚(ㄉㄡˇ),就這樣,豬肚(ㄉㄡˇ)。你要叫他念成豬肚他真的是念不來,你不能講你怎麼講話那麼奇怪,你不能這樣,這是他們那邊的語言就這樣。

  我們那個有小子,前天我才知道,他跟我講,我說你講這個閩南語是什麼閩南語的,腔也太像這邊,也不像澎湖的腔,是怎麼回事?他說他小學的時候,念小學的時候,那時候才跟我講老師給他打六十幾分。我說你從小跟阿嬤講閩南語的,竟然閩南語那個科目會被打六十幾分。他說因為那老師一直糾正,他講的台語是錯的。他現在是高中了,我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所以這個是很難教,當時候學校要我訓練學生閩南語演講,我說我講的腔調跟台灣本地的本島這邊講的不太一樣,所以還是別找我,我的發音的腔跟台灣本島這邊的發音腔不同。所以語言的這個東西是這樣,不能講奇怪。

  我們再往下,這個是講到小篆,統一文字。再往下看到圍碁的這個地方,圍碁就是一種棋藝,相傳為堯所發明。棋盤上就縱橫各有十九道線,相互錯成三百六十一個點,雙方各持白棋跟黑棋。大家會玩嗎?會。圍碁就把它包圍起來,然後那些子就是你的。

  另外象棋這個詞彙最早出現是在戰國,也是一種棋藝,是兩個人,一樣是兩個人對下。就是一樣有我們所玩到的,就黑棋一方,紅棋一方,黑棋是有一個將,就二個士、相、車、馬、炮,還有五顆卒,這樣子十六顆;黑色是將,紅色就是帥,其他的就都一樣,就兩邊在那邊對打。

  我昨天也才知道,我們那個小子跟我講巡迴炮,什麼叫巡迴炮,什麼拐馬腳,巡迴炮就是以炮來做攻勢,他就講到,跟我講他跟他哥哥下棋,他可以想四步,哥哥可以想到六步。我說原來這樣,就是這顆棋在這邊,他可以往下推到四步,哥哥可以推到六步,所以當然哥哥每次都贏他。我才知道,我知道怎麼玩,但是不精,知道那個原則。厲害的人真的是可以往後想好幾步,馬上在棋盤裡邊知道,可以推到非常多步,能夠推得愈多,當然他就知道你會走什麼步數。

  我們再往下:「文章取士,起自趙宋;詩賦遴才,興於李唐。」

  「趙宋」就是宋朝,「李唐」就是唐朝。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文章取士」,文章取士就以文章選拔士人,起於趙宋,以文章來選拔士人。

  我們來看一下趙宋這個時段裡邊,怎麼樣的一個文章取士的情形。宋朝我們看一下它的國祚,就是西元九六O到一二七九年這個時間,皇帝因為姓趙,趙匡胤,所以叫做趙宋。太平興國二年正月,宋太宗上位兩個多月,就舉行了第一次科舉考試。這次的考試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四點:第一個,錄取的人數很多,錄取了五百人。這個代表的一個含義是不同,以前是以武人為治國的標準,這時候錄取科舉考試,這些都是讀書人。第二,享受榮譽高,享受的榮譽非常高。我們之前不是講到瓊林宴嗎?還有賜錢給這些新進士,讓他們去買衣服,製作衣服,所以給他的榮耀很高,文人倍受重視。我們知道宋朝是個文化非常豐富的朝代,因為它是以文治國的。第三,起授官職特別高,就是考上進士的人授官職特別的高。第四,提拔速度快,這些科舉考試的進士提拔速度特快。據統計,從太平興國二年到淳化三年期間,太宗共舉行了科舉考試八次,錄取了六六九二人,大舉用文人為官,所以文人統治替代了五代時期的武人統治。這個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所以別看他們帝王在做這些政策的時候,有頭腦的帝王他是有打算的。

  當時候唐朝科舉考試是重詩賦,宋朝科舉就徘徊在詩賦跟經義之間,到底要以哪個,就是考試以哪一個為重。當時候宋神宗以前,進士科仍然有考詩賦。宋神宗的時候,進士科有些是考詩賦,有些是考儒家的經典,故有所謂的「詩賦進士」跟「專經進士」之分,就是詩賦的,以詩賦為主的,還有是以經,儒家經典的考試之分。所以雙方的這種爭論也很大,然後各有贊成的人。

  就像當時候我們白話文的時候,要改成白話文也有兩派:有一派是一定文言文還是別廢,講話我們是講白話,就是當代的語言,但是文言文是不廢的;一派就是全部不要用文言文,就是這樣子白話文,以我手寫我口,就是用手寫我嘴巴所講出來的那個話。

  這時候也一樣,雙方就起了爭論,到底是要以詩賦為重還是專經為重、明經為重。當時候王安石熙寧新政,就罷諸科,獨存進士,又反對以詩賦取士,改考經義,就頒行所著的《三經新義》,以為科舉考試的準繩。所以當時候就是以寫,主要寫文章為主,以寫文章為主。所以這邊講到「文章取士,起自趙宋」,就是這樣子。各朝代皇帝,接掌的皇帝,他們所考試的著重點也不太一樣,真正比較穩固一點是在明、清的時候。

  我們再看到「詩賦遴才」,「遴」就是遴選的意思,以詩賦來選拔人才,起自什麼時候?「李唐」。我們看到註釋李唐,我們剛剛前面在宋朝這邊,第二個註釋就有講到詩賦遴才,唐朝就有考詩賦,而且是著重考詩賦的。李唐是唐朝,西元六一八到九O七,皇帝姓李,故稱李唐。唐高祖就是李淵,李淵所建,所以我們常常就是稱為李唐,這樣的一個用詞。

  我們再往下看到唐朝的科舉考試,科舉制度在唐朝進入比較完備,它就分為常舉跟制舉這兩個。常舉這邊就跟大家介紹一下考試科目。制舉就是臨時考試,特為網羅非常人才,不常舉行,所以叫做制舉。比較常使用的就是常舉。我們先看一下常舉裡邊的大略,我們來看一下,每年舉辦的考試,科目有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當時候的考試有分這些科目的。此外還有秀才、道舉、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這些就是他們的科目,考試科目。常舉的應考舉子有兩個來源,當時候常舉裡邊應考的舉子就是舉人,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保送的生徒,一個是鄉貢選拔出來的自學者,所以是有兩個。

  應考舉子主要集中在,他們主要還是就是選擇,你要選擇考哪一個科目,選擇考哪一個科目是你自己決定的,看你要考哪一個科目,應考的這些舉子主要集中在明經跟進士這兩科。明經科考的是經學和時務策,明經的部分考的是經學跟時務策,時務策的意思就是當時候考試,就一個題目寫在冊子上面,木板,冊是木板的意思,寫在上面,然後考生就就這個題目來發揮,考的大部分就是當時候的一些時務性的問題。所以這些考生也必須要對時務是要有了解的,能夠提出方法。進士科除了考經學還有時務策以外,還要加考詩賦,難度比較高,難度是比較高的,也是主要的高官晉身之階。當時候用考這個的是武則天,她特別要區別前朝的那些官員,她要樹立自己的人脈,所以她特別加考詩賦而且比較難,形成她自己要的人脈出來。你看到考試科目加考科目也有她的用意在。它因為是高官晉身之階,所以一般人想要,如果要當大官,他一定會去報這一科,會去報進士科。

  所以當時候明經科錄取率為十之一二,十個人錄取一二,進士是錄取不過百分之一二,一百;一個是十,一個是百,差別很大。所以當時候就有諺語說:「三十老明經」,你三十歲考上明經就算老了,因為明經容易,所以三十老明經,你三十歲才考上明經就稱為很老了,在明經科裡邊你算是老人了,這樣的意思,「五十少進士」,就是指你五十歲考上進士在裡面還算是年少的,代表就是你進士科要考上是比較難。

  孟郊就有一個《登科後》,孟郊也考了好幾次,考運不太好,四十六歲那一年終於讓他考上去了。他說:「昔日齷齪不足夸」,以前那個齷齪邋遢的那個樣子不足夸,不值得一談,「今朝放蕩思無涯」,今朝放蕩思無涯,思無涯這個詞彙可以理解嗎?考上了心裡邊非常的開心,整個情緒非常的奔放那種情形。「春風得意馬蹄疾」,我們之前有講到科舉考試完之後,中的進士是不是要遊長安城?就是騎著馬,然後到那邊遊覽一下。所以你看春風得意馬蹄疾,非常開心考上了,所以馬跑起來都特別的快。「一日看盡長安花」,老是把它念成洛陽花,一日看盡長安花,就指心情非常非常開朗。所以後來我們有一個成語叫走馬看花,有沒有?就是來自於這首孟郊的《登科後》,考上,四十六歲那一年如願以償的高中進士,非常開心。所以後來我們有一個走馬看花就是,隨便的看一下。其實這首詩所講到就是考上很開心,因為當時候的進士科是不好考的,加考詩賦。

  我們就後來往下,剛看到這裡,趙宋,宋朝就以文章取士為主,就在王安石的這時候熙寧新政裡邊,就不考詩賦了,以文章取士,這樣的一個情形。

  我們再往下看:「經書印自馮道,《通鑑》編自溫公。」

  「經書」,印經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是「馮道」。我們來看一下,中國大規模的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是馮道。馮道,字可道,自號長樂老,五代瀛州景城人,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的十君。這個我們就五代十國那個時候,剛剛還在回到我們第一堂課的時候,跟大家介紹的我們中國的世系表,可以看一下。拜相二十餘年,人稱官場「不倒翁」。這個厲害,我覺得這個都是很厲害的。好學能文,主持校定《九經》文字,然後雕版印書,世稱為「五代藍本」。

  溫公就是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還有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這個人非常簡樸,我們之前有學到,《訓儉示康》有沒有?寫了儉,然後告示,就是訓他的小孩康,司馬康。主持編纂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的通史,編年體,以年來編的通史,《資治通鑑》,在中國官修史書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我們快速再看一下第三《通鑑》,即《資治通鑑》,共二九四卷,歷時十九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時間為主軸,然後在每一個時間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再填,再寫上去。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征淮南停筆,涵蓋十六朝,總共歷時一三六二年的這樣的一個歷史。《資治通鑑》這本書也很重要,《群書治要》後編,《資治通鑑》會是一本很重要很重要的書。

  OK,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跟大家一起學習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