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淨化心靈的雪-第66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而「尊師重道」恰恰是「禮」的重要體現。《管子·弟子職》中就說「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溫恭自虛,所受是極。」意思是說:先生施教,弟子遵照學習。謙恭虛心,自然能領受老師所有的教誡。可見,禮是一種律己、敬人的行為規範,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至關重要。
宋朝時期,有一位大學問家,被尊為「閩學鼻祖」。他的行誼成為後人尊師重道、虔誠求教的千古美談。
宋有楊時 師事程頤 雪深一尺 侍立不移
宋朝時期的楊時,字中立,後人稱他龜山先生,南劍州將樂縣(今福建省)人,北宋哲學家、文學家。楊時從小天資聰慧,少時在將樂縣含雲寺讀書,七歲能寫詩、八歲能作賦,稍長後潛心研讀經史,時人都稱他「神童」。
北宋熙寧九年(公元一〇七六年),楊時考中進士,次年被任命汀州司戶參軍,但他卻稱病沒有赴任。楊時一心只求讀書學習,志向於尋訪明師求教。
楊時二十九歲那年,聽聞當時的著名學者程顥、程頤兩位夫子在洛陽講授孔孟之學,於是專門前往,投於程顥夫子門下。楊時禮敬老師,勤奮好問。他學成歸家時,老師程顥親自為他送行,看著楊時遠去的背影,十分欣慰的說:「從此,我的學問要傳到南方去了!」
元豐八年(公元一〇八五年),程顥夫子去世。楊時在家中設立靈位以祭奠恩師,悲傷痛哭不已,還寫了訃文告知其他的同學。
元祐八年(公元一〇九三年),楊時到洛陽拜訪伊川程顥夫子的的弟弟程頤。當時,楊時已經四十多歲,對理學已有相當的造詣,但是他事奉程頤夫子卻愈加的恭敬,對學問仍然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刻苦鑽研。
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相邀去拜見老師。正值嚴冬,天寒地凍。他們到老師家的時候,看到老師雙目微合在靜坐。楊時和游酢不敢打擾老師,就侍立在門外。
這時,天空開始下起雪來。不一會兒,整個院落就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雪愈下愈大,但楊時和游酢依然恭恭敬敬的侍立在門外等候。
過了不知多久,程頤夫子慢慢睜開眼睛,此時地上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深,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一直站在門外等候。「程門立雪」的故事,從此成為尊師重道的佳話。
後來,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得程門理學的真諦。楊時學成後回到南方,繼續潛心研究和傳播程氏理學,被後人稱之為「程氏正宗」。楊時與游酢、呂大臨、謝良佐併稱為程門四大弟子,又與羅從彥、李侗併稱為「南劍三先生」。楊時的二程理學思想,對後來的朱熹夫子等學者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二程」和朱熹夫子之間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楊時出仕後歷任瀏陽、餘杭、蕭山三縣的知縣,辦理各種政務,裁決如流,所到之處「皆有惠政、民思不忘」。紹聖元年(公元一〇九四年),楊時赴任瀏陽知縣。在紹聖四年,瀏陽縣出現嚴重旱災,許多農田顆粒無收,農民紛紛外出逃荒。楊時立即上書反映災情,使朝廷能及時撥給賑災糧款,將官倉三千石稻穀迅速賑濟,緩解了時下災民的苦難。
據《蕭山縣誌》載:政和二年(公元一一一二年),楊時又赴任蕭山知縣,蕭山縣城周圍農田易旱易澇,連年受災。楊時到任後,認真聽取鄉民意見,率領百姓築湖,取名為「湘湖」,成湖幾萬畝,可灌溉農田十餘萬畝。至今,當地的民眾都還享受著湘湖帶來的好處。
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〇年),楊時以年事已高為由,請求告老還鄉。高宗皇帝封他為朝請大夫,仍任龍圖閣直學士,並賜他官絹二百疋、白銀三百兩,以養天年。楊時推辭說:「懇求陛下施予恩惠給我的家鄉福建,不再有賦稅和地租」。高宗皇帝准奏,從今以後福建豁免租賦,以示優待。
楊時回到家鄉後,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的都是簡單的蔬食,住的房子也很簡陋。楊時還教育後代兒孫「儉以養德」:「三餐飯食,不論酸苦甘甜,只要是可以吃的,就不能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論布料精細,只要合身,就不許揀擇;居住的房屋,盡管簡陋,只要還能居住,就應安居樂業,不要羨慕別人的宅院而追求安逸;山間的田園,都是先祖遺留下來的,應該守好世代家業,不可增營地產。」他還賦詩勉勵兒孫:「敝裘千里北風寒,還憶簞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緣三釜慰親歡。」
楊時晚年在故里仍舊筆耕不輟,著書講學,有《龜山集》、《二程粹言》、《禮記解義》等多部著作留世。
南宋紹興五年(公元一一三五年),楊時病逝,享年八十三歲。高宗皇帝賜「太師、大中大夫」等封號,謚號「文靖」;紹興十二年(公元一一四二年)追封為「吳國公」。清聖祖玄燁題匾:「程氏正宗」。
「夫禮,德之範也」,楊時先生的道德風範一直影響著後人,也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模範。從師事二程夫子,譜寫出了一曲尊師重道的歷史佳話;到歷任官職,惠民利民,民之不能忘;再到楊時先生晚年生活的知足、淡泊有節度,無一不是他「禮」的體現。所以說「禮」既是我們持身涉世的要端,亦是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法。據楊氏族譜記載,從宋代至清代,楊時的後裔中至少出過進士十五人、舉人十六人,太學、國學學生二十人。朱熹夫子評價楊時先生是:
孔顏道脈,程子箴規,
先生之德,百世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