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人無信不立 國無信則衰-第65集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孔子說:「一個人只要說話忠實守信,行為厚道恭敬,即使到了邊遠未開化的蠻夷之地,也沒有什麼事是行不通的。」東漢時期就有這樣一位將軍,他施恩外族、以德立信,深受百姓的愛戴,成為民族團結的千秋典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校尉鄧訓 開城納胡 待以恩信 羌戎歡呼

  

  鄧訓,字平叔,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是東漢開國元勛鄧禹的第六個兒子。鄧訓生於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三十九年),年少時就有遠大志向,在明、章、和三帝執政年間先後任郎中、烏桓校尉、張掖太守、護羌校尉等職。他無論官職高低,對同事、下屬、百姓都平等相待,毫無貴賤之分,且寬洪大量。初為郎中之時,喜施恩於人、禮賢下士,所以,當時很多士大夫都歸附於他的門下。

  有一天,太醫皮巡隨漢明帝劉莊打獵回來,當時天已經黑了,皮巡就睡在宮殿外的宮門下,沒想到這時他的「寒疝病」(急性腹痛)復發了。當晚正好是鄧訓值班,聽到有人在痛苦的哼叫,於是聞聲趕了過去,詢問皮巡的病因。皮巡本就是醫官,非常清楚自己病發時需要用火烤背才能控制住。鄧訓立即起身為皮巡尋找火種及柴火,可是找遍了宮中所有角落也沒找到。情急之下,鄧訓只好找來同僚輪流對著皮巡的背哈暖氣,就這樣一直到天明,皮巡的病情才得以控制,這令皮巡感動不已。

  永平年間(公元五十八年—七十五年),朝廷下令疏理虖沱河(山西省東北部)和石臼河(南京溧水),從都慮直到羊腸倉(今羊腸阪),想打通這兩地之間的漕運。太原的官吏和百姓苦於勞役,很多年都沒有完成,漕運所經過的三百八十九個險要之地,前後落水淹死的人也不計其數。

  建初三年(公元七十八年),漢章帝任命鄧訓為謁者,監理通漕運之事。鄧訓經過考察測算,知道這件事難以成功,便把情況匯報給漢章帝。漢章帝聽從了鄧訓的建議,於是停下這一工程,改用驢車運輸,這樣一來,當年節省下的費用就數以億萬計,保全了服勞役的百姓性命數千人。

  章和二年(公元八十八年),因時任護羌校尉的張紆誘殺了羌人首領迷吾等人,令各部羌人群情激憤,一時間反抗朝廷的羌人多達四萬之眾。朝廷很擔心這件事,公卿大臣一致舉薦鄧訓接任護羌校尉之職。

  鄧訓到任後,正遇上迷吾的兒子迷唐率領一萬多騎兵來到城外,迷唐不敢直接攻打鄧訓,而是先去攻打小月氏胡人部落,想將其制服後,再脅迫他們一起攻打鄧訓。

  鄧訓的謀士們都認為,羌人、胡人互相攻擊,對我們漢朝有利,以夷制夷,不應該阻止他們。然而鄧訓卻說:「不能這樣。之前張紆已經失信於人,使得羌人各部落大舉行動,涼州官民的性命也岌岌可危。各部落不能滿意的原因,都是因為我們對他們的愛護和信譽不夠,現在他們處境如此危急,我們更要用恩德來安撫他們。」

  於是,鄧訓下令打開城門放小月氏胡人進城,並派重兵保護,因此羌人並沒有搶去什麼東西。不僅如此,鄧訓還敞開自己的家門,收留老弱婦孺。對此,小月氏胡人非常感動,說:「過去漢朝的官員常常欺壓我們,如今鄧使君用恩德信譽來對待我們,並且大開城門收容我們的妻子兒女,我們這才得以與父母團聚。」說完後,大家都感激的向鄧訓叩頭,連連說:「我們願聽憑鄧使君的命令!」於是,鄧訓培養了幾百個胡人勇士,稱為「義從胡」,隨漢軍征戰。不到一年時間,鄧訓招降了各大羌人部落,大破迷唐軍,而迷唐則逃到很遠的地方去了。

  為了長治久安,鄧訓還留下減刑犯兩千餘人,接著又送財物給羌人各部落,讓他們相互引薦,前來歸附。就連迷唐的伯父號吾都帶著母親和部落的八百餘戶從塞外來歸降。羌人的元帥也到軍營中來投降,還送來了自己的兒子做為人質,鄧訓安撫、接納前來歸附的人,威信逐漸樹立了起來。

  和帝永元四年(公元九十二年)冬,鄧訓在西寧任所病故,享年五十三歲。噩耗傳出後,無論是漢朝百姓,還是羌人、胡人,都自發前往弔喪,每日多達數千人。當時他們的習俗是:如果父母去世了,以悲哀哭泣為恥,都是騎著馬歌唱叫喊。但是聽說鄧訓去世後,沒有人不大聲哀號的,鄧訓的恩信感化羌人、胡人竟到了如此的程度。

  先前,鄧訓任烏桓校尉所在地的官民,也全都奔走於弔喪的路上,以致城中的人都走空了。城中的官吏遇見了,將他們抓住,不讓四處奔走,並把情況上報給校尉徐傿。徐傿感嘆的說:「這是深恩大義啊。」便把他們都釋放了。

  和帝元興初(公元一〇五年),漢和帝因鄧訓是皇后鄧綏的父親,便派謁者拿著符節到鄧訓墓前,賜策書,追封鄧訓為「平壽侯」,謚號「敬侯」。皇后鄧綏親自哭祭,文武百官也前來集會。西寧百姓更是為鄧訓立祠祭祀,每當有人生病,就會到鄧訓祠前祈禱求福。

  《冥報記》記載:鄧訓「歲活千人」積下陰德,從而有蔭及後世的「和熹之慶」。長子鄧騭,官至大將軍,封上蔡侯,在朝忠心耿耿,力謀為國;二子鄧京,官至黃門侍郎;三子鄧悝,官至城門校尉,封葉侯;四子鄧弘,官至虎賁中郎將,封西平侯;五子鄧閶,官至侍中,封西華侯;其女鄧綏,為漢和帝劉肇的皇后,德才兼備,智慧超群。在漢和帝去世後,鄧綏親掌漢朝江山十六年,她焦心為國,力挽狂瀾,拯救了危機重重、搖搖欲墜的東漢江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傑出的女政治家。而整個鄧氏家族子孫後代皆被封侯,光寵顯赫,但都遵守法度,盡職盡忠,被譽為「閶門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