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續小兒語-第10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我們從第十四頁第三行開始看起,《續小兒語》六言。

  【事到延挨怕動。臨時卻恁慌忙。除卻差錯後悔。還落前件牽腸。】

  『事到延挨怕動』,「事到」是指事情剛剛到來這個時候,「延挨」則是指的拖延。就是我們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沒有及時的去處理,而是一再的拖延。『臨時卻恁慌忙』,「臨時」就是事到臨頭,「卻恁」,恁就是如此的意思,如此這樣的慌忙,也就是事到臨頭就慌慌張張的。『除卻差錯後悔,還落前件牽腸』,「落」就是得,得到的意思;「牽腸」,我們經常說牽腸掛肚,這是說對這個事情非常掛念,放心不下的意思。

  所以這句話就是教導我們,當我們遇到一項任務,或者是某件工作剛剛開始的時候,如果我們是瞻前顧後,考量太多,而且是畏首畏尾,對它沒有信心,而且自己很畏懼動手去執行。這個原因當然有很多,有的因素是因為我們覺得這件事情自己缺乏信心,是不是能夠做得好,有一種畏難的情緒,害怕困難,覺得自己能力不知道能不能承擔,這是一個方面。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譬如說我們生性就比較懶散,比較喜歡拖延,很多事情總是一拖再拖,拖到最後關鍵的時刻才開始去著手,自自然然因為缺乏很慎重的考慮,也缺少足夠的時間,最後這個事情可想而知,當然是做不好的;即使是做好了也是僥倖,有驚無險,可能是僥倖把它完成,而不是有充分的準備、有充分的規畫把它做好,所以往往拖到快要截止的時候,只能慌亂匆忙的去完成這件事情。這種情況我們在生活當中常常會遇到,就是什麼事情沒有能夠及早、及時的去處理。

  所以這樣拖延不能夠及時完成,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我們看到後面這半句,「除卻差錯後悔,還落前件牽腸」。因為我們說「事勿忙,忙多錯」,當我們沒有及時的把事情提前計畫好,提前構想好、處理好的話,往往因為時間太過緊急,所以臨到跟前了才去匆忙的完成,當然很容易這個事情就會產生錯誤,產生錯誤之後,心裡當然會感到很後悔。同時我們知道我們生活當中會遇到的這些工作也好、任務也好,不可能只有一件、二件,可能後續的還會有三件事、四件事接踵而來。我們在處理前面的事情,就因為太緊急、太慌亂沒有做好,而對於未來的事情肯定還會擔憂和牽掛前面的事情該怎麼辦。所以這個課文就是提醒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既定的目標,有一個很好的時間的規畫跟安排,然後一步一步的把它做圓滿、做到位,這樣就不會產生這種慌亂匆忙,也不會產生這麼多的錯誤。

  我們看下一句課文:

  【往日真知可惜。來日依舊因循。若肯當年一苦。無邊受用從今。】

  這句課文首先是『往日真知可惜』,「往日」,往就是過往的意思,過去以往。「真知可惜」,可惜我們這裡這個意思跟我們現代一般認為的可惜是不同的,這裡的可惜是說應該給予珍惜的意思。「真知」指的是一種明確的見解跟真知灼見。『來日依舊因循』,「來日」,來是指的未來,是將來。將來怎麼樣?「依舊因循」,因循是遵循舊有的習慣,而沒有做出應該做的改變。後半句說『若肯當年一苦』,如果我們當年就知道珍惜時間、珍惜光陰,能夠刻苦努力、奮發不息,那麼『無邊受用從今』,這個是講的結果。「無邊」,這是廣大無邊無際的意思。無邊的受用,「受用」是說我們所得到的益處就可以在現前得到了。

  這句課文的意思是說,往日的真知灼見值得珍惜,但是來日依舊因循,就是說我們對於未來的時光卻仍然像從前一樣不知道把握。如果在當年,也就是在過去的時候,我們如果就知道要早一點勤奮努力,不怕吃苦的話,在現前就可以能夠得到很大的益處、很大的利益的。所以從古到今,許多古聖先賢都是教導我們要珍惜我們寶貴的生命的時光,不要浪費了年少的光陰。如果在年少的時候,沒有真正認真努力去求學也好、去學習某項技能也好,到了年紀大的時候就後悔莫及了。

  我們看到在《論語.子罕》篇當中孔老夫子也談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經文是很有深意的,「子在川上曰」,就是孔老夫子他在川上說。我們知道川跟河是不同的,什麼是川?川就是指的山間的水是川,這個水是長流不息的,所謂「川流不息」。孔老夫子他在川上看水的時候,說了兩句非常感嘆的話,說:「逝者如斯夫」,「逝者」,當然它不是指的川水的意思,「如斯夫」,這也是離川水來說逝者,其實它是指的世間的一切的萬事萬物。所謂的「萬法無常」,就跟孔夫子所說的這個「逝者」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孔老夫子看到這個川水,其實是感嘆說,這個世間萬物的無常就如同這個川水一樣,不舍晝夜。「舍」在《說文解字》裡面的解釋就是「止」的意思。「不舍晝夜」,晝夜不息,不停留,就是無論它是白天還是晚上,它都不停的在流。這個也是比喻所謂萬法無常,這世間的一切都是剎那而不停留的,不捨晝夜,所以天天都是如此。通過夫子的這句話,我們也體會到人生的可貴、生命的可貴,所以千萬不要浪費我們寶貴的生命的時光,在有限的生命當中,希望能夠多做一點對國家、對於社會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就不白來這人間一趟了。

  在漢朝的〈長歌行〉當中也說:「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你看川水流到海,這是一去不復返,就如同我們生命的時光一樣,當它流逝之後,就再也不回頭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當我們年少的時候不努力的去求學、去求道、去增長自己的德行與學問的話,等到我們年老、年紀大的時候,再回首自己一生的歷程,發現寶貴的生命全都空過了,這個時候後悔又怎麼能來得及?所以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

  劉向在《說苑》當中也曾經講述過一個故事,這是晉平公他對於師曠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他說:「我現在年紀已經一把了,都七十歲了,如果我現在再開始學習的話,已經到了人生的暮年、到了晚年,會不會太晚了?」結果師曠回答得很巧妙,他說:「君王您何不炳燭乎?」我們說炳燭是什麼意思?炳燭就是點著蠟燭的意思。師曠對晉平公說,那您就點著蠟燭就好了。晉平公聽了這個回答覺得很奇怪,他以為他是在開玩笑,他就說:「哪有為人臣子向君王開玩笑,說這些戲言、戲論的道理?」其實師曠這是一個比喻,它有很深的含義,所以他接著就給君王解釋,他說:「我怎麼敢來說一些戲言欺騙國君?」他說:「我曾經聽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少年的時代就懂得好學,願意來學習這些聖賢的學問,他就如同什麼?他就如同初升的太陽,就是早晨的太陽一樣;而「壯而好學」,這個壯就是壯年的意思,當人到壯年的時期才發現這個學習的重要,所以開始奮發努力求學上進的時候,他就如同「日中之光」,他這種精神就如同中午的太陽一樣;可是「老而好學」則是怎麼樣?到年紀大了,到了老年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又開始生起這種求學向道之心,那麼晚不晚?其實也不晚,師曠說:「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是什麼意思?就是老而好學,就是已經到了晚上,到了人生的暮年,這個時候天空是一片漆黑,但是沒關係,你可以點著蠟燭來走路。點著蠟燭來走路,這個所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你看你點著蠟燭走,不也比你在黑暗中行走還要好嗎?所以師曠其實在這裡是用了一個比喻,就是用日出之陽,初升的太陽來比喻少年好學;用日中之光,也就是中午的太陽來比喻壯年的時候好學這種精神;而用炳燭之明,就是用蠟燭照明來形容雖然年紀老了而好學,那也比你走在黑暗當中還要強。所以師曠的這段話也跟孔夫子之前所教我們的,你看好仁這樣的人也要好學,好信、好勇都要好學,否則都會產生很多弊病,這個意思是相同的。

  在《三國志.王肅傳》裡面,王肅也曾經說過「讀書三餘」。有人說我天天這麼忙,我哪有時間去讀書?其實我們讀書求學的光陰都是從縫隙當中去擠出來的,一個人如果他有心向學的話,他總是能夠在生命裡面找出他特定的時間,可以捕捉到的這個光陰去認真求學,千萬不要以為以這個忙來做為一個藉口。所以王肅就曾經說過,你說讀書什麼時候可以讀書?所謂讀書三餘,適宜讀書的三種餘暇。所謂「冬者歲之餘」,你看一年春夏秋冬,你說我春天忙著播種,夏天、秋天的時候忙著收穫,可能一年四季從早到晚、從春到秋忙個不停,到了冬天的時候,因為天氣很冷,就沒有時間跟機會再去耕種了,這時候你可以利用冬天的閒暇的時光好好的來讀書。「夜者日之餘」,有人說我白天工作太忙了,我哪有閒空去讀這些書?可是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要是沒有那些不好的嗜好,就可以把自己晚上的寶貴時間省出來,用來好好的讀書、好好的聽聞聖教,一天也就不空過的。而「陰雨者時之餘也」,你說我晴天要忙著去做生意、要忙著去工作,可是到了陰雨天的時候,這個時候不用出門了,正好可以在家好好的用功。所以這都是教導我們要珍惜時間的道理。

  所謂的「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我們如果能夠明白這個道理的話,我們這一生真正把自己的寶貴時間珍惜起來,就能過得很充實,也很有意義了。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課文:

  【東家不信陰陽。西家專敬風水。禍福彼此一般。費了錢財不悔。】

  這個是說,『東家』是東邊的鄰家,他不信『陰陽』。這個「陰陽」就是指專門替人看風水、看相算命、選日子等等這樣的人。而『西家』他這是『專敬風水』,「專敬」是非常謹慎的遵行,就是西家他對於風水是很相信的。可是『禍福彼此一般』,就是說不管你信風水也好、不信風水也好,其實所得到的禍福結果都是相同的。為什麼這樣說?我們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他有一定的德行跟福報的時候,自然感召他周圍的這個環境,所謂依報隨著正報轉,周圍的環境自然也會隨之而轉變,並不是說我們用一些技巧去改一下風水之類的就能夠轉變我們的吉凶禍福的。因為我們知道因跟果,它是所謂的善因善果、惡因惡報,這個是古今不變的真理。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有好的環境、有好的命運,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多的行善積德,所感得人生的命運自然就會好。所以並不是通過這些陰陽風水的方法去來改變自己的吉凶禍福的,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唯有行善積德才能夠得到好的果報。所以「禍福彼此一般」,你看禍福,吉凶禍福其實都是相同的,所得的結果都相同。可是你看這『西家專敬風水』,最後是『費了錢財不悔』,他還是執迷不悟,花了很多的錢財去耗散在這個方面,其實消耗了錢財他自己都還不知道後悔。

  我們把這句課文順一下,『東家不信陰陽』,東邊的鄰家他不相信陰陽風水,而西邊的鄰家卻非常小心謹慎的去聽這些風水先生的說法,可是雙方所得到的禍福結果其實都是相同的,為什麼?因為我們了解命運的真相、了解了因果的道理,知道說要趨吉避凶只有行善積德、認真改過,才能達到這樣的結果,而並不是說去改變風水,用這些方式來決定人的吉凶禍福。可是這西家他迷信風水始終執迷不悟,耗散了錢財,仍然不懊悔。所以我們看到這句課文,確實給我們很深的警示。

  昨天晚上我們看了一個訪談的片子,這是談到在東北有一個企業家,最開始在他沒有遇到聖賢教育的時候,雖然他的企業做得非常的成功,但是自己每天都拿這些錢財來吃喝玩樂、來享受,結果到了後來自己就得了癌症,人生就陷入了低谷。結果就在他非常絕望的時候,就遇到了聖賢教育,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就改變了他的命運、改變了他的人生。他才知道說原來自己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而通過推廣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去教導更多的人棄惡從善,就可以帶來個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滿和社會的安定。所以這個企業家就是用學習聖賢教育的方式,首先他克服了自己的病苦,到後來去醫院檢查的時候,他的癌細胞這些指標一切都變得正常了。

  他就是運用傳統文化教育的這種方法,就向自己身上不良的細胞懺悔、改過。他自己本身也重新一改過去這種吃喝玩樂的惡習,開始棄惡從善,開始帶著整個公司的員工一起學習傳統文化的聖賢教育,所以不但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公司員工的命運。他就帶著這些企業當中的同仁們,一起去行善積德。譬如說,在他過去還沒有搬到新公司的時候,舊的公司的舊址著火了,所以導致當時很多的小商販就沒有地方可以做生意,這位企業家就把他自己的公司裡的地,免了他們一年的租金,讓他們可以度過災後困難的期限,所以很多人都對他感恩戴德。就是把這個愛心普遍的傳播到每個家庭的身上,讓他們都能夠感受到學習傳統文化之後的幸福與快樂。

  我們看這位企業家他之所以能夠改變命運,就是從行善積德而來的,而不是說去改一改風水,或者是看一看日子,去看相算命,不是通過這些方式能改變的。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在《了凡四訓》當中說:「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你看我們一般的人覺得說,這個命運好像是上天注定的,總覺得是改變不了的,但是這個觀念、這個想法其實是錯誤的。為什麼?這裡說,「但惟凡人有數」,你看只有凡夫俗子,因為他不明白命運的真相、因果的道理,所以他就被命運、被風水這些陰陽之數給束縛住了、給限制住了。可是對於「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你看對於一個行善積德的大善人,他的命運一定會有所轉變,以前可能通過看八字,所算得的人生這些每一年的流年、命運等等的,因為他行了大善,極善之人,行了大善,他的命運到後來就算不準了。而「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如果是造作很多惡業的人,其實他的命也是算不準的。為什麼?他的命運也會有所改變,本來會有福報,可能這些福報都會減損。

  所以我們明白了命運的真相之後,就不會盲目的迷信於這些占卜、風水等等方面的這些做法,一定會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和積極的態度來改變自己的人生、轉變自己的命運。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課文:

  【德行立身之本。才識處世所先。孟浪痴呆自是。空生人代百年。】

  『德行立身之本』,我們自身做人處世的基礎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德行,也就是品行跟道德。『才識處世所先』,這個「才識」是指的一個人的才華跟器識。這個是我們處世,就是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日常的應對、進退等等。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我們的才華跟器識是一個首要的條件。『孟浪痴呆自是』,「孟浪」是指一個人他的言語行為非常的輕率、非常冒失,叫做孟浪。「孟浪痴呆自是」,「自是」則是指這個人他非常自以為是,總覺得自己所想的、所做的都是對的。結果是怎麼樣?是『空生人代百年』,「人代」就是人世的意思,我們來到這個人世間就空過了。

  所以這句課文首先是教導我們,我們立身處世,能夠建立自身做人處世的根本是什麼?是我們的品行、道德。而我們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首要的條件則是才華跟器識。這是從正面的方面來講的。那麼從反面的角度來說,所謂孟浪痴呆自是,這是指如果我們的言語行為非常的輕率、不莊重。像我們昨天學到的君子有九思,你看君子他這種待人處事的態度是非常的莊重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言語行為特別的輕率,而且愚蠢而又笨拙,這種情況之下,自己還總認為自己所說、所做的都是對的,最後的結果就是「空生人代百年」,我們這百年的寶貴時光就這樣平白無故的浪費掉了。

  所以我們現在在學習聖賢教育、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深深的體會到這種德行的重要性。所謂倫理道德是包括哪些方面?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個是我們中國人千萬年來祖德承傳的大根大本。所以我們要立德,就是這個德行要有根本,是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做起?就是要從這十二德目開始做起,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雖然這個話非常的簡短,一個字一個字都是高度凝練跟概括,但是卻是把我們人生活在一生當中這點點滴滴的德行的要點都提出來,我們要深入的去學習、去落實,這裡面有很深的意義在其中。包括我們看到歷朝歷代的古聖先賢,我們學習到的這麼多的故事,其實都是值得我們學習跟效法,去落實的好榜樣。這是談到德行的重要性。

  我們看下一句課文:

  【謙卑何曾致禍。忍默沒個招災。厚積深藏遠器。輕發小逞凡才。】

  『謙卑何曾致禍』,一個人如果他能夠謙虛、恭敬的話,他怎麼可能招來災禍?其實我們很多的災難都是自己太過傲慢狂妄所招惹的。『忍默沒個招災』,「忍默」是說我們處處能夠容忍,而且沉默,默不作聲,你看能夠這樣的人,他不會招惹災難。『厚積深藏遠器』,「深藏」就是不露鋒芒的意思。譬如說我們很聰明、很有才幹,往往現代人不注重,就很喜歡鋒芒畢露,其實這種鋒芒畢露都是招來災難、招來禍患的一個原因。如果我們懂得要能夠厚積薄發,要能夠有這種深藏而不露鋒芒的德行,自己的一生確實是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你不會招來別人的嫉恨,也不會跟別人發生各種利益上的衝突。「厚積深藏遠器」,「遠器」是指的深遠的胸懷。最後一句話是『輕發小逞凡才』,「輕發」,就是說一個人他非常的輕浮,顯露自己的才學。「小逞凡才」,小逞是說他很喜歡炫耀自己的小聰明,像這樣的人他只是一個平庸而普通的人,沒有辦法形成大器。

  所以之前我們跟大家分享過,像因緣生老師就曾經勸勉過我們,說一個人他的才華不要外露,這是古人所教導的。但是他什麼可以外露?就是他的這種仁愛之心可以外露出來。我們這種慈悲、仁愛的胸懷,可以在生活中在在處處去表現出來,就像溫暖的陽光滋潤大地一樣。但是自己的這種小聰明也好,小小的才幹、小小的技能,這些聰明才智方面的,一定要能夠不露鋒芒,不要外露。這些其實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

  關於謙卑、謹慎,我們在歷史上也看過很多的例子。我們先把這句課文順一下,「謙卑何曾致禍」,就是說一個人他很謙卑的話,是未曾招引禍害。「忍默沒個招災」,容忍沉默不會招來災難。而深厚累積,我們說藏而不露,這樣的一個人是器度遠大之人。其實這個也就是雪公老人所講的要學愚。我們說難得糊塗,吃虧是福,難得糊塗,愚不可及,這些雪公老人說一生想要學愚。所以這是說一個人他深厚累積、藏而不露,這樣的人他才是一個器度遠大的人。可是如果這個人他非常的輕浮、顯露、逞強,愛表現出他的小聰明,我們現代人覺得這個孩子從小非常聰明伶俐,父母親也很喜歡去誇耀這個孩子的才能、才藝方面的,其實聖賢人教育孩子是不會這樣做的,他們是強調,如果很喜歡表現自己的小聰明,有一點點的才幹就很外露,這樣的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凡夫,他成不了大器的。

  所以我們在弘明學校當中就有看到,你看弘明幼稚園的園長,他在用《弟子規》、聖賢教育來教導孩子的時候,也是特別強調這一點,就是老師在鼓勵孩子的時候,不會特別去強調,譬如說他的聰明,不會因為他的這些外在的東西去讚歎他、去讚美他。譬如說他很聰明,經典背得很快等等,或者是他一些與生俱來的特質,不會因為這些去讚美他,而是反而常常會去讚美說,這個孩子雖然他資質不是很好,背的經典也沒有其他小朋友背得那麼快,可是他的努力用功的這個精神、努力上進的精神卻是很值得稱讚的。所以往往會從孩子德行的這個角度來讚美他,而不是從他的才藝、才幹、聰明這些角度去讚美,這個其實就是非常了解教育的一個原理原則。

  所以我們去參觀弘明幼兒園、參觀弘明實驗中學的時候,就會看到在公告欄裡面所張貼的,都是每個小朋友他回到家裡,譬如說《弟子規》他有做到哪一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感覺這個孩子今天在孝順父母、孝順爺爺奶奶這方面有什麼成長跟進步,會點點滴滴的表彰他這些德能。在小學、中學部也是這樣,我們看到張貼在公告欄裡面的,都是孩子、學生他們對於孝親尊師這個方面都做到了哪一點,而不是說他比賽拿了冠軍、考試得了第一,在這些方面並不是他們特別要讚美的方面。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些老師的用心,真正懂得教育的根本,從孩子的德行方面開始去教起。

  關於謙卑養德,我們在前面也有跟大家分享過,就是周公是怎麼樣教導他的兒子的。就是周成王他把魯國封給周公的兒子伯禽的時候,周公就告誡自己的兒子所謂的六守,其實這六守,六個方面都是關於怎麼謙虛養德的這種教誨。你想天下的父母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道理,當孩子得到了皇上給予的榮耀的時候,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誡都是發自肺腑,希望他一生都能夠平安,都能夠不走任何的彎路,都是替他想得很深遠的。所以當時周公對於自己的兒子就諄諄的告誡他說:「皇上把魯國封給你,你千萬不能夠因此而感到驕傲。」我們接著再重新複習一下所謂的六守,因為我覺得這個話確實是很值得我們去深深的反思。

  首先周公說:「我聽說,德行廣大能夠謹守著恭敬的人,他就一定能夠長久保持他的榮耀。」就是恭敬之心在任何的時候都不能夠失去,只有長守著這種謙卑恭敬的心,他所得到的這些榮譽才會長久保持。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是土地廣博、物產豐厚,你看他被分封到這個地方,這是我們說魯國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方。你雖然封到了這個很好的封地,可是要謹守著節儉,就能夠得到平安。所以即使是富貴顯達了,依然能夠過著儉以養德的生活,一生就能夠平安。

  第三條是居在高位擁有很大權力的人,我們說他做了高官厚祿,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他地位很高,可是他仍然能夠謹守著謙卑,他就一定能夠高貴。所以我們說這個高貴不是說高高在上,而是能夠以謙卑來養德,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高貴。

  第四條,就是當一個國家他們人民很多,武力很強盛的時候,但是仍然能夠守著敬畏而不去侵犯別的國家,這個國家就一定能夠勝利。所以我們看在歷史上,這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中國這個文明能夠長久的流傳到今天?我們看古人的這種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他的德行是多麼的深厚。確實是這種家庭教育,從古至今的這些聖賢教育,對於我們中國人的民族性格的養成是有深遠的影響的。一個國家它能夠長治久安,文明能夠傳承久遠,是有它的道理的,我們看這祖先的德行真的是積得太深厚了。這是第四條。這個國家它能夠勝利,並不是說它到處去侵犯別國,而是自己雖然很強盛,武力也很強,人民也很多,但是他依然能夠有著敬畏之心。

  第五條,是具有高度聰明智慧的人,你看我們看現在人有點小聰明,很喜歡外露,其實這個都是不好的一種習慣。真正聰明智慧的人,他反而是要謹守著大智若愚的教訓,他才能夠得到深遠廣大的利益,不能夠鋒芒畢露,自己的才華能力到處去炫耀,到處去顯示自己有多聰明、多能幹,這個都不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真正的聰明人,所謂大智若愚、愚不可及。

  第六條,博學多聞而能夠謹守著自己的學問仍然是很淺薄的人,他的學問才是真正的廣博。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年輕氣盛,所謂一瓶不滿半瓶晃蕩,學問並不是很深厚,但是氣焰卻是很高漲。可是我們反而看到一些老人家,真正是有德行、有學問的,他在在處處體現出來的都是非常的謙虛,總是覺得自己還有不足之處,「我說的這個觀點也不一定正確,還要跟你們多多的請教」,這老人家這種謙虛的德行真的是令我們感到望塵莫及。所以周公教導自己的孩子所謂六守,其實都是謙虛的德行。

  我們看到這句課文談到的「謙卑何曾致禍,忍默沒個招災」,像這些話都是古人真正的一個經驗之談,希望自己的兒女、兒孫世世代代都能夠守住先人的教誨。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課文:

  【儉用亦能夠用。要足何時是足。可憐惹禍傷身。都是經營長物。】

  這個字念ㄓㄤˋ。

  『儉用亦能夠用』,這是說我們要是節儉一點,「夠用」這個「用」是錢財花費的意思。如果我們能夠安於節儉、安貧樂道,那我們的生活就不會老覺得錢不夠用什麼的,這往往都是平常花錢的時候就大手大腳的。『要足何時是足』,這是說要知足常樂。『可憐惹禍傷身』,一個人他為什麼會給自己招來禍患?這個原因往往『都是經營長物』,也就是說,挖空心思去追求一些不必要的物質享受所帶來的災禍。

  這句課文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日常的花費能夠安貧節儉,安貧樂道、以儉養德,則能度日無虞,我們在居家過日子的時候,不用天天憂愁沒有錢花、沒有飯吃,節儉一點用就可以用得長久。反過來,如果我們熱衷於追求物質的享受,其實這是永遠沒有足夠的時候。「可憐惹禍傷身」,也就是說會替自己招來禍患的人,這往往都是這些花了很多心思來追求一些不必要的物質享受的人,都是「經營長物」,長物就是多餘的東西。

  這句課文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跟大家分享,首先其實人的一生所受用的這些東西,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當我們去讀章回小說,讀到《紅樓夢》最開頭的第一回這個部分,會看到一個跛腳道人。這個情節這是說當時有一個讀書人叫甄士隱,他的人生經歷了很多無常,首先他最疼愛的女兒走失了,之後房子又著火了,後來他只好跟他的太太就到了他的岳父家去避難。可是到了岳父家,這日子也不好過,岳父也是處處都看他不是。所以有一天他就遇到了一個跛足道人,他就在他面前唱了一首歌,這個歌我們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雖然都很想去當神仙,但是這功名富貴卻念念在心,不能夠遺忘它,可是「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你看人的一生總是馬不停蹄的往墳墓裡走,管你是高居相位、高官厚祿也好,還是平民百姓也好,到了最終都是成了這一堆土。

  「世人都曉神仙好」,你看世人都想當神仙,但是「只有金銀忘不了」,這些金銀財寶每天去追求,總是感覺追求不完,怎麼賺都賺不夠,「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你看這一輩子都覺得自己的錢沒賺夠,總是賺了一百萬還想再多賺一百萬,賺到最後眼閉了,就是壽命到了,這個時候還覺得自己錢財不夠多。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你看美貌如花的妻子,這是非常的眷戀她、非常的想念她,「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你活著的時候,這些太太也好、小妾也好,天天圍在身邊,感情非常好,但是死了之後怎麼樣?又隨人去了,又不知道她又嫁到哪個家庭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你看爺爺、奶奶疼孫子,這是比他的命還要重,「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你看這父母親,尤其現代我們看到很多孝子、孝孫,這個註解都要倒過來講,以前是孝順父母叫孝子,現在都是父母孝順兒子。

  所以這一首〈好了歌〉是非常發人深省,它講到人生的百態、人生的真相,就是希望奉勸世人早點看破人生的這些功名富貴、妻子、錢財等等,能夠早日去追求人生更應該要追求的這些目標。所以我們說人一生他的財富也好、地位也好,其實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所以做為一個君子來說,一定是知足常樂,一定是安貧樂道的。我們看人生在世,他一輩子所要穿的、所要吃的都是有定數的,「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儉約不貪,則可延壽」。你看我們這一生帶來的福報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省著點花,即使我們壽命到了,這福報還沒享完,他就可以延壽。如果「奢侈過求,受盡則終」,如果我們年紀輕輕就把我們老來的福報都享光了,到時候壽命就沒了。這是勸我們一定要知足常樂,千萬不要去奢侈浪費。

  《論語》當中也有一句這樣的經文,這是夫子他「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個地方也是再度的談起君子跟小人的不同。我們上節課談到,你看君子是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小人天天他所追求的是利益、是錢財、生活的享受,可是君子他所求的則是不同,而是講求義。

  孔老夫子在陳絕糧的時候,當然這個說法很多,有的說是在哀公二年的時候離開衛國,這個時候在陳絕糧。「從者病」,就是跟著夫子的這些學生們,這個「病」就是說因為他沒有糧食吃,所以非常的飢餓,「莫能興」,餓到起不來。這個時候「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慍」這是表示他內心不高興的意思,但是這種不高興是表現在內心裡面,但是子路的這個不高興是顯露在外面。因為我們知道子路這個人他是非常剛方正直的,夫子以前曾經講過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就是說當我大路行不通的時候,「乘桴浮於海」,我乘著小船到海裡去隱居,「從我者其由與」,有誰會跟著我?就是子路。

  所以他性格很剛方正直,這時候他看到老師遇到這麼艱難的處境,他就很不高興的詢問自己的老師說:「君子亦有窮乎?」這個窮我們不要以為是貧窮的窮,因為聖賢人都是安貧樂道,他不會因為貧窮而感到氣餒的。所以子路,我們知道跟著孔老夫子的這些學生也都是很有德行的人,他並不是因為飢餓才發脾氣。你看子路他是一個大孝子,年輕的時候家裡非常的窮,但是他為了孝順自己的父母,就是從百里之外為父母背著大米回來,來奉養自己的父母親。等到他後來富貴顯達的時候,每天所吃的、所穿的都非常豐盛,吃喝用度都非常豐盛的時候,他這個時候就思念他的父母,他說,我現在雖然這麼富貴,當時他父母親過世了,他想再到百里之外去背米回來奉養父母親,卻已經做不到了。

  所以他是一個大孝子,在《二十四孝》當中「仲由負米」講的就是子路的故事。所以從他年輕時候的孝行可以看出,他並不在乎自己是貧窮還是富貴,真正是孝親尊師一個好榜樣。所以這個窮並不是貧窮的意思,而是什麼?是為孔老夫子在魯國當司寇,但是不能行道。你看夫子周遊列國,到處都希望有國君能夠重用他,來實現他政治上的抱負。如果孔老夫子做一個宰相,或者做一個朝廷的大官、大臣的時候,他也能夠像周公一樣,能夠輔佐君王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可是夫子周遊列國,各國的國君也都不敢用他,甚至於他在魯國當司寇,孔夫子想要推行的道也沒有辦法推行。所以他到別的國家傳道,他的這個道,走到各個國家,也不為這些國家的君王所接受。所以孔子不只是在衛國這個地方,在陳蔡之間這個道也沒有辦法傳出去。

  既然孔老夫子他的天命就是來到人間要傳揚聖賢之道的,為什麼這個道走到哪裡都傳不出去?其實這是子路他憂慮的,他之所以會生氣,他心裡難過是為的這個原因,不是因為他沒飯吃。孔老夫子就跟他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個固,一個是作固然。既然是君子,就不免窮,為什麼?君子不像小人,小人他正道、偏道他都肯走,而君子所行的肯定是正道,正道在這個紛亂的亂世當中走不通,這是非常正常的道理。所以這個固,一個是固然的意思,第二個是守住不變的意思。雖然君子是窮,窮歸窮,就是說他道雖然行不通,但是他的心是很安定的,為什麼?他順從天命,因為他了解天命,這跟小人完全不同,小人一旦窮了,一切就亂成一團了。

  所以雪公老人在這裡也舉了歷史上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你看蘇秦跟張儀他是跟著鬼谷子在求學的,鬼谷子他也是有道之士,所以我們看到蘇秦跟張儀他能夠在各個國家之間去縱橫外交,辦外交,這種能力、才幹都是跟著他的老師鬼谷子學來的。但是蘇秦跟張儀這兩個人他並不是聖賢君子,他們兩個只想要學到這些本領之後能夠得到高官厚祿,而不在於道,他的目標、目的是不相同的。而與此同時,孫臏跟龐涓同時也是鬼谷子的學生。孫臏還說得過去,但是像龐涓就非常嚴重、非常不好的。所以當時他們跟著鬼谷子學習的時候,快要學成的時候,鬼谷子,就是他們的老師曾經來觀察這兩個學生他們的心地,就發現龐涓這個人是欺誑火燒,孫臏則不像龐涓這麼嚴重,所以當時鬼谷子就說:「龐涓不得好死」。

  所以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體會到,君子跟小人表面上也許我們分辨不出他的不同,譬如說同樣都是跟著一個老師在學習同樣的一個學問,但是他的目的不相同,你看這小人他學到本領之後,是為了能夠達到他的功名富貴;而君子則是念念在道,總希望把古聖先賢、把老師所傳給他們的道能夠在天下推行。所以孔子說君子固窮,你看君子他即使是他的道不能夠推行,但是他的心地是非常坦然、非常平靜的,因為他了解天命。這一段是雪公老人的講解,當然對於這個課文,這是更加深入的來說明這個課文的道理。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未來難以預定。算夠到頭不夠。每事常餘二分。哪有悔的時候。】

  『未來難以預定』,「預定」就是預先確定而不改變的意思。你看『算夠到頭不夠』,那麼要怎麼辦?要怎麼做?『每事常餘二分』,「餘」就是留下來、剩下來的意思,「餘二分」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餘地,『哪有悔的時候』?

  所以這句話就是教導我們,這未來誰也說不準,我們沒有辦法預知自己的未來會如何,所以即使是我們再有把握的事情,到後來也可能會出現差錯。所以任何事情我們做的時候都要留一點餘地,就是為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一些意外做一些準備跟設想,這樣我們臨到頭來才不會後悔莫及。所以說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後一場空」。這是教我們做任何事情要留有餘地,而且要事先做好一些準備,防範於未然。因此在《詩經》當中才有這樣的一句課文,說:「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這個就是未雨綢繆的意思。你看還沒有下雨之前,鳥就事先把牠的鳥巢、鳥窩修好,你不能等到雨都已經來了才去修房子,就來不及了,這就是未雨綢繆,是比喻說任何事情我們都要提前做好一個準備,防範於未然。

  這裡我們跟大家來分享一個《戰國策》當中記載的故事。我們都聽過狡兔三窟這個詞吧,但是狡兔三窟這個典故是從哪裡來的?其實這是從戰國時期孟嘗君這裡而來的。在戰國的時期有一個人叫做馮諼,他是孟嘗君的食客跟家臣。我們知道孟嘗君因為他很有度量,所以他在門下有很多的食客。有一天孟嘗君就派馮諼到了薛地這個地方去幫他收債,可是馮諼不但沒有幫他把錢要回來,去收債的時候,反而把立下的這些債券全都給燒掉了。結果薛地的人覺得這個全都是孟嘗君給我們的恩德,所以對他就非常的感激。雖然他是燒掉了債券,但是買回了什麼?買回了義,道義的義。等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官職的時候,他就回到了薛地來居住,這個時候薛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歡迎他。他才知道說馮諼當時的用心,去討債不但沒有討到錢,還把債券都幫他給燒了,雖然是燒了,卻贏得了民心,老百姓都覺得這是孟嘗君的恩德。所以當他後來被齊王給罷免官職的時候,他還有點退路,回到薛地,老百姓還非常熱烈的歡迎他。所以這就是我們這裡所講的「每事常餘二分」,什麼事情都要給自己留點餘地、留點退路。

  這個時候馮諼就對孟嘗君說,說一個聰明的兔子牠都會有三個藏身的洞窟,就是我們說的狡兔三窟。所以在緊急的時候,譬如說獵人要追捕兔子的時候,因為牠有三個洞,預先做好了準備,獵人要抓捕牠的時候,都不知道牠躲在哪個洞裡面,就可以免於一死。所以馮諼這是一個比喻,他說雖然我現在通過這件事情幫助你贏得了薛地這個地方老百姓的信任,但是這只是兔子的一個洞,還有兩個洞還沒幫你修好,所以你還沒有辦法高枕無憂。於是馮諼就跑去見梁惠王,見了梁惠王之後,他就勸勉梁惠王說,如果你能夠請到孟嘗君幫你治理國家的話,你們這個國家一定會非常強盛,國富兵強。梁惠王聽了之後也很受他的打動,於是連續三次都來請孟嘗君要到他們國家來,替他們國家來效命。馮諼都跟孟嘗君說,你都不要答應他。後來齊王就聽說這梁國的人一直都派人來請孟嘗君,他才意識到他當時給孟嘗君罷免了官職這個做法是不對的,所以也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到齊國來當相國。馮諼就給孟嘗君出主意,他說你回去可以,但是你要跟齊王提出一個要求,提出什麼要求?就是要把先王所傳下來的祭器放在薛地,並且要興建宗廟來確保薛地的安全。後來當這個宗廟建好了之後,馮諼就對孟嘗君說:你現在就如同兔子的三個洞窟都已經建好了,從此之後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所以說,我們常常聽說的狡兔三窟,就是馮諼跟孟嘗君的這段故事。用這個其實是來比喻在事情還沒發生的時候,我們就要預先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才不至於有突如其來的禍患發生,就是此路不通走彼路,有點這樣的意思。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火正灼時都來。火一滅時都去。炎涼自是通情。我不關心去住。】

  『火正灼時都來』,其實這是一個比喻,用「火」來比喻,這個火就是指的一個人的權勢、一個人的聲望。也就是說當他的權勢跟聲望都很高的時候,人們就想盡辦法的要巴結你、要攀附你,這是人之常情。可是反過來,『火一滅時都去』,等哪一天突然被君王給罷官了,突然以前所有的權勢、地位、聲望這些都不見了的時候,之前天天要依附你的人、巴結你的人也就一個都找不到了。所以說世態炎涼,人情冷暖,這所謂『炎涼自是通情』,「通情」是指的共通的人情,人情就是如此。所以『我不關心去住』,「去住」是去留的意思。就是對於這些巴結我們的人、討好奉承我們的人,也就是趨炎附勢的人,他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我們就不要放在自己的心上,知道這是人之常情。

  我們順一下這句課文,就是說人生在世,當他富貴亨通的時候,有權有勢又有錢,這個時候人人都想要來攀附,可是哪一天我們說這個官員落馬了,或者說是這個家庭敗落了,錢財耗散了,就是失魂落魄的時候,這以前天天來依附巴結的人也就馬上一個都找不著了。所以世態的炎涼是人之常情,我們要看得開、看得淡,不必要在意這些趨炎附勢的人他的去留。他來也好、走也好,其實哪是奔著我們這個人,往往是看重你的地位身分、你的錢財,他來了可能是要求一些對他有利益的事情。所以這個是自古以來都是如此,人性、人心都是如此。

  同樣我們在《史記》當中也看到,同樣是孟嘗君,發生在孟嘗君身上的故事。我們說這是戰國時期的四大公子之一,這孟嘗君他一生當中有很多的故事,都是非常耐人尋味的,流傳至今,可以說是特別的精彩。因為當時他是一個很有器量、很有度量的人,很能夠容納賢才、容納人才。所以我們之前有學到雞鳴狗盜之徒,你看他門下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就是在他最為富貴顯達的時候,這些人才都聚集在他門下,所以什麼人才都有。之前我們學到雞鳴狗盜之徒,就有的人才他也沒什麼才幹,只會學雞叫、學狗叫,但是就這樣都還救了孟嘗君一命。所以這是他的器量能夠容納這些有能力的人,所以當他富貴顯達的時候,人們全都來依附他。

  這是在《史記》的「孟嘗君列傳」當中就記載了這個故事。就是「齊王毀廢孟嘗君」,也就是說齊王罷免了孟嘗君官的時候,「諸客皆去」,這個時候本來他門下有三千個食客,可是當他被齊王罷官的時候,這些食客全都離他而去了,只剩下我們剛剛說為他準備了狡兔三窟的這個馮諼一個人還留在他身邊,馮諼他一直是孟嘗君的食客跟家臣,他始終沒有離去。他就跟孟嘗君說,所謂「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你看當一個人富貴的時候,在你身邊來來往往的人,想要依附你的人、想要跟你結交的人,那是多得不得了,可是貧賤寡友,當你變得很貧賤的時候,朋友就一個都找不著了,本來這三千人就一個人都找不著了,這是「事之固然也」,你看事情本來就如此。下面他是用一個比喻了,他說:「君獨不見夫朝趣市者乎?」你看他是用一個比喻來勸勉孟嘗君,來跟他說明這個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道理。他說你看每天早上市場在開張的時候人來人往,去市場逛街的人就非常的多,可是到了「日暮之後」,到了天色暗下來之後,「過市者」則是「掉臂而不顧」,你看等到市場到了晚上貨也賣光了,它的營業也結束的時候,來這市場買東西的人就一去不回頭了。為什麼?因為這裡已經沒有他需要的東西,他要買的東西已經買完了,所以就馬上離開了。他說:「非好朝而惡暮」,就說這些人並不是說他喜歡白天而不喜歡晚上,而是「所期物忘其中」,只是因為到了晚上他所想要的東西已經沒有了,所以全都離去了。而事到如今,因為「今君失位」,這是說孟嘗君您現在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官位,被齊王給免官了,所以「賓客皆去」,你這門下三千個食客全都離你而去,但是你不要因為這件事情,「不足以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他就是奉勸孟嘗君,你還是要寬容大度來包容他們、原諒他們,不要因為這個事情對你以前所養的這些食客產生怨恨,將來他們就更不可能再回來了。「願君遇客如故」,就是希望您還是如同以前一樣來對待這些人。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人他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實孟嘗君他在齊國做相國是做了幾十年這麼長的時間,而且威望、聲望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我們看他能夠成功,他能有這麼好的一個謀臣馮諼在他身邊,就是在他被免官的時候,還能用這個狡兔三窟幫他去謀求更多的生路,而當其他人都離他遠去的時候,他又能夠奉勸孟嘗君,不要因為這些事情而怨恨離你而去的人。所以孟嘗君做了幾十年的相國,能夠「無纖介之禍」,就沒有任何的災禍發生,這都是得力於馮諼之計,得力於馮諼在他身邊為他出謀劃策。這個故事當然也是讓我們感到非常有啟發。

  所以說所謂「世路風波,煉心之境;人情冷煖,忍性之場」。我們看透了這個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時候,我們就能夠體會到,其實這些境緣都是在磨鍊我們的意志、磨鍊我們的心性的。如果我們在這些逆境惡緣當中也能夠堅忍不拔,在這裡去成就我們一些超出常人的能力跟德行的話,我們的人生一定是能夠超越這些困難走向成功的一天。

  下面我們再跟大家補充一句,這個是在《論語》的「學而」篇當中有一句經文是:「巧言令色,鮮矣仁!」雪公老人在講解這句課文的時候,跟我們談到這個「巧言」,其實這些話也是教導我們,除了告訴我們自己要怎麼去做之外,同時也是讓我們去觀察,一個人他到底是不是君子,還是小人,通過夫子的這些話,其實這些原理原則我們都可以做為我們評判是非、去觀察人的一個標準。「巧言」是指一個人他說話非常巧妙,很會講話,而「令色」是說他臉色很善變,很令人喜愛,這種人是「鮮矣仁」,這種人他仁德之心就很少。所以當我們遇到一些有人說話很巧妙,這個臉很善於察言觀色,臉色很善變,這樣的人往往他的內心是缺乏仁愛之心的。

  所以我們前面看到君子有九思,所以一言一動要先思慮,先考慮好,先研究清楚。這裡舉出四個方面,因為他是為言與色,可為取法者。這個是我們上一節課學到的君子九思這方面,雪公首先是從「色思溫」來講解,就是臉顏色要溫和。我們說君子他這九思,君子平常並不是說見到人就笑,他的臉色並不是始終像我們說提倡的微笑運動。其實這個雪公並不是非常贊同的,為什麼?古人教我們,特別是當我們在事奉長者,在長者面前的時候,我們的臉色,我們的神態、舉止都要非常的莊重、非常的溫和。所以夫子溫良恭儉讓,這個溫和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並不是說見到人就笑,君子他本身他是一種非常莊嚴、非常莊重的這樣的一種態度。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貌思恭」,我們恭,雪公老人教我們,這個恭是要從禮開始學起,如果是恭而無禮則勞。所以貌思恭就是我們臉上的這種表情首先要溫和,然後是要恭敬。

  「言思忠」,這個忠是,我們看這個字是心放在正中,這是說他的言語是非常正直無私的,也就是說他是秉公而言,所說的都是實話,而不說假話,這個是忠。

  「事思敬」,是說辦事,無論他做任何事情,這個敬是恭敬的敬,也就是說處理任何事情都非常的恭敬而不草率,能夠把事情做得很好。所以做事情不會苟且、不會草率,真正是用一種恭敬心來做。

  而子夏也曾經說過,「君子有三變」,首先是「望之儼然」,一個君子他的一種言談舉止,生活中一舉一動,你任何時候看上去都是非常莊重的,「即之也溫」,可是你跟他一接觸、一見面的時候,他這種莊重就變成溫和。所以我們跟很多長輩在一起接觸的時候,都發現這些老人家非常和藹可親,雖然他的態度是很莊重的,可是我們跟他接觸,向他請教問題的時候,他所體現出來都是一種很溫和的態度。「聽其言也厲」,「厲」就是說他所說的話都非常公正有規矩。這個厲我們不要以為看字面上是厲害的厲,實際上古人的解釋是指他說話很公正、很規矩。

  「曲禮曰:毋不敬」,我們心裡面有恭敬心。「儼若思」,這是形容一個人他莊重的這種態度是什麼樣的形態?就好像他心裡在想事情,聚精會神的這樣的一種神態。「安定辭」,安而不亂,定就是穩定、穩當的意思,非禮勿言,他不應該說的就不會說。

  從這幾個角度上來講,如果都能夠真正做到的話,就不是巧言令色。所以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我們看到只是說他說話很巧妙,臉色很善變,這種人仁德很少。如何才能夠做到不是巧言令色?雪公老人是從四個角度來給我們講解、來給我們分析的。

  這段《論語》的經文我們就補充到這裡,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何用終年講學。善惡個個分明。穩坐高談萬里。不如踸踔一程。】

  這句課文也很容易理解。『何用終年講學』,「何用」就是不需要的意思,「終年」是整年、全年。『善惡個個分明。穩坐高談萬里』,這「高談」是談論的意思,「高談萬里」是說他說得很多。『不如踸踔一程』,「踸踔」這是指的跛行,也就是說他走路非常艱難。

  這句課文這是說,倘若是非善惡人人都很清楚明白,又何需要整年的講學說教?與其安穩坐著暢快的談論一些不著邊際的道理,還不如跌跌撞撞的落實一番。

  所以我們知道,古人的這些學問功夫都非常重視要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就好像當年白居易在出任杭州地方官的時候,他曾經去跟鳥窠禪師請教,當時白居易請教鳥窠禪師,佛法的大意是什麼?鳥窠禪師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覺得這個道理太簡單了,他說:「這三歲的小朋友都能說得出來」。可是鳥窠禪師跟他說:「雖然三歲的小朋友也說得出來,可是八十老翁行不得」,八十歲的老先生、老人家還不一定能做得到。這也就是談到說,很多道理我們嘴上很容易講得清楚,可是我們真正要把它做到,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你這樣天天的坐在這高談闊論,還真的不如跌跌撞撞的去落實一番。所以說儒釋道的聖賢學問都是重在落實、重在實修、實踐的,而不是嘴上的功夫。

  所以我們之前有學到,你看為什麼說口耳之學、記問之學,這些都不足以為人師?因為雪公老人之前也有提醒過我們,一個人他求學,他不是說耳朵裡進去嘴裡出來這樣的一種學問,而是他從耳朵聽進去之後,還要經歷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特別是篤行,要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這個才是他真實的學問,所以不是口耳之學。

  南宋陸游在一首詩當中也曾經談到過,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說,我們在紙上、在書本當中學來的這些學問只是記問之學,其實是很淺薄的。我們要真正明白書中的真實理,是學了之後要去落實、要去躬行。所以這個詩其實也是陸游他教導自己兒子的八首詩當中。陸游在詩文當中是勉勵自己的兒子,做學問一定要及早的下功夫,堅持不懈。你看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我們求學正是如此,從年少的時候開始去學習這些古聖先賢的教誨,可能到了我們老的時候,年老的時候,慢慢的這些道德學問才達到了一個爐火純青的地步,可以去真正的大放光彩。所以陸游在這裡也是勉勵兒子,做學問要早下功夫,而且要堅持不懈。就像師父上人常說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學習聖賢的道理、聖賢的教誨,就要堅持不懈的一直學下去。陸游在這裡也是強調,做學問不能夠只是滿足於書本的知識,而是要在實踐當中去學習跟運用,最終才是學有所成。所以古人他培養孩子,這個目標是希望他是知行合一的,他知道了,所知的一定要去落實,這樣的學問才是真實的學問。

  下一句課文:

  【萬古此身難再。百年轉眼光陰。縱不同流天地。也休污了乾坤。】

  『萬古此身難再』,「萬古」是指的千年萬世,萬代、萬世的意思。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時間是非常久遠的,時光非常悠遠。「此身難再」,「再」是再得,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的洪流當中,我們的生命隨著生命的時光一點點的流逝,這種年輕的生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老去。再是再得的意思。『百年轉眼光陰』,你看百年的時光也不過是一轉眼的事情。『縱不同流天地』,與天地同流,「同流」是指相契合、相類似,「流」則是品類跟等級的意思。『也休污了乾坤』,「污」是玷污,「乾坤」是天地,所謂乾是天、坤為地,所以乾坤合在一起就是天地的意思。

  從這裡我們看到,這句課文是談到說,在這個世代的洪流當中,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人生是多麼的渺小,在時間洪流之中,終遭一日我們的身軀將不復存在,而縱使活上一百年,這百年的時光也不過是一眨眼就過去了。而我們的德行縱然是不能夠跟天地相契合,我們說「德侔天地,道冠古今」,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跟古聖先賢一樣,他的德行能夠流傳千古,跟天地相契合,但是「也休污了乾坤」,也不要辜負了天地萬物對於我們的養育之恩。

  這句課文其實是強調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一定不能夠空來人間一趟,要有一種為天地立心的這種氣度。所以前兩天我們再次聽到周教授談到張載夫子所寫的這句詩,你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周教授也是談到我們師父上人這一生當中所做的是這前三句,而現在則是「為萬世開太平」,念念想著千秋萬世之後這些子孫能不能得到好的教育,是不是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們說要達到張載夫子這樣的一個期待,我們要從什麼地方做起?其實這也是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的一個根本的原因。

  其實師父上人也是強調,要從童蒙養正的教育來做起。你看要辦一條龍學校,其實就是一種現代的私塾,就是說孩子要從小教,他根深蒂固,根本穩了,一生的德行、學問才能夠真正站得住腳。所以說《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是儒釋道的三個根,也是我們這一套《聖學根之根》最為核心的內容。這是根本之大道,一切的人天聖哲,我們看這些古聖先賢來到這個世間教化眾生,他的教化也都是從這三個根本建立起來的,從這裡我們能夠體會到它的一個重要性。所以我們能夠真正的學好《聖學根之根》,落實《聖學根之根》,對於這句課文所說的這個道理,我們自自然然這一生來到人間就不會白過,我們德行跟學問也能夠為千秋萬代的子孫做出一個好的榜樣,這是我們的祖先跟古聖先賢們最希望看到的。

  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十五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

  【世上第一伶俐。莫如忍讓為高。】

  這是教導我們忍讓是世上第一伶俐。

  【進屨結襪胯下。古今真正人豪。】

  『世上第一伶俐』,「伶俐」是聰明的意思。『世上第一伶俐,莫如忍讓為高。進屨結襪胯下』,我們看這雖然只有六個字,但是他用了三個典故,首先第一,「進屨」,這是西漢張良的故事;「結襪」則是西漢張釋之的故事;「胯下」,這也是發生在漢朝,是說韓信他能夠忍胯下之辱。這是『古今真正人豪』,「人豪」是指人中豪傑,也就是說他有不同於尋常的才能以及器識,是指這樣的人。

  這句課文它的意思是說,在這個世界上第一伶俐,就是指的最聰明、最佔便宜的事情是什麼?莫過於忍讓,不是說我們去爭,而是讓。而在古時候,確實有做到這一點的,包括漢朝的張良、張釋之以及韓信,像這些人都是古往今來真正的人中豪傑。

  關於這個課文,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三位人中豪傑他們的典故。首先第一是「進屨」,這個進屨指的是漢朝的初年,有一位賢德之人叫張良,他在圯橋進屨。張良他的傳記是記載在《史記.留侯世家》當中,他是漢初的三傑。有一天他是經過圯下,在圯下圯橋這個地方,他遇到了一個老人家。這個老人非常有意思,看到張良,當時他的鞋子掉到了圯橋的下面,他就跟張良說:「孺子,下取履。」他說「小子,年輕人,你到橋下去幫我把鞋子拿上來。」當時張良覺得很驚訝,本來是挺生氣的,看到這是個老人家,於是他就忍住了,就到圯橋的橋下為這個老人家把鞋子拿上來,並且跪在老人的面前,把這雙鞋子給這老人穿上去。老人就伸出他的腳,就真的讓他穿了,並且笑著揚長而去。

  張良他看了之後覺得非常驚訝,結果就看到這個老人家走過去之後又回來了,然後說了一句話說:「孺子可教矣」,並且跟他約好,說:「在後五日平明的時候,我還會在這裡等你,我們兩個再見面」。張良就感覺到這個老人實在是很奇怪,但是他還是尊敬老人,就跪在那裡答應了老人的約定。結果到了五日平明的時候,張良就到這個地方來等這位老人家,發現這個老人家他已經先行在這裡等候了。他就很生氣的跟張良說:「你跟老人、比你年紀大的長輩約好的時間,你竟然來晚了,怎麼可以這樣?」並且跟他說:「後五日我早上在這裡再繼續等你。」結果到了五日雞鳴的時候,張良又去了,這個老人又比他早到了這個地方。於是老人又很生氣的說:「你看,你這年輕人又遲到了。」然後就跟他說:「後五日我還在這裡等你。」結果到了第三次約定的時間,張良就很早來到了這個地方,就是凌晨的時候就來了。等了一小會,這老人家也到了,看到他之後就很歡喜,他說:「當如是」。就是做為年輕人、做為晚輩,你跟老人約好了時間,你就應該早一點到。這個時候這位老人家就拿出了一本書送給他,並且跟他說:「你要是讀懂了這本書,可以做君王的老師」。並且跟他約好了,十三年之後,在穀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於是這老人家就離開了,沒有跟他再說其他的話了,張良也找不到這個老人。

  等到他仔細的看這本書的時候,發現這本書是太公兵法,也就是說,讀懂了這套書確實是可以輔佐君王如何去治國平天下。張良因為感覺這段經歷非常的奇異,所以他就經常在讀這本書,後來果然就幫助了漢高祖劉邦平定了天下。所以漢朝的興起,劉邦他的帝業的成就跟張良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他是他非常重要的一個謀臣。而張良之所以有這樣的一種學問,是來自於這位老人所傳授的這本書,也就是太公兵法。原來這個老人就是黃石公。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就是看到,一個年輕人如果能夠懷著一種尊師重道、尊敬老人的心,而且也不怕磨難,能夠經受住老人對他的這種考驗的時候,最終他能夠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賢才,這就是張良的故事。

  我們看第二個故事是結襪。我們看這個故事也是發生在漢朝的時代,漢朝的時候有一個賢德之人,叫做張釋之。張釋之他是在漢文帝的朝廷當中做官,他這個官員是一個非常廉潔有守,而且能秉公執法這樣的一個官員,甚至於也不把一些權貴放在眼裡。譬如說,當時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曾經犯過一個過錯,就是他過司馬門的時候不下馬。因為按照當時的禮法,就是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經過司馬門都要下馬表示恭敬。他看到他犯了這個錯誤,他甚至曾經彈劾過太子劉啟。從這裡可以看出,張釋之他是一位非常敢說敢言的正直的官員。他因為這種性格也得罪了朝廷當中的很多人,於是張釋之後來他就想要以生病為理由辭去他的官職,要告老還鄉。

  這個時候有一個叫做王生的老人,這老人家姓王,他是擅長道家的學說,這個黃老就是道家的學說。雖然他並沒有做官,但是在朝廷當中是很有德望的一個老人家。結果有一次,漢景帝就召見了這位王姓的老者,在宮廷裡面召見他,並且讓老人家坐在那裡,旁邊的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全都站著。這個時候,這個老人就跟張釋之說,說我的襪子的帶鬆了,他說你幫我把襪帶綁好。結果想不到,張釋之,當時他是廷尉,張廷尉,也是朝廷的重要的官員,你想老人在朝廷這個大堂之中,眾目睽睽之下,讓這個張廷尉幫他去把襪子的帶子綁好。照一般人來講,如果他對老人沒有恭敬之心,可能當場這個場面就會非常緊張。可是張釋之他是一個敬老愛幼、很有德行的一個好官,這個時候他就跪下來幫這個老人綁好了襪帶。

  等到退朝之後,有人就對王生這位老人說:「您為什麼單單來羞辱我們的張廷尉?」我們想想,畢竟他也是一個朝廷的官員,你讓他跪著在那裡幫你綁襪帶,您這是不是太過分了?結果想不到王生是這樣說的,他說:「我的年紀已經大了,這麼老了,我看到張廷尉這個人確實是一個敢為百姓做主、為國家社稷著想的好官員。我想我這一輩子也沒有什麼機會能夠報答張廷尉對我的恩惠,不知道拿什麼來回報他。現在張廷尉(也就是張釋之)他是在整個朝廷、整個全國是聲望很高的一位大臣,我就故意在大眾的面前來讓他跪在我面前幫我穿襪子,我用這種方式想要提高張廷尉在大家心目當中的聲望跟地位。」在旁邊的人聽到了王生這個老人家說的這一番話,於是就對張廷尉更加的敬重,並且對這位老人家也非常佩服。

  所以我們看到張釋之他就是內心始終是想著朝廷、想著百姓,他的正直也感得這個老人用這種方式,希望讓人們了解他的這種敬老愛老的德行,也同時提升他的威望,這個老人他是這樣的一個目的。所以張釋之就是以這樣的一種德行與風範名垂青史。這是第二個故事。

  第三個故事我們之前也有跟大家分享過,這是漢朝韓信的故事,這是胯下。因為當時韓信早年他還是貧民的時候,他非常的窮困,而且平常連三餐都吃不飽,所以就常常到處去一些人的家裡在那混吃混喝的,所以人們都很討厭他。後來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個年輕人故意羞辱他,他說:「你雖然是長得又高又大,每天走來走去,身上都佩帶著刀劍,但是實際上你是非常膽小的一個人。」於是就侮辱他說:「你要是能把我殺了你就殺了,如果你不能殺了我,你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看了這個場面,於是就從他的胯下爬過去。所有的人都嘲笑他,以為他真的很膽小。可是想不到到了後來他受到重用的時候,就發揮出了他的軍事才能,所以為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三個故事就是進屨、結襪、胯下,這六個字就是有三個典故。其實都是啟發我們,我們不要去逞那種匹夫之勇,而是要有忍辱、忍讓的功夫。特別像前兩個故事,這都是對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要真正恭敬。有時候老人做出一些舉動,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讓人不能理解,但是這個老人也是在考驗這個年輕人,他是不是能夠經受過這種考驗,能不能真正的傳承他的學問跟教誨。所以最後像張良遇上黃石公,黃石公才讚歎他說:「孺子可教也!」像這些古往今來真正的人中豪傑,他並不是好勇鬥狠的人,而是事事都能夠忍讓的這樣的青年才俊。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學者三般要緊。一要降伏私欲。二要調馴氣質。三要跳脫習俗。】

  這裡的『學者』就是指的有心求學的人。有心求學的人,這個「學」當然是指的傳統文化的聖賢學問,有『三般要緊』,就是有三樣重要的事情要重視。首先第一條是要『降伏私欲』,「私欲」指的是個人的欲望、個人的欲念,這些私心、私欲、私情要能夠降伏得住。第二是『調馴氣質』,「氣質」是指人的習性。當然儒家所謂氣質之性,這個是指的後天的一種習性。氣質之性,氣質有偏雜,所以需要加以變化,使其中正而不偏、純一而不雜。所以這是「調馴氣質」。第三是『要跳脫習俗』,「習俗」就是指的風俗習慣的意思。我們知道在社會上,我們說這個禮,我們學禮,禮是指的合理而有節制的個人的行為,或者國家的典章制度。而這個習俗則是社會上長期形成的一種風氣與風俗,習慣、忌諱等等,這個要能夠跳脫習俗。這是對於有心於聖賢之學的人,要從這三個方面加以修身。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句課文:

  【百尺竿頭進步。鑽天巧智多才。饒你站得腳穩。終然也要下來。】

  『百尺竿頭』,這個「百尺竿頭」是指的桅杆或者是雜技長竿的一個頂端。它這是比喻什麼?這是比喻有很高的官位以及功名,或者說一個人他在學問上、在事業上有很高的成就,像這樣的人。「鑽天」是極力鑽謀的意思。『鑽天巧智多才』,「巧智」是指的他有機巧、有謀略。『饒你站得腳穩』,「饒」就是任憑的意思,儘管,儘管你這個腳跟跟底站得很穩,但是『終然也要下來』,就是終究、到底,這是終然的意思,終究到底還是要退下來。

  所以這句話意思是說,即使有的人在學問和事業當中他有很高的成就,並且不斷的進步,他也極力的去規畫種種機巧的謀略,而且多才多藝,這個人他無論是在他的事業的成就上,還是他不斷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上也都很有成就。但是「饒你站得腳穩」,就是你在這個很高的位置上,或者譬如說是政府的官員官位做得很高,或者是說學問做得很好,做到了頂級的教授、學者等等,但是任憑你如何站穩腳跟,最後終究還是要退下來。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一生總是在起起伏伏當中度過的,很少有人說一生沒有經歷任何的挫折,總是一帆風順,這種情況是不多見的。所以我們說是非成敗轉頭空,雖然一個人他要有進取、不斷向上的這樣的一種志向,可是同時對於這個世間的真相也要看得明白。就是我們到了一定的程度,做到了一定的成就的時候,要知道月滿則虧,你看月亮到了十五、十六之後,它慢慢的每天這個月亮就不會那麼圓了,變得愈來愈小。人生也是如此,我們在非常得意的時候常常要想到人的一個成敗,成也好敗也好,這個都是自然的規律,我們對於這些都不能夠太在意,也不能夠太執著。所以老子在經文當中也曾經說過,所謂「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這是功成身退的道理。

  你看在歷史當中,如果我們不能夠體會到聖賢人對於我們的警示,而是春風得意的時候還想讓自己的成就,官位也好、學問也好、身分地位也好,再不斷的提升,而不能夠符合自然之道,想到功成身退的話,往往自己的晚年就很難得以保全。

  所以我們在歷史上也看到,譬如說陶朱公范蠡他幫助勾踐恢復了國家,使得越國得以重新復興,可以說他的功勞是很大的。可是他了解到說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所以他就功成身退,自己立下汗馬功勞之後,他就去隱居去了,開始去做生意。這都是首先有自知之明,也有知人的智慧,他對自己很了解,對於他所事奉的君王也非常的了解,所以他就能夠拿得起放得下,不會去貪戀他的地位、去貪戀他的功名與成就。像我們剛剛所提到的張良也是如此,他幫助漢高祖劉邦最後平定了天下,他的功勞也是非常之大的,但是他之後也是選擇功成身退,最後他才能夠安度自己的晚年。

  但是與此同時,像跟范蠡同時輔佐勾踐的文種,他就是看不清這種世態人情,所以還貪戀他的功名利祿,最後你看他的下場都很不好,韓信也是如此。所以這都是歷史給我們的經驗跟教訓,當我們無論是哪方面的成就,到了一定的高度的時候,我們就要想到功成身退的道理,這樣一個人他的事業也能畫下圓滿的句點,同時讓自己也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可以安度,這個都是聰明的智者他的做法。

  我們看下面這句詩也是很有深意,「人生觀弈二者同」,你看人生就像一盤棋一樣,人的一生就跟你在下象棋的時候所經歷的這些是非成敗是同樣的道理。「人生即置弈盤中」,我們人難道不是就在下著一盤棋嗎?只是說你下得好、下得不好而已。但是下棋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就是對於成敗不能夠放在心上。所以「輸贏勝負平平事」,我們輸了也好、贏了也好,這些都不能太在意。為什麼?「來時空空去空空」,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子,來的時候是空著兩手而來的,走的時候也是空著兩手而去。所以在下這盤棋的時候,就不要太在意我們人生有什麼是非成敗,能夠拿得起放得下,人生的這局棋我們也才能夠真正的下得贏。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有一位很有名的奧運冠軍,她的人生的過程,我們看她為什麼能夠成功?其實就是跟她的這個心態是有關係的。當她還不是非常有名的時候,她對於她的失敗,以及她不斷的走向成功的過程,看得就比較淡。我記得有一次她在一個很重要的國際比賽當中,當時因為心裡的心態並不好,她是一個跳水運動員,當時從跳板上直接就栽進了水裡,在這個國際比賽當中拿了零分。可是她一點都不氣餒,因為她覺得勝敗是兵家常事,反而在這種失敗當中她可以去總結經驗,並且去提升自己的耐力、毅力,以及能夠用一種平常心、平穩的心態去面對她擺在面前的這些考驗,所以她就是心態特別好。後來終於經過她不斷的努力,就在雅典的奧運會當中,她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枚奧運的金牌。但是有了這樣的榮耀之後,我們知道拿了冠軍之後,名聞利養就隨之而來。但是她發現這樣的一種金錢利益的誘惑,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耽誤了她許多的這種訓練,迷在聲色當中、迷在名利當中。所以她還是選擇默默的再繼續的去訓練,接受訓練,後來她就不斷的在奧運的比賽場中拿金牌。到了後來她覺得這人的一生,她已經拿過了太多的金牌,拿到了太多的冠軍。就是說能夠在這種比賽場中得勝,對她來說她已經並不覺得是會讓她非常歡喜的事情,她覺得人生其實還有很多幸福的事要去追求,人生有很多失去的遺憾要去彌補,她也希望能夠把這個冠軍的位置讓更多的年輕人、後來人也能夠去體驗。所以後來她就選擇退役,就跟她的師姐在完成最後一次的比賽之後,就宣布退出了體壇。

  所以我們看一個人他走到人生的尖峰的時候,他能夠想到功成身退,他的人生才不至於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這就是把一種是非成敗都能夠看得淡,用一種平常心去面對人生的這盤棋,才能把這盤棋下得好。

  這句課文我們就分享到這裡,請接著看《續小兒語》六言的最後一句:

  【莫防外面刀槍。只怕隨身兵刃。七尺蓋世男兒。自殺只消三寸。】

  『莫防外面刀槍』,這是說我們不要只想著這外面的「刀槍」是需要防範的,怕的是什麼?怕的是『隨身兵刃』,「兵刃」就是泛指武器的意思。『七尺蓋世男兒』,我們說男兒堂堂的七尺之軀,『自殺只消三寸』,「自殺」指的是自毀身家,是這個意思。自毀身家「只消三寸」,我們說三寸這是指非常微小的事物。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平常人只是知道說這外面的刀槍很危險,需要去防範它,可是卻往往忽略了隨身的兵刃。當然這個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說反而離得愈近的,我們反而卻不知道防範;另外一個理解是像這個註解當中說的,要隨時防著自身的心賊刀兵,說外面的刀槍不可怕,有時候需要防範的往往是自己的內在,是這個意思。「七尺蓋世男兒,自殺只消三寸」,這個三寸,你看堂堂的七尺之軀,男子漢頂天立地,他將來的成就可能都不可估量,可是為什麼這樣的堂堂七尺男兒,他會自毀身家,有的時候往往只是為了一點點微小的事物,這個確實就非常的可惜了。

  我們看到這裡有一段左丘明《國語.周語》當中的引文,就是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你看一個人他要學好很難,如登,就像我們要登一個非常高的山一樣,要歷經辛苦跟艱難;可是從惡如崩,要學壞卻很容易。所以這個意思就是勉勵我們,要勤勉向善、與人為善,而不要去與人為惡,是《國語》裡面「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這句課文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後面我們來談一下這個結語。結語我們之前在學《小兒語》的時候也跟大家分享過。其實也就是說我們學習了這麼長時間聖賢的道理,最重要的還是對於我們所學到的這些理論,都要能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去落實,這個也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看到呂先生不斷強調的一個重點,所謂「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憨山大師也曾經說過:「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間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這個《費閒歌》最開頭這兩句就是啟發我們,這些聖賢的道理講起來容易,可是做起來難。我們看這些話雖然是標著《小兒語》、《續小兒語》這樣的一個篇名,看起來是給小朋友聽的,可是我們想一想,真的要把它落實,不要說落實,真的對於其中的理有所體悟的話,可能我們人生走到八十歲、九十歲的時候,都不一定能夠真正了解其中的深意。所以說我們學到的這些學問,只有切實去落實跟體會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真正的領受它深刻的內涵。

  我們也跟大家分享過,鳥窠禪師他在唐朝這個時期,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大德。他後來是住在一棵大樹上,為什麼叫鳥窠?就是他住在一棵大樹上,就好像鳥在上面築巢一樣。所以在唐朝的時候,白居易當他在杭州任職的時候,就曾經來向鳥窠禪師請教,當時他看到鳥窠禪師住在大樹上,他就跟禪師說:「您住在這個地方會不會很危險?」結果禪師反而跟他說:「太守的危險尤甚。」因為當時白居易是杭州的太守。我們想想看,禪師不覺得自己住在樹上是危險的,反而覺得白居易自身的處境更加的危險。這就是我們之前在學習馮道這一段公案的時候所談到的。

  之前曾經跟因緣生老師也討論過這個問題,說為什麼馮道在五代這個時期事奉過那麼多的君王,而且後世很多人都看不清楚他到底是聖賢人還是奸邪的小人。後來雪公老人在講解《論語》的時候,對於馮道其實是非常肯定的,說他雖然是事奉了這些君王,但是在五代時期,這些君王大多數還都是昏君,他是在宰相的位置當中,在皇帝的身邊,念念的都是為百姓來著想。所以其實他是一個聖賢之人,但是後世人看不懂他,所以往往對他負面的評價很多。

  當時因緣生老師在講述馮道的這一段典故的時候,他也有特別跟我們談到,他說你看像你看京劇「趙氏孤兒」,你就能體會到一個人生的道理是什麼?人死了容易,活著難。你看人活著的時候,在這個位置上戰戰兢兢,伴君如伴虎,雖然你念念的想為老百姓做點事情,但是自己卻常常會處在危險當中。這就是這個地方鳥窠禪師所談到了,你看我住在樹上危險,實際上我安全得很;你太守天天在這官場上,一下子起來,一下子又下去,你這個處境才是真正的危險。當然禪師說的這個意思更深了,「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耶」。

  所以我們人生其實我們能夠體會到,當我們沒有真正的去遇到儒釋道的這些聖賢人的教誨的時候,可能我們人生常常處在一個很危險的境地,自己還覺察不出來。就像我們說到的東北的這位企業家的例子一樣,你看他還沒有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雖然生意做得很好,他在東北的企業,每天的客流量,就是他這個商場每天至少有五萬人,這是最少的,多的時候到十萬人在他的商場當中進出。但是人生當他沒有遇到傳統文化、聖賢教育這盞明燈的時候,你看人生雖然有的是金銀財富,可是還是時時處處在險境、在困難,還要經歷人生這麼大的挫折,後來得了重病。所以說我們有機會能夠遇到聖教,這是人生的大幸。

  當時白居易就請教鳥窠禪師,用什麼話可以來概括佛法的大意?這時候禪師就教導他,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禪師就用這八個字來概括了佛法的大意。這時候白居易聽了之後就哈哈大笑,他說:「您說的這個話,連三歲的小孩子他都說得出來」。我們知道小朋友在古時候從小是接受家庭的教育,可能二歲、三歲的時候,父母親就已經教會他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們要說現在三歲的小朋友,他就不一定能夠回答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的話了。古時候小朋友從小受的教育非常好,所以他說三歲的孩子都講得出這個話。鳥窠禪師就跟他說:「三歲童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有些話你三歲雖然講得出來,但是可能到了八十歲都不一定能夠做到。白居易聽了之後非常的佩服,覺得禪師說的很有道理。所以後來他也就經常來找鳥窠禪師,他來尋師訪道,來向他請教佛法的大意和人生的這些學問。

  所以這個事情其實就是啟發我們,前面所學到的這麼多,我們可能現在的階段只是學到一種口耳之學,是一種記問之學。如何它能夠成為我們人生真正的一種智慧,以及我們人生真正去行之有效的一個妙方,可以指引我們人生走向幸福的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些道理真正的在生活當中把它做到。

  我們看到最後這一幅墨寶,這是師父上人所寫的:「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機」。我們用這幅字來做為《續小兒語》的一個結語、結尾。身為一個中國人,老祖宗所留給我們的,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道統跟文化,這個是我們民族之魂,只有真正的學習這個文化、落實這個文化,我們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這個文化要貫徹落實,要通過什麼來實現?最重要的就是要通過教育。所以教育是文化的生機,這個話一點都不錯,一切都是教學為先。

  所以我們在前面學到,一個聖賢人他跟常人有什麼不同?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兩點:第一點就是勤於講學,我們勤於把這些聖賢的學問能夠把它介紹給社會大眾,這是自利而又利他;第二條是勇於改過,就是我們勇於認識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聖賢人跟平常人的不同。所以這個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從這裡可以體會到,就是要勤於講學,並且勇於改過,我們日久天長慢慢的也能夠有聖賢君子的氣分,這個是我們的人生確實是非常美好的一個開始。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續小兒語》就為大家分享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