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續小兒語-第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續小兒語》六言,我們從第一冊第十三頁倒數第四行開始看起:

  【改節莫云舊善。自新休問昔狂。貞婦白頭失守。不如老妓從良。】

  昨天我們學習到這一句課文,這是教導我們,在違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不要希求用過去所做的善行來掩飾、辯解;當別人改過遷善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去揭人家過去的瘡疤。一個貞婦如果她到老年不能夠守節,還不如一位最終能改過自新,脫離原來的生活而嫁人的娼妓。那是這句課文的意思。

  我們昨天講到,在《論語.子罕》篇當中,孔老夫子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我們今天就再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段《論語》的課文。

  雪公老人在講解《論語》的時候談到,這個地方說的「譬如為山,未成一簣」,這個「簣」字它是指的盛土的一種器物,是用來裝土的。「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這是說我們知道這個山它是很高的,它的組成成分也是泥土跟石塊。在《中庸》當中說,山是一拳石之多,佛經當中說是「和合相」,這個意思是相同的。一座山,譬如說要把這座山堆積起來的時候,例如說要堆成十丈的假山,要堆成這麼高,需要一百簣土才能夠堆積而成,可是我們在堆山的過程當中,如果有人是半途而廢,譬如說我們只堆到九十九簣就停住了,也沒有辦法把它堆積成山。就譬如說有人在掘井的時候,每次距離這個泉水只有一點點的地方,可是他每次沒有挖到這個泉水就灰心喪志,不願意再繼續做下去,就另外再找地方再去挖,結果挖了很多的井,還是挖不到泉水,這就是說他去挖的這個深度還不夠,堆山也是一樣。

  雪公在這裡談到,我們要堆積這個山,就好比我們要成就一個事業的時候,那是什麼人讓這個山沒有辦法堆到十丈高的高度?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半途而廢的話,那麼前面所付出的努力也就白費了,這件事情也就無法成功,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

  下一句說「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這是說又如平地,我們在平地上面倒上一簣土,雖然這簣土是非常少的,但是我們把這個土堆在平地上,我們可以想像這個地就已經不平了。這一簣土的高度,我們如果還要繼續往上增加,也是我們自己的力量所使然。這個「進,吾往也」,也就是說,進是再加上的意思,我們接著去再鏟一簣土的時候,這就成了兩簣土。

  所以從這兩句經文我們可以體會到,無論是做什麼事情,全是在於我們自己,無論我們是要做成大事還是要做成小事。在這裡雪公就比喻說,譬如說是賣花生,譬如說我們一天賺兩塊錢,你看這就多了兩塊錢。如果我們不肯努力,覺得這是小本生意,很辛苦,連這個工作也不肯去做、不肯去賺,就連這一塊錢也賺不著了。所以這裡其實也是一種比喻的方法,它是在形容什麼?就是形容我們一定要努力的向學、向道,要勤學,所以這是一個勸學的意思。

  沒有任何一個人都是生而知之,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是學而知之。所以來到這個世間,我們前面學到,確實是要活到老學到老。我們學前面《論語》的經文也看到,「好仁不好學」、「好知不好學」、「好信不好學」,它都有弊病會產生。所以這個地方也是勸我們要努力向學,聖賢的學問我們也是要一點一點的去學習、去體會跟落實的。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這點點滴滴的功夫,我們每天認真的向學,認真的反省自己的過錯,勇於改正自己的過失,我們在《小兒語》跟《續小兒語》裡面學到的這些道理,就能夠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立身處世的一種原則,變成我們的生活跟行為。

  這句課文我們就補充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課文:

  【自家痛癢偏知。別個辛酸哪覺。體人需要體悉。責人慎勿責苛。】

  這句課文,『自家痛癢偏知』,這個「痛癢」是指的它分為痛跟癢,其實就是比喻的人的疾苦;「偏知」,這個偏是特別的意思。『別個辛酸哪覺』,「辛酸」也是包括辛跟酸,這個辛是辣的意思,辣味的意思,酸則是指的酸味,這裡是用辣味跟酸味來比喻一個人他悲苦的這種心境、這種心情。『體人需要體悉』,「體悉」,悉是詳盡、全部的意思。我們在體諒別人,應當要設身處地的去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量,要了解他的苦衷。『責人慎勿責苛』,這個「苛」是非常嚴厲的求全,並且是指責別人的過失。也就是說我們在責備別人的時候,千萬不要責備太過。

  所以對於這句課文它的意思是說,首先「自家痛癢偏知」,你看我們這個也是人之常情,一個人他對於自己所經歷的疾苦,自己總是特別的了解、特別的知道,可是對於其他的人、對於旁人他們所遭遇的悲苦,又哪裡能夠稍有覺察?換句話說,別人有痛苦的時候,我們往往覺得這種情況並不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自己內心反而不痛不癢,不能夠覺察。所以體諒別人應當怎麼體諒?要能夠設身處地的去為對方來著想,能夠詳盡理解、了解他的苦衷。而責備別人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也就是換句話來講,我們對於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有時候我們不能夠體會到別人的承受能力,雖然他這件事情確實做錯了,需要把它指正過來,但是如果我們指責得太過,那也就是超過了他內心、身心所能夠承受的範圍的時候,可能效果反而是適得其反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加在其中,非常嚴酷的去指責別人的過失,而不考慮他的情面,不考慮他的承受能力,這樣也達不到我們想要對他勸諫的一種效果。

  說到「自家痛癢偏知,別個辛酸哪覺」。記得昨天我們看到成功大學的王偉勇教授來跟師父上人見面,一起聊天、一起吃飯,期間他就談到師父對於他的一個啟發。他說,因為一方面在成功大學任教,還要接著帶一些博士生跟碩士生;另一方面又應英國漢學院的邀請,他有時候還需要到英國去講學。他覺得像他已經到了退休年齡,要飛十多個小時這樣的路程,就感覺到很辛苦,下了飛機還要轉車從倫敦再坐到蘭彼得,他就感到自己年紀大了,這樣子飛來飛去很辛苦。但是他很訝異,像師父上人九十三歲的高齡為何還能做到這樣,非常辛苦的在歐洲、世界各地弘法。師父上人就教導他一句話,他說:「要多為別人想,不要為自己想,當我們多為別人想的時候,我們自己這種辛苦、這種難受自然就置之度外了」。所以我們就是看到一位長者他的心胸氣度,以及念念為他人著想的這樣的一種心量。

  昨天兩位老人家也談到,說年紀大了,確實有很多苦處。當然王教授他是用閩南話來講,說一個老人的年紀大的狀況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聽起來雖然風趣,但是背後裡也感受到一個老人的辛酸。這個話翻成普通話意思就是說,年紀大的人晚上就很難睡得著覺,白天早早的就起床了,坐在椅子上可能一會就睡著了。他是通過各方面來描寫一個老人生活方方面面的這種不同於年輕人的狀態。所以我們看到特別是跟這些老人在一起的時候,真的是要時時體諒到老人的這種苦,我們年輕人要將心比心,能夠了解老人的苦處,能夠照顧到老人種種的需要。

  所以前一段時間,看到有一位師兄他在為老人泡腳、洗腳的時候,我在旁邊看到,就覺得非常的受感動。我看到他在為師父上人泡腳,非常的細緻。首先,水溫一定要把它涼到恰到好處。因為他常常泡,他也了解師父比較習慣什麼樣的溫度,所以提前就把這個溫度把它測量好。但實際上腳要進去的時候,還要常常去探一下,用自己的手去探一下它這個熱度老人能不能受得了。同時就是把著老人的腳也還要在水面上試幾次之後,確認他不會燙到,然後才把腳放進去。當然這個泡腳的水裡面也有放一些中藥,對於身體比較好的一些東西放在裡面。等兩隻腳放進去之後,再拿毛巾把膝蓋把它蓋好。因為常常泡腳會是在冬天,冬天的早晚比較冷的時候,不要因為不小心又著涼了。毛巾蓋好之後就泡一段時間,他們時間也掌握得剛剛好。就是泡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就開始把手放進去,開始去給這個老人腳的各個部位按摩。

  按摩之後,腳要出水的時候,離開這個水面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就怎麼擦腳也是有講究的。之前我們是跟一個中醫師,看到他來教我們怎麼照顧老人。譬如說你在擦腳的時候,一般人只是把表面上的水把它擦乾,但是他擦完了之後,還要接著把腳趾縫之間的水也要把它用毛巾,一個縫一個縫的把它擦乾。因為這樣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講,如果趾甲之間的這個縫隙還留有水的話,它其實濕氣、寒氣還是會進到身體裡面的。然後擦好了之後,再用一個可以滋潤皮膚、保養身體的精油在腳上再擦一遍,這樣才開始穿襪子。

  所以當時我在旁邊看他這樣子照顧老人,給老人泡腳,看到這個過程非常細緻、非常認真,也非常體貼,看了之後特別的受感動。所以我們知道,人年紀大的時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需要年輕人來照顧,做為年輕人,更要體諒到老人的需要、老人的苦處。

  對於這句課文,我們在《論語》當中也有看到這樣的兩句話。首先是在《論語.衛靈公》當中,子貢就向夫子請教一個問題,他說:「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換句話說,孔老夫子,有沒有哪句話我們是可以終身來奉行的?這是學生向老師請教。孔子就回答他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是記載在《論語.衛靈公》當中。《論語.雍也》還有一段話談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對於這兩句課文,我們也來看看雪公老人的講解,首先是在《論語.衛靈公》當中的這一段話。子貢問孔子,我們知道子貢他是善於言語,這時候他有一個問題就來請教他的老師。當然這是學生對老師很敬重,老師也很善於因材施教,你看夫子教化,有時候這個話一句、二句,或者是只是幾個字,但是都是夫子教學思想非常核心的一個要義。所以子貢就請教老師,說「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貢問的是一言,這個一言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個字的意思。要請老師來概括,說老師,您的教學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來概括您教學的思想,而且可以讓我們終身來奉行的?我們想一想,如果是學生問我們這個問題,我們會怎麼回答?可能答案也會有很多。夫子在這裡就回答說:「其恕乎!」夫子就是用一個寬恕的「恕」字。

  所以昨天我們有跟大家分享到,師父上人有概括孔孟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仁義忠恕」,「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忠恕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夫子在這裡回答是用這個「恕」字,就是寬恕的恕。

  接著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曰:其恕乎」,這個「其」就是它的意思,所問的一言。老師在這裡也不是完全用的一個肯定辭,這個口氣很活。如果一個人能夠學會寬恕的「恕」這個字,學會的話,一輩子都能夠奉行,一輩子也都能夠在處事待人接物的過程當中用得到。

  所以雪公談到,孔夫子所主張的這個「仁」,所謂「孔曰成仁」,這個仁的標準是比較高的,所以要談到仁這個深義的話,是不太容易去把它講清楚、講明白,可是這個「恕」就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容易講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我們自己不喜歡的、受不了的,千萬不要把它用在別人的身上。譬如說我覺得我用這個話講給別人聽,或者說我去指責別人、批評別人的時候,同時就要反思,這個話如果別人這樣來跟我講,我受得了受不了?能夠有這種同理心,將心比心這樣的心態,我們平常說話、做事就能夠處處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別人的需要。所以恕這個字,它在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

  下一句經文是在《論語.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什麼是仁?我們說仁這個字它就更有深度了,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立是樹立的意思,自己能樹立起來,成了人比得什麼好處都大。己欲立,也就是說先在自己身上先把自己立起來再說話。換句話來說,我們做什麼事情,自己要先做到然後再說。能先做到再說,或者我們說了之後一定會把它做到,這個是聖賢人的行為。所以我們自己能夠先做到己欲立而立人,什麼事情我們自己先做到再說,自己能夠做到這樣,在家庭當中,從父子、兄弟,這些親戚朋友,以及我們出門在外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人,從近到遠,我們就能夠把聖賢所教給我們的這些德行,這些根本都能夠在自己的身上落實。

  所以說雪公這段話其實是啟示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從自己的修身開始做起,從修身才能夠齊家,齊家才能夠治國平天下。所以一定是從近到遠的,如果近處自己沒有辦法做到,要求別人去做到,那是很難的。同時,我們立德的根本也是由近而遠。就譬如說我們孝道如果不能夠落實的話,我們說要忠於國家、忠於人民,這樣的情操它也是沒有根本的。總之,一定要從父子有親這種孝道開始落實。所以這個立字是非常重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達就是通達的意思。「能近取譬」,先在近處找譬喻,可以算是行仁的方法了。所以這個課文都是教導我們要從近而遠這樣的一個道理。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快意從來沒好。拂心不是命窮。安樂人人破敗。憂勤個個亨通。】

  『快意從來沒好』,這個「快意」是指心情舒暢、稱心如意。『拂心不是命窮』,「拂」是違逆的意思;「命窮」則是表示一個人他處處不得志,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達到他所希求的。『安樂人人破敗』,這個「破敗」是指的殘壞衰敗的意思。反過來說是『憂勤個個亨通』,「憂勤」是勤勉,人總是生活在憂患當中,勤勉不懈,擔憂思慮,這樣的人反而是個個亨通,這個「亨通」就是做什麼事情都非常順利的意思。

  所以這句課文是教導我們,所謂「快意從來沒好」,如果我們在生活當中、在人生當中,方方面面、在在處處都非常的稱心如意的話,最終是沒有什麼好的結果的。其實這樣的一個邏輯我們可以回溯到之前我們學到的那段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看這禍福是相倚的。這個也是我們人生跟宇宙之間的一種自然的規律,所謂否極泰來、禍福相倚,跟這裡所說的這種邏輯是很相近的。

  所以一切事情如果我們處處都稱心如意的時候,一個人他就會死於安樂,他就不知道勤勉上進,往往就不會有好的結果。可是如果他處處都是違逆不順心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也不要去怨恨說,為什麼老天爺對我這麼不公平?我這一生的命運為什麼這麼坎坷?千萬不要這樣想,所謂違逆不順心亦不是命運不濟。我們看,之前我們學到袁了凡先生他一生的經歷,你看如果他不是遭遇到這麼多的人生經歷的時候,他怎麼會想到要去努力的改正自己的命運?包括有一篇文章叫《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真的是因為這個人生好像表面上在讀聖賢書,實際上時時刻刻所做的都是表面功夫,最後導致這一生當中窮困潦倒,妻子兒女、生活的一切都非常的不順利。最後他們也都是在這種逆境惡緣當中,激發了他們要改造自己命運的一種勇氣。所以當我們遭遇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也許在這種逆境惡緣當中,我們反而勇於去突破自己的這種困境,改正自己的缺陷,也許我們的命運就能夠得到很大的改善。

  下一句是談到,一味的貪圖安逸享樂,終將失敗,這就是「安樂人人破敗,憂勤個個亨通」。所以我們確實是要居安思危,當一個人生活在順境,在很安逸的環境裡面,人還是要頭腦清醒,提高警惕,不能沉溺於眼前的順境。所以這裡教我們,知道憂思勤勉、防患於未然,這樣的人都能夠通達順利。

  這句課文,我們小時候學習國文的時候,都有學過《孟子.告子下》的一篇文章,通過這篇文章,其實我們就可以深深的體會到什麼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看孟夫子在這篇文章當中,最開始是例舉了一些古來的這些聖賢人的一個例子,「舜發於畎畝之中」,我們看舜王,就是大舜,他最開始是在歷山耕田,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才開始被堯起用,後來繼承了堯王的王位,所以最開始他也是在田間耕種的一個農夫而已。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傅說他原來是在傅巖這個地方替別人築牆。他是以傅為姓,就是因為他用這個地名來做為他的姓。後來他遇到了殷王武丁,商王武丁把他任命為宰相。這是他飛黃騰達的時候,可是當年他也是在替人家築牆、蓋房子,蓋牆,過這樣子辛苦的生活,最後變成一國的宰相。

  「膠鬲舉於魚鹽之中」,最開始膠鬲是賣魚、賣鹽的,後來是周文王把他推薦給了紂王,後來膠鬲又曾經輔佐過周武王。

  「管夷吾舉於士」,管仲他本來是齊國公子糾的臣,在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和公子糾在爭奪君位的時候,公子糾失敗了,就被人押解回國。後來因為齊桓公知道他很有才幹,所以就任命他為宰相。所以你看他是「舉於士」,這個士是指的獄官的意思,是從監獄獄官的手上釋放出來,並且被齊桓公給任用。

  「孫叔敖舉於海」,你看孫叔敖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後來楚莊王知道他很有才能,原本孫叔敖是在海邊隱居的,所以楚莊王後來知道他很有才幹,就任命他為令尹。

  「百里奚舉於市」,這個百里奚就是春秋時期虞國的大夫。虞國滅亡之後,他被人俘虜,從晉國到了秦國,又逃到楚國,後來是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回來,任命他為大夫。所以說是舉於市,這個市就是集市的意思。

  前面孟夫子就舉了幾個古來的這些古聖先賢,他們最初人生都是很不得志的,到後來才被人發現他的才幹之後,才得到了重用。

  所以第二段這裡就是《孟子》裡面非常有名的一段話:「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個就是一個人他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看上天如果要下達一個重大的使命給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往往他在一生當中就要經歷過很多的考驗,「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讓他人生的種種經歷都經歷過了,方方面面,才使他內心的力量真正能夠強大起來,也使他的性格能夠堅強起來,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就能夠磨鍊出一種別人所不具有的能力。

  下一段文這是總結,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就是我們這句課文當中說的,「安樂人人破敗,憂勤個個亨通」。

  所以這段話是在《孟子》的經文裡面所談到的。這裡是讓我們可以體會到,確實一個人他要成功,他是要經受過很多順逆境界的考驗,但是在這個境界當中,我們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而毫不動搖,一直始終堅持在這個順逆境緣當中不斷的去磨鍊自己的能力,終究是能夠走到成功的那一天。

  所以我們看到有許多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拿到金牌,人們往往只是看到他奪冠之後的這種閃亮的一面,可是在這個成功的背後,有多少的磨鍊、多少的失敗的這種歷程,他都能夠經受過,之後才能夠走到人生的巔峰。

  所以我們曾經看過一個奧運的冠軍他就談到,最初他的心理素質也不是很好。他是從事於跳水這項體育活動,最初他學跳水的時候還很怕水,根本都不敢進到水裡面去。後來教練不斷的發現他的才能,並且讓他在這種訓練當中不斷強化自己的能力,可是他的心理素質在整個比賽的過程當中還是沒有辦法保持得很穩定。甚至於在一次國際比賽當中,他整個人就從跳板上掉到水裡去了,當時是得的零分。可是這個過程它並沒有讓他灰心喪志。一個人他既然要希求成功,他也要具有一個面對失敗的勇氣,這是我們從這個運動員的身上看到的一種精神。當他面對失敗的時候,他是內心非常坦然,就是把成跟敗都沒有看在心上,而是始終如一的堅持去訓練。所以到最後,他從心理的穩定到他整個技能的這種成熟跟提升,所以他從雅典奧運拿到冠軍之後,一直就不斷的拿了很多的世界賽事的金牌。

  到了他一個體育生涯的巔峰的時候,後來他就宣布退伍,那個時候他覺得自己其實對於走上奧運冠軍的獎台,這樣的一種榮耀,其實他已經把它看得很淡,他覺得應該也把這個榮耀讓給更多的年輕人、後來的人。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人他能夠成功,其實他的心態是一個很大的關鍵,也就是說,當他還沒有成功,他要面對很多失敗的時候,他不會氣餒。而等到他成功,又走到人生的一個巔峰的時候,他又能夠急流勇退,希望把這個榮耀能讓更多的年輕人、後來者去感受跟體會。

  我們再來看看《論語.衛靈公》當中這段課文,「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個是啟發我們,雪公老人在講這段的時候也談到,一個人他不能夠只管著現在,你看我們要對未來有深謀遠慮,而且要居安思危,所以不能夠只是維持在現前的狀況,要為未來做準備,所謂未雨綢繆。所以雪公在這裡談到,縱使一個人他學到大儒,但是他學不到孔聖人的境界。就是包括顏回,雖然是孔老夫子他最為得意的一個學生,但是他和夫子的德行還是有差距。所以雪公談到,後來的大儒也只是將人做好而已。

  為什麼我們現在要學習像《聖學根之根》、像《論語》這些古聖先賢的教誨?所謂是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現在生活在這個世間,確實也要為明天來著想,要為明天做好一種人生的規畫、一種籌劃。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深謀遠慮,而只是安於現狀的話,到了未來也就很難經受住未來的種種的考驗。所以一定要有深謀遠慮,要想到明天、想到後天,要有這樣的一種遠見。

  所以人要是沒有遠慮,則必有近憂。雪公在這裡說得更直接,他說:「沒有遠慮,對未來沒有充分的計畫打算的話,不但後來會麻煩,眼前可能就過不去。」就是沒有遠慮,近處就會有麻煩,這是孔子所說的。

  我們看到這幅是師父上人的墨寶,八十八歲的時候寫的,也是很有啟發性,說「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我們人生遭逢到逆境惡緣的時候,我們也要心平氣和的去承受。為什麼?因為我們了解這三世因果的道理,知道這樣的磨礪是在消除我們的業障,讓我們把這些業障消除之後,福報就現前了。而「處順境隨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你看我們在順境善緣當中,我們也不貪戀這樣的一種境緣。這是一個人他順心如意的時候,這個時候也不能夠滿於現狀,也不能夠貪求現前所得到的福報,福慧全現。所以「災消福來」,其實也是我們在順逆境界當中的一種心態,要保持得正,才能夠得到災消福來的這樣的結果。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兒好何須父業。兒若不肖空積。不知教子一經。只要黃金滿室。】

  『兒好何須父業』,這個父業是指的父母親所留下來的家業、事業。一個孩子,如果他是德才兼備,可以自立自強的話,並不需要祖上父輩給他留下來這些產業,他自己也能夠發展得很好。這是從正面的角度來講的。下一句是從反面,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孩子,這個不肖是指他的品德和才能都不如他的父親,『兒若不肖空積』,「空積」就是說雖然積累了很多財產,但是還是沒有用處。『不知教子一經』,這個「經」就是指的經典的意思。所以我們在《三字經》當中說,「人遺子,金滿籯」,你看很多的父母、祖父母也好,都想著要把財產留給自己的兒孫,而「我教子,唯一經」。這個是《三字經》裡面的一段話。

  換句話說,這個作者他的想法跟一般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他希望用一部經典,用聖賢的經典來教導自己的兒孫,好好的讀書,好好的用功,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你看這樣的父母都是有深謀遠慮的,而不只是想給兒孫積累很多金銀財寶。所以說「不知教子一經,只要黃金滿室」,這個是一般人很難避免,做為父母疼愛孩子,總是希望多給孩子留下一些產業。但是有深謀遠慮的父母,他在教育兒女的這個角度和方向就完全不同。

  所以這句課文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如果一個子孫他能夠德才兼優,他何必又依靠父輩所留下的家業?我們知道人非生而知之,一個兒孫他能夠德才兼優,這也是教育教出來的。換句話來說,這句話就是教導我們,對於兒孫、對於子女的教育,是比給他留下家產、家業還要來得重要得多。

  下面說「兒若不肖空積」,就是說一個子孫如果他的德行、他的才幹比不上自己的父親,積下再多的財富,最終也會被他揮霍一空。父母親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做老師的教導子弟,也是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教導子女總是希望一代比一代的德行能力更強,這個家道才會興旺。可是反過來,如果父母親只是知道給孩子留下更多的財產讓他享受,而不是從小就給這個孩子施以很好的教育,讓他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賢德之人的話,縱使積下再多的財產,最終也會被敗家子把它揮霍掉了。

  我們之前講課,在講專題課程的時候,也曾經分享過一個例子,就是有一家很大的公司,這個企業是經營得非常好,父母親辛辛苦苦做的這家企業,在食品行業裡面算是非常標杆性的一家公司。可是後來因為父母忙於賺錢,就沒有特別注重孩子的教育,所以後來辛辛苦苦經營賺來的錢財,卻被自己的孩子一天當中就賭光了。後來這家公司名字還存在,可是老闆已經換人了。所以你看,如果不重視子女的教育,你給他留再多的財產,最後還是會被他揮霍掉。

  所以可惜世人都不曉得教導子孫研習經典來獲得安身立命的方法,反而汲汲營營的去追求滿屋子的黃金。我們說確實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許多父母親雖然了解這個道理,但是確實在實際上帶孩子的時候,可能還是覺得這個黃金比教他經典更重要,現代很多父母觀念上還是很難轉變過來。

  我記得因緣生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也非常的有趣,很發人深省。他是談到之前賢公和尚曾經跟他說,你姓張,他說張這個姓可是個大姓。一般人覺得說趙錢孫李這是大姓,怎麼張姓會是大姓?賢公和尚就談到,因為在中國的歷史上,皇帝除了冊封孔老夫子的後代之外,也還會冊封張天師,所以張天師也在古時候很受到皇帝、受到朝廷的尊崇。

  有一個故事就是跟張天師有關係的。在中國有一個地方叫吳橋,我們以前有看過吳橋的雜技,那個是雜技之鄉。之前在吳橋這一帶就有一個尚書,這個尚書他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非常奇怪,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樣。這個孩子生下來,在家裡父母親在帶的時候,因為這個尚書也是老來得子,對於這個孩子就特別的溺愛,這個孩子每次只有聽到瓷器打碎的聲音他才會笑,才會停止哭泣。而且必須聽的是官窯的這種瓷器,一打碎,這個孩子就不哭了。後來父母親為了疼自己的孩子,看他總在哭,就去到處買官窯的細瓷,然後打碎給他聽,這個孩子就安安穩穩的,就挺高興的。

  後來這夫妻兩個就合計,說這個孩子是這樣的性情,將來他就把自己家裡的財產算一算,就看看說到底還剩多少錢夠這個孩子來揮霍。所以他就把這個錢藏在了家門口的大門,藏在牆裡面,然後修了一道門,非常小,這個門小到棺材都出不去。老兩口就想了,以後這個孩子萬一沒錢用的時候,父母親過世了,棺材要出這個大門的時候出不去,他把門一拆開就能看到這些金銀財寶,也就夠用了,夠他長大之後再繼續享用這些財產。

  結果到了這尚書他夫婦倆去世的時候,果然在送葬的時候這個門就出不去,因為當時修得特別小。後來他的兒子就搭了一個天橋,就跨過那個門把棺材給抬出去了。所以最終他還是不知道父母親給他留下這些金銀財寶,都藏在這個大門的牆的裡面。後來這個孩子自己就出去討飯,當一個叫花子。

  有一天張天師就經過了這個孩子討飯的地方,看到這個孩子,他就朝他拜了幾拜。旁邊的人看了很奇怪,就說,這個張天師在朝廷裡面見到皇帝跟大臣都不拜的,為什麼對這個孩子還禮拜,這麼恭敬他?張天師就跟他們說:「你不知道,這個孩子他是天上的散財童子下來的。」換句話說,就是吳橋的這個尚書他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揮霍、比較浪費的人,結果感得生了一個敗家子,專門就是來破他的財的。

  當然,這個故事也是給我們一種啟發,也就是說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重品德、才能方面的培養。如果只是想到要留錢給子孫,如果這個孩子他本身沒有足夠的德行跟能力的話,這個財產到後來可能也都會被他揮霍一空。甚至於因為他覺得自己這種生活條件太好了,不用努力他也可以坐享其成,所以反而因為這種優越的環境,讓他缺少了增長自己的能力、智慧的這樣的一個機會,反而對於孩子是不利的。

  所以你看司馬光先生也曾經說過:「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你給孩子留下財產,他不一定能夠守得住這些財;「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有的兒孫,父輩留下來的書,他未必願意去讀,所以說「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百年長久之計。我們知道,如果我們一生行善積德,念念為眾生著想、為百姓著想,我們積了十世之德、百世之德,相應的必然會有十世子孫、百世子孫守之,這是我們在《了凡四訓》當中學到的。所以說古來的有遠見的父母,也都是希望給孩子能夠留下很好的德行、能夠庇佑子孫,將來也能夠效法祖先之德,還能夠延續著這個家道跟家風,讓這個家庭能夠代代相傳,都能夠繁榮興旺。

  在林則徐先生他們家的祠堂當中也有這樣的一副對聯說:「子若強於我,要錢做什麼;子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確實這些都是有遠見的父母他們的經驗之談。

  《朱子治家格言》說:「居身務期儉樸,教子要有義方。」這個也跟我們這句課文意思很相近。

  我們接著來看下面這句課文:

  【君子名利兩得。小人名利兩失。試看往古來今。惟有好人便益。】

  這裡所說『君子名利兩得』,「君子」是指一個人他的人格很高尚,而且是才德出眾之人。『小人名利兩失』,「小人」則不同,他是跟君子相對的,也就是說一個人他的品格很卑劣,這是小人。『試看往古來今』,這個「試看」就是請看、且看的意思,有探究其事及參考的意思。『惟有好人便益』,這個「便益」是方便、利益的意思。

  這句課文是教導我們,正人君子你看他人格非常的高尚,品德很出眾,所以他並不去追求這些蠅頭小利,但是他卻能夠流芳百世,他的典範也能夠利益一切的眾生。反過來,小人,這是說品德很卑劣的人,他往往只貪得眼前小小的利益,但是可能千年萬世都會被人唾棄、被人謾罵,所謂遺臭萬年,所以名跟利這兩方面都是得不償失的。且看從古到今,只有好人能真正佔到了便宜。

  所謂是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則是冤枉做了小人。這是勸勉我們,你看君子他雖然可能眼前吃了一點虧,你看他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起來好像跟世俗之人格格不入,但是他的德行、他的典範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多少年來,人們還會懷念他、緬懷他、學習跟效法他。所以君子是我們要學習跟效法的一個對象。而小人你看他眼前雖然得到名利,可是其實是得不償失的。也就是說,任何事情,我們要從遠處看,從長遠的地方來著想、來著眼,而不能夠只看眼前。只看眼前,你會覺得小人當道、小人得利,好像這個君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好像處處吃虧、處處讓人。但是其實人的眼睛是這樣看,可是實際上從長遠的角度上來看,小人得到眼前小利,卻恰恰是得不償失的。

  師父上人常常教導我們要落實四好,這個四好包括第一是存好心。我們說四好就是好人的一個標準,首先是存好心。我們的心要存什麼樣的心?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同虛空,量周法界。當然這是佛門裡面的一個標準,就更高了。做為普通人,我們就是心能夠達到孔老夫子這種止於至善的標準,那也是非常了不起了。第二是說好話。說好話在佛門裡面包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柔和誠諦。第三是行好事,行好事是把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以四依四攝落實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做好人則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換句話說,我們能夠做到這四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在儒家來講就是聖賢君子,在佛家來講就是佛菩薩的境界了,所以這四條是非常重要的。

  這裡說君子跟小人之差別,在《論語.述而》篇當中也有這樣的一句經文,這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也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其實是冤枉做了小人。鄭玄在註解當中說這個「坦蕩蕩」就是寬廣的樣子。鄭玄註是如水沒有邊際,非常寬廣;坦則是平坦,心裡是很平正,不高也不低;坦蕩蕩,這個蕩蕩就是非常寬廣,心裡沒有事,這是君子的氣度。而小人則是「長戚戚」,這個戚戚就是他內心很惆悵的意思。這個說的都是他的內心,而不是說他表現在外面的。他表現在外面雖然看起來還是很高興,可是他心裡卻是很惆悵。長戚戚,長是日久天長。就是說小人他做這個事情,其實他也會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人都有良知良能、都有良心,所做的事情,他違背了倫理道德、違背了我們的性德,其實他的內心也是很憂愁、很惆悵的。

  所以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要「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個俯不怍於人,這是說能夠對得起大家,能夠對得起大眾,這樣就是坦蕩蕩的一種胸懷。所以我們看到趙清獻公,之前跟大家分享的,他老人家每天所做的事情,到了晚上他一定會在庭院裡面去焚香,向上天來稟報。換句話說,如果他不敢對上天稟報的事情,他白天肯定就不敢去做了。這是有敬畏天地之心,他不敢做一些對不起良心、對不起天地鬼神的事情,能夠有這樣的心胸氣度,自然他平常所作所為,他就會非常的謹慎。所謂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儒家講求慎獨的功夫,就是一個人在平居無人的時候,就如同有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樣,他還是非常的小心謹慎、非常恭敬,這樣就能夠坦蕩蕩。

  雪公在這裡提到,如何能夠落實這個慎獨?在《反身錄》當中說,「名利之念,尤為喫緊」,這句話非常的重要。我們知道,名跟利這個是古往今來人們都非常努力在追求的兩條路。有一次乾隆皇帝到江南,看到運河上船來船往非常熱鬧,於是就詢問陪同在旁邊的紀曉嵐紀昀,他說:「你看這來來往往這麼多的船,他們都在忙什麼?」紀曉嵐就回答說:「這些船無非只有兩艘,一艘是為名,一艘是為利。」

  所以世間人對於名跟利這個是很難克服的,這是人的貪心私欲都是汲汲要追求的東西。上焉者是為名,普通的人,下焉者則是為利。譬如說有的人他對於利,我們說名聞利養,對於這個利,他可能能夠看得破、看得淡,可是好名的心卻很難去除,喜歡虛名、喜歡名聞,很多人都知道他,他以這個為他人生追求的目標。

  所以我們看到淨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當時他出家不久的時候,他就去參訪遍融禪師,當時蓮池大師是非常恭敬的去尋師訪道的,他是三步一拜的拜到了遍融禪師的座下。那我們想,他這樣真誠的來求道,禪師肯定要給他傳授什麼高深的禪法、高深的心法,可能他聽了法師的傳授馬上就能開悟。可是他拜到了遍融禪師座下的時候,遍融禪師只是輕描淡寫的跟他說了一句話,他說:「年輕人,你一定要記住,這一生千萬不要被名聞利養給害了」。當時在場的人覺得,你看人家是三步一拜拜到你面前的,都覺得說老和尚肯定要給他開示什麼高深的、精妙的佛法,想不到只講了這麼一句老生常談。

  可是蓮池大師他非常有恭敬心,他其實就是在老師這一句話當中悟入的。這就是印光大師所謂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蓮池大師他相信遍融禪師是他真正的善知識,因為他並沒有談玄說妙,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大道理,而是跟他講一個非常平實的話。所以他就老老實實的,這一生都去落實老和尚對他的開示,也就是說不要去貪名圖利。雪公也談到,因為這一切的教訓其實都是從好名而起的。

  在今日社會,人們都非常追求金錢,講求經濟的發展。在這種社會風氣之下,雪公老人也談到,你要勸人去放下自己的利益,確實已經很難的。而關於名這個字,所謂三代以上逃名,而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這個名也是很難除去的。所以在歷史上我們看到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裡面,老百姓就非常的苦。當時孟子就談到:所謂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就是奉勸君王要以百姓為重。可是三代以下因為大家都趨向於追求利,恐怕大家不好名,好名者則可以去千乘之國。不好名者為聖人,聖人他不但是不要好名,他也不怕惡的名聲。

  我們看到之前我們講過,在《舊五代史》當中記載著馮道,你看馮道其實他是一個聖賢之人,為國家、為民族做了很多好事情,甚至於關於經典的刊刻這個功勞,也是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有蒙受到他的恩惠,因為他刊刻了很多經典,使許多聖賢的教誨在戰火當中不至於失傳。可是就是連歷朝歷代的這些名人,包括歐陽脩也好、司馬光也好,對於馮道還是看不清楚,就以為說在五代十國那個亂世當中,他事奉那麼多的皇帝,覺得他是一個不忠不義之人,所以到後世基本上對於馮道的評價都是很負面的,留下了很多惡名。但是雪公在這裡講,不好名者為聖人,聖人不但不要好名,也不怕惡名,他不但不要好的名聲,就是你天天罵他、誹謗他,他也不在意。

  所以佛家說:「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聖人不怕你的毀謗、你的攻擊。這個惡名如同仰天而唾,唾不到天,無損於人。也就是說你毀謗聖賢人,這個如同是你仰天對著天空吐口水,你這口水是吐不到天上去的,最後這口水還是落在自己的臉上,是這個意思。

  這裡有一個佛經的故事也非常有趣,其實就是讓我們體會到名聞利養的害處。當年世尊為了讓弟子更明白這個利養,我們說名聞利養有的人好名、有的人好利,世尊為了講述這個利對人的危害,曾經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就是在過去,大月氏國它的風俗是喜歡用生酥和麥煎熟來餵養豬,就是這個國家的豬生活得非常幸福,每天都能吃到生酥和麥煎在一起這麼美味的食物。

  結果當時在宮廷裡面有一匹馬,牠就聞到了香酥的味道,這匹小馬就跟牠的母親抱怨,牠說:「我們天天都在為國王賣命,我們這些馬每次國王出行的時候,我們都要這麼辛苦的去走路、到處跑,多遠的路我們也都很辛苦,要去達成國王要求的使命,可是為什麼我們的待遇連一隻豬都比不上,每天我們要吃的還是沒有滋味的水草?」結果母馬就跟這匹小馬說:「你們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你看豬牠每天雖然吃好的、睡好的,有享受這麼好的待遇,但是這個是禍患而不是福氣,不久之後你就會看到結果了。」

  到了後來,年關快要到了,就是快要過年了,結果家家戶戶都把養肥的豬把牠殺來吃,把牠扔到鍋裡去煮,整個國家這些豬哀嚎之聲遠近都能夠聽到。這時候母馬再去問牠的小馬說:「你們還想再吃生酥煎麥嗎?」結果這些小馬個個都心驚膽戰的,縱使遇到好的麥糧也不吃了。

  這是佛來形容利養的危害,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所以弟子們聽到佛陀的開示之後,就安心在山林裡面修行,再也不去貪求這些名利了。所以我們看到這幅墨寶,說「不可自私自利,小心名聞利養」,這個確實是給我們很深的警示。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段課文:

  【厚時說盡知心。提防薄後發泄。惱時說盡傷心。再好有甚顏色。】

  這個『厚』是指一個人他的交情很深厚,這是雙方之間他的交情很深厚的意思。交情好的時候是『說盡知心』,「知心」就是知心的話,像好朋友之間可以把自己內心私密的話講給他認為的好友來聽。可是要提防什麼?『提防薄後發泄』,就是交情好的時候,兩個人關係好,心情很好的時候,什麼話都可以講,可是到了,這個「薄」就是冷淡的意思,就是交情開始變得冷淡的時候,這個時候,「發泄」是發散宣泄的意思,這時候對方可能把你當初許多私密的一些事情全部都洩露出來了。下句說『惱時說盡傷心』,「惱」就是惱恨憤怒的時候,「說盡傷心」,這個「傷心」是傷心話的意思,就是讓人內心會受傷或者難過的這些言語。『再好有甚顏色』,「顏色」是顏面、面子的意思。

  所以這句課文是談到,當朋友之間情誼非常深厚的時候,往往毫不保留的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去講出來,可是我們需要提前防範,如果哪一天因為某件事情,兩個人開始疏遠了,甚至於反目為仇的時候,可能對方會把我們當初告訴他的這些祕密、這些想法全都講出去。而因為一時的氣憤,都說一些刺傷人心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有沒有想到,哪一天如果還想要跟對方和好的時候,我們又有什麼顏面再去跟人家和好?也就是說我們氣憤的時候,這個話也不能夠講得太過,你交情好的時候也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語,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要謹慎、小心。兩個人關係不好的時候,有時候因為氣憤之下,可能講的話就會講得很過,很過頭,要想想你話都說到這個程度了,以後你還有想要再跟對方和好嗎?這也都是說我們在結交朋友,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做什麼事情都要守著中道,千萬不要做過頭了,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

  所以在《禮記.表記》當中談到君子之交跟小人之交,說「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之交是淡如水,小人之交則是甜如蜜。

  我們看到這份表格,這是張清泉教授整理朋友相處之道。我們從這個表格當中就可以看到,首先朋友之間相處,有的人會覺得我處處要防著人,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有這樣的一種心態跟人相處的時候,在在處處都是疑心很重,這樣的結果則是心勞身苦,不但是結交不到真心的好朋友,可能在結交的過程當中,彼此之間又會留下了很多不愉快的這些怨恨。

  所以朋友相處,這個心態首先要端正。我們看下面的這個方塊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如果我們在在處處都能夠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發生了什麼事情,事情沒做好,或者是和朋友之間關係沒有處好的時候,我們總能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我們就能夠交到真心的好朋友。所以這裡就有談到兩個方面,一個是擇友,一個是言行。擇友,我們要選擇,跟朋友之間相處,要以君子之交,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言行方面則要注重忍辱慎言,以及君子九思,這是我們交友處世之道。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第一個方面,君子之交是什麼樣?這是在《論語》的「衛靈公」當中,孔老夫子有一段話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跟人交往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首先是矜而不爭,然後第二條是群而不黨。矜而不爭,這個「矜」在《說文解字》裡的解釋就是莊敬的意思,這個矜就是莊嚴。

  莊嚴我們怎麼理解?就是我們後面要學到的君子有九思,首先是「色思溫」,就是一個人他的臉要溫和;「貌思恭」,則是容貌要恭敬,所謂莊敬自強。所以雪公多次有談到,他不主張人跟人見面亂笑。這個笑我們在現代社會都很提倡微笑,但是這個笑也不能夠太過了。從前我們見到長者的時候,我們的這種儀態是非常莊重、非常恭敬,而且是很收斂的。所以這是矜這個字它的意思。這個矜就是《說文》是說莊敬的意思,而雪公是用君子有九思這個理來解釋。所以色思溫,這個臉要溫和,容貌是很恭敬,而不是見到誰該笑不該笑都笑。特別是我們見到長輩的時候,我們的儀態、我們的表情都一定要莊敬,一種收斂的狀態,恭敬謹慎的狀態。

  君子矜而不爭,這個「不爭」就是不要跟人爭強鬥勝。君子他不希望處處都在人上,現代人很流行的一句話,他說「值得驕傲」,什麼事情他體現出來都是很傲慢,或者處處都要在別人之上,這種做法就不是君子的態度。君子他不希望處處炫耀自己、處處在別人之上,反過來他是任何事情都是把這些好處都喜歡推給別人、讓給別人,這個是君子之道。所以君子有九思,我們身口意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莊重、莊嚴這樣的一種狀態。

  這裡雪公講了一個笑話,確實也是很有趣。記得上次周教授來見師父的時候,當時周教授也是講了一個笑話,他說他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因為是關係到文字學、聲韻學這個方面的。同時他因為也走了全世界很多的國家地區,一百多個國家地區,到處去旅行,他是見多識廣,所以對於各個地方的方言,還有一些國家的語言,他是有一定的研究。譬如說像我們祖國這麼大的幅員,這麼遼闊的土地,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方言,所以他就當時學了安徽的一個方言,學給我們聽。當時我們就想到雪公老人講過的這個故事,很有意思。

  就譬如說做官,在古時候做官,人們的習慣都是要相互禮讓的,相互推讓、謙讓的,所以常常會講說,「中堂,我不敢」,「中堂您先請」,這個話都是在嘴裡說習慣了。結果有一天,有一個人他就是在那裡感嘆,說:「不知道我們倆誰先作古」,這作古就是說不知道我們倆誰會先死、誰會先過世。結果另外一個人,因為他謙讓慣了,他沒有經過思考馬上就說,「中堂先請」,因為他覺得什麼事情都習慣先讓給別人,就沒有仔細聽說他現在講的話題是什麼。所以這個事情,雪公用這個小故事來說這個事是沒有一定的。

  下面是「群而不黨」。群而不黨,這個群就是和群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跟人們是要和睦相處;而黨,黨就是有一種結黨營私的意思,換句話說,就變成一個小的組織、小的集團,好像分幫分派這樣的一種感覺,這個對於君子來說他是不取的。這個黨就是說,雪公在這裡舉例說,譬如說一個人說上東,一個人說上西,又一個人,這是第三個人了,他是說的上東的這個朋友,因為他跟第一個人的交情特別好,所以他就順從第一個人的講法,可是實際上應該要往西走才是正確的,這個就是黨。黨就是說我們結黨營私,或者是說分幫分派,就是因為我們兩個交情好,所以遇到事情他就不用理智來判斷,不用正確的標準來決斷,而是說我這個群體他們都是這樣認為的,即使是錯了我也跟著錯。君子是不會這樣做的,君子在在處處做事情,他都是依循的正道跟正理,絕對不會去依附於某個群體,人云亦云的去做出一些不正確的決定,這是君子是不會這樣做的。所以君子他是很和群的,但是在具體做事情的時候,是不會依循著私情的,而且這件事情它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而不會因為跟某個人交情特別好,就去隨順他這種錯誤的決定、錯誤的看法,對於整個團隊的利益有了損害,君子是不會因為私情而妨礙了公益的。

  這個就是我們剛才在表格裡面講的,君子之交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況。

  下面我們接著來看君子九思,這個君子九思也是出自於《論語》的「季氏」篇。首先是對於境,對境要做到視思明、聽思聰;而表態則是色思溫、貌思恭;出動是言思忠、事思敬;防非則是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對於這個君子九思我們也一條一條的來學習。「孔子曰:君子有九思。」這是《論語.季氏》篇的一段經文。這個「君子」就是指的在求學,也就是說在學習聖賢之道的人,如果他並沒有在學習聖賢之道,不管他的學問怎麼樣,也不能稱為君子。君子求學他要有條件,有九個條件,注重這個「思」字。這個「思」是念的意思,這個思念,在考慮。又有一個說法是擇理為思,也就是說經過前面的念慮,再來精確的選擇哪一項是合理的。

  下面就分成九個方面來講,首先是「視思明,聽思聰」。這九條有三種動態、一種結果。思就是能,往外看等等這是所。我們看「視思明」,我們所謂「明眼人」,就是說我們所謂要耳聰目明,我們看一件事情、看一個人,我們首先要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聽思聰」,耳朵也很靈活,某個人講話,他的含義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弦外之音,他都能夠聽得很明白。

  下面,「色思溫,貌思恭」。這個「色思溫」有人是這樣解釋,是說他喜怒不會表現在臉上,所謂喜怒不形於色,所以他的七情五欲不會在他的臉上表現出來。當然,要做到這樣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這是在薰習聖賢教育時間久了之後,慢慢養成的一種性情。所以君子不以聲色教人。君子他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對人的容貌則是「貌思恭」,也就是說我們面對著一切的人,我們的容貌必須要恭敬。

  再來是「言思忠,事思敬」,這個是在動作方面、言語方面,忠就是誠實,我們說話要誠實,我們能做得到的才說,如果我們做不到的就不說,要說真話,是這個意思。「事思敬」,我們看恭敬、恭敬,這兩個字我們常常會合在一起去用。恭和敬這兩個意思實際上是不同的,恭的底下為心,這是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所以這個恭是出自於真誠的心。我們心中真誠,有這個恭,在外面所表現出來則是誠於中而形於外,我們外表上自然也是表現出一種非常恭敬的態度,所以首先是內心要恭。而這個「敬」則是我們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這個事情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到好,不能做錯事,不能隨隨便便很馬虎的去敷衍它、去應付它。所以這個恭跟敬它在意思上是有不同的,一個是偏重於心,一個則是具體在辦事的時候要具備的一種態度。所以雪公在這裡說,十分就要辦十分,不是說我辦到九分就可以,是恰到好處,都要能夠辦到。

  「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以下就是防非了,我們事情做完了之後,要考慮到說這個事情做得對不對。「疑思問」就是我們心中有疑問,這個時候仍然去繼續辦這件事情,這就錯了,這個時候應該趕快去詢問這些有智慧、有經驗的長者、這些老師來求教。若以問人為羞恥,有的人覺得我好像年紀也挺大的、學問也挺好的,遇到疑問的時候不好意思去問人,要顯示自己的學問、德望,所以就不願意去詢問別人,不知道他也裝成是知道的。但是孔夫子不是這樣教我們的,疑思問,要是有疑慮、有懷疑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如果不問,永遠是愚痴。

  「忿思難」,譬如說我們在社會上做事情的時候,有不高興的情況之下,不能夠表現出忿怒的這樣的一種態度。我們表現出忿怒,加在對方的身上,對方他也一定會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我們。所以這裡雪公談到《皇疏》註的內容,就是說即使我們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加在我們的身上,也不以不合理的態度來對待他。但是已經忿怒了,就是我們色、貌、視、聽、言語各個方面其實都會轉變。你看一個人他有情緒變動的時候,其實在他的五官外表上都能看出來。對方他就會記在心裡,將來所謂狹路相逢,他一定也會同樣用這個怨恨報復來對待我們,到時候就會有不好的結果。這是忿思難。

  「見得思義」,有得有失,雪公說有失有得,一切都是如此。包括物產、名利,一切一切都是得。我們見到這個得的事,要考慮合不合於義,也就是說我該不該接受。這些名利也好、這些福報也好,是不是我該得的,如果是我應該得、合於義的,我就可以接受;如果是我不應該得的,我就不能夠接受。

  君子九思這個內容我們也就為大家報告到此地,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