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續小兒語-第8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續小兒語》六言,我們從第十二頁第四行開始看起。

  【世人三不過意。王法天理人情。這個全然不顧。此身到處難容。】

  昨天我們學習到這句課文,在這句課文當中,談到了人生在世的三項準則,如果違背了這三條準則,我們的良心就過不去,而且在這個社會當中也很難立足。這是哪三項?就是王法、天理跟人情。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張清泉教授在這張圖表當中,對於情理法的一個解釋。首先在最上端的是理,理包括兩個方面,有因果循環之理和自然變化的宇宙之間的規律。我們順時針往下看,第二個是情,這個情就包括人倫五常、私欲七情。這個倫常昨天我們在《孟子》的經文裡面,就有看到這個倫常的內容。再順時針往下看是法,這個法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這是指國家的法令規章制度。所以我們在這個圖表當中可以看到,這個情理法它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是一而三、三而一。我們在處理任何事情,應對任何生活當中遇到的這些要處理的問題的時候,都要從情理法這三個方面來考量。

  關於這個情理法,其實也就是孔孟學說當中所談到的仁義忠恕,特別是這個義字。

  師父上人對於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有一個概括性的闡釋,孔孟學說它最核心的精神是什麼?就是仁義忠恕,而大乘佛法的核心理念則是真誠慈悲。仁、義、忠、恕,我們看到孔老夫子他一生是講求仁,仁愛之心,所謂「孔曰成仁」,而孟夫子他教學教化的一個重點則是義這個字,所以「孟曰取義」。我們之前學過文天祥的故事,你看文天祥他從容就義,為了國家民族的大義,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最後人們在文天祥的衣帶當中發現了他寫的最後一句話,絕筆的詩,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所以仁跟義,這就是孔老夫子和孟夫子教化的重點。

  我們在《論語》當中看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可以用仁義忠恕來概括孔孟學說的思想。可以說用仁義忠恕這個原則,是可以解決我們人生在世在生活當中所面臨的林林總總的問題,是可以用這四個字來解決問題的。我們看這個仁是什麼意思?仁者愛人。所以我們看《弟子規》當中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我們如果不知道自愛,就不知道愛人,又怎麼能夠談到去愛天下國家,這宇宙間的一切萬事萬物?這種愛其實它是出自於我們的天性的,所謂是「人之初,性本善」。日後我們會學習到《三字經》,就看到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人性本來是純淨純善的,換句話來說,這種仁愛之心就是我們內心本具的性德、本具的本善,所以我們真正知道自愛就會愛人。

  這個愛人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做起?我們之前在講到雪公老人闡釋五倫關係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五倫當中有兩個是天然的倫理關係,就是父子和兄弟,夫妻這個算是一半,就是它本來不是生來就有的天倫,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就算是天倫了。所以我們愛人是從哪裡開始做起?這個愛的原點,首先是從愛父母、愛妻子兒女、愛兄弟姐妹,再慢慢的擴大,到最後就是《弟子規》當中所說的「凡是人,皆須愛」。當然,這是儒家的教誨,在佛法當中說得就更廣大了,不但對於人要愛,我們也要愛護樹木花草、山河大地,甚至是整個宇宙,這個心量就完全不同了。

  譬如說像最近我們看到在澳洲這個火災非常的嚴重,特別是有很多的小動物都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傷害。人們最喜愛的樹袋熊、小袋鼠這些小動物,在森林的火災當中,牠們的傷亡是非常慘重的。所以有許多澳洲人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有愛心的人們,紛紛發起來保護這些動物的行動。甚至於我們有看到一個年輕的獵人,本來他是每天在森林裡打獵的,但是他看到這麼多的無尾熊被大火燒死,他心裡這種愛心,仁愛之心就生發出來,所以他就冒著生命危險衝到森林裡面,去把七八隻的無尾熊從樹上把牠抱下來,並且給牠餵水、餵食物,來照顧這些小動物。所以我們看這個愛,從對父母、對家人的親愛,就可以擴展到去愛護一切眾生,不但愛人,連樹木花草、小動物我們也都要有真正的愛心。

  所以我們看到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其實就是一種愛的教育,世界上各個宗教也是以愛為核心的聖哲人的教育。我們知道我們對人有一個真誠的愛心,我們就不會去做一些自私自利的事情、損人利己的事情,這個愛心就完全喪失了。所以夫子之道真正是損己利人,這是真正的愛心,所以才能夠使得社會祥和、天下太平,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當然也就不存在了。我們說這個是仁。

  義是什麼?這個義就是我們這裡所談到的王法、天理、人情,也就是情、理、法。義的意思是什麼?所謂義者宜也,這個義是講理的。我們生活當中所有的起心動念和言語造作,如果都能夠符合我們這句經文所說的,顧及到王法、天理、人情,也就是情理法這各個方面都能夠顧及到,這個就是義。所以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以仁義來治理國家的,而不是單單只考慮到法律的規章制度,而是對於情理法都能夠顧及到。所以不像現在的社會,在考慮問題、處理問題的時候,只顧及到法律規章制度,而不顧及人情,也不顧及所謂的天理,當然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把它做到盡善盡美,甚至於有很多人天天想著如何去鑽這些法律的漏洞,它終究是會有一定的弊病跟流弊產生的。

  但是,譬如說在社會上造作惡業,逃脫得了法律的制裁,可是這個因果報應是逃脫不了的,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欠命的要還命,欠錢的要還錢。所以任何事情都要看到情理法這三個方面,你看他現在好像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可是因果的報應是絕對逃脫不了的。所以我們中國人講求任何事情都顧到情理法這三個方面,一切都要合情、合理、合法,面面都顧及到,這個就是義。

  所以我們看到師父上人總結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的核心的精神,用了這八個字來概括,確實是非常貼切的。孔孟學說是「仁義忠恕」,我們剛剛談到這個仁義,仁當中就包含著真誠的愛心,而這個義則是我們這個課文當中所談到的情理法這三個方面,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就是義。這是孔孟學說是以仁義忠恕來做為它的核心思想。所以忠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而大乘佛法則是「真誠慈悲」,換句話說,也是以真誠的愛心來做為佛陀教育的一個核心思想。所以從這個方面我們就可以看到,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和各個宗教的教義是相通的,都是以愛為核心。有了這個共同點,當然各個宗教之間就能夠真正的包容、真正的和睦相處。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的課文:

  【責人絲髮皆非。辨己分毫都是。盜跖千古元凶。盜跖何曾覺自。】

  『責人絲髮皆非』,「絲髮」就是一分一毫,這是比喻非常的微細、非常的細微。就是我們在責備別人的時候,所謂吹毛求疵,所有的細節一點都不放過,看得非常的清楚。可是反過來,「辨己」,這個「辨」就是爭辯的意思。當為自己爭辯的時候,譬如說我們做錯了什麼事情,但是不肯去承認自己的錯誤,還要強詞奪理的來辯駁,所以『辨己分毫都是』,覺得自己做的事情什麼都是對的。包括有很多父母,孩子德行、品格、行為已經有了很大的缺失、很大的問題了,可是很多父母因為對兒女太過溺愛,包括祖父母太過疼愛孫子,往往也看不到自己孩子、孫子身上的問題,所以不能夠及時的給予糾正,這個也都是屬於「辨己分毫都是」。

  『盜跖千古元凶』,「元凶」就是指的為首作亂的人。你看盜跖是千古以來公認的一個盜賊,盜賊的頭領。『盜跖何曾覺自」,「覺自」就是自己有所省察、醒悟、察覺的意思。盜跖他是春秋時候的人,姓展,名跖。在傳說當中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盜賊,是盜賊的頭目,同時他也是魯國,我們非常熟悉的柳下惠,盜跖是他的弟弟。你看雖然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他的哥哥柳下惠是非常賢德的人,可是弟弟卻變成了盜賊的頭目。他曾經率領九千位盜匪,這個人數很多,孔子教化學生才三千弟子,你看他這個盜匪集團的成員就有九千人。當時他們在天下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是個非常有名的惡人。可是雖然他這麼窮凶極惡,但是他何嘗醒悟自身的過失?別人都看出來他是個惡人,但是他自己卻毫不察覺。

  所以這句課文意思是告訴我們,「責人絲髮皆非」,就是當我們在責備別人的時候,就是別人的缺點我們總是看得非常分明、非常清楚,所以責備別人的時候,連一點點的細微之處都不放過,都覺得別人是錯的。所以我們說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是天翻地覆。如果什麼事情我們都只是責怪別人,而不去反求諸己,不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的話,這個問題是永遠沒有辦法解決的。只有各自認識自己的過失,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別人,這個問題才能夠解決。所以這裡說「辨己分毫都是」,這是人之常情,當自己做錯事情,受到別人指責,我們自己在替自己辯護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分一毫都是對的。下面就是舉出了這個例子,說盜跖是千古以來公認的盜賊的首領,但是他何嘗醒悟過自身的不是?

  我們在前面有學過一幅墨寶,師父上人一幅墨寶上面連續講了兩次,我們說聖賢人和普通人有什麼不同?其實也沒有很大的不同,而只是聖賢人他勤於講學、勇於改過。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過失,勇於去改正自己身上的這些毛病習氣。能夠這樣做,而且勤於講學,每天都涵泳薰陶聖賢的學問,這個就是聖賢人,就是君子跟小人的不同了。

  所以這個地方也是提醒我們,首先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不能夠什麼事情都把過錯推給別人;再來就是當自己有過錯的時候,要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過失,並且勇於改正自己的過失。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

  【柳巷風流地獄。花奴胭粉刀山。喪了身家行止。落人眼下相看。】

  這個課文我們先來看『柳巷風流地獄』,這一句一直到下面的這段課文,都是講的不邪淫、不淫欲的這個問題。「柳巷」這是妓院聚集的地方,譬如說我們現代社會一般都稱為紅燈區,像這樣的地方是「風流地獄」,風流是指一個人他很放蕩,他不守禮法,這是從男子的角度來講的。所以這些花街柳巷是風流男子的地獄。『花奴胭粉刀山』,「花奴」是跟柳巷相對應的,指的是花街。所以一般說花街柳巷,常常並稱。「胭粉」是脂粉,就是一般婦女擦的脂粉,在這裡是借指婦女的意思。「刀山」就是指非常危險的地方。

  『喪了身家行止』,下面就是說沉迷於花街柳巷的這些人會有什麼樣的下場。首先,「喪」是敗壞的意思。「身家」是指的自己本身以及他的家庭。所以我們看一個人他德行敗壞,並不是只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已,整個家庭會受到影響,夫妻不和諧,祖先也會因此而蒙羞。所以我們在家庭裡面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而這個家庭本身它又是社會組成的成分,它是像社會的細胞一樣。所以我們不要覺得我們個人的行為、品德有了什麼偏差,只是會影響到我們自己一個人,其實並不是如此的,它傷害到我們的家庭,更深遠的影響,這個家庭就像細胞有了毛病的時候,有了病毒,或者是得了癌症,整個社會都會因為這個家庭的不穩定而受到影響。所以「喪了身家行止」,這個「行止」包括言行舉止。

  『落人眼下相看』,這個「落」就是得的意思。得到什麼?「眼下相看」,這是被人家瞧不起。我們看我們在社會上都希望能夠活得有尊嚴、有面子,可是如果一個年輕人從小他的行為不檢點,對於財色名食睡這個方面,他不能夠有所節制,最後的結果就是自己身敗名裂,這倒不要緊,讓父母也蒙羞、祖先也蒙羞。你看被人瞧不起,怎麼可能只是談到一個人?人家說這個孩子學壞了,天天都不務正業,一定會問說:「這是誰家的孩子?是哪個父母教出來的?」那你看做為父母來說,就更加羞愧了,就更難以在社會上立足了。這是說到它的危害。

  所以這句課文這是談到「柳巷風流地獄」,就是指柳巷是風流男子的地獄,而「花奴胭粉刀山」,所謂的花街是胭粉女子的刀山。「喪了身家行止」,這會敗壞自身和家庭的言行舉止,而且落得被大家瞧不起這樣的一個後果。

  像開頭所談到的花街柳巷是風流男子的地獄,其實我們只要看一看《諸經佛說地獄集要》當中所會集的,像《正法念處經》等等的這些佛教的經典所談到的地獄景象,大家就會深以為戒了。有一位老師他把《諸經佛說地獄集要》的經文都把它畫出來,我們在這個地獄的景象當中就有看到許多令人觸目驚心的畫面。有的男子他還已經下到地獄當中去了,但是因為他生前的這種貪淫好色的習氣使然,所以他在地獄裡面還會看到很多美女在他的跟前,他一看到美女就想辦法要撲上去、要迎上去,可是在他面前瞬間顯現出來的都是刀山、油鍋這些地獄的景象,以及熊熊的烈火。所以那種場面是慘不忍睹,確確實實讓我們看到了,幾乎是真實的地獄的景象。他的業因有很多,都是因為貪財、貪色這個原因所感召的。

  所以我們在《太上感應篇》裡面就看到這句課文:「見他色美,起心私之。」所以戒殺、戒色,這也是太上老君教化眾生的兩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太上感應篇》的這句課文,其實在我們現代的社會當中,確實這種貪財好色的現象已經到了氾濫的程度。為什麼?因為古時候非常重視孩子的品德方面的教育,所以從孩子他在家庭裡面受到父母身教的影響,就已經在他品格的方方面面有所規範跟節制。到了私塾接受教育,到了學校接受老師的教導,古時候的社會也非常重視防微杜漸的這樣的一種對於男女同學之間的防範,就是所謂「男女五歲不同席」。這是在《禮記》當中所說的。你看在古時候,這個孩子五歲的時候,男孩跟女孩他坐的位子就要分開了,不能夠坐在一起,這是防微杜漸。因為古人他深深的懂得,所謂「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的道理,所以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正確的指導跟教育,讓他能夠防微杜漸,能夠在一生當中不會因為這個問題而造成自己身敗名裂的後果。這是古時候的父母跟老師對兒女的教育,對學生的教導都非常的負責任。

  可是現代社會,因為人們已經不是非常重視這種倫理道德的教育,所以這種現象,貪財好色的這種現象,在媒體的宣導當中並沒有把它杜絕,而反過來是大力的去提倡。所以這個年輕的孩子在電視、電腦裡面,常常都可以接觸到一些殺盜淫妄的資訊,甚至於想要避都避不開。所以很多年輕的孩子,才十幾二十歲,就已經在財色這個方面做出了不應該要做的事情。所以現代社會確實是不像古時候父母、老師對孩子、對學生管教得那麼嚴,那麼引申出來的新的社會問題是非常嚴重的。

  在《感應篇彙編》當中有引述了佛經當中談到的,如果能夠做到不邪淫、不淫欲,能夠得到什麼樣好的果報,這裡就講得很清楚。這是佛教導我們,人生活在這個世間,「不犯他人婦女」,就是只是正當的夫妻關係,而沒有這種邪淫的行為;「心不念邪僻」,心念念都是正知正見,而沒有邪知邪見,都是正大光明的,沒有這些殺盜淫妄的念頭,他會有什麼樣好的果報?首先是可以保住自己的財富。這一點非常重要,你看現代人都很追求金錢、追求財富,偏偏有許多好色的人,即使他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很好的工作,照理說應該會有很高的收入,但是往往就是因為邪淫的關係導致自己的財富都失散了,沒有辦法保住自己的財富。

  第二個好處是「守本分,守規矩,不怕縣官」。我們做一個本本分分的人,不去侵犯別人的婦女,自然官府,這是古時候說的官府,就不會來找麻煩,我們現代社會講的,警察局、公安部門就不會找上門來。所以我們看到有很多官員,年紀輕輕的當上很高的位置,為什麼他最後會身敗名裂?往往都跟這個財、跟這個色是有關係的。所以鬧到最後,公安部門、司法部門就開始要查處他的這些過失。這是第二。

  第三是「心行正大光明,不畏於人」。譬如說我們看到一個人他如果不邪淫、不淫欲的話,他的心地正大光明,出去外面他就不會感覺得非常的害怕、非常的畏懼和恐懼。我們知道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講,如果一個人他邪淫這個方面、淫欲這個方面犯得比較重的話,對於腎氣的傷害會比較大。當一個人他腎氣虧虛的時候,也就是說他本身自身身體的能量就不足,所以他經常就會有一種恐懼害怕的這種心態。

  第四是「命終生天,天女作婦」。我們曾經看過一個佛經的故事,是講佛的弟弟難陀他的故事。因為難陀他有一個習氣就是淫欲心很重,他非常疼愛自己的太太,自己的妻子,甚至親自都幫他的太太化妝,化這些胭脂。有一天他跟太太正在化妝的時候,佛陀就來到他的家裡,在這裡托缽,也是要度化他的弟弟。後來難陀因為佛陀善巧方便的教化,結果當時就出家了。出家他還是非常思念他的夫人,所以佛陀就帶他到天上去看天上的宮殿、天人,還有天女。結果他在天上就看到一座宮殿,有很多美麗的天女在上面。只是這個宮殿裡面沒有天子,他就覺得很奇怪。後來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個天上的宮殿,就是因為他出家的功德福報太大了,天宮已經事先在天上蓋好了,這些天女就是難陀將來他生天的時候,這些天女都是他的下屬,都是屬於他的夫人。當然這個故事是很長的,佛陀就是一直用善巧方便來幫助他的弟弟把自己這種淫欲的習氣慢慢的降伏。當時他就是看到天上的天女這麼漂亮,才發現說他每天都心心念念思念的這個太太原來長得這麼醜,跟天女相比那真是沒有辦法相比。所以如果能夠持守不邪淫、不淫欲,他得到的福報命中生到天上,天女都長得非常的端正、非常的莊嚴,這是天女作婦。

  第五,「從天上下生人間,多端正婦」。有的人就羨慕說,為什麼有的人他能夠娶到才貌雙全、德藝雙馨的這樣的太太,長得這麼漂亮、長得這麼端正,其實這個都是要跟他過去的修因是有關係的。

  前三種是現世的花報,後面的兩種是後世的果報。

  可是人要是在這個世間犯「淫泆」,邪淫,去「犯他人婦女」,這個就不是正當的夫妻關係,是一種邪淫的行為,會得到什麼樣不好的惡報?首先就是「家室不和,數亡錢財」。我們看邪淫、淫欲跟錢財、跟家庭夫妻的關係是直接相關的。

  你看很多人本來是青年才俊,為什麼年紀輕輕最後會敗家亡身,不但散了錢財,而且夫妻不和、妻離子散,其實都是和邪淫、淫欲有關。所謂是家和萬事興,家要是不和的話,你說要守住自己的財產,要守住自己所想要的這一切,這是很難得做到的。所以在現代社會我們看到離婚率非常的高,這個問題對於社會是造成非常大的傷害的。首先就是孩子沒有辦法在父母親正常的關愛當中成長,所以對他內心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再來,這種邪淫的風氣氾濫,導致許多家庭夫妻不和,自然辛辛苦苦所經營的產業、所賺得的錢財跟財產也會流失。所以這個惡報是非常明顯。

  第二是「畏縣官」。因為很多邪淫的行為,這個是違背了國家的法令規章制度的,所以往往就因為邪淫,導致最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記得我們曾經見過一個家庭,本來這個家庭是非常的幸福美滿的,孩子也非常的乖巧、非常的孝順,但是後來她的先生因為迷戀上了一個當紅的女明星,所以太太天天都鬧著要離婚、天天鬧著要自殺。到最後就是因為先生他沒有辦法割捨這種邪淫的不正當的行為,無法割捨這個感情,所以後來家庭破碎,他的太太最後就自殺身亡。她的先生後來當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他迷戀的這個女明星後來也是受到社會輿論的攻擊,這個造成的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

  第三是「自欺欺人,身心不安」。所做的事情因為都是不能夠見人的事,所以每天都生活在恐懼當中、生活在自責當中,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當然就沒有辦法身心安穩。

  第四,「死入太山地獄,受炮烙之刑,千萬億年才能出離」。我們看到這個地獄,我們看一看江逸子老師畫的「地獄變相圖」,以及《佛說諸經地獄集要》這個圖鑑。我們之前有出一套書,《佛經地獄因果圖鑑》,這個是用佛家的經典來畫的,江老師「地獄變相圖」是用道家的經典所闡述的內容來畫的。從這裡其實都可以看到,死後墮入地獄,有很多的業因都是起源於邪淫。邪淫就非常的細微,根據他所犯的大小的不同,會進入到不同的刑罰的地獄當中。有的邪淫是屬於譬如說是亂倫,這些都是很重的邪淫的罪。有一些是他的淫心、淫念所引起的這些邪淫的行為。還有在戰爭當中,譬如說我們看到在中日戰爭當中,很多日本的軍隊姦淫一些善良的百姓,像這些行為,種類是很多的。佛經裡面都講得非常的詳細,他所對應的是什麼地獄,真的是慘不忍睹,到地獄去受刑罰,是千萬億年才能出離,這真的是得不償失。

  第五,出地獄之後,並不是出了地獄之後就還可以到人間來享福,而是什麼?墮在畜生道當中,「淫佚不避母子,亦無節度」。你看畜生牠不像人,人是屬於天地人三才之一,稟受天地的正氣,從小還有機緣可以接觸到孔孟學說、大乘佛法這些聖賢教育,所以人的社會就有一定的規範、禮節,做什麼事情有一些節度。可是畜生道是不同的,你看「淫佚不避母子」,這種亂倫的現象比比皆是,要想從惡道出來是很難的。所以墮在這個道當中,這個果報的悽慘跟痛苦是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所謂色字頭上一把刀。《朱子治家格言》也說:「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我們都希望家庭美滿,兒女能夠孝順、能夠成材,可是如果有這種邪淫的習氣的話,首當其衝會受到影響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兒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這個是《朱子治家格言》當中所說的。

  這句課文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日後學習《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還有《十善業道經》,說到這個方面的主題就非常的多,我們還可以細細的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殺盜淫妄酒它會有什麼樣的不好的果報。總之,這句課文雖然是講給小朋友聽的,也是讓他從小就有這樣一個正確的觀念,希望從小有一個稟受聖賢教化的正氣,希望他從小到大都不要去違犯這些殺盜淫妄的不好的行為,這樣一生就能夠平平安安、安安穩穩的。

  下一句課文是說:

  【只管你家門戶。休說別個女妻。第一傷天害理。好講閨門是非。】

  這一段課文也是跟前面的這段課文是有相關的內容,不過這個只是指的口業。

  『只管你家門戶』,這個「門戶」是家庭的意思。『休說別個女妻』,就是說你把自己家先管好,不要一天到晚去說別人家的太太怎麼樣。這個「女妻」是指的年少之妻,就是這個妻子年紀很輕。『第一傷天害理』,最為傷天害理的是什麼?是『好講閨門是非』。「閨門」它本來的意思是說婦女所居住的地方,在這裡是借指婦女、借指妻子。「好講閨門是非」,就是喜歡去談論別人在感情和婚姻方面的傳聞,一般我們說的緋聞,這個是最為傷天害理的行為。所謂是「它若是實,與你何干?」即使它是事實,跟我們也沒有關係,我們千萬不要去談論、去傳播,去到處造謠生事。「倘若誣枉,甚於殺人。」因為我們看,特別是在古時候,這婦女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名節,萬一你傳的這些閨門裡面的是是非非,假如講的是不符合事實的,就把這個婦女一生的名節給敗壞了,這個比殺人還要嚴重。

  所以這句課文就是教導我們,我們只要管好自己的家庭,我們自己家庭能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能夠做好五倫的關係,自自然然就是社會大眾的好榜樣,就是其他家庭的好榜樣,我們就把自身做好,而不要去評論別人的是是非非。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夫婦,我們要為人家一生的幸福著想。特別是這個女子嫁到夫家,她正是一個家庭夫婦之倫,正是開始要經營,一生當中要把這個家庭真正構建得穩固,她是剛剛結婚的夫婦,正是才開始經營一個家庭。如果我們因為一些捕風捉影、是是非非的事情,把這些事情拿來到處去宣揚,把人家婦女的名節敗壞了,把一個家庭本來的幸福跟和樂也都傷害了,這個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比殺人還要嚴重。所以不要去說別人年少之妻如何如何,這樣是非常敗壞德行的行為。

  所以第一傷天害理的事情,就是喜歡說婦女的緋聞。所以在古時候社會裡面,對於婦女的名節是非常重視的,特別在這個問題上,就是奉勸天下的讀書人,奉勸年輕人不要去做出這樣的行為、說出這樣的言語。

  當然我們在現代社會,民主自由開放的時代,特別是媒體的方面,就非常喜歡炒作這些婚姻方面的問題,特別是不正當的男女關係,或者是說一些名人的婚姻關係,這是媒體非常喜歡炒作的。實際上,這種言論、這種行為是非常傷天害理的,真正明眼人絕對不去傳播這些資訊,自己平常也絕對不會去接受這方面的資訊。我們善護好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雖然是處在這樣的亂世當中,我們的內心依然是保持純淨純善。

  好的,這句課文就學習到這裡,我們看下面這句課文:

  【人侮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數說。人極不要跟尋。人愁不要喜悅。】

  課文當中第一句『人侮不要埋怨』,這個「侮」是什麼意思?侮是欺負的意思、輕慢的意思,就是別人欺負我們、輕慢我們。那我們要怎麼樣?不能夠埋怨,這個埋怨就是抱怨。『人羞不要數說』,這個「羞」就是羞恥,感到羞恥,「不要數說」,數說是責備的意思。就是當人們已經知道過錯,有羞恥心,感到羞恥的時候,你就不能夠再進一步的去責備他了。『人極不要跟尋』,「極」跟急切的急是同一個意思,「不要跟尋」,跟尋是跟隨追逐,窮逼不捨的意思。『人愁不要喜悅』,我們前面說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們從這句課文裡面就可以看出,這個儒家聖賢人教人要存仁愛之心,要通達人情事理,能夠明瞭人心,這個都是很深的學問。

  所以這句課文是教我們,當我們被人輕慢的時候,內心不要抱怨,只當寬解了;當別人已經感到羞恥的時候,我們就不要進一步再去責備他,就只當回護;而人在急處的時候、在急難的時候,你就不要再窮逼不捨、窮追不捨了,只當是放鬆;而當別人感到憂慮的時候,我們不要在旁邊表現喜悅,只當憂念。所以我們在《論語》當中看到孔老夫子就為我們示現了這樣的品德、這樣的德行,當別人悲傷的時候,譬如說家裡有親人遭到變故,過世的時候,你看孔子所表現的都是一種非常仁愛、非常體恤別人的這樣的一種態度跟行為,所以就處處都要體諒到別人的心境跟感受。人要是不懂人心,就如同剛才說的情理法這三方面,人情這方面,如果我們不能夠去體恤別人的心情、別人的感受和別人的處境的話,那我們又如何能夠立足在這個社會跟人相處?總是要處處去體恤別人的處境。

  這句課文談到了很多個不同的方面。首先說「人侮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數說」,這種人侮不要埋怨,它其實也是體現在一種忍辱的功夫,要有忍耐、忍辱的這種功夫跟氣度。所以我們在歷史上就看到《新唐書》裡面記載,唐朝的時代有一個非常賢德的宰相,叫做婁師德。有一次,婁師德的弟弟被外放到代州擔任刺史,當弟弟臨走之前,婁師德就跟他弟弟說:「舉凡家世如果太過顯赫的話,都很容易被人嫉妒,你有什麼方法能轉禍為安?」你看,我們看到古人這種風範確實令人深思。當周公他的兒子伯禽被分封到魯國這個地方的時候,周公當時也是諄諄的告誡自己的兒子,一定要謹守住謙虛的德行。婁師德他做為當朝的宰相,當他弟弟要去擔任代州刺史的時候,他也是特別跟他的弟弟強調,在社會當中,因為自己的家世很顯赫,如何能夠轉禍為安?他和弟弟的這段對話也是非常發人深省的。

  他的弟弟就跟哥哥說:「譬如有人把唾液吐在我的臉上」,就是吐口水,他說:「我自己會把它擦掉,而且我也不會感到生氣」。婁師德聽了之後就跟他的弟弟說,他說:「為什麼人家會把唾液吐在你的臉上?就是因為他對你不高興了。如果你只是把唾液擦掉,那只會讓對方感到更加的生氣。更何況這個唾液如果不擦,它自己也會乾的。」所以婁師德就教導他的弟弟,他說:「如果真的有人把這個唾液口水吐在你的臉上,你應該笑著接受,而且根本連擦都不要擦。」

  我們看婁師德講的這番話,是教導弟弟要能夠忍耐、忍辱,面對別人的攻擊、指責,都不能夠放在心上,而且甚至於還不能夠讓對方感到不高興。我們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他能夠地位做到這樣高,這說明他的德行、他的氣度確實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婁師德他不但是這樣說,其實在生活當中他也是這樣落實的,面對別人對他無端的誤會、指責,甚至攻擊的時候,他都能用他宏大的氣度,以及他深厚的德行去化解這些問題。

  當時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唐朝的官員,叫做狄仁傑。其實最初狄仁傑並沒有當到宰相,而是婁師德向當時的皇帝武則天推薦了狄仁傑,因為他覺得這個人很有才幹。所以狄仁傑後來做了宰相其實是婁師德推薦他的,但是他自己並不知道。可是很奇怪的是,狄仁傑他不但不清楚這件事情也就罷了,他同時對婁師德總是看不順眼,老是想盡辦法想排擠他。後來武則天就拿出了婁師德推薦狄仁傑的這個奏章給他看,並且說:「你看婁師德都在人前人後誇獎你」。這個時候才感動了狄仁傑,他覺得他的德行真的是太偉大了,自己受到他的推薦,不知道,也更不知道感恩,反而還排擠他,而婁師德都能夠包容他,他才體會到自己的德行真的是比不上他。

  我們看到在近代賢公老和尚他一生的行持,也跟婁師德一樣,非常能夠忍辱。在賢公和尚《來佛三聖永思集》當中記載,有一次有電工去寺廟裡面收錢的時候,賢公和尚就問他,說:「為什麼上個月的電費比較便宜,這個月怎麼會多出這麼多?」有可能是有人在裡面做了手腳。可是這個電工非常不講理,他也不信因果、不懂佛法,上來就給賢公和尚兩個耳光,後來賢公和尚就把這個月的電費交給他了。可是在場的人都看不下去,你看你不要說這是一個老修行人,就是對你們家的老人你也不能這樣子對待他。結果賢公和尚就跟他的徒弟說,他說:「算了算了,他打我算是給我撓癢癢了,要是吐沫口水吐到我臉上,就算是給我洗臉了。我們是出家人,要有度量,能夠寬容別人,忍者自安。」

  所以賢公和尚就是用他這種身教,一生都是學忍辱、學吃虧。你看他修行能夠有這個成就,其實也不是偶然的。做人做得成功,你做佛才能做得成功,人成則佛成,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不要羨慕說,為什麼這些修行人都有這麼大的成就,其實都是來自於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細行。

  關於這句課文,後面還有兩句說「人極不要跟尋,人愁不要喜悅」,這裡就是談到當人感到羞恥,你就不要再責備他;人在急處,不要窮追不捨。所以我們在這裡再跟大家多分享一個楚王絕纓的故事。這個是記載在劉向的《說苑》這裡面,正是說明所謂人極不要跟尋,人到急處就不要窮追不捨,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定的道理。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楚莊王的時期。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當時他是春秋五霸。但是他為什麼能夠成就國家的霸業?其實也是跟他能夠包容別人的氣度是有關係的。

  有一次楚莊王他在宮廷當中舉辦宴會,宴會當然是對於這些文武百官,舉辦這個宴會來招待他們。到了要天黑的時候,大家又喝酒、吃飯,酒就喝多了,這個時候突然就颳起了一陣風,把蠟燭給吹滅了,當時整個宮廷當中漆黑一片,什麼都看不見。就在這個時候,楚莊王他最寵愛的妃子突然就被一個人拉住了她的衣服。這時候他的妃子在慌亂當中就把這個人頭上戴著這個帽纓把它拔下來,扯下來了,於是就跑到了楚莊王的面前去告狀。因為當時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也搞不清楚誰是誰,她希望楚莊王可以給她撐腰、給她做主。可是想不到楚莊王卻說,他說:「我來請大家喝酒,大家都喝醉了,正好這個時候宮廷中漆黑一片,誰也分不清是誰,總難免會有人在酒醉當中犯下這些過失。如果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再去嚴厲的處罰對方的話,這在情理當中也是說不過去的。」所以楚莊王當時就做了一個決定,他說:「我們今天大家在一起吃飯,君臣同歡,大家都很高興」,他就發布了一個命令,要求在場的所有的人,要將他自己帽子上的帽纓全部都拔下來,來表示這場宴會大家都很盡興。所以這宮廷當中所有的大臣都把自己的帽子上的帽纓全部拔下來,然後才把宮廷當中的燈火點亮。大家都非常的高興,也都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過了三年之後,晉國它侵犯了楚國的邊境。結果當楚莊王率兵去出征的時候,他就發現說有一個軍官總是奮不顧身的衝在前面,所以最後就把晉朝的軍隊給打敗了。於是楚莊王就感覺很奇怪,他說:「我平常對你也並不是有特別的照顧、關照,為什麼你在這個生死關頭的時候這樣的捨生忘死?」結果這個軍官就跟楚莊王說,他說:「三年之前,因為我喝醉了酒,做出了失禮的舉動,但是君王您非常寬容,並沒有問我的罪,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就一直想用自己的生命來報答君王的恩德。」所以這個軍官就跟楚莊王說,他就是當年這個帽纓被王妃拔下去的那個人。所以後來也因為楚國跟晉國的這場戰役當中楚國取得了勝利,所以後來國家就不斷的強盛起來,最終楚莊王就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所以我們看到做為一國之君,他就是有包容別人,能夠寬恕別人過錯的雅量,所以才能夠成就他的霸業。這段歷史也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課文:

  【大凡做一件事。就要當一件事。若還苟且粗疏。定不成一件事。】

  這個「大凡」是指的大抵、大概的意思。『大凡做一件事,就要當一件事』,也就是說我們要用非常謹慎、慎重的態度,把這件事情好好的做完,千萬不要去敷衍。『若還苟且粗疏』,這個「苟且」就是敷衍的意思,就是做事情非常的馬虎、非常的草率。如果是這樣,再加上「粗疏」,粗疏是說一個人他心很粗,做事情一點都不細緻。如果是這樣的一種態度來做事情,『定不成一件事』,這個事情就很難做成。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抵來說,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以慎重的態度把它好好的做完、做成,如果沒有這種慎重、謹慎、認真負責的態度,而只是敷衍了事,非常馬虎草率的就應付一下,而且也不能夠很細緻的來規畫、規範這件事情要怎麼做,一步一步的去做一個規畫跟安排,就一定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誤,就沒有辦法將這件事情妥善的、圓滿的處理。這是這句課文的意思。

  我們記得在最近的這幾年當中,師父上人非常讚歎地處南投民間的弘明實驗中學。弘明實驗中學它的創辦人是連淑美老師,她就是雪廬老人的學生,一生當中從事於教育的事業,並且創辦了這所弘明實驗學校。首先他們是從幼兒園開始辦起,並且一直辦到小學、初中、高中,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十六年一貫的教育體制。所以說變成孩子,譬如說他從小二三歲就進入弘明實驗學校讀幼稚園,他一路上來一直讀到高中,在這個環境裡面,他每天都是薰陶的四書五經這些傳統的經典,幼稚園當然是從《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這些童蒙典籍開始,然後背《論語》,去學習儒家的經典。所以他可以從現代的私塾學校裡面一路走來,從幼稚園一直讀到高中,就在這個學習過程當中,能夠奠定非常深厚的儒家教育的基礎。所以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典範。

  之前我們曾經有一個攝影組,到弘明學校去採訪這個學校的校長、主任、老師,並且去拍攝同學們他們每天的生活。我記得在這個過程當中,張宏儒校長就曾經分享過弘明學校創辦的過程當中的這種艱辛、這種辛苦。確確實實,在弘明學校的老師,為了讓這些年輕的孩子們能夠受到良好的聖賢的教育,他們所付出的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平常的收入並沒有很高,可是工作的那種強度跟辛苦卻是比外面的學校來得辛苦。

  張校長也曾經談到過,他的體會就是說,我們從事於任何一個工作,只要你想要用心去做,都會特別的辛苦。這句話聽起來雖然是很平淡,可是這個用意卻是很深長。我們只是讚歎他成功時候的這樣的一個成果,可是很多人卻很難體會到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師們、校長還有幹部們,為了把這個學校點點滴滴的細節做好,這其中要付出的努力是多少!所以張校長也談到,我們做一件事情,如果只是把它當作工作交代過去,它也就這樣過去了,可是如果你要真正把它用心的去做好、經營好,都會特別的辛苦。我們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個教育那是一個國家民族最為重要的一樁事情。所以特別在這個教育的過程當中,要把這個學生引導好,特別是切關於他的心性跟品德方面的,那都是在生活點滴當中一點一點的去陪伴著孩子的成長,去糾正他的缺失,去鼓勵他的善行,這個過程也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所以我們看到孩子在這個學校的環境裡面,能夠培養得這樣好,跟老師點點滴滴的辛勤的耕作、辛勤的教導是離不開的。正是弘明學校的老師的團隊,有這樣的一個敬業的、認真負責的精神,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到很到位,所以才能夠在這個紛亂的世間當中為我們樹立一個這麼好的典範。

  所以張校長所談的確實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正印證了我們這句課文當中所談到的做一件事就要當一件事,如果是苟且粗疏,這個事情一定是做不成的。我們就要跟這些長輩、這些長者來學習他們做人做事的經驗,我們也能夠認真的處理好、對待好每一件事情,這樣我們立身處世就能夠做得非常圓滿

  下一句課文:

  【少年志肆心狂。長者言必偏惱。你到長者之時。一生悔恨不了。】

  其實我們單單看這句課文,就會自然而然想起一句話,這句話是什麼?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應該可以用這樣的一句話來概括這句課文的內容。『少年志肆心狂』,這個「志肆」是說他的志氣放縱,任意行事。我們知道年輕之人血氣方剛,很容易自以為是,聽不進去別人的規勸。所以『長者言必偏惱』,「偏惱」是怨怒的意思,也就是說聽到一些長者的規勸、建議,他往往會感到不能夠接受,心裡會很惱火。不聽老人言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就是『你到長者之時,一生悔恨不了』,這就是吃虧在眼前了。

  所以這句課文的意思是說,年輕人氣盛狂妄,如果說年輕人從小就能夠學會謙虛,一生都會有很多貴人來幫助我們。可是如果從小就年少輕狂,不能夠聽進去長者對我們的規勸跟建議。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說,老人家走過的橋比我們走過的路還多,這是說他的經驗豐富;他所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這是他人生的閱歷比我們要深。所以有時候我們做一件事情,可能長者、長輩們看我們這樣子做,就會發現你可能會走彎路,或者會做錯事。人家有經驗,可能就會不厭其煩的來勸你不要這樣做,來建議你應該怎樣怎樣。可是年輕人往往年輕氣盛,他不能夠接受別人對於他的勸勉,特別是老人對他的一種勸導,他往往覺得這是老人家太過嘮叨了,往往都沒有耐心去接受。可是小時候不聽勸,等到自己長大之後,就要用很多人生的代價,失敗的這種代價,來換取當年不聽勸的這樣的一個結果。所以等到自己有了長者的年齡跟閱歷的時候就開始後悔了,為什麼我當初就沒有聽這些長輩的建議?可是人生哪有幾個讓我們後悔的機會,可能很多錯誤到我們最終想要反悔的時候,它就已經無法挽回了。

  所以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要知道老人是寶,千萬不要輕視老人對我們的勸勉和教誨。真正有愛心的老人,總是希望把自己一生的智慧、經驗都能夠教導給年輕人。如果我們年輕氣盛的時候,能夠真正的用謙卑的心、謙恭的態度,來聽這些老人家對我們的勸誨的話,那麼我們的人生就會少走很多很多的彎路。所以說「聽了老人言,不會做大難。不聽老人言,到老不周全」。又所謂薑還是老的辣。像這些話聽起來好像是家常的俚語,但是其實都是經驗之談,就是勸我們年輕人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而是要有謙虛的態度、恭敬的心來接受老人對於我們的教誨。

  所以《孔子家語》也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有一些對於我們有利益的話,它不一定是那麼好聽、那麼中聽的,可是我們千萬不要少年輕狂,總是把自己的想法擺在前面,而不願去接受別人的規勸,這樣到後來肯定會有許多自己後悔莫及的這些事情發生。所以老人所說的話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懇切的經驗之談。

  我們也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這是講「閻羅王的信」。有一個人他年紀很大,到地獄去報到去了。閻羅王就責罵他,他說:「你平常怎麼造了這麼多的罪業?你為什麼不多多的行善積德?」結果這老人家就跟閻羅王說:「您為什麼不早點寫信來通知我一下,讓我可以做一點準備?」閻羅王就跟他說,他說:「我早就給你寫信了」,他說:「你看當你頭髮漸漸白的時候,這是我給你寫的第一封信;而當你的牙齒漸漸動搖、搖動的時候,這就是我給你寫第二封信的時候;後來你的體力也漸漸衰老了,這是我給你的第三封信;到你眼睛漸漸老花、耳朵慢慢聾的時候,甚至於記憶力開始衰退的時候,這些都是我給你寫的信」。結果這個時候,有一個年輕的鬼就跳出來哇哇大哭,他說:「閻王爺,你天天給這個老人寫信,你怎麼從來不給我寫信?這真是太不公平了。」閻王爺就跟他說:「我也給你寫了好多封信了。你記不記得你們家附近有一個年輕的人,年紀輕輕就被水給淹死了,還有一個年輕人被火給燒死,被蜜蜂給蜇死,這些都是我給你寫的信,只是你沒有警覺到。」真的是所謂的「莫到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這是警惕我們要真正的了解生死無常,不要覺得說這些修行的事情、積德行善的事情到我年紀大的時候慢慢再做,我們不能夠期許自己這一生到底有多少生命的時光可以這樣虛度。所以這也是古來的祖師勸導我們,要年輕的時候就好好的開始修行,開始積德行善。

  這句課文就學到這裡,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改節莫云舊善。自新休問昔狂。貞婦白頭失守。不如老妓從良。】

  『改節莫云舊善』,「改節」是說一個人他改變他的節操,「云」是說的意思,這個時候你就不要說我過去做了多少的好事,而來掩蓋自己現在的過錯。『自新休問昔狂』,這個「自新」就是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意思,「問」就是問他。就是當一個人他已經改過自新的時候,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這時候你就不要再去揭他舊有的傷疤,再去談他過去是多麼的狂妄、多麼的狂傲。『貞婦白頭失守』,這個「貞婦」就是指的貞潔的婦人,就是譬如說她丈夫去世了,她也不再改嫁,這樣的婦人,「白頭失守」。其實它這是一個比喻,就是用這個貞婦跟老妓來比喻,這個貞婦是說雖然她年輕的時候守寡,可是到老來卻不能守節,這樣的人則『不如老妓從良』,這個「從良」是說一個妓女她脫離原來的生活而嫁人,就不如一個人他最終能夠改過自新,脫離原來的生活,去重新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所以這句課文我們順文來看,是說「改節莫云舊善」,就是自己犯了過錯,我們不要用自己過去多麼多麼好來掩飾和辯說。有一句俚語說:「好漢不提當年勇。」現在已經老了,可能已經走不動路,也揮不動拳頭了,卻天天都在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是多麼勇武、多麼威武,不要這樣子說。所以就是說自己犯了錯誤,你也不要說我過去怎麼怎麼好,不要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辯說,來掩蓋自己現在的過失。別人改過自新的時候,我們就不要再去揭他過去的瘡疤了,因為我們知道改過自新是難能可貴。特別像剛才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像有些浪子回頭他真的是比好人還要善,比好人還要好,所以我們這個時候就要讚歎,要呵護他這種改過遷善的善行,不要再把他過去的惡行再把它揭出來,如果是這樣做,再去揭人過去的瘡疤,這是不厚道的行為。

  下面就是用「貞婦」和「老妓」這樣的一個形容,其實我們看他是用這種形容,其實是來形容兩種不同的狀態。第一種就是當一個人擇善不能固執到底,終究還不如那個總是犯錯,最終能醒悟自新的人。這是這句課文的意思。

  我們在歷史上,曾經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裡面看到一個故事,這個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也流傳得很廣,這是「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是發生在東晉這個時代。我們知道周處這個人他年輕的時候是好勇鬥狠,這裡說「兇強俠氣」,就是每天他都不務正業,在這個地方為非作歹,所以鄉里的老百姓就把他當成了鄉中的一大害。除了周處之外,還有水裡的蛟龍和山中的白額虎。像這些動物牠也是經常危害百姓,譬如說把百姓的農作物全都傷害了、毀掉了,或者是下山去吃百姓家的牲畜等等的。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當中都覺得,這鄉里有了周處和水裡的蛟龍,以及山上的白額虎這三害,百姓們的生活都過不安穩,所以把他們做為三害。

  可是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周處他只知道老百姓很不喜歡龍跟虎,他並不知道自己也是一害,所以他就跑去殺掉了猛虎和蛟龍。當時這個過程也是很辛苦的,特別是他在水裡面要去攻擊這個蛟龍的時候,因為他在水中,一下子沉到水裡,一下子又出來,就這樣跟著這個龍一直游了幾十里的路,周處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把這個蛟龍給斬殺了。所以為整個鄉里就除掉了老虎的禍患和蛟龍的禍患。可是過了三天三夜,他沒回到家鄉,鄉里的父老鄉親都以為周處已經死了,所以大家都在那裡慶祝,說我們這鄉里的三個最為危害百姓的人跟兩隻動物全都已經消失了、已經消滅了。

  結果後來等周處回來的時候,才知道說原來他自己也是三害之一,老百姓對於他三天不回來都在那裡慶祝,說終於我們可以過上太平的日子跟幸福的生活了。這個時候就激發了他的羞恥之心,所謂知恥近乎勇。所以後來周處他就開始拜師求學,從軍報國。結果想不到他後來還當了官,這個官位做到了太守,做到了御史中丞。結果到後來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因為討伐叛賊,也為國捐軀而死了。

  所以我們看周處他一生的行為真的是浪子回頭金不換,雖然他年輕的時候在鄉里是老百姓們都很厭惡他,都覺得他是危害鄉里百姓的三害之一,但是他知過能改,知恥近乎勇,他有羞恥心,當他知道了事實真相之後,從此以後他就改過自新,最後還利用他的這種軍事的才能為國家去討伐叛賊,為國家也做出了貢獻。所以他所示現的這樣的一個榜樣,讓我們對照這句課文,「改節莫云舊善,自新休問昔狂」,當他已經改過自新的時候,人們在歷史上就不是記著他危害鄉里的這個惡名了,而是記著他改過自新之後的這種善心跟善德。

  所以我們在許多古書裡面、許多經典裡面,也看到關於一個人能夠改過自新,他是多麼的難能可貴,這樣的一個說法確實也是令人深思,給予人很多的啟發的。譬如說《菜根譚》裡面就有談到,說:「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譬如說我們確實為國家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如果這個人他非常的驕傲、非常的傲慢,自矜自誇的話,他所做的貢獻也就不足為奇了,沒有什麼好說的了。而「彌天的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就是我們的罪過再大再深,可是如果一個人他能夠勇於改過,知道自己的過錯,後悔自己所犯下的這些罪惡,重新開始、重新做人的話,人們就會銘記他知過改過的美德。所以彌天的罪過是當不得一個「悔」字。

  同樣在《論語》當中也有這樣的一句話說:「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關於這句課文我們下節課再詳細的跟大家來分享。《論語.子張》裡面還有一句話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這是說做為一個君子,我們說人生在世,孰能無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君子他也是會犯錯的,可是他所犯的過錯就像日蝕跟月蝕一樣,人人都能夠看得見。譬如說他所做的事情,他自己知道做錯了,我們佛門裡面有所謂的發露懺悔,就是可以把自己所做的惡事、錯事讓別人知道,向大眾來懺悔。君子他「更也,人皆仰之」,當他改正自己的過錯的時候,就如同日蝕、月蝕,得以重見光明一樣,人人都會非常的敬仰他。

  所以在《論語》的這兩段經文當中,也都是談到知過改過的這樣的一個內容。因為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所以我們下一節課再來繼續跟大家分享《論語》的這段經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