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三枚橘子和一塊石頭訴說人倫的光澤-第51集

  

孝是中華文化的核心。關心父母、愛護父母直至贍養父母,這是孝道的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家,功成名就。將孝道做圓滿,對於「孝」的扎根就顯得尤為重要。

  「孔融讓梨」是婦孺皆知的愛親故事,而在歷史上,還有一個故事與此合成「雙璧」,那就是「陸績懷橘」。「孝」的種子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悄然埋下,又慢慢的成長,結出動人的果實……

  

陸績六歲 懷橘孝母 廉石歸鄉 光澤後人

  

  陸績,字公紀,是三國時期吳國人。他自小受父親陸康高風亮節的薰陶,知禮節,懂孝悌,尊重長輩,孝敬父母。成年後的陸績,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曆算,曾作《渾天圖》,註《易經》,撰寫《太玄經註》,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

  他的父親陸康孝順良善,曾被當地太守李肅舉薦為「孝廉」。陸康做官以後,體恤百姓疾苦,辦了許多實事,深得當地百姓們的敬愛,後來成為廬江太守。陸康的言傳身教,給幼年的陸績以至深的影響。

  時值東漢末年,陸康與後來成為三國時期著名將軍的袁術交情非常好。有一次,陸康帶著年僅六歲的兒子陸績,到居住在九江的袁術家裡作客。袁術非常高興,端出橘子熱情招待他們。

  長輩們談話的時候,陸績就坐在一旁剝橘子吃。這橘子甘甜汁多,吃得陸績美美的。當他伸手再拿第二個的時候不由得想:母親最愛吃的水果就是橘子了,可她還從來沒有嘗過這麼好吃的橘子。想著想著,陸績的眼前就浮現出母親慈愛的笑容……

  於是,陸績忍住了自己再吃橘子的念頭,而是小心翼翼的拿了三個裝進了懷裡,心想:把這些橘子帶給母親,她該多高興啊!

  父親陸康和袁術等人談話都很投入,誰也沒有察覺到陸績的這個小動作。等到陸康父子準備告辭的時候,只見陸績兩臂緊夾,雙手抱在胸前,小心翼翼的從椅子上挪下來,隨同父親走到主人面前,鞠躬施禮告別。

  不料,當陸績雙手作揖,畢恭畢敬的彎下腰來躬身作禮的時候,三個黃燦燦的橘子突然從他胸口的衣襟裡「咚咚咚」的掉了出來,滾落在了地上。

  袁術見此情景,禁不住開懷大笑,然後又故意板起臉孔對小陸績說:「你來我家作客,怎麼還把橘子帶走啊?」陸績慌忙跪在地上說:「對不起,我母親最愛吃橘子,我吃了您家的橘子,特別甜,所以……所以我想帶幾個回去給母親嘗嘗。」

  袁術聽了之後感到非常驚訝,隨即臉上又現出喜悅之色,不禁感嘆道:「你們看,這麼小的孩子就能時時惦記母親的喜好,並盡力成全,這種孝心、孝行實在是難能可貴!來日必能成為報效國家的棟梁呀!」陸績懷橘敬母的行為和他率真的天性,也使在場的人都深受感動,大家不禁交口稱讚。

  當我們深入史書了解有關陸績的記載,就會發現陸績六歲就懂得體念親心的行為並非偶然,實為得力於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則外,他還研讀經史,無數古聖先賢的存心和孝德,從小就在他的心裡扎下了根。

  後有詩讚云:「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報乳哺。」

  可見,童蒙的教學比人生任何階段的學習都要重要,它是攸關人一生成就的基礎。「孝」為傳家之本,自幼教育子女時時處處為父母著想,奠定做人立身處世正確的基本態度。

  陸績長大後,倍受東吳重用。初時被太守王郎任命為功曹,負責治安。經過陸績大力整頓,社會風氣肅然,顯示了他的吏治才能。陸績在嶺南任職期間,為官兩袖清風,廉明清正,肅貪拒賄,輕徭薄賦,愛惜民力,深受民眾愛戴。及任期將滿之時,便向孫權請求辭官歸鄉,孝養父母。離任之時,行李蕭然,身無長物,只幾箱書而已,以至於他坐的船太輕,行駛不穩。

  為了增加船的重量,陸績買來了兩大甕鹹菜和一擔筍乾,但船吃水還是太淺,而此時他已無錢再置貨物,遂找來一塊幾百斤重的大石來壓船。

  回鄉後,里人敬其賢良,就將此石保存了下來。而陸氏子孫也將這「官無長物唯求石」做為家訓,代代相傳,並把那塊石頭取名為「廉石」。

當年桔子入懷日,

正是天真爛漫時。

純孝成性忘小節,

英雄自古類如斯。

  

  陸績在三國人物中算不得多麼引人注目,然而平凡中見偉大。僅僅是三枚橘子、一塊石頭,可它訴說的卻是中華民族悠久而不朽的燦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