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十一頁倒數第二行,我們從《續小兒語》六言開始學起。

  【修寺將佛打點。燒錢買免神明。災來鬼也難躲。行惡天自不容。】

  這個「修」是興建的意思,興建寺廟。「打點」則是指的賄賂跟打通關節。「燒錢」就是指的燒紙錢。「買免神明」是說請求神明來免除自己的罪惡。所以這句課文意思是說,想要藉著裝修寺廟,焚燒紙錢來賄賂神明,求得免除自己的罪業,這個想法、這個做法是沒有辦法完成他的目的的,無法達成的。

  我們要知道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的道理,當我們造作了惡業,遇到惡緣而感召惡果的時候,也就是當災難臨頭的時候,你去求神仙、求鬼神,都沒有辦法免除這個災難。所以我們要是做了惡事,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惡事就一定會受到因果的制裁,上天是絕對不會寬容的。所以因果報應這個真理,這是宇宙之間存在的一個自然的定律,並不是說我們用什麼方法去賄賂神明、賄賂鬼神,就可以寬恕我們的罪過,絕對沒有這樣的道理。

  所以說鬼神原不賣福,就是在陰間執行法令的這些執事、官員,都是秉公執法,絕對不是說我們去做一點什麼好事、燒一點紙錢就可以給他打通關係。在人間也許這套把戲還行得通,可是到了陰間,我們知道閻羅王鐵面無私,怎麼可能再去賄賂這些神明、這些鬼神?所以一個人他只要力行善事、修善積德,自自然然就能感得百福駢臻、千祥雲集。這個我們在後面再學習《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的時候,就能夠更深入的去了解其中的道理。

  而倓虛老法師在《影塵回憶錄》當中,也記載著一個發生在近代的真實的故事,讓我們體會到因果報應的真實不虛。這是在民國初年的時候,我們知道諦閑老法師他是天台宗的祖師,有一年他到北京去弘法講經,經過了煙台這個地方,就和他一個皈依弟子,他是煙台的道尹,是地方官,他姓伍,叫伍雍,諦閑老和尚就跟他的這個弟子說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程某,他姓程,是出自於一個官宦的家庭,而且家裡非常的富有。平常他經常去做一些行善積德的事情,還經常去建造寺廟,去供養出家人,也去做了很多的好事。後來,這個程某他在上海就死了,留下了他的夫人,就非常的想念他。當時我們知道在近代上海這些地方都是外國的租界,所以當時就有很多外國人在這一帶活動。那時候有一個法國人他就精通「鬼學」,什麼叫鬼學?就是他可以把一些剛剛死去的鬼魂招回來。因為我們知道當一個人他善惡還沒有論定的時候,在中陰身的階段,並沒有決定他一個去處,是投生到六道當中的哪一道,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剛剛死去,很多人還是處在中陰身的狀態。所以這個法國人他就有本事可以把這些鬼招回來,讓思念他的家人可以跟他談談話、見見面。可是他要的價錢很高,一次就要人家給他拿一千塊錢的好處費。因為程家家庭非常富有,所以這程太太也不在乎這點錢,就把這法國人請到家裡,想跟她的先生說說話。

  到了晚上,這法國人就在她們家的客廳擺好了壇,這電燈一關,就在裡面念咒,念念有詞的,可是他念了半天,卻沒有見到一個鬼前來。結果這個法國人就很沮喪,說這個鬼已經下到地獄裡去了,怎麼叫他都叫不出來。這程太太聽了又氣又急,她說:「你要沒本事也就算了,你幹嘛還拿這個方法來騙我?」這法國人就說:「要不信的話,如果你們家還有其他剛剛死去的人,我還可以再做一次,我給妳稍微減一減價,降到五百塊錢就好了。」剛好程太太的大兒子也是剛剛死了沒有幾天,她的大兒媳婦也非常思念她的丈夫,所以就請這法國人把丈夫的鬼魂招回來。於是就把他生辰八字、日期(死亡的日期)都告訴他,這個法國人他就重新登壇作法。

  結果這次不到一會兒的功夫,這個鬼就招過來了。他就非常的懺悔,在生前吃喝嫖賭,無所不為,所以造了這些惡業之後,他現在還在陰間受審判。所以這個鬼就跟他的家人說:「你們要趕緊替我做點功德,讀經、做好事,趕緊來超拔我。」後來家人就問他說:「為什麼招你的父親都招不來?」結果這個鬼就跟他們說:「聽說我的父親已經墮到地獄裡去了。」為什麼?因為當他父親原先非常貧窮的時候,他在北京做官。有一年剛好山西這個地方收成不好,就是鬧了饑荒,所以朝廷裡面就派遣他的父親到山西去賑災。而當時國家就發了六十萬兩的銀子,讓他去救度這些災民。而那個時候他的父親因為很窮困,見錢眼開,所以就偷偷的把這些救災的錢款都放到自己的口袋裡了,因為這個事情就餓死了成千上萬的人。

  這時候程太太心裡非常不平,她說:「你父親這一輩子做的善事可不少,天天都去修造佛寺,去救濟一些苦難的人,即使他過去做了這些錯事,但是將功抵罪,也不至於下地獄吧?」結果她的兒子就跟她說:「雖然我的父親後來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終究抵不過他的罪過。」你看當時山西的災情,成千上萬的人都等著國家來救濟,這樣他們才有糧食吃,才有生活的費用和物資,可是他全部把它貪污了,就餓死了許許多多的人,這個罪過非常重。所以他說:「雖然他後來發達富有的時候也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功歸功、過歸過。他做的這些好事將來是可以到天上去享福,這是另外一回事情,但是善惡是沒有辦法抵消的。現在因為他欠了這些成千上萬的人這個命債,他要償還這些命債、償還這些錢財,要先來做這個補償,因為他的惡太重了,所以惡的果報就先現前了。後來雖然做的善事,但是這個善的力量還是很薄弱。」

  所以諦閑老和尚說到這件事情,就問這個伍道尹,因為伍道尹和程某家是親戚,他說:「這件事情在當時的上海鬧了很長的時間,整個上海這一帶地區的人差不多都知道這件事情。你們既然是親戚,你究竟知不知道有沒有這回事?」伍道尹就跟他的老師諦老說:「這程某當時在北京做官,正是他最窮的時候,這個事情很難說有還是沒有,我也不敢說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是也許有可能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我們看,一個人他行善、他作惡,終究是會有報應的。作善得善報,行惡會得惡報,這個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有人說,一個人作惡,作惡為什麼他還沒有受到這個惡的果報?有人行善,為什麼說他的善的果報沒有辦法馬上現前?我們看到這幅墨寶上面寫的這些話,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果的真理。所謂「為善不昌,必有餘殃,殃盡乃昌」。我們看善惡因果它是一個交錯交替的複雜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你說一個人他一生都行善,可是為什麼他的家道卻沒有辦法昌盛?他為什麼在現在世沒有看到善果現前?那是因為他過去生所造作的罪業,惡的果報還沒有消盡。當他惡業消盡的時候,他的善果報現前,這個家庭、這個個人他就會興盛、就會昌盛。

  而「為惡不滅,必有餘德,德盡則滅」。你看有的人他一生做了很多惡事,可是好像老天還沒有降下災殃來懲罰他。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因為他過去生當中所造的善的這些德,善的果報還沒有享盡,等他享盡了之後,惡的果報現前了,這個因果終究是逃脫不掉的。

  所以佛經當中說:「歷盡千百劫,所作業不亡。」你看我們行善或積惡就像種下一粒小小的種子一樣,這個種子它是永遠都在那個地方,絕對不會消失、不會消滅的。就如同我們所造的業,即使經歷了千百劫這麼久的時間,它還是不會消亡。而最重要的是要遇到「因緣遇會時」,因為因跟果之間它有一個緣,就像一個種子它是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許多條件它才能夠成長起來。如果這個種子我們把它放在桌上,它可能放了多少年它也不會長出禾苗出來。所以這當中有一個緣,而當這個因緣遇會的時候,「果報還自受」,這個果絕對是絲毫不爽的,因緣聚會的時候,這個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報,它就會最終的現前。所以對於這個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我們應當要相信不疑,要深信不疑,絕對不能夠有懷疑。

  所以我們看到這句課文,『修寺將佛打點,燒錢買免神明。災來鬼也難躲,行惡天自不容』。這就是說明,我們因果報應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我們去賄賂這些神仙、佛菩薩,就能夠僥倖的免除這些果報。這個道理是強調因果的重要性,並不是說你不要去修善積德,而是說善有善的果報,惡有惡的果報,善跟惡、功和過它是不能夠相互抵消的。

  而關於修建寺廟、塑造佛像這樁事情,我們還要再稍微介紹一下佛陀的教育。因為我們知道,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其實儒釋道這聖賢教育它的本質都是一種教學,我們不要把它當成迷信,認為說我去造個佛像、修個寺廟,我主要是要來求取福報,這樣的一個見解雖然也不是錯,但是對於佛教、對於儒釋道教育的本質沒有認識清楚。就是各個宗教的聖哲之人,他來到這個世間教化眾生,最重要的就是靠講經教學來勸導人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像釋迦牟尼佛這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典,他所說明的內容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能夠認識到這個事實真相之後,我們才有真正覺悟的可能,並且能夠真正的脫離六道輪迴,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說這個人生是指我們自己,而宇宙則是說我們生活的環境。所以佛菩薩、阿羅漢他都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換句話說,他是一個教育家,他最根本的是要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教導我們去明瞭。所以我們學佛要真正有理智、有智慧,而不能夠偏於迷信。

  而修行是什麼?這個修行就是把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種種錯誤的看法、想法,還有說法、做法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就是修行。所以佛教修行的綱領包括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所以我們說我們皈依佛法僧、皈依三寶,是不是皈依這個泥塑木雕的佛像?是不是這樣的一個概念?其實並不是如此的。佛法僧,這個佛是代表覺,法是代表正,僧是代表淨,所以我們皈依佛法僧,就是皈依覺正淨,能夠做到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真正的皈依。並且我們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達到覺正淨的目標。

  而在修行方面,我們基礎是三福。所以我們看到淨業三福當中,首先就是教導我們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而這個內容其實也就是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最為根本的、最為主要的內容,就是三福的第一福。修學的基礎是這三福,處事待人接物要依六和,修六度,遵普賢菩薩的行願,歸心淨土,歸心到西方淨土,這個佛陀教化的目的就達到了,功德也就圓滿了。所以我們對於儒釋道三家教育,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清楚的認識,才不會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一種迷信的看法。

  我們接著來學習下一句的課文:

  【貧時悵望糟糠。富日驕嫌甘旨。天心難可人心。哪個知足餓死。】

  『貧時悵望糟糠』,就是一個人他貧困的時候,「悵望」是說他失意惆悵,情緒很落寞而有所盼望。這個「糟糠」是指酒渣跟米糠,窮人他用來充飢的食物是這些很粗劣的食物。而『富日驕嫌甘旨』,「驕」是傲慢的意思,「嫌」則是嫌棄的意思,「甘旨」是指的美食。就是當一個人他很有錢的時候,有錢沒處花,每天都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還嫌這個飯菜不好吃,嫌這衣服不夠華麗。『天心難可人心』,這個天意,「天心」是天意的意思,「難可」這個「可」是指的相稱、適合。所以老天爺總是滿足不了人心無窮無盡的欲望、無窮無盡的追求。『哪個知足餓死』,這個「知足」就是指的他知道滿足的意思。所以這個知足就是說滿足於已經得到的,或者說雖然他得到的很少,可是他已經心滿意足了,內心不會再希求更多的、更好的。

  所以這句課文這個意思是告訴我們,有的人在貧困的時候,他非常的難過、非常的失意,那個時候他天天盼望著,我要是能夠吃到一些米糠、酒渣這樣的粗劣的食品,他心裡就感到非常的滿足了。可是當一個人富貴的時候,每天都吃著山珍海味,結果反而每天都吃不下去,還覺得這個東西一點都不好吃。所以所謂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看,這老天爺再怎麼滿足人心的需求,人還是不知道知足。如果一個人他能夠知足常樂的話,你想哪個人是因為知足而餓死?

  所以老子才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一個人如果他能夠少欲知足的話,即使是過著貧窮的日子,他也是能夠安貧樂道的。

  說到「糟糠」這個詞,我們剛剛跟大家介紹過,這個「糟糠」,它的本意是指的窮人用來充飢的酒渣、米糠等等這些粗劣的食物。關於這個「糟糠」,在中國的歷史上就有一個傳頌千古的故事,非常令人感動。

  這是發生在漢朝的時期,宋弘,這是宋弘的一個故事。我們知道,宋弘他是漢朝時期的一個大臣,他的德行非常的好。而當時漢光武帝劉秀,他的姐姐湖陽公主新寡之後,也就是說她失去了她的丈夫,有一天,光武帝就和他的姐姐共同在談論,說這個朝廷裡面的大臣哪一個人品德、能力各方面最好,結果湖陽公主就跟她的弟弟光武帝說,她說:「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這個宋公就是指的宋弘,她說宋弘他的德行、器量,他的氣度可以說在所有的大臣當中都是比不上的,就是他的德行跟才幹是最好的。光武帝劉秀他聽了就挺歡喜的,難得有姐姐看得上的臣子,所以他心裡就想著,想要替他的姐姐湖陽公主來做個媒。那你說皇帝都親自出馬了,大家會覺得這個婚事肯定十有八九是能談成的。

  於是在召見的時候,湖陽公主她就躲在這個屏風後面,聽這君臣之間的對話。劉秀就對宋弘說,他說:「諺語有言,說『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我們看,當一個人他貴顯,非常顯達的時候,以前是很貧賤,現在很富貴了,富貴了一定就要換一群富貴的朋友,就把以前在一起生活的老朋友,比較貧賤的朋友,把他忘了。當一個人有錢的時候,當然三妻四妾,多娶幾房的太太,娶幾房老婆、小妾,這個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劉秀就對宋弘說,你看這是不是人情,人之常情就是如此?

  宋弘他這麼聰明,當然就聽得懂皇上的言外之意,可是他是一個非常正直,品德非常好的一位大臣,他馬上就跟皇上說,他說:「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這意思就是說,貧賤之交,你看我們跟這個朋友是在患難的時候相互幫助,才走到了今天,這樣的朋友你一輩子都不能夠忘記他對我們的恩德。而糟糠之妻是當年和我們同甘共苦、胼手胝足的這樣的妻子,你看「糟糠」,這吃的粗劣的糧食,一起走過苦難的生活,這樣的妻子可不能夠因為今天我富貴了之後就嫌棄她,就看不起她,就要另外去攀附這些有權有勢的家庭,重新去娶三妻四妾了,不能夠這樣做,這是一個人應該有的品德。

  所以光武帝聽了之後感嘆的說:「事不諧矣。」換句話說,這個婚事是談不成了,就是皇帝親自做媒,給他的姐姐做媒也做不成了。雖然宋弘他婉言謝絕了皇帝的好意,但是皇帝反而因為他的這種品德,而對他更加的恭敬。所以宋弘也沒有辜負朝廷對他的信任跟期望,他做官的時候非常的正直而廉潔,而且很能為百姓著想,甚至於對於皇帝,他都很敢於直言的進諫,並且他為漢朝的這個朝廷也推薦跟選拔了很多賢德的人,前後推薦了三十多人,甚至於有的官位還做到了宰相。

  所以,宋弘他的這種氣節、這種品德,是一個做官之人的非常好的榜樣。即使他的官位做到很高,他仍念念不忘要報答自己家庭的親人的這種恩德,所以他把自己所得到的俸祿也都用來去贍養整個家族當中的這些老人、這些孩子,去幫助老人能夠過上幸福的晚年,幫助孩子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他自己本身並沒有什麼私人的財產,而都拿出來去幫助家族和老百姓當中有需要的人,所以他是一個非常廉潔的好官。

  有一次光武帝在宴會當中去宴請這些大臣們,就在這個宴客的過程當中,宋弘就觀察到說,在皇帝的御座(寶座)的旁邊,有一副新的屏風,上面畫著許多美女的像,光武帝在宴客的過程當中,不知不覺的就扭過頭去欣賞這些美女的像。這個細節就被宋弘觀察到了,於是他就勸勉皇帝說:「要是陛下好德如好色一樣就好了」。就是說,如果陛下仰慕這些美好的德行就如同好色之心一樣的深,這樣就好了。光武帝聽了之後,知道宋弘所指的就是他不停的在看屏風的美女這個事情,所以馬上就改過,令人把這個屏風撤掉了。宋弘就覺得皇上他能夠願意聽大臣們對他的勸諫,所以感到非常的歡喜,覺得這個皇帝是一個非常奮發有為的好皇帝。

  宋弘的故事我們就分享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

  【甘甜下咽不覺。是非出口難收。可憐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頭。】

  這個『甘甜』是指的甘苦,甘甜就是還有一個版本,是作甘苦,是指味覺的這種酸甜苦辣。『下咽』是說吞下去、嚥下去的時候,其實過了這三寸舌頭之後,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滋味了。而『是非出口難收』,這個「是非」就是指口舌的爭端,當我們把人我是非的這些言語說出去的時候是無法挽回的。『可憐八尺身命』,「可憐」就是很讓人惋惜的意思。這「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頭』,「一任」就是完全任憑舌頭在掌控著人的生死命運。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警醒我們,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語。

  所以說味覺的酸甜苦辣,其實當這個食物經過我們三寸之舌之後,其實就沒有什麼分別了。而對人的這些評論與褒貶等等,我們一定要謹慎,就是說話一定要謹慎,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一旦說出口就無法挽回了。我們如果對於人的這種評論有了偏頗、有了錯誤,當我們在一個家庭裡面,只是會影響幾個人的這種聲譽,可是如果我們是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我們講話也很隨便,去評論人的是非對錯,而不負責任的去說出這些言語的話,那麼它的影響可能就會非常的大。所以言語一定要謹慎,這是古人、古聖先賢諄諄告誡我們言語的重要之處、言語的重要性。所以縱使有八尺長身軀性命,也只能惋惜,任憑這三寸不爛的舌頭來掌控人的生死跟命運。從這裡我們就可以體會到,這個言語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就看到,在師父上人會客的客廳當中,就掛著一幅「金人銘」。這個「金人銘」它是一個石刻的拓本,是在清朝的道光年間所刊刻的。這個石碑有一點破損,所以我們看到中間有一道破損的殘痕,可以看出它是古時候留下來的一段碑文。這個碑文的內容對於我們很有啟發性,它這段文是出自於《孔子家語》,就是教我們要如何的三緘其口,也就是說,我們的言語一定要謹慎小心,要注意自己的言語。

  這段「金人銘」開頭就說:「孔子觀周,入后稷之廟。」孔子他進入太祖后稷的廟堂之後,就看到右壁之前「有金人焉」,就看到這個廟堂右階之前就有一個金人。而這個金人是「三緘其口」,這個三緘其口就是說他言語非常的謹慎,這樣的一個意思。「而銘其背曰」,在它後面刻著這樣的一行字,說是「古之慎言人也」,就是說這是古時候一個言語非常謹慎的人。這個金人就供奉在后稷廟的廟堂之前。所以這個「金人銘」就說:「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就是讓我們一定要警戒,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要多說話,多言多敗。有時候一個人的是非成敗,往往都是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相關聯的,都會決定他的成敗,所以是勸勉我們千萬不要多說話。「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所以教導我們千萬不要多事,多事之人就會多有患難。

  前一段時間,我們跟周教授、跟張教授,陪同師父上人一起用餐的時候,餐後教授們都在談論很多歷史的故事,都是很發人深省的。當時開吉聽了之後,就跟幾位老人家報告,我說在雪公老人所講解的《論語》當中就看到一則故事,非常有趣。這是雪公老人教我們,千萬不要多事,多言多事。他說在歷史上,我們知道三國時期周瑜曾經說過,「既生瑜,何生亮」,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人就看不懂這個是什麼意思,所以就隨便的評論、隨便的解釋,說這個周瑜,「既生瑜」,就說周瑜的媽媽姓既,所以既生了瑜,生了周瑜;「何生亮」,他解釋為說諸葛亮的媽媽姓何,所以何生亮。其實這跟歷史的故事是完全背道而馳的,他不懂裝懂,就亂說話。有人就問說,那張飛的媽媽姓什麼?他就說,「無事生非」,張飛的媽媽姓吳,所以吳氏生了張飛,他這麼解釋的。所以我們說,千萬不要多說話,言多必失,千萬不要沒事找事,無事生非。這個雖然是個笑話,但是確實都是很有啟發性的。所以這是這個「金人銘」教我們一定要言語謹慎。

  之前我們有跟大家分享過王羲之的三個兒子跟謝安的故事,也是同樣的道理。當時謝安就引用了《周易》當中的一段話,叫「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用這個標準來評判王羲之的三個兒子。他就判斷這三個兒子當中是第三個兒子王獻之最好,你看他見到長輩,他話也不多,只是簡單的寒暄一下,不像兩個哥哥言語非常的多,誇誇其談的。

  在佛經《無量壽經》當中也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看這個口業的重要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因為我們看,在《十善業道經》,這是我們日後會學習到的一部佛教的經典,在這部經裡面,對於身口意三業,它排列的順序是身排在第一,身三、口四、意三。身就是不殺、不盜、不淫,它是三條是排在第一的;而口業它有四條: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這四條是排在第二個位置上;意業是排在第三,不貪、不瞋、不痴,這是《十善業道經》的排法。但是在《無量壽經》裡面,卻是把口業排在第一位,所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所以這個口,口業,這是總說,「善護口業」是提醒我們言語一定要謹慎小心,而它的果德就是「不譏他過」,「他」包括一切人事物,這個範圍很廣。

  所以師父上人特別提醒我們,我們學佛、學習聖賢教育,要從什麼地方著手?首先就是要從善護口業著手,之後才是善護身業跟善護意業。就是說,一般的中下根性的人,用這樣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來修行,這是一個漸教的修行方法。而當然頓教是以善護意業為優先,就是注重我們的念頭。因為念頭是根本,所有一切的言語行為其實都是從我們的意念所產生的,所以從意念下手,漸漸的我們的身業、口業就能夠得到清淨。

  所以我們可以體會到,這個言語的重要性是古聖先賢、儒釋道三教都非常重視的,一定要謹慎自己的言行。所以在歷史上,曾經有人問過司馬光先生,就說你一生當中,這種德行跟學問要從什麼地方去著手、去落實?司馬光先生就說,要從不妄語開始。所以一生當中所作所為,沒有不可對人言的。如果有一些不敢對別人講的這些事情,他絕對不敢說,也不敢去做。所以我們看德行的成就,司馬光先生是強調從不妄語開始做起。當然,能夠做到這一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內心必須要做到真誠,我們內心能夠有誠敬存心的話,當然我們的口業跟身業也都能夠保持著清淨。

  關於我們現在學的這句課文,在歷史上也有這樣的一個公案,就是關於天親菩薩的一段故事。我們知道,天親菩薩是印度的羅閱城人,他生活的年代大概是西元四世紀到五世紀這個時期,所以他是生活在佛陀滅度之後的九百年這個時期,是印度禪宗的第二十一代的祖師。

  天親菩薩他在從前一直鑽研的是小乘佛法,而他的哥哥,就是無著菩薩,在晚年的時候是宣揚大乘佛法,他為了度化他的弟弟能夠回小向大,所以就用善巧方便來幫助他的弟弟。天親菩薩他因為兄長的這種幫助,就得以聽到大乘佛法的經論,他聽到哥哥在講解《瑜伽師地論》的時候,就是對於這個論裡面的義理,他感到非常的微妙、非常的殊勝。因為我們知道天親菩薩他之前是研學小乘的經論,對於《大毘婆沙論》的義理是非常的深入的,所以當時他在為大眾宣講的時候,他每天作一首偈頌,作了六百首偈子,稱為《俱舍論》。後來因為他的哥哥無著菩薩的幫助和教誨,他就懺悔自己對於大乘佛法的偏見,他就懺悔自己過去所造作的這些罪業,就跟他哥哥講,他覺得自己過去的見解確實很淺薄,想不到大乘佛法是這麼的微妙殊勝。所以他跟哥哥說,他說:「因為我過去非常的頑強偏執,經常毀謗大乘,這個罪惡非常深重,這都是因為我的舌頭所造作的罪業,所以我想要割掉自己的舌頭來懺悔這個罪業。」他的哥哥無著菩薩就勸勉他,他說:「你既然知道說你當初毀謗大乘佛法的罪業是因為舌頭所造成的,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就可以用舌頭來宣揚大乘佛法的教義,來贖罪,懺悔你的罪過。否則的話,你割掉再多的舌頭也沒有用。」

  從此之後,天親菩薩他就非常努力的來弘揚大乘佛法,所以後人就稱他為千部論主。為什麼是千部論主?就是他造了小乘的五百部的論,也造了大乘五百部的論。所以他就一心一意的弘揚大乘佛法,造了《唯識論》等等這些影響非常深遠的大乘的論著,並且他有一部《淨土論》,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所謂淨土五經一論,這個論就是指的天親菩薩的《淨土論》。後來天親菩薩活到了八十歲,也是享了高壽,並且用他實際的行動來懺悔了以前所造作的這些罪業。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到,這句經文所教導我們的,這個口業的重要性。我們八尺的身命,怎麼能夠任憑這個三寸不爛之舌來擺布?我們一定要利用我們這身口意的三業,來多多的為眾生做好事,而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口舌是非而造作罪業。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的課文:

  【因循惰慢之人。偏會引說天命。一年不務農桑。一年忍飢受凍。】

  『因循惰慢』,「因循」是說一個人他得過且過,而不求上進;「惰慢」是說他非常的懶惰、非常的懈怠。這樣的人『偏會引說天命』,「偏」就是只的意思,只會「引說」,引是牽連的意思;「天命」是指的上天所主宰的命運。他覺得這命運是上天所主宰的,我勤奮也好、懶惰也好,那跟我的命運都沒什麼關係,所以每天都得過且過,不想要求上進。

  下面就談到『一年不務農桑』,這個「務」就是從事於,「農桑」是指的農事農業的生產。如果這一年悠悠度日,不知道去播種、去耕地的話,『一年忍飢受凍』。所以說一分耕耘得一分收穫,如果我們懶惰懈怠不思耕耘的話,怎麼能夠期盼有好的收成?

  所以這句課文就是教導我們,當一個人他不求上進,而且非常的懈怠和懶惰的話,這倒不打緊,他還有他的理由、他的藉口。他藉口是什麼?是以天命為藉口來推卸責任,他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天賜予的、老天安排的,跟我上不上進、努不努力是沒有關係的。實際上這個是一個錯誤的見解,要知道,所謂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看古時候是一個農業的社會當中,農夫他每年都要耕種田地、植桑養蠶,要很勤勞的來工作,他才能夠有收成。如果不重視,不求上進,不重視這些農業生產這些努力的話,最後的結果就是每一年都是悠悠度日,而且到秋天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收穫,只能夠挨餓受凍了。這個是這句課文的字面上的意思,所以是教我們一定要勤勞,要能夠非常勤勉的來從事於自己所做的這個行業。

  今年我們在過新年的時候,因為二O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號這一天,我們覺得有一些工作要及時的完成,所以那天晚上我就一直做到很晚,十二月三十一號的晚上十二點才把手上的事情做完,緊接著馬上就要過年了。十二點剛做完工作,就聽到外面響起了鞭炮的聲音,才知道現在已經是二O二O年了。所以我覺得那一天已經工作到很晚,就趕緊去休息了。

  結果第二天早上一起來就收到了成功大學王偉勇教授發來的一封信,那封信就是在十二月三十一號的晚上十二點之後發來的。這個原因是之前我們有跟王教授徵求一篇文稿,截稿的日期就是十二月三十一號。因為老教授非常的忙,所以他那篇文稿也是一直寫到了十二月三十一號的晚上十二點。第二天他跟我說,第二天是一月一號了,他就跟我說,「我因為還在學校裡面幫學生在批改作業,所以妳幫我檢查看看,我昨天半夜寫的稿子有沒有什麼錯字」。所以那個時候我覺得,本來覺得自己很辛苦,十二月三十一號半夜還在工作,可是居然看到這六七十歲的老教授,不但是寫稿寫到半夜十二點,連第二天一月一號早上都還在幫學生批改作業,心裡就非常的感動。就是老一輩的老人,他們那種敬業的精神,對於教學工作的勤勉跟認真。

  記得我們在英國漢學院的時候,當時因為周院長剛剛過世,所以第一屆的同學所寫的這些論文,院長當時還沒來得及批改的時候,老人家就已經走了。當時正好是王教授在英國漢學院這邊教課,結果白天一邊要教課,晚上就還要去批改這第一屆學生所寫的碩士論文,如果他不這樣認真的工作的話,這些學生當時都沒有辦法順利的畢業。通過這些點點滴滴,就體會到這些老人家那種勤勉認真的精神。

  記得當時王教授來教授《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的時候,他的眼睛剛剛動過手術,但是他備課非常的認真,他的講義都是一筆一畫的寫出來的,手寫的。雖然當時剛剛動過手術,眼睛還看得不是很清楚,所以寫的字還有一點不是那麼工整,有點模糊,但是他就是一筆一畫的把它寫出來。他就是要教導學生,即使他已經是貴為資深的老教授了,而且他是教的《聖學根之根》這個蒙學的課程,面前的小朋友都是年輕的學生,都是十幾二十歲的這些年輕人,但是即使是這樣,他一點都不馬虎,一點都不苟且,還是認認真真的,就像在大學教博士、教碩士一樣,認真的備課,親自的寫上課的講義,我們看到這個場面非常的感動。

  後來有一次王教授在講《聖學根之根》,最後講到《百孝詩》的時候,那是他老人家後來在極樂寺,在台南這邊講《根之根》最後的幾堂課。當時因為他每個星期要在不同的學校去授課,當時就有一點感冒,聲音非常的沙啞,但是他扯著這沙啞的嗓子、聲音,還是在極樂寺的二樓非常認真的給學生講解《百孝詩》。那時候因為漢學院的學生都去英國讀書了,在現場的學生並不是很多,而老教授的聲音當時又很沙啞,他仍然是這麼認真的一堂課不落的來授課。所以從這些老人家的身上,我們學習到了那種非常的勤奮,非常認真負責的這種敬業的精神,想起這些點點滴滴都非常的感動。

  這句課文這裡談到「一年不務農桑」,我們說這個農桑,我們自古以來中國是一個農業的大國,所以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對於農事的生產都非常的重視。我們知道最初在上古的時候是神農氏來教導百姓們種植五穀,振興農業的。神農當時嘗百草,能夠傳授種植農業以及醫藥方面的這些常識來治療百姓的疾苦,所以神農氏對我們國家的農業生產是有非常卓越的貢獻的。

  我們在朱鏡宙老居士的《夢痕記》裡面就讀到過,我們中國自古以農治國,皇帝是如何的重視農業的生產,老人家有一段記錄也是非常的寶貴。因為在古時候由於重視農耕,所以天子就有籍田之禮,通過這個禮就可以體會到了春耕的一個重要性。其實這種禮在《禮記》的〈月令〉當中已經記載得非常的清楚,它談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也就是說在這個籍田禮當中,無論是天子還是諸侯,三公、九卿、諸侯,他們都要親自的示範耕種,用這種示範來鼓勵天下的這些農夫重視農業的生產。而籍田之禮是在先農壇舉行的。舉行這個禮的時候,除了朝廷當中全體的官員要參加之外,你想這是皇帝親自去主持的,在皇族當中,皇室家族當中,比較年輕的親王貝勒也好,都要來親自參加這個禮。這個禮節的過程也比較長。最後是皇帝親自下田,把預先準備好的鐵犁慢慢的在推動著,這是表示連天子都親自來耕種。這種儀式是教導普天下的百姓要把農事生產做為我們立國的一個根本,要看得非常的重要,你看連皇上都親自動手犁田,當然我們一般的百姓家就更要認真的來從事於農業的生產了。

  所以師父上人也特別的提醒我們,要重視學習二十四節氣。當時朱鏡宙老先生在回憶錄當中就有談到,因為他是章太炎先生的女婿。有一年章太炎先生也是很久沒有跟他的女兒見面了,當時他在日本,他的這個小女兒到了日本見到自己的父親的時候,太炎先生沒有叫她背什麼大經大論,而是讓自己的小女兒要把二十四節氣背下來。為什麼?在古時候,除了農夫要懂得二十四節氣相關的知識,才能夠及時的耕種、播種、收割,它都是循著一定的天時的;即使是婦人、女子,在家裡負責全家大小的飲食,對於二十四節氣也要了解,這樣才能夠把一個家治理好,所以古人都非常的重視。

  這個禮,我們剛剛說到的在先農壇皇帝親耕的這個傳統,確實是從周朝就開始,在明清時期成為國家的非常重要的祭祀的典禮。我們看皇帝都在這個典禮當中親自的耕種,這種表法是非常有意義的。

  這句課文它雖然說的是農桑,但我們知道自古以來所謂士農工商,這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不僅僅是說農業的生產,這裡只是舉一個例子,我們從事不同的行業,同樣的也要能夠敬業負責,能夠勤於工作。社會當中的各行各業大家都非常的勤勉認真的工作,社會才能夠正常的運作。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一句:

  【天公不要房住。神道不少衣穿。強似將佛塑畫。不如救些貧難。】

  『天公』是指的玉皇大帝。『神道』則是包括了天神跟地神。『強似』就是過度的意思。『塑畫』是塑造繪畫。『不如救些貧難』,這個「救」則是幫助的意思,給予幫助,讓他脫離危險,或者是能夠解脫他的困難。「救些貧難」,這個貧難就是指的貧窮的有困難的人。

  這句課文就是談到,玉皇大帝不需要人類供給的房屋居住。我們知道玉皇大帝他是天人,在天上有他的宮殿,他的生活是我們人間所無法想像的,天人的福報都是非常大的,並不是說我們給他蓋了個房子他才有房子來住。而『神道不少衣穿』,神明也不缺衣服穿。我們都聽過所謂天衣無縫這個成語的故事,天衣這也是我們人間的衣服所無法比擬的。所以這是勸勉世人不要過度奢華的去塑造這些像、去蓋這些廟,與其這樣,不如把這些錢財用來幫助貧窮困難的人。也就是說勸勉我們要多行三種布施,修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其實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供養?我們引申來說,我們真心的供養佛菩薩、供養這些天神,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將他們所施行的教誨,佛菩薩在經典當中的教誨,能夠真正的在我們生活當中去落實,所謂的如說修行供養,能夠依教奉行,來利益一切的苦難眾生,這個才是我們學習聖賢、佛菩薩最為根本的一個原則。

  所以我們修行,以及我們學習聖賢教育,一定要重實質而不要重視形式。我們看到這句《無量壽經》的經文中說:「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我們看著這句經文,再深深的體會其中的義理,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定要重視把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的這種慈悲利益之心,把它落實在我們的身上,而不要去偏執、去執著一些世間人所執著的這種做法,這個才是真實的功德。

  我們知道在台南府城有一座城隍廟,城隍廟裡面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匾額,這個匾額上面寫了三個字,叫做「爾來了」,這個爾就是你,意思就是說你終於來了。進入城隍廟的人一看到這三個字,可能很多人都會心裡一震,在想說我到底這生平有沒有做了什麼虧心事,到時候是不是被這些神明會詢問、會拷問,自己來到這個城隍廟可能就會有所反思。在這個城隍廟門口也寫著一副對聯,說:「威恩原並濟,求錫福何不為善」,就是說你看我們人有時候天天都求著灶王爺、求著城隍爺、求著玉皇大帝要給自己降福,可是求這些神明來降福,城隍老爺問,你怎麼不自己多做點善事?多做點善事自然就會感得善的果報。下聯是寫到:「靈神非可賂」,就是神明是不能夠賄賂他的,你以為做了點壞事,去送一點水果、送一點餅乾、燒點香,來請求天神、請求城隍爺來饒恕我的罪過,這是做不到的,「望赦罪豈在燒金」,如果我們所做的惡事太多了,想要祈求神明來寬赦我們的罪過,怎麼可能你多燒點紙錢、多上點香,怎麼可能神明就會饒恕我們的罪業?所以我們看到《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個善惡的禍福都是我們自己所感召的,「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個確實我們要深深的反思這一段的經文。

  城隍爺的故事其實在歷史上有非常多的記載,我們在這裡舉一段《子不語》當中所記錄的,「城隍替人訓妻」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這是說在杭州這一帶有一個讀書人姓周,叫周生,他的太太非常的凶悍,一天到晚都跟她的婆婆過不去。甚至於這個媳婦凶悍到什麼程度?就是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她就披麻戴孝的來拜她的婆婆。這個意思是什麼?因為老人家死了妳才披麻戴孝,那妳過年過節妳穿成這樣子,就是希望她早點死,所以這個媳婦是非常的凶悍、非常不孝的。這個姓周的讀書人他生性很懦弱,看到太太這麼凶悍,他也管不了,於是他就每天去跟城隍老爺寫疏文去祈禱,就是希望城隍老爺來評評理,然後能夠幫他制伏這個凶悍的妻子,讓他的母親能夠過上點太平的日子。但是他寫了很多疏文都沒有什麼感應,他就覺得這城隍爺也太不靈了。

  結果有一天這位讀書人就夢到了一個鬼卒來找他,他說:「城隍爺找你」。於是這個讀書人就跟著來到了城隍廟當中。於是城隍就跟他說,他說:「你的太太不孝公婆,這個情況我早就知道了,但是可惜的是因為你的命裡只有一個太太的命,而還有兩個兒子。因為我考慮到你是一個孝子,不能讓你們家沒有後代,斷了香火,所以暫時就容忍你的太太。你知道我的這個用心嗎?」

  這個讀書人就說:「我的太太實在是太凶悍了,我的父母每天就跟這樣的媳婦生活,實在是日子過不下去了。而且我既然跟我太太恩義都已經斷絕了,那怎麼還要考慮生兒子的事情?」於是城隍老爺就問他說:「那你們當初結婚的時候是誰給你作媒的?」於是他就說是某某人作的媒,於是城隍爺就把這兩個人也押送過來,並且責罵她說:「這個女子這麼不孝順,妳們居然還給她作媒,嫁給了這個孝子,都是因為妳們兩個害了他們一家。」所以就命下面的鬼卒要給她責罰。結果兩個人就在說:「都不是我們的原因,她們女孩子在家裡,我哪知道她嫁過夫家之後會這麼不孝順?」於是這個讀書人也替這兩個媒人求情,結果他就跟城隍老爺說:「我的太太雖然很凶悍,但是對於鬼神、對於學佛的人她還是有所畏懼的,所以如果城隍爺能夠把我的太太請過來,給她一些懲罰,讓她能夠改忤逆為孝順,說不定我們家道還能轉過來」。

  城隍爺就說:「說得也有道理,但是你們這些人都是很善良的人,所以平常對待這些善人都是給他好臉色看,你的太太又這麼凶悍,我要是不凶一點,也降伏不了她。」所以他就派了藍面鬼拿著大鎖去把他的太太(把周生的太太)押過來,並且就現了一個青面獠牙的相,讓兩邊的鬼卒都拿著刀在旁邊守著,每個人都非常的凶猛,並且這些地獄裡的油鍋、刑具全都放在城隍老爺的辦公廳上面。然後很快的這個鬼就把這個不孝的婦人押過來了,這個婦人就跪在城隍爺的台階前。城隍爺就把她生平不孝父母、不孝公婆的這些罪過一條一條的把它列出來,講給她聽。然後就跟這個旁邊的夜叉說:「把她拉下去剝皮,丟到油鍋裡去。」結果這個太太聽了之後,嚇得就在那裡大聲的哭,然後就跟城隍老爺認錯,她說:「以後我再也不敢了」。然後這個周生和兩個媒人也在旁邊替她求情。然後城隍老爺就跟她說:「看在妳的丈夫很孝順,我姑且就寬恕妳一次,如果妳回到陽間,再度犯同樣的過失,對妳的婆婆還是這麼不孝的話,下一次把妳抓來,就真的要油鍋伺候了,就要拿這些刑罰來懲罰妳了」。所以就把這夫婦倆都放回去了。

  結果第二天早上夫婦倆一醒來,發現說兩個人做的夢都是相同的。從此之後,這個凶悍的太太就一改前非,就把以前對婆婆不孝的這種行為完全都改過來,就開始對婆婆非常的孝順了,後來果然還替周家生了兩個孩子。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是在《子不語》當中所記載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其實我們看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還有更早的像《聊齋志異》,雖然這些書裡面有一些故事是講的寓言,但是絕大多數的故事都是歷史發生過的真實的事情。我們千萬要小心,注意因果絕對是存在的,我們做惡事,一定會受到懲罰,會有報應的。千萬不要認為說我用什麼方法去燒點紙錢、上點香、送點供品,就能夠賄賂神仙,賄賂這些神明,要知道因果的定律是絲毫不爽的。

  所以說我們看這幅墨寶當中師父上人寫到:「道德仁義,乃吾人本具之性德」,我們的仁義道德其實都是我們真心當中本具的,性德當中本具的這些德能,而「因果報應,實天地化育之大權」,天地鬼神實際上也是按照人所造作的善惡的業,所造的善和造的惡來決斷他將來的去處的,絕對沒有他們自己一絲一毫的意思,絕對都是秉公執法的。而「利人實為利己,害他苦報無盡」,我們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實際上是利益自己;如果去害別人,去做一些惡事,這個苦報、惡報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在《安士全書》當中才談到:「人人皆知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

  我們看到無論是印光大師還是師父上人,都非常重視因果的教育。我們看印光祖師當年他老人家印《了凡四訓》、印《太上感應篇》、印《安士全書》,印的數量非常之多,每一版都印了五六千本,而且是印了十幾二十版,算起來有三百多萬冊。在那個時代我們看到,為什麼印祖對於這些因果的善書印得這麼多?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因果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人人都了解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的話,自自然然他就不敢造惡,那這種教育實際上是可以帶來家庭和樂、社會和諧與天下太平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個因果的重要性。

  這裡有談到,我們看這段課文特別有談到,「強似將佛塑畫,不如救些貧難」。我們再稍微補充一點,因為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就曾經說過,佛法的法運是分成五個時期的,第一個時期是戒律成就;第二個時期是禪定成就,所以我們看中國歷史上學習禪宗的人很多,而且很多人也是修行很有成就,真的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是佛法運的第二個時期;第三個時期是多聞成就,所以有很多法師講經說法,在中國的歷史上這是非常的興盛;而第四個時期就是塔廟堅固,就是人們就開始喜歡造佛像、喜歡建寺廟,這個時期開始人們就不重視講經教學,也不重視佛陀教育,而是喜歡造佛像、蓋寺廟;再接下來的時期是鬥爭堅固,這個就更嚴重了,不但是不喜歡搞教育,也不喜歡去建寺廟,而是在佛門當中相互之間有很多的爭鬥,是鬥爭堅固的時代。

  所以我們從這五個時期,佛陀法運的五個時期可以看出,你看第一個時期、第二個時期、第三個時期,就基本上還能夠維持著佛陀教育的一個精神、一個本質,就是重視戒律、重視修行,也重視講經教學,真正是把佛教是教育的這個根本的精神落實了。而到後面幾個時期,又喜歡建塔廟、建寺廟、造佛像,甚至於在佛門裡面搞鬥爭,這個就是佛法開始衰微的這樣的一個時代。通過我們補充這一點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明瞭,真正的儒釋道的教育,一定要恢復它教育的本質,而不是只是徒搞形式,一定要把經典當中所闡釋的道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落實下來。

  請接著看下面這段課文:

  【世人三不過意。王法天理人情。這個全然不顧。此身到處難容。】

  這句課文,『世人三不過意』,這是說一個人的良心上過不去,「三不過意」就是良心過不去的意思。哪方面?有三條,第一條是『王法』,這個「王法」就是指的國家的法令,『天理』則是指的自然的法則,『人情』是指人之常情,所以有這三點。『這個全然不顧』,如果對於這三點完全不顧,就是忽視的意思,不予理會和遵守的意思。『此身到處難容』,這個「容」是容納、接受的意思。我們對於王法、天理、人情不能夠通達、不能夠注重,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立身處世就難以有容身之地了。

  我們看這句課文它的意思是說,我們人生活在這個世間,有三條準則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三條原理原則,如果我們違背的話,對於自己的良心就會不安。哪三條?首先是國家的法律制度。所以佛在經典中說「不犯國制」,我們在一個地方,在一個國家地區,一定要遵守這個地區、這個國家的法令規章制度,而不能夠違法。這是第一條,就是佛經說的不犯國制。第二條是什麼?第二條就是因果循環的規律,這個因果循環的規律我們在前面也跟大家分享過很多。第三條是人情,這個人情就是與人相處的情義。如果我們在一生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對於這三條完全都不顧及、都不重視它,也不去落實、去實踐它的話,我們一生當中在這天地之間、在這人世之間就難以有容身之地。為什麼?你看這個人他又不講情、不講理,也不講法,他就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了。換句話說,這社會上的人們沒有辦法包容他、接納他,我們說這又如何在這社會上能夠立得住腳呢?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顧及到王法、天理跟人情。

  在這裡我也想要分享一個小例子,就是今年我們到德國去參加祭祖活動的過程當中,我們在處理一件事情,當時我在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也是腦子有點一根筋,就是完全都覺得從講理的這個角度上來處理它。我覺得我當時提出的一個想法,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是這個理只是考慮到一個層面,就是只是考慮到某一個方面,而沒有顧及到很全面的這些人情世故。所以雖然我覺得這件事情我做得很有理,但是到具體落實的時候,卻因為這個事情決斷不當,就把人情這方面給忽略了,變成說沒有把人情的方面顧及好。因為我們做什麼事情其實都要講倫理道德,它有一個長幼尊卑的順序的。但是我們只是單憑我覺得這個事情從理、從法律、從規章制度這個角度上,我覺得這樣做很合適,可是沒有考慮到說同時也要兼顧到人情當中的倫理道德,也就是說我這樣做,會不會傷害到長幼有序的這樣的一個倫理道德的原則?當時因為很匆促,所以就沒有考慮到很周全。

  結果到了在德國舉辦活動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出現了。雖然我覺得事情已經處理得很好,把每件事都做得很到位了,但是因為人情沒顧到,所以有些長輩他心裡就不高興。到了事情要發生的時候,再臨時調整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當時我就跟一位長輩懺悔,我說當時因為情況很緊急,所以我想這個問題處理的時候,只考慮到一個層面,就是合不合理,這個道理的理,只考慮到這一點,但是對於合不合情我就沒有把它過多的再去考量,這樣子。這個長輩就教導我,他說,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在妳很急的時候往往處理不好。當時因為這個長輩有在旁邊聽到我處理這個事情的這個過程,他說其實他在旁邊,旁觀者清,他當時覺得我這樣做不是太圓滿,就是沒有情、理、法各個方面全都照顧到,而只是急著要趕快把這件事情處理,讓它有個結果這樣子。他說很多事情都是在妳很急的時候,情、理、法這三方面都沒有考慮好,所以雖然妳很認真的把事情做好了,但是把人情卻傷害到了,他說妳這樣做事情也是不圓滿的。

  所以師父上人之前也是常常提醒我們年輕人,他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從小在學校,一般的學校接受教育,沒有受到很多傳統文化的薰陶,所以往往你們都是只會做事不會做人。這個話就很有深意,你會做事,那肯定這法令規章制度、一些理是顧得很好,可是這個過程當中,你的人情世故是否有考慮清楚、有處理好,這個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不能單單只是考慮到我事情做好了沒有,這個做事的過程當中,也要顧到說我人情的方面,我是不是也符合了倫理道德的標準?其實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我們一個切身的體會,當時我就非常慚愧、非常懺悔,覺得自己年輕氣盛,這個事情沒有考慮周全就輕率的去做出決定。這是說我們生活在世間,確實做任何事情,對於王法、天理、人情,各方面都要能夠顧及到。

  所以我們先看一下這個「天理」。天理在《文昌帝君陰騭文》說:「作事須循天理。」這個天理也是《太上感應篇》當中經文上所談的,也就是因果的定律。我們看《太上感應篇》說:「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這個就是指的天理,也就是因果報應的這樣的一個定理。

  「人情」,人情是包括人倫情義、五倫五常。所以在《孟子.滕文公》當中就有這樣的一句經文,就是談什麼是人倫。這個人倫就包括「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王法、天理、人情是一而三、三而一,三者是一體不可分割的關係。如果我們處理一個事情,只重視到國家的法律制度,或者是因果的定律,而忽略了人情,那這個事情就做不圓滿。相反的,如果我們只顧到人情,而忽略了王法與天理的話,可能我們會感情用事而失去理智,同樣也會做錯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我們人情也盡到了,也符合因果的定律,但是對於國家的法律制度沒有充分的考慮到,這樣也是有所偏頗的。所以這三個為人處世的原理原則是三而一、一而三,我們方方面面都要顧慮到。

  關於人情,在《太上感應篇彙編》當中還有這樣一段話:「骨肉之間只該講情,不該講理,執理便傷情,傷情即非理」。這是強調說,人倫之間、骨肉之間,這個情要擺在理的前面。如果我們骨肉之間我們太過於講理,而不近人情,那麼就會傷了親人之間的親情,傷情即非理,你傷了親情,你再有理,這個也不是理了。這個是人情。

  「王法」,這是國家的法律制度。在《周禮》當中也記載:「凡民同貨財者,令以國法行之。犯令者,刑罰之。」所以這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在上古時期《周禮》就已經有所記載。

  譬如說我們到法國巴黎去參觀盧浮宮,盧浮宮當中就有一個石碑,叫做「漢謨拉比法典」,這個是很早的一個法律的條文。在特別是國外的法制國家,對於這個法律規章制度是非常重視的。

  對於天理、人情、王法這三個方面,我們這節課的時間已經到了,下一節課我們繼續再來跟大家做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