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師重道為何能保護一鄉人?-第47集

  鄭玄是東漢末年的著名學者,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市)人,他從小就十分好學。有一次,鄭玄和母親去外婆家過節,表兄弟們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聚在一起高談闊論,只有他衣著儉樸、沉默寡言。母親問他緣故,他對母親說:「兒志不在此。」

  鄭玄的志向不是富貴成名,而是鑽研學問。青年時期,他雖然已經很有學問了,但卻沒有去做官以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反而跑到陝西,向當時的經學大家馬融求學。馬融才高博洽、聲名遠播,向他求學的學生絡繹不絕,前後有上千人之多。

  可是,一心求道的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期間,卻沒有見過馬融本人,一直是高業弟子代為教授。在這樣十分苛刻的求學環境裡,鄭玄並沒有憤懣不平、自暴自棄,也沒有因此而離開,始終的謙虛,遇到有疑問的地方,沒人能解答,就默默記錄下來,真如古人所言,「學問深時意氣平」。

  馬融雖然學問廣博,但是驕矜自貴,教學時,會坐在高堂之上,又在堂中垂下紅色的紗帳,他在前面教授講學,女樂演奏就在後面。傳說馬融門下的學生都忍不住回頭看演奏的女樂,只有鄭玄一人專心學習,從未回頭。這個傳說雖然不一定準確,卻反映出人們對鄭玄心無旁騖的學習態度的讚許。「教之道,貴以專」,為學之道,也在於專注與堅持。

  有一天,馬融召集學生們在一起研討圖緯,聽到同學們都說起鄭玄,就叫來參加討論。鄭玄正好藉這個難得的機會,把記錄下來的疑問請教老師。老師解答之後,鄭玄就此「畢業」。鄭玄辭別的時候,馬融感慨的說:「我的學問也跟著鄭玄向東去了。」

  鄭玄所處的時代經過了秦朝的焚書之禍,儒家文化衰敗,經典殘缺,於是對於傳統經典的理解,學術界分為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兩派,彼此各自執守家法,相爭不息。

  然而鄭玄的學問不執著一家一派,而是融會貫通、博採眾長,繼承傳統,又能自成一家。鄭玄不僅是當時大儒,而且影響深遠,根據《後漢書》記載,鄭玄曾經為《周易》《尚書》《詩經》等經典作註解。他的註解有很多仍然保留在《十三經註疏》當中,是後代讀書人乃至今天研究經典的必讀書目參考。

  鄭玄所住之處,往往會有許多學生跟隨。鄭玄講學,學生問對,一鄉的社會風氣因鄭玄師生而發生改變。鄭玄一直堅持不肯做官,當時的國相孔融對鄭玄十分敬重。孔融說:「世人尊重具有仁德學問的人,往往用『公』來尊稱。」便令高密縣令為鄭玄特別設立一鄉,命名為「鄭公鄉」,以表示對他的尊崇。鄭公鄉今天還在,鄉裡還有鄭氏宗祠。

  鄭玄晚年,東漢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民間起義,歷史上稱為「黃巾起義」。黃巾起義帶來了社會的動盪和持續的戰亂,鄭玄到徐州避亂,徐州的地方官聽到鄭玄到來,以師友的禮節歡迎,希望他留下。公元一九六年,社會動亂引發饑荒,鄭玄與諸位弟子告別,從徐州回老家高密,路上正好遇到黃巾軍,本以為難逃一死,沒想到不只是當時的官府對鄭玄禮敬有加,連黃巾軍看到鄭玄也紛紛下拜,並且相約不入鄭公鄉。

  鄭玄年輕求學的時候就謙虛誠懇,尊師重道,而他最終也得到了學界、官府乃至起義軍的尊敬與禮遇,不僅自己能化險為夷,並且憑藉其學問聲望,保全了家鄉免於戰亂。《易經》的六十四卦中,唯謙卦六爻皆吉,也呼應了《聖經》中所說的「謙卑的人有福了」。一個人的謙德,造福的不止是一家人,更有亂世中無以自保的一鄉人,這恐怕是鄭玄的真實學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