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續小兒語-第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聖學根之根.續小兒語》四言。我們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的第一冊,從第七頁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無可奈何。須得安命。怨嘆躁急。又增一病。】

  『無可奈何』就是沒有辦法的意思,毫無辦法。『須得安命』,「安命」是什麼意思?這是教導我們要安於天命,知足守分。安於天命這是說我們要相信因果,能夠相信因果的定律,相信天命的道理。反過來,如果不能夠安於天命,而是『怨嘆躁急』,就是說一個人常常會抱怨、哀嘆,而且情緒又非常暴躁不安,則『又增一病』,這樣的一種狀況只是讓自己又增加了一種新的錯誤,或者說會帶來想像不到的禍患。所以這個地方是教導我們要安於天命、相信因果,能夠知足守分。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真正是改造自己命運的這樣的例子,也就是袁了凡先生,他留給兒孫一部非常有名的家訓,叫做《了凡四訓》。這部書印光大師非常的推崇,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就刊刻印製了很多《了凡四訓》這部書。在《了凡四訓.立命》篇當中,了凡先生特別用他自己一生的經歷來講述立命的學問。也就是說我們人到底有沒有命運?我們是不是在一生當中完全都被命運所主宰?還是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命運,可以轉變自己人生的福報?他在這部書當中闡釋得非常的清楚。

  了凡先生因為他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所以他的母親就非常希望他能夠去學醫。為什麼?因為當一個醫生可以養生,也可以幫助別人,而且手上還有一種本領跟能力,這也是他父親從來的心願。

  後來了凡先生他在慈雲寺遇到一位老人家,這位老人家看起來道貌岸然,好像是很有學問的樣子。當他看到了凡的時候就跟他說:「你是一個可以讀書考取功名的人,明年就能夠進學了,你為什麼現在不肯讀書?」了凡先生就把自己開始學醫的原因告訴了這位老人家,結果這位老人家就跟他說:「我姓孔,我是雲南人,我得到了邵子的《皇極數》的正傳,按照數來說,我應該把這個學問跟本領要傳給你。」結果他就把他帶回了家裡,開始請這位孔先生來幫自己算他一生的命運。結果孔先生就算得非常的清楚,譬如說他哪一年去考試,考童生、考府考、提學考應該考第幾名,都幫他算得很清楚。考學之後什麼時候要去哪裡當官,乃至於他這一生壽命是多長,都幫他算得很準確。於是他把孔先生所算的記下來,結果發現後來他所考取的名次都跟孔先生所說的完全相同。所以他就覺得人的一生都是命中注定,有命運在安排,因此他也就無欲無求。

  後來有一次他歸遊南雍的時候,還沒有進學讀書,就去先拜訪了雲谷禪師。我們知道,雲谷禪師他是一位非常有修行、有道德、有學問的出家人。結果在棲霞山當中,了凡先生就跟雲谷禪師在那裡打坐,坐了三天三夜。雲谷禪師看到這個年輕人就覺得很奇怪,他說:「一般人那個妄想紛飛,總是離不開妄想、分別、執著,但是我跟你在這裡參禪打坐坐了三天,看到你一個妄念都沒有起來,這是什麼原因?」結果了凡先生就說:「因為我的命運都被孔先生給算定了,我一生的所有的死生榮辱全都被命運安排好了,所以我也就不打妄想了。」雲谷禪師就笑著說:「我以為你是一個豪傑之人,原來只是個凡夫。」了凡先生就問說:「為什麼禪師會這樣說?」結果雲谷禪師就說:「因為人未能無心(就是說他總是有妄想),所以才會被這些陰陽、被命運所束縛。但是只有凡夫會被命運所束縛,如果是一個大善的人,這個命運就束縛不了他了;一個大惡的人,同樣他的命運也是會改變的。」所以他說:「你二十年來被孔先生算定,你的命運一絲一毫都沒有改變,怎麼不是凡夫?」了凡先生覺得很奇怪,他說:「這個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嗎?」雲谷禪師就跟他說:「在經典當中,四書五經裡面所說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是古聖先王在經典裡面就已經說得非常的明白,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佛家的經典也談到,求功名能夠得功名,求富貴能夠得富貴,乃至於你求兒女、求長壽,都是可以求得到的,這是佛門當中所講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了凡先生覺得說,像這些道德仁義我們是可以努力的去求取的,可是難道連功名富貴都能求嗎?

  這個時候雲谷禪師就教導他說:「你看六祖惠能大師就曾經說過,『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個方寸是什麼意思?這個方寸就是指的我們的心。所以是『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的福報、我們的命運是要從內心、從內在來求的。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這個根本,不但一個人他的道德仁義這些品德可以內求,連外在的這些功名富貴,人所希求的福報,五福,這些都可以求,所以內求、外求你都能夠得得到。」因此,雲谷禪師所闡釋的這個改變命運的道理,就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要從內心去求,絕對是有求必應的。如果不能夠反躬內省,只是向外去求,當然是沒有辦法得到的。

  於是雲谷禪師就又問了凡先生:「孔先生到底把你的命運算的是怎麼樣?」結果發現他命中沒有孩子,而且福報也很淺薄。於是了凡先生他就在雲谷禪師面前懺悔,自己為什麼命中沒有孩子,而且福報又很淺薄。這個原因在哪裡?他說凡是能夠考取科舉的人,他看起來都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我本身福就很薄,而且又不能夠去積德累功,而且因為他自己是一個很有才華的讀書人,有的時候他就很喜歡用自己的才華去凌駕在別人的身上,直心直行,像這些都是福報不夠的一種表現。此外,我們知道和氣能夠養育萬物,就是一個人的內心當中一定要有一種仁愛、和愛這樣的氣息。可是了凡先生自己反省,我很喜歡發脾氣,跟人相處不能夠一團和氣。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我們對待一切的眾生都要有一種真誠的愛心,去對待萬事萬物,對待一切人、一切物。可是了凡先生他反省,他說我自己很愛惜自己的名節,又不能夠去捨己救人。他就懺悔了自己很多很多的過失,從這裡發現說,原來我命中沒有兒子,又不能考取很高的功名,這些原因都是出在於自己的身上。

  所以雲谷禪師就教導他說:「在這個世界上,能夠享受千金的產業的,也就是說他能夠得到這些富貴,衣食無缺,他一定是有他相應的福報的,這都是由人自己所決定的,而老天爺不過是因材而篤,沒有他絲毫的意思在其中,也就是說人的命運也都是自己所創造的。」

  譬如說命中有子的人,一個家庭當中,你看這個家庭如果能夠流傳百世,就是一代一代的兒孫都能夠守住這個家業、家道、家風,不會衰敗,他都是會有百世的子孫來維護這個家道,這個端在於祖先要修積這麼大的福報。所以你看有的家庭能夠維繫幾千年,這個家道不衰,有的家庭能夠維繫八百年不衰,甚至有的家庭兒孫傳到一代、二代,這個家就敗落了,這個在歷史上我們常常都能看到。

  所以雲谷禪師就勸勉了凡先生說:「你現在既然已經知道自己為什麼福報會不足,為什麼會沒有兒子,已經找到了這個原因,從現在開始,你就要真正來改正自己的這些過失,來培養自己的福報。」所以就教他說一定要積德行善,一定要能夠包容別人,一定要能夠有一種和愛、仁愛的心,而且要愛惜自己的精神。

  所以我們在佛門裡面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這就是義理再生的身了。我們想,父母生育我們的這個血肉之軀,它都有一定的定數,而義理之身怎麼能不會格天?一定會感動上天的。也就是說,我們把自己從前所有的這些過失、不好的習慣改正過來,上天也會受到感動的。所以太甲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在《詩經》當中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你看之前孔先生算了凡他一生的命運,不能夠考取功名,不能夠生孩子,生兒子,這個都是他先天所帶來的命運。但是如果從現在開始,他能夠努力的去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是他這一生所培植的福報,一定會有好的果報產生的。所以《易經》當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道理是真實不虛的。

  所以了凡先生聽了雲谷禪師的勸告之後,於是就把他往昔所做的種種的過錯,都在佛菩薩面前去發露懺悔。首先他先寫了一個疏文,先求取功名,希望能夠考中功名,於是他就發願要做三千件的善事,來報答天地祖宗的恩德。雲谷禪師就把功過格傳授給他,並且教導他,凡是要祈求上天能夠降福於你,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都要從無思無慮的這個地方去感通。所以說我們真正生活當中有種種的這些過錯,都要把它改正過來。雲谷禪師也把準提咒傳授給他,他說:你一邊去積德累功做善事,一邊受持這個準提咒,每天讀這個咒、誦這個咒,能夠念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就是念到他不起心不動念,念頭不動,這個咒就很靈驗了。當然我們現在是念佛,用念佛的方法來把我們的妄想伏住,這個效果就更好。所以我們要改造命運,首先要使自己的內心達到純淨純善,我們用持念佛號的方法也達到這個境界,這個效果就更好。

  本來了凡先生他之前的號叫做學海,自從遇到雲谷禪師,開始知道了命運的真相之後,於是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凡。這個了凡也就是說他了解了命運的真相,以及改造命運的道理,他就不願意跟凡夫一樣了,他希望能夠達到聖賢人的境界,所以用這個號來提醒自己。從那一天開始之後,他就覺得自己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以前因為被命運給拘束住了,所以從來都不想到要進取,也不想到要去改過修善,可是從那一天開始,他每天都非常的恭敬謹慎。譬如說一個人,即使旁邊沒有人,他自己在屋裡的時候,也常常覺得天地鬼神在身邊,他的一舉一動也都惟恐會得罪天地鬼神。以前他的性格是不太好的,也不能夠容忍別人一些錯誤的行為,可是現在他完全改過來了。譬如有人毀謗他,或者是討厭他、是批評他,他現在整個度量、心量就放開了,他自自然然都能夠很好的接受別人對他的這些忤逆。

  結果他自從開始斷惡修善之後,他的命運奇蹟般的發生了改變。到後來考試的時候,他的名次就跟孔先生所算的不一樣了,本來在禮部考試的時候,孔先生是算他考第三名,結果忽然間他就考了第一名,秋闈的時候他就考中了。但是他還常常感覺到自己雖然想要改過遷善,但這個力度還不夠,也就是說自己的煩惱習氣還常常會現前。所以他這個三千樁的善事,從他發願開始要做,一直到把它做完,整整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才完成。就開始要改變,確實是比較慢一點,自己的習氣也不是那麼容易對治,現在要斷惡修善了,萬事開頭難,確實,要做一番轉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他十多年把三千件的善事做完了之後,他就開始想要求兒子。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希望能夠生兒子,來延續祖宗的命脈跟香火。所以,他也是發願要做三千件的善事。結果到了辛巳年的時候,就生了一個兒子,叫天啟。

  他每次做了一件善事就把它記在本子上,而他的夫人因為不認識字,所以做一件善事,就把鵝毛管印一個朱圈在日曆當中。有的時候一天他們能做到十多件的善事,就夫婦兩個人,真是全家人都一起斷惡修善。後來當他求子的願也滿足了之後,他又希望說能夠考中進士。這一次他就想要做一萬樁的善事,就許了這個願。結果到丙戌年的時候果然他就考中了,並且做到了寶坻的知縣。他每天在衙門裡面上朝的時候,他都有一個本子,叫做「治心篇」,早上去上朝的時候,他就把這個本子放在桌子上,他每天所做的善事、惡事,就是再小的事情,他都會把它記在本子裡。到了晚上他就在庭院裡面燒香,就仿照趙閱道焚香告帝,就是把自己每天所作所為都稟報上天。

  結果他的夫人就看他自從做了官之後,每天所做的善事好像很少。因為以前在還沒有進衙門之前,很多事情都很方便做,但是現在想要做一萬樁的善事,在衙門裡面又好像不方便,出去經常放生也好,救度貧窮的百姓也好,這些事情相對來說沒那麼容易做。所以他的夫人就非常發愁,她說:「你衙門裡面也沒什麼好事可以做,你這一萬條善事要什麼時候才能做圓滿?」結果到了晚上,了凡先生就夢到一個天神告訴他,夢到了一位天神來跟他講話。結果在夢中了凡先生就跟這位天神說:「這個一萬樁善事很難完成,他們現在全家人都感到非常的擔憂。」結果天神就跟他說:「你只是減免百姓賦稅的糧食這一件事情,你的一萬件善事就已經圓滿了。」

  因為了凡先生他在寶坻做官,百姓種田他也都要繳納租稅,給國家繳稅。他覺得百姓繳的稅非常的多,老百姓種田、做工非常的辛苦,所以他做這個寶坻知縣的時候,就把老百姓的賦稅從二分三釐七毫,就把它減到了一分四釐六毫。結果他醒來之後,他心想這件事情確實是有,但是到底我這一件事情是不是就已經能夠圓滿這一萬樁的善事?他內心還是有點疑惑的。結果這個時候,幻余禪師從五台山來,了凡先生就把自己作的這個夢跟禪師報告,他說,這個天神給他託的夢能不能相信?結果禪師就跟他說,他說:「你這個心是至誠懇切,你就是做一件的事情,就可以抵得上一萬樁的善事。況且你整個縣的老百姓,你都給他減少了賦稅,這還不止一萬人得到您的恩惠。」換句話說,就是肯定他作的這個夢是真實不虛的。所以了凡先生非常歡喜,於是就把他自己做官的收入供養給禪師,請他在五台山幫他供養一萬名出家人來迴向。

  孔先生算他五十三歲就要命終,可是當他在寫這個《了凡四訓》,要傳給自己的兒孫的時候,他那年已經六十九歲了;換句話說,他的壽命已經增長了。所以了凡先生他非常肯定的教導他的兒孫,說凡是說禍福,人的命運是可以自己求得的,可以自己改變的,這是聖賢人的道理。如果有人跟你說,人的一生的命運跟禍福都是老天爺注定好的,這個是世俗的言論。所以了凡先生用他自己一生的改過修善的這樣的現身說法,諄諄的勸導他的兒孫,希望他能夠顯揚祖宗的德行,掩蓋父母的過失,報答國家的恩德,能夠造家之福,而且還能夠救度別人的苦難,並且每天都要去了解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過失,每天都要知過改過。所以雲谷禪師傳給他的立命的學問,確實是一個至精至髓、至真至正的真理。了凡先生希望他自己一生把命運給改變了,也希望自己的兒孫,包括所有的有讀過《了凡四訓》這部書的人,都能由此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我們請接著看下一句課文:

  【仇無大小。只怕傷心。】

  『仇』就是仇恨。

  【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芥』是小草的意思,這是比喻非常輕微的、微細的事物。

  這句話它的意思是說,這個仇恨,『仇無大小』,就是仇恨是沒有大小的分別的。『只怕傷心』,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是傷到了別人的自尊心。而『恩若救急』呢?就是說你施與別人這個恩德,如果是在他非常急需的時候,等於說是雪中送炭,即使這個恩惠非常小,這個『一芥』就是說這個恩惠小到就跟小草一樣的那麼小,但是它的分量也和千兩的黃金是相同的。

  所以我記得以前真的是有長輩也曾經跟我們說,說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很難做到雪中送炭,但是錦上添花的人卻是很多,雪中送炭的人是很難得遇到的,這確實是很有道理。

  我們今天能夠有這個機緣一起來學習《聖學根之根》這門課程,其實我們內心裡面非常的感恩一些老教授們,他們當年在台南開辦了《聖學根之根》,譬如說像成功大學的王偉勇教授,還有像徐醒民老師的學生張清泉老師等等。正是因為這些老教授們在台南開設了《聖學根之根》的課程,我們才得以深入的來學習和領會這些經典內在的一些道理,從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很多寶貴的道德學問。

  昨天我們跟師父上人正好一起觀看了王偉勇教授接受訪談的一個節目,王教授他就回顧了自己人生當中從小到大的一個成長的軌跡。其實我們跟這些老教授接觸的時候,覺得他們的學問非常的好,可是我們跟他們在一起,感覺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學到了很多做人的經驗,特別是老人家他們這種處事待人接物的點點滴滴的這些做法,其實這種身教比課堂上的言教對我們的影響更為深遠。王教授他回憶起他這一生當中之所以會走上這條道路,這是得力於父母親對於他的栽培。他父親是從泉州渡海來台的這樣的一個讀書人,因為他小時候在泉州的時候有上過私塾的課程,所以在私塾的課堂裡面,父親那個時候就學會了很多詩詞的吟誦,有很多古時候的詩詞,可以用河洛古音,可以用這些吟誦的方式來讀,讀起來朗朗上口,大家都非常喜歡。像王教授他非常有名的〈將進酒〉、「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些吟誦,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的。我們之前在香港,還有在英國漢學院的時候,王教授帶我們去散步,在路上有時候都會高歌一曲,特別的有趣。其實他這些都是父親,因為小時候在私塾,就是用這種方式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用唱的方法,小朋友就很愛聽,也很容易學。

  王教授昨天也回憶了他一生的經歷,就是父親對他的栽培,母親對他的養育,以及生活對他的磨鍊,這對於他一生的人格養成都是有很深的影響的。他說他以前,你看我們現在看他是一個堂堂有名的大學的名教授,可是他從小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也是吃了很多苦,有很多艱辛的歷程。包括他在讀博士的時候,因為家裡的生活非常的艱難,那個時候,你想那個年代能夠讀書讀到這麼高,這個家庭沒有什麼背景,都是很普通的老百姓,能夠供孩子上學確實是很難的。所以他們兄弟幾個人從小就一邊讀書的時候,就一邊擔起家庭的重擔。他跟他的兄弟,他在讀博士的時候,跟他兄弟都還要到外面去賣燒餅油條,而且晚上就要去磨豆漿。這麼辛苦,白天還要去讀博士的課程,就是非常艱難的環境當中成長起來的。而且他有時候還要去當保姆,就是給小朋友當保姆,這樣子來補貼他的學費和生活的費用。

  他內心最難過的一件事情,就是當他終於博士畢業了,可以到學校裡面去任職、去教書了,但是第二年他母親就過世了。他說這件事情給他內心留下了一個一生都沒有辦法彌補的傷痛,就是一直到現在,他一想起母親含辛茹苦的把他栽培長大,但是當他已經拿到學位,又開始可以在學校任教,開始功名成就的時候,母親卻沒有辦法跟他一起享受這個福報。他每次談到這件事情,那個眼睛就含著眼淚。有一次他跟師父講起這件事情,那眼淚就在眼圈中打轉。

  我們看老一輩的人,這些老人家,他們對於父母的這種孝思,他們為人處世的點點滴滴的風範,那種知恩報恩的這樣的一種德行,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跟這些老教授學《聖學根之根》,學《小兒語》、《笠翁對韻》,不僅是在課堂上跟老人家學這些學問,更重要的是學他們的做人,如何處事待人接物,這個對我們的影響跟觸動真的是太深了。

  我們學這個《小兒語》跟《續小兒語》,也是感恩張清泉教授給我們傳授的學問。

  我們來看這個「仇無大小,只怕傷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其實這樣的一句課文,是教導我們,我們做人要有一種知恩報恩的心。在歷史上,我們知道在《史記》的〈淮陰侯列傳〉當中,記載著漢朝的韓信的故事。我們知道韓信是在漢朝初年幫助建立了國家,有三位非常傑出的人才,他是其中之一,後來是封為淮陰侯。他雖然後來在軍事上他很有才幹,幫助君王打下了天下,但是其實他還沒有發達的時候,還是一個平民百姓的時候,他的生活是非常的貧苦的。他是窮苦到什麼程度?就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也不知道他應該從事什麼行業,你說也不能去當官,也不能去做生意,就是好像這個人一輩子不知道他應該做什麼,沒有一個固定的職業,在他年輕的時候。所以旁邊的人對他就很厭棄,覺得這個人每天他自己吃飯都吃不飽,沒有人願意跟他在一起,窮成這個樣子。

  他就曾經跟他下鄉南昌的亭長,就是在這個亭長家裡面每天就混吃混喝,吃喝了好幾個月。這個亭長的夫人就非常生氣,後來有一次她故意很早就起來做飯,結果全家人都吃飽了,等到韓信來了之後就沒有飯吃了。後來韓信知道說,這個夫人他們家人都很討厭他,所以就離開了亭長的家。離開之後他就在一個城下去釣魚,在這個過程當中,就遇到了一個漂母。我們知道漂母就是說,在古時候有的婦女,因為婦女她沒有辦法去做什麼工作,所以她就靠洗衣服,幫人家洗衣服來維持生活,這個是古時候有這樣的婦女。這時候她就看到韓信每天餓得都沒飯吃,她就覺得很可憐,於是這個漂母就送給他一餐飯,就是看他餓的時候就給他送飯。這樣子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韓信就非常的高興,就對這個漂母說,他說:「等我將來功成名就的時候,我一定會報答您的。」結果這時候漂母她非常生氣,她說:「做為一個大丈夫,你應該要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因為看到你這麼可憐,沒有飯吃,我怎麼是想要圖謀你的報答?」換句話說,她看他窮成這個樣子,根本都想不到他以後還有能力能報答自己。

  有一天,韓信到市場上去的時候,這時候遇到了一個非常凶惡的年輕人,就侮辱他。這個年輕人就跟他說,他說:「你看,你雖然長得很高大,而且平常走路都帶著劍在身上,可是實際上我看你這個人膽子比老鼠還小。」這個年輕人就侮辱他,就跟他說:「你看看你每天都帶著這把劍,你敢不敢殺我?你要是不敢殺我,你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這胯下就是兩隻腳的中間爬過去。結果韓信看了看他,看了這個惡少年,他一聲不吭的就從他的胯下爬過去了。結果整個市場的人都嘲笑他,真的是一個膽小鬼,怎麼這麼膽怯。

  等到後來韓信被重用了之後,就是他幫助漢朝平定了天下,因為他是非常有軍事方面的才能,帶兵打仗很有能力,於是他就有了戰功,被國家封他為楚王。這個時候他功成名就了,他就想起在他窮困的時候對他有恩情的人。於是他就把這個漂母找來了,也把當年侮辱他的年輕人找來了。他就賜給了漂母千金的報酬,而且對於當年侮辱他的年輕人,也給他授予中尉的這樣的一個官銜。從前他在亭長家住了很久,沒飯吃的時候,都是亭長每天給他吃飯,他又把這個南昌亭長找來,就賜給他百錢。

  我們看到韓信對於他身邊的將相,就是談到他當年所受的這個胯下之辱,他說:「當時這個年輕人在侮辱我的時候,如果我當時就殺了他,我不能夠忍受他對我的屈辱,就殺了他的話,我今天就沒有辦法有機會得到這樣的一個榮華富貴、這樣的功名。當時我嚥下了這口氣,忍住了,所以沒有跟他發生激烈的衝突。所以看起來這是一個常人無法忍受的屈辱,但是正是這種屈辱,後來成就了我建功立業的這樣的一個結果。」所以不管是以前有恩於他的,還是有怨於他的,他都是用一種感恩的心來回報對方。

  所以後人寫過這樣一首詩,說:「漂母非望報」,這個漂母她根本當年並不指望著韓信會報答她。可是韓信呢?「信豈忘母恩」,韓信卻沒有忘記漂母給他吃飯的這種恩德。「君子重忍德」,做為一個君子、一個大丈夫,他並不是靠著這種匹夫之勇,而是要有忍辱、忍耐的功夫。「百世垂後昆」,他這個德行才能夠垂範給後世。

  所以我們看到,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跟一代一代的兒孫,都是非常重視知恩報恩的這樣的一種德行。趙樸初老先生在生前曾經寫過「知恩報恩」的墨寶,之前師父上人非常的重視這幅墨寶。這是提醒我們,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過我們,哪怕是給我們吃一頓飯,哪怕是一分一毫的恩德,在我們急難需要的時候,他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將來,我們中國人都有這種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我們一生當中,一定要想著來報答這些對於我們有恩德的人。

  所以《弟子規》中說:「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人們對我一點的恩德,我一輩子都不忘記它,這是為人的厚道,這是我們應有的德行。哪怕是傷害我們的人,我們內心當中也不要對他有怨恨,而是要如師父上人所教導我們的,這一生都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當中。

  我們看師父上人他一生弘法的經歷也是很不容易的,走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希望能夠安定下來,在這裡弘法利生,希望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要離開,可是這種人事的境緣總是在不斷的變幻當中。當時我們去新加坡求學的時候,去聽經聞法的時候,這個道場特別的興旺。師父上人那時候講經弘法,幾乎把一生當中許多最為重要的經典,都是在新加坡講的。譬如說《華嚴經》、《無量壽經》,還有三個根,《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地藏經》,許許多多重要的課程都是在新加坡講的。當時這個道場那種殊勝興旺,可以說當時被稱為是天下第一道場,是一點都不假,我們在那裡學習是法喜充滿。但是好景不長,就是當護持的人一開始護持,可是後來他內心裡面卻起了嫉妒跟障礙的心之後,過了三四年的時間,就必須要離開了。在這個時候,正好澳洲就有了殊勝的因緣,當時澳洲的大學特別希望師父上人去把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帶到他們的國家去,又有新的因緣。但當時在新加坡的這個緣分,就是不得不離開了。而在這個時候,師父上人沒有一絲毫的怨恨之心,而是教導我們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並且教導我們這樣的幾句話:說「要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當有人在批評我們、指責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有感恩心,為什麼?因為他增長了我們的定跟慧的功夫。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我們說這個小朋友他從小到大,他要學會走路,總是難免會跌跌碰碰的,在這種跌倒再爬起來、跌倒又爬起來的過程當中,這個孩子才把他走路的能力給強化了。我們做人也是如此,當有人有意無意的把我們絆了一跤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說,以後就更加要小心謹慎,自己的能力就強化了。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如果說我們永遠生活在人們的呵護當中,也許我們就很難真正的長大。當我們在呵護關懷之後,又突然間被這個人事境緣所拋棄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必須要自立自強,我們依然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因為這個遺棄我們的人,教了我們如何要自立自強。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這個鞭打不一定是實際上的鞭打,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傷害,讓我們內心很痛苦的一種境界,人事或者境緣。這個時候,我們也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為什麼?因為別人的傷害跟鞭打,讓我們消除了業障。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那欺騙我們的人有沒有什麼不好?我們能夠轉這個境界,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也要感激欺騙我們的人,為什麼?如果沒有人這樣欺騙,我們可能覺得全天下的人都是好人,我們遇到事情就沒有一點免疫能力,沒有辨別是非對錯邪正的能力,也看不清這個世事的複雜。所以你看,欺騙我們的人讓我們長見識了,這也應該要感恩。

  「感恩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志。」雖然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很多人對我們有意無意的傷害,但是我們面對這些人,我們還是要感恩他,我們時時刻刻也想著要給他迴向,要報恩。為什麼?就是因為他的傷害,讓我們得到了真實的成長,他讓我們的心志得到了最為切實的磨鍊。所以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不要以為說,這個老師只是善知識、好老師,不一定的,就是惡知識,給我們磨難的這些人,惡知識他也是我們的老師,因為他強化了我們某方面的能力,他也教導我們不應該向他來學習,是從負面、側面和反面來教我們。所以我們對於所有使我們堅定成就的人,都要有一種感恩的心。那我們一生就像師父上人一樣,老人家弘法六十年,走過了九十多年人生的歲月,無論走到哪裡,無論人們是讚歎他,還是毀謗、攻擊他,他老人家都只記人的恩,永遠不把人的過、人們對他的傷害放在心上。這是一個聖賢佛菩薩的心胸跟氣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句課文:

  【自家有過。人說要聽。當局者迷。旁觀者醒。】

  這個地方『當局者迷』,當局的人這是說他是置身在某件事情當中,他會迷,就是說他會分辨不清楚,因為他人是置身於這件事裡面的,所以他對於這個事情的辨別能力、判斷的能力往往就容易喪失,而旁觀的人反而比他清醒。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自家有過』,就是我們自己身上有了過失的時候,『人說要聽』,我們要有一種雅量,有這種心量,要接受別人的勸勉。別人勸勉我們,我們要聽從,所以是知過改過的人,他才能夠成為聖賢君子。而『當局者迷,旁觀者醒』,就是當事的人他置身在這個事情當中,往往分辨不清楚,而旁邊冷眼旁觀的人往往比我們更加清楚。

  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經歷,譬如說我們在家庭裡面,對於我們在跟老師、同學相處,或者是外出工作的時候,我們自己因為是當局者,很多事情往往是看不清楚的。可是像父母親,因為他對我們非常的關心,在很多事情上他有經驗,又是一個旁觀者,常常就會提醒我們,說這個人你不要輕易和他結交,這件事情你應該要怎麼做。可是當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有時候年輕氣盛,聽不進父母跟長輩的勸告,往往覺得,爸爸媽媽為什麼要管我們這麼多?老是嘮叨個沒完,說了這麼多提醒的話,我們也聽不到耳朵裡面去。但是經過很多事情才發現,父母親怎麼那麼有先見之明,後來要發生的情況都被他們看中了,很早就被他們看清楚了。所以我們做為一個兒女,或者說我們在工作當中,我們是做為一個下屬,甚至於是一個主管,有時候我們在判斷事情的時候,因為可能我們處理一件事情非常的複雜,很紛擾,或者是說我們非常的忙亂,可能身邊有一些人他冷眼旁觀,反而對於一件事情他看得比我們清楚。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意氣用事,要經常能夠聽取別人的勸告,能夠去聽取別人的意見,即使他有時候提出來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我們依然能夠願意謙虛的去接受別人的勸告,然後再理智的去判斷。所以說有時候往往我們自身的過失看不清楚,當別人冷眼旁觀看出來,並且幫我們指出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夠意氣用事,聽不進去人家的勸。

  關於這個「當局者迷,旁觀者醒」,師父上人對於這樣的一句諺語,也曾經有過一段開示。就是說為什麼當局的人他會迷?因為當局者往往這件事情對他本身是有非常切身的利害關係,譬如說這個事情是和他的財產有關的,或者是和他的地位有關的等等,總是有利害關係,所以在這個利害的當頭,他本身的分別跟執著就會特別的重。我們知道當一個人的分別執著很重的時候,他就很容易產生迷惑,對於一些事實真相就不容易看得清楚。可是為什麼說旁觀者清?就是因為旁觀的人,就是說這件事情跟他本身是沒有利害的關係的,他沒有利害得失在其中,這個時候他就不會有非常深重的分別執著,因此對於這件事情他就能夠看得清楚。

  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切事情跟我們其實是沒有真正的利害關係,為什麼?因為這一切現象它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在佛經裡面教導我們,這宇宙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到底有沒有這些利跟害?其實這些利跟害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們凡夫往往誤以為它是真的,才會產生了這麼多的分別跟執著。所以聖賢佛菩薩,儒釋道三家的聖賢智慧,就是教我們如何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靈性,而佛門這種教學更是教我們如何去斷煩惱跟開智慧。所以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對於聖賢的學問學習通達的話,我們知道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就做一個旁觀者,始終我們頭腦是很理智、很清醒的,絕對不會迷惑。

  下一句課文:

  【丈夫一生。廉恥為重。切莫求人。死生有命。】

  『丈夫』是大丈夫的意思,也就是指的英武而有志節的男子。當然如果女子也具有這樣大丈夫的節操,當然也可以這樣子來稱。『丈夫一生』什麼是最重要的?『廉恥為重』,「廉」就是廉潔,「恥」是有羞恥心,大丈夫他一生廉潔的情操跟羞恥心,這是最為至關重要的。『切莫求人』,千萬不要去求人。為什麼?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古人教我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所以一個人他無所求的時候,無欲無求的時候,他才是一個真正的剛健的大丈夫。所以『切莫求人,死生有命』,「命」是命運的意思,是天命的意思。

  所以這句話是教導我們,大丈夫一生,也就是一個有志向、有志節的人,他的一生當中什麼是最重的?是廉潔這樣的一種情操和羞恥心,就是廉恥。我們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個廉恥是非常重要。所以切莫求人,這是說沒有必要的時候,不要去求別人給與我們富貴。為什麼?因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所以孟子在〈滕文公下〉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叫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大丈夫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孟子在這裡就談到了三個原則:一個是富貴不能淫;貧賤這樣的境緣也不能轉移他的志向跟節操;威武不能屈,當受到威脅利誘的時候,也不會讓他屈服,這是大丈夫。

  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也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句教誨,說:「棖也慾,焉得剛?」我們剛剛說無欲則剛。雪公老人在講解這一段話的時候談到:「子曰:棖也慾,焉得剛?」這個「慾」我們怎樣來理解?這個「慾」就是說當他遇到任何事、任何物的時候,他會產生一種貪愛的心,產生這種貪愛的心,就會覺得說我很想把這些東西據為己有,變成我自己的,這種心就是一種私心、是一種私欲。

  而雪公老人教導我們,我們不能有這種私心,而是要學著公心,「公則有理」,有理我們「心安理得」。可是私欲呢?我們好像得到了一點好處跟利益,可是偏偏會傷害到自己。所以這個無欲則剛,我們知道這個無欲則剛是我們中國人做為一個大丈夫應該有的一種道德節操,就是說這個人他沒有什麼私心、私欲。換句話來說,沒有私心的人,他就真正的可以去為別人著想。一個沒有私心的人,他在上位的時候,他就可以為許多的百姓蒼生謀福利,他利用這個權位、利用他的富貴,他是來造福於人,而不是自己來享受的。所以說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能夠具備這樣的一種節操、這樣的一種德能,這是剛的一種表現,他真正是剛正、剛強。

  雪公老人舉了文天祥的例子,這個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數百年來傳頌不絕的一位民族的英雄。佛家說「八風吹不動」,這也是真正的剛。

  我們前兩天有分享到蘇東坡和佛印禪師的故事,你看他以為自己是八風吹不動了,可是實際上遇到境緣還會起心動念。真正八風吹不動,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他真的是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是真正的剛。所以我們看到佛門的大殿,上面寫的「大雄寶殿」,這個是大英雄。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大英雄?能夠具備佛法當中所說的這個條件,真正是一個大丈夫,在世間,能夠像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而在出世間,能像佛家所講的八風吹不動,真正是無欲則剛,這樣的人是大英雄、大丈夫。當然佛家的標準更高,因為我們的人生修行所要追求的目標跟方向不同,希望能夠了生死出三界,所以這個大英雄能夠做到,真正能夠做到,這就不是凡夫之人所能達到的境界。

  雪公老人在這裡說像清朝的洪承疇,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像這個就不是剛。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財色、名利,譬如說我們在哪一個方面沒有辦法抵禦住這個誘惑,就很難達到這個剛的境界。

  剛才雪公老人提到的宋朝的文天祥,文天祥他一生所示現出來的德範,確實是世世代代都傳,我們中華民族的後世子孫對他是非常的尊敬,因為他是用一生的志節來詮釋了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的美德。文天祥他是南宋一個著名的臣子,在宋朝的時期他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讀書人,考上狀元,後來當上了丞相。

  在宋朝末年的時候,元朝的軍隊在起兵的時候,文天祥,雖然宋朝末年政府整個國家非常的衰弱,但是那個時候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他就組織了很多義軍來進行了反元這樣的一個抗爭,而且他還帶兵到當時宋朝的都城臨安來保衛皇室的安全,後來他也奉命到元朝的軍營去談判。在南宋臨安失守的時候,當時整個皇室家族兩個皇帝被敵軍帶走了,而且皇室的子弟也都紛紛的逃亡。這個時候,就是當國家跟朝廷遇到危難的時候,文天祥他就前往福州去招募了很多士兵,籌集了軍備,這個時候他希望帶領著這個軍隊繼續來反抗元朝的入侵。他在福建指揮軍隊抵抗元朝的軍隊,整個戰爭當時遍及江西、廣東這一帶。後來他聽說南宋的朝廷到了崖山,於是他就帶著軍隊到崖山要跟宋朝朝廷這邊來會合,只可惜因為他的力量非常薄弱,終究是打不過元朝的士兵,後來他兵敗了之後,文天祥就被元朝元軍給俘虜了。

  他在被拘押在船上的時候,經過了零丁洋,這個時候文天祥就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了這樣的一個愛國的詩篇。這個地點就是在離香港、澳門都不是很遠的零丁洋這個地方。文天祥用他這樣的一個詩篇來表達他當時內心的一種真實的想法,就是自古以來有誰能夠不死?死是很尋常的,但是對於這樣一個有志節的、有忠義的大臣來說,死對他來說他並不是畏懼和害怕的,而是希望他忠於朝廷、忠於國家這一片赤誠的丹心,能夠長存在歷史當中。

  所以我們讀了文天祥的詩句,能夠體會到,做為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即使當時宋朝已經是山河破碎,是這樣的一個局面了,但是他那種忠心為國的這種心依然是沒有改變,所以他這個是用他自己一生的這種示現、示範,讓我們體會到一個忠臣的他的人生的志節。

  後來他被關押在燕京四年,他始終都不肯投降,雖然對方知道他是很有才華的一位大臣,但他始終是忠於宋朝的朝廷。所以到後來他被忽必烈賜死的時候,只有四十七歲,還是年紀非常的輕。他的妻子後來在他的衣帶當中就看到了他的絕筆詩,他的絕筆詩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在臨刑之前他顏色不改,走了之後,家人發現他寫了一句話,這是他絕筆之詩。上面寫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老夫子是用「仁」來教導我們,而孟子則是強調「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當我們忠義這種精神達到極處的時候,我們就能夠達到孔子所說的仁。「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你看他讀書得功名,當了宋朝的宰相,是非常有學問,讀聖賢書,他所學的是什麼?所學的就是孔子所說的成仁、孟子所說的取義。所以「而今而後,庶幾無愧」,他內心非常的磊落光明,無愧於南宋的朝廷,也無愧於天下的蒼生。我們看到他是一個忠孝兩全的人,而且把義可以說他是做到了極處。

  在這個過程當中,朋友勸勉他,他也不動搖;對方的將領想要威逼利誘他,他也不肯投降。最後忽必烈知道他終究是不肯屈服的,他用了很多名聞利養,希望他繼續為元朝來效忠,但是知道他是不願意這樣做的。所以文天祥他是一種視死如歸、從容就義的這種精神,他把自己落實聖賢所說的這種道義、仁義的精神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所以這是古聖先賢都是用他的身教,來把這種聖賢的道理傳揚給我們後世之人。所以每當我們讀起這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時候,雖然從宋末元初到我們現在,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但是這個精神依然是照耀著我們後世的中華民族的子孫。

  在近代,同樣的我們看到林則徐虎門銷煙這樣的一個歷史,同樣也是一個民族英雄,在面對外敵侵略的時候,他所體現出的這種愛國愛民的忠義的精神。

  我記得前幾年,我們當時是在報考英國漢學院的時候,要參加入學考試的時候,要到福州去參加養正教育的扎根培訓一個實修班,就是我們跟漢學院後來有很多是第一屆、第二屆這些學生們,我們一起在福州培訓了一個月的時間,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養正的扎根教育。就是說這個學生要入漢學院,首先要考察他的德行,他德行三個根這個方面是不是有扎得很好、很深,這個是漢學院最為重要的一個條件。德行之後才是我們的學問、技能、漢學的底子,這樣的一種測試。

  所以我們在福州培訓之後,結業典禮之後,主辦方這些老師們就非常慈悲安排,讓我們去參觀了林則徐的紀念館。我們看到在福州三坊七巷出了近代許許多多了不起的人才,都是姓林,雙木林,都是出生在福州的這一塊地靈人傑的這個地方。我們就是有參觀了很多人的故居,也來到了民族英雄林則徐他的紀念館當中。

  我們看到,一個人他的忠義的精神能夠感動後人,感動這麼深,並且把他一生的事蹟,用各種的方式都給他記錄下來。紀念館當中有很多場景,就是說包括他後來被貶官到邊疆的時候,他還是不忘記要造福百姓,還是用很多方式去改善百姓的耕作的方式,農田水利的這些方面,他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

  就是一個人他具有這個節操的時候,他無論是身處在何處,他無論是被朝廷重用,還是被朝廷流放貶官,他心裡想的都是百姓,而不是他自己。所以他最喜歡的這句話,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記得這個話好像我們中國國家主席在談話的時候也曾經引用過。就是只要對於國家民族有利益的,我個人的生死都是放在第二位的,我怎麼會因為禍福的關係去趨避之?就是我做為一個中國人,我該挺身而出的時候,我個人的生命跟利害我是不放在第一位的,而是以國家民族的大義放在首位,這就是這些古聖先賢們他們留給我們的感人至深的德範。

  所以我們看到林則徐他也是無欲則剛這樣的一種示範,他才能夠以一個非常弱小的,當時清朝末年國家其實已經非常衰微了,他敢去對抗這些強大的英國人、外國人的這些威勢,正是因為他沒有自己的私欲。所以林則徐他在擔任兩廣總督的時候,他在府衙當中就有這樣一副對聯在自我勉勵,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你看大海它為什麼能夠包容河川,各種各樣的百川流到大海,它都能夠包容它?這是因為它的心量,有這種度量,所以能夠納容百川。而「壁立千仞」,你看壁立千仞,它為什麼能夠這麼高大、這麼威武?是因為它是「無欲則剛」,是因為它沒有自己的私心跟私欲。

  所以當外國人把鴉片,這些商人把很多的鴉片運送到我們的中國,嚴重的傷害到我們中國人的身體,對於國家社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的時候,在一八三八年的時候,道光皇帝就頒布了鴉片的禁令,並且派遣林則徐做為欽差大臣到廣東來禁煙。我們知道這個過程也是非常曲折跟複雜的,雖然這是一件對國家百姓有利益的好事,但是它卻傷害到了許多英國商人的利益,所以他得到很多英商的這種阻撓。但是林則徐他卻排除了一切的艱難,非常大力度的、大面積的去禁煙。所以在一八三九年的時候,把從外國商人手上繳來的大概兩萬箱的鴉片在虎門當中銷毀,這是著名的「虎門銷煙」。

  這段故事我們在學習中國歷史的時候,很多的年輕人也都有學過,包括後來有一位著名的導演謝晉先生,他拍了一個很有名的電影叫做「鴉片戰爭」,就是講述這段歷史。有興趣的同學們也可以來看看這個電影,這個電影拍得很好。

  所以我們看到在中國歷史上,每逢國家民族遭遇到危難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大丈夫,真正無欲無求的這樣的民族英雄,他們挺身而出,這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也是譜寫了一段又一段的非常感人的歷史的篇章。所以這些我們自己祖國的歷史,我們確實也是要了解、要學習,才知道說我們的祖先跟老祖宗,是積累了多麼深厚的恩德,來庇蔭我們後世的子孫。所以身為中國人,我們要把這種文化道統,這種忠義的精神,以及這些傳統的美德,要一代一代的傳揚下去,才不辜負老祖宗們對於我們的這些教誡。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課文:

  【要甜先苦。要逸先勞。須屈得下。才跳得高。】

  這個甜,『要甜先苦』,「甜」是美好的,是比喻幸福快樂的生活。『要甜先苦,要逸先勞』,「逸」是什麼意思?逸就是安閒的意思,是安樂的意思。「要逸先勞」,勞就是指的辛勞、辛苦。『須屈得下』,「屈」是低頭、降服。『須屈得下,才跳得高』,所以說惟忍乃克有濟,濟是幫助的意思,助益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他要想得到幸福快樂的生活,這個快樂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吃苦耐勞,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營造幸福的人生、幸福的生活。所以要先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須屈得下,才跳得高」。所以我們要過安樂的生活,要刻苦耐勞。要屈得下,這是說腳要先彎曲,才能夠跳得高。這是比喻說我們人要能夠先學會吃苦,就如同這個腳先彎曲,之後他才能夠跳得愈高。所以我們在家庭當中,在學校乃至社會當中,確實我們看到特別是老一輩的人,這些老人都是非常吃苦耐勞的。

  記得我的老祖母,她老人家是活到了九十四歲,九十三四歲,這一代的老人他們都是非常能吃苦的。我記得祖母在我記事的時候,她就一生都是非常勤勞,勤勤懇懇的去操持家務,去做一些做為母親、做為妻子她應該要做的事情。甚至於到她臨終的前一天,她還把自己每天種田的這些農具,她都洗得乾乾淨淨的,然後把它擺放得整整齊齊的。因為我們在台灣是非常重視祭祀,祭祀祖先,老祖母走的那一天剛好是一個祭祖的日子,她白天還在看著家裡在祠堂裡面要供奉祖先,這個兒媳婦都會把飯菜準備好,端到祖先的牌位面前,然後老祖母還在一邊視察一邊看,這些供菜都準備得怎麼樣,有沒有辦得很豐盛來供養祖先。然後又跟她的曾孫子,就是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就是這麼走的。所以走之前,頭一天還在打理自己勞動的工具,走的那一天還在檢視祭祖所祭拜的這些物品。這是一個中國傳統的家庭當中,一個女人她一生非常重要的這些事情,她走之前也都把它打點得好好的。

  後來當祖母在年紀大的時候,當然她就不能夠下地去種田了。但是一直到她九十三四歲的時候,她包括自己的衣服都還是自己洗。然後有時候她不能種田,她就幫父親在旁邊拔拔草,一邊聽著佛號,一邊在那裡拔草。所以一輩子都非常的勤勞、非常的簡樸。我們看到老一輩的老人,確實特別是這些母親們,都是用她的身教來教導我們,一定要勤勞。

  所以那時候我母親,就是剛嫁過來的時候,因為當時我們整個家族,上上下下都是共用一個祠堂,每逢逢年過節,一些重要的節日,家人都要去祭拜。我母親就是看到我的祖母,就是一個非常勤勞的人,所以嫁到這個家庭來之後,譬如說一到要祭祖的時候,一定是早上就起得很早,就一定把祭祀祖先的飯菜,以及要煮給家人的早餐都準備得好好的。我母親也學習奶奶這種非常勤勞的風範,對於祭拜祖先、對打理家事,也都是非常的勤勉和認真。

  當時母親結婚的時候,外公就曾經囑咐她,他說這個廚房是一個女人的臉,你這個廚房乾不乾淨,人家就知道你們這家的媳婦是不是一個勤勞的人。所以母親嫁過來之後,在家裡收拾房子、收拾廚房,每天都把這個廚房擦得乾乾淨淨的。結果後來的長輩,整個大家庭當中很多長輩,都讓他們的媳婦來我們家,看我們家的廚房,說妳看這家的媳婦把廚房每天都擦得這麼乾淨。

  所以這個吃苦耐勞,在中國人的傳統家庭當中,確實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德行。就是即使一個家庭再富貴、再顯耀發達,這個家庭的子弟、兒孫也是非常重視勤苦耐勞這樣的一種家風。

  我們在《國語》這部書當中就有看到一個篇章,就是〈敬姜論勞逸〉。這是說在春秋時期,魯國的大夫公父文伯他退朝的時候,他就去看望他自己的母親。結果這個時候就看到他母親正在織麻,正在織布。這時候這個文伯他就覺得很驚訝,他說像我們這樣的人家已經是在朝為官,是做到很大的官了,非常顯貴,像我們家的母親還要親自來織布,他覺得這樣恐怕不太好,就是會讓當時的權臣季孫氏以為說我對母親不孝敬。

  結果想不到他的母親也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她就嘆了一口氣跟他說:「恐怕魯國要滅亡了吧。像你這樣的人在這裡濫竽充數的當官,卻不了解當官的道理。你過來,我給你講一講。」於是他母親就教導他,她說:「過去的古聖先王他在安置老百姓的時候,他所選擇的都是非常貧瘠的土地,讓百姓安居下來。在這個時候百姓們,因為這個土地並不是很肥沃,所以他們就要很勤勞的去勞動,才能夠把他這種刻苦耐勞的精神鍛鍊出來。」他的母親就教導他,她說:「老百姓一定要勞動,因為他勞動,他知道這一絲一縷、一粒飯、一粒米、這一寸絲來得都很不容易,所以他們的生活才會過得節儉。想到節儉,因為有節儉這樣的美德,他這種善心才會生發出來。如果一個人他的生活過得非常安逸的話,他就只會想到享受、會想到享樂,而他真正的善心、善念就很容易泯滅,都是被這些貪欲給佔據了,他真正的善心是生不起來的。而當他的善心生不起來的時候,什麼會生起來?當然是邪思邪念會生起來。所以說生活在非常肥沃的土地上的百姓,往往他不容易成材,因為他太安逸了,生活太富足了;可是當這個百姓,他是生活在一個很貧瘠的土地上的時候,他們反而這個艱難困苦的生活,會啟發他的善心、善念,他就會嚮往正義,這是勤勞的好處。」

  所以他的母親就教導他,說:「你現在在朝廷做官,做官是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面,在上位的人是要勞心,而在下位的人要勞力。」也就是做官雖然不用跟老百姓一樣去種田,但是你每天都要很勤奮的去為老百姓謀幸福、去謀劃,要勞心;在下位的人則是要勞力,我沒有這個本事去做官,去國家政府裡面當一方的地方官,我是一個普通的農夫,也沒關係,你在家裡就好好的種田。「所以像這些都是先王的教訓,所以從上到下沒有人敢懈怠的。而現在我是一個寡婦,而你是一個小官,即使你從早到晚都很勤勞的去做事情,都還恐怕沒有辦法保住祖先所留下來的這個事業,更何況你現在有這種非常懶散怠惰的這種想法,又怎麼能避免罪罰?所以我希望你從早到晚都能夠提醒我,一定不能夠荒廢祖先所留給我們的事業,但是你現在卻偏偏的希望我們家裡的人都要求安逸。」

  就是因為當時他退朝的時候,看到母親在織麻,就覺得說像我官位這麼高的大臣,我母親還要做這種粗活,做這種勞動的普通人做的這些工作,他覺得很沒面子。所以母親就責罵他是自求安逸的這種行為,就是怕說他這樣子去承擔國家所給你賦予的責任的話,我恐怕將來你的父親連祭祀的人都沒有了。

  後來這件事情就被孔老夫子聽到了,因為當時他是跟夫子生活在同樣的一個時代。孔子聽到了這個話之後,就對這位母親非常的讚歎,就讓他的學生們要記住這母親所說的這些話,就是〈敬姜論勞逸〉這裡面記載的。說像季氏家裡有這樣的母親、這樣的婦人,可以說她是不貪圖安逸的一個賢德的婦女了。

  所以我們看到在幾千年前,在一個家庭當中,連一個女子她都是深明大義,知道自己的兒子所思所想、所做的是不正確的,從生活上一點點小事就開始用這些道理來勸勉自己的兒子,希望他一定不要貪圖安逸,希望他不要因為自己的地位很高而放縱自己,而去貪圖享受。我們從這裡看到,在古時候,這些母親都是了不起的賢德之人。

  好,這句課文:要甜先苦,要逸先勞。須屈得下,才跳得高。這句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下一節課接著來學習《續小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