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續小兒語-第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聖學根之根.續小兒語》四言。先看第一句課文:

  【都見面前。誰知腦後。笑著不覺。說著不受。】

  『都見面前』,也就是說我們都只是能夠看到面前。『誰知腦後』,這個「腦後」就是背後的意思。那就是說,我們實際上並不知道大家背後真實的想法。『笑著不覺』,這是說只是面笑,而內心並沒有真正的了解、真正的知道。『說著不受』,這只是在口上言語當中說出來,可是他的內心並沒有真正的領受。換句話說,這就是說一個人他臉上雖然帶著笑容,可是並不知道他真實的內心的想法是什麼;或者只是嘴裡說一說,但是內心並沒有真正的領受到他真正的意思是在哪裡。這句話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不過它所說的這種人情世故的道理,其實也是很深刻的。

  下一句課文:

  【人誇偏喜。人勸偏惱。你短你長。你心自曉】

  這個「誇」就是誇獎的意思。我們往往很喜歡聽到別人對於我們的誇獎,所以別人誇獎我們的時候,偏喜,「偏」是片面的意思,側重於某個方面。別人誇獎我們,我們的內心就是非常的歡喜。『人勸偏惱』,「勸」是規勸的意思。當別人在勸諫我們的時候,往往內心就生起了惱恨的心。『你短你長,你心自曉』,其實我們到底有怎樣的短處、有怎樣的長處,我們自己的內心是最為清楚的。特別是當別人誇獎我們的時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別人規勸我們的時候,他所說的是好的壞的、是對的還是錯的?這個都要仔細認真的去體會、去體察。

  我們在《弟子規》當中也同樣有學到這樣的一句經文,《弟子規》當中說:「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而在它前面的一句我們都非常熟悉,這是「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所以我們說前面我們學到《論語》的那句經文,孔老夫子教導我們要結交益友,而不要結交損友。但是我們交結到什麼樣的朋友,其實這個根本的原因不在於外面的緣分,而是我們自己本身是具備怎樣的德行跟品德,自然就會感召相應的朋友。所以這個道理還是從我們的心要來尋找根源,這才是真正的交友能夠交到好朋友,還是交到不好的朋友,根源就是我們自己本身到底有沒有具備相應的德行。

  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唐朝是一個政治非常開明、社會也十分安定的朝代。能夠有這樣好的一個社會環境,也是歸功於當時的君王跟大臣,他們都具有能夠接受別人勸諫的雅量。所以在唐朝初年,我們看到唐太宗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出現了貞觀之治,這樣千百年來令人們都十分懷念的這樣一種太平的盛世。它是如何造就的?這跟君王能夠接受臣子的進諫,他這種雅量是分不開的。

  所以唐太宗曾經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銅為鏡,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衣服的穿戴有沒有整齊。「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說歷史它本身就是一面鏡子,我們以古人來做為借鏡的話,就能夠了解到一個朝代它興亡盛衰的原因。而「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把人做為一個借鏡,一面鏡子,在他身上就可以照出自己的功過和得失。因為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醒,我們本身做為一個當局者,往往看不出自己身上存在什麼問題,可是有人在旁邊冷眼旁觀,幫你指出應該要糾正的問題、應該要改正的錯誤,這個是比我們自己看自己要明白得多。

  所以在歷史上我們看到貞觀之治,唐太宗他能夠接受大臣對他的進諫,大臣也能夠勇於去給皇帝提意見,這個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也是一段佳話。所以唐朝的名臣魏徵,他是一個很有膽量和謀略的好大臣,只要皇帝有做得不妥當的地方,他一定是想盡辦法來勸諫他。有時候皇帝也真的受不了他的勸諫,但是魏徵依然還是不停的給他提意見。

  有一次,唐太宗他得到了一隻很好的、很美的小鳥,他特別的喜歡,所以就把牠放在自己的手上在玩。結果突然間看到魏徵遠遠的走過來,要跟他奏報國家的政務、國家的大事,他就趕緊把這隻小鳥藏在自己的懷裡。後來魏徵向太宗稟報事情的時候,他就故意講個不停拖延時間,結果最後這隻小鳥就悶死在唐太宗的懷裡。這是因為魏徵他不希望身為一國的國君玩物喪志,就是說喜歡這些好玩的東西,聲色犬馬的東西,最後卻忽略了他做為一個國家的君主所應該具有的責任、具有的義務。

  有一次,唐太宗因為他的皇后去世了,他非常的難過,所以就在御花園當中建造了一層樓,來眺望皇后的陵墓。有一天他就請魏徵跟他一起登樓來眺望。魏徵仔細的看了半天,他就說:「陛下,微臣的年紀大了,我並沒有看到什麼。」結果唐太宗就把皇后的陵墓指給他看。魏徵藉著這個機會就勸諫唐太宗說:「我以為陛下是在眺望祖宗的陵墓。如果您眺望祖宗的陵墓能夠和眺望皇后的昭陵一樣,那麼我就能夠看得到了。」換句話說,他是用一種很巧妙的方法來勸諫帝王。於是唐太宗後來就把這層樓拆掉了,不再日夜思念自己的皇后,眺望她的陵墓了。

  魏徵勸諫唐太宗停止軍事的發展,而是要加強文化教育的發展,如果能夠這樣做,我們的國家才能夠安定,四方的這些少數民族他們自然就會歸順大唐,用不著武力去征服他們。就是他非常的重視教育。後來唐太宗果然就採用了魏徵的建議,取到了很大的效果。這些要得力於魏徵的勸諫,以及唐太宗能夠納諫的這樣的一個雅量。

  所以說通過這個歷史的故事,我們體會到這段課文所談到的『人誇偏喜,人勸偏惱』,這是人之常情。可是能夠身為一國之君,他就有這樣的度量,能夠接受別人對他的勸告,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同樣在歷史上還有一個故事,想必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詳的。這是發生在宋朝,我們知道蘇東坡他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學者。他是嘉祐年間的進士,官位也做到很高了,做到翰林學士、兵部尚書,而且在全國各地很多地方他都擔任過地方官。蘇東坡蘇軾他是一位很精通佛法道理的居士,他在鎮江的期間,聽說金山寺的佛印禪師是一位了不起的高僧,所以他經常就跟佛印禪師在一起交往。但是因為東坡先生他畢竟是一個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又在朝廷裡面當過比較高的官位,所以難免有時候就有一點比較傲慢的個性。

  有一天,他覺得自己學佛近期學得很有心得,所以就想要炫耀一下自己學佛的成就,於是他就寫了一首詩送去給佛印禪師。這首詩的內文是這樣說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首詩你看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在讚歎佛菩薩,但是實際上內含的內容則是蘇東坡先生他在誇耀自己學佛學得跟佛一樣,八風都吹不動,穩穩的坐在紫金蓮的上面。結果佛印禪師看了這首詩之後,拿起筆來在這首詩上面就批了一個字,就是「屁」。結果蘇東坡收到了這個字之後,他就氣得臉色發青,說怎麼可以這樣子來評價他寫的詩,這簡直是太過分了,所以他就氣沖沖的划著船過了江,就找到了佛印禪師。他說:「剛才我給您送的這首詩,到底寫得有什麼不對?您竟然對本官這麼不尊重。」結果佛印禪師就慢條斯理的跟他回答說:「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所以東坡先生一聽,面紅耳赤,就覺得說自己確實是太傲慢了。

  這個八風是指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個四順四違,如果是真正都能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才是真正的八風吹不動。實際上確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我們讀了很多書,覺得自己好像落實得很好,實際上遇到境界來考驗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功夫還是非常淺薄的。

  下一句課文:

  【卑幼不才。瞞避尊長。外人笑罵。父母誇獎。】

  『卑幼不才』,「卑幼」是指的幼小的晚輩,就是指的小朋友,或者是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卑幼不才」,「不才」是指喪失體面和榮譽,或者是帶來恥辱,讓人丟臉的事情。也就是說,幼小的晚輩往往他因為年紀小,不是很懂事,如果說長輩又很溺愛的話,他常常會在生活當中做出一些喪失體面的事情,或者讓人丟臉的事。

  『瞞避尊長』,「瞞避」就是隱瞞真相、隱瞞實情的意思。對於尊長,就是對於長輩,譬如說這個孩子的父母親或者是祖父母,不跟他講真話,這個瞞避是隱瞞。在生活中只說這個孩子有多麼好,但實際上這個孩子犯的過失卻沒有讓長輩知道。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就是『外人笑罵,父母誇獎』。這個孩子他的行為產生了偏差,外人都看得很清楚,所以就在背後笑話他,說這個家庭疏於管教,家教、家規不嚴,讓孩子的行為產生這麼多的偏差。可是小朋友他的父母親或者是祖父母,並不了解這個狀況,反而還覺得自己的孩子非常的好,平常做得非常好,就會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他的成長,確實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孩子在小時候所發生的,就是出現的一些問題,或者是他所做的一些錯事,身為長輩要及時的去了解,去及時的糾正,他長大之後就不會再去犯同樣的過錯。就是很多不好的習氣其實都是小時候就養成的。

  我記得在小時候,跟著一些鄰居家的哥哥姐姐們出去玩的時候,有時候做錯了事情,那時候我們在家裡是母親管教得比較嚴,所以從小幾乎都是媽媽在打,犯了錯誤是媽媽在打,然後爸爸是比較慈愛的那種性格,都會呵護我們。所以我記得小時候經常就是因為一些事情,被媽媽拿著藤條在打。有時候我覺得很委屈,因為有的事其實是鄰居家的哥哥姐姐們他們帶著我去做的,或者慫恿我們一起去做的,但是母親責怪起來,就是一定是先處罰自己的孩子。所以這是一般人說的打記性,小時候因為某些錯誤挨了打、挨了罵,印象就特別深刻,長大之後就不敢再去犯同樣的錯誤。

  師父上人在講課的時候也常常提到,就是說父母跟老師確實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要密切的合作,才能夠把一個小朋友教好。這個確實是經驗之談,也有很深的學問在裡面。所以師父上人說他在小時候,在福建念小學的時候,念小學大概也就是十多歲出頭的樣子,男孩免不了很調皮,有的時候在讀書的過程當中跟同學們之間有了一些摩擦,小孩子彼此之間打架,這個都很難免。老師看到之後,在學校裡面,當然對這幾個打架的學生都要進行處分。他們那個時候體罰就是打手心,小朋友兩個人打架,被老師打手心,而且在學校還要罰跪。這個確實心裡很難過,覺得說可能打架不一定是自己有錯,可能真的是對方比較不講理。所以回到家裡,哭哭啼啼的回去,總希望說父母親是不是可以給自己撐腰,去評評理。可是那個時候父母親了解了實際的情況,知道孩子今天犯了錯誤,在學校被老師給打了。結果師父上人的父親當時是怎麼做的?不像現在,可能如果孩子被打,這個家長都要去告老師。在從前的社會不是這樣,父母親非常懂得教育子女的原理跟原則,絕對不會縱容,也絕對不會溺愛。所以師父上人的父親聽了這件事之後,趕緊去買了禮物,帶著孩子去給老師送禮去了。換句話說,是感謝老師能夠這樣嚴格的教導自己的孩子。

  結果父親這樣做了之後,從此之後,這小朋友要是在學校犯了錯,再被老師給批評了,或者再被老師給教訓打手心了,他回家也不講了。為什麼?他不會去找靠山來袒護。為什麼?講完之後,不但父親、母親不會說去溺愛孩子,替孩子去評個理、去出個氣,反過來還得給老師送禮物,他說一看這也太不划算了,算了,我回家我也不講了。

  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確實是父母一定要跟老師密切的配合,才能夠把一個孩子教成材。所以我們看到師父上人這一生能夠有這麼大的成就,跟小時候在家裡父親和母親嚴格的管教,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這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這個根扎得穩,日後枝葉、花果才能夠繁茂。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下一句我們接著來學習:

  【僕隸縱橫。誰向你說。惡名你受。暗利他得。】

  『僕隸』是指的僕人、奴僕,或者是下屬。『縱橫』是放肆的意思,就是無所顧忌。『誰向你說』,就是下屬他如果做錯了事情,或者他非常的霸道、非常蠻橫,去做了一些違背主人意思的事情,「誰向你說」,這種情況主人如何能知道?『惡名你受,暗利他得。』你看這個屬下或者奴僕非常放肆,甚至是狐假虎威,做為主人,他往往不知道實際的情況,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使主人蒙受了縱容惡僕、縱容下屬這樣的惡名,而這個下屬本身他卻暗自得到利益。所以很多人仗著自己譬如說跟一個有權有勢的主人在一起,往往如果他的下屬和僕人管教不嚴,他常常會狐假虎威,所謂是雞毛當令箭,有的時候他就會藉著主人的聲勢,去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最後他得到了利益,而不好的名聲卻是要主人去蒙受。

  所以這是教導我們,我們治理一個家庭,或者管理一個團體的時候,就要注意會有這樣的流弊發生,所以一定要防微杜漸。像這種情況,譬如說我們看古時候的章回小說,看到古時候大家庭他們生活的情況,像這種事情就時常會發生。

  所以治理一個家庭,首先做為一個主人,或者是在公司當中做為一個主管,首先是他自己本身立身要正。對於下屬或者是這些工人、他所用的奴僕,我們現在沒有這個奴僕了,但是家裡也會有一些工人或者保姆之類的,這個時候,也要注意善於教導、善於管理,才不會發生一些不應該發生的問題。

  我們看章回小說裡面,也是有記載古時候一些大家庭,有很多的僕人,還有甚至於是自己家的子弟,仗著自己家庭有權有勢,在當地就橫行霸道,去做了很多不應該做的事。官府本來是要治他的罪的,可是就是因為這個家庭太有勢力了,連官府也不敢得罪他。最後我們看到,這一個家庭它從興盛走向敗亡、走向衰落,像這些問題往往都為後來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所以這是啟發我們,治理一個家庭,管理一個公司團體,上上下下這些治家一定要嚴格,不要讓下面的人無端的做出一些違背倫常道理的事情。最後這個責任往往會歸咎到主人或者是主管的身上,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下一句課文是:

  【從小為人。休壞一點。覆水難收。悔恨已晚。】

  這個『從小』,這個「小」可以說幼小,就是說這個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也可以說是小的地方、小處。『從小做人,休壞一點』,「休壞一點」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個意思,即使這個惡事再小,我們也不要去違犯。『覆水難收,悔恨已晚』,「覆水難收」是說我們立身處世一旦做錯了、一旦敗落了,萬悔難追,你想要後悔都來不及了,所謂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要回頭已是百年身。所以說一個孩子我們從小教導他,立身處世就不要有一點點的,這些惡事都不要縱容他,不要讓他學壞,否則他小時候做一點點的惡事,我們不去糾正他、制止他、去懲罰他,等他長大了之後,可能做的這個事情,這是父母管教不了,最後怎麼樣?官府來收拾他,國家法令來制裁他。這個時候,做為父母親再後悔說小時候沒有教好、沒有管好,真的是後悔也來不及了。

  所以劉備他當年在臨終的時候留下了遺詔,這個詔書裡面寫給他自己的兒子,就特別諄諄的告誡自己的孩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生活當中一點點的善事,你覺得好像這個事情這麼微不足道,我需要去做嗎?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心,大善都是從小善一點一點的積累而來的。勿以惡小而為之,你覺得這個事情,我偷人家一張紙,或者說我罵人家一句髒話,覺得這個事情好像很小,可是小時候如果疏忽了這些細節、這些小事,長大他做出的惡事那就無法收拾。這是說我們在治家、在教子的時候,要注重這些小惡小善,要及時的勸導、教導,及時的去更正。

  這裡有一句覆水難收,這個是在歷史上有典故的。有一個說法,這是出自晉朝王嘉的《拾遺記》。有說到這是姜太公,他的妻子馬氏,因為在姜太公還沒有發達、還沒有被君王重用的時候,家庭也是非常貧苦的,所以他的太太受不了這種苦,就想要離他而去。等到姜太公被周文王重用了之後,已經富貴顯達了,他的夫人(前妻)又來求他要再復合。所以這個時候姜太公就取出水潑在地上,讓她取回來。當然,我們知道這個水潑出去是取不回來的。所以姜太公就跟她說:「若能離更合,覆水定難收。」妳說水潑出去難收回嗎?如果妳說離了還能再合,除非妳把這個水還能再收回來;換句話說,這已經是無可挽回的局面了。如果當初在我們同甘共苦的時候,妳能夠堅持忍耐,堅守著這個家庭,那麼我們現在就可以共富貴。

  另外一個記載,說這個覆水難收是發生在朱買臣身上的一個故事。我們知道朱買臣他是漢朝人,是漢朝會稽人,他這個人學問非常的好。當時有一個人叫嚴助,就覺得朱買臣這個人很有學問,也很有德行,所以就跟朝廷推薦了這個讀書人。而漢武帝在召見他的時候,就發現他確實是很有學問,所以就把他拜為中大夫。當時東越叛亂的時候,朝廷就任命他做會稽的太守,去討伐東越。結果他在討伐的過程當中很有功勞,所以就升了官。這是漢朝的一位大臣。

  但當朱買臣他還沒有被朝廷重用的時候,他也是過著非常窮苦的生活,因為家裡很窮,所以當時他每天都要上山去砍柴,賣柴來維持生計。但是因為他很愛讀書,所以他一邊挑著柴,一邊還在那裡讀書。結果他的妻子也是沒有辦法忍受這種窮苦的生活,覺得他這樣繼續下去,每天只是去賣柴,讀點書,這沒有什麼出路、沒有什麼前途,所以就主動要求跟他分手。當時朱買臣就勸她,他說:「我將來一定會富貴顯達的,等我富貴之後,我們會過上很好的生活。」但是他的妻子就不相信,她覺得說,他一天到晚也只是砍個柴、讀個書,這將來還指望能有什麼富貴?結果她就跟他離婚了,就改嫁給一個農夫。

  不久之後,朱買臣就是因為得到了嚴助的推薦,他就當了會稽的太守,當了官。他要在去赴任的路途當中經過了吳縣,這個吳縣的縣令一看,這個新官上任,他趕緊就找人來打掃街道,正好朱買臣的前妻跟她後來改嫁的這個丈夫,也一起在那裡打掃街道。最後她驚訝的看到,他們打掃街道要迎接的這個大官,居然就是自己的前夫朱買臣,於是她就走上前去,希望還能夠再跟他結合。

  朱買臣這個時候就叫人拿來一盆水,潑在馬的面前,就對她說:「如果妳能夠把這盆水再收回來,我就答應妳。」那我們想想看,這個水潑出去怎麼可能收得回來?所以他前妻看了之後就非常的羞愧。這個故事就是覆水難收的故事。

  所以這裡通過覆水難收這樣一個典故,我們能夠體會到這句課文,「覆水難收,悔恨已晚」。在這個公案當中我們看到,做為一個妻子,她如果有遠見,能夠忍耐得了眼前的痛苦,眼前的貧窮困苦,安貧樂道的話,她就有這個福分能夠跟她的丈夫將來共同享受富貴。可是當妳在艱難困苦的時候,妳卻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自己離開了,當丈夫富貴顯達的時候,哪有可能這個時候再讓妳回來,這是違背人情的,是吧?所以這是用覆水難收來說明這個事情已經無可挽回了。

  下一句課文:

  【貪財之人。至死不止。不義得來。付與敗子。】

  這個『貪財之人』,就是他非常貪圖錢財,這樣的人『至死不止』,到死了他都沒有辦法停止他對錢財的貪求。『不義得來』,「不義」就是說的不義之財。也就是說用不正當的手段所得來的錢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是『付與敗子』,全都把這些錢財留給了敗家子,這是不務正業的這樣的人、這樣的孩子。

  我們說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可以說在現在的社會當中特別的明顯。真的是應了《孟子》所說的「上下交征利」,人們什麼仁義道德往往都不顧及,心心念念想的就是錢財,希望賺得更多的錢。但是錢財也是要取之有道,也是要自己命中有這樣的一個福報,才能夠守得住。在《大學》當中有這樣的一句經文,說:「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悖」就是違背道理的意思。也就是說錢財如果是來源不正,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取的,將來一定會通過某些方式,這些財富又離你而去。最為明顯的就是,我們說這個錢財外人奪不去,可是有一些敗家子生到了自己的家裡,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最後把自己的整個家,這些祖祖輩輩積下來的錢財全都敗光了,這種事情是常常發生的。

  所以我們要相信財是五家共有,在佛法當中說的是真實不虛。這佛經說「財為五家共有」,不要以為說這個錢財都是我們自己的。如果認為這個錢財都是我們自己所有的,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財為五家共有。你看這五家當中有包括,第一就是火。譬如說我們看到有的飯店它著火了之後,一把火,幾千萬的財產全部都損傷了。包括我們在澳洲、美國看到這些森林大火,因為有的季節它的氣候非常的乾燥,森林很容易起火。有一些豪宅是好幾億資產的豪宅,在短短的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之內,這大火就全部把它燒光了。所以是財是五家共有,這第一個就是火,水火無情。

  第二個是水,也有可能這些突如其來的水災,也會把我們的財產,錢財、房產能夠把它淹沒掉。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是除了水火之外,還有小偷。我們知道小偷他不會天天盯著窮人的家裡想著去偷,他看中的肯定是家裡有錢的,這樣的情況他會去偷。這是第三種。

  第四種是官府。我們看從前在古時候社會帝王專制的時代,如果一個家庭他犯了罪,或者說被冤枉的也好,或者說是他真的犯了罪也好,被政府去抄家,這個時候他家裡的錢財全部都被沒收光了。這是第四種。

  有人說我這四種我都沒有遇到,還有一種更可怕的,就是敗家子。你看這個敗家子,他生到家裡來,這是躲都躲不掉,有時候祖祖輩輩經營來的產業、家業,好幾代的這些家產,結果到了敗家子的手上,可能幾年的工夫就敗光了。這種案例在現實生活當中是很多的,譬如說有一家老字號的商店,這個老字號的商店也是經營得非常的成功,原來它的老闆夫妻辛辛苦苦經營下來的這個產業,被他的兒子一天當中就輸光了。結果這個商店的名稱現在還在,這個公司、這個商店還沒有換名字,但是老闆已經換人了,這就是敗家子的典型的例子。你看這父母親是多麼辛苦,經營了這麼多年,結果被他的兒子一個晚上就給輸掉了。所以說財為五家共有,這是非常脆弱的。

  我記得何老師在講因果故事的時候,也曾經分享過一個真實的案例。他說有一個人他是在賣東山鴨頭,賣烤鴨,每天他就在那裡滷鴨肉,賺錢賺得很多。他賺了錢之後,就拿著這個錢去買房地產,就買了很多的房產,非常漂亮的風景的地方都有他的別墅。但是因為他就是賺錢賺得太過癮了,他買的這個房子一天都沒有享受過,他每天還是在那個小小的房間裡面,每天在那裡滷鴨肉。到了休息的時候,他就拿著他這幾張房地產躺在床上,一張一張的欣賞一下,這就是他最幸福、最快樂的這樣的一種享受,就一天都沒有去住過。到後來,因為殺業太重,這個老闆有一天突然就暴病死了。結果你看,賺了這麼多錢,最後,這一輩子的積蓄自己不但享受不到,還留下了很多殺生的這種業力要去償還,所以真的是得不償失。

  我們這個課文裡面談到「貪財之人,至死不止」,你看,他到死了都還沒有想到要停止賺錢。往往如果這個錢財來得不正當,譬如說是殺生得來的錢財,或者說是從事於一些不應該從事的行業所得的錢財,最後這個果報,不但是自己家裡的兒孫可能會把這個錢財給敗光,也很可能這種業力都會延續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我記得有一位同修他就分享過,以前因為不懂因果,所以他從事的行業都是很不好的行業。譬如說他曾經開過一個做香腸的工廠,每天要去做豬肉的香腸,傷害了很多眾生。因為有時候他們殺豬的時候,那個豬死得都非常的痛苦。後來他們改行了,結果那時候因為不懂佛法,也沒有說真正的去了解因果的道理,所以他們就開了一家網路遊戲的這樣的一個店,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很喜歡打網路遊戲,他們覺得這個錢很好賺,結果就跟夫妻兩個和家人又開了一家遊戲機的店。

  結果這些行業做沒多少年,果報就報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後來這個孩子腦部就長了一個很大的瘤,腦瘤,結果去看了很多醫生都看不好。後來這個母親她也學佛了,這時候她意識到,這是因為自己的家裡去做了不應該做的這些行業,危害了很多的孩子,他的身心的健康都受到傷害。所以這個母親非常的後悔、非常的懺悔,她就努力的去斷惡修善,她每天都讀經念佛迴向,而且經常的去放生,因為以前殺生殺得太多,現在她就常常的去放生,去買放生命,去愛護這些動物。而且再也不做這些傷害別人的行業,她後來改去賣服裝,去做一些比較不會傷害到別人的行業。就這樣子不斷的讀經念佛、斷惡修善,結果她兒子這個腦瘤,本來醫生是說幾乎是沒有辦法治好的,後來再去做檢查的時候,他的腦瘤奇蹟般的就好了,就是已經縮到一個可控的範圍,幾乎就是對孩子沒有什麼影響了。結果這個母親非常的感恩佛菩薩給她的這個教誨,所以就更加認真的去修行、去斷惡修善。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財,我們在這個世間從事一個生活的行業,一定要選擇一個正當的行業,否則我們縱使賺了再多的錢,最後本來是要留給自己的孩子,最後自己的孩子都要跟我們去背負這個因果的債務。甚至於有些敗家子,這一輩子就把這個錢財都敗光了,這個家庭就陷入了很深的痛苦當中,這都是因為我們不明瞭事實真相所造成的。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都要便宜。我得人不。虧人是禍。虧己是福。】

  『便宜』指的是小小的利益,就是人人都希望能夠得到這些小小的利益。但是『我得』,就是我得到了,而『人不』,人,這個「人」就是指的別人、他人。別人、他人,這個便宜被我給搶去了,那別人就得不到這個利益了。所以說『虧人是禍』,讓別人吃虧、讓別人損失,這是災禍。而『虧己是福』,如果是我們自己吃虧,這個才是真正的福報。所以我們看到,人己無兩得之理,這個便宜如果我搶去了,別人就得不到了。所以我們還是不要搶的好,要真正知道吃虧是福的這樣的一個道理。

  師父上人也教導我們,要在生活當中真正認識到吃虧是福,難得糊塗。為什麼?因為我們無論是學儒、學道、學佛,非常重要、非常重視的是一個真誠心,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要有一種真誠心,千萬不要害怕吃虧。很多人斤斤計較,一點都不肯相讓,結果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佔不了真正的便宜。所以人家欺騙我們,我們用真誠心來對待別人。有的人覺得說這樣好像很吃虧,可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我們每一個人方向、目標是不相同的,我們心心所求的,是希望跟聖賢佛菩薩為伍,而不是繼續在六道輪迴裡面去做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在這輪迴裡面不斷的流轉,我們的目標跟方向是不相同的。所以在這個世間,我們既然希望能夠達到聖賢佛菩薩的一個境界,我們的內心跟修為就要跟聖賢佛菩薩相應,而不是跟凡夫相同的。如果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肯吃虧、不願吃虧,寸步不讓、斤斤計較,而且對人都用虛偽心,因為我覺得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很虛偽,喜歡騙人,那我也同樣用虛偽的心去對待別人,這樣就永遠沒有辦法跟聖賢佛菩薩的心、跟他們的境界相應了,而是永遠在輪迴裡面轉圈圈,在打轉。

  如果說別人欺騙我們,我們願意用真心來對待他,將來我們的去處是不相同的,我們跟佛菩薩生活在一起,而他還繼續在搞輪迴,你看這個果報就不相同。所以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要真正的搞清楚。

  其實很多事情,你表面上看好像很吃虧,實際上在一個明眼人的眼裡,在古人的眼裡,因為古人確實讀聖賢書,有智慧也有德行,他看到一個人很吃虧,表面上好像損失了很多的錢財或者利益,但是實際上這是真正的福報,吃虧是真正的福報。你看有的人為人處世非常的厚道、非常的憨厚,看起來好像一點都不聰明的樣子,特別的老實,像這樣的人,就是古人所說的難得糊塗。就是看到他好像是糊裡糊塗的,怎麼什麼事情都搶不過別人、爭不過別人,遇到什麼事情好像都是很吃虧的,但實際上這樣的人真正是高明的人。這是別人看不出來,實際上他是真正的聰明人。

  所以這種糊塗真正是老實、真正是可貴的,為什麼?他和聖賢人、他和佛菩薩是完全相應的,他將來的去處跟一般的凡夫是不相同的。所以你說他不競爭,什麼都放下、什麼都不要,財色名食睡這些他都能夠放下,世間人覺得這種人怎麼這麼糊塗,實際上他不了解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真正是有福報的人。

  我記得我小時候,當小朋友的時候,就很喜歡去跟人家爭,什麼事情都喜歡去搶,好的東西,外公買的燈籠,最漂亮的燈籠一定是我當姐姐的先拿到,我的表妹她總是揀最不好的,就是其他的兄弟姐妹全部都拿到了之後,剩下的才是她的。我有一個表妹,她從小就非常懂得禮讓,好東西都讓給姐姐,都讓給她的兄弟姐妹。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爭,什麼好東西,這弟弟妹妹都要進貢來給我。但是這個妹妹你看她,從小她就很懂得友愛、很懂得禮讓,結果她一輩子老天爺就特別照顧她。就是後來她一路讀書都非常的順利,而且讀了中文系之後,她當一個國文老師,到處去教學生,跟大家結的緣都非常的好。而且她每次考試,只要她去考,一定會考中,從來沒有考不中的。生活上面就感覺到處處都能遇到貴人,她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有貴人會來幫助她,來幫助她解決困難。

  所以我就看到說一個現實的例子,吃虧真的是最有福報的。肯讓人,肯忍、肯讓,什麼好處都願意讓給別人,所以她一輩子人緣就特別好,無論是兄弟姐妹,還是所有的同學、朋友,都非常喜歡她。

  也有一個真實的例子,也是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就是發生在我們的一個長輩的身上。我的母親有一個姑父,他是前幾年活到一百多歲才走,非常的有福報。當時他們家在分財產的時候、分家產的時候,一般兄弟姐妹在分家產總是會爭,要把好的這些田產都要分到自己的手上,不好的這些就希望給別人,這是如果沒有受到好的教育,都是人之常情。我母親的這個姑父他從小就非常能讓,在分家產的時候,他就跑得遠遠的,不去跟他的弟弟妹妹爭,等他弟弟妹妹把這些土地田產都分好了之後,剩下的才是他的。結果最好的土地都被弟弟妹妹給分走了,剩下的地都是一些當時很不值錢的,都是路邊的那種沒有辦法種田的這種坡地,或者是路邊的地,在農業時代是很不好的這種土地,最後都留給他了。他也不在乎,從來跟人家都不爭不搶的。

  結果風水輪流轉,過了沒幾年,他的弟弟妹妹搶到的土地都變得不值錢了,反而他最後分到的這些地,因為在路邊,政府要修路,結果那個土地漲了好多倍,最後那個價值就值好幾個億。結果他兒孫最後要繳這土地稅都很頭疼,這土地太值錢了,每年要繳稅,繳得很頭疼。結果他分到了最差的土地,最後變成最好的了,政府要做一些公共的設施,都需要他們家的路邊的這些地。

  所以我們看到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什麼時候學會吃虧忍讓,這些福報都還是自己的,絕對是跑不掉的,不要以為說搶來的、佔來的才是自己的,這個是不保險的。

  下面這個課文是:

  【怪人休深。望人休過。省你閑煩。免你暗禍。】

  我們看這呂先生所作的《續小兒語》,全都是人生的經驗跟智慧,我們深入的去學習落實,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確實,立身處世,我們就知道應該要怎麼樣去進退應對。

  『怪人休深』,「怪」就是責備的意思,就是責怪別人不要太深。『望人休過』,「望」是盼望的意思,就是對於別人的期望不要太高,「過」就是超過。『省你閑煩,免你暗禍』,「閑煩」是煩憂的意思,就是跟正事沒有關係的煩憂;而「暗禍」是指災禍,而且這個災禍往往是,「暗」就是它隱在暗處,隱在暗處是你看不出來的這種隱藏著的災禍。

  所以這句課文是教導我們,我們責怪別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太深,對人的期望也不能夠太高,這樣就不會失望,省得心裡煩惱,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沒有辦法預測的災禍。

  所謂的「怪人深,則禍必不測」,我們對別人責備、批評、處罰如果太過的話,可能就會有沒有辦法預期的禍患會出現。同樣,如果我們對人期望太高,譬如說有的父母親望子成龍,對這個孩子給他報了很多的這些特長班,今天去彈鋼琴,明天去下國際象棋,後天去學國畫,就是簡直十八般的武藝希望孩子從小全部都掌握,對他期望太高。結果是怎麼樣?「心必不遂」,最後這個孩子什麼都不願意學了,一說到學習就很不高興,從小就厭學。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不能有這種拔苗助長的心態,就總希望禾苗一夜之間能夠長成,而忽略了這個孩子本身他的才性、他的資質,而不能夠引導他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來發展。所以我們在教小朋友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因材施教,就是了解他本身的根性,順應他自然的一種天性來引導,不能夠對每個人都期待太高、期望太深。

  所以《太上感應篇》當中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們看這裡說「免你暗禍」,太上老君曾經說過,人的禍福本來是沒有一定的門路,全都是自己感召而來的。我們結合這句課文就能夠體會到,為什麼我們會有一些無端的煩惱?為什麼會產生一些暗中而來的災禍?其實都是我們自己本身所造成的、所引發而來的。

  宋朝的靈源禪師曾經向伊川先生說:「禍能夠生福,而福也能夠生禍。」這是我們後面也要談到的禍福相生的這樣的一個道理,禍福相倚。為什麼禍能夠生福?就是當一個人,當他面臨的危險或者是遇到災難的時候,他能夠很認真的想要祈求平安,並且他能夠深入的體會求得平安的道理。也就是我們遇到這些困境的時候,我們就會去想辦法,如何能夠突破這些困難跟災難,去想到平安的道理。

  像我們現在在當前這個世界上,大家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之一,就是氣候變暖的問題,這個是我們人類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過去因為我們在物質上,工業各個方面過度的發展,所以導致整個地球的生態遭受到很大的破壞。而當這些問題已經迫在眉睫的時候,我們人類就開始要冷靜的來思考,如何才能夠解決這個全球變暖的問題。確實很多生態的變化,已經給人類敲響了一個警鐘。

  譬如說我們看到很多北極的冰、南極的冰大量的融化,生活在這些地方的這些動物,牠都沒有辦法能夠正常的生活。有很多北極熊本來牠們都是在冰上,現在因為海水融化的關係,牠們可能游很遠很遠的路,都沒有辦法找到一塊冰。所以這個氣候的變化,給我們地球的生態帶來了很嚴重的一個影響,這個時候人類就會開始反思自己過去到底做錯了什麼。

  所以我們去歐洲的時候,就特別的能夠感受到,有許多非常有愛心的、響應環保的這些人士,就積極的在配合這種節能減碳的一些行為。譬如說我們去買東西的時候,盡量不要用塑膠的這些用品,減少用塑膠袋,最好自己都能夠拿著一個環保袋去購物。又譬如說,在歐洲我們看到有很多人他們也是希望地球母親能夠減少碳的排放,不要繼續再發燒了,所以他們出行的時候,都會選擇去用這些比較環保的方式來出門,減少過度的使用汽車,過度的使用這些會造成空氣污染的交通工具,就希望我們地球的家園,可以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減少我們的欲望,減少我們對生活物質上的一些要求,能夠讓地球慢慢的降溫,不要繼續再發燒發熱。

  你看我們人類這種貪婪、這種貪欲,我們不但是傷害到我們自己,連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的這些小動物,還有這些植物,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跟傷害。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大家都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我們千萬不要覺得說,我這一輩子活過了就完了,那我們有沒有想到說子孫後代怎麼辦?我們有沒有給他留下一個純淨的天空還有清澈的水?我們也不能想說,只要我們人類過得好就好了,你們動物,那你該去做什麼,該去怎樣生死,跟我沒關係。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既然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當我們地球的任何一個成員出現問題的時候,哪怕牠是再微小的動物,牠對整個生物鏈、對整個生態的影響,如果牠一旦是滅絕了,牠對於整個生物鏈的影響都是很大的,直接也會影響到我們人類的生活。所以說我們考慮任何問題,不能夠只想到自己,一定要為子子孫孫們去考量,也一定要為跟我們同時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這些動物、植物,把它看成兄弟姐妹一樣去看待,做為一個整體。

  所以說我們現在人類社會確實是遇到了許多的難題,這些難題也都是我們自己所造成的,解鈴還須繫鈴人,最後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我們自己做起。所以佛經當中說,貪心所感召的是水災的果報,瞋恚心會感召火災,愚痴、內心不平、傲慢,這些都會感應到許多相應的災難,愚痴感應的是風災。像我們現在都捨棄了聖賢學問,不去追求人類真實的智慧,這個時候人們每天都去發展科技、發展工業,去發展這些物質的享受,最後招致的結果就是,這種愚痴的行為會感應的是風災。如果是傲慢,所感應的就是地震這些災難。所以說,我們遇到了現前所面臨的問題,其實要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息滅貪瞋痴,放下我們過度的貪欲、瞋恚這些煩惱的話,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就都能夠改變成一個美好的、和諧的世界了。

  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禍福相倚,我們現在遇到的這個狀況,如果能夠提醒我們深刻的去反思自己的過錯,這個禍就能夠轉變成福。

  靈源禪師接著說:「福能生禍。」為什麼這個福,一個人他的福能夠轉變成禍?這個原因就是當人在居安的時候不能夠思危。我們生活在安逸的、平順的環境的時候,不能夠考慮得很長遠,去為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做好準備,過度的放逸,甚至於是放縱自己的奢侈、逸樂的念頭。因為我們人總是有這種惰性,喜歡享受、喜歡安逸,喜歡過這種生活;言行舉止又驕傲懈怠,這個是非常要不得的;如果又非常的傲慢,又很懶散;尤其處事輕率,我們遇到一些事情,去處理得不恰當,很隨意的去處理,沒有用正確的方式來對待它;態度傲慢,甚至欺侮別人的情形發生。你看我們有傲慢的態度,又會去欺負別人,這個時候,縱使我們生活在非常安逸的環境裡面去享福,可能後面的災難就會隨之而來。

  所以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個是我們日後在學習《太上感應篇》的時候,還要繼續再深入的來學習。從這裡我們就看到,當我們真正對於倫理、道德、因果、聖賢宗教教育能夠深入的去學習的話,這裡面所教導我們的智慧跟經驗,確實是可以幫助我們消災免禍,能夠災消福來,這個是許多人都非常期望的這樣的一個好的果報。這個是要從學習聖賢的智慧學問,並且落實聖賢人的教導,一定是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的。

  下面我們接著學習底下的這一句,「怪人休深」這一句我們就學到這裡。下一句是:

  【好衣肥馬。喜氣揚揚。醉生夢死。誰家兒郎。】

  這裡『好衣肥馬』,這是說一個人他每天都是豐衣足食,到處去吃喝玩樂,過著喜氣洋洋的生活。『醉生夢死』,「醉生夢死」是形容一個人他糊裡糊塗的活著,就好像生活在醉夢當中一樣。『誰家兒郎』,你看這樣的孩子,要是每天都是這麼生活的話,人家往往會說,這是誰家的孩子?我們看要被人家問起這句話,感覺上臉面都過不去。一個人每天悠悠忽忽、糊裡糊塗,好像都在作夢一樣;換句話來講,他從小就沒有訂立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好像來到這個世間就是要來享受的,就是過著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如果一個孩子他從小就是只知道吃喝玩樂,每天都糊裡糊塗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來做什麼,也很難期望他將來長大能夠有所成就。而且這樣的生活行為也會讓父母親蒙羞,覺得說鄰居、朋友都會暗地裡笑話跟指責。所以我們不能夠從小養成這樣的不良的習慣。

  下一句課文:

  【正人君子。邪人不喜。你又惡他。他肯饒你。】

  『正人君子』,我們說這個時代、這個社會,就像《弟子規》所說的,「流俗眾,仁者稀」,「正人君子」在這個時代、在這個社會當中,往往不容易立足,所以惡人都非常不喜歡這些正人君子,『邪人不喜』。『你又惡他』,這個「惡」就是厭惡的意思。你卻偏偏又招惹了這些小人,你又很討厭他,『他肯饒你』,他怎麼肯饒過你?

  這個話,我們從這句字面上的意思也能夠體會到,所謂小人不能夠得罪,就是這樣的道理。所以說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就曾經教導我們:「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這是夫子在《論語》當中的一段話。這個「疾之已甚」,雪廬老人在講解《論語》這段經文的時候就教導我們,「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就是我們俗話講的,你可以得罪十個君子,但是不能夠得罪一個小人,小人不能得罪。這也是前人教導我們的一個處世待人的智慧。為什麼?這個原因就是因為小人他本身的心量、氣度就非常的小,斤斤計較,他非常在意,你給他施的恩他也許不一定報,但是如果跟他結了怨,他可能念念在心,想辦法就要報復。所以遇到這種情況,這個小人跟君子是不同的,君子你要是什麼時候得罪他,這是沒有關係的,他不會跟你計較;可是對於這些小人,也就是說他內心沒有仁愛之心,遇到什麼事情你要是得罪他,他一定什麼時候就想的要來報復。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遇到這種人,就不能夠體現出你對他非常的厭惡,否則的話,我們可能在言語、行為當中一不小心就得罪了這些人,將來彼此之間就會產生許多冤冤相報的不好的這種結果。

  所以雪公老人教導我們,對於這些沒有仁愛之心的小人,我們在表面上不能夠太過分,要能夠過得去。你看有的人他就是那種嫉惡如仇的人,眼裡容不了一顆沙子,看到這些人他就馬上想辦法,就是跟他正面的去產生衝突。雪公老人在這裡也教導我們,我們平常不能夠這樣,就是說內心要剛方正直,可是我們外面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圓融。也就是說我們把他看得很清楚,知道這個人本身他不是君子,他是一個小人,這個我們內心很清楚,可是我們在接待應對這些人的時候,又要處理得很圓融,不要跟他處處衝突對抗,這樣我們才不會造成雪公老人在這裡說的,造成天下大亂。所以佛門說的忍辱,真正的君子好人他不會讓我們天天在這裡修忍辱的,你要忍的都是惡人、都是壞人,所以這個忍辱的功夫在這個地方就要充分的體現出來。

  佛門非常的平等,佛家可以說不管你是好人也好、惡人也好,佛菩薩是平等的在教化跟照顧。所以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什麼樣的人都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對好人跟惡人要一視同仁,不能夠跟這些惡人產生尖銳的衝突,這樣是不妥當的。所以聖賢人教我們的這些智慧,都是讓我們在生活當中處處可以把每件事情都處理得非常妥當。

  雪公老人在這裡就舉了例子,就是說為什麼說小人不能得罪,這在歷史上的公案就太多了。雪公老人說,在東觀有一個地方,因為這個地方的人看不起一個讀書人,這個讀書人他很窮,而且人們都非常討厭他。可是這個讀書人後來他去讀書考試當了縣官,就成了這個地方的地方官了。結果他年輕讀書的時候,還很貧窮的時候,被人家看不起的這些事情,他就放在心上,懷恨在心,就想辦法要去報復東觀這個地方的百姓。所以說後來這個知縣被人家稱為滅門的知縣,最後把以前得罪他的人他都給害了。所以這是說,小人如果說你傷了他的自尊,或者是說對他嫉惡太甚的話,他以後的報復可能會是很嚴重的,這是我們在為人處世的時候都要注意這些事情。

  又譬如,雪公老人這裡又舉了一個例子。當然這個都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可是也是重在提醒我們,一定不能夠疏忽這些生活的小事,生活的處事待人接物的這些原則。他舉出從前張獻忠在貧窮的時候到處去乞討,結果有一個女人就拿腳去踩他。後來張獻忠我們知道他起兵造反,他就對於以前受到的這個侮辱放在心上,所以到了一個地方,他就先把這個地方女人的腳砍掉。你看為什麼會最後造成這樣的一個惡果?這也是孔老夫子在這句經文講的,「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我們對於這些小人,對於這些惡人,如果我們對他的厭惡表現在外面太過分的話,最後會把他逼到去作亂生事的這樣的地步,所以對於這個事情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下一句課文是:

  【今日用度。前日積下。今日用盡。來日乞化。】

  這個『用度』,就是說我們每天生活支出的這些費用等等。我們今天所用的這些都是『前日積下』,今天的用度要在前幾天就把它籌劃好、積累好。『今日用盡』,如果今天就把它用完了,『來日乞化』,明天來日就要開始去乞討了。這是說其實我們人生的福分都是有一定的定數,如果我們不能夠節儉平日的用度,花過頭了,可能到以後就沒有福報了。這裡說到,譬如一石糧食,你一天吃一升,就能夠吃一百天;一天吃一斗,就只能吃十天;如果一天吃一石的糧食,那麼這些糧食只能夠用作一天的用途,這是自然的道理。

  同樣,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也說過:「好勇疾貧,亂也。」這個是在《論語》裡面所講的。雪公老人在講這段課文的時候也談到,因為儒家的學問都是用來辦政治,也就是說一個人他學了儒家的道理之後,將來他讀書、做官,他就可以去治理一個地區,去能夠把這個社會管理得很好,是著重在政治方面。這裡說好勇疾貧,就是說這個人他雖然是很勇敢,但是他不能夠安於貧苦;換句話說,就是說他非常喜歡享受,太苦的日子他受不了,是這個意思,有艱難困苦的時候,他不能夠忍受、不能夠忍耐。當然我們知道,所謂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哪個人不希望過上富貴的生活?這人的欲望他本來就是如此,就是喜歡富貴。而貧跟賤是人之所惡也。你說有誰喜歡窮苦貧賤?沒有人會好像天生就喜歡過個窮日子,是吧?要讓大家都很富有當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們說欲是深淵,欲無止境,人的欲望它是無窮無盡的,是沒有底限的。

  所以自古至今所有的這些帝王,我們說古聖先賢、三皇五帝,他們都是非常提倡節儉的,我們看堯舜他就是這樣子。對於享受這個方面,我們看他們上古的這些古聖先王,都是「菲飲食,卑宮室」,他平常的生活都是非常簡樸、非常節儉的。但是他雖然是節儉,他的德行卻是非常的深廣,做為一個君王,他的德行能夠流傳千古,在人格上是超過普通人的。「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你看聖賢君子他會安於貧困。所以對於好勇厭貧的人,要想辦法去安頓他。你看像歷史上黃巢、張獻忠這些起兵作亂的人,都是屬於這種非常勇敢,而他又厭惡貧窮,不甘心過著貧困的生活,是這樣的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就特別要注意,在教育方面就要注重儉以養廉。我們看到許多歷史上的家訓,這些賢德的父母,都是教導自己的兒女一定要節儉,儉以養德。人的欲望本來就無窮無盡,如果小時候,當他還是個小朋友的時候,你就讓他無止境的,就想要星星不敢給月亮,想要吃什麼就給他吃什麼,想要玩什麼就給他玩什麼,長大他這個欲望一旦是打開了,那真的是無窮無盡了。

  我記得小時候,像我們跟父母親要糖果、要好吃的東西的時候,那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的。記得我小的時候,三四歲,那個時候出了一種很好吃的點心零食,就是一種用一根麵粉做的棒子去沾巧克力,那個巧克力是很軟的,當時沾到巧克力配著吃那種零食,那時候剛剛出來很新奇,就特別想要吃。結果爸爸媽媽對我的要求是,必須要一二個禮拜都表現得很好,才可以考慮能不能買給妳吃。雖然在家裡是獨生女,但是父母親也不會嬌慣,不是說妳當時想要什麼,父母馬上就滿足妳的需求,我們家裡管教子弟、管教兒女都不是這樣的。你要吃一樣東西就是要乖乖的,這一個禮拜、二個禮拜都表現得很好,然後父母親才會買給你,不是你想要什麼馬上就想盡辦法的去。我們說現在的父母都很喜歡當「孝子」,孝順兒子、孝順孫子,那麼這樣往往把孩子從小就慣壞了。所以儉以養德是非常的重要。

  我們再來跟大家分享一個也是在《太上感應篇》當中的故事,也是給人很大的啟發,叫做「逸樂過節」。這是說在元朝的時候,有兩個太學生,這兩個學生非常的湊巧,他是同年同月同日還是同時生的。真的是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巧的事情了,整個八字合起來,算起來他整個命運應該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果然這兩個同學,他們是同時考中了鄉試,而且又是同一天選官派任,同一天當了官,你看這之前的福報都幾乎是相同的。結果有一個同學他就被派去在鄂州當了教授的職位,而另外一個同學被派到黃州當了教授的職位。可是沒過多久,這個黃州的教授他就死了。他死了之後,這鄂州的教授他就非常的驚慌、非常恐懼。為什麼?因為跟他是同年同月同日還是同時生的,這個福報幾乎相同,他覺得他死了之後,他覺得可能我的命也活不久了,所以就把自己的後事料理完了。可是過了幾天之後他還活得好好的,沒有死,他就覺得很奇怪,於是他就把自己準備好的禮物,就拿去黃州的這個教授他的靈前去祭拜他。他就在他靈前哭,他說:「我們倆是同年同月同日又是同時生的,你看我們去考試、去做官,我們的這個時間幾乎都相同、命運都相同,但是今天你卻先離我而去,就算我現在就死,跟你相比也是晚了七天。所以你要是地下有知,能不能給我託個夢,來告訴我你現在的情況。」那天晚上他就夢到這個黃州的教授給他託夢說,他說:「因為你平常日常的生活當中是非常的節儉、非常的勤儉的,所以你會活得很長壽。而我為什麼會這麼短命?就是因為我享受過度,沒有節制,所以才會有這個短命的果報。」

  這個故事也是對我們很有啟發,也就是說就應了我們學習的這句課文,「今日用度,前日積下。今日用盡,來日乞化」。就是說我們的福報都是很有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真的要省著點花,否則我們看元朝時候這兩個學生,兩個人的命運是如此的相同,可是為什麼一個學生他年紀輕輕很短命就死了,而另外一個學生就能活得很久?其實他們兩個的差別就是這個學生他非常節儉,所以他的福報沒有用完,他就比較長壽。而他另外一個同學短命而死,就是因為他平常非常的揮霍、非常的浪費,把自己命裡本來有的福報提早就享受盡了、就享受完了,所以最後才會有這樣的一個果報。

  所以從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體會到,古人古聖先賢他們所表演的,即使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像堯舜這樣聖德的君王,他們也絕對不會去奢侈浪費,他們的生活也是非常的艱苦樸素的。這個是給我們後世,無論是做官的人,甚至是當了一把手,做了國家的領袖,哪怕說我們是在一個公司團體裡面做一個主管,我們都要認真的來反省,堯舜禹湯他們這些明君聖王,當年他們做為天子的時候,他也不會隨便的去享受、去享用自己的福報,而是過著非常清苦的生活。這樣首先他以身作則,就能夠體會到百姓生活的艱苦,同時儉以養德,這個古聖先王做出這種簡樸的德範,也是做一個表率。後世之人看到都知道說,即使我是在高位,我也不能夠過分的享用自己的福報,而是要把自己的福報能夠分享給天下的老百姓共同來享受,能夠念念的為百姓著想,這樣的福報才是真實不虛的。

  好,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節課我們還繼續來學習《續小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