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小兒語-第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聖學根之根.小兒語》(六言),先從第一句的課文看起:

  【兒小任性嬌慣。大來負了親心。費盡千辛萬苦。分明養個仇人。】

  這句課文它字面上的意思,『兒小任性嬌慣』,這是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對他非常的放縱和嬌慣,我們說嬌生慣養,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會違背父母的心願。『負』就是辜負、違背。『費盡千辛萬苦』,你看父母要把一個孩子養大成人是含辛茹苦,從小時候三年推乾就濕,不離懷抱,一直到看他長大讀書成人,這麼的辛苦。但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卻是『分明養個仇人』,最後是養成了一個不孝的子孫,就如同仇人一般。

  所以在佛法當中說,父母、子女、家親眷屬,這些親戚朋友們會聚集在一起,不外乎是四種緣,也就是報恩、報怨、討債跟還債。所以你看像這樣的子女,父母親非常辛苦的把他養育成人了,可是最後他卻忘恩負義,辜負了親心,就跟仇人一樣,這種情況就是來討債的。

  我們知道,在從前中國的社會當中,有一個親權處分,這是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常常會提到。我們想想,父母是第一親,如果說我們不知道報答父母的恩德,對於父母有所違逆的話,這樣的罪過在從前是天理難容的,不但是這樣的孩子在社會上沒有辦法立足,連老天都不會饒恕他。所以在中國從前的社會當中,是把這樣子違逆父母不孝之罪排在第一的,是最重的一種罪。所以師父上人曾經回憶過,在民國初年的時候,就是抗戰之前,當時在中國的刑法當中還有一條,就是叫做親權處分,這個親就是父母親的意思。換句話說,當兒女不孝的時候,為非作歹,連父母親都沒有辦法容忍,那麼他有權力處分自己的兒女。對於父母不孝順或者是為非作歹,父母親可以到衙門裡去告自己的孩子,跟官府說,說我這個兒子不孝父母,你們馬上把他處死。像這種案件,政府可以,這個衙門、地方政府它是可以馬上來處分的,沒有什麼辯論、反駁的,這是親權處分。

  所以從前你看,就是一般的家庭的孩子,他即使再不孝,他也不敢做得太過分,你看父母他有這個權力,要是到官府當中去告狀,那是真要命,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辯駁的。那我們想想看,父母生育我們、養育我們,這天底下最愛護我們的就是我們的父母了。如果連父母都覺得這個孩子不孝,做得太過分了,連父母都不要他了,那你想想看這樣的人他還有什麼權利在這個世間做人?所以從前父母他就有這樣的一種權力、權威,是親權處分。師父上人也曾經特別談到說,像這樣的法律,其實是不應該廢除的。在中國古時候的社會設置這樣的法律,是有它的道理存在的。有這個法律的存在,那麼普天之下的這些兒女他再不孝,他也有裝出一個孝子的樣子。為什麼?父母親對於他有一個很大的這種權力,可以處罰他、處置他。

  我們看現在的社會,真的是非常的混亂,因為近百年來,人們普遍喪失了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這些教育。所以很多的子女從小就被溺愛長大,大了之後,他的欲望不斷的增長,有時候父母親不能夠滿足他的欲望跟需求,他甚至於都敢為了一點小小的原因去親手殺害自己的父母。你看像這樣的世界真的是非常的混亂。

  這個原因出在哪裡?其實還是因為教育出了問題。如果說我們真正能夠在社會上把像《聖學根之根》這樣的一種倫理、道德、因果的這些聖賢教育,普遍的去推廣、去流通,用各種方式去教化人心、淳厚社會風俗,像這種違逆倫常的事情就不會在世界上發生了。所以講到根本,這些社會問題,並不是靠任何的經濟、武力、軍事等等,政治這些方式,都沒有辦法真正的徹底解決,要從根本上解決,還是要靠教育。

  下面我們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公案,這是在佛經裡面記載的阿闍世王的故事。阿闍世王他這個名字是梵語的音譯,把它翻成我們中國的意思,就叫未生怨。阿闍世王,佛陀在世的時候,是摩竭陀國王舍城的統治者,他的父親叫頻婆娑羅,母親就是韋提希夫人。韋提希夫人我們大家非常熟悉,要是讀過《觀無量壽佛經》,就很了解這段歷史。韋提希夫人在懷胎的時候,有會看相算命的相師去占卜,就跟國王、跟皇后說:「這個孩子是來報怨的,這個孩子將來長大之後,一定會害自己的父親。」所以後來他出生之後,就給他起名叫阿闍世,這個阿闍世它的意思就是未生怨的意思,也就是說他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預測出他將來會陷害自己的父母親。結果當時他的父親,也就是頻婆娑羅王聽到了相師所占卜的結果,他非常的擔憂,於是他就決定這個孩子出生下來的時候,就把他從樓上摔下來,希望這個孩子不要日後長大再來危害自己跟危害自己的國家。但是這個孩子命又很大,那麼小從樓上摔下來,不但沒死,他只是把一個手指頭給摔斷了。

  後來這阿闍世長大了之後,他果然結交的朋友都是惡友。我們前面有學過,孔老夫子教導我們,我們要交朋友的時候要交益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不要去交結損友;如果交結損友、惡友,對於我們的身心危害是非常大的。阿闍世他長大之後,就是因為他親近了惡友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就慫恿他,從來不教他做好事,都慫恿他去做惡事。最後阿闍世就把自己的父親跟母親,都把他關起來,而且還不給飯吃,把他父親關起來,這個在《觀無量壽經》裡面都有記載。

  後來阿闍世他的軍事、武力方面也是非常的強大,他害了自己的父親之後,他就吞併了周圍的很多小國家,所以這些國家聽到他的名聲都很害怕。不過他的這個統一的這樣的一個做法,對於整個印度最後能夠統一,確實是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可是他殺父親、害母親的這個因果是很重的。後來因為他陷害自己父親的這個罪過,他全身都長滿了惡瘡,非常的痛苦。他母親因為家庭遭受這樣的變故,在佛陀的教化之下,她發願求生西方極樂淨土。

  阿闍世後來全身都長滿了惡瘡,他開始就感到很後悔,所以就到佛陀的面前去懺悔,文殊菩薩也特別加持他、幫助他。他是真誠心的懺悔,後來他身體上長的這些瘡也都慢慢好起來。所以他就懺悔自己所造的這個罪過,把父親、母親都殺害、傷害了。於是在佛陀的教化之下,他就皈依了佛陀,成為了一名佛弟子。阿闍世王就跟我們前面講的廉頗將軍一樣,也是一個能夠知過改過的榜樣。

  後來他皈依佛法之後,在佛滅度之後,因為我們知道佛陀的經典都是在佛滅度之後,由弟子們結集而成的,所以當五百羅漢在結集佛陀所說的經典的時候,阿闍世王就非常認真努力積極的去護持佛法。所以後世我們能夠讀到佛家的這些非常珍貴的經典,也是要感恩阿闍世王的護持的功德。

  我們從這裡也是看到,如果我們犯下縱使是五逆十惡的這些重罪,確實是要墮落地獄的,但是我們如果能夠真誠懺悔改過的話,還是能夠來懺悔過去的這些罪業,重新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阿闍世王的故事。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的課文:

  【世間第一好事。莫如救難憐貧。人若不遭天禍。捨施能費幾文。】

  這句課文是說,這個世界上第一等的好事,最好的事情是什麼?『莫如救難憐貧』。這是教導我們從小就要培養一種慈悲心、一種愛心,一定要救苦救難、扶助貧窮。『人若不遭天禍』,他說一個人如果能夠不遭受上天所降下的禍患的話,這裡括弧說到:「行善積德便可免禍」。『捨施能費幾文』,這是說我們去布施、去施捨,能花掉幾個錢?所以通過這個課文,我們就明瞭三種布施的重要性,也就是財布施、法布施跟無畏布施這三種。財布施是可以得到財富,法布施能夠得到聰明智慧,而行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

  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我們知道有一個行善積德、布施救人的好榜樣,就是陶朱公范蠡。我們知道陶朱公范蠡,在越王勾踐復國的時候,他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越王勾踐的大夫,當時在國家遇到危難的時候,他是真正的幫助了勾踐、幫助了這個國家。你想一個國家最後能夠復興起來,並且打敗吳國,這在歷史上也都是非常少見的。可是當國家恢復起來之後,范蠡他很了解越王勾踐的為人,知道說他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這樣的一個國君。也就是說,當國家有危難的時候,他需要你來幫忙,這個時候他重用你;可是當國家太平無事的時候,他不需要你了,這時候他可能會殺害功臣。為什麼?怕這個功臣最後勢力比自己要大,這個心量總是太小。所以當時他就勸文種趕緊要離開,不然這個禍患就要隨之而來,但是文種就沒有聽從他的勸告。所以范蠡在國家復興之後,他就偷偷的離開了,去隱居了。當然,他知道勾踐也不會輕易饒過他,所以他就改名換姓,帶著西施去隱居,改名為陶朱公,就去做生意去了。

  我們看到他真的是一個很有才幹的人,不但是有謀略可以幫助國家來復國,而且他做生意也很有一套,經營本領非常好。其實在現在供奉財神,真正應該供奉的是陶朱公范蠡,而不是關公,他們所表的法是不同的。范蠡他特別會理財、會經營,所以做生意就發了大財。但他發了大財之後,並沒有把這些錢財用來自己享受,而是把這些錢財統統都布施出去,去給這些需要的人,幫助了很多人。歷史上說他是三聚三散,就是發了三次大財,同時有三次很大的布施。他把錢財散出去之後,沒過多久、沒過幾年又賺了很多錢,賺完了錢再去做布施,給這些貧窮、困苦需要的人,布施了之後他接著又做生意,結果又發財了。你看,一個人他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有這些錢財,他捨也捨不掉,捨了不久之後,後面錢財又來了,而且會比前面來得更多。

  這是陶朱公范蠡的故事,就是教導我們如何來做財布施。因為我們人們最貪求的往往是錢財,他所做的這個示現就是教導我們,要捨財布施給更多需要的人,而不要把錢財聚在自己的手裡。

  我們看上一節課我們學到石崇的故事,石崇他就沒有陶朱公范蠡這麼有德行,所以石崇他不但是聚集很多不義之財,而且經常去炫耀自己的財富,並且捨不得把自己的錢財布施出去。而陶朱公范蠡他自己賺了錢之後,他都是念念想著老百姓,去幫助許多需要的人,所以他的這個財真正是有根柢的財,捨也捨不出去,在命裡就有這樣富貴的命。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也是很大的,我們平常不要做這個喜歡積財、貪財的小氣鬼,一定要做能夠布施恩惠的這樣的一個大方的人。

  在《莊子》的「外物」篇當中,也有一則故事非常有趣。這是我們看《太上感應篇》說:「濟人之急,救人之危。」我們在《莊子》這本書裡面就有一個故事談到說,因為他自己的家裡非常的貧窮,所以就向監河侯去借米,借這個大米。結果監河侯當時就跟他說,他說:「好吧,因為到時候我封地的這個賦稅都會收回來,等收回來之後,我就借給你三百金的錢財,可以嗎?」結果當時莊子很生氣,就跟他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我來的時候,在半路上就看到有人在叫我,我回頭一看,就發現我的車輪在地上壓了一個車轍,結果這個壓出去的地方就看到了一條魚。我就跟這條魚說:『鯽魚,你在這裡做什麼?』」這條魚就跟他說,牠說:「我是東海的水族,我現在都快渴死、快乾死了。」因為這個魚是在路上,沒有水。牠說:「你有沒有一升一斗的水可以救我?」莊子就跟牠說:「好吧,我就到南方去遊說吳國跟越國的國王,去引來西江的水來救你,可以嗎?」結果這條鯽魚非常的生氣,就跟他說:「我現在已經命在旦夕了,馬上要死了,一點水都沒有,我只需要一升一斗的水就夠了。你居然跟我講這樣的話,你要去遊說國王,去幫我引來大海的水,西江的水,引來很多水來救我。可是我現在命都快沒了,你只要給我一升一斗就可以了。那你還不如以後到乾魚鋪,就是枯魚之肆來找我算了。」就是還沒等他把西江的水引來,這個魚可能就乾死了。

  這個當然是個寓言故事,其實它是啟發我們,我們救人之急,要在人急難關鍵的時刻去幫助他,並不是說我要給他多少的錢財,而是他急需的,哪怕是一點點的,你看這樣一升一斗的水,一碗飯,可能當時都能救了他的命,是吧?所以說這是講我們救人,給人施與恩惠的時候,要來得及時,而且是人們真正所需要的。

  好,這段的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看下面這句:

  【乞兒口乾力盡。終日不得一錢。敗子羹肉滿桌。吃著只恨不甜。】

  這個『乞兒』就是說討飯的孩子。『口乾力盡』,你看他到處去討飯,討得口乾力盡,到處求人。『終日不得一錢』,你看最後連一文錢他都拿不到,人們都不肯給他。可是敗家子他是什麼樣的行為?他是『羹肉滿桌』,這是說他滿桌的山珍海味在面前,他還挑三揀四,說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說『吃著只恨不甜』。所以說,所謂「富家一席酒,貧漢一年糧」。就是說當我們有得吃、有得穿的時候,一定要想到那些有需要的人。這也是首先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再來就是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從小就是不能對他嬌生慣養。

  所以我們之前談到,古人說:若要小兒安,常要帶著幾分飢與寒。就是說,孩子你要把他養大,不能讓他吃得太飽、穿得太暖,稍微餓著點、凍著點,這個小孩子他自己的身體反而能夠強健,也能夠養成一個節儉,也避免了有驕奢淫逸的不良的風氣。

  所以我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在街上走的時候,那時候印象很深,因為年紀很小,大概三、四歲,母親牽著我在路上走,看到一些貧窮的乞丐在討飯的時候,那時候還不知道這些老爺爺站在那裡做什麼,但是總會看到母親每次都會拿五塊錢或者十塊錢的硬幣,就會放在那個乞丐的碗裡面。小時候因為母親的身教,所以就留下了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當人們有需要的時候,就是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些可憐的人,總是盡己所能的給他一點布施。這是雖然媽媽沒有教導我這些道理,但是母親是用這個身教來教育我們,應該要憐憫和同情這個普天之下還有許多沒有飯吃的人、沒有衣服穿的人。

  我們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個安徒生的童話,叫做「賣火柴的小女孩」,可能很多的小朋友也有聽爸爸媽媽給我們讀過這個故事。這是說在一個除夕夜當中,雪下得很大,有一個小女孩她走在街上,穿著母親的一雙大拖鞋。結果因為迎面有馬車闖過來,當時小女孩受到驚嚇,連這雙鞋子都掉落了,找不到了。後來她只好光著腳,在雪夜,大雪紛飛的夜晚在往前走。當時這個小女孩是拿了很多火柴在賣。我們知道那個時候有很多窮人就是只能靠這種方法,去販賣一些很簡單的這種生活的用品來維生。可是這個小女孩她手裡拿著這個火柴,賣了一整天都沒有人來買,而她的腳是凍得又紅又青。她又怕回到家裡父親會打她,所以她又不敢回家。這個時候她又冷又餓,還繼續往前走,希望有人能買她的火柴。後來她實在是走不動了,就全身縮成一團,在一個牆腳下坐下。因為天氣非常的寒冷,她的手幾乎要凍僵了。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這個小女孩她就拿出了一根火柴,把它點著了,整個手就覆蓋在上面,這根火柴就成了一朵非常溫暖的光亮的火焰。結果她看了這個微微的光芒,就感覺到自己彷彿是坐在溫暖的火爐面前。可是因為這個火柴很快就點完了,結果這個溫暖的火爐一瞬間就不見了。於是這個小女孩就點燃了第二根火柴,她就感覺到這根火柴好像穿透了牆壁,並且讓她看到這個房間裡面有很多聖誕節的一些裝飾,在桌上這個布是雪白雪白的,上面所擺的盤子都很精緻,在盤子裡面就裝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突然間她覺得這些食物好像朝她身上走過來。可是很快的她的這個火柴又熄滅了,她就看到自己的面前只剩下一道冰冷的牆。結果她又點燃了第三根火柴,她就彷彿看到自己是在美麗的聖誕樹下,這個樹上掛滿了美麗的蠟燭,還有許多美麗的圖書在向她眨著眼。可是當她想要伸手再去拿的時候,這根火柴又熄滅了。於是她又擦亮了第四根火柴,這個時候,小女孩突然看到她親愛的祖母在亮光當中出現了,祖母是那麼的慈悲、那麼的善良和溫柔。於是她非常快樂的呼喚著自己的祖母,希望祖母能夠把她帶走。這個時候,小女孩怕她的火柴又燒完了,於是就把她手上剩下的火柴全部點燃。於是在這個美麗的光芒的照耀之下,老祖母就抱著這個小女孩一起飛到了一個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憂愁的天國了。於是在除夕的夜晚,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就凍死在冰冷的牆角。當人們發現她的時候,就看到她的手上還握著一束已經燒光的火柴。

  這個是《安徒生童話》當中所說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是啟發著我們,不但是啟發著小朋友,也同樣是啟發著大人,要能夠體悟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可憐的窮人需要我們幫助。所以小朋友從小吃穿用度就一定要能夠節儉、要能夠惜福,能夠把我們省下來的福報,有機緣去幫助和救濟更多有需要的小朋友、更多有需要的窮人,這個是真正的愛心。

  好,我們請接著看下面這一句課文:

  【蜂蛾也害飢寒。螻蟻都知疼痛。誰不怕死求活。休要殺人害命。】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昆蟲牠也會害怕挨餓受凍,這個『蜂蛾』指的是一般的小昆蟲,牠也害怕飢餓、害怕寒冷。而『螻蟻都知疼痛』,螞蟻牠雖然非常的小,生命非常的微小,可是牠也是知道疼痛的。我們想有誰不怕死呢?所以『誰不怕死求活』,凡是有血有肉的這些生命都是貪生怕死。所以『休要殺人害命』,我們千萬不要做那種殺生害命的事情。這是教我們不能夠殺生。

  在《文昌帝君陰騭文》當中也記載的:「救蟻中狀元之選。」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宋朝,我們知道宋朝有一對兄弟叫做宋郊跟宋祁,小時候他們兩個一起讀書,後來進入了太學,就要考取功名,讀聖賢書,學而優則仕。後來他們就遇到了一位出家人,這個出家人就給他們看相,說將來小宋能夠大魁天下,而大宋也不失科甲。就換句話說,不管是哥哥還是弟弟都能夠考中,只是他的弟弟考取的功名比哥哥更要高一點。

  等到後來這個考試結束之後,又遇到了這個出家人,可是這個出家人一見到大宋,也就是哥哥宋郊,他就非常驚訝的說:「現在看你的面相好像有救活了幾百萬條的生命。」這個面相就能看出來。結果這個哥哥宋郊他就覺得很奇怪,他說:「我只是一個貧窮的讀書人,我哪有這種能力來救這麼多的生命?」結果出家人跟他說:「你不一定是要救人或者是救很大的動物,譬如說有些小動物,這些螞蟻或者是像這些蜂蛾,蜜蜂、飛蛾這些小生命,你哪怕是救這些小動物,牠們也都是一條命。」結果這時候宋郊他就想起來了,他說:「是,有一次我看到有一個螞蟻的巢穴被大雨給淹了,當時看到很多的小生命都是危在旦夕,後來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我就用竹子給牠們編了一個小橋,讓牠從洞穴當中就可以逃脫出來。」他說:「您指的是不是這件事情?」結果這位出家人就跟他說:「正是這件事。其實本來小宋,也就是弟弟宋祁,他本來今年應該大魁天下,他考試一定會拿第一名的,可是因為你修了這個陰德,救活了這麼多的生命,你最後也不會落在他之下。」

  後來等到公布名次的時候,宋祁果然就考中了狀元,就是他的弟弟果然就考在哥哥的前面,名次在前面。可是章獻太后她看了這個考試的結果之後,她覺得按倫理來說,弟弟考在前面不太符合倫理,所以應該把哥哥放在前面,所以就把哥哥宋郊改為了第一,而宋祁變成第十。這個時候才發現,這出家人跟他們所說的這個話一點都沒有錯。

  所以我們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就能體會到,這些小小的生命我們也要珍惜牠、也要愛護牠,能夠盡己所能的,平常譬如說我們看到一些小動物會在容易被人家踩到的路上,蚯蚓、蟲子,我們就把牠放到邊上,不會被人家踩到;或者是說看到這些小動物的屍體在路上,就可以拿土把牠埋起來。像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

  好的,下一句課文:

  【自家認了不是。人再不好說你。自家倒在地下。人再不好跌你。】

  這句話這是教導我們,要有一種承認錯誤的這樣的一個態度。『自家認了不是』,我們如果自己承認了錯誤,別人就不好再批評了;如果『自己倒在地下』,我們自己都能夠放低姿態,這個時候別人也不好再跌你,這個「跌」就是踩你、踏你的意思,這個就是人家也不會再落井下石了。所以這是教我們,要有一個認錯的態度,能夠放低自己的姿態,並且能夠勇敢的面對現在不完美的自我。

  所以在《了凡四訓》當中也教導我們,「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要知道自己的過失,要改正自己的過失。如果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我們如果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悠悠蕩蕩,安於現狀,這一天當中就沒有什麼過錯可改,這一天當中也就沒有什麼進步的緣由了,沒有進步了。所以為什麼這天下人沒有辦法進德修業?都是因為「因循」這兩個字耽誤了一生,所以知過改過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從前曾經看過一個新聞的報導,這個報導是講到有一個亞洲的賭王叫做堯建雲,這個賭王他當時在賭博的時候,在賭場從來都沒有輸過,他是靠的很多欺騙的手段,就是作假作弊的手段,通過這種方式去在賭場當中賺取了很多的錢財,結果每一次他作弊的方法都沒有被人家發現。可是到後來,當人們發現了他的手法之後,就有人來陷害他,就打斷了他的兩條腿,把他的手指也切斷了。這個時候,本來是用賭博賺了很多錢,但他被人陷害之後,妻子、兒女都離他而去,他就變得一無所有了。後來這個堯建雲他就認識到自己的過錯,於是他就改過遷善,他就發了這個心,出來到處勸人不要賭博,並且把他從前所用的這些作弊的方法都講解揭示給很多人知道,於是就勸了很多人回頭是岸。因為我們知道有很多年輕人,他們都不明白、不清楚這個賭博的危害性,甚至於搞得家庭傾家蕩產。所以堯建雲他一念之差,最後他從一個每天去賭錢的這樣的一個魔,一轉念就變成了一個改過向善的菩薩。所以師父上人讚歎他是「回頭是岸,轉凡成聖」。這是教導我們,這個公案也是啟發我們要知道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過失。

  下一句課文是:

  【氣惱他家富貴。暢快人有災殃。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壞了心腸。】

  『氣惱他家富貴』,這個「富貴」就是他有錢財、有地位。別人富了,自己氣惱。『暢快人有災殃』,別人遭到災難了,他心裡很高興。而這些事情絲毫不能由自己決定,可惜白白的讓他們壞了自己的心腸。

  我們知道所謂生死有命,我們去嫉妒別人,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我們中國的諺語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個天是指的一個自然的法則,這不是人能夠勉強的。所以我們說佛法教導我們,為什麼一個人能夠來到這個世間?來到這個世間是來做什麼的?佛說得很透徹,就是「人生酬業」,也就是酬償自己的業報,來承受業報的。過去生中做的是善,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來享福的,所謂善有善果;過去生造的是不善,就來到這個世間來受苦,不善的苦報。所以說我們一生的富貴窮通、壽命長短,這都是自己過去生所造作的業不同而造成的。如果我們看到別人很富貴,就心裡很嫉妒;看到別人有災難,心裡就很痛快,其實這樣的心態對別人沒有任何的損傷,可是對於自己的德行就造成很大的傷害。

  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瞭因果的道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一飲一啄都是前定。所以說我們一定要遵循聖賢人的教誨,能夠積極的斷惡修善,那真正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就不會去羨慕、嫉妒別人的富貴,也不會去看到別人有災殃就幸災樂禍,而是要反過來,要把這種心態扭轉過來。

  好,《小兒語》的四言、六言,我們到這裡就學完了。在後面我們結束的時候,也要給大家來看一則公案,這是在古時候有一個鳥窠禪師的故事。鳥窠禪師他是杭州人,在元和年間,就是唐朝的時候,白居易他在杭州做官的時候,就曾經去親近過鳥窠禪師。結果就看鳥窠禪師他住在一棵樹上,而且他是一個非常有德行、學問,也是開悟的一位有道的高僧。白居易就去請教鳥窠禪師,說:「佛法的大意是什麼?」結果鳥窠禪師就教給他八個字,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就說:「這八個字連三歲的孩子都會說,你怎麼就只跟我講佛法的大意是這樣?」鳥窠禪師就回答他說:「這個三歲的孩子雖然會說,但是八十歲的老翁都不一定做得到。」這個時候,白居易就覺得禪師所說的話非常的有道理,就是「三歲小兒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這個故事就是啟發我們,我們在《小兒語》當中所學到的這些人生的道理,雖然連小朋友都能夠說得出來,可是也許我們盡其一生的去落實,都不一定能夠全部把它做到、做圓滿。所以憨山大師說:「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間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這也是教導我們一定要重視落實,真正把聖賢的學問落實在自己的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接物當中,我們就能夠「德日進,過日少」,能夠日日跟聖賢為伍,向聖賢看齊。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聖學根之根》的「續小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