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小兒語-第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們,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聖學根之根·小兒語》。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小兒語》的一部分經文,引用了一些《論語》當中孔老夫子所說的話,互相來參照學習。確實,我們深深的感恩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慈悲教化之德。我們看到這幅是江逸子老師所畫的孔老夫子的德相。古人有聯語說:「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這是讚歎孔老夫子他老人家傳承經典、教化弟子、推行聖教的這種功德,是跟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人之師。」我們知道孔老夫子一生是述而不作,他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而且一生是以周公為他學習的一個榜樣。老人家紹承古聖先王所傳承的教化、所傳承的道統,並且把這個道統傳給後世的這些學生跟弟子,影響到我們現在。凡是蒙受過夫子教化的地區、民族、這個國家,都確實是引導得人心善良,社會風俗淳厚,整個社會安定和諧,所以夫子的教化,其功德確實是無與倫比的。

  我們在學習《小兒語》的過程當中,有一些課文也都是參照和例舉孔老夫子所講的一些話,來相互的參證學習,有助於我們深入的理解這些課文。那我們下面接著來學習下一句的課文:

  【與人講話。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須強說。】

  這個地方『與人講話』,就是跟人講話的時候,要察言觀色,這個『看人面色』就是說我們需要察言觀色。如果說我們在觀察別人臉色的時候,發現說是『意不相投』,這個「意不相投」是話不投機這個意思,就『不須強說』,我們就不必要再繼續說下去了。

  所以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這是記載在《論語》的「季氏」篇當中,他說:「侍於君子有三愆。」是哪三條?首先是「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我們根據雪公老人所講解的這個《論語》,來了解一下這段經文的意思。「侍於君子有三愆」,這個君子,在這裡說侍於君子就是說的,年少的人他在照顧、在侍候這些年長的長輩的時候,這裡面是有學問在其中的。所以雪公老人說,這確實是不簡單的一件事情。為什麼?要能夠做到博我以文,約之以禮,確實是要從禮這個角度來入手。我們知道,這個禮是人與人之間最為優美的距離。這個禮它就在於我們生活當中,在在處處、方方面面都含括其中。我們如果違背了禮,做事情就離開了一個正常的秩序,就會導致我們生活的環境,還有導致社會的整個風氣,整個社會的混亂,所以禮是不能夠離開的。

  侍奉君子和侍奉一般人是不相同的,為什麼?因為君子本身,首先他是地位很高這樣的人,或者是說他的德行非常的深厚,能夠具備這樣的條件的都是君子。侍於君子有三愆,我們先來看第一條,「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這個話意思就是說,我們譬如說在參加一些集會的時候,長者或者是主人他主動來跟我們說話,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來說。如果沒有特別問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在那裡誇誇其談的去講話,這種態度就是一種非常急躁的性情的表現。如果在座的人沒有長輩,在年齡、輩分各個方面都比我們要低一些,這個時候就可以比較隨意一點。可是如果是我們跟長輩在一起的時候,不管這個長輩他是什麼樣的身分、什麼樣的地位,在這個時候,如果長輩沒有同我們來說話,我們自己就在那邊說得沒完沒了,或者不問自說,在那邊誇誇其談的,這種行為都是屬於心浮氣躁的表現。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這個是屬於第二條。這是說在長輩跟我們講話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及時的去應答、去應對,而是吞吞吐吐的,想說又說不出來,或者說又不講話,這種態度就是一種比較傲慢的態度。如果我們有這種傲慢的態度跟舉措,往往對於長輩是一種不恭敬的行為,這個也是一種過錯。所以這第二條就是說,問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卻不說,這個就是隱,隱是隱瞞的隱。

  我們看第三條,第三條是「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這個就是說,我們在沒有看清楚長輩、君子的臉色、他的態度的時候,我們就輕率的發言,隨隨便便的去表態,就好像目中無人這樣的一種態度,這個叫做瞽。雪公老人在這裡解釋說,就是跟人講話的時候,不對著對方的臉面來說,這個就是瞽。瞽它就是等於眼睛看不見,像瞎子一樣的。

  在四書當中,我們看到像孟子在《孟子》當中說:「王顧左右而言他」,就跟他說話的時候,這個君王他已經在那四下觀望,根本都沒有注意在聽你說話。像衛靈公和孔子說話的時候,衛靈公也是心不在焉,有這種表現。這時候孔子看到這個情況,就知道他所想要施行的這些理想、這些想法沒有辦法得到君王、君主的這種認同,所以他就離開了衛國。這個都是說跟人家說話的時候,就要注意到對方的表情、對方的態度,這個時候自己就要審時度勢,要特別去體會到這句話該說還是不該說,我應不應該再接著說下去,這個都是很深的學問。

  雪公老人說,在這裡談到,送客到門口,就不要再繼續說話了,而且更不可以眼睛不看著對方,像這種態度都是比較大的過錯。

  當然在這裡,經文當中所說到的這三種過錯是對於君子、對於長輩,而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僅僅說是對於長輩,我們無論是面對任何人,其實都要具備這樣的一種態度,也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說任何話、有任何舉動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只顧自己想說、想做,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或者不顧及別人的態度。如果我們能夠注意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平常日常生活為人處世,我們就能夠做到什麼事情都處理得非常的周到,應對得非常的正確。

  這句經文,「與人講話,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須強說」,我們就學到這裡。接著看下面這一句課文:

  【當面證人。惹禍最大。是與不是。盡他說罷。】

  這個地方的這個「證」是什麼意思?這個「證」是諫正的意思,也就是直言規勸的意思。這句課文從字面上來看,它的意思就是說,當我們當著對方的面,完全不顧及他的情面,也不顧說旁邊是不是有人在場,他會不會特別沒面子,完全不考慮,而直接就去規勸他,甚至去指責他,這種說話的方式、態度,非常容易惹出大的禍患出來,非常容易得罪別人。所以說『是與不是』,就是說這個事情到底是對還是不對?『盡他說罷』,就隨他自己去說吧。這是這句課文的意思。

  所以我們知道,在任何時候要注意一個原則,所謂的能夠「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這是說我們在勸勉別人的時候,應該要注意這樣的一個原則。就是像說我們要稱讚一個人,他做了很多的好事,或者說他有一些非常明顯的優點等等,這些事情我們是可以在公開的場合、在大眾的面前去講的。為什麼?所謂《弟子規》說:「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當一個人他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很值得大家學習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給予他肯定,首先他自己會感到非常的榮幸,非常的積極努力的還想要繼續去保持他這種優點;而聽到的人,了解到他這些品德的旁人,他聽了之後,也希望可以去效法跟學習他。這是說稱讚別人的優點,我們是要這樣子來做。

  可是如果是規勸別人的過失,這就要很注意了,特別是當他年紀已經比較大了,尤其是過了四十歲之後,有些話你該說不該說就要把握好一個分寸了。在平時,在規勸別人過失的時候,也都盡量在私底下,沒有其他人在場的時候再去規勸他。為什麼?因為一般的人都很注重臉面,我們說人都有面子,有的時候你當著眾人的面去勸他、批評他,甚至辱罵他,可能他記恨在心,不但自己的這個過錯沒有辦法改正過來,甚至於我們就跟他結了很深的怨仇。所以在現在這個時代,特別人心很浮躁的時候,古人教我們的這些為人處世的原理原則,就特別要注意去遵守,避免日後惹下不應該有的這些禍患。

  所以說一個人,我們知道,其實如果做為一個學生來講,如果說他真正是謙虛受教的話,對於父母、老師、長輩對自己的教誨和提攜,他也都能夠真正虛心的去接受、去改正。但是現代人就是把面子看得很重,所以往往是接受不了這種當面勸諫、當面直接指責這樣的一種溝通方式。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就要充分的去體諒和考慮別人的面子,這是要注意「規過於私室」。如果說可以時時刻刻想到對方的這種心態的話,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很多分寸就能夠把握得好、能夠拿捏得好。

  所以說我們看到,在《菜根譚》裡面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記錄這樣的一句話,說:「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一個人他做錯了事情,或者是說他有一些明顯的錯誤、缺點、過失,這個時候你去勸勉他、攻擊他、指責他,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夠說過頭,要考慮到他是不是能夠承受得了。而「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就是當我們有一些良善的這些教導要傳授給別人的時候,這個標準也不要定得太過於高,一定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看看這個人他能夠承受、能夠接受和學習的程度,才給予他這樣的一種教導。所以我們看古人的這些格言警句,都是給我們很深的一種啟發。

  好,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的課文:

  【造言起事。誰不怕你。也要提防。王法天理。】

  這個地方所說的這個「王法天理」,所指的就是國家的法律和因果報應這樣的一個定律。所以說『造言起事』,這是說製造很多的謠言,惹出一些事端。『誰不怕你』,當然誰都會害怕。特別是在現代這樣的一個時代,科技發達,傳播媒體又非常的便捷,所以有很多負面的訊息,要傳到很遠的地方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可是我們做了這些事情的時候,要考慮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就是這裡說的『也要提防,王法天理』。在我們現前的社會當中,有國家政府的法令規章制度來制裁。可是有的人覺得,那我可以用一些手段來逃脫法律的約束,但是往往他想不到,還有一個無法逃脫的因果報應的自然規律。所以古人說,「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這個是真實不虛的,這個因果的道理是亙古不變的,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它是一個永恆的真理,是任何人都無法逃脫的。

  我們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非常有趣的故事。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大德居士,他是非常有德行的一位長者,叫做龐蘊。因為龐蘊這位長者他心地是非常的慈悲善良,很喜歡去救濟別人。特別是有人跟他借錢、跟他求助的時候,他從來不要求人家回報,跟他借了多少錢,他也從來不會把它記在本子上。結果,在那個時候有兩個商人,他們就投機取巧,就向他借了一千兩的白銀,那個時候他是想要去做生意。結果這個龐居士他就答應了。後來商人就跟龐居士繼續商量請求,他說:「我進城去經商,也需要有一匹驢馬可以幫我去背著貨物進去。」所以這個龐蘊居士就把驢馬也借給他們用。

  兩個商人就出發了,走在路上的時候,他們兩個就在那商量,就說:「這龐公真的是大慈大悲,給我們借了這麼多錢,也沒有讓我們簽字畫押,記在本子上,要不然這樣,我們兩個乾脆就不要還給他這筆錢了。」他們倆就在商量著這件事。結果這個時候,他跟龐居士借來的那頭驢子突然說起了人話,牠就跟他說:「我前世因為跟你借了三升的大麥米,當時我沒有還給你,我這一輩子就當了一頭驢子,就幫你背東西背了三十里的路,來抵押我前世欠給你的這個債務。現在我已經還債還完了,我要回到龐居士那裡去了。」這兩個商人一聽大吃一驚,後來嚇得趕緊把借的錢就還給了龐居士。龐居士覺得很納悶,說:「你為什麼剛借了就還給我了?」結果兩個商人就把這個驢子說話的事情跟龐居士講了,他說:「我們怕將來我們也跟這頭驢子一樣,還得還您的債,所以我趕緊把銀子就還給你了。」

  結果當天晚上,龐居士在睡夢當中就夢到自己院子的樹下,有一頭牛在那裡吃草,還有一匹馬在那磨豆子。結果這個馬居然就開口對這頭牛說,說:「牛兄弟,你怎麼會到龐員外的家裡來耕田?」結果這個牛兄就開口對這匹馬兄說:「馬兄,我就是因為前世欠了龐員外的錢沒有還給他,所以我這一世就變成了這個牛,到他家來做工還債來了。」結果這個牛兄就反問這匹馬,牠說:「馬兄,那你又是什麼原因到龐員外家來做苦工?」馬兄就說:「哎呀,牛兄,我還不是跟你一樣,就是前世欠了龐員外家的錢,我也是來還債的。」結果就在門邊有一隻看門的老黃狗,聽到牠們倆在聊天,牠也插嘴進來說:「哎呀,看來我們當初都是因為欠了錢,這輩子才來他們家裡還債的,真的是悔不當初。」結果這龐居士夢醒之後,就走到後院一看,就發現果然就有一頭牛、一匹馬,還有一隻黃狗,就在他們家的院子裡。他這個時候猛然覺悟到,你看當年,就是前世的時候,其實他們都是因為一念之差才泯滅了自己的良心,欠錢不還、欠債不還,所以這一生才遭受這樣的果報。

  我記得有一年我們在雲南的時候,就看到很多山上的寺院,他們有很多的馬、騾、驢,每天都幫這個寺院去背那些建築材料,特別的辛苦,因為牠們身上背的那個東西都很重,而且要爬山路,走很遠的路,每天看這些動物在那裡走得很辛苦。結果我們跟師父上人到了雲南,看到這個場景,有一位南陽的長輩,也是一位經商的商人,這位長輩就跟師父上人請教說:「這些馬、驢子、騾子,為什麼這一生要受這麼多的苦?它的原因是在哪裡?」結果師父上人就跟他說:「就是因為牠們前世欠了寺院的債,所以這一生就變成了動物。寺院還要有建築,要蓋房子,牠們就背了好多的很重的這些建築材料,每天要背上山去,這是來還債的。」

  龐居士他看到這個因果報應確實是絲毫不差,所以他就覺得應該更加的勇猛精進,絕對不要因為一念之差,還在六道輪迴裡面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所以這個時候他就讓自己的管家,把所有的這些金銀財寶都準備要投到大海當中。結果這個時候他就遇到了五百個海盜,想要來搶他的金銀財寶。於是龐居士就把兩個商人跟他借銀子不想還,結果這個驢子就說人話,跟他講述前世的因果,這個故事講給這五百個海盜聽。結果這個海盜聽完了之後非常的驚訝、非常的後悔,於是他們就發願要修行,再也不做這種偷盜、殺盜淫妄的這些惡事了。

  所以我們通過這些故事可以體會到,這個因果是真實不虛的,我們在陽間可以躲得了王法的糾纏、法律的制裁,可是因果報應的規律是任何人都逃脫不了的。那麼天地當中的因果,所謂是「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就是我們這裡說的,老子所講的「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師父上人在講課的時候,也常常的教導我們,我們看天神跟鬼神,在經典當中,佛經裡面都有講,他們都是有五通,這個五通都是報得的,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這些神通他都是具足的,只有這個漏盡通他沒有。天神、地神,就是說這些神他們神通的力量當然跟修行證果的人是沒有辦法相比的,可是對於我們一般的世間人來說,他們這種能力已經是很強了。所以說我們不要以為,我們平常說一句話、動個念頭、做一件什麼事情,好像沒有人知道,其實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做任何事情,全部都有檔案的記載,死了之後要受到審判,行善就生善道,作惡就到惡道,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無論是我們的言語也好,還是我們的行為也好,甚至於是我們的起心動念,像這些方面,我們都要非常的謹慎、小心,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這都是會記錄在檔案當中的。我們了解了這個事實真相,平常決定不敢起惡念、說惡言、做惡事,為什麼?因為會畏懼將來造成惡的果報,這是沒有辦法逃脫的。所以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在《太上感應篇》同樣也說過:「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個都是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將來我們學習到《感應篇》的時候再來認真的深入經文。

  我們看到這一段的課文談到「造言起事」,這個造言起事就是說去製造很多謠言,惹出很多事端。這些事情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往往也是很難避免,特別是在這個時代確實是做好事難,做壞事容易。有時候你要做一件好事,可能無端會受到很多人的批評、毀謗,甚至於會有無端端的一些謠言來中傷,這些都很難避免。古人曾經說:「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為什麼?因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他不會隨便的去聽信一些謠言的。只有昏昧糊塗的人他隨便聽到一些傳言,就以為是真的,也不去追究、去調查了解它的事實真相,就會一錯再錯,就會隨風逐流。

  所以我們任何事情,師父上人經常教導我們,真的是要把它問清楚、問明白,然後再來斟酌這個事情,我應該怎麼樣去處理才會妥當,這種做法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一種行為。如果我們平常不注意這一點,譬如說有人來找我們,去說別人的不好,或去造一些謠言來講給我們聽。特別是當我們處在一定的位置上,譬如說我們是某個主管,或者某個部門的領導,你聽隨便人家來毀謗、造謠的時候,我們如果一點都不去調查了解清楚,人家一說就隨便相信,然後馬上就去處理這件事情,往往會造成很多人受到無辜的傷害,這都是非常愚昧無知的行為。所以說處理這些事情,即使它是一件小事情,其實你如何去應對和處理,都有很深的學問在其中的。

  師父上人就曾經回憶起他年輕的時候,確實就有人在旁邊製造謠言去毀謗。當時長官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並沒有馬上去處分,或者隨便的聽信別人的這種謠言,而是直接去調查了解到底是不是有這個事情真實存在,了解清楚,把它澄清了之後,知道說這根本就是人家在造謠的,就避免了會有人被無辜的冤枉。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做為一個主事的人,一個領導也好,一個主管也好,確實要去深入的調查和了解他們這些人製造謠言的動機和目的到底是在哪裡,而且要多方面的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麼,不能夠隨隨便便的輕易的相信傳言,這才是有智慧的做法。所以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理智、都要有智慧,這也是我們學習這一部《聖學根之根》所應該要提升的一個德能,這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才會知道什麼事情如何去應對進退,如何去處理它,去把一個事情可以把它做好。

  好,那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一句:

  【我打人還。自打幾下。我罵人還。換口自罵。】

  這句話這個『自罵』是自己罵自己的意思。『我打人還』,打人罵人同樣會遭到別人的反駁跟還手。所以這就像自己打自己、罵自己一樣,換句話說,我們對別人所做的這個行為,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的身上。這個是放在《小兒語》裡面,當然也是勸告小朋友從小就不可以有打人、罵人的不好的習慣。曾子也曾經說過:「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跟這個意思是相同的,最後我們對別人所做的事情,還是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而《弟子規》當中說:「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也是教我們,從小的時候就不能夠養成這種不好的習慣,我們說話、做事情,絕對不能夠去打罵別人,說一些非常難聽的話,能夠分辨言語的好壞,絕對不要說這些奸巧語、穢污詞這樣的言詞。我們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也要能克制住自己內心的這種情緒、脾氣、怒氣,把一些可能會激發很多矛盾的這種場合、這種局面,我們要把它變成一種非常穩定、非常和樂的這樣的一種氣氛。這個也是考驗我們的一種戒定慧的功夫。

  我們常常聽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個言語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有的時候我們如果說話,譬如說特別的尖酸刻薄,或者說話很難聽,別人根本都受不了,這種言語在生活當中就會製造一種很緊張的人際關係。所以平常我們說話一定要留意,自己說話一定要圓融,不要去傷害到別人。說話也要言之有信,不能夠失信於別人。其實這個言語是我們人生為人處世的一個重要功課,確實是要非常的注意。

  有的時候,譬如說我們在學習,或者修行的過程當中,會受到別人無端的辱罵、批評、責罵,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佛陀教導我們,要保持一種默然的態度,不要去回應他。所以說如果當別人對於我們有這樣的態度,我們不要去回應他,那麼這些惡口的辱罵,惡言相向的這種行為,等於說我們完全都不接受,雖然你罵我,但是我不接受,我沒聽到,或者是我根本都不放在心上,那麼別人的這種惡言、辱罵這些行為最後還是起不了作用。所以說我們會生氣或者是我們會接受,那是因為你要接受它;如果我根本都不接受,那麼他給我們的指責在我們身上也就失去了效果。所以一定要有智慧,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心當成垃圾桶,把這些非常污穢陰暗的訊息全都放在自己的心裡,那這樣的生活會過得非常的痛苦,我們要有一種寬大的心胸跟器量,可以去化解這些不好的訊息。

  下一句課文:

  【既做生人。便有生理。個個安閑。誰養活你。】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人世間,就應該要有一個賴以為生的職業。如果說每個人他都是無所事事,只想要安閒自在的過著享受的生活,那有誰來養活你?我們看這個地方,『生人』是指活著的人,就是活在這個世間的人。『便有生理』,這個「生理」所指的就是要有一個職業,一個生計、一個職業。

  下一句課文:

  【世間藝業。要會一件。有時貧窮。救你患難。】

  這個『藝業』跟剛剛說的「生理」,它的意思是相近的,「藝業」就是說我們要有一種謀生的技藝。所以『世間藝業,要會一件』,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一定至少要學會一種生活的技能。有了這個技能之後,當我們貧窮或者是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它就會幫助我們。這個道理在很多的家規、家訓裡面,其實我們也都能夠看到。

  在這裡我們先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在戰國時代的故事,是孟嘗君的故事。

  孟嘗君他是戰國時期的齊國的貴族,我們知道他是一位寬宏大量的很有德行的人。因為在那個時代,他非常的禮賢下士,所以在當時許多的有智謀的、有學問德行的這些人紛紛都來投靠他,到後來孟嘗君他的門客達到三千人之多。有一次孟嘗君他就出使到秦國去了,秦昭王對他的名聲非常的仰慕,所以就想要拜他為宰相。可是在秦國有許多大臣他們就站出來反對,為什麼?因為他覺得孟嘗君他是齊國的人,如果他當了秦國的宰相,那麼他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其實他首先會考慮到的是齊國的利益,而不是秦國的利益,這樣對於秦國來說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後來秦昭王聽了大臣這樣的建議之後,就取消了這個念頭,但是又怕他回到齊國之後會報復,所以就打算把他關起來,想要把他殺死。

  這時候孟嘗君他一看到自己處在這麼危險的一個境地當中,性命都難保,這個時候他就想辦法要逃出去。於是他就找到,秦昭王他有一位寵妃,很寵愛的妃子,他就希望他的寵妃可以幫他在秦王面前求情。可是這個妃子她答應了,但她有一個條件,就是希望孟嘗君能夠送給她一個珍貴的狐白裘,這個衣服非常的珍貴,來做為條件。可是當時孟嘗君已經把這件狐白裘送給了秦昭王,他沒有辦法馬上找到第二件同樣好的衣服。這個時候他有一個食客就自告奮勇,他說他願意偷偷的跑到秦國的宮殿裡面,去把這件衣服偷出來。孟嘗君就很納悶,他說你有什麼辦法?因為他有三千個食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本領。結果這個人就跟孟嘗君說:「我的本領就是很擅長學狗叫,很善於偷盜。」你說還有這樣的食客。結果那時他生命處於那麼危險的時刻,當然只要有辦法可以偷,他就同意了。結果那天晚上,他果然就自己打扮得像一隻狗一樣,就從秦朝宮殿的狗洞子裡面鑽進去了,而且還在旁邊學狗叫。結果真的就沒有人發現他,就以為真的是一隻狗。結果他就很順利的偷來了這個白狐裘,送給了秦王的王妃。結果這個王妃非常高興,她就在秦王面前說了孟嘗君的好話,於是秦昭王就答應把孟嘗君給放回去了。結果孟嘗君他就很怕說秦王再過一天就後悔,所以就跟著食客趕緊回到自己的國家。

  經過函谷關的時候,他就發現這個關門還關著。因為為什麼?還沒天亮,那個門還關起來,一直要等到早晨雞叫的時候才會打開。結果就在這個時候,果然秦王他就後悔了,他就派人趕緊沿路的來追趕孟嘗君。結果這時候孟嘗君門下又有一個食客,這個食客有什麼本領?就是他很會模仿雞叫,公雞叫,很會模仿。結果他當場就放開喉嚨學了幾聲雞叫,讓函谷關附近的公雞全部都跟著叫起來。守著城門的士兵以為說天亮了,因為公雞叫了,所以趕緊就把門打開,結果孟嘗君他就得以離開了函谷關。

  所以說,我們看到這兩個食客雖然他沒什麼本領,一個他只會學狗叫,一個只會學雞叫,但是他們兩個有這樣的本領,居然還救了孟嘗君的命。所以說後來這個故事,我們說「雞鳴狗盜」這樣的一個成語,就是來比喻有某種特別的技能的人,但是這個技能是屬於很低下的技能,不是很高的技能。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來看這句的課文:「世間藝業,要會一件」,就是不管你會的是屬於很高的這種能力的本領跟技藝,還是說很卑微、很低劣的本領,這個當然人人都是不同的,才性不同,但是當你遇到困難貧窮的時候,有的時候這種技能也會救人於患難之中。你看孟嘗君他就是因為他心量大,養了三千的食客。這些食客當然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是學問很好,但他有心量可以包容這些,能夠禮賢下士,所以最後還居然有這樣的門客救了他的命。

  我們看到在歷史上有一些家訓、家規,也常常都提醒我們,確實要有一定的這種謀生的技能。更高一點的,這個技能還不只是用於謀生,因為古時候,我們看古時候這些在家庭裡的長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所以從小就給他們施以非常好的教育。所以我們看《顏氏家訓》當中有這樣的一句話,這是北齊的顏之推所寫的《顏氏家訓》,他說諺語說:「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你看你雖然是非常的富貴,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但是還不如你身上有一點小小的技能。

  我們看到我們曾經接觸過一些同修,這個同修他是一個很高明的醫生,他的祖上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是清朝宮廷裡面的御醫,就是給皇帝、給皇后他們專門來看病的御醫。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因為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社會非常的動亂、動盪,有外敵的入侵,有一些我們國家自己本身的內亂,是很混亂的一個時期。所以那個時候的醫生他們都精通醫術,也精通《周易》,他們就推算出,就是大概他們預知會有一些禍患要降臨。所以像這些醫生,後來他們就從皇宮裡面跑出來了。那你看金銀財寶什麼都帶不走,所有的這些物質上的享用都帶不走。但是好在他醫術高明,一路逃跑,一路都還可以在用他的醫術去養活自己,最後就是避開了戰爭的禍患。所以說「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不要以為這些錢財物品都是自己的,真正遇到有一些困難、災難的時候,你還不如身上有點小手藝,可以養活自己,是這樣的意思。

  但是顏之推在寫這個《顏氏家訓》,在這句諺語後面又特別強調了一句話。當然做為父母、長輩,不可能只希望孩子學一點小本領過個日子就算了,是吧?總希望孩子能夠讀書、能夠求學、能夠進德修業。所以他下面說:「技之易習而可貴者」,這個技藝最可貴的是什麼?「無過讀書也。」這個讀書我們說就是讀聖賢書,能夠通曉聖賢的智慧,證聖賢的學問,來做一個聖賢人,將來你不僅是可以養活自己,更能夠利益國家、社會,利益人民,那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沒有白過,沒有白過這一輩子。所以這是長輩對兒孫的期望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他多讀點聖賢書,做一個聖賢人。

  師父上人也常常談到,在古時候,很多的讀書人,他不一定是學而優則仕,有的人他讀了書之後不一定他有機緣能夠做官,但是往往有許多有德行的讀書人他會選擇兩條路:一個是學醫,一個是讀書。學醫可以醫治苦難眾生,他們生病的時候,你可以給他施以醫藥的救助,這是一種幫助別人的非常好的職業,可以積德累功,修陰德。而另一個就是當一個讀書教學的讀書人,去教導底下一代的孩子,這條路也是古時候讀書人非常嚮往的。他沒有這個機緣在外做官,那麼就當一個好老師,去培養下一代,希望下一代德行學問能夠超出自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像這種都是傳道救人的非常好的一個職業。

  所以這個醫道是能救人的身命,而當一個人他發心去做一個教書先生,傳道授業,這是救人的慧命,這個都是屬於聖賢的事業。在古時候,其實這兩種職業收入都是很微薄,生活也是比較清苦的,可是在古時候的社會當中,他們的社會地位是很崇高的。就是我們看士農工商,在中國古代是把讀書人擺在第一位,無論是帝王將相也好,還是平民百姓也好,都是非常的尊重他們的。

  特別是我們看有很多所謂三家村裡面教書的窮秀才,他每天去教這個兒童。在古時候開辦的是私塾的學校,就是說有的時候是自己的家庭裡面,可以在祠堂裡面開辦一個小私塾,這是比較有錢的家庭,可以把一些子弟都讓他們來家塾裡面學習。如果說這個老師是在比較有錢的人家教書,當然收入就多一點;可是在貧窮的人家教書,收入就少一點,但是往往他們都是安貧樂道,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培養真實的學問跟德行,而不在乎自己的生活收入,完全沒有這種概念。所以我們看孔老夫子在儒家當中,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逢年過節供養老師的禮物,清寒的人家也不過就是一束束脩。實際上真正學生有困難的時候,老師不但是不收學生的學費,而且還要補貼學生。做醫生也是一樣,有的病人真的是窮得買不起醫藥的時候,醫生他自己也會自己掏錢去給這個病人,把他治療好。這真正都是有德行的、有道德的這樣的一個醫生、這樣的老師。這兩種職業在古時候確實是非常的受人尊敬的。

  所以顏之推在這裡說:「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我們如果說要讓自己的子女、家人掌握一個技藝,我們也都希望他能夠做一個讀書人,去讀聖賢書,然後將來能夠教出更多的聖賢君子這樣的孩子。

  這個課文我們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

  【飽食足衣。亂說閑耍。終日昏昏。不如牛馬。】

  這個『飽食足衣』,就是吃飽喝足穿暖了。『亂說閑耍』,這個「閑耍」是說閒暇的時候,就在那裡嬉戲遊玩做為消遣,我們說的遊手好閒這樣的人。『終日昏昏』,這個「昏昏」就是指他非常的糊塗,沒有辦法明辨是非,這是終日昏昏。這樣的人『不如牛馬』,還真的是不如牛跟馬。

  我們看在《論語》當中,孔老夫子也有講過這樣的一句話,這是在《論語》的「陽貨」篇當中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這是說一個人飽食終日,就是這裡說的「飽食足衣」,就每天都吃飽喝足了,穿得暖暖的,又遊手好閒不做事情,無所事事,孔老夫子說這個人「難矣哉」。馬融的註解說,為什麼說他難矣哉?因為他「無所據樂,善生淫欲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飽暖生淫欲,他就不會去做一些正當的事情,就開始會有一些邪思邪念。也就是說當你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據以為樂,就是我們講的他人生沒有什麼志向,人生也沒什麼目標,活在這個世間就悠悠蕩蕩、昏昏度日,吃飽喝足了就沒有什麼想頭了,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這種情況會產生一個什麼結果?因為他心無所據,會生起淫欲之念,飽暖生淫欲。淫念既生,再讓它繼續發展起來,那你說這個人要讓他有好的品德、好的修養,這就很難做到了。

  所以說為什麼我們在古人的典籍裡面也看到,若要小兒安,還要給他幾分飢與寒,就是即使是小朋友,你要讓他安安心心的長大,也是要注意到這一點,不能夠吃得太飽,也不能夠穿得太暖,也就是我們佛門裡面可以講的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個人他在生活比較清苦的時候,往往人的志向,他的志氣容易生發起來。如果生活太過享受安逸的時候,可能許許多多不善的習氣同時都會滋長起來。所以無論是古聖先賢還是佛菩薩教導我們,都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看到印光大師在《德育啟蒙》當中也談到,淫欲之害是「傷身喪志」,對於我們身心的傷害是很大的,即使是正常的夫妻也是要節制。如果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無一犯之」。這就是說讓我們從小就要注意到它的危害跟它的嚴重性。

  孔老夫子同樣在《論語》的「衛靈公」當中,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孔子在這裡說「群居終日」,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應該要做的事情,有他本分的職業、事業,他要做的事。群居終日則是什麼?一個是同機關同事,譬如說我們在一起,同在一個單位裡面,我們一起在做事情,二三個人這樣子,都可以算是群。這些人聚集在一起,終日就是從早到晚都不做正事,只在那裡沒事的聚一聚,喝喝茶、聊聊天,去玩一玩,每天都是做這些事情。孔老夫子說這樣的人,同時又「言不及義」,就是說你看每天喝茶聊天,喝咖啡也好,無所事事,閒著都不知道做什麼好,而且又言不及義,就是說言談舉止當中,他們所思所想所談的都是跟國家人民沒有關係的事情。同時又「好行小惠」,這個小惠就是說喜歡耍小聰明,有一點小智慧,就是佛法說的世智辯聰,有一點小小的才能,但是辦不了什麼大事。所以這個地方是小惠,就是指小小的智慧。這樣的人是「難矣哉」。

  你看具足了幾個條件,每天在一起,三個人、五個人聚在一起無所事事,都不知道到底每天活著是要做什麼、要幹什麼,目的在哪裡;又言不及義,每天所談的事情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跟國家人民的事情、富國利民的事情都沒有關係;而且又喜歡耍小聰明,像這樣的人是所謂的棄才。就是說這種人,古人就講這種人是沒有辦法成材的,就是來到這個社會上,對於百姓、對於社會沒有辦法帶來真實的利益,就是說我們人生美好的光陰都空過了。這個確實很可惜,就是說也是從小沒有機緣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他從小也沒有好的老師來引導他,能夠培養一個正確的志向,人生的一個正確的目標,他從小沒有建立起來,所以他人生不知道說我活在這個世間到底是為了做什麼的,有沒有機會我可以進德修業,能夠真正做一些對國家社會有利益的事情,他就是沒有這樣的志向。

  所以說就像我們這個課文裡面講的,「終日昏昏,不如牛馬」。為什麼說不如牛馬?因為在古時候,這個牛牠還可以去耕地、種田,牠可以做出很多利益人類的事情,這古時候是一個重農抑商的社會,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牛是人類的好幫手,牠可以一輩子都勤勤懇懇的在那裡耕田,牠也做了很多利益別人的事情。這馬也是,馬也有牠的作用,經常許多地區交通不便的時候,這個馬牠就可以做為交通工具,可以載著人、載著貨物去運輸。所以說人如果說一天到晚都是吃飽穿暖,在那裡遊手好閒的話,每天都糊裡糊塗的,這裡說真的是不如牛馬,我們跟小動物比起來,對人沒有貢獻,對於這個社會、對於這個世界沒有什麼貢獻,那你說來到這個世間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是吧?

  好,我們接著來學習下面這一段的課文:

  【擔頭車尾。窮漢營生。日求升合。休與相爭。】

  『擔頭車尾』,這是說有很多人他非常的辛苦,他的工作可能就是每天挑著擔子、拉著車去做一點小生意。這個可能在現代的都市裡面,大家比較沒有概念,如果是在農村,以前我們在農村裡面看到有很多農夫、小攤販,他每天都是要挑著一個扁擔,到市場上去叫賣,做一些非常辛苦的小生意。像這些是『窮漢營生』,就是說這些生意都是窮人他謀生的一個活計。『日求升合』,「升合」就是一個容量的單位,十合是一升。也就是說,他每天就是在這個一升一合當中去賺一點小錢,所以生活每天他所賺取的錢財是很少的。平常我們遇到他們的時候,就不要跟他爭斤奪兩了,你若說我再多一兩、少一兩,這些我們就不要去跟他斤斤計較,是這個意思。

  所以在《常禮舉要》當中,也是有這樣的一段課文說:「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就是說這些人他生活在世界上,他的生活是很艱辛的。譬如說我們看到在之前我們在國內,還會遇到一些窮人,他平常就是踩著小三輪車,每天就是靠著去載人,把人從這裡載到那裡,他連計程車他都買不起,他就是踩一個小三輪車在那裡做點小本生意,一家三口人、幾口人,都是靠著這樣的小生意在維持生活。所以當我們遇到這些生活很艱難的窮人,他靠以為生的這種方式都是辛辛苦苦賺錢,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千萬都不要跟他斤斤計較。

  所以雪公老人在講這段課文的時候,也特別提醒我們,他說挑擔子、拿小籃子這些小販子,本身他們做生意都沒有什麼本錢,都是靠著自己的體力去做工的,他才做這個小販,做小販、做小工。如果說他家裡很有錢,他就會去開公司、去做生意,那他就不用在這裡每天風吹日晒,去過這麼辛苦的生活。所以說當我們看到這些肩挑小販的時候,千萬不要佔他們的便宜。為什麼?因為他們的生活那麼苦,我們做人一定要有這種愛心、有這種慈悲心,不要跟這些人去計較。你看每天在那裡挑擔子,太陽晒、大雨淋,如果平常我們去跟他買東西還跟他佔便宜,這樣子就顯得我們確實是很不厚道了。

  雪公老人也談到說,像這些肩挑小販,其實他們是最守信用的。為什麼這麼說?你看不管是太陽很大的這種三伏天,還是下雨,颳大風、下大雨這樣的日子,這些小販子,他們譬如說他固定在哪一條街要去販賣,他都是有一定的時間,絕對不會說他就哪一天下了雨或者颳著風他就不來賣了。

  譬如說我們去買一些小東西,並不是很值錢的,買這些東西的時候,他稱好了,你又想佔他一點便宜,覺得說我再多拿幾根菜、多加一點辣椒也沒什麼關係,如果每個去跟他買的人都是這種想法的話,這些肩挑小販他每天賺的錢,就是說他要損失的錢對他來說就是很大了。所以我們平常不僅是對這些賣東西的人,就是凡是看到一些窮苦的人、可憐的人,都不能有這種尖酸刻薄的這樣的一種態度來對待他,而是要有一體同仁的一種行為。

  譬如說我們,特別是最近幾年在歐洲的時候,也是常常會看到在街上有一些乞討的人,或者是有很多的流浪漢,他們平常其實就是生活在街頭巷尾,就是露宿在外面。特別是在歐洲天氣特別冷,有的時候我們坐地鐵在外面走的時候,還時不時會聽到有些人就是,確實有些流浪漢他就是凍死在地鐵車站的一些地方,這種事情也是時有所聞的。所以當時我看到有一個同修,他每次坐地鐵的時候,或者是走在路上的時候,無論是看到什麼人在乞討,或者是說看到有的人在拉手風琴,在那邊唱歌,也是在沿途的賣唱,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看到那個同修他都會從他的口袋裡面拿出一點銅板出來。雖然這些錢很少了,一點點,可能也買不了什麼東西,可能就是能買一塊麵包、買一個早餐這樣的錢。可是他就有這個愛心,看到這些貧窮的、可憐的人,他手上有一點小銅板,歐元的那個硬幣、錢幣也是很多種,他都會從口袋裡掏出來,然後就送給這些乞丐,送給這些流浪漢。所以我們看到他這種愛心,對待別人的這種愛心。這個同修他自己也是一個讀書人,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讀書人,但是看到他日常生活點點滴滴,對人這麼有愛心,我們也覺得他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值得學習。

  下一句課文:

  【兄弟分家。含糊相讓。子孫爭家。廝打告狀。】

  我們看到呂先生在《小兒語》裡面所寫的這些課文,雖然都是只是看起來很平常的一些話,但是裡面所含藏的這個人情事理卻都是非常真實、非常真切的,也都是一個長輩的經驗之談。所謂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就是一個家庭它要能夠長久的維繫下去,做為祖先、兒孫在一個家庭當中,他一定要把什麼事情都要把它考慮得很長遠,這樣才不至於引起子孫後世因為家產的問題造成的一些糾紛衝突。所以一個家道要能夠維持久遠,這裡面也是有很多智慧經驗在其中的。

  你看這裡說的『兄弟分家,含糊相讓』,這個「含糊」就是馬馬虎虎的,含糊相讓。『子孫爭家,廝打告狀』,所以說兄弟,就是祖輩他們在分家的時候,不能夠含含糊糊的在那裡讓,一定要把它安排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交代得不明白,最後造成日後很多爭端。你看多少子孫後代,特別是有錢人家,常常都是為了爭奪家產,最後父子不相認,兄弟不相認,最後全都是打到法庭裡面去打官司,最後也傷了父子的感情,也傷了兄弟的感情,而且還讓外人看笑話。所以這裡就是說當一個家庭,長輩他在處理這個家產的時候,就應當不能夠含含糊糊的相讓,而是要讓得適宜、讓得清楚,而且要為子孫後代考慮得清楚,否則就會造成後世的爭端。

  特別在現代,我們看人們從小就比較少讀聖賢書,受到整個社會比較功利主義的這種影響,大家紛紛都向錢看,這個錢是金錢的錢,不是前後的前。當遇到重要的這些什麼財產、地位,等等方面的這些利害關係的時候,真的到關鍵的時刻,大家都是六親不認的。從小就沒受到好的教育,利字當頭,你說還有幾個人會去重道義、去重義輕利?確實是不容易看到。所以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這裡就談到在兄弟分家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讓得清楚、適宜和明白,這樣才不會給後人造成一些後患。

  當然,對於這件事情,在我們的家裡也有發生過同樣的一個狀況。因為我們家庭之前也是算一個比較大的家庭,就是我們是姓徐,雙人徐,這個家庭也是比較大的,大概從祖先到我們這一代,有十多代的人都是生活在同一個地區,子子孫孫延續到後來,也是有好幾百個人。當初祖先留下來的這些產業,我們那個時候家裡面也是有祠堂,就是說整個家族的長輩、晚輩,到年節的時候,都是在同一個祠堂祭拜祖先。可以說是家族也是很興旺,在我小時候看到,就是一直到後來四代五代同堂,就是這個家庭的子孫是非常多的。但是祖先留下來的產業,因為祖先之前大家都沒有什麼概念說要把這個房地產分清楚,好像都沒有這個概念。因為祖先可能都覺得說大家都是一個家庭的人,都生活在一起,根本不用考慮到分家的問題,所以他想不到。幾百年前祖先那個時代人心都非常的淳厚善良,而且整個家族生活在一起,也不會想到說後面的還要去分家產,他們總是希望兒孫都可以一代一代的都生活在一起,而且都共同的去祭拜祖先,都是過著這樣的家庭的生活。

  所以我們那個時候小時候,這些四合院,一個一個四合院,每個房子挨在一起,大家裡裡外外的都是親戚。然後祭祀的時候,都是在祠堂裡面舉行很莊嚴的、隆重的祭祀儀式,一大早五點多,家裡長輩就開始挨家挨戶的叫,然後大家就要起來,一大早就要去拜祖先。譬如說冬至或者是過年的時候,這個拜祖先的禮都是很周到的。所以傳統的社會也確實是有受到聖賢的教化,民風都非常的純樸。

  但正是因為祖先沒有考慮到分家的問題,所以留下來的這個土地還有房子,根本都沒有說我把這個房地產哪塊地是誰的、哪個房子是誰的,根本都沒有想到要這樣分。傳到了十幾代,就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時候,就有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就是說內心裡面就很想要霸佔這個祖先留下來的財產,所以就把很多的長輩都告上法庭,意思是說這些祖上的財產最後都是要歸到他們家所有,然後要把這些長輩把他趕出去,就起了這樣不好的心。所以就到法庭裡面去告狀,去告這些長輩,他就是為了爭奪這些很值錢的房地產了。到現在傳了十幾代,那個土地還有房子也算是很值錢了。

  結果就像我們前面講的這個因果報應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這個真實的事情就是發生在我們的家族裡面。結果這個去把長輩告到法庭的兒孫,有一年,因為我們家族都是很重視清明、冬至祭祖這些活動,結果有一年清明的時候,他們家供奉的祖先牌位就突然著火,就把他整個家那個廳都燒光了,燒得很嚴重,就是幾乎都沒有房子住了。結果這個時候,那個長輩又看了他就很可憐,就說他怎麼遭到這麼嚴重的果報?這個被他告的長輩反而還來同情他。結果後來這一房的兒孫看到他們起了這個惡心、惡念,遭到這麼明顯的現世報,後來再也不敢去爭奪祖上的財產了。然後長輩反而還很同情說,你看清明節的整個牌位燒起來,整個大廳、客廳全都燒得很嚴重,最後房子都沒得住了,反而還來可憐他。

  所以說我們看一個家庭,這裡講到兄弟分家要分得清楚明白,不能含糊相讓,交代不明,最後造成日後的爭端,這也都是祖先不願意看到的。而孔老夫子在《論語》的「里仁」篇當中曾經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我們看到富貴是人人都所求的,但是你這個富貴要從哪裡求?求取之道這是非常重要,如果是不由道理而得來的富貴,即使我們得到了也不能要。所以雪公老人在這裡舉到,舉出古代的像泄柳、段干木這些賢人,譬如黔婁安於貧窮而不去做官,還有「不食嗟來之食」,這樣的有志氣的人,最後連餓死都不吃嗟來之食,不受這個羞辱。所以就看到說許多的古人他是非常有骨氣的,絕對對於這個富貴,不應該得到的富貴,他絕對不去貪求。

  所以在註解當中我們看到:「不以其道得富貴,則仁者不處。」這個富貴當然人人都想求,可是如果這個富貴是不以其道得到的,仁者他都不要,不是仁者就不如此了。何晏說:「時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貧賤,此則不以其道得之,雖是人之所惡,不可違而去之。」所以雪公在這裡舉出,譬如說孔子不出仕,不去做官,陽貨一直勸導他要去做官,最後孔子他還是不願意去做官。你看孔子他一生他多麼希望他的志向、抱負,孔夫子他學自堯舜禹湯的那套治國之道,你看他老人家一生多麼希望可以被某個國君所重用,他出來當官,他就可以像古聖先王一樣去造福百姓。但是最後他還是不出來做官,這個原因是什麼?雪公在這裡談到,因為時間不對,不是因為行道而得貧賤。所以臨財毋苟得,不因富貴而苟且求得。這個都是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所教導我們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則,非常發人深思的道理。

  我記得之前蔡老師在講《弟子規》的時候,也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他就跟旁人說,他說:「我很羨慕那個母狗,很想當母狗。」人家說:「為什麼?為什麼你喜歡當母狗?」結果他就說了一句話,他說:「因為臨財母狗得,臨難母狗免。」他是把這個字看錯了,臨財毋苟得,毋就是不要的那個不,他把它看成母親的母,所以當成是母狗。當然,這是一個笑話了。臨財毋苟得,這個還是我們不因富貴而苟且求得,就是說我們想要的富貴還是要求之有道,如果不是以其道得來的富貴,真正的仁人君子他還是不要的。

  下一句課文:

  【強取巧圖。只嫌不夠。橫來之物。要你承受。】

  這個『圖』是謀求的意思,也就是說憑藉我家裡很有勢力,能夠巧取豪奪,把這些錢財物品都據為己有,不厭其多,只嫌不夠。

  『橫來之物,要你承受』,這個「橫」是凶暴、無理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經常去巧取豪奪這些不應該得到的財物,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這些不屬於自己的錢財,遲早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跟禍害。為什麼?因為非理所得怎麼能常保?

  所以張清泉老師在講解這段課文的時候,引用了在金山慈護宮正殿有四幅壁畫,這個壁畫是四不足壁畫,非常的發人深省。

  第一幅壁畫是講的漢武帝,說「漢武為君欲作仙」。我們看右上角的這幅圖,這是漢武帝,你看他已經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這麼高的地位,當了這個國家的一國的領袖,他還是覺得不夠,他說我要能當神仙多好,天天想要去當神仙,跟秦始皇一樣,當了皇帝之後還希望長生不老。

  第二幅畫是畫的石崇,他說:「石崇巨富苦無錢」。我們看右下角這幅畫是畫的石崇,在當時那個時代,他可以說是整個國最有錢的人了,錢財是多得數不清,但他還是天天在發愁,說我這錢太少了,怎麼賺都賺不夠。

  第三幅壁畫是畫的嫦娥,「嫦娥照鏡嫌面醜」。我們說嫦娥長得已經夠漂亮的了,但她每天還照著鏡子,嫌自己長得不夠美,嫌面醜,還覺得自己要是長得再漂亮一點該多好。

  第四幅畫是畫的彭祖,「彭祖焚香祝壽年」。我們說彭祖他是非常長壽了,但他每天還在燒香、在祈禱,說我要再活得更長一點該多好。

  所以這四幅畫就是說,我們說人心要是總是不知足,就是再多他都還是嫌不夠,是這樣的意思。

  這裡就有講到「石崇鬥富」的這一則公案,這個在歷史上非常的有名。石崇他的字是季倫,他是渤海人。石崇他是非常聰明,從小就可以看出來有勇有謀。所以他的父親在臨終的時候,分家產的時候,所有的財產都分好了,唯獨沒有把家產留給石崇。為什麼?因為他的父親覺得,像石崇這麼聰明的人,他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為生,就可以升官發財,就可以致富了。後來石崇他果然在朝廷裡面就當了官,在元康年間他當到荊州的刺史。我們知道荊州在當時那個時代是非常富有的一個地方,而且南來北往,在交通方面它又是一個交通的要道,南來北往的人都必須要經過那裡。所以石崇當時就經常對一些來到荊州的商人,就經常找人去搶劫,把他們身上的財產全都搶來。你看他這個錢來得就並不是很正當的錢財,於是靠了這種方法他就變得非常富有。

  在《世說新語》當中記載,我們說有錢你就低調一點,不要一天到晚去顯示自己多麼有錢,本來你的錢就來路不明,但是他就不懂得這個道理,就偏偏要去跟人家比家裡多麼有錢。你看,就為他後來家庭的災禍埋下了禍根,都是因為自己不能夠謙虛謹慎、不能夠低調。

  後來,我們知道在當時那個時代,晉武帝司馬炎他有個舅舅叫做王愷,王愷因為他是皇親國戚,所以他生活也是非常的奢侈,而且他們兩個就特別喜歡去比,去爭奪到底誰比較有錢。就有一次,他就讓家裡的人用非常珍貴的麥芽糖水去洗鍋子,然後還特別把這個消息傳給石崇知道。石崇聽說了之後,就叫人用名貴的石蠟去燒火煮飯。後來王愷在自己家門口就用紫色的綢緞,就拉了一個四十里的屏障去鋪排,結果石崇他就用更高級的錦衣排成了五十里的路障。你看兩個人就在那裡比到底是誰比較有錢。

  有一次晉武帝就送給王愷一枝紅珊瑚樹,非常的漂亮,這紅珊瑚樹在當時也是很珍貴的一個寶物,而且他這枝紅珊瑚有兩尺高。後來王愷他得到了這個寶貝他就特別高興,他就拿到石崇的面前要給他看。結果石崇看了之後,馬上拿了一個鐵的如意就把他的珊瑚樹給打碎了。王愷當時看了生氣得不得了。結果石崇他就讓人從家裡,把他家裡的紅珊瑚樹全部拿出來給他看。結果一看,這兩尺高的哪算什麼,他的珊瑚樹都高到三四尺、七八尺之多,結果這次王愷他終於就認輸了。

  但是你看他這麼驕傲,這麼喜歡炫耀自己的富有,最後就給自己帶來了禍患。當時石崇他非常寵愛一個歌伎,叫做綠珠,他花了很多錢把她買來,而且蓋了一個很奢華的金谷園,在那裡享受。想不到後來在八王之亂當中,趙王司馬倫他當權了,他底下有一個大臣叫孫秀,他就特別喜歡綠珠,就想盡辦法要石崇把他最喜歡的這個歌伎要把她搶過來。但當然石崇他不願意,結果孫秀就陷害說石崇要造反,後來就是因為這個關係,他就被他誣陷,在東市當中被處決了,而且全家上下有十五個人,十五個人同時都被殺,石崇當時被殺的時候只有五十二歲。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人首先他金錢是來路不正,再來他又喜歡去炫耀自己的富有,再來就是因為我們說酒色財氣,這些都是連帶在一起的,又寵愛一個歌伎,最後的結局就是搞得自己五十多歲的時候就被人陷害致死,而且全家人都因此而遭了殃。

  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為什麼古人經常教導我們要儉以養德,當一個人他生活非常奢侈、欲望無窮的時候,確確實實,他最終的結果就是會給自己帶來了無窮的禍患。這個都是歷史的教訓,讓我們後人在無論是培養自己的子弟,還是說我們在一個家庭當中,我們給我們的子弟來做榜樣的時候,儉以養德這個道理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治家理家的原則。所以欲不可縱,人的欲望是沒有窮盡的,即使你生活得再好,當一個人不知足的時候,你再富貴,地位再高,還永遠覺得他還要再往上走,還要再更有錢,還要再更有地位,所以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

  所以聖賢人他教給我們的道理都是要能夠勤儉,乃至於在古時候,我們看到在上古時期有很多的君王,這些古聖先王,他們自己的生活都是非常的勤儉,貴為天子,也是過著非常勤儉的、簡樸的生活。乃至於歷朝歷代有很多的大臣宰相,我們看有的人他一生做宰相,最後臨終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而是把他為官所得的這些收入全都拿去做一些利益百姓,利益子弟這樣的事情,而這些德行就足以流傳千古。

  我們看像范仲淹,他一生所得的這些積蓄,都經常拿來家族裡面有一些子弟他沒有錢去上學,范仲淹就把這些錢財都用來給這些家族的學校,他買了好多田產,然後讓家族的這些子弟都可以能夠在這個學校裡面去讀書、去上學。而且這樣的一種家風一代一代的都傳下來,就是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而且他多餘的錢財,也都是拿去幫助、去救度這些貧苦的人。我們看到范氏的家風它就得以傳揚八百年而不衰,一直到近代都有很多范氏的子弟,他們的兒孫在社會上還都是出人頭地的賢德之人。

  所以我們看到,我們要留給子弟怎樣的家風?如果說像石崇這樣子,他一生當中就把自己的福報揮霍殆盡了,結果不但是自己遭到了殺身之禍,連他的母親、兄弟、妻子、兒女也全都受到他的牽連。那你看他這一代都保不了,人家說富不過三代,他是這一代都保不了。如果說能夠效法像范仲淹這樣的德行,他能夠把自己的福報留給更多人去享,而且能夠注重家庭子弟的教育,這個家風才能夠維繫得久遠。

  《小兒語》四言的部分,我們就學習完了,下一節課我們接著再來學習《小兒語》的六言。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