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感應 不昧因果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上一集,我們談到虞世南的父親虞荔一家孝悌、友愛的家風。有愛心的人,待人必有信。今天就讓我們繼續看看,虞世南與唐太宗難得的君臣際會,是如何成就《群書治要》的編纂、又是如何成就唐朝多元文明交相輝映的恢弘格局。
正己化人成就《群書治要》——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上)
虞世南的父親和祖父都是一代名臣,從小沉靜寡欲,篤志勤學。雖然出生在這樣的官宦世家,但是虞世南卻從小深受家教、家風的熏陶,一生勤勉。
少年時期,他和兄長虞世基一起,在吳郡的顧野王那裡學習了十多年。史書說他學習很投入,精思不倦,有時候甚至忘了洗臉、梳頭。
顧野王是南朝碩儒,既是文字訓詁學家、史學家,又是地理學家,因為長期居住在亭林,人們都尊稱他為“亭林先生”。他是南北朝時期,傳承傳統文化、傳統學術的重要人物。一千年後,顧家又在明清之際,出了一位繼絕學、開太平的關鍵人物顧炎武。和祖先顧野王一樣,顧炎武也很博學,對經濟、地理都很精通。也是因為感念祖宗,加上人們都很崇敬他,顧炎武也被尊稱為“亭林先生”。
話說小世南跟著顧野王學習了十多年,對文字學、史學都頗有心得。此時的南朝,風氣越來越浮華,人們熱衷於寫一些虛華不實的宮體詩,這個風氣影響了許多人,但是虞世南卻依然保持質樸與本分。唐朝建立之後,皇帝請他寫宮體詩,他都嚴正地拒絕了,還勸皇帝留意,盡量避免寫作宮體詩,好讓社會風氣回歸質樸。其實,虞世南本人的宮體詩還是寫得非常好的,他曾向南朝著名的宮體詩作家徐陵學習,而且學得很到家。
公元五六一年,父親虞荔去世,此時他還沒有成年,但是,為了紀念父親,他發心穿布衣、吃素。同鄉的人們都很佩服他,連當時的陳文帝也派特使到他家裡照顧他們。待到服喪期滿,皇帝請他們兄弟出來做官。做官后,虞世南依然堅持吃素、生活儉樸。陳朝滅亡,隋朝建立,哥哥虞世基成為朝廷重臣,飲食起居開始變得奢華起來,兄弟倆雖然住在一起,可是虞世南依舊不改勤儉的生活方式。
然而,最讓人們佩服的,莫過於隋朝滅亡的時候,哥哥虞世基遭遇生死大難,虞世南願意代哥哥死。他的真情雖然沒能感動敵人,但卻感動了國人。
兄長去世之後,在混亂之中,虞世南被軍閥竇建德抓去。公元六二一年,當時還是秦王的唐太宗,打敗了竇建德,虞世南因而得以與唐太宗相見。唐太宗非常欣賞他的才學,也由此明白學習古代的經、史,對於成就一個新時代而言,是多麼重要!唐太宗於是開設文學館,也就是後來弘文館的前身,禮請虞世南等各方的學者弘揚文化。每當下朝,太宗皇帝就立刻去文學館和學者們一起讀書、討論經義,直到深夜。
在太宗還是皇子的時候,太宗皇帝和長孫皇后意識到,天下太平,女子十分重要,要想成就一個大時代,就要從女子的教育開始。於是很想用西漢劉向所編纂的《列女傳》來教化女子。因為當時找不到原本,虞世南就將此書默寫了下來,寫在屏風上面,竟然一字不差。
《列女傳》是漢朝史家劉向為了勸諫漢成帝重視女子德行而編寫成的一部書。內容就是講述一個國家的教化,是由近及遠,由內而外的一個過程。因此,撥亂反正最重要的莫過於端正夫婦之道。劉向將周朝和漢朝賢淑女性的生平寫在《列女傳》的前半部,讓那些希望成就家道、成就國家的人們效法;又將缺乏婦德的女子傳記放在後半部,讓大家看到一個家族和國家的敗亡,是從女子失德、不能持家開始的。
那時的太宗皇帝,已經有匡扶天下的大志,但是北方經過近三百年西化的影響,傳統女子內斂、謙和的教育已經不再是主流了。北朝的女性以強勢著稱,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女漢子、女強人比較多。太宗皇帝就在王府內部書寫《列女傳》,長孫皇后又以身作則,夫婦協力,成就了初唐的太平盛世。
唐太宗深知虞世南有極高的才學,便常常向他請教。君臣一同回顧歷史,更商討如何將歷史的經驗活學活用,用前人所積累了千年的智慧,來解決當前的種種問題與挑戰。
唐朝初年,最嚴峻的挑戰就是與突厥緊張的國際關係。從公元六世紀開始,突厥興起。因為軍事力量強,所以勢力擴張得很快,連剛剛開始起義的唐高祖李淵和李世民,都曾經被迫向突厥稱臣,以保全實力。即便在李淵成立唐朝之後,在公元六二四年,突厥曾經直逼長安,兵臨渭河,唐高祖被迫一度考慮放棄都城,遷都到山南一代。此時,李世民挺身而出,用漢朝霍去病抗擊匈奴的故事,向高祖皇帝請命,與突厥周旋,堅決不離開長安城,保住了剛剛成立的唐朝。
面對強大的鄰國,太宗皇帝更加努力地學習經史,並學以致用。可以想見,《群書治要》中許多的摘錄,一定是在國家面臨一次又一次危機的時候,唐太宗與房玄齡、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人研討經史,從而把古人的智慧和經驗,活學活用地做了出來,最後成就了這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經典之作。
所以唐太宗在面對重利輕義的強鄰時,曾與他結為兄弟,講求義氣。史書上說,唐太宗此時以恩義安撫突厥。從此之後,唐朝與突厥的邊境貿易越來越多,朝廷與突厥人一起發展民生,教化人民,幫助他們發展農業和畜牧業,來自稅收、貿易的所得,則歸突厥所有,如此大家可以和平共處,人民可以安居樂業。
《群書治要》有言:「利天下者取天下,安天下者有天下。」公元六二四年,太宗皇帝與突厥可汗歃血結盟的時候,不知世南先生是否曾與太宗皇帝討論過這句話。但是,太宗皇帝確實只用了六年的時間,就將這句姜太公的老人言真真實實地做了出來:給當地各族老百姓都帶來實惠。當年,唐太宗曾向突厥可汗稱臣。到了公元六三〇年,突厥反過來歸附唐朝,尊稱太宗為「天可汗」。如此大的轉變,就在於太宗皇帝行道義、施恩德於突厥的人民。後來,當地人還將太宗皇帝的兒子唐高宗和皇后武則天畫在壁畫上,以示崇敬。這幅壁畫,現在還能在撒馬爾罕的博物館中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一千三百八十八年後的今天,該地區的國家又是最先響應參加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歷史的淵源與循環,人類文明發展的玄機,其根本的動力還是恩義和道義。三千年前,姜太公靠著惠利天下、安定天下的智慧,不但幫助周文王贏得民心,他的政治智慧,還成就了唐朝的盛世,又為今天的「一帶一路」做了重要的歷史鋪墊。可見真正的智慧,超越時空,放之四海而皆準。
就在太宗皇帝被突厥尊為「天可汗」之時,太宗皇帝命虞世南為長安城的孔廟撰文立碑,以宣揚唐朝以孝治天下、惠利天下的決心。榮耀是一時的曇花一現,只有忠孝才能帶來持久的發展。在這塊著名的碑文上,虞世南說:領導人真正力行孝道,才能夠孝治天下,真正把孝道做出來,自然「地平天成,風淳俗厚,日月所照,無思不服」。孔子當年周遊列國所宣揚的「王道」,唐朝做出來了,成就了中國歷史最為輝煌的時代,同時也是亞歐多民族在東北亞和諧共處、成就文明交相輝映的大時代。
虞世南在《孔子廟堂碑》上說:太宗皇帝不僅能夠以古鑒今,更以克己修身的方式,成就國家的治理。這是妙理貴恭行。不但如此,太宗皇帝還認為「括羽成器,必在膠雍,道德潤身,皆資學校」,意思是說成就人才,還是要興辦教育;成就一個人的道德學問,還是要靠學校。這是《禮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具體實踐。尤其是在唐代成就王道的重要歷史時刻,長安城成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聚居的大城市,孔廟在其中的教化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有趣的是,唐代孔廟雖然已經在日後的戰亂中灰飛煙滅,但是其原址所在的地方,卻成為今天西安城最有文化的地區。文化的傳承,不僅存在於思想之中,也常常體現在空間之上,這大概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文氣」、常常喜歡討論的「風水」吧。
孔廟建成,是成就一個大時代的硬件設施。就在太宗皇帝成為「天可汗」的次年,五十卷《群書治要》也編成了,這是成就大時代的軟件設施。對太宗皇帝而言,這部書的背後,是君臣亦師亦友的學習、問對的美好回憶,是戎馬倥傯、創業艱難中的指路明燈,更是化敵為友、成就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實踐。這部書從成書開始,就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彼此互動所促成的;如今這部書的重新問世,也必將擔當和諧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歷史使命。
學歷史 說感應 知善惡 明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