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群書治要360》的課程談到「為政·綱紀」,兩百五十九句,是上一次談到的經句,今天我們要進入兩百六十句。

  「綱紀」,綱舉目張、綱常,所以在「綱紀」所提到的經句,可以說是為政當中不變、重要的原理原則,動了綱常可能國家就不安定了。從上一次的經句,「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尊師則不論貴賤貧富矣」,這是重要的綱常。因為德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而孝親尊師是德行之大根大本。只要忽略了孝親尊師,人德行就不穩固了,就會做出違反倫理道德的行為,家庭、國家就必亂了。

  我們在這個大時代當中,孝親尊師這樣的風氣遠遠不如一百年前,甚至於比起三、五十年,那就差的非常遠。師長有強調,整個文化要復興,可能得要三到五代的人。尤其這個教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文化復興不能急。「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不能求立竿見影。因為已經忽略那麼多代了,我們首先放下對他人的要求,不要求別人行道。師長講:「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

  面對他人的五倫八德沒有做到位,不只不見他們的過,都是期許自己:我要把五倫八德落實給他看,從內心的和諧做起,不要求別人就不對立了。不然我們只要見人過,自己已經跟人對立了,那不只不能復興文化,可能我們就以身謗法了,自己的心行就跟經典不相應了。

  所以夫子一些教誨,我們要常常銘記在心,「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正己」,要求自己不要求他人,不然我們不只不能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反而招來別人的埋怨,自己還沒有做好就要求他人。正己不求於人的態度落實在《群書360》的每一句當中,心態對了,這個經句才能真正利益自己;心態錯了,這個經句反而變成指責、要求別人的一個工具就不好。

  比方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看到「尊師」,那可不能去要求別人尊師,得要自己做出來。「自重而後人重,自敬而後人敬」,自己真正犧牲奉獻,展現師道的精神,自然贏得別人的尊敬。「君子不重則不威」,自己懂得穩重,懂得師道從我做起,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自重自有威儀。「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師道就從自己這個態度慢慢可以復興起來了。

  師如此,當父母的亦如此,父母一言一行都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這是真正的慈愛。領導者都能做到以身作則,上行就下效了。看每句經句,只要是從正己去落實,心態正確了才能入道,不然句句可能都變成傲慢、見人過的一個助緣就不好了。我們很冷靜來看,我們學傳統文化三年、五年,很可能三年、五年之後反而看別人過更嚴重,三、五年前剛接觸的時候還很謙退,因為懂的還沒有那麼多,所以要很冷靜。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實的學問在心地的功夫,謙卑退了,傲慢增長了,再學二十年還是退。一真一切真,學聖教是恢復真心;心偏掉了,一切就偏掉了,一妄一切都妄了。

  好,那我們以正確的心態接著來看下面的句子,兩百六十句:

  【湯曰。何謂臣而不臣。對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諸父臣而不名。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謂大順也。】

  這個句子我們體會到,聖賢的學問離不開倫常的大道,「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這句就是君臣的綱常。其實我們每個人跨出家庭、步入社會,最常面對的倫常就是君臣關係。像前面的師生關係,在古代師生如父子,他那個精神是相應的,所以父母是守喪三年,師生是心喪三年,精神一樣。

  而我們看到在商朝時代,這離我們好幾千年,代表這五倫關係都是代代承傳。商湯請教伊尹,當時候的名相、賢相伊尹,請教他什麼是『臣而不臣』?這第一個「臣」就是輔佐,用他做輔佐的大臣,卻又沒有把他當作臣子看待。這個「臣而不臣」的深意是什麼?伊尹接著說到,國君不稱臣子為臣子的有四種情況,『諸父臣而不名』,國君面對他自己的伯伯、叔叔,這是從小看他長大的長輩,他現在作為天子、作為國君了,但他打從內心尊重這個長輩、記得長輩對他的恩德,可能成長過程,這個伯伯不知道幫他撒了幾泡尿都有,這麼愛護他、陪伴他。

  古人很清楚「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人是要不斷增長自己的德行,恢復自己的本善。他當國君也離不開這個目標,他從事各個行業都是要達到這個「明德」的目標,這是他提升自己的德行、道心的一個因緣。

  所以有些人當國君,有些人當臣子,有些人當媽媽,有些人當老師,但是您看不管他在哪一個因緣本分,他都可以契入聖賢境界。周朝的「三太」,她當母親也是契入聖人的境界。人決定不能因為自己的身分、地位,擁有的外在物質條件反而造成心性的墮落,這就太冤枉了、太可惜了。

  我們冷靜看看這個時代,人一有錢,給父母講話愈來愈大聲,那完蛋了,他心性就墮落了,他在財富當中貢高我慢,墮落了。所以大家看到這樣的人,不只不能生氣,他是可憐的人。哪有什麼好生氣的?他太危險了,他太冤枉了。哪有人有富貴反而墮落了,你看多冤枉。他是用富貴去不斷的提升自己,造福於人,「財散則民聚」,「君子以財發身」,用財來不斷的增長自己的仁德之心。

  人不明這些義理,在富貴當中很難不顛倒,所以首先要明理。「詩書為起家之本」,首先要讓子弟讀聖賢書,不然你真正富貴起來,那下一代驕奢淫逸就非常嚴重了。擺在我們面前這三、五十年經濟快速開發,但人心墮落的速度也相當的恐怖。「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些話在這個時代體會起來都非常的深刻。所以古人這一份存心,首先不忘本、不忘恩,所以看到自己的長輩,絕對不敢把他當臣子看。

  『諸兄臣而不名』,他當國君,面對自己的兄長,他還是那樣的恭敬,怎麼會叫他哥哥「臣」呢?不可能啊。所以我們看清朝雍正,他是老四,看到他的哥哥,「三哥啊,大哥啊」,絕對不會是以臣來稱呼。

  就像《孝經》當中講到的,「禮者,敬而已矣」,禮教是每個人從小到大行為的規範,大家都學禮。為人子之禮,為人弟子之禮,為人弟妹之禮,為人媳婦之禮,為人夫、為人婦之禮都有,甚至朋友之間也有禮。「敬業樂群」,朋友、同學之間尊重道業、和睦相處就是禮,常常跟同學吵架就非禮。「毋相聚以邪談」,同學之間都是談經論道,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談什麼哪個名牌很好,都是追求這些虛榮,那這個就非禮了,「禮行於朋友矣」。

  禮的本質是什麼?恭敬。恭敬對方的道業,然後「報本反始,不忘其初也」,就是禮的精神,「禮者,報本反始」。我們看禮當中非常重要的祭禮、祭祀,飲水思源,慎終追遠,就是不忘恩、不忘本,然後那一份恭敬,所以《曲禮》曰:毋不敬。假如對自己父母、長輩,恭敬心變了,那就變心了、那就染污了、那就墮落了。恭敬不失,而且愈來愈提升,這個才是在修道當中。

  我們這個報本反始的精神,從念父母、長輩、家人的恩德,延伸到在學校裡面也要念老師、念學長、同學的恩德。我們有聽到,朋友談到以前大學的同學,十來年沒有見面了,剛好這個同學走了政治的路、當官了,四十來歲,官也做得不小了,他自己是走上教育的工作。跟同學約見面了,他同學先到,結果他一進餐廳,他同學坐在那,「哎呀,小陳,來來來,坐坐坐。」那個口氣就好像上司在喊下屬的口氣。你說十年不見了,多期望那種老友相見「兩眼淚汪汪」,很思念那種同學的情誼。看到同學本來很激動,聽到那個語氣都涼一半了。那一講話頭都還有點往上抬,講沒幾句變成官員在訓話了,這個都不是報本反始,因為同學相處,必然有互相照顧的這些時光。

  朋友是道義,什麼是道義的體現?「受恩莫忘」,他的好我放在心上;「施惠無念」,你給他的幫助絕對沒有放在心上,不然就不是道義。幫助人放在心上叫利害關係,付出了都想,我以前對他很好,他現在發達了,應該回饋回饋我,那叫利害之交,不叫道義之交。「義」,應該的,應該的怎麼會放心上?人一有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付出有所求,求不到怨就上來了。所以有怨的時候我們要提醒自己,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自己的心遇這個外緣動了。

  當然,人能無所求付出也不容易,要體恤人情,這個標準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別人的,這個自我觀照很重要。包含什麼呢?道友之間,同參道友他一心向道,他有這樣的心態,可以提醒,「善相勸」。平常沒有到這樣的認知、交情,不可以這樣點。更高的標準「三輪體空」,幫助別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他人,中不見所施之物。你幫助他的事,或者給他的東西,根本心上痕跡都不落,這樣的布施心包太虛,功德很大。

  剛剛是談到人不忘本,從家庭到學校,延伸到對領導、對同事,人都會有因緣聚散。以前幫助過你的老師,在道業當中也不一定比你先成就,有可能你後面學的超過他;你以前的領導,他以後在事業的發展也不見得比你高;或者你是公務員,你剛到一個部門,領導、同事對你也非常栽培,可是二十年之後你的官比他大。那我們就要想一想了,當你再碰到老領導,你的官已經比他大了,你跟他的應對當中有沒有不忘本?一談起話來,「哎呀,二十年前假如沒有你幫助,我哪有今天?」人家一聽心裡暖陽陽的,不只跟你溝通不會有壓力,還非常的感動。所以古人這些經典當中的話語很有味道,這是《禮記》上面的話。

  「不忘其初」,對一切人的恭敬、對一切人的愛護始終如一,不忘其初。所以冷靜想想,人要不變心也是功夫,在面對世間五欲六塵的誘惑、染污,能如如不動才能不變心。

  周朝有個故事印象非常深刻,在《德育課本‧忠篇》,有一則故事叫「忠婢覆鴆」,一個非常忠誠的婢女,她把毒酒翻覆的一個故事。在周朝有一個大夫叫主父,他從魏國到周天子管轄的地方當官,當了兩年官回到自己的國家。結果他的妻子不忠於他,跟人有染了(跟鄰居有染),這個妻子就起了歹念,就要拿毒酒毒死他的丈夫。然後主父回來了,他的妻子就命婢女把毒酒要呈給他的丈夫喝。大家想想這種情景也是非常危急的狀況。

  這個婢女她已經能了解到自己的主母有這樣的惡行了,她也很敏銳,知道這杯酒決定是毒酒。她自己就在那裡打算該怎麼辦,她想著:我假如遞上去了,就把我的主人給殺死了;可是假如我把真相講出來,可能主母(女主人)也要被處死。她左右為難,走著走著急中生智,所以人的真心可以長智慧—故意跌倒,一跌倒酒就翻了。結果主人就很生氣:你這個下人怎麼端杯酒都不會呢?就打這個婢女。這個妻子一看,怕東窗事發,就更落井下石,慫動他的丈夫要殺了這個婢女。一杯酒弄倒了,還不至於判死罪吧。女主人就想要藉這個機會滅口。

  結果這個主人的弟弟可能了解到一些情況,很快就來告訴主父。主父知道了,就把他的妻子休掉了,然後要納這個婢女為自己的太太。諸位女同胞,假如是你,你會接受嗎?你們都沒反應?聽故事的時候要入戲,這樣體會才會深刻,不然故事還是故事,自己還是自己。

  看電影的時候,請問大家你是誰?男的看電影自己是男主角,女的看電影,那個心情一定是隨著女主角在起伏。有沒有人看電影說我就是廚房端菜的那個人?我看沒有吧?所以你說人還挺微妙的,從這裡看出什麼呢?人都有志氣,是吧?看電影都還有自我期許在裡面。我們看《德育故事》為什麼要入這個故事裡面才能體會到,我們假如在這些境界當中,談何容易啊!

  那個所處的急迫性、壓力都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因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像林則徐他到廣州去禁鴉片,在路上走了多少天?請問走在路上什麼心情,那既得利益者可能是成千上萬,都要他的命。所以我們假如能夠沙盤推演,對古聖先賢那個崇敬心會更高。

  我們剛剛談到,要納這個婢為自己的太太。結果這個婢女堅持不接受,推掉了,然後就賞給她很多財富,找個好人家把她嫁掉。這裡也看出來,古人還是不強迫他人,縱使他很有身分、地位,但是他待人還是有分寸,不可以強人所難。

  讀書人呂坤就這個故事分析到……我感覺《德育課本》除了這些故事可歌可泣,這些評論的讀書人真是有高度的智慧跟人生的閱歷,點出來,真是讓我們茅塞頓開。不然有時候看完這個故事,可能有十個學處,自己看完才看到一個學處,非常可惜。

  呂坤說到,這個忠婢在這個事件當中,她每一個態度、每一個做法都跟善相應、都跟君子之風相應,甚至超過君子,君子都不見得能夠做得比她好。首先,她不張揚自己女主人的惡,她很厚道,不彰人短。人的厚道是什麼?講別人的不好講不出口,所以人厚道從哪裡?恭敬別人,哪怕他有惡行,他還是尊重他。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看人造惡,不忍、也不願意講,這是厚道;不忍看主父(看自己的主人)被毒死,忠;然後裝作把酒給翻倒了,這是智慧,在那麼緊急之下,能有這樣的善巧出現;然後打她打得很嚴重,可能把她打死,她還是不願意彰人家的惡,這非常的貞烈(忠貞、貞烈),這些一般人都達不到;然後不敢嫁給他的主人居她女主人的位置,這個就是禮,她很恭敬。

  女主人犯這麼嚴重的錯,女主人的惡沒有在她的心中,她還是一樣把她當女主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有契入聖賢教誨的人,這句話再延伸,天下無不是之國君。你看那些暴君,忠臣在勸的時候都是痛哭流涕,沒有見他君王之過,一心只想君王好。我們現在想一想,領導有點不妥當了,我們可能就批評得很厲害,這個跟古人比起來還是有差距。再延伸開來,對自己的兄弟姐妹,有任何的過失都沒有放在心上,就怎麼幫助他、怎麼去愛護他而已。

  還有一點很可貴,她面對自己的主人就是當作君的態度,那嫁給他變什麼?變太太。她始終如一啊。古人這些態度很可貴,領導就是領導,怎麼變成丈夫了?所以不忘本。然後「敬而已矣」,這個恭敬不變,就是始終如一的精神,都在這些故事當中體現出來。

  我們回到經句上看,『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看到父王這些老臣都是他的長輩,都為了這個國家犧牲奉獻了一生,在他的心裡面非常非常佩服這些老臣,所以決定心裡面沒有把他們當臣子看,而且這些老臣智慧德行都高,把他們當老師看。大家從很多古籍去體會,湯王對伊尹,文王、武王對姜太公,您從他那個對話,確實是恭恭敬敬把他們當老師看。所以只要把大臣當老師看,就是這個朝代要興盛的徵兆出現;假如把賢臣的話不當一回事,這個國家就要滅亡了。「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他已經悖逆了君臣之禮了。

  接著,『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謂大順也』,面對德行非常高尚的大臣,其實還是把他當作老師一樣尊敬,所以「臣而不名」。這個是順應(「大順」是順應)倫常大道。

  在《了凡四訓》當中有一段話很重要,人的善根都是從孝敬流露出來的,所以《了凡四訓》強調十個行善的綱領,其中有一點叫「敬重尊長」,恭敬心從哪裡入手呢?「家之父兄」,家庭裡面兄、姐、父母、爺爺奶奶、長輩;「國之君長」,你在團體當中,領導、學長這些比我們年長資歷比我們深的人;「舉凡年高」,年齡長;「位高」,位置比我們高;「德高」,德行比我們高;「識高」,見識比我們廣博;「皆當加意奉事」,都要很用心恭敬對待,長養自己的恭敬心。

  在《群書360》第二冊有提到,曾子說,古聖先王用來治理天下的重要方略有五個,這是在兩百一十七句,第二冊兩百一十七句,一百五十八頁。有學長已經準備好第二冊了,抱歉,剛好有用到,沒有先請大家拿過來。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

  這個都是治天下最重要的綱常。

  【貴貴。】

  第一個『貴』就是尊重,尊重顯貴之人,他有地位,他帶領大眾;我們不尊重他,所有的人民不就輕視他,他怎麼帶領人民?所以在佛家非常重要的根本大戒,其中有講到四重戒,「不謗國主」,不能毀謗國家領導人,不能毀謗一個團體的領導人,叫「貴貴」,他才能帶領全國人民。

  【貴德。】

  尊重有德行的人,那全國人民都效法有德的人,尊重有德的人,這道德就復興起來了。我們看很多開國帝王都非常尊重高尚道德的人,比方東漢漢光武帝,他尊重嚴光,還把他帶到宮裡面跟他一起睡,非常尊重他。范公就有寫到《嚴先生祠堂記》,「先生之德山高水長」,這是東漢時期的人,范公在宋朝還非常推崇嚴光的道德,那也是漢光武帝做得好,不然怎麼會有這個故事流傳呢?這是「貴德」。

  一個領導者,比方國家元首,他在一些場合剛好跟他的老師一起出現,特別尊崇他的老師。比方說他在主席台,他就給他老師留個位子,來跟不來都給他留個位子,這個就「貴德」了。那全國人民一看,哪有對老師不恭敬的?所以一個領導者一舉一動都能帶動風氣。

  我們看到現在我們中國習主席的「光盤運動」,不只影響中國,還影響全球華人。我們上一次去參加一個課程,每個人都掛了一個牌子—光盤行動,不浪費、全部要吃光光。而且光盤行動好像是四菜一湯,是吧?我們小的時候是「梅花餐」五菜一湯,這個都是很好的節儉之風。你從小有這個態度,擺太多菜你會心疼,覺得太浪費,所以習主席提出來我們是滿心歡喜、響應。

  因為有時候到一些地方去,三十幾道菜,那個從頭吃到尾,很難受。他一直端出來,都覺得根本就吃不下了,一直端,太熱情了。也是感覺對方很熱情,但很捨不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然後心裡想,吃這一餐飯跟皇帝吃一餐的福報差不多,自己已經沒什麼福報了,還折這麼大的福,所以怎麼吃都吃不胖,就是很多福報都漏掉了。宋朝的蘇大學士他很有原則,你請他吃飯,超過幾道菜他就不去了,他就不吃了,他也是帶動一個風氣。

  【貴老。】

  尊重老人,這就是表「不忘本」。沒有老人哪有我們?沒有爺爺奶奶哪有父母、哪有孫子呢?老人的心血才讓現在的社會有發展,所以人都在這些國家最重要的風氣當中被提醒。現在夏、商、周的這些道統、這些治國方略沒有被重視,多少國家都是瞧不起老人,老人活著都覺得很壓抑。年輕人看到他們都覺得老了、沒用了、不能做事了,小孩都不知道現在社會發展全部是他們流血流汗的,那麻煩了。這一代年輕人瞧不起老人,再下一代更慘,連老人沒命了、餓死了都不管。所以如是因、如是果要慎之又慎。

  我們有一個學長,談到他的爺爺被朋友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晚輩照顧他很多年,把他送終送得很好,不簡單。沒有血緣關係照顧老人,老人有時候晚年生病,行動不便,不是子女勝過子女的尊重愛護,結果現在他們也老了,特別健康,自己的兒女特別孝順。大家想一想,兒女從小看,連不是爺爺奶奶的老人都這麼愛護,那孩子從小不就效法、學習到了嗎?所以人生哪有吃虧的事情?人欠你,天會還你。如是因,如是果,所以「貴老」重要。

  【敬長。】

  尊重長者,這些都是我們剛剛談的不忘本,這些都是「大順」,都是恆順倫常大道,敬長。最後一個:

  【慈幼。】

  幼有所長,慈愛孩童,為什麼?孩子是整個國家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沒有好的下一代,那人類就要滅絕了,就對不起祖先了。

  所以為什麼結婚這個婚禮這麼隆重?因為他是要承先啟後。為人父母這一生最大的功德,就是把自己的兒女教育好,成為國家的棟梁,這個對家族、對國家最大的貢獻。你當了大官,孩子沒教好,功不抵過,因為流弊太大。你展現的是什麼?為了功名忘了對孩子的情義、道義,那怎麼會沒有流弊呢?在西方幾千年歷史,他是政教合一,政治受到宗教教育的影響非常深,整個西方宗教強調,任何的成就都彌補不了家庭的破碎,因為已經沒有辦法給社會好的帶動了。

  所以這「慈幼」也是提醒我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為人領導者,對於家庭、對於道統、對於民族、對於團體重要的責任就是要培養出下一代來,培養出接班人,不然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成就最後等於零,因為沒有人接續就斷了。

  在《韓非子》一書當中有提到,文王他在討伐崇國,以前的討伐一定是這個國家已經悖逆、違反倫常大道,這叫正義之師,他是去平亂的。在我們歷代當中,像韓國出現殺了自己的國君這些誖亂,我們中國派兵幫他們國家安定,馬上又把軍隊撤回來,這叫正義之師,不然亂下去,民不聊生。為什麼鄭和六百年之後那麼多人感他的恩?當時候馬六甲王國被泰國侵略,眼看就要滅國了,鄭和出來主持正義,把他的國家救回來了,後來馬六甲國王常常都到中國去朝覲中國的天子。

  文王去伐崇,結果他的襪子鬆掉了,要重綁。他是走到黃鳳墟這個地方,然後他就蹲下來自己在綁,旁邊很多臣子,姜太公看了怪怪的,「君王啊,你怎麼自己綁呢?」周文王就說了,「一個國君對待上等的人,把他當老師一樣尊重;對待中等的人,把他當好朋友一樣尊重;對待下等的人,才吩咐他一些事情去做。現在所有的臣子都是我的先王的臣子,所以沒有一個人可以使喚,我當然要自己綁。」我們這些聖王他做出來了「先王之臣,臣而不名」,不只不稱呼他是臣子,連事情(這些綁鞋帶)不敢使喚他們做的,恭敬他們,「盛德之士,臣而不名」。

  另外有一個說法是說晉文公跟楚國交戰,走到黃鳳陵結果也是襪子鬆了,自己去綁。因為這些故事傳了幾千年,可能有版本不同,但是義理是一樣的,義理沒有傳錯,都把它記錄下來了。也有可能都沒錯,為什麼?他們都有這種心境,鐵定都會遇到這些情況。剛好他在綁的時候,他左右的人就說了,「怎麼不請臣子綁,自己綁?」晉文公說:「對待上等的人,他是敬畏的心;對待中等的人,他是愛護的心;對待下等的人,才能夠吩咐他們去做事情。我雖然不是很賢德,雖不孝,但這些人都是先君的臣子,我怎麼可以吩咐他們做這樣的事情呢?」

  好,這是古人給我們的風範。我們接著來看兩百六十一句,我們一起先把它念一下: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我們剛剛講到,出了社會,君臣關係是重頭戲。一個人上班的時間,可能比在家庭的時間還要多,人要修鍊自己、要積功累德,離不開君臣關係。假如君臣之禮都不明白,很可能因為自己的不明白,反而會犯很多的錯。所以為什麼人要學經教?「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我們今天開始學到的經句,明理以後就不能再犯這樣的錯了。再犯叫什麼?明知故犯,那比前面的罪過更大。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我已經明理了,此義理在生之身也,就從我明白的義理開始做,不然就是把經典當知識學,背背而已了;不然就是糟蹋經教,糟蹋古人的苦心了。

  所以誰有福報?學了真幹的人有福報,學了不幹折福。糟蹋聖教怎麼會不折福?而且學了還明知故犯,還不承認,那就變「倘掩飾,增一辜」。所以學聖教的人要有一個覺悟,什麼覺悟呢?沒有後路可以走。對啊,學了以後不幹,「倘掩飾,增一辜」,明知故犯。所以恭喜大家,你們跟我一樣幸運,因為沒有後路走,鐵定要往前走,就不會因循苟且,「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所以每句要當難遭難遇想,太難得的經句了,這每一句是從一萬四千多部書當中,八萬九千多句裡面選出來的精華。你要深入《群書治要》的人,每一天感謝編輯《群書治要》的眾聖賢,感他們的恩。最近有一位副校長,他常常聽師長說,退休的校長、老師,發心來深入《群書治要》,十年深入。假如退休的時候六十歲,好好深入十年七十歲,一個七十歲的人出來講經,不得了啊,所有的年輕人全部被震撼了。

  以前人家一說六十歲好像就很老,有沒有發覺現在,你看我們執行長跟我們康顧問,都是六十歲左右的人,你們覺得他老嗎?都覺得他們好像熱情十足,每天從早忙到晚,精神奕奕。其實最重要的是什麼?有志向,每一天都覺得有方向、有目標,非常有朝氣。人為什麼會變老?沒有目標。每一天又說:「啊,我老了;啊,我病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愈想就愈老。

  今天早上跟康顧問在談話的時候,我們說你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快六十歲的人,他非常客氣,他說:「我都跟年輕人在一起。」我想幼兒園老師最不容易老,每天接觸小朋友,講出來的都是赤子之心的言語,所以他們不容易老。每天讀經的人不會老,為什麼?經典就是教我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要恢復自己的率真、真心,怎麼會老?所以真正用心學經教的人返璞歸真。你看許哲女士,不少學長見過,她一百多歲,笑起來很可愛;像我們師長,很多人把師長的法像框起來,每天感恩、每天禮敬。我看到很多都是師長笑的跟嬰孩一樣燦爛的那個照片,其實這樣的照片也是提醒自己,不要學成老學究了,要愈學愈天真、愈有活力才對。

  我們在求學的過程,其實對君臣之禮學習得比較少,這一句就非常重要。孔子強調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不擔任這個職位就不去參與、不去計畫這個職位範圍內的事情。每個經句一定跟「明明德」、跟「親民」相應,就是跟自行化他相應,自利利人。這句從自身來看,為什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的另外一句有說明到,「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第一,做事情一定要專注才能成就,他的心才定。他都去關心、看著別人的事情,去給人家意見,要去耕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田。

  上一次我們跟大家交流到做事很重要的一個態度:專注。「事無巨細,不專則不精;業無大小,不熟則不巧」。你不專精怎麼熟能生巧呢?我們現在實實在在講,要把一個職位扮演好,應具備的德行、經驗、能力,都不是一日、兩日之功能夠達到的。我們現在很冷靜的評估自己,我現在在這個因緣,我的本分有哪些?一列出來,不知道要下多少功夫,可能都覺得時間不夠用。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能力,尚且時間不夠,我們還分心去管別人的事情,鐵定自己的事做不好。

  而且我們要了解,我們在團體裡有本分,我們在家庭裡也有本分,演什麼要像什麼。在家為人子,學聖教為聖賢學生的本分;在單位為人臣的本分,都要定下心。我們現在有一個傾向,俗語說的「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就是別人的事我們比他急,最後都忽略了自己,緊接著自己會很難受,為什麼?你也是出於熱心,提醒他管他的事,最後他受不了了,回你一句話:「你自己都做不好,管管你自己啦,還管我?」哇,三條線(眉頭緊皺),臉黑了。你這個時候不要心情不好,馬上靜下心來,「也對。」那今天開悟了。

  什麼叫開悟?發現自己的不足、問題,開悟了。所以有時候別人回的那句話,可能是自己冷靜下來的一個機會點。你說:「可是他真的有不對呢!」你只要做對了,正己化人;做不對了,信任都不夠,怎麼還能諫言呢?那個是什麼?隨自己的性格在做事,不是理智,太隨性了。人有沒有契入聖教,看他在因緣當中應對進退的分寸,就可以看出他的實學有多少。有五分的緣,話不講八分,點到為止,不然他就是太隨著自己本來的習慣辦事,哪有提升呢?

  所以孔子講,「君子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信任關係都還沒有建立,「我跟你講,你到共學班來就是想成就的人,你生活裡面種種哪些問題不對,來來來,我一條一條跟你講,我今天非給你講清楚不可。」然後對方的臉從這樣(高興的表情)到這樣(不高興),你還是講得很痛快。結果隔天對方看到你,看都不看你。你就要知道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這段話很精彩。你很愛護他,他不跟你親愛,反思自己的仁德不足,可能你的方式他不接受,不夠設身處地,「愛人不親反其仁」。有些人會有這個煩惱,「奇怪,我天天給他打電話,你一個月才給他打電話,為什麼他跟你比較好,跟我比較不好?」還吃醋,這個是在相上看事情。人家一個月打一通,他跟他交心;我們雖然每天打,太形式化,而且帶著目的,對方有壓力。不能看相上的東西,還是「反其仁」。

  你帶領的下屬,「治人不治」,他不服膺你的領導,「反其智」,我的智慧不足。「禮人不答」,你很恭敬給他鞠躬,他不怎麼甩我們,是不是我內在的真誠、恭敬還不夠,人家體會不到,覺得你都是做表面,那還是反省自己。

  不能隨性,要建立信任,縱使是做好事,進退的分寸也要懂得,這是從自身反省,要專注,不要隨性。專注當中還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在哪裡,敦倫盡分,和睦倫常、團體,然後還要很清楚自己的本分。所以要述職,把自己當下這個工作的職責寫清楚,為人子、為人學生、為人下屬的職責在哪裡。不隨性的話,就要懂得跟所有的同仁一起共事,平行的同仁,不侵權,你不要去管人家管的事;對上不要越權,你去搶你領導的事情,那越權;對下不要攬權,該是你底下的事情,你全部都攬在身上,那底下的人就很難受,他不被信任,你做的那些事都不符合倫常,他會胡思亂想、會誤解,這人心就離散了。

  所以下一句就談到這個重點了,你攬權,底下的事都管,麻煩了。管到什麼程度?你是一個部門最高領導,你管到這個桌子要放在哪裡、椅子要放在哪裡,你全管,那所有的人都等著來看,「領導還沒來,先不要搬椅子。」這就牽扯到一個領導者對自己本分的認知問題。領導,顧名思義,引領啊,他是抓大方向的,他的方向性要很清楚,他要很果決。人在思惟、決斷一些大方向,他的心要靜下來。他管的雜事很多,靜得了嗎?那就麻煩了,他只要管的事一多,他的本分事,鐵定很難做得好了。

  說到這裡我就有點流冷汗了,所以看到這些句子,自己之前這些進退、分寸不當,做錯不少事情,我們處在高位,做錯事影響都很大。十年前到海口去的時候,還時時提醒自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隨著這個歲月走過來,要「但求無過」也不容易。不明理,明了理以後還要高度警覺,戰戰兢兢,不隨性做事。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整個調伏自己習性、慣性的定力不夠,還是照原來的習慣做事情。一開始「始而勉強」,得不斷的提醒自己,甚至於最常犯的要貼在日光燈前面、貼在每一天刷牙的鏡子旁邊,所以為什麼商湯要在臉盆裡面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刻提醒,不然很容易忘掉了。不斷提醒,慢慢慢慢,不勉強了,「終則泰然」,就變成習慣了,一開始必須時時保持高度警覺。

  比方我們說不要現場答應事情,因為可能這個事情還要牽扯到其他部門,我得充分去了解,不過自己性格就比較容易激動,一講,很高興,「沒問題」;結果一回來,把這個事情跟幾個部門主管一講,人家臉都黑了,我們的領導痛痛快快答應,人家做得流血流汗。所以講話的分寸很重要,「你這個建議很好,我先回去好好了解一下情況,我們再談」,「事緩則圓」。

  上一次跟大家談對事情處理的心態、這些分寸很重要的,比方說很多事情你還不夠了解、你心裡還有疑惑,你可不能礙於面子去拍板,這都是不妥當。礙於面子是人情,拍板是公家的事,不以私廢公,這個待會都有提到,在「賞罰」、在「法律」都有提到。

  剛剛我們提到一個為君者也要演出敦倫盡分,他要對他的職權很清楚。職權是什麼?決策要做對,方向要做對。一個國家幹部決策錯誤所造成的損失,很可能勝過貪污的損失。因為他決策錯誤要重來,那不得了,而且決策錯誤再重來,人民的信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現在這個時代,人與人的信任已經很難建立了,假如還常常因為我們做得不妥當,那鐵定信心沒有辦法增長,團體是很脆弱的。「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信從哪裡?從我們做事讓人家覺得穩重、信任啊。

  再來,重要的本分,用對人,「人存政舉」,所以用人是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再來,培養人才、發掘人才。以前當官的人考績第一條是什麼?你舉了多少孝廉?孝廉就有德行的基礎,以後一定可以培養成國家幹部。你幹了不少事情,都沒有舉孝廉,考績不合格,古人這些本分的輕重緩急都很清楚。你要培養人,得要下功夫,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帶身邊的人,怎麼可能培養得出人來?在大陸的說法叫「傳幫帶」,你得把你的經驗、智慧傳下去。傳了以後,有時候你只講,有聽沒有懂,「我都跟你講過了」,你還得先做給他看。先做,他專注看完,接著帶著他做,最後讓他自己做,循序漸進培養人才。你讓他自己做,你也要扶著他,在旁邊看著指導就好了,最後就可以讓他獨當一面,他有夠那個能力的時候就授權給他了。

  我們看兩百六十二句就剛好講到「為人君」這些應對的分寸,本分的拿捏很重要。這一段比較長,我們下一節課再跟大家一起來探討。

  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