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上節課談到厚道的人,以至於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厚道,那在處世當中,看人就要看後半段,都是相信人家可以愈來愈好。不只相信,假如有緣,要助他一臂之力,不要對人有成見、懷疑、否定。尤其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者,老師的一份信任是學生的動力,老師的一個否定可能讓學生消極、沮喪。孔子是我們的好榜樣,曾子曾經提到夫子的修養,「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看到他有改善、有善行的表現,以前所有種種都不放在心上,肯定他現在的表現。

  人,當他過去種種錯誤,他的親人、他的老師、他身邊的人都沒有去否定他、去指責他,反而他有些許的優點就肯定他,這樣能把人的良心給喚醒。「哎呀,我這麼一點好,我太太就肯定,就給我宣揚,我這些不好她隻字不提,我不能糟蹋了她的信任。」那種良知的動力就出來了。尤其在家庭裡面,叫「不言家醜」。家裡人不好,到處講,最後還傳回自己家人的耳朵,那這梁子就結得嚴重了。不好不講,好的都肯定,傳到家人的耳朵裡會感動。都是隱惡揚善,會把人的良心給喚醒。「浪子回頭金不換」,反而他的良知真的喚醒,他可以去帶動很多迷途中的人,因為他是被鼓勵、肯定,回過頭來,他也會給很多跟他有同樣走錯路的人信心。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當他真的回頭,他的生命可以產生非常大的價值跟力量。

  好,那請問,誰是浪子回頭?首先哪個浪子要先回頭?從我們自身開始。這個一回頭力量很大。比方,我們馬來西亞的學長,你假如以前是受英文教育,華文講得都不怎麼流暢,好事還是壞事?你只要一回頭都是好事。你說,「好,我要到漢學院,十年深入一部經,我以後要做漢學家。」大地都震動,咚咚咚咚咚,你這個願心非常勇猛。為什麼?你真正做到,那所有從小就讀華小跟獨中的人,會不會覺得很受刺激?連從小不在華小,都能學這麼好,「來呀,我們一起上」,你就帶動很多人的信心。

  有些人又說,我都已經六十五歲了,行嗎?行!六十五歲,六十五的好!因為六十五歲都出來了,年輕人敢不出來嗎?是不是?你們不相信?假如第一排坐著一個滿頭白髮的人在那裡聽課,後面的人都不敢打瞌睡,不好意思。六十五歲真的發願成為漢學家,最起碼延壽二、三十年,日子還很長,別擔心。因為承傳漢學,這攸關世界的安定跟和平,這麼大的願力,老天爺一定會給你延很長的壽命。這個理上我們可以了解。就像孔子,他自我期許是傳承道統,在危難當中夫子毫不畏懼,他覺得他是有使命,不可能就這麼死去的。

  好像跟大家有分享到,我們一個專門做水處理的董事長,他精通《易經》。當時候要到馬來西亞來,他一卜卦,好像這個事情不能成。他就發了一個願,說:「縱使我這個事業不成,我也要把我們中國水處理最高的技術帶到馬來西亞來,利益這個國家。」結果他來以後事業很順利。這一念利益一國人民的心,就轉了這個緣分。我遇到這位董事長,我也跟他說,你一定要出來弘揚《群書治要》,專攻《易經》,他回去也很用功。好,我們互相期許,每個人一發願,都是最完美的安排,叫perfect(完美)。所以這個浪子應該是指我們自己,我們忽略了這一生應該最重要的使命,是承傳中華文化,「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當然,人還沒有聞聖教以前,難免不明理,會做錯事情。所以聖賢人教誨我們,要「容人之過」,而且別人的過失我們要很留有餘地的,甚至幫人家掩飾,不要去張揚人家的錯誤。在與人相處當中,也要注意這一點。比方,今天所面對的人,我們並不熟悉他們的過去,很可能我們在談話的時候,「啊,現在的政治人物都貪污。」結果他是當官的。「哎呀,現在的人,年輕,年少輕狂,什麼墮胎呀什麼的。」哇,剛好講到他也有這個情況,那可能對方的心裡又會覺得,他是不是知道我什麼?他是不是對我有成見?無形當中會造成誤會。所以面對你不熟悉的人談話,言語少,然後呢?人家有問,你再跟他交流,這就不會造成這樣的誤會。因為人家問,你答,那是順著在談論這些義理,對方就不會敏感。以後彼此有信任了,他舉一些具體的東西,他肯跟你探討,那就沒有這個問題。

  所以在處世,應對進退也要懂得觀察緣分,不熟悉的人還是以靜制動來應對,來得比較妥當。甚至你要敏感,比方,今天來的是什麼背景的,你假如知道,你就不要談人家忌諱的東西;或者已經看到了對方身體先天有殘缺,那你就要格外的恭敬、小心,不要談到他敏感的地方;或者你已經看到他衣著,可能家裡不是很富有,就不要去談那些富貴的話題;或者你已經知道,他考試沒考上,你就不要去談,「想當年,哎呀,我考試是太容易了。」那個人桌子一拍就走了。所以,這厚道就在這些時時體恤人心、人情事理,表現出厚道來。

  當然,這厚道的地方實在舉不勝舉,我們就舉到第四個點,這A、B、C、D。在哪裡表現呢?在送禮、在包紅包,婚喪喜慶的這個進退當中看到厚道。像我們回想小的時候,父親都有一本記錄禮金的往來。上次女兒出嫁的時候他包了兩千,現在他女兒要嫁了,兩千二。就是不肯佔人家一點便宜,還要加一點。

  這個我們幾千年的祖先,像當皇帝的人都是這樣,非常慷慨。外國的友邦給我們禮物,我們皇上一定是加倍再還給他。所以有沒有發現各國的人都很喜歡到中國來?因為我們很慷慨、很大方。您看鄭和下西洋,帶去的都是中國最好的文化跟謀生的能力,都無私的奉獻給他們,而且不佔人家的一寸土地。假如沒有這樣文化涵養,都是去佔人家的土地,去掠奪人家的人力跟財物,這個是很不厚道的。因為老祖先厚道,鄭和下西洋六百年之後還有多少人在紀念他。所以,人心即天心!幾百年之後人還懷念,那做出來的就跟上天的「好生之德」是相應的。我們中國習主席這次來大馬訪問,有到馬六甲。馬六甲就是鄭和下西洋當時很重要的一個據點,當地還有很多三保廟(鄭和廟),就紀念他的德風的。

  了凡先生他的姑父是個非常厚道的人,我們剛剛所提的這些設身處地、不計較,在他們處事當中都流露出來。比方有一次,他帶著僕人去赴宴,結果僕人的定力不夠,喝醉了,最後是他主人划船把僕人給拉回來的。拉回來以後,聯絡了他們的妻子、家人,趕緊把他們扶回去休息。結果隔天早上,他的姑父沈心松先生,那一天就睡得很晚。他的太太就非常不理解,就過來:「嫁給你這麼久,從來沒看過你晚起,還睡這麼晚,趕快起來了。」他說:「那些僕人還沒有起來,我就不起來。因為我假如先起來,一定會遇到他,他一想到昨天那個場景,他會抬不起頭,覺得難為情。我先等他們都出去工作了,我再起來。」體恤人家會難受,自己再多躺一下,等他們都出去了再起來,厚道到這麼細微之處。

  僕人有時候不小心,看到桌上一碗白色的東西,以為是水就把它潑掉,結果是釀出來的酒。哇,一百粒米可能才釀出一滴酒,那很浪費。不只沒有發脾氣,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既往不咎,但是提醒他以後要小心,百粒米才釀一滴酒,要判斷清楚,下次不要再這樣就好。或者小孩不懂事,僕人的小孩把菜翻了,盤子也破了,當下僕人就要教訓這個孩子。他夫人馬上阻止,「哎呀,那孩子又不是故意的,好好提醒他,以後走路小心就好。」

  剛好有一次,沈老先生生病了。他是員外,都有田地租給農民,但農民念他的情感,還特地坐船來看他。他的夫人了解到了,就非常感激這個農夫,這麼念這一份情,然後就在這個農民來了之後,就煮了豐盛的餐點供養他,熱情好客,然後還把他坐船的錢給了他。因為這個農民來還拿了禮物,就衡量了那個禮物,又加倍加厚的還禮給他。所以在送禮當中看出人的厚道。

  好,這個厚道的部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厚道的地方其實還很多,我們舉一反三,處事時時念念為人想,我想這個厚道,可能最後表現在一舉手、一投足當中。

  接著我們再來一起探討自我教育重要性的第四個重點,我們具體怎麼來自我教育、怎麼來自我要求呢?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下手。「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敦睦五倫關係,然後在這個關係當中時時想著,我還有哪個本分要盡力的?只問自己有沒有盡力,絕不要求別人有沒有做到。就像大舜能感動他的弟弟,是他只問自己有沒有盡到兄長的本分,他並沒有去要求、指責他的弟弟,這樣才能感動對方。因為假如有要求跟指責,就不能「閑邪存誠」,去指責、要求,這個念頭就愈來愈偏、愈來愈邪,就不可能用真誠心去感動對方。而且一指責,「各相責,天翻地覆」,事情會愈來愈複雜。

  在古代有一個讀書人叫繆彤,他們有五個兄弟姐妹,那這麼多兄弟姐妹合在一家生活,他是大哥。後來弟弟們都娶妻了,就發生了這些弟婦們都在討論要分家。那他是大哥,顯然,他很多的弟弟讀書、成長,甚至於娶妻,我想都離不開他這個大哥的鼎力愛護、相助。人有時候遇到一些境界會被牽動、會忘了這些恩德,但他不是真忘。但是假如在別人忘了恩德的時候,馬上說,「五年前我是怎麼對待你的?十年前我是怎麼愛護你的?」人一聽會怎麼樣?他會慚愧。慚愧到最後難受,會變什麼?不歡喜,埋怨。「有什麼了不起,我又沒有逼你,你自己願意的。」所以你硬要別人感你的德,會副作用。因為實在講,我們當時候盡這份情義、道義,難道是為了對方回報嗎?假如我們這個念頭很強,那我們用的也不是真心。真心,不求回報的才是真正的真情真義。

  所以人付出,不能要求別人回報,而且也不能流露好像你比較高,你比較有德,人家比較低,在接受你的恩惠,這樣也不好,那就壓到別人了。你兄弟姐妹之間,他也要自尊,他的家庭情況、福報跟你不一樣。假如你說,「弟,你拿去,我錢比較多,幫助你。」他可能不是很歡喜,「算了算了,我自己憑自己能力就好。」但是確實是很吃緊,這個時候你又不要讓他傷了自尊,你就有善巧方便。

  所以人的智慧從哪裡來?就念念為他想,始終不忘這一顆心,方法就出來了。「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人真心不變,那一顆愛心會生出智慧來。往往為什麼我們一心為對方好,還是想不出好方法?是那個心沒有保持,慢慢想著有點不耐煩,慢慢想著:我已經做很多了,他怎麼這麼不受教。這些念頭一起來,方法就沒有了。有耐心才有真心啊,始終如一去為他設想,一定可以想出好的方法出來。看到兄弟姐妹困難,又怕傷了他的自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那你就是很善巧。剛好孩子考上大學,「哎呀,姪兒,真爭氣,太好了!來,叔叔給你包紅包。」包大一點嘛。或者家裡有什麼事情值得慶祝的,你就善巧的表達一個恭喜,那不就有支援給他。這個都是善巧。

  剛剛我們講到繆彤,兄弟跟弟媳吵著分家,當下那一念,就表現出繆彤的修養,弟弟都是他拉拔大的,他心上都沒有。所以真正孝悌做到位的人,他對父母的付出跟對兄弟的付出,心上痕跡都不露,他心上只有做得不夠。至孝之人,你一稱讚他,他誠惶誠恐,「啊,沒有沒有,我還做得很差,還有哪裡不足。」因為他根本沒有覺得這是值得讚歎的,他覺得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怎麼還用讚歎呢?那當下,繆彤並沒有去指責他的弟弟,關起門來,「哎呀,我是讀聖賢書的人,學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居然連兄弟都不能團結。」他就很慚愧,他就自己打自己,在房子裡懺悔。那可能這一念反求諸己,這個真心也能感通,他的弟弟跟弟婦好像有慚愧,就去看看大哥的情況,又看到在自己打自己。趕緊阻止他的大哥,跪下來道歉,「啊,我們不分家了,我們有今天都是大哥的照顧。」就因為他的自我反省,就把這個家給重新又團結起來。

  讀書人在這一章、這一篇故事後面下了一處註解,這真的是人生的智慧,說到:「天地間,除自責自盡外,更無道理矣。」這個「更無道理矣」,不是說除了這句,其他都沒道理了,其實所有的道理都不離這一句道理。這一句道理就是「忠恕之道」。其實聖人所教都離不開忠恕之道,自責是忠,自盡是恕,就是人與人五倫關係當中發生的任何一個事情,只要我們的心擺對了,就能處理得好。所以「內聖外王」,自己內心都跟聖賢教誨相應,這個「王」就是一定可以是家裡的好榜樣,「王」就是表率,一定是團體的好榜樣,因為人家佩服我們的修養。就像繆彤遇到這件事情,他就自我反省,第一個態度就是自我反省,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所以心態一調整,心態是正報,他的家庭情況是依報,心境一轉,依報就隨著這個正報轉了。就像剛剛舉的舜王,舜王都是自己去以身作則,他的心是正心,就能轉動這個地方的風俗。這個依報就隨著他的以身作則、他這個父母官的存心轉動。

  「自盡」,就是不管情況如何,我還能盡什麼?我還能做什麼?還能做哪些補救?或者,這個「自盡」裡面還有,我是不是有哪些方法不妥當,需要再調整?都是一直往「是不是我的心態,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對?」這就是自盡,盡力去改善。「更無道理矣」,假如我們當下這一句教誨入心了,以後處理人事問題,我相信不會出什麼大問題。首先自我反省,我哪裡有不妥?因為人一反省,整個氣氛,大家會互相反省。我還能出什麼力?就帶動大家不分彼此盡力去完善、去補救。

  能自責自盡才是閑邪、才是存誠。那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要「敦倫盡分」,首先我們要能時時不離做人的三寶精神,來扮演好這個老師的角色,就是第一點,「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師長曾經有一個專題就談到如何做到「君、親、師」。事實上每一個人要扮演好自己家庭跟工作的角色,一定都要做到君、親、師,才能把它做好、做圓滿。因為師長會談到君、親、師,是聽到不少當父母的人說孩子不聽話;當老師的人說孩子不好教;當領導的人說員工不好帶。那師長就談到,可能我們在扮演這個「君、親、師」角色的時候,我們著眼只在「君」,但「親」、「師」忽略了;著眼在「親」,但是「君」跟「師」忽略了。比方我們在學校教書,著眼「師」,但是有沒有「君」,以身作則?

  舉個例子,我們初中規定學生不可以染頭髮,結果抓、抓,抓了好長一段時間,效果不彰。所有的老師都覺得很疲累,怎麼這麼沒有效果呢?突然,有一個人靜下來一看,「我們的老師染頭髮的好多。」老師染,叫學生不染,他怎麼服氣得了?所以當老師,他可能會執著在這個身分,「我是教人的」。但他忽略了「君」,要先以身作則,身教才有效果。

  再來,「親」,你跟孩子不親,他怎麼信任你呢?他不跟你對立、衝突就很難得了。你沒有建立信任關系,他對你的嚴格管教可能造成誤會。所以「君子信而後諫」,信任之後才勸諫,「不信則以為謗己也」,沒有信任關係,你就常常教誨他,他會覺得你對他有成見。

  諸位學長,我們回想自己成長過程,有沒有覺得老師對我有成見?或者發現好像很多同學都覺得老師對他有成見?你們好像都想不起來的表情,你們放下的功夫很好,「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大家要知道這一句話「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是不放在心上。但是只要談論到,一想起來就非常明白,當時候對在哪、錯在哪,了了分明。假如「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全部想不起來,叫健忘;你常常想,那叫放在心上、罣礙、放不下;平常都不想,一講就想起來,然後一想就是藉這個事情就供養大眾,「哎呀,我以前那個例子可荒唐了,可慚愧了」,娓娓道來。

  所以師長這麼一提醒,再延伸,不只當老師要注意到「君、親、師」;妳在家裡面,妳當太太也要「君、親、師」。「君」是什麼?以身作則;「親」,要愛護丈夫;「師」,妳要抓住每一個很好的機會點,以先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提醒他,機會教育,那也是「師」的角色。「妻賢夫禍少」,一個太太假如在提醒先生非常善巧,又帶點幽默,可能先生的一個劫難就跨過去了。

  比方說他抽煙抽得很厲害,那身體就受損很厲害。那妳就很善巧:「哎呀,我們的女兒長得這麼可愛,多麼希望她結婚典禮的時候,是你牽著她的手走上紅地毯,是由你把她的手交給她的丈夫,你決定不能缺席,要好好愛護你的身體。」點到為止,不講了。妳不要說:「煙不要抽了!」他就:「我偏不要。」人有時候還觀照不了自己的心態,特別會鬧牛脾氣,也明明知道人家講的對,就是不舒服,好像我現在就聽他的,我不高興。那這個你講話就要懂得分寸,點到為止,見好就收。所以給人家建議,別人不能接受,還是自己的柔軟跟智慧不夠,不能怪他。

  得不到他人的諒解,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就像《弟子規》那一段話特別精彩,「親有過,諫使更」,不要忘了我們的初心,是要讓他改、是為他好;要「怡吾色,柔吾聲」,態度;「諫不入,悅復諫」,「悅」是找他高興的時候,地點、時候都要找得對,「悅復諫」,「復」是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耐性;「號泣隨,撻無怨」,他不能理解,還罵我們一頓,關在房間哭一哭,自立自強再出來。為什麼?哭還是「我好傷心」,我執還沒放下,擦乾眼淚再出來奉獻。

  您看這一段話就讓我們反省,我們在做一件事、勸別人,是不是這些環節沒有注意到?那這個義理則放諸四海皆準,扮演哪個角色都可以「君、親、師」。甚至於你是一個社區的居民,可不可以做到「君、親、師」,帶動這社區的風氣?可以啊。而且人都想著我怎麼「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就不會去見人家的過了。因為一想,自己還有不到位的地方,趕緊做了,哪還有時間去看人家、去批評人?甚至於你批評他的地方,就回過頭來,「他亂扔垃圾,我還做得不好,我每天撿,一定感動他。」那這一念轉,就從迷惑、意氣用事轉到覺悟、轉到以身作則。

  我們在事相當中舉不勝舉,我們就談精神就好了。「作之君」,第一,以身作則的精神;第二,使命感,一個領導者一定是帶著團體去追求目標、追求有意義的人生,所以他必然要有使命感,就會讓人家感覺,跟著這個領導很有希望。你不要當領導的每天一談起話來,「唉,人生苦短。哎呀,人生沒啥意義。」那就完了。這樣的領導人,他的團隊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那積極向上,大家看道德模範評選,有一個女士叫許月華。她十二歲(她很早就喪父喪母),十二歲雙腳被火車壓斷,十八歲送到福利院去。結果她去了以後沒多久,她給負責人說:「我要出來照顧比我小的孩子。」那負責人嚇壞了,你雙腿都沒有了,人家不照顧你,怎麼可能是你照顧人家?但是她堅持。開始用板凳走路,都是實木的板凳,三十七年的時間,照顧了一百三十八個孤兒。我們想一想,假如那是我們的人生,我們還笑得出來嗎?結果她居然是非常樂觀,常常展現笑容。她帶出來的一百三十八個孩子,有不少孩子都是先天兔唇,或者有先天殘障的,但是我們看到她培養出來的那些孩子,跟她一樣的特質,很樂觀。這就是以身作則。

  她那個心地非常柔軟,她在談話當中談的一點,我們印象很深。她能設身處地到,這些孩子先天殘障,特別敏感,你一個動作可能就會傷到他的心。她有時候抱這些孩子,這些孩子會流口水,流得很厲害。這個口水只要沾到她的身上,她絕對不會用手去擦,她很怕這麼一擦,那孩子很難受。所以這個是厚道厚到一個動作都生怕去傷到對方。

  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聽到這個例子,佩服得五體投地,覺得她是我們的榜樣。她雖然是當媽的角色,但她那個樂觀,她是君,她又是師。我想她一百多個孩子回來找她,她一定會給他最好的引導。所以在訪問的時候,有一個女孩把她推出來,那個女孩也笑得很燦爛。人家問她,你從小在福利院,怎麼可以這麼樂觀面對人生?她說跟我「媽媽」學的。

  「君」當中還有一個特質,叫大公無私,這樣才能服眾,整個團體才服氣;你私心了,那可能團體就會人心不平了。不只帶團體一樣,當父母的人,生了三、五個孩子,也要以無私的心來對待孩子。

  再來,知人善任,這個也是「作之君」很重要的。在團體當中,用人用錯了,這個團體就要遭很大的災禍。比方,你要用去管理財務的人,一定特質就是廉潔正直;你要讓他去帶領一個部門,他的人格特質一定要是非常有度量,因為「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一個主管人員心量狹小,這個團體、這個部門壓力很大,是非會不少。那你任用他,本來是要他來帶領一個部門,要安一個部門,最後反而問題愈來愈多。那也不是他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用人不當。他的才性是適合衝鋒陷陣、打前鋒,你把他用來當元帥,也不對。

  領導者用錯人,不能指責這個人,還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特長,是我們懂不懂得用。我們閩南話「歹歹馬也有一步踢」,你們沒聽過?「歹歹馬」就是很差的馬,它最起碼還會一招,牠也會踢。那你就去用牠剛好會的那個,牠也能夠付出嘛。「用人取其長」,用他的長處;「教人責其短」,你要提升他,你要明白他的問題、不足,然後很有耐心的去帶,手把手傳、幫、帶,把他帶起來。

  再來,很重要的一個為君者的修養,就是要納諫,要能接受別人的勸諫。唐太宗是很好的榜樣,人家批評他錯了,他沒有反駁,他還很有雅量,錯了他也接受,這樣大家就可以沒有壓力的去勸皇上。有時候皇上他畢竟是九五之尊,很有威嚴,假如底下臣子勸的時候,他又龍顏大怒,可能臣子也會有顧忌,他很多話就不敢完全表達,很可能貽誤重要的事情,老百姓會受害。念念為人民著想的皇帝,他一定很有度量,接受批評跟不同的意見。

  當然在五倫關係,也都需要盡這一份責任,就是勸諫,然後也要有修養,納諫。勸諫的人心平氣和,不是藉題發揮,甚至不是去揚他的惡,所以「規過於私室,揚善於公堂」,不能在別人面前去批評他,這樣就不厚道。勸諫的人心平氣和,接受的人歡歡喜喜、感謝對方,這個家庭跟團體就可以坦誠相待,沒有話不能直率的互相溝通。但是假如彼此沒有這樣的態度、修養,到最後都不能直心的互相溝通,那就變成表面上都不講,私底下就講,就給人家看笑話。你私底下講,傳給外人聽,人家覺得這個團體不團結、互相批評,那不是這個家跟這個團體給人家看笑話了?所以「不言家醜」也是很重要的人生態度。因為自己的家、自己的團體,自己有責任,怎麼還批評?改善都來不及了,還出去講給別人聽,那我們不是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敦倫盡分」。那我們都不懂敦倫盡分,還有資格去批評別人?尤其還批評自己的人。

  接著「親」的角色,要盡到照顧、養育。你說我當老師還要養育學生?有,像我那時候帶六年級,他們常常會肚子餓,我就要準備有機的餅乾給他們吃,人在長身體的時候很容易餓的。你說:「我是領導啊。」領導也要,畢竟他到團隊來,一天可能有八、九個小時在跟我們相處,他生活種種,飲食,甚至保暖種種,你要很自然的去關心,也是養育啊。比方她吃冰的時候,你要勸她,吃冰對身體的損害很大,你就不要只跟她講:「不要吃冰了。」現在成年人很好面子,你直接跟他講,他不歡喜。你說,「從前從前,我有一個好朋友從小喜歡吃冰,最後這個女性朋友,她長了一些瘤,很不好。」你又沒有直接講她。然後她每一次想要去買冰棒,就想到會長瘤,就不吃了。我跟大家講,不是嚇大家的,沒有僥倖的啦。為什麼這麼多婦女病?都是吃出來的,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這個「親」第二個特性,高度的信任。哪有父母不相信他的孩子的?孩子成長,尤其在學走路的時候,他不知道跌了多少次。有沒有哪一個當父母的人,孩子跌了一百次,說:「啊,我買個輪椅給他坐吧,我看他不行了。」不會的。對他那個信任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的,所以那個信任的眼神就傳遞給那個孩子,「孩子你一定可以的!」就是這種鼓勵,一下子把孩子的潛能就激發出來。尤其踏穩第一步,「哇」,家裡人跳起來,「太棒了!」高度的信任。

  我想當父母的人,那一份高度的信任,在孩子學走路時候的那個狀態,再拿到現在青少年的身上,我想也能把他勸回頭。現在因為我們已經當父母的人,沒有像孩子一、兩歲那時候我們對他那種高度的信任,可能孩子很多的不好都放在心上,一看到,脾氣就來了。不行,這樣轉不了孩子的心,你還是要用這個高度的真心去轉。

  那當然,父母也好,領導也好,老師也好,他在護念我們的成長,大家要了解,護念跟信任是不衝突的。你不要老師提醒你哪裡不好,你說:「老師不信任我。」那這個理解就有待商榷了。因為我們還不是聖人,很需要提醒。所以那個信任是建立在什麼?相信我們「聖與賢,可馴致」。但是假如我們有哪些不足,他們都看不清楚,他怎麼護念我?他怎麼指導我們?他怎麼提醒我們?

  所以「慈母多敗子」啊!她那個慈已經變成什麼?全是情感、溺愛了,她就護念不了她的孩子了。而我們有時候太重自己的自尊,疑心太重,有時候別人提醒我們,馬上就心情很不好,「哎呀,他不信任我。」不要這樣。理要清楚,要用正確的道理調伏自己的情緒化,這樣反而可以感更多的貴人來護念我們的人生。假如人家好意提醒我們,我們又覺得不高興了,「人家不信任我」,人家下次就不敢再提醒我們。為什麼?人家又不願意得罪你,這個時代誰願意得罪人?除了父母,除了老師,很少人會很直接的常常這樣護念我們。但只要態度轉了,我想人生會有很多貴人出來,「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再來,不棄不捨,不放棄,哪有父母要放棄孩子的?所以不棄不捨。再來,不求回報,這個也是父母無私的愛的一個精神表現,不求回報。很多當領導的人,栽培了一個下屬,之後他有點不懂事,不念恩,離開了,我們也不要生氣。盡心盡力栽培他,是我們盡我們的本分,他縱使不在我的公司,學到的做人跟能力,他走到哪也是利益社會,我們心量大一點。但是他不對的地方,總有一天機緣成熟,他會反省、懺悔,他會更佩服這個領導的度量、修養,我們不就又教育他了嗎?假如他有不懂事的地方一出現,我們又在那討人情,又在那罵他,跟他的緣分就切斷了,這很可惜啊。那你縱使以前對他再怎麼好,因為已經有隔閡了,他那些反省反而出不來。所以老祖先提醒我們「絕交不出惡言」,公道自在人心,何必逞一時之氣呢?

  突然想到,厚道,一定要注意絕對不要講非常絕情的話,五倫關係裡都不能講絕情的話。比方,尤其這個時代,人很可憐,為什麼?他做人做事,他不知道標準在哪、準繩在哪,他也很迷惘。又沒有很好的家庭、學校,還有明師指點,人的思想觀念善惡夾雜,他也做不了主,還有一些習染會拖著他。現在去哪裡找,哪個學生、哪個孩子,父母一講、老師一講,全部聽?萬中難得有一二吧?可是他轉不過來,他現在不能接受,他得要跌一跤,可能他又會回來問你,那你得要有耐心等待。

  可是他一不聽話,「我跟你斷絕父子關係!」你不就把他的後路給斬斷嗎?所以當父母的講這種話,也是沒有智慧,也是情緒做主。你這種絕話一講,他真的想回頭的時候又想起你這句話,又不回頭,在外面出了大事怎麼辦?你到時候哭,哭都來不及了。你還是表達那一份對他的愛,他真正碰了一鼻子灰了,他還肯回家,你就有真正讓他再懂事、再提升的機緣。不只父子關係,五倫關係統統是這樣。尤其我們學傳統文化的領導、老師或者當父母的人,講這種話,那就對不起老祖先了,我們自己都做壞榜樣了。

  再來,「師」。這個「師」表現在承傳道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個道統,首先「百善孝為先」,一定要教孝道,然後掌握綱領,教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再來,很能夠掌握機會教育點,開人的智慧。像孔子,他帶著學生,看到流水,他就馬上機會教育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光就像這個河流,一去不復返,人要珍惜時光,「寸金難買寸光陰」。

  師者,要以培養國家、民族的棟梁為己任,要以改造人類的靈魂為責任,不然當老師折福。因為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假如我們教的內容,是讓人類的靈魂墮落,那罪業很重。外國聽說幼兒園就教競爭,這是斷人的慧命啊!我們老祖先是教禮讓、忍讓、謙讓,這個才是做人的態度。覺得西方的功利主義是對的,現在我們華人都引進來,誤了非常多孩子的人生。

  有一個父親去參加小孩的幼兒園畢業典禮,這幼兒園的老師為了要展現他教孩子的成果,在這麼多家長面前說,「諸位小朋友,什麼東西不能吃?」底下的小朋友說,「虧不能吃。」這個父親是開始學傳統文化,一聽嚇壞了,我要把孩子送去哪裡讀書?從小就不肯吃虧、跟人家會爭,還得了!那等讀到大學會變成什麼?會跟人爭、會跟人計較,更嚴重會害人。

  有一所名校的學生,嫉妒同學成績好,在水中下毒。你看那個競爭,再提升變鬥爭,鬥爭再提升變戰爭。現在整個功利的風氣不就讓整個世界多少地方在戰爭,到時候核子彈出來就完了。這個是死路,不能走啊,我們要走老祖宗教給我們的康莊大道。「天下為公」,要能「講信修睦」,哪來的爭?「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才對。終身讓路,決定沒有吃半點虧的,愈讓心量愈大,量大福大。

  接著我們來看「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在我們教育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思考:人臣的本分。在學校可能聽教務主任、聽校長的指導,我們也是臣;當老師的人在教學方面,孔子是我們的君,我們也是臣。不然我們在小學裡負責一個班,我們永遠是君,這樣會不會慢慢的氣焰比較高?會。會不會回到家裡,對先生講話像對小朋友講,「你給我站好,不要動。」那你就執著在這個君的角色,不會變換。你回到家看到父親,你還是兒子。有沒有小學老師,看到父親還是小學老師?有。那就在自己的這個身分當中修養、心性就墮落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個「住」就是執著了。當著董事長,那個董事長的官氣就什麼時候都放不下;當了老師,那個老師好為人師的態度什麼時候都放不下去,就把自己給毀掉了,道業就沒有辦法提升了。所以人在任何境界裡面不執著、不貪著,那要有高度的警覺性。我們有太多角色,都要隨時能懂得本分應該怎麼盡。

  而我們要深信因果,我們自己在學校當中,君臣關係非常融洽,我們教出來的學生,以後就懂君臣關係。假如我們當老師的人,動不動批評領導、批評國家幹部,我們的孩子以後到哪都是不懂君臣關係,這個老師的口業就造大了。因果會相續,我們做錯了,可能就毀了孩子的人生態度了。

  而在盡本分當中,有一句話,很多人聽了不舒服,那是不懂它真正的意義。「父可以不父,子不可以不子」,「君可以不君,臣不可以不臣」。一聽,不公平。那個不是在相上去較量公平,重點在哪裡?君他不君,他已經錯了,他不懂,那我們臣繼續不臣,那不是跟他一般見識嗎?那我們不是也墮落嗎?人要理智,在五倫關係當中,對方可以不明理,對方做錯了,我決定不做錯,這才是理智的人生態度。也由於我做對了,就能夠轉對方的不對。舜王的父母不對,可是他為人子,「我一定要做對。」最後不是也感動他的父母嗎?所以這兩句話是提醒我們,不要意氣用事,要正己化人。自己都做對了,自然感化對方、感化五倫關係。所以聽這句話沒有聽到義理,反而還在這裡誤會,這個就很可惜啦。所以依文解義,照自己意思去領會,聖賢人喊冤枉!

  當下屬要有四種主動,甚至於是當學生也要有四種主動。今天我們當老師,那是一個因緣的身分,不代表我們已經具備老師的德行跟學問,我們還在學。尤其我們站在學校的講台上,對於老祖宗的文化,我們這些年才在學,所以我們也要具備一個當學生的態度。其實當孩子、當學生、當下屬,精神是相通的。

  所以在本分當中,第一,四種主動。主動請教。「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那你到任何一個單位去,你要請教你的領導,你才能夠熟悉你要做的業務、你要做的本分。主動請教,有不懂的主動發問,請教就是發問。

  主動匯報。你學的情況怎麼樣?這個事情做的進度怎麼樣?你要匯報,領導者他才能安心,哦,交代你的事沒問題了。假如你不匯報,他就一直得要掛念這個事情。假如做祕書不懂得這些道理,那就變成君臣顛倒,祕書變董事長,董事長變祕書,變成董事長要一直去追他的事情。

  主動匯報,包含我們學習,領會的道理有沒有正確?有時候一領會,會偏掉。說,「我終於了解我們要從見別人的過到能夠包容,然後從這個包容又發現,這個包容還是分別心,還是有高下見,不應該起這樣的念頭。」我們就聽一個學長在這麼分享。我說你講錯了,包容怎麼是分別?怎麼是高下見?不是,就是有時候在領會道理的時候,他可能會不準、偏掉。但是他自己沒有發現,又沒有去匯報的時候,又沒有被提醒,他還講給別人聽,別人還很佩服,「哇,他講得很對。」那就不妥當了。是你包容的心裡面還有「我比較修養好,他修養不好」,那可能你有高下見,但是你不能說包容叫高下見、叫分別心,那不對的。

  就好像曾經我們有一個同仁,當時候我在北京跟大學生分享,那一天講完課回去,她就對著我們的同仁講,「蔡老師講課,就是上台之後,就把底下的人當作自己家的兄弟姐妹。」大家一聽,很有道理。我說,「不是上台把大家當兄弟姐妹,平常就……」她分享的,大家都:「哎喲,很對。」她講的也不是說錯,但是就是說要更提醒,你不是上台才提醒自己「兄弟姐妹、兄弟姐妹」,那到時候可能要笑都抽筋,不自然嘛。當然也要從不自然當中一直提醒自己變自然,可是要平常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心境。那她不講出來,我們也不知道她體會的情況。

  主動請示。這些都是《弟子規》教的,你看主動匯報,「出必告,反必面」。我們讀小學回到家:媽,今天學校哪些情況,學到什麼。媽媽很清楚你的學習跟人際關係,她也很好指導你。這個為人子的態度習慣了,到學校去,也會匯報老師我的學習情況,老師好指導我們;到單位去,事情做到什麼情況了,都匯報,這個就「出必告,反必面」。你一個事情處理完了,你要發個短信,「領導,這個事處理完了。」他就不用再罣礙這個事情。現在有這個習慣的人不多,你要為領導設想。為什麼?任何一件事情,有責任的人,他絕對不失信於人,你一發回來,他那個心不就安了嘛。

  請示,「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擅自做主,這個非常不妥當。在家裡,就要什麼事情要問過父母才做,不能擅自做主,那在學校、在單位也是一樣。而實在講,只要是主動匯報跟請示的人,最後會得到什麼結果?「這個事你做主就好了,這個權限授給你了,你以後不用跟我匯報了。」因為信任嘛,他成熟嘛。

  假如從小就不養成這個匯報跟請示,領導、老師、父母都提心吊膽,現在連肝都吊起來了,不只吊膽了,還要吊肝,什麼都緊張。因為什麼?我們做事沒有章法,沒有這些本分的概念,又不按牌理出牌,也不知道我們又有什麼新花樣出現了。所以當領導不怎麼放心我們,不是去要領導的信任,他那個不放心一定有原因的,假如我們做事都是這種態度,那一定贏得領導的信任。好,那我們反思一下,父母、老師、領導不夠信任我們,我們拿這四個對照對照,自己有沒有做到位。

  還有主動參與。「親所好,力為具」,主動參與在家庭裡面,只要父母鼓勵的事情,當大哥哥、大姐姐都去帶動,那父母覺得是最好的幫手。古代,不要說古代了,我們上一輩就懂,只要把大兒子、大女兒帶好,後面五、六個人統統跟著他學。那我們也有這個期許,我們在學校當中,國家的政策、學校的政策由我帶頭主動參與,帶動大家的風氣。這樣的存心有大福,因為這個是盡忠盡力的態度,「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忠孝是做人的大根大本。

  第二,人臣的本分也要常常能提醒自己,要務本。「勤儉為服務之本,禮節為治事之本,服從為負責之本」,在台灣我們學習的過程,都有學過「青年十二守則」。這十二條做人的根本,非常好的教誨。其中跟人臣有關係的,我們舉這三句,勤奮、節儉。一個人不節儉,給他辦事不放心,他會亂花錢。尤其我們在公家單位,「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不可以亂浪費公帑。而且勤,勤奮才能真正把事做好。

  人還要自我鍛鍊,當你事情很多的時候,剛好遇到了,大家有沒有經驗,突然什麼事一起來又推不掉?這個時候要hold on,要穩住,然後要磨鍊自己在事情很繁多的狀況要定得下心、不要急。這個在下一節課,我們談到「敦倫盡分」的第三個重點,為師者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怎麼對人,怎麼對事,怎麼對物。我們這些思想觀念都正確,孩子一生都受用。「急事宜緩辦」,事情很急的來,你要放慢腳步、要穩住,不然忙則多錯。那就鍛鍊自己,事情再怎麼多,心不要煩,然後更好的去安排時間。然後不只不煩,馬上想起一段話,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你這個心境一轉,接受就好。我們往往就是事情太多,不接受、發牢騷,時間又過去了。罵一罵,人家也不敢跟我們配合,自己造成障礙,心上的障礙跟人與人人際的障礙。

  那服從的人他才會主動請示、主動匯報,才安心讓他負責事情。比方說他不主動請示,他帶十萬大軍出去,什麼人的話都不聽,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還得了?同樣的,我們在學校一帶班,那一個班都是幾十個孩子,責任也很重,都要配合國家還有整個學校的這些政策來發揮。「服從為負責之本」。

  「禮節為治事之本」,人與人的應對分寸才不會失人和。做什麼事情都有節度、都有步驟,你一個典禮不都有步驟嗎?你包含吃頓飯也都有步驟。他就養成做事情都是循規蹈矩。包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個也是我們《群書治要》快要講到的一句。因為這個也是一個分寸、禮的節度。這事不歸你管,你去好管,人家就生煩惱了,明明這個事是我管的,怎麼你來做?這樣就沒有尊重到人家的職權,所以分工合作,大家職權都很清楚,就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包含這個禮節當中,「禮者,敬而已矣」,任何團體當中互相配合事情,都保持一個尊重的態度,知會一下對方。他感覺被尊重,他要配合起來很歡喜,這個就符合禮的精神,「禮者,敬而已矣」。

  好,那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我們下個禮拜再就最後一個「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來引導學生、領導下屬、引導自己的孩子。這節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