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二百二十七句: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上次我們講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道德是體,仁義是用,但是無論是體是用都很抽象,怎麼樣來實現?我們舉了仁義的例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怎麼樣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對父母的仁愛之心?我們上次舉了《禮記.內則篇》的一些具體的禮儀規定。我們看義,「義者宜也,尊賢為大」,這個義就是適宜的意思。什麼樣才算適宜?怎麼做才叫合宜?那就是要符合於禮的規定。

  對於治國而言,什麼事最重要?那就是尊敬賢人最重要。如何尊敬賢人,體現對賢人的道義?那也是必須通過禮來體現。譬如說我們古人有句話,叫「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很多人拿著這一句話批判古人,說古人講等級觀念。大夫,就是領導犯了罪可以不去處罰,而一般老百姓卻要依法懲辦,這體現了不平等。實際上,這是我們對傳統文化不理解所導致的誤解。

  在《孔子家語》中就記載,冉有去問孔老夫子,他說:「從前的君王制定法律,規定『刑不上大夫』,就是刑罰不施加於處在上層的大夫;『禮不下庶人』,禮儀不涉及在下層的百姓、平民。如果這樣的話,大夫犯了罪就能夠不施用刑罰,普通人辦事就可以不講究禮儀了嗎?」你看實際這句話古人早就有疑惑,而孔老夫子已經給予了很好的解答。孔子說:「不是這樣。大凡整治君子,要用禮義來引導他的心志,是為了用廉潔知恥的節操來勉勵他們。」所以為什麼講禮?其實就是要不僅僅懲罰人的行為,而是要引導人的心志,讓人有羞恥之心、廉恥之心,根本上不想去觸犯這個禮。

  所以古代的大夫,如果有犯貪污受賄罪而被罷免流放的,就叫「簠簋不飾」。你看他犯了貪污受賄的罪,要去被罷免流放,都不直接說他犯了這樣的罪,而給他很隱諱地稱「簠簋不飾」,這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維持他的羞恥之心。有犯淫亂、男女不別之罪的,就叫「帷薄不修」;有犯欺騙君主、不忠誠之罪的,就叫「臣節未著」;有犯軟弱無能、不勝任工作之罪的,就叫「下官不職」;有犯了冒犯國家綱紀之罪的,就叫「行事不請」。這五個方面,對大夫已經單獨確定有罪名了,但還是不忍心以斥責的語氣直呼其罪名,而且為他們避諱,就是為了使他對此感到羞愧和恥辱。

  所以大夫的罪行,如果是在五刑的範圍內,發出責罰的通知之後,就戴白色的帽子並繫上犛牛毛繩,用盤盛盥洗之水,並架上一把劍,前往宮廷自行請罪。大夫犯了罪之後,特別是他這個罪是在五罰之內的罪,他收到責罰的通知之後,他自己就去請罪了,國君不派執法人員前去捆綁捉拿他。這是為了給士大夫留面子,是一種尊敬賢人的體現。如果有重大罪行,他聽到命令就面向北方拜兩次,然後跪地自殺。

  你看士大夫他是很有羞恥之心的,他有犯到重大罪行的時候,他自己就感到慚愧、感到懺悔了,朝著君主的方位跪地拜兩次,就自己自裁了。國君不派人押送、斬殺他,並對他說:「您大夫是自取其罪,我對您已經有禮了。」因此刑罰不施加於處上層的大夫,但是大夫也不會逃避其應有的懲罰,這是教育才使得他們做到這樣的。所以這是禮義道德的教化,使這些當官的士大夫,大夫就是當到一定層次的高官,他們都有很強烈的羞恥之心,做錯事,事發敗露之後,國家要責罰他的時候,用不著去捆綁、捉拿、押解,他自己就知道慚愧自裁了,所以說「刑不上大夫」。

  為什麼「禮不下庶人」?就是說普通人,就是一般的平民,他們經常急促地做事,要忙這忙那的,忙於生計,而不能完滿地實行禮儀,所以就不責求他們完全按著禮儀行事,其實這是一種寬厚之心。

  所以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它實際上是因為古人對於這些士大夫有良好的禮義道德的教化,所以這些大夫都非常地有羞恥之心,不需要怎麼樣地去緝拿、去押解、捆綁,他自己就知道錯了,自己就責罰自己了。所以你看,道德仁義,不藉助禮在細微曲折之間體現出的等級秩序及具體的行為規範,就不能夠實現。

  下面一句,『教訓正俗,非禮不備』。這個「教」,「率之以身而使效之謂教」,意思就是說身教。「訓」,「諭之以言而使循之謂訓」,換句話就是言教。所以「教訓正俗」就是通過言傳身教來端正民俗,使邪曲不正的社會風氣導歸於正。那不以禮作為標準,就不免缺失簡略而無法周到完備。

  我們看古代的很多皇帝他都明白這一點,知道身教重於言教,所以都身體力行聖賢教誨,從自己自身做起來推行禮教。譬如說,在明仁宗還在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明成祖來到了南京,退朝之後就把事奉太子的東宮官楊士奇召來了,並且問:「你已經輔佐太子很長時間了,對他的為人也應該了解得很透徹,你看太子的為人到底怎麼樣?」楊士奇就回答說:「太子的仁孝恭敬之心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明成祖就說:「你有沒有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這一點?」楊士奇回答說:「太子每一年要去祭祀的時候,都是親自去檢查祭器,從不把這件事交給別人去做。譬如去年,要到祭祀的時候,結果太子突然得了痛風病,醫生告訴他必須要吃藥發汗休息才可以。但是太子卻說:『如果要吃藥發汗,我怎麼能夠去親自參加祭祀?』左右的人就勸他,您可以找一個人替您參加。結果太子就說:『皇帝把祭祀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我,我又委託給別人去做,這不是違背君上的命令嗎?』所以他仍然帶著病親自去參加祭祀。結果怎麼樣?祭祀參加完了,他自己出了一身汗,這個病也就不治而癒。再譬如,每一次他要給皇帝您進奉食物或者其他東西的時候,太子一定會把這些禮物親自檢查,檢查好之後,還要親手把這個封口封上,這樣才放心讓他們起程。」明成祖聽了之後就說:「這不過是為人子者應盡的本分而已。」楊士奇怎麼說?他說:「歷來的大聖大賢,都是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而已。」你看,這個禮的規定非常地詳細,只要你按著禮的規定盡心盡力地去做,把它做到了極致,你就是一個聖賢人。因為禮的規定,不是隨便規定的,都是符合天地之道、符合人情的、符合人性的,所以你按著禮去做久了,也就把自己的性德給引發出來了,那也就成聖成賢自然而然了。

  『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分爭曲直,辨訟是非,如果不以禮作準繩,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為什麼?因為沒有禮的標準,就會出現《墨子》上所說的「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有一個人,他有一種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有兩個人就有兩種,有十個人就有十種,到底誰的標準是正確的,那就很難判斷了。現在西方國家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因為西方的流派很多,譬如說有功利主義、有倫理利己主義,還有康德的道義論,還有社會契約論,還有羅爾斯的正義論等等,他們都以不同的概念出發,然後得出了關於正義,也就是合理性的不同標準。當我們具體面對一件事的時候,到底應該按著誰的標準去判斷是非善惡美醜?於是就出現了紛爭,大家都說得頭頭是道,因為都按照自己的標準。所以西方社會也出現了「只要我高興,有什麼不可以?」你不是倡導自由嗎?那我高興的事有什麼不可以做的?這就是沒有禮的結果。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不學習《弟子規》之前,你說很多孩子他不孝順父母,他不承認,他說我很孝順,你怎麼知道我不孝順?因為他是按著自己的標準來判斷是否孝順的。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上」就是公卿大夫,「下」就是指士。公卿大夫列位於上,士列位於下。對於國家而言,君臣之間的倫理關係比上下之間的倫理關係更重要;對於家庭而言,父子之間的倫理關係比兄弟之間的倫理關係更重要。各種倫理關係有情分、有道義、有恩情,但其中的厚薄不一樣,所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間,沒有禮就無法確定其名分和本分。

  我們知道中國古人以禮治國,君主對於臣子也是要以禮相待。像在《體論》中就記述了古代的聖君對於臣子關心愛護的狀況:當臣子生病的時候,他要多次去探望;當臣子過世的時候,他會親臨大斂、小斂這樣的喪禮,並且在喪葬期間,君主都會減衣縮食,不奏琴瑟。這種禮就表現出君主對於大臣的過世那一種哀思之情,這也是對大臣的一種尊重和感念。

  在《禮記》上記載,說晉國的大夫知悼子死了,還未下葬,結果晉平公卻喝起酒來,師曠、李調作陪,而且還敲鐘奏樂,這都是不符合禮的。杜蕢從外面回來,經過台階進入庭堂,他倒了一杯酒給師曠說:「曠,喝了這杯酒」,這就是罰師曠喝酒。接著他又倒了一杯酒說:「調,喝了這杯酒」,就是又罰李調喝一杯酒。然後他再倒上一杯,坐到堂中面北,然後一飲而盡。他在這個堂中,就是朝著君主的方向,把這個酒給喝進去了。然後走下台階,快步走了出去。平公看了他的舉動,就覺得他這是有意義的,他可能要有話給他說,於是平公喊他進來,說:「你為什麼要罰師曠喝酒?」杜蕢回答說:「甲子、乙卯是忌日,不能奏樂。商紂王在甲子日死去的,夏桀王是在乙卯日滅亡的,所以君王把這兩天稱為疾日,不可以奏樂,為的是引以為戒。知悼子的靈柩在堂,尚未出葬,這比甲子、乙卯之日還重大得多。師曠他是掌樂的太師,不把這些道理告訴您,所以罰他喝酒。」平公又問:「你為什麼要李調喝酒?」杜蕢回答說:「調是你的近臣,為了一點吃喝,卻忘卻君主的禁忌,忘卻了君主的忌諱,所以也罰他喝酒。」「那你為什麼自己飲酒?」杜蕢回答說:「我只不過是一個家臣,是一個膳食官而已,明知這不是供給刀匕之類的分內事,卻敢於提醒二位應該知道禁戒,這也是超出了我的本分,所以也該罰一杯。」平公聽了之後就說:「這樣看來,我也有過錯,我自己也犯有過失,請倒酒,也罰我飲一杯。」杜蕢洗過酒杯,將這個酒杯高舉。平公對侍者說:「即使將來我死了,也不准丟棄這個杯子。」

  直到今天,人們敬完酒之後都要高舉酒杯,這個動作叫做「杜舉」,就是來自於杜蕢。所以你看,古代的君主對於臣子也是以禮相待。所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都要守禮。

  下面一句,『宦學事師,非禮不親』。這個「宦」就是學習仕宦之學,學習怎麼做官,提高領導能力。「學」,就是指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無論是學習從政,還是學習其他的東西,不根據禮,師生之間就不能產生親近之情。這個禮可以使教者認真負責、竭盡全力,使學者恭敬專心、一絲不苟。譬如我們說古代的拜師禮,一個孩子跟著父親去拜見老師的時候,先要衝孔子像至聖先師,父親帶著孩子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這還不算,然後要請老師上座,老師坐定之後,這個父親帶著孩子再對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這個三跪九叩首的禮就是最重禮,用我們現代話來說就是三鞠躬禮。

  你看這樣的拜師禮一舉行,對於孩子而言,他自己心目中最尊重的人、畏懼的人就是自己的父親,他看到自己的父親對老師如此地敬重,他對老師的教誨怎麼敢不聽從?老師教導他什麼?首先教他要孝敬父母。所以你看這個孩子有恭敬心,老師教他什麼,他很容易學會。這個老師坐在上面,接受了孩子的父親還有孩子的最重禮,他是什麼樣的感受?他不會覺得,你看我是老師,他們都給我行跪拜禮,在那洋洋得意,他一定是戰戰兢兢,你看人家的父親對我如此地敬重、如此地信任,把孩子一生都託付給自己了,「師哉!師哉!童子之命也」,孩子的前途命運都掌握在我的手上,那我怎麼能夠不竭盡全力、認真負責地把這個孩子教好?所以你看這個禮一舉行,學生有恭敬心,他就會好學,老師他也有責任感。所以「宦學事師,非禮不親」,而且師徒如父子,通過這些禮,讓學生對老師又恭敬又親愛。

  『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這個「班」就是次的意思,次序。「朝」就是朝廷。「班朝」,就是在朝廷中按照職位品級以定位次的儀式。「治軍」,就是治理軍隊。古代人軍隊建制,以五人為一伍,五伍為一兩,五伍就是二十五人,四兩(也就是一百人)為一卒,五卒(也就是五百人)為一旅,五旅(也就是二千五百人)為一師,五師(也就是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國家都是根據這一建制「以起軍旅」(來徵兵)。軍隊的治理也都必須依靠禮,譬如說軍隊要出征,首先要有祭禮,還有誓師之禮,打仗凱旋之後還有凱旋禮等等。整個軍隊的治理如果沒有禮的話,那就不能夠彰顯威嚴。

  「蒞官行法」,這個「蒞」就是臨的意思,「蒞官」就是就職、到任。「行法」,指司寇、士師明刑法也。司寇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司法部長,士師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法官。也就是你頒布還有執行法令,如果沒有禮,也會沒有威嚴。所以朝廷班次的整肅、軍隊的治理、官員的就職、法令的頒布執行,沒有禮就會上慢下怠,不能彰顯威嚴。

  在漢朝剛剛建立初期,國家的禮制都沒有確定,很多的大臣因為出身草莽,有時喝醉了酒,就在皇帝面前爭功,甚至大喊大叫,拔劍破壞了宮殿的建築,這不僅使皇帝的威嚴掃地,官員之間的凝聚力也大打折扣了。於是叔孫通就建議漢高祖制定禮儀制度,並在整個朝廷加以推行,以正君臣之位,讓這些臣子知道作為臣子應該怎麼樣按照禮儀來行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操練,這些王公大臣都學會了朝堂之禮,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鬆散邋遢了。漢高祖非常高興,就讚歎說:「吾乃今日知為天子之貴也」,我今天才知道了當天子的尊貴。這個說明什麼?說明朝廷班次的整肅、治理國家如果沒有禮,那臣子會懈怠,做皇帝也沒有威嚴;沒有威嚴,他說話大臣都不當回事,這個政令也很難實行,就沒有執行力。

  『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這個「禱」,在《周禮註》云:「求福曰禱」。什麼是「祀」?「得求曰祀」。所以我們經常說禱求,就是你為了求得一個什麼事情去進行的儀式,這個稱為禱。祠,就是得到了你所求之後的酬謝之禮,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還願。吳澄曰:「禱祠者,因事之祭;祭祀者,常事之祭。」什麼意思?就是說「禱祠」是因為國家有某一特定的大的事故而舉行的,而「祭祀」是每年定時祭祀天地神明、祖先而舉行的,這個是有一點區別的。簡單地說,禱就是有所祈求的祭祀,祠就是酬謝神恩的祭祀,而祭祀就是在一般意義上的祭祀天地、神明、祖先的泛稱。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祈禱求福、酬謝神靈,祭祀天地神明、供養祖先,沒有禮就不能體現出誠敬莊嚴。

  我們看在《禮記.祭義》中,對於祭祀之前、之中、之後應該怎麼做,都有明確的要求。譬如說在祭祀之前,就要進行齋戒,對內要調攝內心,使內心清淨,把心從外物上收回來,對外要隔絕一切交際娛樂、房事等等的活動;齋戒之時,要把心思集中於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飲食習慣、志趣愛好等等。所以你看他祭祀之前,要專心齋戒三天,這樣就能夠使祭祀的先人活現在心中。所以古人看一個人齋戒時那種恭敬的程度,就知道這個人思念親人的程度如何了。

  在祭祀的當天,進入宗廟之後,彷彿會從牌位上看到親人;在牌位前禮拜之後,行步周旋、敬奉貢品;走出門來,心中肅然,親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門之後,側耳傾聽,彷彿能夠聽到親人深深的嘆息聲。所以說到先王對親人的孝敬之情,是親人的面容不曾離開過眼前,親人的聲音不曾離開過耳邊,親人的心志愛好不曾離開過心間。也就是說在祭祀的時候,他所思、所想、所聽、所看的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愛好情趣、飲食習慣等等,當然還要思念祖先的德行、祖先的風範。這樣又怎麼能有絲毫的不恭敬?所以君子對父母在世的時候,是恭敬地贍養,去世之後虔誠地祭祀。

  在祭祀的過程之中,除了行這些禮儀之外,最重要的還有要講述祖先的德行,念念不忘祖先對國家民族的貢獻。這樣,祭祀才能夠顯示出誠敬之心、思慕之心。你看我們香港的祭祖大典,威爾士大學的校長參觀之後,非常地仰慕、非常地希望能夠到他們學校也舉辦一場祭祖大典。為什麼?你看祭祖大典通過禮儀、音樂的配合,所表現出的恭敬、肅穆,確實讓人肅然起敬,這種氣氛就讓人感覺到與眾不同。所以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禮治國,被譽為禮義之邦、華夏之族。

  譬如說在唐朝的時候,唐太宗被譽為「天可汗」,那就是天底下公認的領導者。為什麼?因為這些鄰邦到中國來拜訪,看到以禮治國,結果人與人之間相處和睦、彬彬有禮,他們非常地嚮往,回去向自己的國君稟告,這個國君聽了也很羨慕,所以就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天下的共主。希望什麼?能夠效法唐朝的這種禮義文化,把自己的國家都治理好。所以在以禮治國的情況下,你看周朝的時候,成康盛世,刑措不用,囹圄空虛,這個刑罰雖然很完備,但是都擱置不用,為什麼?因為人人都知恥,沒有人去犯罪,結果監獄都空虛了。

  到了唐太宗開元年間,譬如說公元六三二年,全國犯死刑的只有二百九十人,而且這一年的年末,唐太宗准許這些死刑犯回家辦理後事。你看都是要被判入死刑了,但是唐太宗還准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第二年秋天再回來就死。結果怎麼樣?結果到第二年九月的時候,二百九十個囚犯全部都回來,沒有一個人逃跑。這說明什麼?說明囚犯、死刑犯都有羞恥之心,他都懂禮、都講義。

  你再看明朝的時候,王陽明有一次就和一群盜賊對話,這個盜賊知道他是王陽明,就問,他說:「你說人人都有良知,『致良知』,人人都有良知,那你看我們這群盜賊也有良知嗎?」王陽明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有。」這群盜賊說:「你光說有也不行,你得證明證明給我們看,我們才相信。」王陽明說:「好啊,你按著我說的去做,我就可以證明給你們看。」於是怎麼樣?他就讓這些盜賊一層一層把自己的衣服給脫去,直到脫得還剩最後一條內褲的時候,王陽明說:「繼續脫。」結果怎麼樣?這群盜賊說:「不行,這個不能再脫了。」王陽明說:「這知恥就是你的良心,這就是你的良知、良能。」

  我們看到這樣的故事很感慨,感慨什麼?在中國古代,你看即使是死刑犯、即使是盜賊,他都知恥,他都有羞恥心,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可是我們現在人,因為缺少了禮義道德的教化,結果即使是一般的人,甚至知識分子都不知道什麼事是該做的,什麼事是不該做的。你看好多新聞報導還說什麼?還說有一群人裸體遊行。這個古代的盜賊都不願意這樣做,都知道這是羞恥的事。結果我們現在,不穿衣服在大街上遊行還沾沾自喜,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所以從這裡就知道,沒有禮的教育,這個社會是什麼樣的了。確實是孟子所說的,「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和禽獸都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了。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二十八句: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這句話也是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這個禮的作用,就是用來確定人與人的親疏關係,斷定疑難事情的恰當做法,分別尊卑地位的同異,明辨是非對錯。這是講禮的四個主要的功用。

  首先是『定親疏』。禮的功用之一,就是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的關係。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喪禮中的五服制度。五服,就是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通過看人穿著的不同喪服,就可以看出他和亡者的親疏程度,這個就叫五服制。跟親人關係最近的直系親屬,他穿的那個衣服是最粗的。最粗的代表什麼?就是他和亡者的關係愈親近,表達這個時候他的悲思是毫不修飾以盡哀痛。跟亡者的關係愈遠,穿的衣服就會愈細一點。這就是根據五服的禮制,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的關係。

  在《貞觀政要.論禮樂》中說,禮「非從天下,非從地出,人情而已矣。人道所先,在乎敦睦九族。九族敦睦,由乎親親,以近及遠。親屬有等差,故喪紀有隆殺,隨恩之薄厚,皆稱情以立文」。這句話就說,這個禮它的來源不是從天而降,也不是從地下出來的,而是根據人情事理來制定的。而人道最首要的就是要使九族親睦。九族和睦,要從孝敬父母開始,由近及遠。親屬之間有親疏的差別,所以喪禮也有隆重和簡省的差別,都是依據恩情的厚薄不同,合乎人情來確定的標準。所以這個就是禮的一個功能,它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遠近親疏。

  第二個,就是『決嫌疑』。就是這個事情這樣做才可以避嫌,不要讓人引起誤會。譬如說,「一人不入古廟,兩人不看深井」。為什麼禮有這樣的規定?因為既然是古廟,廟裡有很多珍貴的器物,如果一個人去了古廟,一旦這個廟中的器物毀損或者遺失,那這一個人的嫌疑最大,而且還沒有人給他作證。所以為避嫌疑,一人不入古廟。兩人不觀深井,因為這個深井很危險,兩個人一起看深井,萬一一個人不小心掉了下去,那別的人以為是你把他推下去的,那你就是費盡口舌來解釋也解釋不清,因為只有你們兩個人在場,那不是自找麻煩嗎?所以要避免兩個人一起看深井,這也是避嫌疑。

  還有「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到了瓜田不要去繫鞋帶,因為你一去繫鞋帶,人家還誤以為你去偷他的西瓜。李下不整冠,到了李樹的下面,當然也包括一切果樹的下面,不要去整理帽子,因為你一抬手,人家誤以為你在偷他的果子。這個都不好解釋,所以這個禮有這些規定都是為了避免嫌疑。

  禮在處理人倫關係之中,也有很多避免嫌疑的規定。譬如說,媳婦可以到公公的房間問疾,公公得病了媳婦去伺候,這是應該的。但是公公不可以到媳婦的房間看望,不可以到兒媳婦的房間去探望。子長,母可以抱;女長,父不可以抱。女兒長大一些,父親不能抱;兒子長大一點,母親可以抱。還有,幼弟可以到姐姐的房間,弟弟去給姐姐問安,但是哥哥不能到妹妹的房間。這些禮的規定非常地明確具體,都起到避免嫌疑的作用。這些在《曲禮》中都講得很詳細。為什麼叫曲禮?就是曲曲折折,細微曲折之處它都考慮得很周道,規定得很具體。如果這些禮你去做了,你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避免嫌疑。所以這些規定我們學習了,什麼處境應該避免,什麼樣的環境,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我們就非常地清楚,就不會讓別人因為我們的行為而起了嫌疑。

  第三個作用就是『別同異』。「別同異」就是禮也有分別地位的同異作用。譬如我們說師徒如父子,師徒如父子,但是還不是父子,這就是有同有異。所以父母過世要守喪三年,要穿孝服;老師過世,也要守心喪三年,就是說要在心裡常常思念老師,能夠感念老師的恩德,不忘記老師的教誨,但是不需要穿孝服,這就是禮「別同異」的效果。

  還有『明是非』。「明是非」就是這件事到底是對、是錯?是該做還是不該做?你要通過禮來明確。譬如說我們講父子有親,父子之間到底應該保持怎樣的關係才叫做親?是否父子就應該像朋友一樣直呼其名才顯得親近?像外國人就不把父母稱父母,他就直呼其名。父親怎麼樣在家庭保持一分應有的尊嚴?「聖人因嚴以教敬」,這在禮上也有規定。譬如說,祖可以弄孫,父不可以弄子。爺爺可以讓孫子承歡膝下,享受天倫之樂,可以和孫子在那裡玩耍,但是父親跟兒子就不可以。為什麼?因為做父親的在家庭裡要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所以時時要表現出一種威嚴,如果做父親的失去了這種尊嚴,孩子對他很輕慢,對他的話不放在心上,那就會很造次,你怎麼能教育他?如果我們不懂這些道理,最後孩子長大,教育出了問題,再後悔也悔之晚矣。

  所以你看我們明白這些禮,對於現在世間一些流行的說法、做法,我們就知道它是對還是錯,是應該還是不應該。不僅父子之間是如此,君臣之間、師生之間也是如此。如果不懂禮,領導就沒有領導者的威儀,老師就沒有老師的尊嚴,結果下屬不尊敬領導,學生不尊敬老師,那確實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所以有禮這個社會才有秩序,人人才有規矩;如果沒有禮的話,這個社會確實就會出現禮崩樂壞、人倫關係混亂的狀況。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二十九:

  【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

  這句話也是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君子做到以禮治身,便能與一切人事物和諧共處,而內心平和毫無怨恨。因為禮的本質是敬,一個人有恭敬心,對人對事都有恭敬。你看他對人相處能夠恭敬人,做事能夠敬事敬業,自然與人相處和睦,人倫關係都處理得好。所以怎麼樣?『外諧』,和人事物和諧共處。

  『內無怨』。禮的最大特點、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讓。我們經常說禮讓、禮讓,所以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從小就教忍讓、謙讓、禮讓,做到了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處處都是讓。「以食讓幼」,把好的食物讓給幼者,所以孔融能夠四歲讓梨;「以安讓長」,能夠把安穩的條件或者是環境讓給長輩;「以位讓賢」,把這個位置讓給賢德的人、更適合的人;「以功讓眾」,有了功勞,自己不能夠獨攬,要讓給眾人;「以名讓上」,好的名氣,讓給自己的領導、讓給君王,所以是一讓到底。

  人生最重要的學問,就是能夠處處為對方著想,總是能夠看到對方的利益,看到民族、國家的大義,所以這樣的讀書人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名聞利養,所以怎麼樣?他內心坦蕩,沒有患得患失,沒有絲毫的怨恨。我們現在的人都是怨聲載道、怨天尤人,當一個人在抱怨的時候,我們觀察一下他在抱怨什麼?都是在抱怨自己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沒有最大化。換句話說,那全都是自私自利的反映。

  所以我們看《論語》,孔老夫子周遊列國,雖然他有德行、有能力、有方法、有策略能夠讓國家治理好,社會和諧。但是這些國君或者認識不到他這個學說的深刻,或者嫉賢妒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孔老夫子表現出什麼態度?「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知道、不了解我,甚至還誤解我,我也沒有任何慍怒的表現。為什麼沒有慍怒的表現?因為他周遊列國去推廣仁義學說,目的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自私自利,謀取個人的私利。而是希望什麼?希望這個好的學說能為國君所採納,能夠為國家、社會、人民帶來真正的利益。既然這些國君沒有智慧,時節因緣還不具足,他就退而著書立說,而沒有表現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緒,這就是一個有禮的君子自然而然表現出來的態度。所以君子有禮,能夠做到「君子坦蕩蕩」,沒有禮就會「小人長戚戚」。

  我們看改革開放以來,得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問題的人愈來愈多,那是什麼原因?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放棄了自己的禮樂教化,而盲目地向西方學習,把西方的價值觀奉為圭臬,認為西方的月亮比中國都圓。結果向西方學習的結果,就是焦慮的、憂鬱的、恐懼的、煩躁的人愈來愈多。

  當然,我們向西方學習,學習的都是一些糟粕的東西。譬如說西方流行的價值觀,最重要的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為了獲得自我利益的滿足,就要去和別人競爭。而競爭有的時候不能得到自己的利益,競爭向上提升,就變成了鬥爭,這個時候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事情就出現了。而鬥爭再向上提升,那就變成了戰爭。而在當代的科技非常發達的情況下,戰爭就是核武戰爭,化學武器等等也非常普遍地應用,那怎麼樣?戰爭提升就會導致世界末日。所以你總是去和別人競爭,競爭得不到自己利益的滿足,你看貪心、瞋心全都生起來了,那怎麼會不有焦慮症、憂鬱症、恐懼症?

  中國古人的價值觀,它是以孝悌為核心,對父母孝,對兄弟友悌,這種孝悌之心向上提升,那就是互愛,也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互愛之心再向上提升,那就是互助,我們不僅對別人有關愛的情感,當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付出行動,給以切實的幫助。所以互愛向上提升,那就是互助,那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互助、互愛之心再向上提升,那就是大同世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和諧世界、和諧社會。在和諧世界裡,人人都是「講信修睦」,人與人之間講求信用,相親相愛,睦鄰友好;「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人不僅關愛自己的父母,不僅僅關愛自己的兒女;「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使老年人得到贍養,壯年人能夠為社會所用,幼年人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那些弱勢群體、老弱病殘幼需要幫助的人,都得到良好的照顧和贍養。

  在這樣的一種社會之中,一個人有了困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他不覺得自己是孤立無援的,所以他沒有過多的憂慮和擔心。但是我們現在人都是講個人主義、個人本位,每個人都是一個孤零零的原子個體。所以他掙了很多的錢,銀行的存款是巨額,但是沒有安全感,遇到事情之後,還仍然感到無助、孤獨,沒有人向他伸出援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焦慮、憂鬱、恐懼出現也都是自然的。所以我們放棄了自己的禮儀道德的教育,盲目地向西方學習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這是一個非常可悲的選擇。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三十句:

  【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富貴的人如果樂於學禮守禮,就能夠做到不傲慢、不放縱;貧賤的人如果樂於學禮守禮,就能夠做到在任何場合都心志不惑,不迷惑、不怯懦畏懼。

  富貴的人,富就是有財富,貴就是有地位,就容易傲慢,還容易放縱、驕奢淫逸,所以古人特別制定了這些禮來給這些富貴人來遵守。譬如說在禮上有一條規定叫「入國不馳」,現在富貴人都是開著寶馬、奔馳,古代沒有寶馬、奔馳,富貴的人都是坐著馬車,高頭大馬拉的馬車。這個禮就規定,你坐著高頭大馬拉的馬車進入一個城市的時候、國家的時候,這個國家人口比較密集,所以你要把你的車速放緩,還要顧及到過往的行人。甚至怎麼樣?甚至你還要給那些擔著擔子的人、步行的人讓路。你把這個動作一做出來,人家說你這個人有禮,是一個貴族。

  所以貴族和暴發戶的區別是什麼?貴族就是又有錢、又有地位、又懂禮的人,而暴發戶他是有錢、有地位、但是不懂禮的人。我們看,誰喜歡有錢有勢被人稱為暴發戶?你不喜歡被別人稱為暴發戶,你就要懂禮。所以有錢、有地位的人也喜歡來學禮,接受禮的這種引導。

  而且一個有錢有勢的人接受了禮的教導,就可以避免富不過三代的悲劇。在《孔子家語》上記載,魯哀公有一次來問孔子說:「我聽說有一個人特別地健忘,他健忘到什麼程度?搬家的時候居然把自己的妻子給忘了,真是太健忘了。」孔老夫子一聽,就說:「這還不算最健忘的,最健忘的人,就是把自己都忘記的人。」魯哀公一聽很好奇:「真的嗎?還有把自己給忘的人,講來給我聽一聽。」孔老夫子就說:「你看夏桀王就是這樣的人。夏桀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他不懂禮,不行仁政,最後荒淫無度、胡作非為,結果怎麼樣?被商湯給流放了。」所以你看一個人有地位、有財富,但是不遵守禮儀的教化,不守禮,最後怎麼樣?導致自身的敗亡。所以我們現在社會出現了很多富二代、官二代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沒有教育所導致的。如果這些孩子從小能夠學習《弟子規》,懂一懂這些倫理道德的教育,那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了。

  在《貞觀政要.論禮樂》上記載這樣一個故事,禮部尚書王珪,你看他做禮部尚書,他就掌管禮的教化。他有一個兒子叫王敬直,娶了唐太宗的女兒南平公主。王珪就說:「在禮上有規定,兒媳要拜見公公、婆婆。但是在近世以來,這種風氣逐漸改變了,公主下嫁,這些禮節都被廢棄了。陛下聖明,處處都遵循法令規範。我接受公主的拜見之禮,哪裡只是為了自己的榮耀,其實是為了國家的美名,希望這個禮義道德的教化在全國都能夠普遍地推行。」於是王珪和妻子就在公婆的座位上就坐,讓公主親自拿著帕子,然後行侍奉父母的洗手進食之禮,禮畢,公主自行退下。唐太宗聽了這件事,他是怎麼反應的?唐太宗是一代明君,他聽了之後非常地贊成,而且規定,從此以後,凡是公主下嫁,都要遵照這一條禮儀。也就是說即使妳是公主,下嫁到臣子之家,妳也要行給公婆這種洗手進食之禮,就是拜舅姑之禮。所以,古人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在上位的人都能夠按照禮儀的規定來做,人民也沒有人敢違背禮,也都能培養起恭敬之心。

  所以,『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

  『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貧賤的人學了禮,他知道如何進退,在什麼場合應該做什麼事,他就不會有迷惑,也不會感到怯懦畏懼。我們看《論語》上記載,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路,孔子稱讚他說:「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說穿著破絲棉做的袍子,和穿著那些狐皮大衣、貂皮大衣等等皮袍這樣的人站在一起,而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好意思的,只有子路能做到這一點,子路這一點做得很好。那為什麼他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他懂禮,而且他有一種內在的修養,他不是靠這些外在的衣飾來提高自己的自信。他這種自信心從哪裡來的?是發自內心,他有道德、有學問、懂禮義,所以才能做到「則志不懾」。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三十一: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婚禮者。禮之本也。】

  這段話也是出自於《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婚禮是締結兩個不同姓氏的家族交好,對上來說,可以奉事宗廟祭祀祖先;對下來說,可以傳宗接代、承繼香火,所以君子十分重視婚禮。男女各有分工且各盡其責,則夫婦之間才有道義;夫婦之間的道義建立起來了,給後代做了榜樣,然後父子才能親愛和睦;父子之間有了親愛,然後君臣才能各正本位。因此說,婚禮是禮的根本。

  我們看一看,『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這個「婚禮」,古人非常地重視。結婚並不是兩個人之間的私事,而是「將合二姓之好」。因為古禮規定同姓不婚,所以凡是結婚的一定是兩個姓氏,所以說「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上可以奉事宗廟祭祀祖先,「而下以繼後世也」,對下而言,可以傳宗接代、承繼香火,使這個家風、家業、家道代代承傳,所以君子特別重視婚姻之禮。

  所以你看這個婚姻之禮,古代有很多的步驟。就是在娶親當天,那也是有很多的步驟,來提起夫妻之間的責任之感。譬如說娶妻前三天,男方三日不奏樂,女方三日不熄燈。為什麼有這樣的禮儀?再過三天女兒要出嫁了,這個男子要成家了,那趁著在結婚之前的時候,特別是女兒還在家的時候,抓緊時間教導兒女去如何為人妻、為人婦,以後如何為人母,怎樣承擔起家庭的職責。當然,這個夫妻兩個人平時在家裡表演出夫唱婦隨、夫義婦德,這個孩子已經看得很多了,但是在結婚之前三天,還要抓緊時間地耳提面命,進行集中教導。

  在迎娶之日,丈夫要去娶妻之前,首先要祭拜天地。為什麼要這麼做?就是因為婚姻不是兩個人的私事,關係到兩個家族的命運,而且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天下的太平,所以禮節要非常地慎重,表達了要把家庭維持好、把兒女教導好、要使社會和諧這樣的存心。所以兒子要去娶妻之前,他要接受父親的敬酒,而且是代替祖宗,這個父親是代替祖宗給兒子敬酒,兒子還不用回禮。意思是說,從此以後,祭祀祖先的責任、家庭的德風就要由你們來承擔了。我們中國人平時都講長幼有序,兒子都是畢恭畢敬地給父親敬酒,但是這一次這個次序變了,變成了父親親自給兒子敬酒。那我們可想而知,這個兒子的感受是如何了,他一定覺得今天這件事與以往不同,所以他這種恭敬心、責任感,一下子也就提起來了。

  到了女方的家庭,女方的父母親手把女兒交到新郎的手上,意思是說,從此以後我女兒終身的幸福就託付給你了,你要對她有愛心、有耐心、有責任。新郎也能體會到岳父岳母的心情,嫁女兒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但是同時也有很多的擔憂,這個女兒到了夫家是不是能夠承擔好責任?丈夫對這個女兒如何?這個新郎他會不會欺負自己的女兒?等等,他都有很多的擔憂。所以新郎能夠體會到他們的心思,他怎麼樣?他接過新娘,然後帶著新娘一起跪拜岳父岳母,感恩岳父岳母培養了一位賢內助給自己,同時也是希望岳父岳母放心,自己會善待他們的女兒。

  這樣新娘就坐上了花轎。在坐上花轎之後,她一定要做一個動作,什麼動作?就是把香扇從轎子的窗口給扔出去。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動作?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女兒在家的時候那是千金小姐,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倍受父母的關愛,所以這個小姐的脾氣、習氣都很多,譬如這個天氣稍微有點熱了,她要拿著扇子搧一搧,這個天氣好熱。你看嬌裡嬌氣的。但是現在妳要去為人妻、為人母了,需要把這些嬌裡嬌氣的小姐習氣、壞脾氣隨著這一把香扇全都拋出去,拋得一乾二淨。這樣才到了丈夫的家裡。

  到了丈夫的家裡,這個公公婆婆就從主人的位置退了下來,把這個兒媳婦從主人的位置迎了上來,公公婆婆退到了客人的位置上。什麼意思?從此以後,我們這個家就託付給妳了,妳就是這個家的主婦,責任非常地重大,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輔助丈夫,下教育好兒女,這個家道的興衰都是由妳來承擔了。所以你看中國人有句話說,「娶一個好的妻子可以興三代,娶個不好的妻子也可以敗三代」。這些都不是誇張。所以這個家庭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確實取決於這個女子的德行。

  所以《易經》上有句話說「厚德載物」,「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告訴我們,女子要效仿大地的德行。大地有什麼德行?它非常地厚重、非常地安穩,不能經常地震。所以你看這個「安」字,寫作一個女字,上面是一個寶蓋,代表家的意思。女子在家才會使人安心,這個家才能夠安定。所以女子不能夠經常往外跑,男主外女主內,她要厚重,還要安穩、安靜。同時這個大地還有一個特點,「地之穢者多生物」。你看大地污穢、骯髒的地方往往長出了很多的植物。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女子愈有德行、愈能忍辱負重,這個家庭幸福才愈有保證。所以你看,這個都是教導女德對於家庭和諧的重要性。

  夫妻要喝交杯酒了,這個喝交杯酒也非常地有味道,他是拿一個葫蘆瓜一切兩半,然後一人一半。葫蘆瓜的絲是苦的,這個酒是甜的,兩個人把這個交杯酒喝下去。意思是什麼?意思是從此以後,夫妻兩個人要同甘共苦、彼此扶持、白頭偕老、共度一生。你看「夫婦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夫妻兩個人本來就是一體的,不分彼此,所以不能經常地計較,「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在這個葫蘆瓜喝完之後,酒喝完之後,要拿繩子把兩個葫蘆瓜繫在一起掛在牆上。什麼意思?看到這個葫蘆瓜,就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以後家庭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絆絆,但是看到這個葫蘆瓜就想起兩個人結合時最初的發心,希望自己白頭偕老、同甘共苦的這種願望。

  所以你看,這個婚禮的每一個步驟,都是提起一個人對婚姻的責任感、一個人的正知正念。所以這樣一種婚姻之禮,它使丈夫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而使妻子有德行。但是很遺憾,這麼好的禮節沒有保持到現在,都被我們給當作封建糟粕批判、廢棄了。所以我們看到了古聖先賢的良苦用心,但是後人卻沒有理解、沒有承傳。不僅沒有理解、沒有承傳,反而還對它妄加批判。所以我們現在人就等於是坐在大樹下面好乘涼,這個大樹已經是五千年了,枝繁葉茂,我們後代子孫坐在樹下乘涼。但是我們不僅不知道感恩戴德,感念祖先的恩德,還想拿著這個斧子拼命要把這個大樹給砍倒,這是非常折福的行為。所以我們現在社會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那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感念祖先的恩德所導致的。

  後面說:『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因為男主外女主內,男子負擔著家庭的經濟收入,他要養家糊口,使家人衣食無憂;而女子在家裡照顧公公婆婆、教育兒女,把家庭這個所有的事務都管理好,讓丈夫後顧無憂,所以他們能夠互相感恩,所以有情義。現在男子出去賺錢,女子也出去賺錢,這個沒有別了,責任上沒有分工了,所以夫婦之間這個情義也就差了很多。為什麼差了很多?這個女子想:你能掙錢,我也能掙錢,你有什麼了不起的?所以「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

  『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你看這個男女,男子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有責任感,女子在家相夫教子,有德行,這個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潛移默化地就受到了影響,所以父子之間有親情。

  『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這個就是推孝及忠。父子之間能夠有親愛,兒子能夠對父母有孝順之心,他走上工作崗位,對領導也會有恭敬之心。所以這個就叫「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領導和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也能處理好。

  『故曰:婚禮者,禮之本也』。所以說這個婚禮是禮的根本,所有的禮都是從婚姻之禮之中得以衍發出來,婚姻之禮做好了,一切倫理關係才能夠順理成章地處理好。

  下面一句,二百三十二:

  【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婚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故以舊防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故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鬥爭之獄繁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眾矣。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敗起矣。】

  這句話也是出自於《群書治要》卷七《禮記》。這句話比較長,我們一句一句地來看。

      『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朝覲之禮」就是古代的諸侯謁見天子之禮。所以設朝覲之禮,是用來表明君臣之間的道義。

      『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聘問之禮」就是古代的諸侯之間,互相派使者做友好訪問的禮節。設聘問之禮,是為了使諸侯互相尊敬、友好往來、互通有無。

      『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君主、父母過世,臣子、兒子都要為父母還有君主守喪,並且要定時祭祀。也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設喪祭之禮,是用以表達為臣、為子的感恩之情。

  『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鄉飲酒之禮」就是指鄉州鄰里之間定期地聚會宴飲。在鄉飲酒禮它是以敬老尊賢為主要內容,由最高層的鄉大夫,像我們現在所說的鄉長來宴請貢於朝廷的賢良之士;較低層的是鄉人鄰里之間的歡聚,這個鄉飲酒禮主要是按照年紀的大小來排定位次,所謂的「序齒」。聚會之前先要祭祀鬼神,然後按照儀式宴飲。通過這個鄉飲酒禮體現的是尊老敬賢的態度,培養起一個人謙和莊敬的人生態度。所以鄉飲酒之禮,是用以明確長輩和晚輩間的秩序。

  『婚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像我們剛才講的婚禮,「婚姻之禮」,是用以辨明男子和女子在家中的職責分工的。

  『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這個「禮」它可以禁止混亂發生的根源。「亂之所由生」就是這個亂是怎麼產生的?動亂的根源在哪裡?這個禮可以從根源上禁止動亂的發生。就像什麼?

  『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就像這個堤防能夠阻止洪水氾濫一樣。

  『故以舊防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所以,認為堤壩,這個舊的堤壩沒有用處而把它破壞掉,一定會遭受水災;這個洪水一來的時候,沒有堤防,一定會帶來災患。

  『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認為古老的禮儀沒有用而廢棄,也一定會有禍亂發生。

  『故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這個「苦」是通「盬」,不堅牢的意思。所以後邊的註解,苦,不至不答之謂也。不至,謂夫親迎而女不至;不答,謂夫不答耦於婦。所以你看這個婚姻之禮被廢除了,夫婦應盡的道義衰微,那夫妻之間的關係就不穩固,都不按著禮來做了,淫亂的罪行便會增多。你看我們現在沒有了婚姻之禮,沒有了這種婚禮的教育,結果怎麼樣?兩性關係愈來愈隨便、愈來愈混亂,還有試婚的、未婚同居的、婚前性行為的,未婚先孕的現象、第三者插足的現象都出現了。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受到西方的這種性自由觀念的影響,沒有婚姻之禮的教化。

  『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鬥爭之獄繁矣』,把「鄉飲酒之禮」廢棄了,尊卑無序,爭鬥之獄就繁多了。因為這個鄉飲酒之禮前面講過,就是明確上下長幼之間的秩序,讓彼此之間互相尊敬、互相禮讓。現在把鄉飲酒之禮廢棄了,長幼尊卑的次序都沒有了、模糊了,所以爭鬥的刑事案件就會頻繁發生。你看對老人就會以強凌弱,爭鬥的現象出現了。

  『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眾矣』。喪祭之禮被廢棄了,為人臣、為人子者的恩義淡薄,背逆祖先、不忠不孝的人就會變多。你看我們為什麼要提倡祭祀?一個人連祖先能夠祭祀,念念不忘,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顧的道理?他不可能一邊去祭祀祖先,一邊還打爹罵娘,這個於情於理都是不合適的。所以你把這個喪祭之禮廢棄了,人們沒有感恩報恩之心、飲水思源的意識了,那麼不忠不孝的事情就會愈來愈多。

  『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敗起矣』。聘問之禮和朝覲之禮被廢棄,諸侯也不來朝見天子了,諸侯之間也沒有友好往來了,結果會怎麼樣?就會使君和臣失去各自應有的身分和地位,那反叛君主、侵凌鄰國的禍亂就會隨之發生。這些都告訴我們,這個禮確實有防患於未然的效果,讓這些事情通過禮儀的教化都杜絕在萌芽狀態。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三十三句:

  【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

  這句話也是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祭祀不可以太頻繁,太頻繁就會產生厭煩情緒,一旦有了厭煩情緒就會不恭敬。祭祀也不可以太稀疏,太稀疏就會使人怠慢,怠慢了就會漸漸忘卻祖先。我們看這個「祭」,為什麼要舉行祭禮?祭祀為什麼重要?

  在《禮記.祭統》上說:「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在治人、治理國家的措施之中,沒有比禮更重要、更急迫的了。禮有五個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禮。禮分為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和嘉禮。這個祭禮是屬於吉禮,在五種禮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禮。為什麼祭禮這麼重要?我們可以從國家的角度,可以從個人的角度,兩個方面來看。

  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祭禮它是教育之本、文化之根。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都在響應習主席的號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那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哪裡入手?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恢復祭禮,因為祭禮是教育的根本。在《荀子.禮論》上講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本;「先祖者,類之本也」,先祖是人類的根本;「君師者,治之本也」,如果沒有國家領導人日理萬機地忙碌,怎麼會有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沒有老師的辛勤教導,我們怎麼能夠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這是治理的根本。所以中國古人就是祭祀「天地君親師」,這都是有經典依據的。

  祭祀,它之所以受人重視,就是因為它的宗旨在於不忘本,讓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所以它對國家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就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祭祀可以改善社會風氣,我們剛才講了,祭祀它可以使人培養起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一個人如果連祖先都能定時祭祀,那不可能不孝敬父母。所以提倡祭祀,就讓人培養起了一種深厚的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

  在《祭義》上就告訴我們,『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說這個祭禮不能夠頻頻地舉辦,如果舉辦得太頻繁,會讓人產生厭煩之心,產生厭煩,恭敬之心自然就沒有了。『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祭祀也不能搞得太少,如果搞得太少,就會讓人產生怠慢,怠慢之心一產生,就容易把祖先的恩德給遺忘。

  所以中國古人是順著天時季節的變化來舉行祭祀。春天的時候舉行「禘祭」,秋天的時候以新下來的穀子舉行「嘗祭」,所以一年有兩次春秋祭祀。在秋天的時候,霜露覆蓋了大地,君子踏霜而行,自然有一種悲涼之感,這種悲涼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思念著故去的親人。到春天雨露滋潤大地之時,君子踏露而行,自然會有一種驚醒的感覺,思念故去的親人,似乎他們也像春天一樣,重新回到了人間。在祭祀的時候,用快樂的心情把親人迎回來,再用悲傷的心情將他們送走。所以我們中國古人,他確實非常有智慧,對我們什麼時候祭祀,祭祀的頻率,以及怎麼樣祭祀,都有詳細的規定。

  第二個作用,就是要昭述祖德。祖宗的德行庇蔭子孫繁衍綿盛。所以祭祀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要把祖宗的德行明明白白地講解出來,讓歷代子孫來效法。

  第三個祭祖的意義,就是在祭祖的時候,還要宣講家規,能夠傳承家文化。祭祀,我們知道它是教人孝道。但是父母過世的時候,父母已經過世了,怎麼教兒女孝道?那就是通過祭禮來教兒女孝道。所以《祭統》上說:「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把這個孝順之心表達到極致的就是祭禮了。這是從對國家的角度而言,它可以改善社會風氣,它可以昭述祖德,它還可以弘揚傳承家文化。

  對於個人修身的角度,祭祖有什麼意義?祭祖可以說是一個人的修身之機、入道之門。在一篇關於祭祖的意義文章中,老法師這樣寫道:「古禮首重祭禮,誠屬心性極則之理。而表現於吾人日常生活中者也。真一切行門之大根大本也。」什麼是「心性極則之理」?心性極則之理其實就是孝道。這個孝,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個子字。這個字就是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而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終都是一體的。儒家從豎的方面講對父母、祖先的孝,從橫的方面講兄弟之間的友悌,又把這個友悌之心推而廣之,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所以這個「孝」就代表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個東西是什麼?這個東西就是我們的心性,這個就是心性極則之理。所以我們說「無量光、無量壽」,其實都用這個孝字給代表了。

  通過祭祖,就是把我們這個一體的心給引發出來。我們不僅和祖先是一體的,和後代子孫是一體的;不僅僅和人是一體的,和自然萬物都是一體的。這個心叫什麼心?這個心就叫仁心。所以古人講「一體之仁」,如果有兩個這個概念,你這個仁心就不存在了。所以我們通過祭祖,是把這種一體的仁愛之心給開發出來。所以你想想我們還看誰不順眼,我們還有誰不能包容,還有誰過不去,那就是沒有這個一體之仁。

  所以我們祖先他也是無比地慈悲,就是通過祭禮的這樣一個設計,給了我們一個機會教育,教育我們什麼?培養起一體的仁愛之心、恭敬之心、感恩之心。所以我們真正的有這種心,把這種祭禮的祭祀之中的恭敬心、仁愛之心保存下來,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時時能夠體現出這種仁愛之心、一體的心,這才是我們祭祖真正的意義。所以為什麼孔老夫子說「我祭則得福」?因為他「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的時候就如同神明、祖先在面前一樣,恭敬、感恩,是通過祭祖把人的這種恭敬、感恩之心給引發出來了。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我們有這個心,我們才有福。我們把這個心時時地保存在日常生活、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中,這才是祭祖真正的意義。所以我們要重實質而不重形式,參加祭祖的儀式不是為了圖熱鬧,而是培養起我們這種一體的仁愛之心,把這種一體之心用在平常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這裡,下次再見。